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精品解析】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资源简介

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1.(2025七上·盘州期末)多种多样的生物让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下列不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滴水成冰 B.枝繁叶茂 C.草长莺飞 D.风声鹤唳
2.(2025七上·盘州期末)某兴趣小组在观察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照相机等设备
B.在观察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C.将长相奇特或漂亮的植物带回家研究
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3.(2025七上·盘州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显微照片(各图并未按相同放大倍数或实际大小呈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两种细胞临时装片,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相同
B.图2、图3中的细胞经碘液染色后可观察到深色的细胞核
C.若要增大图1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调节其结构②
D.在图2、图3中都能清楚地看到细胞膜和线粒体
4.(2025七上·盘州期末)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我们要针对观察结果中可能出现的成像不佳等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优化改进。下列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匹配的一项是(  )
A.视野中有杂质,可能没有将口腔漱干净
B.视野中有气泡,可能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
C.视野中细胞重叠,可能由于材料没有涂抹均匀
D.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模糊,可能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5.(2025七上·盘州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如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下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6.(2025七上·盘州期末)“杜鹃枝上杜鹃啼”。与杜鹃鸟细胞相比,杜鹃花花瓣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7.(2025七上·盘州期末)虽然病毒常常令人谈“毒”色变,但也有有益的一面。下列哪项不是人类对病毒利用的实例(  )
A.利用昆虫病毒制成杀虫剂
B.用灭活的流感病毒制成流感疫苗
C.给高烧病人注射抗生素
D.用噬菌体治疗超级细菌引起的感染
8.(2025七上·盘州期末)由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培育的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植物,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备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抗盐碱等特性。海水稻的稻米并不咸,这是因为海水稻细胞中的_____能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9.(2025七上·盘州期末)下图表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DNA之间的层次关系,图中1表示的是(  )
A.染色体 B.DNA C.细胞 D.细胞核
10.(2025七上·盘州期末)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见,“筋”属于(  )
A.结缔组织 B.神经组织 C.保护组织 D.肌肉组织
11.(2025七上·盘州期末)伞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藻类,可分为“帽”“柄”和假根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伞藻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伞藻的“帽”“柄”和假根是细胞分化形成的
C.伞藻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D.伞藻可以通过形成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12.(2025七上·盘州期末)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E表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共同特征,该特征是(  )
A.由细胞组成,能进行光合作用 B.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C.都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13.(2025七上·盘州期末)绿色植物让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与我们的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玉米、白菜和荔枝等可食用 B.卷柏、贯众和黄连等可药用
C.毛茸茸的苔藓可美化环境 D.陆地上的满江红是优良的绿肥
14.(2025七上·盘州期末)某同学用手抓一只海蜇,突然感觉到手有火灼的痛感,这最有可能是由于(  )
A.被海蜇产生的芽体刺伤 B.被海蜇的口咬伤
C.被海蜇的刺细胞刺伤 D.被海蜇的消化液腐蚀
15.(2025七上·盘州期末)蛔虫和蚯蚓长得很像,但它们却属于不同的动物。下列关于蛔虫和蚯蚓的叙述,不科学的是(  )
A.分别属于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C.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 D.它们都有口有肛门
16.(2025七上·盘州期末) 2023年4月,科研人员在重庆市发现了野生的荷叶铁线蕨,此次发现证实荷叶铁线蕨在野外尚未灭绝。荷叶铁线蕨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后代。推测发现地的环境最可能是(  )
A.干燥的山坡上 B.潮湿的石缝处
C.海洋边的沼泽地 D.太阳经常直射的草原
17.(2025七上·盘州期末)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体两侧对称,分节 B.足和触角属于附肢,都分节
C.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 D.以上四种动物同属于昆虫
18.(2025七上·盘州期末)2024年8月至10月,安徽师大师生科考团队在科考中发现了脊椎动物新物种——黄岗山蝾螈(如图所示),该动物具有独特的色泽斑纹,能爬行。下列关于该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能爬行,属于爬行动物
B.该动物体表能保持体温恒定
C.皮肤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呼吸
D.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19.(2025七上·盘州期末)现在的你比童年时期长高了许多,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生长的结果 B.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 D.细胞分化的结果
20.(2025七上·盘州期末)如图是家鸽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肺,②是气囊,③是气管
B.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也能进入肺
C.气囊进行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D.气体在家鸽体内经过的途径是③→①→②
21.(2025七上·盘州期末)下面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蛛丝马迹 B.鸡鸣狗吠 C.沉鱼落雁 D.龟兔赛跑
22.(2025七上·盘州期末)动物是多种多样的,你平时看到的虫鱼鸟兽都是动物,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列哪项是动物对人类有益的(  )
A.蝗虫啃食农作物,引发蝗灾
B.蛭会吸附在人的皮肤上吸取血液
C.蚊子、老鼠等动物会传播疾病
D.大山雀、啄木鸟捕食农业害虫
23.(2025七上·盘州期末)有些细菌和真菌会引起食物腐败。但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以下叙述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酵母菌制作米酒 ②链球菌引起猩红热 ③白僵菌治理虫害 ④甲烷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 ⑤毛癣菌引起足癣 ⑥毛霉制作腐乳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⑥
24.(2025七上·盘州期末)阳阳将六种生物依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下表,他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类群I 蛇 黄鹂 家鸽
类群Ⅱ 猕猴 猪 蝙蝠
A.生活环境不同 B.体温是否恒定
C.生殖方式的不同 D.脊柱的有无
25.(2025七上·盘州期末)“人间自有留春处,手种临阶月季花。”月季的学名是“Rosa chinensis Jacquem”,其中Rosa 是月季的(  )
A.属名 B.科名 C.种加词 D.界名
26.(2025七上·盘州期末)在生物课实践活动中,琪琪选择了种植葡萄番茄和养殖小兔子。经历了播种、发芽、长叶和开花等阶段,一个个饱满的葡萄番茄挂满枝头。小兔子也在琪琪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琪琪体会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1)葡萄番茄和小兔子都是由   (生命发育的起点)发育而来,构成葡萄番茄和小兔子的基本单位是   。
(2)伴随琪琪的精心照顾,葡萄番茄逐渐开花结果,图中表示葡萄番茄的生长过程,过程②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   复制,之后数量加倍,最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琪琪把成熟的葡萄番茄果实带到学校,将果皮制成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之前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   ,经观察发现葡萄番茄果皮的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推测其功能是   ,而兔子体内具有这一功能的是   组织。
(4)葡萄番茄去除果皮后,果肉口感酸甜,经查阅资料了解其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番茄碱等多种植物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由叶肉细胞中的   制造,经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组织运输到小番茄果肉细胞中储存。
(5)图中e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番茄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   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2025七上·盘州期末)通过对动物的类群的学习,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副实”,回答下列问题。
(1)“蜗牛不是牛”,蜗牛柔软的身体外有坚硬的   ,属于软体动物。
(2)“海马不是马”,海马生活在水中,有鳍,用   呼吸,属于   类。
(3)“鳄鱼不是鱼”,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   ,在陆地上产卵,属于   动物。
(4)“沙蚕不是蚕”,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组成,该结构两侧有突起疣足,属于   动物。
(5)“鲸鱼不是鱼”,鲸鱼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   ,体温恒定,属于哺乳动物。
(6)上面提到的海马、鳄鱼、鲸鱼身体内有由   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脊柱的作用是   (答1个即可)。
28.(2025七上·盘州期末)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其突出贡献是制作了创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将一生一半的时间都奉献在了青蒿素的研究上。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双子叶植物)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
资料二 我国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着青稞、水稻、小麦等种子于2024年9月27日发射升空,于10月11日成功回收。这次升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空间环境的微重力、强辐射等极端条件诱导种子基因突变进行空间育种试验。我国经过长期的研究,利用太空育种已获得的种子有的产量高,有的抗性强,有的耐盐性好。
(1)上述资料中提到的黄花蒿、青稞、水稻和小麦都是种子外面有   包被着,这样的植物称为   。
(2)青蒿素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   中,青蒿素可干扰疟原虫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   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基本结构有   、   和胚乳,其中   是新植物的幼体,胚乳的作用是   。
(4)上述资料中的“基因突变”体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
(5)上述两则资料给你的启示是:   。
29.(2025七上·盘州期末)如图是四种微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生物是新型冠状病毒,由①   外壳和②内部   两部分组成,不能独立存活,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图B所示生物中,①是   ,③是   ;C属于   (选填“单”或“多”)细胞真菌,细胞呈椭圆形;B与C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内没有   。
(3)橘子发霉主要是青霉生长繁殖的结果,青霉的   能够从橘子皮中吸收有机物,供其利用。和植物细胞相比,青霉细胞内没有   (填结构名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4)以上4种生物的共同特点是   。
