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期中拔尖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期中拔尖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资源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期中拔尖测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七 八 九 十 总分
得分
一、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6分)
1. 他宁(níng nìng)可自己多辛苦,也不想宁(níng nìng)静的生活被打扰。
2. 行(xíng háng)走在小路上,能看到路边一行(xíng háng)整齐的白杨树。
3. 盛(shèng chéng)开的鲜花旁,有个小孩正用勺子盛(shèng chéng)饭。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ù zhái yǐn bì xuǎn zé zhēng zhào
cāo chǎng kuān kuò jiāng yìng yán sù
三、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骚人阁笔费评章(评议)
B.天下奇观(奇特的景象)
C.炎帝之少女(年轻的女孩)
D.故为精卫(因此)
四、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A.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
B.蟋蟀的住宅真可以算是伟大的工程了。
C.月亮像一个银盘挂在夜空中。
D.爬山虎的脚像蛟龙的爪子。
五、句子训练(4分)
1.勤劳的蟋蟀在朝着阳光的堤岸上挖掘了一个宽敞的住宅。(缩写句子)
2.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修改病句)
六、读一读,你觉得这些句子分别体现了什么样的观察方式?(填字母)(4分)
A.比较观察 B.多角度观察 C.细致观察 D.连续观察
1. 爬山虎刚长出来的叶子是嫩红的,不几天叶子长大,就变成嫩绿的。( )
2. 远看长城,它像一条长龙,在崇山峻岭之间蜿蜒盘旋。近看,城墙顶上铺着方砖,十分平整。( )
3. 鹅的步态,更是傲慢了。大体上与鸭相似,但鸭的步调急速,有局促不安之相;鹅的步调从容,大模大样的。( )
4. 茎上长叶柄的地方,反面伸出枝状的六七根细丝,这些细丝很像蜗牛的触角。( )
七、课文内容填空(9分)
1. 《暮江吟》中描写夜晚景色的诗句是“ , ”。
2. 苏轼在《题西林壁》中告诉我们“ , ”,看待事物要全面。
3. 老师常用“ , ”这句话来告诫我们,学习要持之以恒,不能半途而废。
4. 《蟋蟀的住宅》一文,作者法布尔按照“选址— — ”的顺序,介绍了蟋蟀住宅的特点和建造过程,表达了对蟋蟀的 之情。
八、口语交际:爱护我们的校园环境(6分)
校园是我们共同的家,爱护环境人人有责。
1.下面是同学们在校园里的一些行为,哪些是正确的?哪些是错误的?请用“√”“×”表示。
A.随手捡起地上的纸屑( ) B.在课桌上乱涂乱画( )
C.践踏草坪 ( ) D.垃圾分类投放 ( )
2.对错误的行为提出改进建议(至少两条)。
阅读与理解(29分)
(一)课内阅读(7分)
《蟋蟀的住宅》(节选)
蟋蟀盖房子大多是在十月,秋天初寒的时候。它用前足扒土,还用钳子搬掉较大的土块。它用强有力的后足踏地。后腿上有两排锯,用它们将泥土推到后面,倾斜地铺开。
工作做得很快。蟋蟀钻到土底下干活,如果感到疲劳,它就在未完工的家门口休息一会儿,头朝着外面,触须轻微地摆动。不大一会儿,它又进去继续工作。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看得有些不耐烦了。
住宅的重要部分快完成了。洞已经挖了有两寸深,够宽敞的了。余下的是长时间的整修,今天做一点,明天做一点。这个洞可以随天气的变冷和它身体的增长而加深加阔。即使在冬天,只要气候温和,太阳晒到它住宅的门口,还可以看见蟋蟀从里面不断地抛出泥土来。
1.(2分)“我一连看了两个钟头”这句话体现了( )
A.“我”对蟋蟀盖房子的过程很感兴趣,观察得很仔细。
B.“我”很无聊,没事可做。
C.蟋蟀盖房子的速度很慢,让人不耐烦。
2.(2分)下列关于蟋蟀盖房子的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
A.扒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开
B.扒土—踏地—搬土块—推土—铺开
C.搬土块—扒土—踏地—推土—铺开
3.(3分)从选段中可以看出蟋蟀具有怎样的品质?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1分)
【材料一】我国是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四分之一。随着人口增长、经济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突出。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材料二】日常生活中的节水小窍门:
1. 随手关闭水龙头,避免长流水。
2. 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拖地、冲厕所。
3. 选择节水型马桶、水龙头等器具。
4. 缩短洗澡时间,避免盆浴,提倡淋浴。
【材料三】某学校开展“节水周”活动,通过主题班会、手抄报比赛、节水知识竞赛等形式,向学生宣传节水知识,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活动结束后,同学们的节水行为明显增多,如随手关水龙头的同学变多了,用废水浇花的同学也多了。
1.(2分)结合三则材料,下面最适合作为材料标题的一项是( )
A.水资源短缺的危害 B.节约用水,从我做起
C.学校的节水活动 D.节水器具的选择
2.(3分)阅读材料,判断下面说法的对错,对的画“√”,错的画“×”。
(1)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很少,水资源短缺问题突出。( )
(2)用洗菜水浇花、用洗衣服的水冲厕所,都是有效的节水方法。( )
(3)学校开展“节水周”活动对培养学生的节水意识没有帮助。( )
3.(3分)下面是同学们阅读材料后列的问题,请选出提问角度。
A.材料内容 B.材料写法 C.联系生活经验
(1)除了材料中提到的节水方法,还有哪些日常节水小窍门?( )
(2)材料二是用什么方式介绍节水小窍门的?( )
