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0 溶液--5年中考化学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吉林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10 溶液--5年中考化学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吉林专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溶液
考点01 溶解度(选择题)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解度 5年2考 选择题 2024年1分 2021年1分 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考点02 溶解度(填空题)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解度 5年5考 填空题 2025年5分 2024年3分 2023年7分 2022年6分 2021年3分 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降温结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考点01 溶解度(选择题)
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部分操作及原理如下:
步骤 操作 原理
1 30℃时,将NH3、CO2依次通入饱和NaCl溶液
2 过滤,加热NaHCO3固体
根据图表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B.3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
C.NaHCO3析出的原因: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
D.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中不含NaHCO3
【答案】C
【解析】A、比较物质溶解度时,应指定温度。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较低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温度较高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NH4Cl的溶解度,A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NaCl的溶解度为36.3g,则此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B错误;
C、溶质能析出的原因是溶剂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小于该溶质的质量,所以NaHCO3析出的原因是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C正确;
D、饱和溶液改变条件析出溶质后仍是饱和溶液,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是NaHCO3饱和溶液,含有NaHCO3,D错误。
故选:C。
2.(2021·吉林·中考真题)结合KN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t2℃的饱和NH4Cl溶液降温到t1℃,溶液质量减小
【答案】C
【分析】本题考查溶解度曲线。
【解析】A、由图像可知,溶解度曲线上的交点表示溶解度相等,所以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图像可知,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故B不符合题意;
C、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才能变成饱和溶液,故C符合题意;
D、将t2℃的饱和NH4Cl溶液降温到t1℃,根据图像可知,会有氯化铵晶体析出,导致溶质质量减小,溶液质量减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难度不大,根据溶解度基本概念即可作答。
考点02 溶解度(填空题)
1.(2025·吉林·中考真题)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13.3 31.6 63.9 110
(1)“扫取以水淋汁”:在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 g。
(2)“乃煎炼而成”:此操作对应的结晶方法是 。可在下图坐标纸中绘制溶解度曲线 。
(3)和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4)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温度约为 。
【答案】(1)110
(2)蒸发结晶
(3)KNO3/硝酸钾
(4)22(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表格中数据,60℃时KNO3的溶解度是110g,溶解度的定义是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中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溶质的质量,所以60℃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KNO3 110g。
(2)“乃煎炼而成” 是通过加热使水分蒸发,从而使溶质结晶析出,对应的结晶方法是蒸发结晶;
根据不同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数据,在坐标图上描点连线,作图为。
(3)对比表格中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溶解度的变化情况,KNO3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幅度大,KCl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幅度相对较小,所以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KNO3。
(4)根据溶解度曲线,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温度约为22℃(合理即可)。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近期,天津大学焦魁教授的团队与合作者研发出超薄碳纳米纤维薄膜及泡沫镍,这项研究的应用使氢燃料电池性能提高近两倍。回答下列小题。
2.(2024·吉林·中考真题)根据如图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NaCl与的溶解度相同,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2)海水里含有大量NaCl,海水晒“盐”需要经过 结晶过程。
【答案】(1)a1 相等
(2)蒸发
【解析】(1)当温度为a1℃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一点,NaCl与KNO3的溶解度相同;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海水里含有大量 NaCl,海水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过程。因为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通过蒸发水分可使氯化钠结晶析出。
3.(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小宁和小雨在家里配制蔗糖溶液,用于自制冰棍。结合蔗糖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40 60
溶解度/g 191 204 238 287
(1)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 g。
(2)20℃时,为了得到最甜的蔗糖溶液,二人决定配制80g蔗糖饱和溶液,则需要取用蔗糖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取整数)。
(3)配制过程中,能够加快蔗糖溶解的方法有 (答出一点即可)。
(4)取少量配好的饱和溶液品尝后,小宁认为溶液过甜,小雨仍坚持做最甜的冰棍。于是,二人倒出70g溶液,按如图方案(部分流程省略)分别制作冰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和d杯内,溶液的甜度:b=d
B.b和e杯内,溶液的甜度:b>e
C.冷却至10℃时,模具c内没有晶体析出
D.冷却至10℃时,模具f、g内均有晶体析出
【答案】(1)204
(2)54
(3)加热或搅拌等(合理即可)
(4)AB
【解析】(1)由表可知,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
(2)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则需要取用蔗糖的质量为:;
(3)配制过程中,能够加快蔗糖溶解的方法有加热(温度升高,分子运动速率加快),或搅拌(增大蔗糖与水的接触面积)等;
(4)A、溶液具有均一性,b和d中蔗糖的溶质质量分数相同,故b和d杯内,溶液的甜度:b=d,符合题意;