30.(2025七上·盘州期末)大蒜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为探究大蒜汁对不同菌类的抑制效果,某实验探究小组用滤纸片扩散法(将用蒜汁浸泡过的滤纸片放入培养基,其周围会出现透明圈,这是蒜汁杀死敏感菌之后的抑菌圈)进行如下实验:将圆形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的大蒜汁中,浸泡至饱和,再分别放入接种有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上,适宜温度培养24小时,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蒜汁浓度(%) 抑菌圈直径(厘米)
肠炎沙门氏菌 酵母菌 枯草芽孢杆菌
A组 0 - - -
B组 6.25 1.74 1.74 1.93
C组 12.5 1.95 2.14 +
D组 25 2.28 2.43 ++
E组 50 2.60 3.24 ++
注:“++”表示全培养基完全无菌,“+”表示全培养基有很少菌生长,“-”表示无抑菌现象。
(1)上述三种微生物中,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是   。
(2)在接种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之前,为了排除杂菌的污染,应该对培养基进行   。
(3)A组作为对照组,其圆形滤纸片在被放入培养基之前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不做浸泡处理
B.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
C.放入自来水中浸泡至饱和
(4)由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浓度的蒜汁,   。
(5)某人因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而出现腹泻症状,如果没有相关药物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实验结果给他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滴水成冰” 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物理变化过程,水不是生物,这一过程没有涉及生物的任何生命活动,所以不能体现生命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枝繁叶茂” 描述的是植物枝叶生长得繁茂的状态,体现了生物(植物)的生长现象,属于生命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草长莺飞” 中,草的生长、莺的活动(如飞行、繁殖等相关行为),都体现了生物的生长、活动等生命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风声鹤唳中“鹤唳”是鹤的鸣叫,属于动物对外界的反应,体现生命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生命现象的核心是生物具有的特征,如生长、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2.【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A.观察借助放大镜、照相机等设备是恰当的。这些工具能帮助观察者更清晰地记录生物细节,如植物叶片纹理、昆虫形态等,是科学观察中常用的辅助手段,故A正确。
B.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是恰当的。明确观察目标(如 “记录校园内的乔木种类”)和步骤,能避免观察混乱,提高效率,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故B正确。
C.将奇特或漂亮的植物带回家研究这一行为可能涉及非法采集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在观察生物时,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生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破坏,故C错误。
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是生物观察活动的基本要求。在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准确地记录生物的特征、行为和环境等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真实客观的记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和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3.【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也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所以滴加的液体不同, A错误。
B.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染成深色。所以图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 3(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细胞经碘液染色后,可观察到深色的细胞核,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主要由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决定。在图1中,结构①转换器,它用于转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可以增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结构②反光镜用来调节视野的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无关,C错误。
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细胞膜因结构微小且缺乏足够对比度难以清晰观察。线粒体一般需特定染色(如健那绿)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显色,D错误。
故选B。
【分析】图1为显微镜的结构:①转换器;②反光镜。图2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3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
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4.【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如果没有将口腔漱干净,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等杂质可能会被刮取到载玻片上,从而导致视野中有杂质,该选项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匹配,故A正确。
B.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比如盖玻片一端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的操作没做好,就容易产生气泡,使视野中有气泡,该选项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匹配,故B正确。
C.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几下,如涂抹不均匀,细胞可能会发生重叠现象,影响观察,因此细胞重叠的原因可能是材料没有涂抹均匀,故C正确。
D.图像模糊需调节细准焦螺旋而非粗准焦螺旋,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5.【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视野中的细胞位于右下方,实际上细胞在玻片标本的左上方。要将细胞移至视野正中央,玻片应朝着物像所在的方向(右下方)移动,这样物像才能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6.【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A 、细胞膜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所以不是杜鹃花花瓣细胞特有的,A 错误。
B 、细胞质也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B 错误。
C 、细胞核同样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等,C 错误。
D 、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一般没有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杜鹃花花瓣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具有液泡;而杜鹃鸟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所以液泡是杜鹃花花瓣细胞特有的结构,D 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7.【答案】C
【知识点】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利用昆虫病毒制成杀虫剂,是对病毒的利用。昆虫病毒可以特异性地感染昆虫,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且对环境友好,A正确。
B.用灭活的流感病毒制成流感疫苗,是利用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流感,B正确。
C.抗生素是由真菌或细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与病毒无关。给高烧病人注射抗生素,是利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不是对病毒的利用,C错误。
D.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超级细菌是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利用噬菌体可以特异性地感染并杀死超级细菌,这是利用病毒来治疗细菌感染的实例,D正确。
故选C。
【分析】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害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的控制住烧伤病人绿脓菌的感染;利用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里的动物病毒能够杀灭松毛虫、棉铃虫等农业害虫;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的许多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性疾病,如天花病毒。
8.【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有害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也能控制细胞内物质的排出。海水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使稻米不咸,A符合题意。
B.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具备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不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主要与细胞的吸水、储存营养物质等有关,不能控制盐分的进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
9.【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内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包含关系上看,范围从大到小依次为:细胞(包含细胞核)→细胞核(包含染色体)→染色体(包含 DNA)。图中1是DNA,2是染色体,3是细胞核,4是细胞,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0.【答案】A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题目中提到鸡爪的 “筋” 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且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这些特点与结缔组织的特征相符合。而神经组织主要和兴奋传导有关,保护组织是植物组织,肌肉组织主要功能是收缩舒张,都不符合 “筋” 的特点。所以 “筋” 属于结缔组织,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像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保护组织:这是植物的组织,动物体中没有保护组织,它主要起保护植物内部柔嫩部分的作用。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等。
11.【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伞藻是单细胞生物,虽然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这个细胞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能够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各种生命活动,A正确。
B.细胞分化是指多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而伞藻是单细胞藻类,不存在细胞分化现象,它的 “帽”“柄” 和假根是由单个细胞的不同部分发育形成的,并非细胞分化的结果,B错误。
C.伞藻属于植物类的单细胞藻类,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细胞结构,C正确。
D.藻类植物可以通过形成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伞藻作为单细胞藻类,也能通过形成孢子繁殖,D正确。
故选B。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植物,如衣藻,也有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中的酵母菌也是单细胞的。它们的共同点是: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12.【答案】A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由细胞组成;同时它们细胞内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符合题意。
B.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能开花结果,只有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B不符合题意。
C.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C不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13.【答案】D
【知识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玉米是常见的粮食作物,白菜是常见的蔬菜,荔枝是著名的水果,都可食用,A正确。
B.卷柏、贯众、黄连等植物在中医药领域有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B正确。
C.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呈绒毛状,可作为观赏植物美化环境,C正确。
