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八上第二单元《力与空间探索》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科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科学量的单位。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的单位的是( )A.牛顿 B.米/秒 C.帕斯卡 D.千克2、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3、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4、冰墩墩上太空了!3月23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课。王亚平老师为我们演示了牛顿第一定律—太空抛物实验。当冰墩墩在“失重”的状态下被水平向右推出,下列哪幅图是冰墩墩被推出后的运动路线( )A. B. C. D.5、科学学习中要善于通过实验寻找“反例”来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为反驳“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都是一致的”观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反例的是( )A.实验甲:小球竖直下落B.实验乙:小球竖直上抛C.实验丙:小球斜向上抛出D.实验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6、在拓展性课程“鸡蛋撞地球”活动中,小金把装有鸡蛋的盒子挂在3个气球下面,使其从三楼开始缓慢地“撞向地球”,结果鸡蛋完好无损。盒子上挂气球主要是减小鸡蛋的( )A.重力 B.质量 C.落地速度 D.落地时间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8、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第8题图) (第9题图) (第10题图)9、如图所示,将几颗相同的象棋子叠加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钢尺沿桌面迅速击打最下面一颗棋子,可看到该棋子被打出去了。下面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最下面棋子动而其他棋子没跟着出去,因为其他棋子有惯性而最下面棋子没惯性B.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C.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10、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平以速度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平与滑板将(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11、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垂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12、如图,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顶棚上,如果小钢球突然向右摆动,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1)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2)列车突然向右启动;(3)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A.(1)和(4) B.(1)和(3) C.(2)和(3) D.(2)和(4)(第12题图) (第13题图)13、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钩码为50牛顿,如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50牛顿 0牛顿 B.50牛顿 50牛顿 C.0牛顿 50牛顿 D.50牛顿 100牛顿14、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下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15、如图a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b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s-t图线AO和BO如图c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大于乙纸带的速度大于甲纸带的速度B. 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C. 在用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2ND. 丙纸带所对应的s-t图像应位于①区域二、填空题(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6、测力计是测量 (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17、一只排球质量为250g,将它竖直向上抛出,如果考虑空气的阻力,排球在上升和下降阶段受到的各个力中,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力是 ,它的大小是 N,方向 。18、某学校组织了科学模型“水火箭”的制作大赛,如图甲所示是“水火箭”发射的场景,关于“水火箭”的制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在瓶中装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打气筒向瓶中打气,打开尾部的开关,我们就能看见水火箭发射出去了。关于使水火箭前进的力,施力物体是 (选填“瓶内的高压气体”“瓶内喷出的水”或“瓶外的空气”)。这个装置运用的力学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在向前飞行过程中,水火箭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射出去的“水火箭”在 的作用下又落在了地面。(第18题图) (第19题图)19、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拣常需借助传送带。(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 ;(2)当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 。(填“等于零”或者“不等于零”)2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t=2秒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状态(填“静止”或“运动”);t=4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6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20题图) (第21题图)21、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且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则p甲____p乙(选填“>”“<”或“=”);若要使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三、实验探究题(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2、小强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双面胶把一个100g的砝码固定在50cm长的一块弹性薄钢片上,将钢片的左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接着缓缓抬起钢片右端与,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继续抬高右端,增大钢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现象依次如图甲、乙、丙所示。