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中真题卷】期中高频易错真题重组培优卷-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期中真题卷】期中高频易错真题重组培优卷-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2025-2026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期中高频易错真题重组培优卷(苏教版)
考试时间:90分钟;试卷总分:100分;
学校: 班级: 姓名: 成绩:
注意事项: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区域,注意书写工整,格式正确,卷面整洁。
一、选择题
1.(24-25·五上·江苏南京·期中)一袋饼干袋子上标有“净含量180克±5克”。这样的一袋饼干至少有( )克。
A.180 B.185 C.170 D.175
2.(24-25·五上·江苏扬州·期中)温度计上的温度原来是2摄氏度,后来温度下降了2摄氏度,这时的温度是( )。
A.4摄氏度 B.0摄氏度 C.2摄氏度 D.﹣2摄氏度
3.(24-25·五上·安徽合肥·期中)如图,甲、乙分别是梯形中的一部分,那么( )。
A.甲的面积大于乙的面积 B.甲的面积小于乙的面积 C.甲的面积等于乙的面积
4.(24-25·五上·山西太原·期中)一个梯形的上底增加5分米,下底减少5分米后还是梯形,高不变,新梯形的面积( )。
A.比原来大 B.比原来小 C.与原来相等 D.无法确定
5.(24-25·五上·江苏宿迁·期中)如下图所示,花花和朵朵用两种不同的方法将平行四边形变成了长方形。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花花 朵朵
A.两种做法的面积和周长都不变 B.两种做法的面积变了,周长不变
C.花花的做法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D.朵朵的做法面积和周长都不变
6.(24-25·五上·安徽合肥·期中)下面每个图形中的大正方形都表示整数“1”,涂色部分表示“0.02”的是( )。
A. B. C.
7.(24-25·五上·江苏南京·期中)妈妈给明明买的新书桌宽0.45米。0.45米中的“5”表示( )。
A.5米 B.5分米 C.5厘米 D.5毫米
8.(24-25·五上·江苏南京·期中)轩轩用计算器计算19.33-5.08,他错误地输入了19.33-5.8,要想算出正确答案,应该接着输入( )。
A.-0.72 B.+0.72 C.-0.072 D.+0.072
9.(24-25·五上·江苏连云港·期中)下面的竖式中,百分位0不够减,需要向“5”借“1”,这个“1”表示( )。
A.10个一 B.10个十分之一 C.10个百分之一 D.10个千分之一
10.(23-24·五上·河南平顶山·期中)重阳节又称敬老节,小明准备两个礼物送给爷爷奶奶。他从30米的绸带上先截取1.8米包装第一个礼盒,又截取0.7米包装第二个礼盒,第一个礼盒比第二个礼盒多用( )米。
A.2.5米 B.1.1米 C.27.5米
11.(24-25·五上·江苏常州·期中)下面四个图形中,面积最小的是( )。
A.甲 B.乙 C.丙 D.丁
12.(24-25·五上·贵州贵阳·期中)王阿姨要将3.6kg的果汁分装在一些同样的瓶子中,每个瓶子最多可以装0.5kg果汁。在下面的竖式中,余下的1表示什么?至少需要几个瓶子?正确的是( )。
A.表示1kg果汁,至少需要7个瓶子 B.表示0.1kg果汁,至少需要7个瓶子
C.表示0.1kg果汁,至少需要8个瓶子
二、填空题
13.(24-25·五上·安徽六安·期中)一个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厘米,它对应的高是1.5厘米;一个三角形面积与它相等,已知三角形的底是2厘米,底对应的高是( )厘米。
14.(24-25·五上·安徽蚌埠·期中)李师傅5小时做4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 )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 )小时。
15.(24-25·五上·江苏·期中)一个三角形的高是18厘米,是底的1.5倍,它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 )平方厘米。
16.(23-24·五上·河南安阳·期中)赵芸原来有15.6元,后来她通过做家务收集积分,又从爸爸那兑换了4.8元。赵芸现在的钱数是妹妹的1.2倍,赵芸的妹妹现在有( )元。
17.(23-24·五上·江西南昌·期中)7.5×3.09的积是( )位小数,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是( )。如果将7.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即乘10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 )。
18.(24-25·五上·山西太原·期中)在计算下侧的6.57减3.4的竖式笔算时,通常会在3.4的末尾补写1个0,这样算式就变成了( )个0.01减去( )个0.01,结果为( )个0.01。
19.(24-25·五上·江苏盐城·期中)李林用三张数字卡片和小数点可以组成( )个不同的两位小数,其中最大的两位小数与最小的两位小数相差( )。
20.(24-25·五上·江苏常州·期中)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 )位,右边第二位是( )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 )位,它与整数部分最低位之间的进率是( )。