D.满江红是水生蕨类植物,它生长在水田等水域环境中,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是优良的水田绿肥。而选项中说“陆地上的满江红”,与满江红水生的习性不符,D错误。
故选D。
【分析】 绿色植物在人类生活中有多种用途,如食用、药用、美化环境、作为绿肥等。
14.【答案】C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海蜇是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刺细胞里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螅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常见种类有: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15.【答案】C
【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虫动物;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故A符合题意。
B.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体表有角质层,可防止被人体小肠内的消化液消化,起到保护作用,故B符合题意。
C.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配合来完成,并非仅靠刚毛,故C不符合题意。
D.蛔虫和蚯蚓均为完全消化系统,均有口和肛门,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线虫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6.【答案】B
【知识点】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荷叶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根系不发达,吸收水的能力不强,其生殖发育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推测发现地的环境最可能是潮湿的石缝处,分析得知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17.【答案】D
【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的四种动物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并且身体和附肢都分节,A正确。
B.节肢动物的足和触角都属于附肢,且附肢分节,这是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B正确。
C.节肢动物的体表都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C正确。
D.瓢虫和蝗虫都属于昆虫纲,蜈蚣属于多足纲,虾属于甲壳纲,因此,蜈蚣和虾不属于昆虫,D不正确。
故选D。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8.【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蝾螈属于两栖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蝾螈不具备这些爬行动物的典型特征,该选项说法错误。
B:蝾螈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体表不能保持体温恒定,该选项说法错误。
C: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且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蝾螈作为两栖动物,皮肤具有这样的功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蝾螈的生殖过程(如产卵、受精等)以及幼体发育都需要在水中进行,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19.【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生长
【解析】【解答】A、细胞生长确实会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但它并不是人体长高的唯一原因,细胞生长只是部分解释,不全面。A错误。B、这个选项包括了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三个方面。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化则形成不同的组织,使生物体逐渐成熟,这个选项能够全面解释人体长高的原因。B正确。
C、细胞分裂确实会导致细胞数量的增多,但它并不解释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组织的形成,只解释了部分原因,不全面。C错误。
D、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但它并不解释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只解释了部分原因,不全面。D错误。
故选B。
【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20.【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气囊,②是肺,③是气管,该选项对结构的判断错误。
B:家鸽进行双重呼吸,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含有氧气)会进入肺,再次进行气体交换,这样能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气囊的作用是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该选项说法错误。
D:气体在家鸽体内经过的途径是③(气管)→②(肺)→①(气囊),该选项对气体途径的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①是气囊,②是肺,③是气管。
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21.【答案】B
【知识点】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A.“蛛”(蜘蛛)属于节肢动物,是变温动物;“马” 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
B.“鸡” 属于鸟类,“狗” 属于哺乳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故B符合题意。
C.“鱼” 属于鱼类,是变温动物;“雁” 属于鸟类,是恒温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
D.“龟兔赛跑”中,龟是爬行类,体温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兔是哺乳类,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
22.【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蝗虫啃食农作物,引发蝗灾,会造成农业减产等危害,对人类无益,A不符合题意。
B.蛭吸附在人的皮肤上吸取血液,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类无益,B不符合题意。
C.蚊子、老鼠等动物会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对人类无益,C不符合题意。
D.大山雀、啄木鸟捕食害虫可减少农业和林业损失,属于有益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平衡。
②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的循环利用)。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23.【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酵母菌可用于制作米酒,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对人类有益。
②:链球菌引起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疾病,会危害人类健康,对人类无益。
③:白僵菌可用于治理虫害,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等的损害,对人类有益。
④:甲烷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沼气可作为能源使用,对人类有益。
⑤:毛癣菌引起足癣,足癣是一种皮肤病,会影响人类健康,对人类无益。
⑥:毛霉可用于制作腐乳,毛霉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分解,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对人类有益。
可见,①③④⑥,均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4.【答案】C
【知识点】对动物进行分类
【解析】【解答】A.蛇、黄鹂、家鸽、猕猴、猪、蝙蝠,它们的生活环境有重叠,不是以此为分类依据,故A不符合题意。
B.蛇是变温动物,黄鹂、家鸽是鸟类(恒温动物),猕猴、猪、蝙蝠是哺乳动物(恒温动物),类群 Ⅰ 中有变温动物也有恒温动物,不是以体温是否恒定为分类依据,故B不符合题意。
C.生殖方式的不同:类群I的蛇、黄鹂、家鸽均为卵生,类群Ⅱ的猕猴、猪、蝙蝠均为胎生,分类标准明确,故C符合题意。
D.脊柱的有无:所有六种生物均为脊椎动物,均有脊柱,无法区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①形态结构特征,②生理功能特征,③生活习性等。
25.【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林奈的双名法规定,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在月季的学名 “Rosa chinensis Jacquem” 中,Rosa是属名,chinensis是种加词。所以 “Rosa” 是月季的属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由林奈提出.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26.【答案】(1)受精卵;细胞
(2)染色体
(3)清水;保护;上皮
(4)叶绿体;b
(5)器官;功能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分裂;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生命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葡萄番茄和小兔子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所以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无论是植物(葡萄番茄)还是动物(小兔子),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重要。染色体先进行复制,使得染色体的数量加倍,然后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能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葡萄番茄果皮的细胞排列紧密整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保护内部的果肉等组织,所以其功能是保护。在动物体(兔子)内,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上皮组织,上皮组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等,起到保护作用。
(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制造有机物。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等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图中的b是输导组织,营养物质经输导组织运输到小番茄果肉细胞中储存。
(5)图中 e 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番茄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分析】图甲中:①细胞的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e器官、f植物体。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1)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葡萄番茄和小兔子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②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复制后数量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使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葡萄番茄果皮属于保护组织,其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功能是保护,在兔子体内具有保护功能的是上皮组织。
(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制造有机物。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等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图中的b是输导组织,营养物质经输导组织运输到小番茄果肉细胞中储存。
(5)图中 e 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番茄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27.【答案】(1)贝壳
(2)鳃;鱼
(3)鳞片;爬行
(4)体节;环节
(5)胎生、哺乳
(6)脊椎骨;支撑、保护、运动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蜗牛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其柔软的身体外有坚硬的贝壳,所以属于软体动物。
(2)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海马生活在水中,有鳍,用鳃呼吸,这些特征都符合鱼类的特点,所以属于鱼类。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在陆地上产卵,符合爬行动物的特征,所以属于爬行动物。
(4)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该结构两侧有突起疣足,运动较为灵活,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5)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即生殖和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所以鲸鱼属于哺乳动物。
(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海马、鳄鱼、鲸鱼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脊柱具有支持身体、保护脊髓等、参与运动等作用。
【分析】(1)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2)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1)蜗牛柔软的身体外有坚硬的贝壳,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所以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2)海马生活在水中,有鳍,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具备鱼类的特征,所以海马属于鱼类。
