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商水县希望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南省周口市商水县商水县希望初级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含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期中考试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 14 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青蒿琥酯(C19H28O8)是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疟疾的药物。下列有关青蒿琥酯说法正确的是(  )
A.C19H28O8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
B.C19H28O8中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28:8
C.1个青蒿琥酯分子由19个碳原子、28个氢原子、8个氧原子构成
D.C19H28O8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2.下列化学用语中,使用正确的是(  )
A.五氧化二氮:5O2N B.银元素:AG
C.2个镁离子:2Mg2+ D.2个氧原子:O2
3.在浪浪山的化学课上,熊教头正在讲解原子与离子的区别。下列关于S和S2﹣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它们的质子数不同 B.它们的核外电子数不同
C.它们的电子层数不同 D.它们的性质完全相同
4.根据下列三种微粒结构示意图,所获取信息正确的是(  )
A.②③化学性质不相同 B.③符号表示为AL
C.①表示的是原子,②表示的是阴离子 D.①表示的是碳原子
5.《铜产业高质量发展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到2027年铜产业链供应链韧性和安全水平明显提升。铜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和铜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铜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B.铜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29
C.铜原子的质量为63.55 D.铜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电子
6.对生活中的一些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
A.厨房中没有抽油烟机,炒菜时房间内会闻到很大的油烟味,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
B.食品包装袋内充入氮气防腐,是因为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C.点燃的蜡烛熄灭后产生的白烟是因为石蜡燃烧生成了水蒸气
D.膨化食品开封一段时间后不再松脆,是因为吸收了空气中的水蒸气
7.对下列实验中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分析合理的是(  )
A.加热固体时,试管破裂——试管口略向上倾斜
B.用量筒量取15.2mL水,实际体积偏小——仰视读数
C.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时,集气瓶炸裂——用于引燃的火柴过长
D.过滤时,过滤速度缓慢——未使用玻璃棒搅拌漏斗里的液体
8.2025年6月5日世界环境日中国的主题是“美丽中国我先行”。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主题的是(  )
A.乘坐公共交通出行 B.积极参与植树造林
C.加强空气质量监测 D.露天焚烧塑料袋
9.下列关于相对原子质量的叙述,正确的是(  )
①相对原子质量就是一个原子的质量
②相对原子质量是原子的相对质量,是一个比值
③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是“克”
④相对原子质量的数值近似为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10.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下列物质的用途由其化学性质决定的是(  )
A.酒精作燃料 B.稀有气体用于制作霓虹灯
C.铁锅作炊具 D.氦气用于填充气球
11.下列实验室中的交流,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蜡烛:“我在一点点的消失,照亮了别人,奉献了自己。”
B.铁架台:“我好难受啊!我在潮湿的空气中生锈了。”
C.酒精灯:“帽子哪里去了?我的燃料越来越少了。”
D.澄清石灰水:“我的天啊,遇到二氧化碳,我怎么变浑浊了呢?”
12.9月7日为“国际清洁空气蓝天日”。下列有关空气的说法错误的是(  )
A.空气的成分按体积计算,氮气约占78% B.空气质量指数越小,空气质量状况越好
C.氧气、氮气、氖气都属于稀有气体 D.二氧化碳不属于空气污染物
13.依据物质组成的种类,可把物质分为混合物与纯净物。下列各组物质中,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纯净物的是(  )
A.净化后的空气、石蜡蒸气 B.四氧化三铁、液氧
C.人体呼出的气体、矿泉水 D.澄清石灰水、冰水混合物
14.下列叙述中,前者是化学变化,后者是化学性质的是(  )
A.纯铁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质软;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B.二氧化碳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汽油易燃烧
C.酒精易挥发;衣柜里的樟脑丸逐渐变小
D.食盐易溶于水;水结成冰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6个小题 ,共16 分)
15.某学生学习了双氧水制氧气的实验后,想起自己家里也有一瓶消毒用双氧水,由于标签已部分受损无法判断其是否变质,于是他将该瓶溶液带到学校,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试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该溶液未变质,应该观察到的现象是    。
(2)将未过期的这种双氧水滴在伤口上,迅速出现大量气泡,你认为该气体是    ;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
16.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Ca(H2RO4)2,则元素R的化合价是    写出该元素以相同化合价形成的氧化物的化学式    .
