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5一2026学年度高三年级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2、答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已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涂写在答题卡上,只交答题卡,试卷学生带走,以备讲评。第1卷(选择题,满分3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很多珍贵文物都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国宝级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A.唐《簪花仕女图》绢帛C.清粉彩蝠桃纹B.清端石千金猴王砚D.南宋鎏金腰带画瓷瓶2.学习化学籍要一定的方法,不能死记硬背.要学会运用合适的方法,如“类推”这样才能事半功倍。下列类推不正确的是A.已知CO2通人Ca(O田2溶液中溶液变浑浊,COz通人Ba(O田h溶液中溶液也会变浑浊1B.已知Ca0能与0反应生成Ca(OH田2,Fe0也能与H0反应生成Fe(OHD2C.已知盐酸能与CaCO3反应产生C02气体,盐酸与Na2C0,反应也能产生CO2气体D.已知金属钠与水生成氢氧化钠,金属钙与水反应也会变为氢氧化钙3.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高纯硅可用于生产芯片B.漂粉精可用于游泳池的消毒C.二氧化硅可用于生产光导纤维D.自然固氮、人工固氮一定是将N2转化为NH4.CL,和KOH溶液反应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CL2与KOH溶液反应产物的种类与反应温度有关KO(冷】①KCH+KCIO+HOo网 么B.反应①中生成KC1与KCI0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KOH热)②KCH+KCIO,+H OC.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3CL,+6K0HKC1+KC10,+3H,0D.反应8的化学方程式为3KC10号KC10,+2KC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pH试纸可测定NaCIo溶液的pHB.通过灼烧可区别焦炭粉和CuO粉末C.用水可区别硫黄(难溶于水)和Na,O2粉末D.用CaCL,溶液可鉴别K,CO,溶液和盐酸6.按如图所示进行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分到加入802饱和溶波A.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SO2的水溶液显酸性B.品红溶液、酸性高锰酸钾溶液的褪色原因不相同酸性C.加人SO2饱和溶液后,BaCh溶液中出现白色沉淀、品红氢化钡溶液液海液酸钾液D.该实验说明SO2的性质具有多样性7.下列溶液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的是A.氢氧化钠溶液B.浓硝酸C.硝酸银溶液D.新制氯水8.在反应3Cu+8HDNO3(稀)=3 Cu(NO)2+2NO↑+4Hz0中,硝酸体现的性质是A.只有氧化性B.只有酸性C.既有氧化性又有酸性D.既无氧化性又无酸性2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化学期中试卷详解1.D【详解】A.绢帛画的主要材料是丝织品,丝织品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属于天然有机材料,A错误;B.端石砚台的主要材料是石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B错误:C.粉彩瓷瓶的主要材料是陶瓷,成分为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C错误;D,鎏金腰带的基底金属通常为铜或铜合金,合金是金属特性的混合物,故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D正确:故选D。2.BB.FeO和H2O不反应,不能用FeO和H2O反应制取Fe(OH)2,应该用可溶性的亚铁盐溶液和碱反应制取Fe(OH)2,故B错误;【详解】3.DA.高纯硅是半导体材料,用于芯片生产,A正确;B.漂粉精的主要成分为次氯酸钙,具有强氧化性,可用于消毒,B正确;C.二氧化硅是光导纤维的主要材料,C正确;D.自然固氮(如闪电生成NO)不一定生成NH3,D错误;故答案选D。4.BA.氯气与KOH溶液反应的产物种类与反应温度有关,故A正确:B.反应①中氯气和冷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次氯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2+2KOH=KCL+KClO+H2O,则生成的KCl与KCl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故B错误:C反应②中氯气和热的氢氧化钾反应,生成氯化钾、氯酸钾和水,化学方程式为:3Cl2+6KOH二5KCl+KClO3+3H2O,故C正确;D.反应③中是次氯酸钾在加热下,转化为氯酸钾△和氯化钾,化学方程式为:3KClO二KClO3+2KCl,故D正确;故选:B。A.用pH试纸可测定NaCIO溶液的pHC.用水可区别疏黄(难溶于水)和Na2O2粉末5.NaC1O是强碱弱酸盐,其水溶液呈弱碱性,因此疏黄(S)难溶于水,而NaO,与水反应剧烈,生pH试纸可以测定其pH值,虽然pH试纸的精度有成02并放出热量,同时溶液呈碱性。因此,通过限,但可以粗略判断其碱性。此说法正确。观察是否反应、是否产生气体和溶液是否变热,可以区分两者。此说法正确。B.通过灼烧可区别焦炭粉和CuO粉末焦炭粉(主要成分为碳)在灼烧时会燃烧生成D.用CaC,溶液可鉴别K,CO,溶液和盐酸CO2,而CuO粉末在灼烧时无明显变化。因此,CaCl2与KzC03反应会生成白色沉淀CaC03,而通过灼烧可以观察到是否燃烧,从而区别两者。CaCl2与盐酸不反应,因此可以通过是否产生白此说法正确色沉淀来鉴别两者。此说法正确。6.c【详解】A.S02溶于水生成H2S03,溶液显酸性,紫色石蕊遇酸变红,A正确;B.品红褪色是S02的漂白性(与有色物质结合生成无色物质),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是SO2的还原性(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褪色原因不同,B正确;C.S02与BaCl2溶液不反应,因H2S03酸性弱于HCl,无法生成BaSO3沉淀(BaSO3会溶于HC),无白色沉淀出现,C错误:D.实验中S02表现出酸性(石蕊变红)、漂白性(品红褪色)、还原性(酸性高锰酸钾褪色),性质具有多样性,D正确;故答案选C。7.AA氢氧化钠溶液见光不易分解,不需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A正确;8.c3Cu+8HNO3(稀)=3Cu(NO3)2+2NO个+4H2O中,Cu元素由0价升高到+2价,N元素由+5价部分降低到+2价,N元素发生变价后,生成NO,得电子表现氧化性,未发生变价的N元素转化为Cu(NO3)2,表现出酸性,则硝酸体现的性质是既有氧化性又有酸性,故选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化学期中试卷.pdf 北京师范大学天津生态城附属学校2025-2026学年高三化学期中试卷解析.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