(3)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用肺呼吸,符合爬行动物的特征,所以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4)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该结构两侧有突起疣足,运动较为灵活,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5)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即生殖和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所以鲸鱼属于哺乳动物。
(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海马、鳄鱼、鲸鱼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脊柱具有支持身体、保护脊髓等、参与运动等作用。
28.【答案】(1)果皮;被子植物
(2)液泡;细胞核
(3)种皮;胚;胚;储存营养物质
(4)变异
(5)我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或科学研究要持之以恒)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变异的应用;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黄花蒿、青稞、水稻和小麦都具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这一特征,所以属于被子植物。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生物碱等,青蒿素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液泡中。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等生命活动,所以青蒿素对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有一定影响。
(3)水稻和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而胚又包括胚芽、子叶、胚轴和胚根四部分,当种子萌发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储存营养物质或转化运输营养物质给胚;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可以胚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乳中储存营养物质。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资料中的“基因突变”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5)资料一体现了屠呦呦等科学家在医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努力;资料二体现了我国在航天育种领域的成就,这些都能让我们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也能感受到科学研究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等。
【分析】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1)黄花蒿、青稞、水稻和小麦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种子不再裸露,这样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与色素有关的物质。青蒿素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液泡中。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故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细胞膜的结构,干扰其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水稻和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而胚又包括胚芽、子叶、胚轴和胚根四部分,当种子萌发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储存营养物质或转化运输营养物质给胚;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可以胚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乳中储存营养物质。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资料中的“基因突变”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5)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我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或科学研究要持之以恒)。
29.【答案】(1)蛋白质;遗传物质;寄生
(2)DNA;细胞壁;单;成形的细胞核
(3)营养菌丝;叶绿体
(4)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病毒的形态结构;真菌的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由①蛋白质外壳和②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依靠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生命活动和繁殖。
(2)图B所示生物是细菌,其中①是DNA集中的区域,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③是细胞壁,使细菌保持特定的形状。
C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呈椭圆形。
B细菌与C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青霉属于真菌,其营养菌丝能够从橘子皮等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供自身生长繁殖利用。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青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4)以上4种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或都有遗传物质或都能繁殖后代或营养方式为异养或数量多,分布广。
【分析】图中A是病毒,其中①蛋白质外壳、②内部遗传物质;B是细菌,其中①DNA集中的区域,②细胞膜,③细胞壁,④荚膜,⑤细胞质,⑥鞭毛;C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D是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
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图A所示生物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①蛋白质外壳和②内部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
(2)图B所示生物是细菌,其中①是DNA集中的区域,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③是细胞壁,使细菌保持特定的形状。
C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呈椭圆形。
B细菌与C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橘子发霉主要是青霉生长繁殖的结果,青霉属于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其营养菌丝能够从橘子皮中吸收有机物,供其利用。
和植物细胞相比,青霉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4)以上4种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或都有遗传物质或都能繁殖后代或营养方式为异养或数量多,分布广。
30.【答案】(1)细菌
(2)高温灭菌
(3)B
(4)对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尤其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更显著
(5)口服蒜汁或口服50%浓度的蒜汁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细菌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根据细胞结构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细菌的典型特征,如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等,所以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是细菌。
(2)在接种微生物之前,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目的是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的杂菌,避免杂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保证实验是在单一变量(大蒜汁浓度等)下进行的。
(3)A组作为对照组,其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突出大蒜汁的作用。实验组是将圆形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的大蒜汁中浸泡至饱和,那么对照组的圆形滤纸片应该不接触大蒜汁,但为了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应将其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这样可以排除滤纸片本身以及浸泡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自来水中含有各种微生物,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不能放入自来水中浸泡,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从实验结果看,在相同浓度的蒜汁下,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周围都出现了抑菌圈(或有抑菌现象),说明蒜汁对它们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比对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能发现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更显著。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大蒜汁对肠炎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蒜汁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增强。所以某人因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而出现腹泻症状,在没有相关药物的情况下,可以建议他适量食用生大蒜(或口服浓度为50%的蒜汁),以利用大蒜汁中的有效成分抑制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和繁殖,缓解腹泻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大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食用量要适量,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1)细菌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根据细胞结构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细菌的典型特征,如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等,所以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是细菌。
(2)在接种微生物之前,为了排除杂菌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该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通过高温高压的环境杀死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及其芽孢和孢子等。
(3)A组作为对照组,其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突出大蒜汁的作用。实验组是将圆形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的大蒜汁中浸泡至饱和,那么对照组的圆形滤纸片应该不接触大蒜汁,但为了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应将其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这样可以排除滤纸片本身以及浸泡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自来水中含有各种微生物,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不能放入自来水中浸泡,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本实验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研究大蒜汁对三种菌类的抑菌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同种浓度下,大蒜汁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最显著。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大蒜汁对肠炎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蒜汁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增强。所以某人因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而出现腹泻症状,在没有相关药物的情况下,可以建议他适量食用生大蒜(或口服浓度为50%的蒜汁),以利用大蒜汁中的有效成分抑制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和繁殖,缓解腹泻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大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食用量要适量,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1 / 1贵州省六盘水市盘州市2024-2025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生物学试题
1.(2025七上·盘州期末)多种多样的生物让世界充满了生机与活力。下列不能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A.滴水成冰 B.枝繁叶茂 C.草长莺飞 D.风声鹤唳
【答案】A
【知识点】生物的特征
