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5 化学方程式--5年中考化学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新疆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5 化学方程式--5年中考化学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新疆专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化学方程式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命题点 频次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5年3考 2025年1分 2023年2分 2022年3分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0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命题点 频次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5年5考 2025年4分 2024年4分 2023年4分 2022年4分 2021年4分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2025·新疆·中考真题)我国大规模利用的转化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图1是我国科研人员研究的转化为化学产品的技术路线。
(1)“碳捕获”是指从空气中吸收。生石灰可用于“捕获”,其反应原理为:,的化学式为 。
(2)借助零碳能源电解水制取氢气。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3)汽油常用作汽车的燃料。在汽油机工作的吸气冲程中,需要将汽油雾化,从燃烧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
(4)图2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甲醇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过程Ⅱ“”分成的两种粒子名称 写出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从环境或能源的角度,上述技术路线能解决的现实问题是 。
【答案】(1)CaCO3
(2) 分解
(3)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汽油燃烧更充分
(4) 碳原子和氧原子
(5)减少CO2排放(或利用CO2制备新能源,合理即可)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数目不变。反应CaO+CO2=X中,反应物含Ca、O、C原子,个数分别为1、3、1;因此X的化学式为CaCO3(含1个Ca、1个C、3个O)。
(2)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物质,属于分解反应,符合“一变多” 特征。
(3)汽油雾化可增大汽油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汽油燃烧更充分,接触面积越大,燃烧越剧烈、完全,减少未燃烧的汽油排放,提升燃料利用率。
(4) 化学变化中分子破裂成原子,图 2 中过程 II,CO2分子分解为碳原子和氧原子。结合微观示意图,CO2与H2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CH3OH和H2O,化学方程式为:。
(5)从环境角度,该技术可减少CO2排放,缓解温室效应;从能源角度,可利用CO2制备燃料甲醇,实现碳资源的循环利用,解决能源短缺问题等,故填:减少CO2排放或利用CO2制备新能源(合理即可)。
2.(2023·新疆·中考真题)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答案】B
【详解】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机物,如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故选项A错误;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故选项B正确;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但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如灯泡通电发光放热等,故选项C错误;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但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不一定是催化剂,也可能没有参加反应,故选项D错误;
故选:B。
3.(2022·新疆·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我国“天宫课堂”第一课成功授课。兴趣小组同学对其中的“泡腾片实验”很好奇,于是一起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维生素C(C6H8O6)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作用。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
(2)柠檬酸为食用酸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剂量对人体无害。柠檬酸易溶于水,20℃时,其2%水溶液的pH为2.1。
(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同学甲认为产生的气体中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
同学乙认为产生的气体也不可能含有N2,因为 。
同学丙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试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将一片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
II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该气体中不含O2
III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中含有
【解释与结论】
(4)同学丁认为由实验II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O2,理由是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更为严谨的实验,最终证明了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5)请你尝试从微粒变化的角度说一说该气体产生的原因 。
【反思与评价】
(6)维生素C泡腾片的保存注意事项是 。
(7)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对柠檬酸的用途也充满了兴趣,你觉得柠檬酸还可以用来
A.作碳酸饮料的添加剂 B.做金属除锈剂 C.清洗饮水机 D.作锅炉除垢剂
【答案】 有毒 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二氧化碳/ 只有纯氧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较少量的氧气 柠檬酸中的氢离子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结合为碳酸,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保持干燥 ABCD
【详解】查阅资料:(3)碳酸氢钠能和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化学方程式为:;
猜想与假设:因为泡腾片适用于人服用的不能生成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故此不可能生成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有毒,故填:有毒;而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的维生素C、柠檬酸和碳酸氢钠中都不含氮元素,故此反应后也不可能生成含氮元素的氮气,故填: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
进行试验:根据将气体通入石灰水中现象是石灰水变浑浊,二氧化碳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水,故说明气体中含有二氧化碳,故填:二氧化碳;
解释与结论:
(4)由于只有较纯的氧气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若气体中含有较少氧气或不含氧气都不能是木条复燃,因此木条不复燃不能说明没有氧气,故填:只有纯氧才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生成的气体中可能含有较少量的氧气;
(5)柠檬酸中的氢离子和碳酸氢钠中的碳酸氢根离子结合为碳酸,碳酸分解为水和二氧化碳;
反思与评价:(6)根据题意可知,泡腾片加水后会发生反应,故应在干燥的环境下保存,故填:保持干燥;
根据题意可知,柠檬酸水溶液显酸性。A、柠檬酸能与碳酸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可作为碳酸饮料的添加剂,正确;
B、酸能和铁锈中的氧化铁反应故做金属除锈剂,正确;
C、柠檬酸溶液显酸性能杀死水中的部分细菌,故可以清洗饮水机,正确;
D、酸能和水垢中的难溶性钙镁化合物反应,故作锅炉除垢剂,正确。
故选:ABCD。
4.(2022·新疆·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甲烷中是否含碳元素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配制一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答案】C
【详解】A、木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不能是装置内气压减小,水不能到吸入装置则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选项错误;
B、如图所示,反应后可观察到烧杯内壁出现小水滴,证明甲烷燃烧后生成水,说明甲烷含氢元素,但无法证明甲烷是否含碳元素,选项错误;
C、如图在密闭容器内,红磷燃烧后生成五氧化二磷固体,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从而验证质量守恒定律,选项正确;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时,量筒是用于量取水的体积的,不能用于溶解氯化钠,选项错误;
答案为:C。
考点0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5.(2025·新疆·中考真题)《天工开物》记载了用锡砂(主要成分为)冶炼金属锡(Sn)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为:,用含的锡砂,理论上可炼出锡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设可以炼出锡的质量为x。
解得x=11.9t
答:理论上可炼出锡的质量是11.9t。
【详解】见答案。
6.(2024·新疆·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原理是。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硫酸铜的溶液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理论上得到铜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为16g。
【详解】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已知参加反应的硫酸铜的质量为40g,写出化学方程式:,硫酸铜和铜的质量比为160:64,将硫酸铜质量40g代入,求出生成铜的质量。
详见答案。
7.(2023·新疆·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发生的反应为:。请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室中10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产生CaO的质量为x
答: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为5.6g。
【详解】见答案。
8.(2022·新疆·中考真题)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利用次氯酸钠发生器,通过电解食盐水能够制得次氯酸钠溶液,该反应方程式为:。要制取7.45gNaClO,理论上需要NaCl的质量是 ?