(1)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若继续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直到与水平方向垂直,则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 ;(4)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 。23、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应进行如何调节,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调节方法:;(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如图乙和丙所示,他发现图乙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图 (填“乙”或“丙”)杯子中盛的是水。2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灵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1次和第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比较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3)刚开始小灵做第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7s时的摩擦力为 N;(4)小溪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如图所示。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25.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橡皮筋和弹簧进行自制简易测力计项目。分别在橡皮筋、弹簧的下端悬挂一枚回形针作为挂钩,并在硬纸板上指针位置标记为“0”刻度,如图甲所示。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 指标 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一 设计合理,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 结构不完整,有 1处以上缺失指标二 刻度均匀,刻度线之间 距离较大,测量精确度高 刻度均匀,但刻度线 之间距离较小,测量精确度差 刻度不均匀项目一:标明刻度。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1N的钩码,分别在硬纸板上指针静止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并且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L,画出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L﹣F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筋为材料制作的测力计“指标二”应评价为 (选填“优秀”“合格”或“待改进”)。(2)项目二:检验产品。用弹簧为材料制作的测力计,来随机测量各种不同重力的物体。当指针到零刻度的距离为3cm时,弹簧下所挂物体的重力为 N。(3)项目三:评价改进。根据评价表,对用该弹簧所制作的测力计来说,其“指标一”被评为“优秀”。若“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对该测力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四、简答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6、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 v0 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的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各一块,钩码若干。(1)实验中应控制 和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不变;(2)假设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接触面绝对光滑,滑块的运动状态是 ;(3)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同学的设计。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面钩码的质量。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 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 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4)同学们按符合要求的实验得出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无关的结论。简答题第27题在答卷纸上八上第二单元《力与空间探索》单元测试卷班级: 姓名:一、单项选择题(15 个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30 分)1、科学学习中经常要用到科学量的单位。下列单位中,属于压强的单位的是( )A.牛顿 B.米/秒 C.帕斯卡 D.千克2、下课时,有同学用力推课桌的下部,课桌会沿地面滑动;而推课桌的上部,课桌可能会翻到,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 )A.与力的大小有关 B.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C.与力的方向有关 D.与受力面积有关3、在日常生活生产中,根据需要常常要考虑受力面上的压强大小。下列事例中能增大压强的是( )A.坦克通 B.单钢轮压 C.滑雪板 D.背包用较过履带与 路机有较重 与雪地接 宽的背带地面接触 的前轮 触面积较大4、冰墩墩上太空了!3 月 23 日下午“天宫课堂”第二课在中国空间站开课。王亚平老师为我们演示了牛顿第一定律—太空抛物实验。当冰墩墩在“失重”的状态下被水平向右推出,下列哪幅图是冰墩墩被推出后的运动路线( )A. B. C. D.5、科学学习中要善于通过实验寻找“反例”来反驳一个错误的观点。为反驳“物体的运动方向与物体受力方向都是一致的”观点,(不计空气阻力)下列实验不能作为反例的是( )A.实验甲:小球竖直下落B.实验乙:小球竖直上抛C.实验丙:小球斜向上抛出D.实验丁:小球在光滑水平面上匀速滑行6、在拓展性课程“鸡蛋撞地球”活动中,小金把装有鸡蛋的盒子挂在 3个气球下面,使其从三楼开始缓慢地“撞向地球”,结果鸡蛋完好无损。盒子上挂气球主要是减小鸡蛋的( )A.