B、向d中加入35g水,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b和e杯内,溶液的甜度:b>e,符合题意;
C、模具c内为蔗糖的饱和溶液,冷却至10℃时,蔗糖的溶解度减小,故模具c内有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D、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204g,该温度下,35g蔗糖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溶剂质量为:35g-23g=12g,故e中溶质质量为:23g,溶剂质量为:12g+35g=47g,1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191g,设该温度下47g水可溶解蔗糖的质量为x,则,x=89.77g大于23g,溶液具有均一性,则冷却至10℃时,模具f、g内均无晶体析出,不符合题意。
故选AB。
4.(2023·吉林·中考真题)绘制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温馨提示: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绘制曲线)。
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中图1的坐标纸上绘制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
(2)图2为绘制的硝酸钾溶解度曲线,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
(3)请根据硝酸钾和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或表中的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答案】(1)
(2)21(合理即可)
(3)硝酸钾/KNO3
【解析】(1)用纵坐标表示溶解度,横坐标表示温度,根据表1中的数据,使用描点法绘制的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 ;
(2)根据图2为绘制的硝酸钾溶解度曲线可知,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大约是21g;
(3)根据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可知,硝酸钾、氯化钠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都是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硝酸钾溶解度曲线较陡,氯化钠溶解度曲线较平缓,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比氯化钠大,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硝酸钾。
5.(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根据NaC1和KNO3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KNO3 13.3 31.6 63.9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 g。
(2)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3)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各步操作均已充分溶解,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a和b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烧杯a和d内,溶剂质量:a>d
C.烧杯c和f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f
D.烧杯c和f内,剩余固体质量:c>f
E.烧杯b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0.9%
【答案】(1)31.6
(2)氯化钠/NaCl
(3)ABCE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
(2)根据溶解度曲线分析可知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3)A、a中饱和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24%,设a中KN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x,则,得出x≈24g,其中溶剂水的质量=100g-24g=76g,40℃时76g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的质量=,则在a中加入10g硝酸钾后硝酸钾质量=24g+10g=34g,34g<48.6g,硝酸钾能完全溶解,b中溶质质量分数=,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根据上述分析得出a中溶剂水的质量为76g,设d中NaCl的质量为y, ,y≈26.5g,其中溶剂水的质量=100g-26.5g=73.5g,76g>73.5g,故选项说法正确;
C、c与f中都有固体剩余,则上层清液都为饱和溶液,t℃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则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也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D、整个过程溶剂质量不变,根据上述分析得出c烧杯中溶剂质量为76g,硝酸钾的总质量为34g,f烧杯中溶剂质量为73.5g,氯化钠的总质量为36.5g,t℃时硝酸钾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设此时溶解度为s,则c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f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比较可知f中剩余固体的质量大于c中剩余固体质量,故选项说法错误;
E、根据上述计算得出b中硝酸钾的溶质质量分数为30.9%,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BCE。
6.(2022·吉林·中考真题)请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 。
(2)将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是 。
(3)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获得晶体的两种常用方法。当NaCl中混有少量KNO3时,提纯NaCl的方法是 。
【答案】(1)小
(2)加入NaCl固体(合理即可)
(3)蒸发结晶
【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进行分析。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知,10℃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小,故填:小。
(2)不饱和溶液变饱和溶液的方法有:加溶质、恒温蒸发水、改变温度,将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是加入NaCl固体、恒温蒸发水、降低温度,故填:加入NaCl固体(合理即可)。
(3)由溶解度曲线知,NaCl和KNO3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NaCl受温度影响不大,适用于蒸发结晶,KNO3受温度影响较大,适用于降温结晶,当NaCl中混有少量KNO3时,提纯NaCl的方法是蒸发结晶,故填:蒸发结晶。
【点睛】本题考查了溶解度曲线的应用,难度不大。
7.(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aCl 35.5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1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2)3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 (选填“NaCl”或“KNO3”);
(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0℃时,能够配置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KNO3溶液
B.20℃时,20gNaCl固体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
C.20℃到30℃之间,能配置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
D.将KNO3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KNO3晶体,过滤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原溶液相比,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
【答案】 35.8 KNO3 BCD
【解析】(1)从NaCl溶解度表中可知10℃时,NaCl的溶解度为35.8g;