【答案】解:设理论上需要NaCl的质量是,
答:理论上需要NaCl的质量是5.85g。
【详解】见答案。
9.(2021·新疆·中考真题)某造纸厂排放含NaOH的废水200吨,恰好需要含溶质4.9吨的硫酸溶液中和处理,求该废水中NaOH的溶质质量分数。
【答案】解:设该废水中NaOH的溶质质量分数为x
x=2%
答:该废水中NaOH的溶质质量分数为2%。
【详解】见答案。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铜和氧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铜粉必须过量 B.不塞橡胶塞不影响实验结果
C.加热后锥形瓶内固体质量增加 D.加热前所称的是铜粉和氧气的总质量
【答案】C
【详解】A、该实验探究铜和氧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并非验证氧气含量等需要消耗完氧气的实验,铜粉是否过量对探究质量关系并无影响,所以铜粉不一定要过量,错误;
B、若不塞橡胶塞,加热时,氧气进入,生成的氧化铜质量增加,且加热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固体粉末散失到空气中,导致无法准确测量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从而影响实验结果,错误;
C、铜和氧气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氧化铜,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反应的铜和氧气的质量总和等于生成氧化铜的质量,加热后锥形瓶内固体质量增加,增加的质量就是参加反应氧气的质量,正确。
D、加热前称的是铜粉、锥形瓶、橡胶塞以及瓶内空气等的总质量,而不是铜粉和氧气的总质量,错误。
故选C。
2.(2025·新疆和田·三模)有关金属的实验如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
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证明铜生锈与、和有关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B
【详解】A、不锈钢是铁的一种合金,不含铝,因此铝不是不锈钢的组分金属,用不锈钢片和铝片相互刻画,观察划痕情况,不能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该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B、铜片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无明显现象,说明铜的活动性比铁弱;锌粒放入硫酸亚铁溶液中,锌粒表面有黑色物质析出,说明锌的活动性比铁强,可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该实验能达到目的;
C、左侧试管中铜片与CO2、H2O接触,不生锈;中间试管中铜片与O2、H2O接触,不生锈;右侧试管中铜片与O2、CO2、H2O同时接触,生锈,对比说明铜生锈与O2、CO2有关,三支试管都含H2O,不能证明铜生锈与H2O有关,该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D、铁与稀硫酸反应会产生氢气(),装置敞口,氢气逸散到空气中,导致反应后剩余物质质量减少,无法验证质量守恒定律,该实验不能达到目的。
故选B。
3.(2025·新疆喀什·模拟预测)高纯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酸()可制取高纯,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分子个数比为 D.在反应框中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示为
【答案】C
【分析】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由甲酸分解的微观示意图,反应物中含有1个C、2个O、2个H,生成物中含有1个C、1个O,所以还少1个O和2个H,所以另一种产物是一个水分子,则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甲酸(HCOOH)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故A不符合题意;
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故B不符合题意;
C、根据可知,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分子个数比为1:1:1,故C符合题意;
D、结合分析可知,另一种产物是一个水分子,其微观示意图为,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2025·新疆喀什·三模)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MnO2能加快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则所有催化剂都是加快反应速率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都很软
C.碳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氢原子的原子核也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答案】D
【详解】A.MnO2能加快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但并不是所有催化剂都是加快反应速率,故选项推理错误;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但金刚石是自然界最硬的物质,故选项推理错误;
C.碳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但氢原子的原子核只有质子,没有中子,故选项推理错误;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故选项推理正确。
故选:D。
5.(2025·新疆克孜勒苏·模拟预测)如图表示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
D.该转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
【答案】D
【详解】A、转化①是一氧化碳分子和氧分子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分子,该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故选项说法正确;
B、转化②是二氧化碳分子和氢分子反应生成CH4O分子和水分子,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O2+3H2═CH4O+H2O,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故选项说法正确;
C、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水3种氧化物,故选项说法正确;
D、反应前后各原子的种类和个数都没有改变,分子种类发生变化,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6.(2025·新疆喀什·二模)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氧气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则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
C.镁遇稀盐酸放出氢气,则镁遇稀硫酸也可放出氢气
D.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总质量等于生成水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则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答案】C
【详解】A、溶液确实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例如水也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它不是溶液,选项错误;
B、氢氧化钠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所以不能用于干燥二氧化碳,选项错误;
C、镁排在氢前,既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也能与硫酸反应生成氢气,选项正确;
D、质量守恒定律适用于化学反应,冰融化成水属于物理变化,不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选项错误;
故选C。
7.(2025·新疆吐鲁番·一模)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的发生
【答案】C
【详解】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及数目不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化学反应中温度、压力、催化剂等可以影响反应速率,可以通过控制这些反应条件,促进或者抑制化学反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C。
8.(202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C 检验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二氧化锰和木炭粉均为黑色粉末,通过观察颜色无法鉴别,该方案不合理;
B、氢氧化钠溶液变质是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氢氧化钠溶液和碳酸钠溶液都呈碱性,都能使酚酞溶液变红,所以滴加酚酞溶液不能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该方案不合理;
C、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主要是检验甲烷燃烧是否生成水,从而确定甲烷中是否含有氢元素,不能检验碳元素,检验碳元素应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看是否变浑浊,该方案不合理;
D、一氧化碳能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与灼热的氧化铜反应,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该方案合理。
故选D。