【解析】【解答】A.“滴水成冰” 是水由液态变为固态的物理变化过程,水不是生物,这一过程没有涉及生物的任何生命活动,所以不能体现生命现象,故A符合题意。
B.“枝繁叶茂” 描述的是植物枝叶生长得繁茂的状态,体现了生物(植物)的生长现象,属于生命现象,故B不符合题意。
C.“草长莺飞” 中,草的生长、莺的活动(如飞行、繁殖等相关行为),都体现了生物的生长、活动等生命现象,故C不符合题意。
D.风声鹤唳中“鹤唳”是鹤的鸣叫,属于动物对外界的反应,体现生命现象,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生命现象的核心是生物具有的特征,如生长、繁殖、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等。
2.(2025七上·盘州期末)某兴趣小组在观察校园生物种类的活动中,下列说法不恰当的是(  )
A.观察可以借助放大镜、照相机等设备
B.在观察时要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
C.将长相奇特或漂亮的植物带回家研究
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
【答案】C
【知识点】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
【解析】【解答】A.观察借助放大镜、照相机等设备是恰当的。这些工具能帮助观察者更清晰地记录生物细节,如植物叶片纹理、昆虫形态等,是科学观察中常用的辅助手段,故A正确。
B.观察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是恰当的。明确观察目标(如 “记录校园内的乔木种类”)和步骤,能避免观察混乱,提高效率,是科学探究的基本要求,故B正确。
C.将奇特或漂亮的植物带回家研究这一行为可能涉及非法采集和破坏自然资源的问题。在观察生物时,我们应该保护自然环境,避免对生物造成不必要的伤害或破坏,故C错误。
D.对观察到的生物进行真实客观的记录是生物观察活动的基本要求。在进行观察时,我们应该尽可能准确地记录生物的特征、行为和环境等信息,以便后续的分析和研究。真实客观的记录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生物和自然环境,为科学研究和生态保护提供有力的支持,D正确。
故答案为:C。
【分析】观察法:是在自然状态下,研究者按照一定的目的和计划,用自己的感官外加辅助工具,对客观事物进行系统的感知、考察和描述,以发现和验证科学结论。
3.(2025七上·盘州期末)如图是显微镜结构示意图,及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显微照片(各图并未按相同放大倍数或实际大小呈现)。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制作两种细胞临时装片,先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相同
B.图2、图3中的细胞经碘液染色后可观察到深色的细胞核
C.若要增大图1中显微镜的放大倍数,可调节其结构②
D.在图2、图3中都能清楚地看到细胞膜和线粒体
【答案】B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植物细胞;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 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制作人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生理盐水,也是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所以滴加的液体不同, A错误。
B.细胞核内有染色体,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染成深色。所以图 2(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 3(人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细胞经碘液染色后,可观察到深色的细胞核,B正确。
C.显微镜的放大倍数主要由目镜和物镜的放大倍数决定。在图1中,结构①转换器,它用于转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可以增大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结构②反光镜用来调节视野的亮度,与显微镜放大倍数无关,C错误。
D.光学显微镜下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和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细胞膜因结构微小且缺乏足够对比度难以清晰观察。线粒体一般需特定染色(如健那绿)才能在光学显微镜下显色,D错误。
故选B。
【分析】图1为显微镜的结构:①转换器;②反光镜。图2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图3为人的口腔上皮细胞。
临时装片的制作:
项 目 植物细胞(以洋葱表皮细胞为例) 动物细胞(以人口腔上皮细胞为例)
一擦 用干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朝一个方向擦干净
二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清水” 用滴管在载玻片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三取 用镊子从鳞片中内表面撕取一块薄膜 用消毒牙签在漱净的口腔内侧壁轻刮几下
四展或涂 将约1cm2的薄膜浸入载玻片上的水滴中,用解剖针展平。 将牙签放在载玻片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地涂抹
五盖 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侧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液滴,缓缓盖在生物材料上
六染 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稀碘液”,在相对一侧用吸水纸吸引,直至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
七吸 用吸水纸吸去盖玻片周围多余的染液
4.(2025七上·盘州期末)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我们要针对观察结果中可能出现的成像不佳等情况进行原因分析,从而优化改进。下列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不匹配的一项是(  )
A.视野中有杂质,可能没有将口腔漱干净
B.视野中有气泡,可能盖盖玻片操作不规范
C.视野中细胞重叠,可能由于材料没有涂抹均匀
D.视野中看到的图像模糊,可能没有调节粗准焦螺旋
【答案】D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观察动物细胞
【解析】【解答】A.如果没有将口腔漱干净,口腔中的食物残渣等杂质可能会被刮取到载玻片上,从而导致视野中有杂质,该选项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匹配,故A正确。
B.盖盖玻片时操作不规范,比如盖玻片一端先接触液滴,然后缓缓放下的操作没做好,就容易产生气泡,使视野中有气泡,该选项实验现象与原因分析匹配,故B正确。
C.用消毒的牙签在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把牙签在载玻片中央的生理盐水滴中均匀涂抹几下,如涂抹不均匀,细胞可能会发生重叠现象,影响观察,因此细胞重叠的原因可能是材料没有涂抹均匀,故C正确。
D.图像模糊需调节细准焦螺旋而非粗准焦螺旋,故D错误。
故选D。
【分析】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①擦拭载玻片和盖玻片→②在载玻片上滴一滴生理盐水→③漱口→④用消毒牙签在口腔侧壁上刮取口腔上皮细胞→⑤将牙签在生理盐水中涂抹均匀→⑥盖盖玻片→⑦染色。
5.(2025七上·盘州期末)用显微镜观察某玻片标本时,欲将如图所示视野中的细胞移至视野的正中央,玻片的移动方向是(  )
A.右下方 B.左上方 C.左下方 D.右上方
【答案】A
【知识点】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解析】【解答】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物像是倒像,即上下颠倒、左右相反。视野中的细胞位于右下方,实际上细胞在玻片标本的左上方。要将细胞移至视野正中央,玻片应朝着物像所在的方向(右下方)移动,这样物像才能向左上方移动到视野中央。 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在显微镜中成的像是放大的倒像,如果发现物像位于视野的右上方,它实际上位于玻片标本的左下方,所以要移到中央,应向右上方移动。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记忆:物像位于视野的哪个方向,就向哪个方向移动,才能移到视野中央。
6.(2025七上·盘州期末)“杜鹃枝上杜鹃啼”。与杜鹃鸟细胞相比,杜鹃花花瓣细胞特有的结构是(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答案】D
【知识点】动、植物细胞结构的比较
【解析】【解答】A 、细胞膜是动植物细胞都具有的结构,它能控制物质的进出,所以不是杜鹃花花瓣细胞特有的,A 错误。
B 、细胞质也是动植物细胞共有的结构,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B 错误。
C 、细胞核同样存在于动植物细胞中,是细胞的控制中心,控制着生物的遗传和发育等,C 错误。
D 、液泡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动物细胞一般没有液泡,成熟植物细胞有大液泡)。杜鹃花花瓣细胞属于植物细胞,具有液泡;而杜鹃鸟细胞属于动物细胞,没有液泡,所以液泡是杜鹃花花瓣细胞特有的结构,D 正确。
故答案为:D。
【分析】动、植物细胞结构的区别:
  植物细胞 动物细胞
相同点 都有细胞核、细胞膜、细胞质
不同点 有细胞壁和液泡,绿色部分的细胞内有叶绿体 没有细胞壁和液泡,也没有叶绿体
7.(2025七上·盘州期末)虽然病毒常常令人谈“毒”色变,但也有有益的一面。下列哪项不是人类对病毒利用的实例(  )
A.利用昆虫病毒制成杀虫剂
B.用灭活的流感病毒制成流感疫苗
C.给高烧病人注射抗生素
D.用噬菌体治疗超级细菌引起的感染
【答案】C
【知识点】病毒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及其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利用昆虫病毒制成杀虫剂,是对病毒的利用。昆虫病毒可以特异性地感染昆虫,从而达到杀虫的目的,且对环境友好,A正确。
B.用灭活的流感病毒制成流感疫苗,是利用病毒刺激人体产生抗体,从而预防流感,B正确。
C.抗生素是由真菌或细菌产生的,能杀死或抑制某些致病细菌的物质,与病毒无关。给高烧病人注射抗生素,是利用抗生素治疗细菌感染,不是对病毒的利用,C错误。
D.噬菌体是专门寄生在细菌细胞内的病毒,超级细菌是对多种抗生素具有耐药性的细菌。利用噬菌体可以特异性地感染并杀死超级细菌,这是利用病毒来治疗细菌感染的实例,D正确。
故选C。
【分析】病毒侵入生物体后,往往会导致疾病的发生,但病毒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并不都是有害的,如绿脓杆菌噬菌体能有效的控制住烧伤病人绿脓菌的感染;利用专门寄生在昆虫细胞里的动物病毒能够杀灭松毛虫、棉铃虫等农业害虫;利用病毒特性制成的许多疫苗,可以有效的预防病毒性疾病,如天花病毒。
8.(2025七上·盘州期末)由袁隆平院士带领科研团队培育的海水稻是一种介于野生稻和栽培稻之间的植物,普遍生长在海边滩涂地区,具备抗旱、抗涝、抗倒伏、抗病虫害、抗盐碱等特性。海水稻的稻米并不咸,这是因为海水稻细胞中的_____能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  )
A.细胞膜 B.细胞质 C.细胞核 D.液泡
【答案】A
【知识点】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细胞膜的功能
【解析】【解答】A.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功能,能让有用的物质进入细胞,把有害物质挡在细胞外,同时也能控制细胞内物质的排出。海水稻细胞的细胞膜可以控制海水中盐分的进出,使稻米不咸,A符合题意。
B.细胞质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不具备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B不符合题意。
C.细胞核内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是遗传的控制中心,C不符合题意。
D.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主要与细胞的吸水、储存营养物质等有关,不能控制盐分的进出,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植物细胞主要有细胞壁、细胞质、细胞核、细胞膜、液泡、叶绿体(绿色部分有)、线粒体等结构。
9.(2025七上·盘州期末)下图表示细胞、细胞核、染色体和DNA之间的层次关系,图中1表示的是(  )
A.染色体 B.DNA C.细胞 D.细胞核
【答案】B
【知识点】细胞核的功能;基因、DNA和染色体的关系
【解析】【解答】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位于细胞内部;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主要由 DNA 和蛋白质组成;DNA 是遗传信息的载体,是染色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从包含关系上看,范围从大到小依次为:细胞(包含细胞核)→细胞核(包含染色体)→染色体(包含 DNA)。图中1是DNA,2是染色体,3是细胞核,4是细胞,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细胞核中有一些能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是染色体,染色体是由DNA和蛋白质两种物质组成;DNA是遗传信息的载体,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DNA分子为双螺旋结构,像螺旋形的梯子;DNA上决定生物性状的小单位,叫基因。基因决定生物的性状。染色体数目是一定的,一条染色体有一个DNA分子组成,一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10.(2025七上·盘州期末)泡椒鸡爪是人们喜爱的小吃,鸡爪多“筋”,经切片后用显微镜观察,发现“筋”的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由此可见,“筋”属于(  )
A.结缔组织 B.神经组织 C.保护组织 D.肌肉组织
【答案】A
【知识点】动物体的基本组织
【解析】【解答】题目中提到鸡爪的 “筋” 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且具有连接和支持作用,这些特点与结缔组织的特征相符合。而神经组织主要和兴奋传导有关,保护组织是植物组织,肌肉组织主要功能是收缩舒张,都不符合 “筋” 的特点。所以 “筋” 属于结缔组织,A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结缔组织:细胞间隙大,细胞间质多,具有支持、连接、保护、营养等功能,像骨组织、血液等都属于结缔组织。
神经组织:主要由神经细胞构成,能够接受刺激、产生和传导兴奋。
保护组织:这是植物的组织,动物体中没有保护组织,它主要起保护植物内部柔嫩部分的作用。
肌肉组织:主要由肌细胞构成,具有收缩、舒张功能,可分为骨骼肌、平滑肌、心肌等。
11.(2025七上·盘州期末)伞藻是一种大型单细胞藻类,可分为“帽”“柄”和假根三部分,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伞藻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来完成各种生命活动
B.伞藻的“帽”“柄”和假根是细胞分化形成的
C.伞藻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结构
D.伞藻可以通过形成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化形成组织;单细胞生物
【解析】【解答】A.伞藻是单细胞生物,虽然仅由一个细胞构成,但这个细胞有精致和复杂的结构,能够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各种生命活动,A正确。