21.(24-25·五上·安徽合肥·期中)看图,用小数表示每个图中的涂色部分。
( ) ( )
22.(24-25·五上·安徽合肥·期中)乐乐有4、0、9、3四张数字卡片和一张小数点的卡片。用这五张卡片摆出符合要求的数字(每张卡片都要用到)。
(1)组成的最小的数是( )。
(2)写出一个一个零都读不出来的小数,是( )。
(3)写出一个需要读一个零的两位小数,是( )。
(4)写出精确到十分位,结果为3.1的小数,是( )。
23.(24-25·五上·江苏南京·期中)一个梯形花坛,上底20米,下底30米。为了修建公路,把花坛的上底和下底都减少了8米,这样面积就减少了120平方米。原来花坛的面积是( )平方米。
24.(24-25·五上·山西太原·期中)小敏制作了一个活动框架(如图),当它的形状是(如图)所示的平行四边形时,面积是( )平方米,将这个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米。
25.(24-25·五上·江苏连云港·期中)数学课上,玲玲尝试用自己的方法计算梯形的面积,她先测量完一些数据,又将梯形转化成一个三角形。请你仔细观察下图,转化后这个三角形的底是( )cm,三角形的面积是( )cm2。
26.(24-25·五上·江苏无锡·期中)用细木条钉成一个长方形木框,长18厘米,宽12厘米。把它拉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木框,面积减少了36平方厘米,这个平行四边形木框的周长是( )厘米,高是( )厘米。
27.(24-25·五上·江苏徐州·期中)体育老师给学生测量体重。张强的体重是48千克,记作﹢8千克。李明的体重是37千克,应记作( )千克。王欢的体重记作﹣9千克,他实际重( )千克。
28.(24-25·五上·山西太原·期中)五年级(1)班进行跳绳测试,每分钟跳100个或以上的为达标,超过100个的部分用正数表示,不足100个的部分用负数表示。小卓跳了150个,应记作( )个,小云的成绩是﹣14个,小云实际跳了( )个。
三、判断题
29.(24-25·五上·江苏·期中)某地某一天12时的气温是﹣4℃,19时的气温比12时下降了2℃,19时的气温是﹣2℃。( )
30.(25-26·五上·全国·课后作业)两个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周长也相等。( )
31.(24-25·五上·江苏盐城·期中)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10倍,面积一定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 )
32.(24-25·五上·山西太原·期中)把0.080化简成0.08,两个数的大小还是一样的,因为80个0.001等于8个0.01。( )
33.(24-25·五上·海南海口·期中)1.3和1.30大小相等,表示的意义也相等。( )
34.(24-25·五上·江苏盐城·期中)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数位对齐。( )
35.(22-23·五上·河南洛阳·期中)红红买一本字典用去10.5元,买一本科技书用去14.8元,付出30元,找回4.7元。( )
36.(23-24·五上·广东江门·期中)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一定要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
四、计算题
37.(24-25·五上·江苏无锡·期中)直接写出得数。
0.66-0.6= 9.25+1.65= 31.2÷100= 0.24×200=
4.8+4.2= 0.2-0.09= 1.2×20= 3.5÷5=
38.(24-25·五上·江苏徐州·期中)用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3.4+6.6= 0.37×46= ★5.9-2.89=
20-8.42= 1.08×25= ★7.37+2.73=
39.(24-25·五上·江苏淮安·期中)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40.(24-25·五上·江苏无锡·期中)计算阴影部分的面积。(单位:cm)
五、作图题
41.(24-25·五上·江苏扬州·期中)按要求画图。(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
①在下面的方格纸上以AB为底,画一个面积为12平方厘米的三角形。
②分别画一个平行四边形和梯形,使它们的面积和三角形的面积相等。
六、解答题
42.(24-25·五上·江苏徐州·期中)下表记录了一辆公交车经过3个站台时,乘客人数的变化情况,其中正数表示上车人数,负数表示下车人数。
站台 1号站台 2号站台 3号站台
上车人数 ﹢5 ﹢9 ﹢10
下车人数 ﹣6 ﹣3 ﹣8
车上原来有16名乘客,经过这3站后,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43.(24-25·五上·江苏徐州·期中)张大伯家有一块平行四边形的白菜地,两条邻边的长分别是40米和50米,其中一条高是45米,如果平均每棵白菜占地9平方分米,这块地一共可以种白菜多少棵?
44.(24-25·五上·安徽合肥·期中)森林是“地球之肺”,能固碳释氧、调节气候、保护水土、吸滞尘土、净化空气、美化环境,维护着地球的生态平衡。下图是一个森林公园,如果1公顷森林一年大约可以滞尘36吨,那么这个森林公园一年大约可以滞尘多少吨?
45.(24-25·五上·江苏南京·期中)李大爷用58米长的篱笆,在靠墙的地方围了一块梯形菜地(如图)。
(1)梯形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如果用这些篱笆靠墙改围成一块长为20米的长方形菜地,菜地的面积最多会增加多少平方米?