9.(2025·新疆昌吉·一模)我国商代就有用铅罐贮酒的记载。铅与醋酸(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反应会生成一种物质,该物质在空气中转化为浮粉(),浮粉加热能得到铅白(Pb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铅和醋酸反应体现了铅的化学性质 B.铅与醋酸反应可能产生氢气
C.铅白中铅元素化合价是+2价 D.浮粉加热变成铅白,固体质量不变
【答案】D
【详解】A、化学性质是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铅与醋酸发生化学反应,在这个过程中表现出的性质属于化学性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已知醋酸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铅排在氢之前,能与酸发生置换反应,盐酸与排在氢前的金属反应会产生氢气,所以铅与醋酸反应可能产生氢气,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C、在PbO中,氧元素通常显 2价,根据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负化合价代数和为零,设铅元素化合价为x,则x+( 2)=0,解得x=+2,铅白中铅元素化合价是+2价,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浮粉(PbCO3)加热分解生成铅白(PbO),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但由于PbCO3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气体逸出,所以固体质量会减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故选D。
10.(2025·新疆·一模)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
A.证据推理: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态度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
C.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宏微结合:氧原子和氧离子都属于氧元素,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答案】B
【详解】A、溶液是具有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但均一、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蒸馏水是均一、稳定的液体,但蒸馏水属于纯净物,不属于溶液,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所以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反应物氧气中含有氧元素,生成物水中含有氢元素和氧元素,由此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元素是质子数相同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氧原子和氧离子都属于氧元素,是因为它们的质子数相同,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B。
11.(2025·新疆昌吉·一模)中国AI芯片技术国际领先。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个数之比为2:3
C.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答案】A
【详解】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从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反应前有氮(N)、氟(F)、硅(Si)原子,反应后依然是这几种原子,且原子的数目也没有发生变化,正确;
B、由微观示意图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4NF3+3Si3SiF4+2N2;反应生成的SiF4(图中丙表示SiF4)、N2(图中丙表示N2)分子个数之比为3:2,错误;
C、NF3、N2、SiF4都是由分子构成的,而Si是由硅原子直接构成的,不是由分子构成,错误;
D、根据反应的化学方程式4NF3+3Si3SiF4+2N2,甲(NF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4+19×3=71,4个NF3的质量为4×71=284;乙(Si)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8,3个Si的质量为3×28=84,则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284:84=71:21,而不是4:3,错误。
故选A。
12.(202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汽车尾气会排放出CO、NO等有毒气体,在气体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将它们转化成空气中含有的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2∶7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答案】C
【分析】由微观示意图可知,甲为一氧化氮、乙为一氧化碳、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氮气,该反应为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化学方程式为。
【详解】A、由分析可知,该反应为一氧化氮与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氮气,不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分析可知,丙为二氧化碳、丁为氮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则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分析可知,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3.(2025·新疆阿克苏·三模)食盐(主要成分为)是重要的调味品,烹调时不添加食盐,菜会食之无味。我国曾发生过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市场销售的氯化钠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进行了探究。
任务一:鉴别工业用盐和食盐
【查阅资料】一般情况下,食盐和亚硝酸钠都呈白色,外观相似。食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水溶液呈中性。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咸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
【进行实验】
(1)同学们对某集贸市场买回的一些散装盐,进行以下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搅拌使样品充分溶解。 样品溶解
方案一 取步骤1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样品是食盐
方案二 取步骤1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溶液呈无色
【实验小结】
(2)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反思与评价】
(3)a.亚硝酸钠不能代替食盐用于烹调
b.上述有一种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任务二:了解加碘食盐
【交流与讨论】
(4)碘是人体必需元素,在人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界获取,人体缺碘易患 。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碘酸钾和氯酸钾化学性质相似,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由此推测在烹调时加入加碘食盐合理的时机是 。
【答案】(1) 产生白色沉淀 无色酚酞溶液
(2) 复分解反应
(3)方案一。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会产生浅黄色沉淀,浓度较小时现象不明显,会被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干扰
(4) 大脖子病或甲状腺肿大 烹调时,需等食物熟后再加入加碘食盐
【详解】(1)由结论可知,样品中只含有食盐,故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后,氯化钠和硝酸银反应产生氯化银白色沉淀和硝酸钠,故现象是产生白色沉淀;氯化钠溶液显中性,亚硝酸钠溶液显碱性,可以加入无色酚酞,溶液不变色,证明无亚硝酸钠。
(2)方案一中发生反应为硝酸银和氯化钠生成氯化银和硝酸钠,化学方程式为,该反应的类型为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两种化合物,属于复分解反应。
(3)方案一不合理,因为亚硝酸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会产生浅黄色沉淀,浓度较小时现象不明显,会被氯化钠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现象干扰。
(4)人体缺碘易患甲状腺肿大;碘酸钾和氯酸钾化学性质相似,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故生成物是氧气和碘化钾,化学式:;碘酸钾受热易分解,故烹调时,需等食物熟后再加入加碘食盐。
14.(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铜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也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它对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1)铜的认识: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2)铜的冶炼: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根据其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推断用黄铜矿炼铜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空气污染物是 (填化学式)。