B.细胞分化是指多细胞生物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细胞在形态、结构和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而伞藻是单细胞藻类,不存在细胞分化现象,它的 “帽”“柄” 和假根是由单个细胞的不同部分发育形成的,并非细胞分化的结果,B错误。
C.伞藻属于植物类的单细胞藻类,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等细胞结构,C正确。
D.藻类植物可以通过形成孢子的方式进行繁殖,伞藻作为单细胞藻类,也能通过形成孢子繁殖,D正确。
故选B。
【分析】生物可以根据构成的细胞数目分为单细胞生物和多细胞生物。单细胞生物只由单个细胞组成,单细胞生物的种类很多,既有单细胞植物,如衣藻,也有单细胞动物,如草履虫;细菌是单细胞生物,细菌细胞内无成形的细胞核,真菌中的酵母菌也是单细胞的。它们的共同点是:身体只有一个细胞构成。全部生命活动在一个细胞内完成,也能完成营养、呼吸、排泄、运动、生殖和调节等生命活动。
12.(2025七上·盘州期末)如下图所示,阴影部分E表示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的共同特征,该特征是(  )
A.由细胞组成,能进行光合作用 B.能生长发育、开花结果
C.都能用种子繁殖后代 D.都有根、茎、叶的分化
【答案】A
【知识点】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都由细胞组成;同时它们细胞内都含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A符合题意。
B.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不能开花结果,只有种子植物中的被子植物能开花结果,B不符合题意。
C.藻类、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用孢子繁殖后代,种子植物用种子繁殖后代,C不符合题意。
D.藻类植物没有根、茎、叶的分化,苔藓植物有茎和叶的分化,但没有真正的根,蕨类植物和种子植物有根、茎、叶的分化,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各类植物的比较:
类 别 主 要 特 征 生活环境 繁殖方式 举 例



物 藻 类 植 物
(低等类群) 单细胞或多细胞,
无根、茎、叶的分化。 大多数生活在水中 孢子 衣藻(单细胞)、海带、紫菜、水绵等。
苔 藓 植 物
(原始高等类群) 多细胞、有茎、叶的分化和假根,靠叶片吸收水分和无机盐。(植株矮小) 大多数生活在阴湿的地方 孢子 葫芦藓、地钱、小墙藓等
蕨 类 植 物
(高等类群) 有根、茎、叶的分化,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这是蕨类植物植株较高大的原因) 多数生活在阴湿的陆地 孢子 蕨、贯众、卷柏、桫椤等。



物 种 子 植 物(最高等类群)
具有两个基本特征:
1、体内有维管组织
2、能产生种子 裸子植物 种子裸露,外面没有果皮包被着;有发达的根、茎、叶和种子;没有真正的花和果实。(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银杉、水杉、银杏、雪松等。
被子植物 种子不裸露,有果皮包被着;有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
(植株高大) 陆地生活 种子 水稻、花生、大豆、西瓜等。
13.(2025七上·盘州期末)绿色植物让我们的世界多姿多彩,与我们的关系密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玉米、白菜和荔枝等可食用 B.卷柏、贯众和黄连等可药用
C.毛茸茸的苔藓可美化环境 D.陆地上的满江红是优良的绿肥
【答案】D
【知识点】苔藓植物;蕨类植物;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A.玉米是常见的粮食作物,白菜是常见的蔬菜,荔枝是著名的水果,都可食用,A正确。
B.卷柏、贯众、黄连等植物在中医药领域有药用价值,可用于治疗一些疾病,B正确。
C.苔藓植物植株矮小,多呈绒毛状,可作为观赏植物美化环境,C正确。
D.满江红是水生蕨类植物,它生长在水田等水域环境中,能固定空气中的氮,是优良的水田绿肥。而选项中说“陆地上的满江红”,与满江红水生的习性不符,D错误。
故选D。
【分析】 绿色植物在人类生活中有多种用途,如食用、药用、美化环境、作为绿肥等。
14.(2025七上·盘州期末)某同学用手抓一只海蜇,突然感觉到手有火灼的痛感,这最有可能是由于(  )
A.被海蜇产生的芽体刺伤 B.被海蜇的口咬伤
C.被海蜇的刺细胞刺伤 D.被海蜇的消化液腐蚀
【答案】C
【知识点】刺胞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海蜇是腔肠动物,体表有刺细胞,刺细胞里大多藏着刺丝和毒液,当遇到猎物或捕食者时,水螅能迅速弹出细长而中空的刺丝,并将毒液通过刺丝注入猎物或捕食者体内,所以C符合题意,AB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 身体呈辐射对称,体表有刺细胞,有口无肛门是腔肠动物的主要特征,常见种类有:水螅、水母、海葵、海蜇、珊瑚虫等。
15.(2025七上·盘州期末)蛔虫和蚯蚓长得很像,但它们却属于不同的动物。下列关于蛔虫和蚯蚓的叙述,不科学的是(  )
A.分别属于线虫动物和环节动物 B.蛔虫体表有角质层
C.蚯蚓的运动仅靠刚毛即可完成 D.它们都有口有肛门
【答案】C
【知识点】线虫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环节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蛔虫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属于线虫动物;蚯蚓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体节组成,属于环节动物,故A符合题意。
B.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里,体表有角质层,可防止被人体小肠内的消化液消化,起到保护作用,故B符合题意。
C.蚯蚓的运动依靠肌肉的收缩和舒张以及刚毛的配合来完成,并非仅靠刚毛,故C不符合题意。
D.蛔虫和蚯蚓均为完全消化系统,均有口和肛门,故D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线虫动物主要特征:身体细长,呈圆柱形;体表有角质层;有口有肛门。
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组成;靠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16.(2025七上·盘州期末) 2023年4月,科研人员在重庆市发现了野生的荷叶铁线蕨,此次发现证实荷叶铁线蕨在野外尚未灭绝。荷叶铁线蕨是我国一级保护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后代。推测发现地的环境最可能是(  )
A.干燥的山坡上 B.潮湿的石缝处
C.海洋边的沼泽地 D.太阳经常直射的草原
【答案】B
【知识点】蕨类植物
【解析】【解答】荷叶铁线蕨属于蕨类植物,根系不发达,吸收水的能力不强,其生殖发育离不开水,适于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所以推测发现地的环境最可能是潮湿的石缝处,分析得知B正确。
故答案为:B
【分析】蕨类植物有了根、茎、叶的分化,且体内有输导组织和机械组织,能为植株输送营养物质,以及支持地上高大的部分,因此,蕨类植物一般长的比较高大。
17.(2025七上·盘州期末)观察下列四种动物,结合所学知识,判断以下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身体两侧对称,分节 B.足和触角属于附肢,都分节
C.体表均有坚韧的外骨骼 D.以上四种动物同属于昆虫
【答案】D
【知识点】节肢动物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的四种动物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的身体呈两侧对称,并且身体和附肢都分节,A正确。
B.节肢动物的足和触角都属于附肢,且附肢分节,这是节肢动物的重要特征之一,B正确。
C.节肢动物的体表都有坚韧的外骨骼,外骨骼具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C正确。
D.瓢虫和蝗虫都属于昆虫纲,蜈蚣属于多足纲,虾属于甲壳纲,因此,蜈蚣和虾不属于昆虫,D不正确。
故选D。
【分析】节肢动物包括昆虫纲、甲壳纲、蛛形纲、多足纲等。它们的共同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体表有外骨骼,足和触角分节。
18.(2025七上·盘州期末)2024年8月至10月,安徽师大师生科考团队在科考中发现了脊椎动物新物种——黄岗山蝾螈(如图所示),该动物具有独特的色泽斑纹,能爬行。下列关于该动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它能爬行,属于爬行动物
B.该动物体表能保持体温恒定
C.皮肤密布毛细血管,可辅助呼吸
D.生殖和发育可以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
【答案】C
【知识点】两栖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爬行动物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蝾螈属于两栖动物,而不是爬行动物。爬行动物的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蝾螈不具备这些爬行动物的典型特征,该选项说法错误。
B:蝾螈属于变温动物,其体温会随着外界环境温度的变化而变化,体表不能保持体温恒定,该选项说法错误。
C:两栖动物的皮肤裸露且密布毛细血管,可进行气体交换,辅助呼吸,蝾螈作为两栖动物,皮肤具有这样的功能,该选项说法正确。
D:两栖动物的生殖和发育离不开水,蝾螈的生殖过程(如产卵、受精等)以及幼体发育都需要在水中进行,不能摆脱对水环境的依赖,该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分析】两栖动物是指:幼体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成体即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潮湿的陆地上,主要用肺呼吸,兼用皮肤呼吸.如青蛙、蟾蜍等。
19.(2025七上·盘州期末)现在的你比童年时期长高了许多,下列解释最合理的是(  )
A.细胞生长的结果 B.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的结果
C.细胞分裂的结果 D.细胞分化的结果
【答案】B
【知识点】细胞分裂;细胞分化形成组织;细胞生长
【解析】【解答】A、细胞生长确实会导致细胞体积的增大,但它并不是人体长高的唯一原因,细胞生长只是部分解释,不全面。A错误。B、这个选项包括了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三个方面。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细胞分裂使细胞数量增多;细胞分化则形成不同的组织,使生物体逐渐成熟,这个选项能够全面解释人体长高的原因。B正确。
C、细胞分裂确实会导致细胞数量的增多,但它并不解释细胞体积的增大和组织的形成,只解释了部分原因,不全面。C错误。
D、细胞分化形成不同的组织,但它并不解释细胞数量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增大,只解释了部分原因,不全面。D错误。
故选B。
【分析】(1)新分裂产生的细胞体积很小,需要不断从周围环境中吸收营养物质,并且转变成组成自身的物质,体积逐渐增大,这就是细胞的生长。细胞不能无限制的生长,细胞长到一定的大小就会进行分裂。
(2)细胞分裂就是一个细胞分成两个细胞的过程。经过细胞分裂产生的新细胞,在遗传物质的作用下,其形态、结构、功能随着细胞的生长出现了差异,就是细胞的分化。
20.(2025七上·盘州期末)如图是家鸽呼吸系统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肺,②是气囊,③是气管
B.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也能进入肺
C.气囊进行气体交换提高了气体交换的效率
D.气体在家鸽体内经过的途径是③→①→②
【答案】B
【知识点】鸟的特征及其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A:图中①是气囊,②是肺,③是气管,该选项对结构的判断错误。
B:家鸽进行双重呼吸,呼气时,气囊内的气体(含有氧气)会进入肺,再次进行气体交换,这样能提高气体交换的效率,该选项说法正确。
C:气囊的作用是暂时储存气体、辅助呼吸,不能进行气体交换,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该选项说法错误。
D:气体在家鸽体内经过的途径是③(气管)→②(肺)→①(气囊),该选项对气体途径的描述错误。
故答案为:B。
【分析】图中:①是气囊,②是肺,③是气管。
鸟类的体内有很多气囊,这些气囊与肺相通.鸟类吸气时,空气进入肺,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同时一部分空气进入气囊暂时储存;呼气时,气囊中的气体又进入肺,再在肺内进行气体交换,这样鸟类每呼吸一次,气体两次进入肺,在肺内进行两次气体交换,这样的呼吸方式叫做双重呼吸。
21.(2025七上·盘州期末)下面四个与动物有关的成语,其中所涉及到的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的是(  )
A.蛛丝马迹 B.鸡鸣狗吠 C.沉鱼落雁 D.龟兔赛跑
【答案】B
【知识点】恒温动物与变温动物
【解析】【解答】A.“蛛”(蜘蛛)属于节肢动物,是变温动物;“马” 属于哺乳动物,是恒温动物,故A不符合题意。
B.“鸡” 属于鸟类,“狗” 属于哺乳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都属于恒温动物,故B符合题意。
C.“鱼” 属于鱼类,是变温动物;“雁” 属于鸟类,是恒温动物,故C不符合题意。
D.“龟兔赛跑”中,龟是爬行类,体温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变温动物,兔是哺乳类,体温不会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属于恒温动物,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分析】变温动物:体温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鱼类、两栖类和爬行类。恒温动物:体温不会随着外界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动物,如鸟类和哺乳类。
22.(2025七上·盘州期末)动物是多种多样的,你平时看到的虫鱼鸟兽都是动物,它们与人类的关系密切,下列哪项是动物对人类有益的(  )
A.蝗虫啃食农作物,引发蝗灾
B.蛭会吸附在人的皮肤上吸取血液
C.蚊子、老鼠等动物会传播疾病
D.大山雀、啄木鸟捕食农业害虫
【答案】D
【知识点】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解析】【解答】A.蝗虫啃食农作物,引发蝗灾,会造成农业减产等危害,对人类无益,A不符合题意。
B.蛭吸附在人的皮肤上吸取血液,会对人体造成伤害,对人类无益,B不符合题意。
C.蚊子、老鼠等动物会传播疾病,危害人类健康,对人类无益,C不符合题意。
D.大山雀、啄木鸟捕食害虫可减少农业和林业损失,属于有益行为,D符合题意。
故选D。
【分析】动物在生物圈中的作用:
①动物在维持生态平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生态平衡是指在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是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态。
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维持生态平衡。
②动物促进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二氧化碳、水、无机盐的循环利用)。
③帮助植物传粉、传播果实和种子,有利于扩大植物的分布范围。
23.(2025七上·盘州期末)有些细菌和真菌会引起食物腐败。但很多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是有益的,以下叙述支持这一观点的是(  )