46.(24-25·五上·安徽蚌埠·期中)幸福小区超市前面要规划停车位,其中一拐角处的设计如图所示:每个停车位都设计成大小相同的平行四边形,其余涂色部分铺草坪。
(1)每个停车位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铺设1平方米草坪需要23元,铺草坪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47.(24-25·五上·安徽合肥·期中)烘糕、麻饼、寸金、白切是合肥的传统美食,被称为合肥的“四大名点”。这四种糕点历史悠久,风味独特,常被用作待客和馈赠的礼品。
(1)麻饼比烘糕每盒便宜多少元?
(2)王阿姨挑选了1盒白切和1盒寸金,付出了50元,应找回多少元?
48.(24-25·五上·山西太原·期中)妈妈的手机收到一条短信。(如下图)
余额提醒:尊敬的用户,您好!截至2024年10月15日24点,您当月费用合计46.30元,已欠费20.90元。您本月最高可欠费100元,请您及时续缴话费,以免停机影响您的正常使用,谢谢!
(1)9月底妈妈手机话费的余额是多少元?(10月没有充过话费)
(2)本月妈妈的手机还可欠费多少元?
49.(24-25·五上·江苏宿迁·期中)李阿姨通过某平台团购了4.68元的玉米和10.99元的排骨,刚好平台又推买菜优惠大促销“满19元减3元”,那么下面商品中,李阿姨还要买一份什么商品才能享受满减优惠且使付的钱最少?
50.(24-25·五上·安徽蚌埠·期中)李大叔家今年收获了1200千克苹果,其中一半达到一级质量标准,其余达到二级质量标准。如果分等级出售,一级苹果每千克2.2元,二级苹果每千克1.5元;如果不分等级出售,每千克1.7元,怎样出售比较合适?(计算说明)
51.(24-25·五上·江苏扬州·期中)目前城市居民用电的电价为0.52元/千瓦时,为了节约能源,某电力公司正大力推广应用分时电表,安装分时电表的居民实行峰谷电价,收费标准如下:
时段 峰时(8:00~21:00) 谷时(21:00~次日8:00)
每千瓦时电价/元 0.55 0.35
王老师家10月份峰时共用电180千瓦时,谷时共用电220千瓦时,应付费多少元?
52.(23-24·五上·福建福州·期中)下面是小明所在城市的出租车收费标准:
里程 收费标准
白天 3千米以内(包括3千米) 10元
3千米以上 每增加1千米,收1.8元 (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晚上(每日23:00至次日6:00) 3千米以内(包括3千米) 10元
3千米以上 每增加1千米,收2.2元 (不足1千米按1千米计算)
(1)上午妈妈带小明乘出租车去6千米远的图书馆购书,应付多少元车费?
(2)晚上11:30,爸爸在从机场打车回家,花了27.6元,从机场到家最远有多少千米?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 让学习更有效 期中真题培优 | 数学学科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D
【分析】根据净含量180克±5克,说明净含量最多是(180+5)克,最少是(180-5)克。
【解析】180-5=175(克)
即这样的一袋饼干至少有175克。
故答案为:D
2.B
【分析】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以0摄氏度为标准,比0摄氏度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面加“﹣”(负号);比0摄氏度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通常在数字前面加“﹢”(正号),也可以省略不写。
【解析】2-2=0(摄氏度)
温度计上的温度原来是2摄氏度,后来温度下降了2摄氏度,这时的温度是0摄氏度。
故答案为:B
3.C
【分析】
甲的面积=△ACD的面积-△OCD的面积;
乙的面积=△BCD的面积-△OCD的面积;
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即可分析甲的面积与乙的面积的关系。
【解析】由题意可知△ACD和△BCD等底同高,则△ACD的面积等于△BCD的面积;由于甲的面积=△ACD的面积-△OCD的面积;乙的面积=△BCD的面积-△OCD的面积;
即甲的面积=乙的面积。
故答案为:C
4.C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分析作答。
【解析】由题意知:梯形的上底增加5分米,下底减少5分米,则梯形(上底+下底)的和不变,则新梯形的面积不变。
故答案为:C
5.C
【分析】花花:直接将平行四边形拉成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底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另一组斜边与长方形的宽相等,所以周长不变;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长方形的宽=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根据长方形面积=长×宽、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可知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
朵朵:是平行四边形通过割补的方法得到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底边与长方形的长相等,平行四边形的另一组斜边比长方形的宽边长,所以平行四边形的周长比长方形周长长,
平行四边形的底=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长方形的宽,进而可知长方形面积=平行四边形面积,所以面积不变。据此解答。
【解析】A。花花的做法周长不变,面积变大;朵朵的做法周长变小,面积不变;两种做法的面积和周长都不变,说法错误。