(3)铜的加工: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和锡。《吕氏春秋》中记载“金(铜单质)柔锡(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表中的A和B分别表示铜和青铜中的一种。根据图判断A是 。
物质 A B
硬度
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
(4)铜的锈蚀:
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反应为的化学式为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②探究铜生锈条件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若要证明铜丝生锈的过程中一定有氧气参加了反应,选取的实验组合是 (填图中实验的序号)。
(5)铜的回收:某工厂的废水经预处理后得到含和的溶液。为了减少污染并促进废物利用,工厂设计以下流程回收Cu和。
①固体A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延展
(2)SO2
(3)铜/Cu
(4) CO2 ②③
(5) 混合物
【详解】(1)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延展性;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反应物中含Cu、Fe、S,故生成的能形成酸雨的空气污染物是二氧化硫,化学式为SO2;
(3)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硬度大,《吕氏春秋》记载:“金(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合两柔则刚说明青铜比铜的硬度大,表中的A和B分别表示铜和青铜中的一种,B的硬度比A大,则B表示青铜,A表示铜或Cu;
(4)①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含有2个Cu原子,3个O原子,2个H原子和X,反应后含有2个Cu原子、2个H原子,1个C原子和5个O原子,故X中含有1个C原子和2个O原子,X的化学式为CO2;
②实验②铜丝同时和二氧化碳以及水同时接触,没有生锈,实验③铜丝同时和氧气、二氧化碳以及水同时接触,生锈,对比②和③证明铜丝生锈的过程中一定有氧气参加了反应;
(5)①工厂设计以下流程回收Cu和FeSO4,步骤Ⅰ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固体A是铜和过量的铁,属于混合物;
②步骤Ⅰ中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化学方程式为。
15.(2025·新疆哈密·三模)北京时间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火箭芯级和助推器均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2)航天服中的废气处理系统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在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反应实现回收再生的过程。航天员呼出的与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 。
(4)如图,生成的水分解制氧气与实验室电解水的反应原理类似,请写出实验室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答案】(1) N2
(2)吸附
(3)
(4)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
【详解】(1)在N2O4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反应前C、H、N、O的个数分别是2、8、6、8,反应后除3X外C、H、N、O的个数分别是2、8、0、8,则3X含有6个N,X含有2个N,X的化学式为N2。
(2)活性炭疏松多孔,具有很强的吸附性。航天服中的废气处理系统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吸附性,它能吸附废气中的有害气体和杂质等。
(3)CO2与H2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生成水(H2O)和甲烷(CH4),化学方程式为,可知该反应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
(4)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在电解水实验中,水分解生成了氢气(由氢元素组成)和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所以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结论。
16.(2025·新疆伊犁·二模)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硫原子属于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②一个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 。
③氧气是由 (填“氧分子”或“氧原子”)构成的。
④在化合物H2O和H2S(硫化氢)中氧与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它们化合价相同的原因是 。
(2)H2S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②若在反应过程中继续通入足量的氧气,硫可进一步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硫,硫化氢与足量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1) 非金属 S2- 氧分子 氧原子和硫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在化学反应中都易得到2个电子
(2) 不发生 2H2S+3O22SO2+2H2O
【详解】(1)①硫为“石”字旁,属于非金属元素。
②一个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会形成带两个单位负电荷的硫离子,则符号为S2-。
③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
④氧原子和硫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为6,在化学变化中都易得到2个电子形成带2个单位的离子,则在化合物中均为-2价。
(2)①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个数不变。
②由图可知,硫化氢和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硫和水,而硫进一步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则总反应方程式为:。
17.(2025·新疆乌鲁木齐·模拟预测)下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请回答:
(1)根据图示算一算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在B图中补充 (填“A”或“B”)
A. B.
(3)根据上图可知,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4)如图是该反应中粒子个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的氢分子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填字母)。
【答案】(1)
(2)B
(3)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4)b
【详解】(1) 根据图示,氨气的化学式为NH3,则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
(2)根据微观示意图,该反应是N2、H2在一定条件下反应生成NH3,化学方程式为,则A中的分子全部参与反应。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不变。反应前(A中)有3个氢分子和1个氮分子,反应过程中分子先破裂为原子,则B中应有2个N原子和6个H原子,需补充2个H原子,所以选 B。
(3)从微观示意图可以看出,A图中氮气分子和氢气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裂变成单个的氮原子和氢原子(B图),然后这些原子重新组合,形成了氨气分子(C图),所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破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
(4)根据,氢气和氮气是反应物,随着反应的进行,氢气分子不断参加反应,其个数逐渐减少,反应结束时个数为0,且参与反应的氢气分子个数比氮气分子多,图像中b曲线符合氢分子个数的变化情况,故选b。
考点0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8.(2025·新疆伊犁·二模)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实验室里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相关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固液剩余物总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质量
34.0 2.0 35.2
请计算:
(1)生成氧气质量为 g。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1)0.8
(2)解:设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
解得:x=1.7g
则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5%。
【详解】(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生成氧气的质量为,故填:0.8;
(2)详见答案。
19.(2025·新疆喀什·二模)中华文明气象万千,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烧石成灰”,是指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使之转化为生石灰,反应原理是:,时至今日,这仍是工业上生产生石灰的方法。煅烧110t石灰石(杂质不分解)后,剩余了66t的固体残渣。请计算生成多少生石灰?
