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同安第一中学2025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福建省厦门市同安一中2024-2025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化学试卷
一、单选题
你是否曾凝视过夜空中那轮皎洁的明月,心中涌起无尽的好奇与遐想?嫦娥五号携月壤归来,揭示月球的奥秘与未来的可能?请回答1-7题。
1.我国科研人员分析嫦娥五号月壤,首次在月壤样本中发现了天然形成的少层石墨烯(2~7层)。下列有关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可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能
B.与石墨结构相似,都属于共价晶体
C.碳原子均为sp3杂化
D.与金刚石互为同分异构体
2.在月壤样本中发现了非常丰富的元素,下列化学用语的含义解释错误的是
A.可表示基态原子的轨道表示式
B.可表示HF分子间形成氢键
C.可表示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D.可表示氢原子的电子在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
3.2022年5月,人类首次利用月球土壤成功种活了植物,未来的宇航员们有可能在月球上种植食物,月壤中所含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Y、W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为互不相等的偶数,X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W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位居第二,常见元素Z的单质是目前使用量最大的主族金属元素,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大小顺序:
B.Y、Z、W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均显碱性,且碱性逐渐减弱
C.元素W和X的简单氢化物的沸点:
D.元素X与Y、Z、W形成的二元化合物的化学键依次为离子键、离子键、共价键
4.超氧化钾可用作潜水或宇航装置的吸收剂和供氧剂,反应为,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中键的数目为
B.晶体中离子的数目为
C.溶液中的数目为
D.该反应中每转移电子生成的数目为
5.下列实验装置、操作或结论错误的是
A.图①装置可用于简易制备
B.图②产生白色沉淀,依然无法确定月球土壤水溶液中是否有
C.图③操作可制备晶体
D.图④装置盐桥中阳离子向溶液中迁移
6.固体电解质常用于航天电池,晶胞结构如图所示,立方晶胞中离子间的最短距离为apm。为使结构稳定和增加导电性,常掺杂少量的稀土离子。掺杂的低价离子占据离子的位置,导致晶体中缺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晶胞中离子与离子的配位数之比为
B.的晶体密度为
C.将任一放在晶胞顶点,则另外三个位于晶胞的面心
D.被占据的物质的量分数若为,则晶体化学式为
7.航天材料再处理可从废线路板(主要成分为铜,含少量铅锡合金、铝、锌和铁)中提取铜的流程如下:
已知“滤液2”主要含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械粉碎”将铅锡合金转变为铅和锡单质
B.“酸溶”时产生和离子
C.“碱溶”时存在反应:
D.“电解精炼”时,粗铜在阴极发生还原反应
8.摩尔盐经常用于化学试剂,定量分析,现有下列实验探究摩尔盐的化学性质。
装置 实验 试剂a 现象
① 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色
② 过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③ 酸性KMnO4溶液 KMnO4溶液褪色
④ 溶液 产生蓝色沉淀
下列解释相应实验现象的离子方程式错误的是
A.①中溶液变红:;
B.②中产生白色沉淀:
C.③中溶液褪色:
D.④中产生蓝色沉淀:
9.一种新型二次锌-空气电池原理如图所示,其中a、b为惰性电极,NaOH溶液中Zn2+以存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放电时,电极b为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B.放电时,Zn电极反应式为Zn + 4OH 2e =
C.充电时,Zn电极接外接电源负极
D.充电时,当外电路通过4 mol e 时,a电极理论上生成3 mol HCOO
10.常温下,不同浓度硝酸与铁反应产物如图所示,(质量分数大于68%的硝酸可使铁钝化)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硝酸浓度越小,产物中所占的比例越大
B.质量分数为56%的硝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C.质量分数为56%~68%的硝酸与少量铁反应时,还原产物仍以为主
D.若把铁换成铜,硝酸浓度低于24%时,还原产物仍以为主
二、解答题
11.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元素。
I.可采用不同的氮源制备。
(1)方法一:早期以硝石(含)为氮源制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利用了浓硫酸的性质是酸性和 。
(2)方法二:以为氮源催化氧化制备,反应原理分三步进行。