B.花花的做法周长不变,面积变大;朵朵的做法周长变小,面积不变;两种做法的面积变了,周长不变,说法错误。
C.花花的做法周长不变,面积变大;朵朵的做法周长变小,面积不变;花花的做法周长不变,面积变了,说法正确。
D.花花的做法周长不变,面积变大;朵朵的做法周长变小,面积不变;朵朵的做法面积和周长都不变,说法错误。
说法正确的是花花的做法周长不变,面积变了。
故答案为:C
6.C
【分析】根据把一个整体平均分的原则,一个正方形的面积看作“1”,把正方形的面积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0.1;把正方形的面积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0.01,据此解答。
【解析】A.两个正方形都涂色,则这个涂色部分是1+1=2,不符合题目要求。
B.把正方形的面积平均分成10份,涂色其中的两份用小数表示是0.2,不符合题目要求。
C.把正方形的面积平均分成100份,涂色其中的两份用小数表示是0.02,符合题目要求。
故答案为:C
7.C
【分析】根据每相邻两个长度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0.45米0在个位上,表示0米,4在十分位上,表示4分米,5在百分位上,表示5厘米。
【解析】0.45米表示0米4分米5厘米。所以百分位上的5表示5厘米。
故答案为:C
8.B
【分析】将5.08拆成5.8与0.72的差,括号外是减号,展开小括号时即需要变号,由此即可选择。
【解析】,即想算出正确答案,应该接着输入+0.72。
故答案为:B
9.C
【分析】在小数减法中,当某一位上的数不够减时,需要向前一位借“1”,这个“1”表示的是前一位的计数单位,方框中百分位不够减,需要向“5”借“1”,“5”在十分位上,它的计数单位是0.1,这个“1”表示1个十分之一,也就是10个百分之一。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百分位不够减,需要向“5”借“1”,这个“1”表示10个百分之一。
故答案为:C
10.B
【分析】已知第一个礼盒用了1.8米长的绸带,第二个礼盒用了0.7米长的绸带,根据减法的意义,用第一个礼盒用绸带的长度减去第二个礼盒用绸带的长度即可求解。
【解析】1.8-0.7=1.1(米)
第一个礼盒比第二个礼盒多用1.1米。
故答案为:B
11.D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四个图形的高相等,设高是hcm;根据梯形面积公式:面积=(上底+下底)×高÷2,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长方形面积公式:面积=长×宽,代入数据,分别求出它们的面积,再进行比较,即可解答。
【解析】设高是hcm。
甲:(2+4)×h÷2
=6h÷2
=3h(cm2)
乙:5×h÷2=5h÷2=2.5h(cm2)
丙:3×h=3h(cm2)
丁:2×h=2h(cm2)
2h<2.5h<3h=3h,面积最小的是丁。
面积最小的是丁。
故答案为:D
12.C
【分析】要求至少需要几个瓶子,可用3.6除以0.5得到的商就是都装满时所用的瓶子数,得到的余数1在十分位上,表示1个十分之一,也就是0.1kg,0.1kg就是剩余的果汁的千克数;无论剩余多少都得再装一个瓶子,所以所得商加1即为至少需要的瓶子数;据此判断。
【解析】余数“1”在十分位上,表示1个十分之一,也就是0.1,因此余数“1”表示剩余0.1kg果汁。
3.6除以0.5得到的商是7,因此需要的瓶子数量为:7+1=8(个)。
因此说法正确的是:余数“1”表示剩余0.1kg果汁,至少需要8个瓶子。
故答案为:C
13.12
【分析】已知平行四边形的底是8厘米,对应的高是1.5厘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出它的面积;
已知一个三角形的面积与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相等,三角形的底是2厘米,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可知,三角形的高=面积×2÷底,据此求出三角形的底对应的高。
【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8×1.5=12(平方厘米)
三角形的高:12×2÷2=12(厘米)
底对应的高是12厘米。
14.8 0.125
【分析】求李师傅平均每小时做零件的个数,根据工作效率=工作量÷工作时间,用做的零件个数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求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的时间,用做零件的时间除以零件的个数。
【解析】40÷5=8(个)
5÷40= 0.125(小时)
李师傅5小时做40个零件,平均每小时做8个零件,平均做一个零件需要0.125小时。
15.108 216
【分析】由“三角形的高是18厘米,是底的1.5倍”,可计算出三角形的底,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即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所以与三角形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这个三角形面积的2倍,据此解答。
【解析】三角形的底:18÷1.5=12(厘米)
三角形的面积:
12×18÷2
=216÷2
=108(平方厘米)
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108×2=216(平方厘米)
一个三角形的高是18厘米,是底的1.5倍,它的面积是108平方厘米。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216平方厘米。
16.17
【分析】由题意可知,先用加法计算赵芸现在的钱数,再用赵芸现在的钱数除以1.2,即可得解。
【解析】
(元)
赵芸的妹妹现在有17元。
17.三 23.18 缩小原来的