(2)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30℃时,溶解度较大是KNO3;
(3)A、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0.9g,此温度下溶质的质量分数最大值是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故不能配制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硝酸钾溶液,说法错误;
B、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0g,20gNaCl固体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C、20℃到30℃之间,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6.0g,小于36.3g,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31.6g,小于45.8g,在此温度之间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可能相等,故能配置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氯化钠饱和溶液和硝酸钾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D、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在恒温蒸发水时,溶质硝酸钾的质量不变而溶剂水的质量不断减小,根据,随蒸发时间增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因溶剂水的减小而增大,直到硝酸钾达到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在不断增大;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恒温蒸发水时,硝酸钾晶体不断析出,由于水和硝酸钾同时按一定比例减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再发生改变;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结晶时,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的质量在减小,此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在减小;
一、选择题
1.(2025·吉林长春·二模)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b点表示t2℃时,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C.将t3℃时的碳酸钠饱和溶液继续加热,可观察到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t2℃时,碳酸钠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碳酸钠析出的晶体多
【答案】D
【解析】A、根据图示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图示可知,b点表示t2℃时,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故选项说法正确;
C、根据图示可知,t3℃以后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将t3℃时的碳酸钠饱和溶液继续加热,溶解度降低,可观察到溶液中有晶体析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D、没有说明溶液的量,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多少,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
2.(2025·吉林长春·一模)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3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D.20℃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答案】B
【解析】A、在比较物质的溶解度时,需要指明温度,温度不能确定,溶解度也不能确定,错误;
B、碳酸氢钠会醋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所以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正确;
C、3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是40g,所以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故C错误;
D、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50g“果蔬洗盐”中含有氯化钠50g×50%=25g,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错误。
故选B。
二、填空与简答
3.(2025·吉林长春·二模)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
(1)如图是一瓶硝酸钾溶液,写出关于该溶液的三点信息 。
(2)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图1实验中所得溶液饱和的是b和c,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②若要使c中固体溶解,可采用的方法之一是 ;
③由图2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获得硝酸钾晶体常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C.℃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一定有晶体析出
【答案】(1)溶质是硝酸钾;溶剂是水;溶质质量分数是6%
(2)20 加水/升温 C
【解析】(1)从标签“硝酸钾溶液”可知溶液的溶质是硝酸钾,溶剂是水;
标签上的“6%”表示溶质质量分数为 6%。
(2)①由图 1 可知,在一定温度下,100g 水中分两次加入10g 硝酸钾得到 120g饱和溶液,第3次又加入10g硝酸钾仍得到 120g饱和溶液,所以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20g。
②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要使 c 中固体溶解,可采用加水或升温的方法。
③A、由图 2 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A 正确;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获得硝酸钾晶体常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B 正确;
C、t2℃时硝酸钾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一定有晶体析出,但如果是不饱和溶液,降温至t1℃时不一定有晶体析出,C 错误。
故选C。
4.(2025·吉林松原·模拟预测)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
(2)时,将硝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保持温度不变,把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发掉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钾的溶解度不变 C.溶剂水的质量不变
【答案】(1)
(2)饱和
(3)B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
(2)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6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60g硝酸钾,则该温度下,将50g硝酸钾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0g,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3)A、保持温度不变,把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发掉水,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B、温度不变,物质的溶解度不变,符合题意;
C、蒸发掉20g水,则溶剂水的质量减小,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2025·吉林四平·模拟预测)如图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2)℃时,将物质投入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4)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 的方法实现。
【答案】(1)C
(2)饱和
(3)B>A>C