第I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3)方法三:研究表明可以用电解法以为氮源直接制备,其原理示意图如下。
①电极a表面生成的电极反应式: 。
②研究发现:转化可能的途径为。电极a表面还发生iii.。iii的存在,有利于途径ii,原因是 。
(4)人工固氮是高能耗的过程,结合分子结构解释原因 。
Ⅱ.用可以消除的污染,生成两种无污染气体,已知常见化学键键能如下表
化学键 H-O N≡O(NO)
键能/() a b c d
(5)请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
Ⅲ.已知吡啶()和吡咯()都是平面结构,都存在大键。
(6)两者结合的能力:吡啶 吡咯(填“>”、“<”、“=”)。
12.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月球土壤中的铁的存在和含量进行了以下的研究:
(1)结构分析:
乙二胺四乙酸又叫EDTA,是化学中一种良好的配合剂,形成的配合物又叫螯合物。EDTA在配位滴定中用到,一般是测定金属离子的含量。已知:EDTA配离子结构如下图,为。
①EDTA中氮原子杂化方式 ,该配合物中配位数是 。
②组成元素中,位于第二周期且第一电离能最高的是 ;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
③EDTA在水中的溶解度大于相对分子质量相近的烃类,从微粒间相互作用的角度解其原因: 。
(2)土壤中的铁元素含量测定步骤:
第1步:取土壤试样溶解,加入足量,将溶液充分加热。
第2步:将上述液体配成溶液,取,滴入两滴二甲酚橙作指示剂,用EDTA(简写成)标准溶液滴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滴定终点时,消耗EDTA标准溶液的平均体积为。
该土壤中的铁元素质量分数为 %(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3)EDTA某种钠盐常用于水中金属离子含量的测定,相关反应及平衡常数表达式如下 (电荷已省略): 。
已知:,。
①在、接近的混合溶液中用EDTA的钠盐进行配位滴定,优先被结合的阳离子是 。
②上述混合溶液中,将调至12可提高测定的准确性,原因是 。
13.以锌灰(含及少量、、、)和为原料可以制备脱硫剂,该脱硫剂的制备硫化、再生过程可表示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浸取”时需不断通入高温水蒸气,其目的是 。
(2)“除杂”包括加适量锌粉、过滤、加氧化等步骤,除和外,与锌粉反应的离子还有 (填离子符号)。
(3)“沉锌铁”时反应体系温度不能过高,可能的原因是 。
(4)时,将一定比例、、和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装有脱硫剂的硫化反应器,已知硫化过程中,与、反应生成和,其化学方程式为 。
(5)将硫化后的固体在的混合气体中加热再生,固体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图所示,在范围内,固体质量增加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
(6)①氧化锌晶体的一种晶胞是如图甲所示的立方晶胞,其中与原子距离最近的原子数目有 个,请在图乙中画出该晶胞沿轴方向的平面投影图 。
②能形成多种配离子,已知形成的一种配离子只有一种空间结构,则的空间结构为 。
14.某小组探究被氧化的产物,设计了以下实验,向等量的铜粉和的固体混合物中分别加入等体积不同浓度的溶液,实验现象如下:
编号 实验现象
实验Ⅰ 极少量溶解,溶液为淡红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转化为白色沉淀,溶液仍为淡红色
实验Ⅱ 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充分反应后,红色的铜粉完全溶解,溶液为深红棕色
已知:①易溶于溶液,发生反应:(红棕色);和氧化性几乎相同。
②铜元素被氧化可能存在的形式有(蓝色)、(无色)、(白色沉淀);
③(无色),易被空气氧化。
请回答:
(1)初始阶段,被氧化的反应速率:实验Ⅰ 实验Ⅱ(填“>”“<”或“=”)。
(2)继续探究实验Ⅱ中铜被碘氧化的产物,进行以下实验:
①步骤一实验中使用的玻璃仪器主要有 。加入萃取分液的目的是 。
②用离子方程式表示步骤二中发生的反应 。
(3)结合实验Ⅱ,推测实验Ⅰ中的白色沉淀可能是,实验Ⅰ中铜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取实验Ⅰ中洗涤后的白色沉淀,加入足量溶液并充分振荡,现象为 。
(4)上述实验结果表明,仅将氧化为价。在隔绝空气的条件下进行电化学实验,证实了能将氧化为。装置如图所示,物质a是 ;溶液b是 ;电势:a电极 石墨电极(填“<”,“=”或“>”)。
参考答案
1.A
2.A
3.D
4.A
5.D
6.B
7.C
8.B
9.D
10.D
11.(1)难挥发性
(2)
(3) iii产生的参与ii中的氧化
(4)分子中存在氮氮三键,键能大,破坏它需要较大的能量
(5)
(6)>
12.(1) 6 N 第四周期Ⅷ族 EDTA中含有羧基和N原子,能与水形成氢键,烃类不能与水形成氢键
(2)
(3) 调至12时,大量转化为沉淀,溶液中明显降低,减少了对加入的EDTA阴离子的消耗
13.(1)升高温度,加快反应速率
(2)、
(3)防止促进水解生成沉淀或防止受热分解
(4)
(5)ZnS和FeS吸收氧气,ZnS和FeS部分被氧化为硫酸盐
(6) 4 正四面体
14.(1)<
(2) (梨形)分液漏斗、烧杯 除去(或),防止干扰后续实验 或分开写、
(3) (或) 白色沉淀完全溶解,形成无色溶液
(4) 铜 与溶液混合液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