【答案】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为:110t-66t=44t
解:生成生石灰的质量为x
答:生成生石灰56t。
【详解】见答案。
20.(2025·新疆喀什·模拟预测)合成氨工业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发明之一。合成氨的原理为:,用合成氨,理论上能生成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理论上能生成氨气的质量是x。
答:理论上能生成氨气的质量是。
【详解】见答案。
21.(2025·新疆和田·三模)我国成功研发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为我国燃煤机组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技术发展方向。已知氨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充分燃烧68g氨气,会消耗多少克氧气?
【答案】
解:设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
x=96g
答:会消耗96克氧气。
【详解】根据氨气的质量计算,见答案。
22.(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中医药学中,煅烧牡蛎(主要成分为CaCO3)是一种常见的炮制方法,可以制成生牡蛎,具有安神、平肝潜阳的功效。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有一批牡蛎,经煅烧后得到11.2kg氧化钙,请计算:这批牡蛎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
【答案】解:设这批牡蛎中碳酸钙的质量是x。
答:这批牡蛎中碳酸钙的质量是20kg。
【详解】详解见答案。
23.(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天工开物》记载古代“胆水浸铜法”:“以铁釜盛胆矾水,投铁片其中,铜即沉积”。其原理为:,计算要置换出12.8kg铜,至少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解:设需要硫酸铜的质量是x。

解得:
答:需要硫酸铜的质量是32kg。
【详解】详见答案。
24.(2025·新疆阿克苏·三模)“人工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的方式之一: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优质燃料甲醇(),其原理为。需制得甲醇,计算理论上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 (请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设:理论上吸收二氧化碳为x,



答:理论上吸收二氧化碳为88吨。
【详解】见答案
25.(2025·新疆喀什·三模)喀什地区水质较硬,所以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和,实验室可以用盐酸除去水垢:,。现有水垢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计算水垢中含有多少克?
【答案】设水垢中含有碳酸钙的质量为x
x=10g
答:水垢中含有10克。
【详解】见答案。
26.(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炼铁的原理为:,若氧化铁的质量为80t,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是x,则
x=5.6kg
答: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是5.6kg。
【详解】见答案。
27.(202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已知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是多
【答案】1.6g
解:设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为x,
答: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为1.6g。
【详解】见答案。
28.(2025·新疆吐鲁番·一模)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用草酸二甲酯(C4H6O4)加氢制备乙二醇(C2H6O2)的反应原理为:。现要制备12.4t乙二醇,理论上需要H2的质量为多少?
【答案】设要制备12.4t乙二醇,理论上需要H2的质量为x,
x=0.8t,
答:要制备12.4t乙二醇,理论上需要H2的质量为0.8t。
【详解】见答案。
29.(202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金刚砂(SiC)常用于制作航天器涂层,生产原理为:SiO2+3CSiC+2CO↑。计算消耗72kg碳时可制得SiC的质量。
【答案】解:设消耗72kg碳时可制得SiC的质量为x,
x=80kg
答:消耗72kg碳时可制得SiC的质量为80kg。
【详解】见答案。
30.(2025·新疆喀什·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金属性质的差异通过化学变化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已知:,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黄铜中的锌和49g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黄铜中锌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解:设黄铜中锌的质量是x
x=32.5g
答:黄铜中锌的质量是32.5g。
【详解】见答案。
31.(2025·新疆昌吉·一模)潜水器“蛟龙号”进行深海探测时,携带过氧化钠()来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若“蛟龙号”内过氧化钠吸收了88g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答案】设: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x。
x=32g
答: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32g。
【详解】见答案。
32.(2025·新疆阿克苏·一模)某工厂采用烟气脱硫工艺,能消除二氧化硫并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3.2t。理论上该工厂每天需要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解:设理论上该工厂每天需要氧化钙的质量为x。
解得
答:理论上该工厂每天需要氧化钙的质量为2.8t。
【详解】详见答案。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5 化学方程式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命题点 频次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5年3考 2025年1分 2023年2分 2022年3分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考点0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命题点 频次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5年5考 2025年4分 2024年4分 2023年4分 2022年4分 2021年4分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2025·新疆·中考真题)我国大规模利用的转化技术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图1是我国科研人员研究的转化为化学产品的技术路线。
(1)“碳捕获”是指从空气中吸收。生石灰可用于“捕获”,其反应原理为:,的化学式为 。
(2)借助零碳能源电解水制取氢气。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 反应。
(3)汽油常用作汽车的燃料。在汽油机工作的吸气冲程中,需要将汽油雾化,从燃烧的角度分析其目的是 。
