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河北省衡水市武强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题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牙买加岛和爪哇岛位置。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与图甲相比,图乙( )
A.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B.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C.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D.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2.图乙中爪哇岛陆地面积约为( )
A.0.11万km2 B.1.1万km2 C.11万km2 D.110万km2
读“某日太阳照射地球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昼长④>③>②>① B.该日正值北半球冬至
C.自转角速度①地大于③地 D.自转线速度②地大于④地
4.某军舰在①处(40°N、160°E)向正南发射射程为1000千米的远程导弹,已知每条经线长度为2万千米,若只考虑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导弹最终落点位于( )
A.东半球、热带 B.东半球、北温带 C.西半球、热带 D.西半球、北寒带
5.图示时刻,③处一架飞机起飞,10小时后在②处落地,落地时②处地方时为( )
A.0时 B.6时 C.18时 D.20时
大湖效应是指冷空气遇到大面积未结冰的水面(通常是湖泊),从中得到水蒸气和热能,然后在向风的湖岸遇冷形成降水的现象。受大湖效应影响,2021年11月18日,美国再现大湖效应,尤其纽约州影响最为严重。据报道,纽约州持续降下每小时3英寸至5英寸(约7.6厘米至12.7厘米)的大雪,伴随雷暴及强烈阵风,令多处道路封闭。下图左侧为某次暴风雪形成过程示意图,右侧为某区域地图。读图,完成以下小题。
6.有关大湖效应的成因,叙述正确的是( )
①大湖效应是冷锋过境造成的强降雪天气 ②湖面结冰,但冰层不厚是发生大湖效应的必要条件之一
③五大湖给冷空气提供了充足的水汽 ④南岸、东岸位于向风岸,因此降雪量远大于北岸、西岸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7.下列地区冬季大雪可能类似“大湖效应”的是( )
①瑞典东南部形成降雪 ②内蒙古高原地区冬季暴雪 ③山东半岛北部冬季大雪 ④苏必利尔湖西北岸(图中的甲湖)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每年夏季,澳大利亚西海岸附近常出现自西向东移动的低压槽。近年来,随着城区面积逐步扩大,珀斯市城区夏季的相对湿度(即空气中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条件下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呈下降趋势。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8.图示低压槽过境前后,珀斯市的风向由( )
A.东北风转西南风 B.东北风转西北风
C.东南风转西南风 D.东南风转西北风
9.夏季,珀斯地区的海陆环流( )
A.白天显著,因为洋流势力强 B.白天显著,因为城区气温高
C.夜晚显著,因为信风势力强 D.夜晚显著,因为海域水温高
10.近年来珀斯市城区夏季相对湿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 )
A.海洋水汽减少 B.气温整体下降
C.硬地比例增大 D.湿地面积扩大
科研小组利用多套测风系统,观测记录了敦煌绿洲边缘某年沙漠风和绿洲风的风速、风向与频次,并对表层沙粒采样分析。结果发现,当地冬季白天以沙漠风为主,晚上沙漠风和绿洲风频次相当;自沙漠向绿洲方向风速呈减小趋势,绿洲风风速衰减幅度比沙漠风小。如图示意采样点及其沙粒分选系数。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1.沿采样点1至9方向,沙粒( )
A.分选性由好变差 B.平均粒径由细到粗
C.分选性由差变好 D.平均粒径由粗到细
12.关于当地冬季昼夜主要风向成因的说法,合理的是( )
A.冬季白天,绿洲“冷岛效应”显著 B.冬季白天,绿洲“热岛效应”显著
C.冬季夜晚,绿洲“冷岛效应”显著 D.冬季夜晚,绿洲“热岛效应”显著
13.绿洲风对当地绿洲生态环境改善明显,是因为绿洲风有利于( )
A.降低绿洲居住区噪音污染 B.给绿洲地区带来丰富的降水
C.沙物质从绿洲运移回沙漠 D.增加绿洲地区阳光照射强度
某内陆断陷湖位于松嫩平原南部,属于盐碱湖。图为该湖中部区域一东西向剖面示意图。图中水域西侧盐度偏低,湖底有深厚的软泥层(当地居民称之为“酱缸包”)。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4.东侧湖滩和台地比西侧宽,主要因为( )
A.西侧坡积洪积物较少 B.西侧地壳运动以水平方向为主
C.东侧风力堆积物较多 D.东侧地壳相对下降的幅度较小
15.“酱缸包”的主要成因是( )
A.湖底低洼沉积物比较多 B.湖底淤泥的含盐量较低
C.地下涌泉使沉积物变软 D.入湖沉积物颗粒比较粗
美国“魔鬼塔”耸立在怀俄明州的平原上,高度有264米,属于地质时期火山颈的残留物。分析美国“魔鬼塔”的形成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16.组成“魔鬼塔”的岩石可能是( )
A.石灰岩、白云岩 B.花岗岩、玄武岩 C.石灰岩、大理岩 D.花岗岩、砾岩
17.下列关于“魔鬼塔”地质形成过程的推测,正确的是( )
A.海洋沉积—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
