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监测地理本试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75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4.本试卷主要考试内容:选择性必修一、地球运动、地图、大气、水。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古人通过对日出、日落方位的观测来确定重要节气,从而构建出“地平历”的简单历法系统。某游客于冬至日在四川阆中古城(31.5°N)甲处欣赏日落景观,并测量了太阳方位角(相对于正北方向顺时针旋转的角度)。据此完成1一2题。E台山伞盖山灵山夏至观星台232.5单中天楼▲大像山冬落二陵一金耳山锦屏▲塔山▲印斗山黄华山,及峰飞风山1.推测在一年中,当阆中古城日落方位角最大时,观星台影子最可能朝向A.大像山B.飞凤山C.锦屏山D.灵山2.据图推算阆中古城一年中日出太阳方位角最小时的度数为A.37.5°B.42.5C.52.5D.127.5德国中部罗恩山降雪丰富,坡地分布有冻融作用形成的巨大砾石堆积体。该堆积体10m深度范围内孔隙度高,冬季与夏季平均气温分别为一0.7℃和16.2℃。夏季该砾石堆积体前缘表面存在温度明显低于周边的“冷点”现象。下图示意该砾石堆积体表面不同观测点冬夏平均温度分布。据此完成3一5题。【高三地理第1页(共6页)】△0.2。观测点 15.7西北 基岩 海拔/m双砾石堆积体820△冬季平均温度/℃ 夏季平均温度/℃△-0.6800 16.1050m780△-0.1760口13.6827403.与周边非堆积体区域相比,冬季该砾石堆积体区域表面温度更高,其关键影响因素是A.坡地的冻融作用B.积雪覆盖的保温作用C.堆积体的坡向差异D.地表植被的覆盖状况4.夏季该砾石堆积体前缘“冷点”的形成,主要是由于A.堆积体内部水分蒸发吸热B.外部暖空气与内部冷空气的交换C.堆积体前缘砾石粒径变小D.深层冷空气沿孔隙下沉移动5.若借鉴该砾石堆积体“冷点”的温度调节机制,其技术思路可应用于A.华北平原土壤盐碱化B.西南山区滑坡C.青藏高原冻土消融D.西北绿洲土地沙漠化长江流域位于青藏高原的部分称之为“长江源区”。近年来,受青藏高原气候暖湿化趋势影响,长江源区河湖水系演变剧烈。下图示意长江源区1960一2020年气温、降雨量()及湖泊数量、面积(b)的变化趋势。据此完成6一7题。600 降雨量4最高气温10280r 湖泊面积26777000(a)一平均气温·最低气温(b)·湖泊数量500.wni fgh240H600040030(200H50005173写200160l60156400010100136134-1530001960197019801990200020102020年份1201990199520002005201020152020年份6.据图观察1980一2020年长江源区气温变化的显著特征是A.仅年均最高气温上升,年均最低气温稳定B.气温整体呈波动上升,年均气温上升速率小C.最低气温先升后降,2000年后显著下降D.与1960一1980年相比,年均气温下降速率大7.推测1990一2020年长江源区湖泊数量和面积变化的直接原因是A.人类活动大量引水灌溉B.植被覆盖率显著提高C.气温上升,冰川融化增加D.冻土消融,下渗量增加【高三地理第2页(共6页)】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质量监测高三地理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8分)1234568910CB0CPCAA1112131415160A0CDB二、非选择题(共52分)17.(14分)(1)(2分)太阳高度角(°)80●(14:00,78°26)604020120013:0014:0015:0016:00北京时间(时间和高度角各一分,注:高度角写785°也得分)(2)(4分)6月平均气温远高于其它月份,光伏电池太阳能转化为电能的效率降低:6月太阳直射北半球,太阳高度角较大,光伏板倾角与其不够匹配,降低发电效率。(高倾角45°、50°会使入射角度不佳,发电量随入射倾角增大而下降。)(3)(8分)该地海拔高,空气稀薄,风阻小,风力强劲:风力不稳定,持续时间短:可可西里人口稀少、经济活动少,用电需求极低:高原环境恶劣(寒冷、缺氧等),风电设备的安装、维护成本高;当地太阳辐射强,光能利用率高。(每点2分,任答4点得8分)高三地理答案第1页共2页18.(20分)(1)(6分)副热带高压位置偏北。(2分)副高边缘的偏南气流驱动海洋水汽向北京密云区西北部地区输送,为暴雨形成提供了水汽条件(2分):副热带高压位置迟滞,使得水汽能够持续在该地区辐合上升,导致降水持续时间长、雨量大(2分)。(2)(6分)多个对流云团依次经过同一地区(2分),像列车的不同车厢依次经过站点一样,使得该地区持续受到对流云团影响(2分),从而引发长时间、高强度降水(2分)。(3)(8分)华北地区受太行山等山地影响,夜晚山坡降温快,气流下沉,形成山风(2分):山风与来自低纬的暖湿低空急流相遇,暖湿气流强烈上升(2分);夜晚低空急流强度相对白天较大,增强了空气的上升运动(2分):上升空气遇冷易成云致雨,所以华北地区夏季多夜雨(2分)。19.(18分)(1)(4分)盛行风(西风、极地东风)、海水密度差异、海底(陆架)地形(每点2分,任答2点得4分)(2)(8分)变化:南极冰盖退缩(面积减小、厚度变薄均得分)。(2分)间冰期温度升高,西风带增强,绕极深层水上涌,冰盖获得更多热量,加剧消融,冰盖退缩:绕极深层水上涌侵蚀冰盖底部,底部破碎,促进冰盖融化、崩塌;间冰期温度升高,表层海冰融化,冰面破碎,反射率降低,洋面接受的太阳辐射更多,冰盖进一步融化。(6分)(3)(6分)绕极深层水与陆架水混合后,需凭借较大密度才能下沉形成南极底层水(2分)。陆架区海水盐度降低,会使混合后的海水整体密度下降(2分),海水下沉减弱(2分),导致南极底层水形成量减少。高三地理答案第2页共2页圆■■■■■■■■■■■■■■■■■■■■图福宁古五校教学联合体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三期中质量监测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地理答题卡(2)(4分)(3)(8分)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贴条形码区准考证号1答题前,考生须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个人信息,然后将本人姓名班级、考场号,座位号和考生号填写⊙在相应位置。填写样例:可口 囹回固同 图回④2.答选择题时,必须使用2B铅笔将对应题日的答案标号涂黑,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再选涂其他答案意3答非选择时⊙必须使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必笔书写,作图题可先用铅笔绘出,确认后再用0.5老(3)(8分)米的黑色学迹签学笔描清楚。要求子体上整,笔迹消晰。严格按题号所指示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口国8品4保持然顺卡清洁完整。禁折叠严禁在答题卡做任何标记,严禁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考生缺考考生由监考员贴条形正确填涂错误填涂 中禁填骨是道除缺考标记19.(18分)选择题(须用2B铅笔填涂(1)(4分)1A11 A B[BD7A39234百百5AB[BI C]D15B■16 [A][B]C D)非选择题(须用0.5毫米的黑色字迹签字笔书写)18.(20分)(1)(6分)17.(14分)(2)(8分)(1)(2分)请作图:太阳高度角()8060形(2)(6分)20(3)(6分】12:0013:0014:0015:0016:00北京时间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请在各题规定的黑色矩形区域内答题,超出该区域的答案无效!【高三地理答题卡第1页(共1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高三地理.pdf 高三地理答案.pdf 高三地理答题卡.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