(3)我国人均水资源占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几分之一?( )
4.(3分)结合材料,说说我们小学生可以怎样节约用水。
(三)课外阅读(11分)
蚂蚁的“超能力”
①蚂蚁是一种不起眼的小昆虫,但它们却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超能力”。
②蚂蚁的力气非常大。一只普通的蚂蚁能够举起超过自身体重400倍的物体,相当于一个成年人举起一辆汽车!这是因为蚂蚁的肌肉纤维非常细,单位面积上的肌肉力量远远超过人类。它们不仅自己力气大,还能团结协作,一起搬运比它们身体大得多的食物。
③蚂蚁的嗅觉十分灵敏。它们能通过触角感知空气中的气味,找到食物的位置,甚至能分辨出同伴留下的“气味暗号”。即使食物在几十米外,蚂蚁也能凭借灵敏的嗅觉找到,并带领同伴一起前往搬运。
④蚂蚁还是天生的“建筑师”。它们建造的蚁穴结构复杂,有产卵室、储存食物的仓库、通风通道等。蚁穴的出口通常会堆起一座小小的土丘,既能防雨,又能通风。更神奇的是,蚁穴内部的温度和湿度都能保持相对稳定,非常适合蚂蚁生存。
⑤蚂蚁的“超能力”不仅让它们在自然界中生存得很好,还能给人类带来很多启示。科学家们根据蚂蚁团结协作的特点,研发出了机器人协作系统;模仿蚁穴的结构,设计出了更加坚固、节能的建筑。
⑥小小的蚂蚁,蕴藏着大大的智慧。它们的“超能力”值得我们好好研究和学习。
1.(4分)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蚂蚁的“超能力”和给人类的启示。
(1)蚂蚁的“超能力”:
(2)给人类的启示:
2.(2分)第②自然段中画“____”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3分)用一句话概括第④自然段的中心意思。
4.(2分)短文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画出来。
十、习作(30分)
题目:偶遇________
要求:①先选择神话、童话或名著中的一个人物,将题目补充完整;②发挥想象,写清楚相遇的时间、地点、过程和感受;③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④不少于350字,文中不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2025-2026学年四年级语文上册统编版期中拔尖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6分)
1. 划去:níng nìng(正确读音:nìng níng)
2. 划去:háng xíng(正确读音:xíng háng)
3. 划去:chéng shèng(正确读音:shèng chéng)
二、看拼音,写词语(8分)
zhù zhái(住宅) yǐn bì(隐蔽) xuǎn zé(选择) zhēng zhào(征兆)
cāo chǎng(操场) kuān kuò(宽阔) jiāng yìng(僵硬) yán sù(严肃)
三、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答案:C解析:“炎帝之少女”的“少女”指“小女儿”,而非“年轻的女孩”。
四、下面句子中,运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句不同的一项是( )(2分)
答案:B解析:B项运用拟人修辞(将蟋蟀的洞穴称作“伟大的工程”,赋予人的评价);A、C、D三项均运用比喻修辞。
五、句子训练(4分)
1. 缩写句子:蟋蟀挖掘了住宅。
解析:保留句子主干(主语“蟋蟀”、谓语“挖掘了”、宾语“住宅”),删去修饰语。
2. 修改病句: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或: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解析:原句缺少主语,删去“通过”或“使”即可。
六、选择观察方式(填字母)(4分)
1. D(连续观察:记录叶子不同时期的颜色变化)
2. B(多角度观察:从远、近不同角度描写长城)
3. A(比较观察:对比鹅和鸭的步态)
4. C(细致观察:详细描写细丝的位置、形状)
七、课文内容填空(9分)
1.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2.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3. 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或: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4. 建造;整修;喜爱与敬佩
八、口语交际(6分)
1. 判断:A.√ B.× C.× D.√
2. 建议:①不在课桌上乱涂乱画,爱护公共财物,可准备便利贴记录想法;②不践踏草坪,自觉走人行道,主动爱护校园绿植。
九、阅读与理解(29分)
(一)课内阅读(7分)
1. 答案:A 解析:“一连看两个钟头”体现“我”对蟋蟀盖房子的过程充满兴趣,观察细致。
2. 答案:A 解析:根据选段第1自然段,蟋蟀盖房子的顺序为“扒土—搬土块—踏地—推土—铺开”。
3. 蟋蟀的品质:勤劳不懈、认真负责、坚持不懈(围绕“勤劳”“坚持”展开即可)。
(二)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1分)
1. 答案:B 解析:三则材料核心围绕“节约用水”,强调个人责任,A、C、D仅覆盖部分内容。
2. 判断:(1)√ (2)√ (3)×
3. 提问角度:(1)C (2)B (3)A
4. 小学生节水方式:①随手关闭水龙头,避免长流水;②用洗菜水、淘米水浇花、拖地;③积极参与学校节水活动,向家人宣传节水知识。
(三)课外阅读(11分)
1. (1)蚂蚁的“超能力”:力气大且善于团结协作;嗅觉灵敏;是天生的“建筑师”,蚁穴结构复杂。
(2)给人类的启示:研发机器人协作系统;设计坚固、节能的建筑。
2. 说明方法:列数字、作比较;作用:具体突出蚂蚁的力气非常大。
3. 第④自然段中心意思:蚂蚁是天生的“建筑师”,建造的蚁穴结构复杂、环境适宜生存。
4. 中心句:蚂蚁是一种不起眼的小昆虫,但它们却拥有许多令人惊叹的“超能力”。
十、习作(30分) 评分标准:
1. 题目补充(3分):补充的人物符合神话、童话或名著范畴,恰当合理。
2. 内容表达(18分):相遇的时间、地点、过程完整,想象合理,细节具体。
3. 语言表达(6分):语句通顺,无明显语病,用词准确。
4. 书写规范(3分):无错别字,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示例范文: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