重力 B.质量 C.落地速度 D.落地时间7、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一定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B.没有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会慢慢停下来C.物体受到了力的作用,运动状态一定改变D.物体运动方向的改变,一定受到力的作用8、如图是小明在玩过山车时的情景。下列对此过程中小明的状况叙述正确的是( )A.质量不断改变 B.运动方向不变C.受到重力的方向始终竖直向下 D.在运动中始终处于二力平衡状态1(第 8题图) (第 9题图) (第 10题图)9、如图所示,将几颗相同的象棋子叠加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用钢尺沿桌面迅速击打最下面一颗棋子,可看到该棋子被打出去了。下面关于此情景说法正确的是( )A.最下面棋子动而其他棋子没跟着出去,因为其他棋子有惯性而最下面棋子没惯性B.敲打的力越大,棋子出去的速度越大,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C.棋子被打出去可以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D.随着棋子一颗颗被打出去,剩下的棋子堆对桌面的压强变大10、滑板是一项很“酷”的运动。当小平以速度 v冲到斜坡的图中位置时,若外力全部消失则小平与滑板将( )A.在最高点停下来 B.斜向上匀速直线运动 C.沿斜坡自由滑下来 D.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11、对下列情景涉及的物理知识,描述正确的是( )A.向墙上按图钉时,手对图钉帽产生的压强等于图钉尖对墙壁产生的压强B.课本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课本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它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C.建筑工人砌墙时,利用重垂线可以把墙砌直,因为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D.宇航员登上月球时,他的质量比在地球上时的质量减少了12、如图,一个小钢球用细线悬挂在列车顶棚上,如果小钢球突然向右摆动,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是( )(1)列车突然向左启动; (2)列车突然向右启动;(3)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刹车; (4)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刹车。A.(1)和(4) B.(1)和(3) C.(2)和(3) D.(2)和(4)(第 12题图) (第 13题图)13、如图所示,AB为两个弹簧秤,钩码 G 为 50牛顿,如不计滑轮摩擦和绳重,当钩码静止时 AB弹簧秤的读数分别为( )A.50牛顿 0牛顿 B.50牛顿 50牛顿 C.0牛顿 50牛顿 D.50牛顿 100牛顿14、为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用隔板将一容器分成左、右两部分,隔板下部有一圆孔用橡皮膜封闭(如图所示),当左、右两侧各注入适量的液体后,下图中符合实际情况的是( )A. B. C. D.15、如图 a所示,小车一端固定一条纸带,纸带穿过打点计时器,小车的另一端受到弹簧测力计的拉动,沿水平方向运动。某同学通过打点计时器得到的甲、乙、丙三条纸带如图 b所示,并画出了其中甲、乙的 s-t图线 AO和 BO如图 c所示。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2A. 分析纸带可得,丙纸带的速度大于乙纸带的速度大于甲纸带的速度B. 三次实验中,弹簧测力计丙的拉力大于甲的拉力大于乙的拉力C. 在用 3N拉力拉动乙纸带,则阻力为 2ND. 丙纸带所对应的 s-t图像应位于①区域二、填空题(6 小题,每空 2 分,共 32 分)16、测力计是测量 (选填:“质量”或“力”)的大小的仪器;图中测力计的示数为 N。在一定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伸长就越 ,弹簧测力计就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17、一只排球质量为 250g,将它竖直向上抛出,如果考虑空气的阻力,排球在上升和下降阶段受到的各个力中,大小和方向都不变的力是 ,它的大小是 N,方向 。18、某学校组织了科学模型“水火箭”的制作大赛,如图甲所示是“水火箭”发射的场景,关于“水火箭”的制作原理如图乙所示,在瓶中装入适量的水,然后用打气筒向瓶中打气,打开尾部的开关,我们就能看见水火箭发射出去了。关于使水火箭前进的力,施力物体是 (选填“瓶内的高压气体”“瓶内喷出的水”或“瓶外的空气”)。这个装置运用的力学原理是物体间力的作用是 ,在向前飞行过程中,水火箭的惯性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发射出去的“水火箭”在 的作用下又落在了地面。(第 18题图) (第 19题图)19、网上购物带动了快递业的发展,包裹的分拣常需借助传送带。(1)传送带的表面往往比较粗糙,其目的是 ;(2)当物体与传送带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物体受到传送带的摩擦力 。(填“等于零”或者“不等于零”)20、如图甲所示,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 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 t的关系和物体运动速度 v与时间 t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由图像可知当 t=2秒时,物体处于__________状态(填“静止”或“运动”);t=4秒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为______6牛。(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 20题图) (第 21题图)21、为了研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小刚将液体压强计进行了改进。当两探头置于空气中时,U形管液面相平,现将两探头分别放在甲、乙容器内,且容器中分别装有两种不同的液体,当两探头所处的深度相3同时,U形管中的液面位置如图,则 p 甲____p 乙(选填“>”“<”或“=”);若要使 U形管中的液面再次相平,应 (选填“增大”或“减小”)乙容器中的探头在液体中的深度。三、实验探究题(4 小题,每空 2 分,共 26 分)22、小强为了探究“放在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与斜面倾斜程度的关系”,进行实验,步骤如下:先用双面胶把一个 100g的砝码固定在 50cm长的一块弹性薄钢片上,将钢片的左端固定在桌子的一端;接着缓缓抬起钢片右端与,与水平方向成一定夹角;继续抬高右端,增大钢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现象依次如图甲、乙、丙所示。(1)该实验中,是通过观察 来判断物体对斜面压力的大小;(2)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随斜面倾斜程度的增大而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若继续增大斜面的倾斜程度,直到与水平方向垂直,则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为 ;(4)斜面上的物体对斜面的压力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你再提出一个猜想: 。