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江苏省泰州市靖江高级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化学试题(图片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化学试卷
第Ⅰ卷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Na-23O-16C - 12N - 14S - 32 C u-64 Cl-35.5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9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
1.某中德联合研究小组设计制造了一种“水瓶”,用足球烯(C )的球形笼子作,一种磷酸盐作“瓶体”,恰好可将一个水分子关在里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足球烯是一种新型化合物
B.磷酸钙难溶于水,故不属于电解质
C.一定条件下,石墨转化为C 是化学变化
D. “水瓶”、冰水混合物、CuSO ·5H O都是混合物
2.设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2.24L 乙醇中含有的分子数为0.1NA
B. 0.2molNH 中含有的电子数为2.2NA
C. 将80gNaOH溶于1L 水中, 所得溶液中c(Na )为2mol/L
D.常温常压下,17gNH 含有的原子数目为4NA
3.室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溶液: K 、Na 、Cl 、NO
B. 0.1mol·L HCl溶液: K 、Mg 、NO 、HCO
溶液:
溶液: NH 、Na 、NO 、Cl
4. 下列溶液中, 与100mL0.5mol/LNaCl溶液所含的Cl 物质的量浓度相同的是
A.100mL0.5mol/LNaClO溶液 B. 200mL0.25mol/LAlCl 溶液
C. 100mL0.5mol/LHCl溶液 溶液
阅读下列资料,完成下面5-6小题:
钠及其化合物应用广泛, Na与TiCl 反应可制得 Ti,Na O 可用作供氧剂和漂白剂, 都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5.下列物质的性质与用途具有对应关系的是
A. Na具强还原性,可用于制备 Ti
B. Na O 呈淡黄色,可用作呼吸面具中的供氧剂
易溶于水,可用于去除物品表面的油污
D.钠钾合金能导电,可用作快中子反应堆的热交换剂
6.下列关于 和NaHCO 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两种溶液可以用澄清石灰水鉴别
B.常温下,NaHCO 固体在水中溶解量更多
C. 向 和NaHCO 固体中分别滴加相同浓度的盐酸,后者反应更剧烈
D.将等质量Na CO 和NaHCO 固体粉末置于大试管中充分加热,NaHCO 剩余质量更多
7.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实现的是
8.下列实验能够达到相应目的的是
A. 将 饱和溶液滴入热NaOH溶液中制备氢氧化铁胶体 B.比较等浓度碳酸钠与碳酸氢钠水溶液碱性强弱 C.固体碳酸氢钠加热分解 D. 用Na O 固体粉末“随开随用、随关随停”制氧气
A. A B. B C. C D. D
9.高铁酸钠 是一种新型绿色消毒剂,主要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上制备高铁酸钠的离子方程式为 (方程式未配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条件下氧化性强弱: B. 方程式中: m=5,n=10
C.氧化产物、还原产物个数比为3:2 D.每转移 12个电子生成10个H O分子
10. 某无色澄清溶液中可能含有: ①Na 、②SO 、③Cl 、④HCO 、⑤CO 、⑥H 、⑦Cu 中的若干种,且每种离子数目相等,依次进行下列实验(每步所加试剂均过量),观察到的现象如下:
步骤 操作 现象
I 用紫色石蕊试液检验 溶液变红
Ⅱ 向溶液中滴加 溶液和稀盐酸 有白色沉淀生成
Ⅲ 将Ⅱ中所得混合物过滤,向滤液中加入. 溶液和稀 有白色沉淀生成
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无法确定原溶液含有③
B.肯定含有的离子是①②⑥
C.为确定是否有①,还需进行焰色试验
D.肯定没有的离子是④⑤⑦,可能含有的离子是①③
11.亚磷酸(H PO )是一种弱酸,其与足量的NaOH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 O,亚磷酸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Na HPO 属于酸式盐
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C.亚磷酸受热分解的过程中,被氧化的亚磷酸和被还原的亚磷酸分子个数比为1:3
D.亚磷酸属于二元酸
12.下列有关溶液配制说法错误的是
A. 称取12.5g 胆矾(CuSO ·5H O)溶于水中, 并加水稀释至500mL, 所得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为0.1m ol/L
B.同浓度的三种物质的溶液: 溶液体积之比为3:2:1,则 浓度之比为: 1: 2: 3
C.将100g 5%的食盐水加热蒸发掉50g水后(没有晶体析出),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为10%
D. 将浓度为2mol/L 硫酸钠溶液10mL加水稀释至200mL,所得溶液浓度为 0.1mol/L
13.科研人员发明一种可由氮气和水持续合成氨的系统,机理如图所示,已知锂(Li)元素的常见价态为0、+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每制得1mol NH , 可生成15molO
