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湖南省长沙市雅礼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11月月考生物试题(扫描版,有答案)

资源简介

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生物学
本试题卷包括选择题非选择题两部分,共10页。时量75分钟,满分100分。
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
要求。)


1,荔枝味甜,果肉中含果糖、葡萄糖和蔗糖等糖类,同时荔枝富含维生素C以及钾、钙、
镤等矿质元素。荔枝甘甜好吃,但多吃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上火症状。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A荔枝中的蔗糖不能被小肠直接吸收

B.荔枝榨汁,若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说明荔枝富含葡萄糖

C.荔枝中的钾主要以离子形式存在,被摄入后不能为生命活动供能

D.出现口干舌燥症状的原因可能是荔枝糖分含量过高导致口腔黏膜细胞脱水
2.霍乱肠毒素是由一个a亚单位和多个b亚单位构成的蛋白质。b亚单位和小肠黏膜

上皮细胞上的H受体结合,a亚单位被细胞膜内陷形成的囊泡带人细胞。a亚单位
催化合成ADP-R,ADP-R与G蛋白结合后活化腺苷酸环化酶,腺苷酸环化酶催

化生成cAMP,进而导致腹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b亚单位和H受体的结合体现了细胞间信息交流的功能
B.a亚单位进入细胞的过程需消耗能量
C.G蛋白基因缺陷的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的腺苷酸环化酶活性较低
D.可以通过抑制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治疗霍乱肠毒素导致的腹泻
3.某些蛋白质在蛋白激酶和蛋白磷酸酶的作用下,可在特定氨基酸位点发生磷酸化和
去磷酸化,参与细胞信号传递,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DP
ATP
信号进入
蛋白激酶
蛋白质)
蛋白顾
蛋白磷酸酶
Pi
A.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受温度的影响
B.作为能量“货币”的ATP能参与细胞信号传递
生物学试题(雅礼版)第1页(共10
C,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不影响细胞信号传递
D.这些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过程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
4.Mad2、Cdc20、APC和M-CDK均是调控细胞周期的相关蛋白,调节机制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Mad2
,抑制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HCde20
→APC-M-CDK
促进纺缍体组装
·表示抑制
→表示激活
A.Mad2与纺锤体装配之间的调控属于负反馈调节
B.Cdc20在间期表达,使细胞分裂停滞在前期
C.AP℃潘性过强会促进姐妹染色单体分离,可能导致细胞分裂异常
D.M-CDK的功能是抑制细胞分裂进入后期
5.孟德尔在豌豆杂交实验中还观察了另外两对相对性状:豆荚形状(饱满/缢缩)和花
的位置(腋生/顶生)。他用纯种饱满豆荚腋生花的豌豆与纯种缢缩豆荚顶生花的豌
豆杂交,F1全为饱满豆荚腋生花。F1自交得F2,F2出现了四种表型且比例为9:
3:31。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通过观察F2的表型及比例,孟德尔提出“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且彼此独立,这是他
对分离定律的初步解释
B.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1产生配子时,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等位基
因自由组舍
C.若从F2中取一粒饱满豆荚顶生花的豌豆和一粒缢缩豆荚腋生花的豌豆杂交,后
代有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则说明两对基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D.若F1与亲本缢缩豆荚顶生花的豌豆杂交,后代有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
说明控制豆荚形状和花的位置的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6.一个精原细胞(核DNA双链中的P均为31P)放在含32P的培养液中培养,形成了2
个子细胞,然后转人盒1P的培养液中继续培养,其中1个子细胞发育为细胞①,细
胞①进行一次分裂形成了细胞②和细胞③,细胞②和③处于相同的分裂时期。细胞
①和细胞②的染色体组成如图所示,H/h及R/r是其中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
错误的是
细胞④
,细胞②
、细胞⑤