【分析】积的小数位数等于两个因数小数位数之和,先列竖式计算结果,再根据“四舍五入”结果保留两位小数;根据积的变化规律,一个因数扩大原来的100倍,另一个因数应该要缩小原来的。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由分析可知:7.5×3.09的积是三位小数
结果保留两位小数约是23.18;
如果将7.5扩大到原来的100倍(即乘100),要使积不变,另一个因数应缩小原来的。
18.657 340 317
【分析】小数减法计算时,要先对齐小数点,也就是把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减法的计算方法解答。在计算6.57 3.4时,补0使两数的小数位数相同,转化为相同计数单位(0.01)的数量相减,再计算结果。
【解析】补0对齐数位:将3.4末尾补1个0,变为3.40,此时两数均为两位小数。
转化为0.01的数量:
6.57是657个0.01(6.57 ÷ 0.01 = 657);
3.40是340个0.01(3.40 ÷ 0.01 = 340)。
计算差值:657个0.01 340个0.01 = 317个0.01,即结果为317个0.01(对应3.17)。
19.6 3.96
【分析】两位小数的小数点右边有两个数字,依次让5、7、9位于整数部分,其它两个数字位于小数部分,按顺序列举出所有的两位小数,再找出最大的两位小数和最小的两位小数并求出它们的差,据此解答。
【解析】分析可知,用5、7、9和小数点组成的两位小数有5.79、5.97、7.59、7.95、9.57、9.75,一共有6个不同的两位小数,5.79<5.97<7.59<7.95<9.57<9.75,其中最大的是9.75,最小的是5.79,9.75-5.79=3.96,所以最大的两位小数与最小的两位小数相差3.96。
20.十 百分 十分 10
【分析】如下图,根据小数数位顺序表可知,小数点左边第一位是个位,第二位是十位,第三位是百位……;小数点右边第一位是十分位,第二位是百分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间的进率是10。整数部分最低位是个位;据此解答。
【解析】由分析可得:小数点左边第二位是十位,右边第二位是百分位。小数部分的最高位是十分位,它与整数部分最低位之间的进率是10。
21.0.7; 1.03
【分析】根据把一个整体平均分成若干份,取其中的一份或几份的数,用小数表示。一个整体圆形的面积看作“1”,把圆形的面积平均分成10份,其中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0.1;把正方形的面积平均分成100份,其中的一份用小数表示是0.01,据此解答。
【解析】图1把圆形的面积平均分成10份,涂色部分占其中的7份,则图1的涂色部分用小数表示是0.7;
图2有一个完整的正方形,用1表示,右边是把正方形的面积平均分成100份,涂色占3份,用小数表示是0.03,则图2的涂色部分是:1+0.03=1.03。
22.(1)0.349
(2)40.93
(3)34.09
(4)3.094
【分析】(1)比较小数的大小:(1)看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数就大;(2)整数部分相同的,十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十分位上的数也相同的,百分位上的数大的那个数就大,依次往右进行比较,直到比出大小为止。据此将0放到整数部分,小数部分从小到大排列即可。
(2)(3)小数的读法:整数部分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小数点读作“点”,小数部分按顺序依次读出每一位上的数字。
(4)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小于5直接舍去,大于或等于5向前一位进一。
【解析】(1)组成的最小的数是0.349。
(2)写出一个零都读不出来的小数,是40.93。(答案不唯一)
(3)写出一个需要读一个零的两位小数,是34.09。(答案不唯一)
(4)写出精确到十分位,结果为3.1的小数,是3.094。
23.
375
【分析】根据梯形的面积公式可知,原来花坛的面积为,花坛的上底和下底都减少了8米,即说明梯形的面积减少了,根据减少的面积120平方米,求出梯形的高,进而求出原来花坛的面积。
【解析】
(米)
(平方米)
即原来花坛的面积是375平方米。
24.144 54
【分析】已知平行四边形框架的底是18米,高是8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求出这个框架的面积;将这个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则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18米,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斜边9米,根据长方形的周长=(长+宽)×2,求出这个长方形的周长。
【解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8×8=144(平方米)
将这个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
(18+9)×2
=27×2
=54(米)
所以面积是144平方米,将这个框架拉成一个长方形,长方形的周长是54米。
25.8 16
【分析】观察图形可知,梯形的上底是3cm,下底是5cm,高是4cm;将梯形转化为三角形时,三角形的底等于梯形的上底与下底之和即(3+5)cm,三角形的高等于梯形的高4cm,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代入数据计算,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解析】三角形的底:3+5=8(cm)
面积:8×4÷2=16(cm2)
转化后这个三角形的底是8cm,三角形的面积是16cm2。
26.