(4)图2是在催化剂作用下,制甲醇的微观过程示意图。过程Ⅱ“”分成的两种粒子名称 写出图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从环境或能源的角度,上述技术路线能解决的现实问题是 。
2.(2023·新疆·中考真题)分析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分析推理正确的是
A.有机物均含有碳元素,则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有机物
B.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元素和氢元素
C.化学反应一定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则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发生了化学反应
D.催化剂的质量在化学反应前后不变,则在化学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的物质一定是催化剂
3.(2022·新疆·中考真题)2021年12月9日,我国“天宫课堂”第一课成功授课。兴趣小组同学对其中的“泡腾片实验”很好奇,于是一起开展如下探究。
【查阅资料】
(1)维生素C(C6H8O6)具有增强机体抵抗力,预防和治疗坏血病等作用。某品牌维生素C泡腾片主要成分如图。
(2)柠檬酸为食用酸类,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可增强体内正常代谢,适当剂量对人体无害。柠檬酸易溶于水,20℃时,其2%水溶液的pH为2.1。
(3)碳酸氢钠在医疗上是治疗胃酸过多的药剂之一,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提出问题】维生素C泡腾片溶于水后产生的气体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
同学甲认为产生的气体中不可能含有CO和H2,因为从药品安全角度考虑,H2易燃易爆,CO 。
同学乙认为产生的气体也不可能含有N2,因为 。
同学丙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O2、C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试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I 将一片维生素C泡腾片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 有大量气泡产生
II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 带火星的木条没有复燃 该气体中不含O2
III 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气体中含有
【解释与结论】
(4)同学丁认为由实验II不能确定该气体中不含O2,理由是 。同学们经过讨论,设计了更为严谨的实验,最终证明了该气体中不含氧气。
(5)请你尝试从微粒变化的角度说一说该气体产生的原因 。
【反思与评价】
(6)维生素C泡腾片的保存注意事项是 。
(7)通过本次探究活动,同学们对柠檬酸的用途也充满了兴趣,你觉得柠檬酸还可以用来
A.作碳酸饮料的添加剂 B.做金属除锈剂 C.清洗饮水机 D.作锅炉除垢剂
4.(2022·新疆·中考真题)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
A.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B.探究甲烷中是否含碳元素
C.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D.配制一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
考点0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5.(2025·新疆·中考真题)《天工开物》记载了用锡砂(主要成分为)冶炼金属锡(Sn)的方法,其反应原理为:,用含的锡砂,理论上可炼出锡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6.(2024·新疆·中考真题)我国古代的“湿法炼铜”原理是。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用含硫酸铜的溶液与足量的铁充分反应,理论上能得到铜的质量是多少?
7.(2023·新疆·中考真题)《天工开物》中有“煤饼烧石成灰”的记载,“烧石成灰”发生的反应为:。请根据此化学方程式计算,实验室中10g碳酸钙充分反应后。可制得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
8.(2022·新疆·中考真题)一定浓度的次氯酸钠(NaClO)溶液能有效杀灭“新冠”病毒。利用次氯酸钠发生器,通过电解食盐水能够制得次氯酸钠溶液,该反应方程式为:。要制取7.45gNaClO,理论上需要NaCl的质量是 ?
9.(2021·新疆·中考真题)某造纸厂排放含NaOH的废水200吨,恰好需要含溶质4.9吨的硫酸溶液中和处理,求该废水中NaOH的溶质质量分数。
考点01 质量守恒定律及其应用
1.(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实验小组利用下图装置探究铜和氧气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关系。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铜粉必须过量 B.不塞橡胶塞不影响实验结果
C.加热后锥形瓶内固体质量增加 D.加热前所称的是铜粉和氧气的总质量
2.(2025·新疆和田·三模)有关金属的实验如下,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比较合金与其组分金属的硬度
B.验证锌、铁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
C.证明铜生锈与、和有关
D.验证质量守恒定律
3.(2025·新疆喀什·模拟预测)高纯可用于半导体领域某些芯片的刻蚀。利用甲酸()可制取高纯,同时生成另一种氧化物,其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酸由三种元素组成 B.反应前后原子数目不变
C.反应物和生成物之间的分子个数比为 D.在反应框中另一种产物的微粒图示为
4.(2025·新疆喀什·三模)分析和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MnO2能加快产生氧气的反应速率,则所有催化剂都是加快反应速率
B.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所以金刚石和石墨的质地都很软
C.碳原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则氢原子的原子核也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
D.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和二氧化碳,则该物质一定含有碳、氢两种元素
5.(2025·新疆克孜勒苏·模拟预测)如图表示甲转化为丙的微观过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转化①是化合反应
B.转化②中乙与H2的分子个数比为1:3
C.整个转化过程中共有3种氧化物
D.该转化过程中分子和原子的种类都没有发生变化
6.(2025·新疆喀什·二模)证据推理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溶液是均一、稳定的液体,则均一、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氧气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则二氧化碳也可以用氢氧化钠干燥
C.镁遇稀盐酸放出氢气,则镁遇稀硫酸也可放出氢气
D.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总质量等于生成水的质量符合质量守恒定律,则冰融化成水后质量不变,也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7.(2025·新疆吐鲁番·一模)化学观念是化学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
B.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时,往往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C.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和数目都发生了改变