①酵母菌制作米酒 ②链球菌引起猩红热 ③白僵菌治理虫害 ④甲烷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 ⑤毛癣菌引起足癣 ⑥毛霉制作腐乳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⑥ C.②④⑤⑥ D.①④⑤⑥
【答案】B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真菌与人类的关系
【解析】【解答】①:酵母菌可用于制作米酒,在无氧条件下,酵母菌能将葡萄糖分解为酒精和二氧化碳,这对人类有益。
②:链球菌引起猩红热,猩红热是一种疾病,会危害人类健康,对人类无益。
③:白僵菌可用于治理虫害,能有效控制害虫数量,减少害虫对农作物等的损害,对人类有益。
④:甲烷菌利用农作物秸秆生产沼气,沼气可作为能源使用,对人类有益。
⑤:毛癣菌引起足癣,足癣是一种皮肤病,会影响人类健康,对人类无益。
⑥:毛霉可用于制作腐乳,毛霉能将豆腐中的蛋白质等分解,使腐乳具有独特的风味,对人类有益。
可见,①③④⑥,均为细菌和真菌对人类有益的实例,B正确,ACD错误。
故选B。
【分析】细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乳酸菌与发酵:利用乳酸菌制作酸奶、泡菜和青贮饲料等.其发酵原理是:在无氧的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乳酸和能量;
②醋酸杆菌与制醋:利用醋酸杆菌制作白醋、黑醋等。其制作原理是:利用醋酸杆菌,将葡萄糖转化为醋酸;
③甲烷细菌与沼气:利用甲烷细菌,在无氧的条件下,将有机物进行发酵,产生沼气,沼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
真菌在生活和工业上的应用:
①酵母菌与发酵:利用酵母菌制作馒头、包子和蛋糕等。其发酵原理是:酵母菌在有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和水;
②酵母菌与酿酒:利用酵母菌酿造各种酒类。其酿造原理是:酵母菌在无氧时,把葡萄糖转化成二氧化碳、酒精和能量;
③青霉菌与医药:利用青霉菌提取青霉素(抗生素),它是治疗细菌性传染病的特效药,如:肺炎等;
④霉菌与酱油等:利用霉菌制作酱油、豆豉和豆腐乳等。其制作原理是:将淀粉转化成葡萄糖,将蛋白质转化成氨基酸。
24.(2025七上·盘州期末)阳阳将六种生物依某一标准进行分类,结果如下表,他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
类群I 蛇 黄鹂 家鸽
类群Ⅱ 猕猴 猪 蝙蝠
A.生活环境不同 B.体温是否恒定
C.生殖方式的不同 D.脊柱的有无
【答案】C
【知识点】对动物进行分类
【解析】【解答】A.蛇、黄鹂、家鸽、猕猴、猪、蝙蝠,它们的生活环境有重叠,不是以此为分类依据,故A不符合题意。
B.蛇是变温动物,黄鹂、家鸽是鸟类(恒温动物),猕猴、猪、蝙蝠是哺乳动物(恒温动物),类群 Ⅰ 中有变温动物也有恒温动物,不是以体温是否恒定为分类依据,故B不符合题意。
C.生殖方式的不同:类群I的蛇、黄鹂、家鸽均为卵生,类群Ⅱ的猕猴、猪、蝙蝠均为胎生,分类标准明确,故C符合题意。
D.脊柱的有无:所有六种生物均为脊椎动物,均有脊柱,无法区分,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分析】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主要依据以下几个方面:①形态结构特征,②生理功能特征,③生活习性等。
25.(2025七上·盘州期末)“人间自有留春处,手种临阶月季花。”月季的学名是“Rosa chinensis Jacquem”,其中Rosa 是月季的(  )
A.属名 B.科名 C.种加词 D.界名
【答案】A
【知识点】生物分类的依据与方法
【解析】【解答】林奈的双名法规定,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可省略)。在月季的学名 “Rosa chinensis Jacquem” 中,Rosa是属名,chinensis是种加词。所以 “Rosa” 是月季的属名,A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生物命名法——双名法:由林奈提出.按照双名法,每个物种的学名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属名,第二部分是种加词,种加词后面还应有命名者的姓名,有时命名者可以省略.双名法的生物学名部分均为拉丁文,并为斜体字,命名者姓名部分为正体。例如银杉的学名为Cathaya argyrophylla Chun et Kuang。
26.(2025七上·盘州期末)在生物课实践活动中,琪琪选择了种植葡萄番茄和养殖小兔子。经历了播种、发芽、长叶和开花等阶段,一个个饱满的葡萄番茄挂满枝头。小兔子也在琪琪的精心照顾下茁壮成长,琪琪体会到了劳动和收获的快乐。
(1)葡萄番茄和小兔子都是由   (生命发育的起点)发育而来,构成葡萄番茄和小兔子的基本单位是   。
(2)伴随琪琪的精心照顾,葡萄番茄逐渐开花结果,图中表示葡萄番茄的生长过程,过程②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   复制,之后数量加倍,最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
(3)琪琪把成熟的葡萄番茄果实带到学校,将果皮制成临时装片,在制作临时装片之前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   ,经观察发现葡萄番茄果皮的细胞排列紧密整齐,推测其功能是   ,而兔子体内具有这一功能的是   组织。
(4)葡萄番茄去除果皮后,果肉口感酸甜,经查阅资料了解其富含维生素C和番茄红素、番茄碱等多种植物营养物质,这些营养物质由叶肉细胞中的   制造,经图中的   (填图中字母)组织运输到小番茄果肉细胞中储存。
(5)图中e属于植物结构层次中的   。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番茄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   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1)受精卵;细胞
(2)染色体
(3)清水;保护;上皮
(4)叶绿体;b
(5)器官;功能
【知识点】植物体的结构层次;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细胞分裂;植物体的主要组织;受精过程
【解析】【解答】(1)对于有性生殖的生物,生命发育的起点都是受精卵,葡萄番茄和小兔子都通过有性生殖繁殖后代,所以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无论是植物(葡萄番茄)还是动物(小兔子),都是由细胞构成的。
(2)过程②表示细胞分裂。在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最为重要。染色体先进行复制,使得染色体的数量加倍,然后再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这样能保证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为了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需要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葡萄番茄果皮的细胞排列紧密整齐,这种结构特点有利于保护内部的果肉等组织,所以其功能是保护。在动物体(兔子)内,具有保护功能的组织是上皮组织,上皮组织覆盖在身体表面和体内各种管腔的内表面等,起到保护作用。
(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制造有机物。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等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图中的b是输导组织,营养物质经输导组织运输到小番茄果肉细胞中储存。
(5)图中 e 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番茄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分析】图甲中:①细胞的生长、②细胞分裂、③细胞分化;a保护组织、b输导组织、c分生组织、d薄壁组织;e器官、f植物体。
绿色开花植物的结构层次:
(1)生命发育的起点是受精卵。除病毒外,生物体都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构成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所以葡萄番茄和小兔子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②表示细胞分裂,细胞分裂时,细胞内最重要的变化是染色体的复制,染色体由蛋白质和 DNA 组成,复制后数量加倍,然后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从而使新细胞与原细胞所含的遗传物质相同。
(3)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时,在载玻片上滴加一滴清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葡萄番茄果皮属于保护组织,其细胞排列紧密整齐,功能是保护,在兔子体内具有保护功能的是上皮组织。
(4)植物叶肉细胞中的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能制造有机物。植物体内的营养物质等通过输导组织运输,图中的b是输导组织,营养物质经输导组织运输到小番茄果肉细胞中储存。
(5)图中 e 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从图中可以看出,葡萄番茄的各部分在结构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相互配合,共同完成生命活动。
27.(2025七上·盘州期末)通过对动物的类群的学习,你会惊讶地发现有些动物“名不副实”,回答下列问题。
(1)“蜗牛不是牛”,蜗牛柔软的身体外有坚硬的   ,属于软体动物。
(2)“海马不是马”,海马生活在水中,有鳍,用   呼吸,属于   类。
(3)“鳄鱼不是鱼”,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   ,在陆地上产卵,属于   动物。
(4)“沙蚕不是蚕”,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   组成,该结构两侧有突起疣足,属于   动物。
(5)“鲸鱼不是鱼”,鲸鱼的生殖和发育特点是   ,体温恒定,属于哺乳动物。
(6)上面提到的海马、鳄鱼、鲸鱼身体内有由   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脊柱的作用是   (答1个即可)。
【答案】(1)贝壳
(2)鳃;鱼
(3)鳞片;爬行
(4)体节;环节
(5)胎生、哺乳
(6)脊椎骨;支撑、保护、运动
【知识点】动物类群特征(综合)
【解析】【解答】(1)软体动物的主要特征是身体柔软,大多具有坚硬的贝壳。蜗牛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其柔软的身体外有坚硬的贝壳,所以属于软体动物。
(2)鱼类的主要特征是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海马生活在水中,有鳍,用鳃呼吸,这些特征都符合鱼类的特点,所以属于鱼类。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是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或甲,用肺呼吸,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在陆地上产卵,符合爬行动物的特征,所以属于爬行动物。
(4)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该结构两侧有突起疣足,运动较为灵活,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5)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即生殖和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所以鲸鱼属于哺乳动物。
(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海马、鳄鱼、鲸鱼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脊柱具有支持身体、保护脊髓等、参与运动等作用。
【分析】(1)软体动物的基本结构特点: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由于贝壳会妨碍活动,所以它们的行动都相当缓慢,有的贝壳退化;不分节,可区分为头、足、内脏团三部分,体外外套膜,常常分泌有贝壳。
(2)鱼类的主要特征:生活在水中,体表常有鳞片覆盖,用鳃呼吸,靠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3)爬行动物的主要特征: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或甲,用肺呼吸,体温不恒定,会随外界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心脏只有三个腔,心室里有不完全的隔膜,体内受精,卵生或少数卵胎生。
(4)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身体呈圆筒形,有许多相似的体节构成,有刚毛或疣足辅助运动。
(5)哺乳动物的特征:胎生、哺乳,体表被毛,牙齿有门齿、臼齿和犬齿的分化。
(1)蜗牛柔软的身体外有坚硬的贝壳,身体柔软,有外套膜,大多具有贝壳,运动器官是足,符合软体动物的特征,所以蜗牛属于软体动物。
(2)海马生活在水中,有鳍,用鳃呼吸,通过尾部和躯干部的摆动以及鳍的协调作用游泳,具备鱼类的特征,所以海马属于鱼类。
(3)鳄鱼体表覆盖角质的鳞片,可以减少水分的散失;在陆地上产卵,卵表面有坚韧的卵壳;用肺呼吸,符合爬行动物的特征,所以鳄鱼属于爬行动物。
(4)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体节组成,该结构两侧有突起疣足,运动较为灵活,属于环节动物。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就是身体由许多彼此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5)鲸鱼具有胎生、哺乳的特征,即生殖和发育特点是胎生、哺乳,体温恒定,符合哺乳动物的特征,所以鲸鱼属于哺乳动物。
(6)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可以把动物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海马、鳄鱼、鲸鱼身体内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都属于脊椎动物。脊柱具有支持身体、保护脊髓等、参与运动等作用。
28.(2025七上·盘州期末)阅读下列资料,回答有关问题:
资料一 屠呦呦是第一位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本土科学家,其突出贡献是制作了创新型抗疟药——青蒿素和双氢青蒿素,她将一生一半的时间都奉献在了青蒿素的研究上。青蒿素是从黄花蒿(双子叶植物)茎叶中提取的有过氧基团的倍半萜内酯药物,是最有效的抗疟特效药。
资料二 我国实践十九号卫星搭载着青稞、水稻、小麦等种子于2024年9月27日发射升空,于10月11日成功回收。这次升空的主要目的是利用空间环境的微重力、强辐射等极端条件诱导种子基因突变进行空间育种试验。我国经过长期的研究,利用太空育种已获得的种子有的产量高,有的抗性强,有的耐盐性好。
(1)上述资料中提到的黄花蒿、青稞、水稻和小麦都是种子外面有   包被着,这样的植物称为   。
(2)青蒿素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   中,青蒿素可干扰疟原虫细胞膜的结构和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   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水稻和小麦种子的基本结构有   、   和胚乳,其中   是新植物的幼体,胚乳的作用是   。
(4)上述资料中的“基因突变”体现了生物具有   的特性。
(5)上述两则资料给你的启示是:   。
【答案】(1)果皮;被子植物
(2)液泡;细胞核
(3)种皮;胚;胚;储存营养物质
(4)变异
(5)我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或科学研究要持之以恒)
【知识点】种子的结构;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生物变异的应用;被子植物