,细胞⑥
细胞③
细胞⑦
细胞①
生物学试题(雅礼版)第2页(共10页)雅礼中学2026届高三月考试卷(三)
生物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题号
12
34
5
67
89101112
答案
BA C B DC BD C A C B
1.B【解析】加入斐林试剂出现砖红色沉淀,只能说明荔枝含有还原糖,荔枝富含的果糖、葡萄糖都是还原糖,
不能据此说明富含葡萄糖,B错误。
2.A【解析】细胞间信息交流通常指细胞分泌信号分子或直接接触传递信息,b亚单位与H受体的结合属于外
界毒素与细胞表面的识别:并非细胞与细胞之间直接的信息交流,A错误。
3.C【解析】温度会影响蛋白激晦蛋白磷酸酶的活性,进而影响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反应,A正确。根据
题千信息可知,进行细胞信息传递的蛋白质需要磷酸化才能起作用,而ATP为其提供了磷酸基团和能量,从而
参与细胞信号传递,B正确;如果这些蛋白质特定磷酸化位,点的氨基酸缺失,将会使该位点无法磷酸化,进而影
响细胞信号的传递,C错误;通过蛋白质磷酸化和去磷酸化改变蛋白质的空间结构,进而实现细胞信号的传递,
体现了蛋白质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观,点,D正确。
4.B【解析】Cdc20在间期表达,使细胞分裂停滞在中期,B错误。
5.D【解析】孟德尔通过观察单对性状的F:表型比例(如3:1)提出分离定律,而9:3:3:1的比例是两对性
状独立遗传的结果,属于自由组合定律的解释,A错误;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F在形成配子时,同源染色体
上的等位基因分离,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B错误;若选取豌豆的基因型分别为Yyrr和
yyRr,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后代也可出现四种表型且比例为1:1:1:1,C错误;若F,测交后
代比例为1:1:1:,1,说明F1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1:1:1:1,表明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互不干扰,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D正确。
6.C【解析】细胞①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分析细胞①中基因组成可知,发生了基因重组(H/h所在这对同
源染色体发生了互换)和基因突变(R基因所在这条染色体中的一条染色单体发生了基因突变),A正确;细胞
①中每条染色体,只有一条染色单体的D八'A分子单链含有2P(共4条染色单体含有2P),细胞①形成细胞②
会发生同源染色体分离,正常情况下,细胞②有两条染色体含有2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但根据图可知,
H所在的染色体发生过互换,很有可能H和h所在染色体都含有2P,因此细胞②中最多有3条染色体含有
2P,B正确;细胞③的基闲型为Hhr(h为互换的片段),如果发生互换的h所在.的染色体单体没有2P,则细胞
③中有2条染色体含有P(分布在非同源染色体上);在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这2条含有32P非同源染色体可
以位于一极,C错误;如果细胞②的H和R所在染色体含有32P,且细胞②中h所在染色体含有2P,则r所在染
色体不含有2P,因此形成的细胞④含有2P的核DNA分子数为2个,形成的细胞⑤含有2P的核DNA分子数
为1个,由于细胞③的基因型为Hhr(h为互换的片段),h所在的染色体与其中一个r所在染色体含有2P
(H和另一个r所在染色体不含32P),如果含有32P的2条染色体不在同一极,则形成的细胞⑥和⑦都含2P的
核DNA分子数为1个,D正确。
7.B【解析】F1个体相互交配,F2出现6:3:3:2:2的比例,说明F1为双杂合个体。F2公鸡中有羽:无羽=
3:1,母鸡中有羽:无羽=3:1,说明A/a位于常染色体上,且F1均为Aa(有羽)。F2公鸡中正常羽:无羽=
3:1,F2母鸡中正常羽:反卷羽:无羽=3:3:2,说明B/b位于性染色体上,且F1的基因型为ZZ(正常羽
公鸡)、ZBW(正常羽母鸡)。亲本无羽母鸡基因型为aaZW,正常羽公鸡基因型为AAZZ,A正确;F2正常羽
公鸡(A_ZZ)中纯合子为AAZZ心,比例为1/3×1/2=1/6,杂合子比例为5/6,B错误;F2反卷羽母鸡
(AZW)基因型为1/3AAZW、2/3AaZW,产生AZ配子的概率为1/3×1/2+2/3×1/4=1/3,C正确;F2正
常羽母鸡(AZW)与无羽公鸡(aaZZ)交配,后代无羽(aa)的比例是2/3×1/2=1/3,D正确。
生物学参考答案(雅礼版)一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