(4)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解析】(1)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C;
(2)t1℃时,B物质的溶解度是40g,50g水最多溶解B物质的质量=,30g>20g,B物质不能完全溶解,将30gB物质投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
(3)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A、B的溶解度减小,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A、B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变小,溶液仍为饱和溶液,C没有晶体析出,质量分数不变,一定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分数=,溶解度越大,质量分数越大,t1℃时B的溶解度大于A的溶解度大于t2℃时C的溶解度,所以t1℃时三种物质的溶质质量分数由大到小的顺序是B>A>C。
(4)A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若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降温结晶(或冷却热饱和溶液)方法实现。
6.(2025·吉林长春·模拟预测)《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NaCl的KNO3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 KNO3固体。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 NaCl的溶解度约为 g;
(2)20℃时, 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计算结果保留0.1)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搅拌能增大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
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 KNO3的饱和溶液
C.“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 NaCl
(4)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的KNO3晶体还含有少量NaCl,为获得更纯净的晶体,还应洗涤、干燥,最佳洗涤剂为 。 (填“饱和KNO3溶液”或“饱和 NaCl溶液”)
【答案】(1)35
(2)23.1
(3)B
(4)饱和KNO3溶液
【解析】(1)根据图示可知,10℃时, NaCl的溶解度约为35g;
(2)根据图示可知,20℃时, KNO3的溶解度为30g,100g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3)A、搅拌只能加快溶解速率,不能增大 NaCl 的溶解度,故错误。
B、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正确;
C、过滤后滤液中还含有少量 KNO3,不只含 NaCl,故错误,故选:B;
(4)饱和 KNO3溶液不会显著溶解已经析出的KNO3晶体,却能尽可能冲去附着于晶体表面的少量NaCl,从而得到更纯净的 KNO3晶体,因此洗涤剂为饱和KNO3溶液。
7.(2025·吉林长春·三模)神奇的“风暴瓶”能报天气知冷暖,作“风暴瓶”用到以下物质:樟脑、酒精、KNO3、NH4Cl、水等。
(1)图1“风暴瓶”内的固体为樟脑晶体,樟脑在乙醇和水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气温下降,风暴瓶内固体 (填“增多”“减少”、“不变”)。
(2)图2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
①KNO3和NH4Cl这两个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②点P的含义是 。
③t1℃时,将20g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 g。
④从饱和KNO3溶液中析出KNO3晶体,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答案】(1)增多
(2)KNO3 t2℃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65 降温
【解析】(1)樟脑在乙醇和水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气温下降,樟脑的溶解度降低,则风暴瓶内固体增多;
(2)①由图2可知,KNO3和NH4Cl这两个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KNO3;
②由图2可知,P点为KNO3和NH4Cl溶解度曲线的交点,则P点的含义是t2℃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③由图可知,t1℃时,KNO3的溶解度为30g,即100g的水中最多能溶解30g的硝酸钾固体,则t1℃时,将20g 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最多能溶解15g KNO3,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④由图2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则从饱和KNO3溶液中析出KNO3晶体,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8.(2025·吉林辽源·三模)根据图中、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
(2)时,将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20℃时,向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
【答案】(1)>(或大于)
(2)90
(3)降温
(4)AB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时,KNO3 的溶解度曲线在NaCl溶解度曲线的上方 ,即40℃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2)t℃时KNO3的溶解度是80.0g,其含义是t℃时,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80.0g ,那么50g水中最多能溶解KNO3的质量为40g 。将45g KNO3固体放入50g水中,只能溶解40g ,所得溶液质量为。
(3)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因为降低温度时KNO3的溶解度减小,溶液可由不饱和变为饱和。
(4)A、从溶解度曲线可以明显看出,与NaCl相比,KNO3的溶解度曲线更陡,说明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该选项正确;
B、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所以除去KNO3中混有的NaCl,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KNO3会大量结晶析出,而NaCl基本留在溶液中,该选项正确;
C、20℃时NaCl的溶解度是36.0g,此温度下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向40.0g质量分数为25%的NaCl溶液中加入10.0gNaCl,溶液若达到饱和状态,溶质质量分数也达不到40%,该选项错误。
故选AB。
9.(2025·吉林四平·二模)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1)请在图中补充另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标明两条曲线对应物质的名称 。
(2)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用 方法除去。请结合图解解释其原因 。
(3)现有40℃时的KNO3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
A.如果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m1=m2
B.分别降温到10℃,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在20℃~30℃区间内,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
【答案】(1)
(2)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C
【解析】(1)根据表格数据画出溶解度曲线并标明两条曲线对应物质的名称为;