D.控制反应条件可以促进或抑制化学反应的发生
8.(202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物质的检验、鉴别、除杂是重要的实验技能。下列实验方案合理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二氧化锰和木炭粉 观察颜色
B 检验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 取样,滴加酚酞溶液
C 检验甲烷中含有碳元素 点燃气体后,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
D 除去CO2中少量的CO 通过灼热的氧化铜
A.A B.B C.C D.D
9.(2025·新疆昌吉·一模)我国商代就有用铅罐贮酒的记载。铅与醋酸(化学性质和盐酸相似)反应会生成一种物质,该物质在空气中转化为浮粉(),浮粉加热能得到铅白(PbO)。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铅和醋酸反应体现了铅的化学性质 B.铅与醋酸反应可能产生氢气
C.铅白中铅元素化合价是+2价 D.浮粉加热变成铅白,固体质量不变
10.(2025·新疆·一模)化学观念和科学思维是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下列有关认识正确的
A.证据推理:溶液具有均一、稳定性,因此均一稳定的液体都是溶液
B.态度责任:可燃性气体或粉尘遇明火易发生爆炸,加油站、面粉厂要严禁烟火
C.守恒思想:某物质在氧气中燃烧有水生成,证明该物质中含有氢、氧两种元素
D.宏微结合:氧原子和氧离子都属于氧元素,是因为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
11.(2025·新疆昌吉·一模)中国AI芯片技术国际领先。进行硅芯片蚀刻时的产物均为气体,在蚀刻物表面不留任何残留物。该反应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数目均不变 B.反应生成的丙和丁分子个数之比为2:3
C.上述四种物质均由分子构成 D.参加反应的甲和乙的质量比为
12.(202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汽车尾气会排放出CO、NO等有毒气体,在气体中加入催化剂,可以将它们转化成空气中含有的无毒气体,其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从图示获得的信息正确的是
A.该反应类型为置换反应
B.催化剂在该反应前后质量和性质不变
C.反应生成的丙和丁的质量比为22∶7
D.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O+2CO=2CO2+N2
13.(2025·新疆阿克苏·三模)食盐(主要成分为)是重要的调味品,烹调时不添加食盐,菜会食之无味。我国曾发生过将工业用盐亚硝酸钠()误作食盐用于烹调而引起的中毒事件。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针对市场销售的氯化钠中是否含有亚硝酸钠进行了探究。
任务一:鉴别工业用盐和食盐
【查阅资料】一般情况下,食盐和亚硝酸钠都呈白色,外观相似。食盐化学性质比较稳定,其水溶液呈中性。亚硝酸钠是一种工业用盐,有毒,有咸味,易溶于水,其水溶液呈碱性,与硝酸银溶液反应产生浅黄色沉淀。
【进行实验】
(1)同学们对某集贸市场买回的一些散装盐,进行以下实验。
方案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步骤1:取少量样品于烧杯中,向其中加入足量水,搅拌使样品充分溶解。 样品溶解
方案一 取步骤1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适量硝酸银溶液和稀硝酸。 样品是食盐
方案二 取步骤1中的少量溶液于试管中,滴加 。 溶液呈无色
【实验小结】
(2)方案一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
【反思与评价】
(3)a.亚硝酸钠不能代替食盐用于烹调
b.上述有一种方案不合理,理由是 。
任务二:了解加碘食盐
【交流与讨论】
(4)碘是人体必需元素,在人体内不能生成,需从外界获取,人体缺碘易患 。加碘食盐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碘酸钾和氯酸钾化学性质相似,受热易分解生成一种常见的单质和一种含两种元素的化合物,该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由此推测在烹调时加入加碘食盐合理的时机是 。
14.(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金属材料的使用作为一个时代的标志,见证了人类文明发展的过程。历史上人类冶炼不同金属的大致年代如图所示,铜是人类使用较早的金属,也是重要的金属资源,它对于改善人类生活、促进人类文明起着重要作用。
(1)铜的认识:2021年3月,三星堆遗址又出土了大量的青铜器和金器,其中部分青铜器和金器上,还有被人为敲击的痕迹。通过敲打可将青铜等金属材料打制成不同的形状,是利用了金属的 性。
(2)铜的冶炼:黄铜矿的主要成分是,根据其主要成分的组成元素,推断用黄铜矿炼铜过程中,产生的气态空气污染物是 (填化学式)。
(3)铜的加工:青铜是金属冶铸史上最早的合金,其主要成分是铜和锡。《吕氏春秋》中记载“金(铜单质)柔锡(锡单质)柔,合两柔则刚”。表中的A和B分别表示铜和青铜中的一种。根据图判断A是 。
物质 A B
硬度
注:硬度以金刚石的硬度为10作标准,1表示很软,10表示很硬
(4)铜的锈蚀:
①铜在潮湿的空气中锈蚀的反应为的化学式为 。
编号 ① ② ③ ④ ⑤
实验
现象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铜丝表面有绿色物质 无明显现象 无明显现象
②探究铜生锈条件的实验,实验中使用经煮沸迅速冷却的蒸馏水,若要证明铜丝生锈的过程中一定有氧气参加了反应,选取的实验组合是 (填图中实验的序号)。
(5)铜的回收:某工厂的废水经预处理后得到含和的溶液。为了减少污染并促进废物利用,工厂设计以下流程回收Cu和。
①固体A是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②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5.(2025·新疆哈密·三模)北京时间2025年3月21日,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1)火箭芯级和助推器均使用偏二甲肼()和四氧化二氮()作为推进剂。在中,氮、氧元素的质量比 (最简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则X的化学式为 。
(2)航天服中的废气处理系统对航天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呼吸产生的废气进入装有活性炭的装置,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 性。
(3)在载人航天器中利用如图所示反应实现回收再生的过程。航天员呼出的与在催化剂条件下反应,该反应生成水和甲烷的分子个数比为 。
(4)如图,生成的水分解制氧气与实验室电解水的反应原理类似,请写出实验室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该实验可以得出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组成的理论依据是 。
16.(2025·新疆伊犁·二模)宏观和微观相结合是认识物质结构与性质的重要方法。
(1)氧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
①硫原子属于 (填“金属”“非金属”或“稀有气体”)元素。
②一个硫原子得到两个电子形成一种新粒子,该粒子的符号为 。
③氧气是由 (填“氧分子”或“氧原子”)构成的。
④在化合物H2O和H2S(硫化氢)中氧与硫元素的化合价均为-2价,从原子结构上分析它们化合价相同的原因是 。
(2)H2S气体在空气中燃烧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①该化学反应中,原子的种类和数目 (填“发生”或“不发生”)改变。
②若在反应过程中继续通入足量的氧气,硫可进一步完全转化为二氧化硫,硫化氢与足量氧气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17.(2025·新疆乌鲁木齐·模拟预测)下图是在高温高压、催化剂条件下氮气和氢气发生反应生成氨气的微观模拟图,其中、分别表示氮原子和氢原子。请回答:
(1)根据图示算一算氨气中氮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是 。
(2)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应该在B图中补充 (填“A”或“B”)