B.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地壳抬升—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C.海洋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岩浆上升—冷却凝固
D.板块张裂—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外力侵蚀—海洋沉积
河流阶地的形成及形态变化受控于地质构造活动和地理环境变化。下图为华北某盆地边缘河流阶地被断层错断的情景,T1-T4分别为第1-4级阶地面,F为间歇性活动的直立断层,其两侧数据为校正后的阶地面高程。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8.断层F两侧同级阶地面高差的产生是由于( )
A.北盘上升 B.两盘差异上升
C.南盘下降 D.两盘差异下降
19.断层F错断阶地的活动( )
A.T1形成之前不明显 B.T2形成之前不明显
C.T1形成之后不明显 D.T2形成之后不明显
20.至T2错断前,断层F两侧T3的高差是( )
A.2米 B.3米 C.4米 D.5米
二、综合题
21.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南省宾川县位于横断山区边缘,高山地区气候凉湿,河谷地区气候干热。为解决河谷地区农业生产的缺水问题,该县曾在境内山区实施小规模调水,但效果有限。1994年“引洱(海)入宾(川)”工程竣工通水,加之推广节水措施,当地农业用水方得以保障。近些年来,宾川县河谷地区以热带、亚热带水果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业蓬勃发展。
(1)指出宾川县地形的主要特点,并推测耕地分布及数量的特点。
(2)说明地形对宾川县河谷地区干热气候特征形成的影响。
(3)用水得到保障后,当地热带、亚热带水果种植业蓬勃发展,从气候角度分析其原因。
(4)以水果种植业为基础,提出宾川县为促进经济进一步发展可采取的措施。
22.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的西部,是我国第二大流动性沙漠(指在定向风的作用下,沙漠的移动趋势倾向于风吹的方向,不断迁移的沙漠),沙漠内形成了世界上最高大的复合型沙山群。由于沙漠面积不断扩大,从2010年开始,我国就对巴丹吉林沙漠进行治理,取得了巨大成就。下左图为巴丹吉林沙漠及附近地区示意图,下右图为该地沙山示意图。
(1)说明巴丹吉林沙漠成为流动性沙漠的原因。
(2)推断沙山西北坡和东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的变化特征,并解释原因。
(3)指出巴丹吉林沙漠在治理过程中大力开发利用的绿色能源主要有哪些类型,并说明理由。
2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热喀斯特是指在多年冻土和冰川区由于气温和地温升高,部分冰块融化产生类似石灰岩区的岩溶现象。热融湖塘是热喀斯特的一种重要类型,多分布在富冰多年冻土地区,在多种因素(自然和人为)影响下,活动层冻土融化后地面塌陷,湖盆逐渐形成和扩大后积水所形成的塘或池。在热融湖塘旁边生长的针叶林经常会看到有树木向两侧倾斜,出现“醉树”的景象。图1为热融湖形成过程示意图,图2为热融湖剖面示意图(图中湖泊下部实线为湖床底部,虚线为热融湖塘的扩张范围)。
(1)说明热融湖塘湖盆形成和扩大的过程。
(2)分析热融湖塘边出现“醉树”景象的原因。
(3)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关于热融湖塘,有人认为会扩张,也有人认为会萎缩。请表明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1.D 2.C
3.D 4.B 5.C
6.D 7.D
8.C 9.B 10.C
11.D 12.B 13.C
14.D 15.C
16.B 17.A
18.B 19.C 20.B
21.(1)地形特点:山高谷深。耕地特点:耕地主要分布在谷地和山间盆地,数量少(或面积小、占土地面积比重小)。
(2)宾川县位于温暖湿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因山高谷深,谷地盛行下沉气流,气流下沉过程中增温且谷地热量不易散失,导致热(气温高),同时不易形成降水,导致干(降水少)。
(3)全年气温高,热量充足,热带、亚热带水果全年可以生长;(海拔高,晴天多,)气温日较差大,光照强,有利于水果品质提高(糖分积累)。
(4)吸引相关企业投资,发展水果加工业;引进并培育优良品种,树立品牌;加大宣传力度,开拓水果销售市场;促进以水果种植为基础的旅游产业化;完善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等。
22.(1)(1)①沙漠面积广大,沙漠流动空间大;②昼夜温差大,风化作用显著,地表干燥疏松,沙源丰富;③气候干旱,全年降水少,地表植被稀少,对沙漠流动阻挡作用小;④位于西北地区,接近冬季风源地,风力大。
(2)西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原因:西北坡为迎风坡,随坡面升高,风力搬运能力减弱,颗粒大的先沉积,颗粒小的后沉积。东南坡:从坡底到坡顶表层沙粒粒径逐渐减小。原因:东南坡为背风坡,颗粒大的沙粒受重力作用更容易滑落到下部。
(3)太阳能和风能。理由:当地气候干旱,常年降水少,晴天多,太阳能资源丰富;靠近冬季风发源地,风能资源丰富。
23.(1)高温期,活动层融化,融水和降水顺着裂隙下渗至多年冻土层上部再次冻结,形成冰楔;在反复冻融作用下,冰楔变大,地表活动层不均一冻结导致地表凹凸不平;积水后,活动层变厚,地表发生塌陷,湖盆逐渐扩大。
(2)冻土活动层消融,土质松软;地下为永久冻土,树木根系较浅;热融湖湖岸坍塌,树木容易倒伏。
(3)观点1:扩张。理由:全球气候变暖,冰雪融水量增加,湖水补给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加剧,湖岸坍塌后退,湖面扩大。观点2:萎缩。理由:全球气候变暖加剧,可融冰雪量减少,湖水补给减少;全球气候变暖,冻土融化加剧,下渗量和蒸发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地下冻土融化加剧,湖岸易决堤,湖水外泄。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