60
10
【分析】长方形被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面积减少。原长方形周长为(18+12)×2=60厘米,面积18×12=216平方厘米。面积减少36平方厘米后,平行四边形面积为180平方厘米。以原长方形的长18厘米为底,平行四边形的高为180÷18=10厘米。
【解析】周长计算:
长方形周长 =(长 + 宽)× 2 =(18 + 12)× 2 = 60(厘米)。
拉成平行四边形后,周长不变,仍为60厘米。
面积与高计算:
原长方形面积 = 长 × 宽 = 18 × 12 = 216(平方厘米)。
平行四边形面积 = 216 - 36 = 180(平方厘米)。
以原长方形的长18厘米为底,平行四边形的高为:
高 = 面积 ÷ 底 = 180 ÷ 18 = 10(厘米)。
27.﹣3 31
【分析】正负数可以表示相反意义的量,以(48-8)千克为标准,高于(48-8)千克的体重记为正,低于(48-8)千克的体重记为负,据此填空。
【解析】48-8=40(千克)
40-37=3(千克)
40-9=31(千克)
李明的体重是37千克,应记作﹣3千克。王欢的体重记作﹣9千克,他实际重31千克。
28.
﹢50
86
【分析】①小卓跳了150个,超过100个的部分用正数表示,用150-100即可求出超出100个的部分,据此即可填空;
②小云的成绩是﹣14个,用负数表示则说明小云每分钟跳不足100个,用100-14即可计算出小云实际跳的个数。
【解析】①150>100,150-100=50(个),即小卓跳了150个,应记作﹢50个;
②100-14=86(个),即小云的成绩是﹣14个,小云实际跳了86个。
29.×
【分析】以0℃为标准,低于0℃记为负,﹣4℃比0℃低了4℃,19时的气温比12时下降了2℃,在4℃的基础上又下降了2℃,据此确定低于0℃的温度,用负数表示即可。
【解析】4℃+2℃=6℃
某地某一天12时的气温是﹣4℃,19时的气温比12时下降了2℃,19时的气温是﹣6℃,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0.
×
【分析】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由底和高决定,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面积一定相等。但周长由底和邻边的长度共同决定,当底和高固定时,邻边的长度可能因倾斜角度不同而变化,因此周长不一定相等。
【解析】两个平行四边形底相等(设为a),高相等(设为h)。面积均为,故面积相等。但周长计算为,其中b为邻边长度。b的大小可能因倾斜角度不同而变化,导致周长不同。因此周长不一定相等,结论错误。
故答案为:×
31.×
【分析】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则三角形的面积是由底和高共同决定的,题目中说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10倍,但未说明高的变化情况,因此面积的变化情况无法确定,举例说明即可。
【解析】由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可知,当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10倍,高不变时,三角形的面积扩大到原来的10倍;当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10倍,高缩小到原来的时,三角形的面积不变,所以一个三角形的底扩大到原来的10倍,面积不一定也扩大到原来的10倍,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2.√
【分析】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计数单位是十分之一、百分之一、千分之一……分别写作0.1、0.01、0.001…… 每相邻两个计数单位之间的进率是10。据此0.080=0.08,10个0.001是0.01,80个0.001就是8个0.01。
【解析】根据分析可得:
把0.080化简成0.08,两个数的大小还是一样的,因为80个0.001等于8个0.01。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3.×
【分析】根据小数的性质:小数的末尾填上“0”或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小数的意义:一位小数表示十分之几,两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据此判断。
【解析】1.3=1.30
1.3表示13个0.1,1.30表示130个0.01。
因此1.3和1.30大小相等,表示的意义不同。原题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4.√
【分析】小数加减法计算时与整数加减法计算时一样,都是要把相同数位对齐,再从低位开始算起。小数加减法计算时不能将小数末尾对齐。则计算小数加减法时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解析】根据分析可知,计算小数加减法,要把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
原题干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5.√
【分析】先用10.5加上14.8,求出红红一共花了多少钱,再用30减去花的钱数,即可求出应找回的钱数,据此判断。
【解析】30-(10.5+14.8)
=30-25.3
=4.7(元)
则应找回4.7元。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36.×