A. B.
(3)根据上图可知,该化学变化的实质是 。
(4)如图是该反应中粒子个数随反应时间的变化关系,其中表示的氢分子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 (填字母)。
考点02 根据化学反应方程式的计算
18.(2025·新疆伊犁·二模)化学小组的同学为测定实验室里一瓶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进行了相关实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测得的实验数据记录如表所示。
反应前物质的质量/g 充分反应后固液剩余物总质量/g
过氧化氢溶液 二氧化锰质量
34.0 2.0 35.2
请计算:
(1)生成氧气质量为 g。
(2)此过氧化氢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
19.(2025·新疆喀什·二模)中华文明气象万千,明代宋应星所著《天工开物》记载“烧石成灰”,是指煅烧石灰石(主要成分是)使之转化为生石灰,反应原理是:,时至今日,这仍是工业上生产生石灰的方法。煅烧110t石灰石(杂质不分解)后,剩余了66t的固体残渣。请计算生成多少生石灰?
20.(2025·新疆喀什·模拟预测)合成氨工业被认为是20世纪最伟大的化学发明之一。合成氨的原理为:,用合成氨,理论上能生成氨气的质量是多少?
21.(2025·新疆和田·三模)我国成功研发燃煤锅炉混氨燃烧技术,为我国燃煤机组实现二氧化碳减排提供了具有可行性的技术发展方向。已知氨气()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充分燃烧68g氨气,会消耗多少克氧气?
22.(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中医药学中,煅烧牡蛎(主要成分为CaCO3)是一种常见的炮制方法,可以制成生牡蛎,具有安神、平肝潜阳的功效。煅烧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现有一批牡蛎,经煅烧后得到11.2kg氧化钙,请计算:这批牡蛎中碳酸钙的质量是 。
23.(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天工开物》记载古代“胆水浸铜法”:“以铁釜盛胆矾水,投铁片其中,铜即沉积”。其原理为:,计算要置换出12.8kg铜,至少需要硫酸铜的质量为多少?
24.(2025·新疆阿克苏·三模)“人工转化”是实现“碳中和”的方式之一:将二氧化碳转化为优质燃料甲醇(),其原理为。需制得甲醇,计算理论上可以吸收的二氧化碳质量 (请写出计算过程)。
25.(2025·新疆喀什·三模)喀什地区水质较硬,所以热水瓶用久后,瓶胆内壁常附着一层水垢[主要成分是和,实验室可以用盐酸除去水垢:,。现有水垢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后,生成,计算水垢中含有多少克?
26.(2025·新疆乌鲁木齐·三模)《天工开物》中有我国古代炼铁的记载。炼铁的主要原料是铁矿石,用赤铁矿石(主要成分是)炼铁的原理为:,若氧化铁的质量为80t,理论上可以炼出铁的质量是多少?
27.(202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已知二氧化碳转化为甲醇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理论上可制备的质量是多
28.(2025·新疆吐鲁番·一模)乙二醇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一定条件下用草酸二甲酯(C4H6O4)加氢制备乙二醇(C2H6O2)的反应原理为:。现要制备12.4t乙二醇,理论上需要H2的质量为多少?
29.(2025·新疆乌鲁木齐·一模)金刚砂(SiC)常用于制作航天器涂层,生产原理为:SiO2+3CSiC+2CO↑。计算消耗72kg碳时可制得SiC的质量。
30.(2025·新疆喀什·一模)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金属性质的差异通过化学变化测定黄铜(铜锌合金)中锌的质量。已知:,请根据化学方程式计算,黄铜中的锌和49g硫酸恰好完全反应,则黄铜中锌的质量是多少?
31.(2025·新疆昌吉·一模)潜水器“蛟龙号”进行深海探测时,携带过氧化钠()来吸收二氧化碳并产生氧气,反应方程式为。若“蛟龙号”内过氧化钠吸收了88g二氧化碳,可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多少?
32.(2025·新疆阿克苏·一模)某工厂采用烟气脱硫工艺,能消除二氧化硫并将其转化为硫酸钙等产品,实现“变废为宝”,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该工厂每天产生的二氧化硫的质量为3.2t。理论上该工厂每天需要氧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