23、用压强计探究“影响液体内部压强大小的因素”。(1)如图甲所示,压强计是通过比较 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来反映被测压强大小的;当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该 ,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图甲所示的情景,应进行如何调节,请你帮助小明完成调节方法:;(2)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已知其中一杯为水,另一杯为盐水),如图乙和丙所示,他发现图乙中 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小,由此确定图 (填“乙”或“丙”)杯子中盛的是水。24、在“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的实验中,小灵做了如图甲所示的三次实验,用到了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木块、一个砝码、两个材料相同但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长木板。实验中第 1次和第 2次用相同的长木板,第 3次用表面更加粗糙的长木板。(1)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其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2)比较 1、2两次实验,得出结论: ;(3)刚开始小灵做第 1次实验时控制不好力度,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木块的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则木块在第 7s时的摩擦力为 N;(4)小溪同学将实验方法进行了改进,实验装置如图丁所示:将弹簧测力计一端固定,另一端钩住木块,木块下面是一长木板,实验时拉着长木板沿水平地面向右运动,此时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如图所示。这样改进的好处是 。425.项目化学习小组利用橡皮筋和弹簧进行自制简易测力计项目。分别在橡皮筋、弹簧的下端悬挂一枚回形针作为挂钩,并在硬纸板上指针位置标记为“0”刻度,如图甲所示。他们制定的产品评价表如下。评价优秀 合格 待改进指标结构不完整,有指标一 设计合理,结构完整 结构完整1处以上缺失刻度均匀,刻度线之间 刻度均匀,但刻度线指标二 刻度不均匀距离较大,测量精确度高 之间距离较小,测量精确度差(1)项目一:标明刻度。在回形针上每次加挂一个 1N 的钩码,分别在硬纸板上指针静止位置画出相应的刻度线。并且测量每次指针到零刻线的距离 L,画出拉力逐渐增大过程的 L﹣F 图像(如图乙所示)。则橡皮筋为材料制作的测力计“指标二”应评价为 (选填“优秀”“合格”或“待改进”)。(2)项目二:检验产品。用弹簧为材料制作的测力计,来随机测量各种不同重力的物体。当指针到零刻度的距离为 3cm 时,弹簧下所挂物体的重力为 N。(3)项目三:评价改进。根据评价表,对用该弹簧所制作的测力计来说,其“指标一”被评为“优秀”。若“指标二”被评为“合格”,请对该测力计提出合理的改进建议 。四、简答题(2 小题,每小题 6 分,共 12 分)26、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同学们已经知道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它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 v0 和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有些同学还认为与滑块的质量有关。下面是甲、乙、丙三位同学在探究“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否有关”的课题时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请你也参与进来。他们选择的器材有:质量相同、粗糙程度不同的木块、铁块、铜块、铝块各一个,斜面、木板各一块,钩码若干。(1)实验中应控制 和刚滑到水平面上时的速度不变;(2)假设滑块与木板之间的接触面绝对光滑,滑块的运动状态是 ;(3)甲、乙、丙三位同学设计的实验步骤分别如下,你认为符合要求的是 同学的设计。甲:让木块从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分别在木块上放上数量不等的钩码,先后让其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及其上面钩码的质量。乙:先后让木块从同一斜面的不同高度处由静止滑下后沿同一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每次木块在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木块的质量。丙:先后让木块、铁块、铜块、铝块从同一斜面的顶端由静止滑下后沿水平木板滑行,观察并记录它们分别在同一水平木板上滑行的距离和它们的质量。(4)同学们按符合要求的实验得出滑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与滑块质量是无关的结论。简答题第 27题在答卷纸上5八上第二单元《力与空间探索》单元测试答题卷班级:姓名: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题号1112131415答案二、填空题(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6、:17、18、19、20、:21、三、实验探究题(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2、(1):(2)(3)(4)23、(1)(2)(3)24、(2)(3)(4)25、(1)(2)(3)四、简答题26、(1)(2)(327、普氏野马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我国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曾发现普氏野马饮水时在沙地上留下的一些足迹(四蹄着地),它的一个蹄印的面积大约为1×102cm,深度达1.2cm。通过实验测得要使该沙地达到相同的深度的压强为9×10P,请由此估算:(1)在沙地上实验时达到相同深度的目的是」(2)成年普氏野马的质量:(g取10Nkg)八上第二单元《力与空间探索》单元测试答题卷 班级: 姓名: 得分:一、单项选择题(1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答案题号 11 12 13 14 15答案二、填空题(6小题,每空2分,共32分)16、 ; ; ;17、 ; ; ;18、 ; ; ; ;19、 ; ;20、 ; ;21、 ; ;三、实验探究题(4小题,每空2分,共26分)22、(1) ;(2) (3) ;(4) ;23、(1) ;(2) ;(3) ;24、(2) ;(3) ;(4)25、(1) ;(2) ;(3)四、简答题26、(1) ;(2) (3)27、普氏野马属于国家重点保护动物。我国动物保护组织成员曾发现普氏野马饮水时在沙地上留下的一些足迹(四蹄着地),它的一个蹄印的面积大约为1×102c㎡,深度达1.2cm。通过实验测得要使该沙地达到相同的深度的压强为9×104Pa,请由此估算:(1)在沙地上实验时达到相同深度的目的是 ;(2)成年普氏野马的质量;(g取10N/kg)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八上第2单元修改.docx 八上第2单元修改.pdf 八上第二单元答题卷.pdf 八上第二单元答题卷修改.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