【分析】根据小数乘法的法则 :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将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例如:,先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因数有两位小数,有一位小数,两个因数有位小数,从积的右边起数出三位即可得。
【解析】因为小数乘法的法则是先按照整数的乘法计算,再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
所以先按整数乘法算出积,然后根据因数中小数的位数来确定积的小数点位置,不是将积的小数点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
所以“计算小数乘法时,积的小数点一定要和因数的小数点对齐。”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37.0.06;10.9;0.312;48;
9;0.11;24;0.7
【解析】略
38.10;17.02;3.01;
11.58;27;10.1
【分析】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的法则:(1)相同数位对齐(小数点对齐);(2)从低位算起;(3)按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4)结果中的小数点和相加减的数里的小数点对齐。
小数乘法法则:(1)按整数乘法的法则先求出积;(2)看因数中有几位小数,就从积的右边起数出几位点上小数点。
根据差+减数=被减数,和-加数=另一个加数,进行验算。
【解析】3.4+6.6=10 0.37×46=17.02 ★5.9-2.89=3.01
验算:
20-8.42=11.58 1.08×25=27 ★7.37+2.73=10.1
验算:
39.13.28;3.7;36.36
5.2;14.656;0.16
【分析】根据加法结合律把原式化为3.28+(4.3+5.7)进行简算;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把原式化为3.7×(2.5×0.4)进行简算;
先把10.1拆成10+0.1,再根据乘法分配律把原式化为3.6×10+3.6×0.1进行简算;
根据减法的性质的逆运算把原式化为14.26-4.26-4.8进行计算;
先算乘法、除法,再算加法;
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中括号里的除法,最后算中括号外的乘法。
【解析】
=3.28+(4.3+5.7)
=3.28+10
=13.28
=3.7×(2.5×0.4)
=3.7×1
=3.7
=3.6×(10+0.1)
=3.6×10+3.6×0.1
=36+0.36
=36.36
14.26-(4.26+4.8)
=14.26-4.26-4.8
=10-4.8
=5.2
3.6×4+6.4÷25
=14.4+0.256
=14.656
0.5×[(7.2-2.4)÷15]
=0.5×[4.8÷15]
=0.5×0.32
=0.16
40.75cm2;48cm2
【分析】第一个图阴影部分的面积=梯形的面积-三角形的面积。
第二个图阴影部分的面积=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梯形的面积。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代入计算即可。
【解析】(10+15)×10÷2-10×10÷2
=25×10÷2-100÷2
=250÷2-50
=125-50
=75(cm2)
20×10-(18+20)×8÷2
=20×10-38×8÷2
=200-152
=48(cm2)
41.①②见详解
【分析】①观察方格纸,AB占了6个小方格,因为每个小方格边长为1厘米,因此AB为1×6=6厘米。三角形面积公式:面积=底×高÷2。以AB为底,即三角形的底为6厘米,已知面积12平方厘米,则高为12×2÷6=4厘米,因此,以AB为底,画高为4厘米的三角形即可。
②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为:面积=底×高。可选择底6厘米(即6格),高2厘米(即2格),此时的面积为6×2=12平方厘米,梯形面积公式为:面积=(上底+下底)×高÷2。可选择上底2厘米(即2格),下底4厘米(即4格),高4厘米(即4格),(2+4)×4÷2=12平方厘米,所以画一个底为6格,高2格的平行四边形;画一个上底为2格,下底为4格,高4格的梯形。
【解析】①1×6=6(厘米)
12×2÷6=4(厘米)
以AB为底,画高为4格的三角形,见下图。
②选择底6厘米,高2厘米的平行四边形。
6×2=12(平方厘米)
选择上底2厘米,下底4厘米,高4厘米的梯形。
(2+4)×4÷2
=6×4÷2
=24÷2
=12(平方厘米)
画一个底为6格,高2格的平行四边形;画一个上底为2格,下底为4格,高4格的梯形,见下图。(答案不唯一)
(答案不唯一)
42.23名
【分析】正数表示上车人数,在1号站台上车5人,2号站台上车9人,3号站台上车10人。所以总上车人数为5+9+10=24人。负数表示下车人数,即在1号站台下车6人,2号站台下车3人,3号站台下车8人,那么总下车人数为6+3+8=17人。车上原来有16名乘客,用16加24再减17即可得出现在车上有多少名乘客。
【解析】5+9+10=24(人)
6+3+8=17(人)
16+24-17=23(人)
答:现在车上有23名乘客。
43.20000棵
【分析】平行四边形底边是50米,斜边是40米,这样底边所对的高就会比40小,不符合题目条件,则平行四边形的底边是40米,斜边是50米,底边所对的高是45米。
平行四边形面积=底×高,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最后用平行四边形的面积除以每棵白菜的占地面积,就可以得到这块地一共可以种的白菜棵数。