1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蕴含了丰富的化学知识。
(1)《梦溪笔谈》中记载:“熬胆矾铁釜,久之亦化为铜,”铁、铜属于    (填“金属”或“非金属”)元素。
(2)南宋诗人陆游在《村居书喜》中写道:“花气袭人知骤暖,鹊声穿树喜新晴,”从微观的角度解释“花气袭人”的原因:    。
(3)北宋文学家苏轼在《留别廉守》中写道:“小饼如嚼月,中有酥与饴。”我们现在制作月饼时常向包装袋中充入氮气防腐,是利用了氮气    的化学性质。
(4)“百炼成钢”描述的是将烧红的生铁在空气中反复锤炼,使生铁变成钢(生铁与钢的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较高),锤炼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
18.空气是一种重要的自然资源,请选择空气中相应成分的化学的符号填空。
(1)石灰水长期暴露在空气中会出现一层白色薄膜,说明空气中含有    。
(2)使放置在空气中的食物腐烂的主要气体物质是    。
(3)松脆的饼干放在空气中几天就变软了,说明空气中含有    。
19.科学上规定以碳﹣12原子质量的1/12作为标准,用其他原子的实际质量跟它相比所得到的值就是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碳﹣12原子的质量为1.993×10﹣26kg,钠原子的质量为3.82×10﹣26kg。已知钠原子核内中子数比质子数多1。
(1)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    。
(2)钠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核外电子数为    ,中子数为    。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 10 分)
20.拉瓦锡用如图所示装置研究空气的成分.他把适量汞放在密闭容器里连续加热12天,发现有红色粉末生成,同时容器里的空气减少了;请问:
(1)曲颈瓶里所用汞的量应    (填“不足量”、“足量”或“任意量”).其目的是    .
(2)实验前后钟罩内汞液面的变化是    .
21.化学的学科特征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和创造物质.请从微观角度回答下列问题:
(1)金属Na、Mg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2)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性质不同的原因是    ;
(3)NaOH溶液和Ca(OH)2溶液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的原因是    .
22.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Vc”)就会患坏血病.如图为某种“维生素C”的说明书的一部分,试分析问答:
(1)“Vc”的相对分子质量是    ;
“Vc”中碳、氢、氧元素的质量比是    .
(2)若正常成年人每天最低需要补充“Vc”60mg.
①当“Vc”完全由图中“维生素C”来补充时,则每次至少服用    片;
②当“Vc”完全由某种蔬菜(每100g这种蔬菜含“Vc”15mg) 来补充时,
则每天至少应该食用这种蔬菜    g.
四、综合应用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 10 分)
23.同学们为研究分子的性质做了如下三组实验:(已知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具有挥发性,氨水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1)实验一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     ;其中烧杯乙的作用     。
(2)实验二中,观察到品红在     (填“冷”或“热”)水中扩散更快,原因是     。
(3)实验三中,先在一支试管中装一部分红墨水,再在液面上注满酒精(缓缓注入),加盖密封后静置。30日后再观察,现象如图所示,这一现象说明了     ,混合均匀后,分子会     (“继续”或“停止”)运动。
24.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净化自然水”的活动探究。活动中小伟同学发现某组员设计的过滤操作装置如图所示。
(1)写出有标号仪器的名称:B    。
(2)图中还缺少的一种仪器是    ,其作用是    。
(3)指出图中的错误:    。
(4)该学生进行过滤操作后发现,过滤后的液体仍有浑浊现象,请你帮他找出造成此现象的可能原因:(答出一点即可)    。
1.C 2.C 3.B 4.A 5.B 6.C 7.A 8.D 9.D
10.A 11.C 12.C 13.D 14.B
15.(1)有气泡产生。
(2)氧气;过氧化氢水+氧气。
16.
17.(1)金属;
(2)分子在不断运动;
(3)化学性质不活泼;
(4)碳+氧气二氧化碳。
18.(1)CO2;
(2)O2;
(3)H2O。
19.(1)23;
(2)11;11;12。
20.(1)足量;将容器内的氧气完全消耗
(2)实验后钟罩内汞液面上升,上升体积约为钟罩内空气体积的\(\frac{1}{5}\)
21.(1)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2)分子的构成不同
(3)溶液中都含有氢氧根离子(\(OH^-\))
22.(1)176;9:1:12
(2)①2;②400
23.(1)甲烧杯内溶液变红;与甲烧杯对照;
(2)热;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3)分子在不断地运动、分子之间有间隔;继续。
24.(1)漏斗;
(2)玻璃棒;引流;
(3)漏斗下端没有紧靠烧杯内壁;
(4)滤纸破损。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