B.反应②是一个复分解反应
C.该循环中存在化合价变化的元素有3种
D. Li在该合成氨系统中可循环利用
第Ⅱ卷
二.解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计61分。
14.(16分)Ⅰ.有以下物质①石墨;②钠;③酒精;④氨气;⑤硫化氢;⑥硫酸氢钠固体;⑦氢氧化钡溶液; ⑧纯醋酸; ⑨氧化钠固体; ⑩熔融的Al (SO ) ; CO ; SO 。
(1)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有 (填物质的序号,下同)。
(2)其中能导电的是 ;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
(3)等质量④和⑤中分子的数目之比为 ;若④和⑤中所含氢原子数相等,则同温同压下,④和⑤的体积之比为 。
Ⅱ.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探究 溶液与 溶液的反应,当从滴定管中逐渐加入 溶液时,溶液的浑浊度变化趋势如图乙所示。
已知:①滴定管可以逐滴滴加液体。
②a点浑浊度最大,视为a点时 与Ba 恰好完全沉淀;b点溶液呈中性。
在水中的电离方程式为 。
(5)向 溶液中逐滴加入 溶液至 a 点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a点到b点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15.(10分)据报道有不法明胶企业将皮革废料熬制成工业明胶,出售给某些制药企业最终变成药用胶囊。由工业明胶制成的胶囊往往含有超标的重金属铬(Cr),从而对人体造成伤害。明胶是水溶性蛋白质混合物,溶于水形成胶体。
(1)已知 CrO 是一种酸根离子,则Fe(CrO ) 属于 (填“酸”“碱”“盐”或“氧化物”),其中 Cr元素的化合价为 。
(2)明胶与水构成的分散系和K SO 溶液共同具备的性质是 (填标号)。
A.都不稳定,密封放置产生沉淀 B.两者均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C.分散质微粒可通过滤纸
(3)下列关于胶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标号)。
A.胶体与溶液的的本质区别是能否产生丁达尔效应
B.按照分散剂的不同,胶体可分为液溶胶、气溶胶和固溶胶
C.氢氧化铁胶体属于电解质
D.由于氢氧化铁胶体带正电,所以可以用来净水
(4)小丙同学利用 (如图)方法对 Fe(OH) 胶体提纯。
16.(18分)碳酸钠的用途很广,可用做冶金、纺织、漂染等工业的基本原料。请根据题意回答下列问题。
Ⅰ.世界最早工业生产碳酸钠的方法是路布兰(N。Leblanc)法。其流程如下。
(1)流程Ⅰ的另一产物是 。
(2)流程Ⅱ的反应是分步进行的:( )与过量木炭反应生成Na S(s); ②Na S(s) 与石灰石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 ,第①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Ⅱ.1943年我国化学工业科学家侯德榜发明创建了联合制碱法,同时生产纯碱和氯化铵两种产品的方法。某化学兴趣小组在实验室中模拟并改进侯氏制碱法制备 进一步处理得到产品 和 实验流程如图:
(3)从A~D中选择合适的仪器制备 ,正确的连接顺序是 (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4)B中使用雾化装置的优点是 。
(5)生成 的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6)反应完成后,将B中U形管内的混合物处理得到固体 和滤液。
①对固体 充分加热,产生的气体先通过足量浓硫酸,再通过足量 写出此时 涉及的化学方程式并用双线桥表示电子的得失情况: 。
②制得的纯碱中只含有氯化钠杂质,现取样品23.0g放入烧杯中,加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慢慢加入质量分数为14.6%的稀盐酸,反应产生气体的体积与加入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 全部逸出,且只有气体逸出)则该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精确至0.1%)
17.(17分)我国将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CO 的捕捉是减少碳排放的措施之一,资源化利用CO 是实现“碳中和”的重要途径。
(1)一种利用 NaOH 溶液捕捉回收CO 的过程如图所示。
①捕捉室中 与过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
②“反应、分离”环节分离物质时用到的装置是 。
③整个过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物质是 (写化学式)。
(2)实验室模拟捕捉回收 CO ,需要用 溶液,现进行配制。
①配制溶液需要的玻璃仪器是烧杯、玻璃棒 。根据计算用电子天平(准确度0.01g) 称量NaOH 固体 g。
②配制过程中,会造成所配制NaOH 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偏大的是 。
A.称量所用的砝码生锈 B.转移前,容量瓶内有蒸馏水
C.定容时水加多用胶头滴管吸出 D.定容时仰视刻度线
(3)Au@TiO 蛋黄型空心球催化剂技术实现了CO 封存和能量储存双重效果,其原理如图所示。制得的甲烷(CH )通过两步法可制取H ,原理如图所示。
①已知 中H为+1价,则空心球催化剂技术中获得的 = 。
②写出两步法的步骤 ii的化学方程式 。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