【解析】40×45=1800(平方米)
1800×100=180000(平方分米),则1800平方米=180000平方分米。
180000÷9=20000(棵)
答:这块地一共可以种白菜20000棵。
44.324吨
【分析】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和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算出这个森林公园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根据1公顷=10000平方米,把平方米换算成公顷,再乘36即可算出这个森林公园一年大约可以滞尘多少吨。
【解析】600×100+600×100÷2
=60000+30000
=90000(平方米)
90000平方米=9公顷
9×36=324(吨)
答:这个森林公园一年大约可以滞尘324吨。
45.(1)240平方米
(2)140平方米
【分析】(1)篱笆长剪去梯形的高,所得结果就是上底加下底的和,利用梯形面积公式:S=(a+b)h÷2计算菜地的面积;
(2)让长方形的一条长靠墙,利用长方形周长公式:C=(a+b)×2的逆运算,用篱笆的总长减去长,得宽的2倍,再除以2,根据长方形的面积=长宽,计算出长方形菜地的宽,再计算其面积,与梯形面积求差即可。
【解析】(1)(58-10)×10÷2
=48×10÷2
=240(平方米)
答:梯形菜地的面积是240平方米。
(2)(58-20)÷2
=38÷2
=19(米)
20×19-240
=380-240
=140(平方米)
答:菜地的面积最多会增加140平方米。
46.(1)18平方米
(2)460元
【分析】(1)观察图形可知,每个停车位的底是3米,高是(10-4)米,根据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底×高,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2)图中的草坪包括三角形和梯形两部分。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梯形的面积=(上底+下底)×高÷2,据此代入数据求出两部分的面积,再把它们相加即可求出草坪的总面积。根据单价×数量=总价,用每平方米草坪的价格乘它的面积,即可求出铺草坪一共需要花费多少元。
【解析】(1)10-4=6(米)
3×6=18(平方米)
答:每个停车位的面积是18平方米。
(2)2×6÷2+(4+10)×2÷2
=6+14×2÷2
=6+14
=20(平方米)
23×20=460(元)
答:铺草坪一共需要花费460元。
47.(1)0.8元;(2)27.7元
【分析】(1)用烘糕的单价减去麻饼的单价,可以求出麻饼比烘糕每盒便宜多少元。
(2)用付出的钱减去买1盒白切和1盒寸金的钱,就是应找回的钱。
【解析】(1)9.6-8.8=0.8(元)
答:麻饼比烘糕每盒便宜0.8元。
(2)50-10.8-11.5=27.7(元)
答:应找回27.7元。
48.
(1)25.40元
(2)79.10元
【分析】(1)由于10月份没有充过话费,则用当月费用合计金额46.30元减去欠费金额20.90元,即可求出9月底妈妈手机话费的余额;
(2)用话费最高欠费金额100元减去已经欠费金额20.90元,即可求出本月妈妈的手机还可欠费金额。
【解析】(1)46.30-20.90=25.40(元)
答:9月底妈妈手机话费的余额是25.40元。
(2)100-20.90=79.10(元)
答; 本月妈妈的手机还可欠费79.10元。
49.新鲜竹笋
【分析】先计算出李阿姨购买玉米和排骨的总价,再分别计算加上三种商品后的总价,最后比较这些总价与19元的大小关系,找出满足满减条件且总价最小的商品,据此解答即可。
【解析】4.68+10.99=15.67(元)
15.67+2.49=18.16(元)
15.67+4.99=20.66(元)
15.67+6.69=22.36(元)
18.16<19<20.66<22.36
答:李阿姨还要买一份新鲜竹笋才能享受满减优惠且使付的钱最少。
50.用分等级出售的方式更合适;计算过程见详解
【分析】达到一级质量标准为苹果总重量为一半,则用总重量1200千克乘即可求出达到一级质量标准的苹果重量,再乘一级苹果的单价2.2元,即可求出一级苹果质量的总售价;
用总重量1200千克减去达到一级质量标准的苹果重量即可求出达到二级质量标准的苹果重量,再乘二级苹果的单价1.5元,即可求出二级苹果质量的总售价;
用一级苹果质量的总售价二级苹果质量的总售价即可求出分等级出售方式的总售价;
用苹果总质量1200千克乘不分等级的苹果单价1.7元即可求出不分等级出售方式的总售价;
比较两种售卖方式的总售价,哪种方式的售价更高用哪种方式售卖更适合。
【解析】分等级出售方式:
(元)
不分等级出售方式:(元)
2220元>2040元
答:用分等级出售的方式更合适。
51.176元
【分析】先用峰时每千瓦时的电费0.55×180千瓦时求出峰时的总电费,然后用谷时每千瓦时的电费0.35×220千瓦时求出谷时的电费,最后两个时段的电费求和。
【解析】0.55×180=99(元)
0.35×220=77(元)
99+77=176(元)
答:应付费176元。
52.(1)15.4元
(2)11千米
【分析】(1)先计算出超出3千米的路程,即6-3=3(千米),乘超出部分的收费标准即可求出超出3千米的车费,再与3千米以内的收费标准相加即可求出应付的车费。
(2)先用27.6-10求出超出3千米部分的总价,再根据总价÷单价=数量,用(27.6-10)÷2.2即可求出超出3千米部分的千米数,再加上3即可求出从机场到家最远的距离。
【解析】(1)(6-3)×1.8+10
=3×1.8+10
=5.4+10
=15.4(元)
答:应付15.4元车费。
(2)(27.6-10)÷2.2+3
=17.6÷2.2+3
=8+3
=11(千米)
答:从机场到家最远有11千米。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