【解析】【解答】(1)被子植物的主要特征是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黄花蒿、青稞、水稻和小麦都具备种子外有果皮包被这一特征,所以属于被子植物。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细胞液中溶解着多种物质,如糖类、色素、生物碱等,青蒿素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液泡中。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控制着细胞的代谢和遗传等生命活动,所以青蒿素对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的染色体有一定影响。
(3)水稻和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而胚又包括胚芽、子叶、胚轴和胚根四部分,当种子萌发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储存营养物质或转化运输营养物质给胚;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可以胚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乳中储存营养物质。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资料中的“基因突变”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5)资料一体现了屠呦呦等科学家在医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为人类健康事业做出巨大努力;资料二体现了我国在航天育种领域的成就,这些都能让我们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也能感受到科学研究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等。
【分析】种子分单子叶植物种子和双子叶植物种子两种,它们都由种皮和胚组成,胚由胚芽、胚根、胚轴和子叶组成;胚芽发育成茎和叶,胚根发育成根,胚轴发育成连接根和茎的部分,子叶或胚乳吸收或转运营养物质给胚芽、胚根和胚轴,所以,胚是新生植物体的幼体,由受精卵发育而成。
(1)黄花蒿、青稞、水稻和小麦的种子外面有果皮包被,种子不再裸露,这样的植物称为被子植物。
(2)植物细胞的液泡中含有细胞液,其中溶解着多种与色素有关的物质。青蒿素主要存在于黄花蒿细胞的液泡中。细胞膜具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生命活动控制中心。故青蒿素可破坏疟原虫细胞膜的结构,干扰其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同时对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核内的染色体也有一定的影响,从而达到治疗效果。
(3)水稻和小麦属于单子叶植物,种子的基本结构包括种皮、胚和胚乳。而胚又包括胚芽、子叶、胚轴和胚根四部分,当种子萌发时,胚芽将来发育成茎和叶;子叶储存营养物质或转化运输营养物质给胚;胚轴将来发育成连接茎和叶的部分;胚根将来发育成根。可以胚发育成一株新的植物体,是种子的主要部分。胚乳中储存营养物质。
(4)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在性状上的差异。资料中的“基因突变”体现了生物具有变异的特性。
(5)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我为中国取得的成就感到骄傲(或科学研究要持之以恒)。
29.(2025七上·盘州期末)如图是四种微生物,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A所示生物是新型冠状病毒,由①   外壳和②内部   两部分组成,不能独立存活,必须   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
(2)图B所示生物中,①是   ,③是   ;C属于   (选填“单”或“多”)细胞真菌,细胞呈椭圆形;B与C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内没有   。
(3)橘子发霉主要是青霉生长繁殖的结果,青霉的   能够从橘子皮中吸收有机物,供其利用。和植物细胞相比,青霉细胞内没有   (填结构名称),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4)以上4种生物的共同特点是   。
【答案】(1)蛋白质;遗传物质;寄生
(2)DNA;细胞壁;单;成形的细胞核
(3)营养菌丝;叶绿体
(4)个体微小,结构简单
【知识点】细菌的形态结构;真菌的种类和结构;细菌和真菌的区别;病毒的形态结构;真菌的营养方式
【解析】【解答】(1)新型冠状病毒属于病毒,病毒无细胞结构,由①蛋白质外壳和②内部的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病毒不能独立生活,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依靠活细胞内的物质进行生命活动和繁殖。
(2)图B所示生物是细菌,其中①是DNA集中的区域,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③是细胞壁,使细菌保持特定的形状。
C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呈椭圆形。
B细菌与C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青霉属于真菌,其营养菌丝能够从橘子皮等营养物质中吸收有机物,供自身生长繁殖利用。植物细胞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青霉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
(4)以上4种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或都有遗传物质或都能繁殖后代或营养方式为异养或数量多,分布广。
【分析】图中A是病毒,其中①蛋白质外壳、②内部遗传物质;B是细菌,其中①DNA集中的区域,②细胞膜,③细胞壁,④荚膜,⑤细胞质,⑥鞭毛;C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D是青霉菌,属于多细胞真菌。
细菌、真菌和病毒比较:
名称 结 构 特 点 营 养 方 式 生殖方式
细菌 单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无成形的细胞核构成。(无完整的细胞结构) (1)寄生,如: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等。 (2)腐生,如:枯草杆菌和乳酸菌等 。 (3)自养,如:硫细菌和硝化细菌等。 分裂生殖
真菌 少数单细胞,多数多细胞。由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成形的细胞核构成。 (具有完整的细胞结构) (1)腐生,如:酵母菌、霉菌(青霉、曲霉、根霉和毛霉)、蘑菇等。 (2)寄生,如:头癣、灰指甲等。 多数孢子生殖,少数出芽生殖
病毒 由蛋白质组成的外壳和遗传物质(DNA)构成的核心所组成。(无细胞结构) (1)寄生,(离开寄主就失去生命活动。)如:流感、口蹄疫、艾滋病、花叶病等。 增殖 (复制)
(1)图A所示生物是新型冠状病毒,病毒没有细胞结构,由①蛋白质外壳和②内部遗传物质两部分组成。
病毒不能独立生存,必须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依靠吸取活细胞内的营养物质而生活。一旦离开了这种活细胞,病毒就无法生存。
(2)图B所示生物是细菌,其中①是DNA集中的区域,细菌没有成形的细胞核,只有DNA集中的区域;③是细胞壁,使细菌保持特定的形状。
C是酵母菌,属于单细胞真菌,细胞呈椭圆形。
B细菌与C酵母菌最主要的区别是细胞内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细菌的基本结构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和DNA集中的区域,没有成形的细胞核;而真菌细胞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
(3)橘子发霉主要是青霉生长繁殖的结果,青霉属于真菌,细胞内没有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其营养菌丝能够从橘子皮中吸收有机物,供其利用。
和植物细胞相比,青霉内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维持生活,营养方式为异养。
(4)以上4种生物(新型冠状病毒、细菌、酵母菌、青霉)的共同特点是个体微小,结构简单或都有遗传物质或都能繁殖后代或营养方式为异养或数量多,分布广。
30.(2025七上·盘州期末)大蒜被誉为“天然广谱抗生素”。为探究大蒜汁对不同菌类的抑制效果,某实验探究小组用滤纸片扩散法(将用蒜汁浸泡过的滤纸片放入培养基,其周围会出现透明圈,这是蒜汁杀死敏感菌之后的抑菌圈)进行如下实验:将圆形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的大蒜汁中,浸泡至饱和,再分别放入接种有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的培养基上,适宜温度培养24小时,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蒜汁浓度(%) 抑菌圈直径(厘米)
肠炎沙门氏菌 酵母菌 枯草芽孢杆菌
A组 0 - - -
B组 6.25 1.74 1.74 1.93
C组 12.5 1.95 2.14 +
D组 25 2.28 2.43 ++
E组 50 2.60 3.24 ++
注:“++”表示全培养基完全无菌,“+”表示全培养基有很少菌生长,“-”表示无抑菌现象。
(1)上述三种微生物中,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是   。
(2)在接种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之前,为了排除杂菌的污染,应该对培养基进行   。
(3)A组作为对照组,其圆形滤纸片在被放入培养基之前的处理方法是________(填字母)。
A.不做浸泡处理
B.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
C.放入自来水中浸泡至饱和
(4)由实验结果可知,相同浓度的蒜汁,   。
(5)某人因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而出现腹泻症状,如果没有相关药物的情况下,请你根据实验结果给他提一条合理的建议:   。
【答案】(1)细菌
(2)高温灭菌
(3)B
(4)对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有一定的抑菌作用,尤其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更显著
(5)口服蒜汁或口服50%浓度的蒜汁
【知识点】细菌与人类的关系;细菌的形态结构
【解析】【解答】(1)细菌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根据细胞结构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细菌的典型特征,如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等,所以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是细菌。
(2)在接种微生物之前,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目的是杀死培养基中原有的杂菌,避免杂菌对实验结果产生干扰,保证实验是在单一变量(大蒜汁浓度等)下进行的。
(3)A组作为对照组,其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突出大蒜汁的作用。实验组是将圆形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的大蒜汁中浸泡至饱和,那么对照组的圆形滤纸片应该不接触大蒜汁,但为了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应将其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这样可以排除滤纸片本身以及浸泡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自来水中含有各种微生物,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不能放入自来水中浸泡,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从实验结果看,在相同浓度的蒜汁下,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枯草芽孢杆菌周围都出现了抑菌圈(或有抑菌现象),说明蒜汁对它们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对比对肠炎沙门氏菌、酵母菌的抑菌圈直径和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能发现对枯草芽孢杆菌的抑菌效果更显著。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大蒜汁对肠炎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蒜汁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增强。所以某人因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而出现腹泻症状,在没有相关药物的情况下,可以建议他适量食用生大蒜(或口服浓度为50%的蒜汁),以利用大蒜汁中的有效成分抑制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和繁殖,缓解腹泻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大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食用量要适量,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分析】培养细菌或真菌,应先配制好培养基,并对培养基及其培养皿等材料用具进行高温灭菌;待培养基冷却后,将细菌或真菌接种在培养基表面,进行恒温培养.因此细菌真菌培养的过程是:配制培养基→高温灭菌→接种→恒温箱培养。
(1)细菌根据形态可分为球菌、杆菌、螺旋菌等,根据细胞结构可分为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其中细菌属于原核生物。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具有细菌的典型特征,如没有成形的细胞核等,所以肠炎沙门氏菌和枯草芽孢杆菌都是细菌。
(2)在接种微生物之前,为了排除杂菌的污染,保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应该对培养基进行高温灭菌处理。常用的方法是高压蒸汽灭菌法,通过高温高压的环境杀死培养基中可能存在的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及其芽孢和孢子等。
(3)A组作为对照组,其目的是与实验组进行对比,以突出大蒜汁的作用。实验组是将圆形滤纸片置于不同浓度的大蒜汁中浸泡至饱和,那么对照组的圆形滤纸片应该不接触大蒜汁,但为了保持实验条件的一致性,应将其放入无菌水中浸泡至饱和,这样可以排除滤纸片本身以及浸泡过程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而自来水中含有各种微生物,会干扰实验结果,所以不能放入自来水中浸泡,B符合题意,AC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本实验通过测量抑菌圈直径研究大蒜汁对三种菌类的抑菌效果。由实验结果可知,在同种浓度下,大蒜汁对枯草芽孢杆菌抑菌效果最显著。
(5)根据实验结果可知,大蒜汁对肠炎沙门氏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随着蒜汁浓度的升高,抑菌效果增强。所以某人因感染肠炎沙门氏菌而出现腹泻症状,在没有相关药物的情况下,可以建议他适量食用生大蒜(或口服浓度为50%的蒜汁),以利用大蒜汁中的有效成分抑制肠炎沙门氏菌的生长和繁殖,缓解腹泻症状。但需要注意的是,大蒜具有一定的刺激性,食用量要适量,避免对胃肠道造成其他不良影响。
1 /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