(2)由表格数据可知,和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中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因此中混有少量KCl,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除去,其原因是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3)A、由表格数据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钾大,如果40℃时饱和溶液和K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将40℃时饱和溶液和KCl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10℃,、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固体析出,由于不确定的大小关系,所以不能比较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表格数据可知,2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比硝酸钾大,3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比氯化钠大,则在20℃~30℃区间内,和KCl的溶解度相等,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C。
10.(2025·吉林松原·二模)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和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如图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
7 12.5 21.5 39.7 49.0 47.3
(1)和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时,水中加入,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将时的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均升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的取值范围在 之间。
【答案】(1)/碳酸钠
(2)
(3)小于
(4)20~30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和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碳酸钠;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Na2CO3的溶解度为20g,50g水中加入12gNa2CO3,经充分溶解,只能溶解10gNa2CO3,则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10g:50g=1:5;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则t1℃时,NaCl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Na2CO3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则t1℃时,将相同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和NaCl饱和溶液均升温至t2℃,此时,Na2CO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NaCl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t2℃时,氯化钠的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由表中信息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20 ℃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30 ℃时,NaCl的溶解度小于Na2CO3的溶解度,则NaCl和Na2CO3溶解度相等时对应的温度t2在20 ℃~30 ℃之间。
11.(2025·吉林长春·二模)神奇的“风暴瓶”曾用于预报天气。制作“风暴瓶”溶液时用到和。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的溶解度为 g。
(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3)下列三种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时,将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
B.时,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时,将等质量的和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析出晶体的质量:
【答案】(1)50.4
(2)增大
(3)C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3℃时,NH4Cl的溶解度为50.4g;
(2)由溶解度曲线可知,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3)A、t1℃时,NH4Cl的溶解度是37.2g,则100g水中最多溶解37.2g氯化铵固体,所以t1℃时,将20gNH4Cl固体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18.6g氯化铵固体,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8.6g+50g=68.6g,故A错误;
B、t2℃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等,选项中不知道溶液质量,不能确定含有溶质质量多少,故B错误;
C、t3℃时,将等质量的KNO3和NH4Cl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2℃,硝酸钾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均减小,均会析出晶体,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即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的幅度更大,所以析出晶体的质量:KNO3>NH4Cl,故C正确;
故选C。
12.(2025·吉林四平·二模)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用酒精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氯化钠溶液选种。现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除了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细口瓶、胶头滴管、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
②将 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B.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小的是乙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答案】(1)C2H5OH/C2H6O/CH3CH2OH
(2)玻璃棒
(3)a1 AC
【解析】(1)医用酒精是酒精的水溶液,溶剂是水,溶质是酒精,化学式为C2H5OH或C2H6O或CH3CH2OH;
(2)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出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体积,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托盘天平、药匙)和量取水(量筒、胶头滴管),最后进行溶解(烧杯、玻璃棒),装瓶贴标签(细口瓶),故配制过程中除了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细口瓶、胶头滴管、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玻璃棒,其作用是搅拌、加速氯化钠固体溶解;
(3)①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a1℃;
②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温过程中,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会析出晶体,甲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则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故A正确;
B、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2℃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则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剂质量是甲<乙,溶质质量是甲>乙,降温至a1℃,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析出晶体,而溶剂质量不变,仍是甲<乙,即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少的是甲,故B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甲乙的溶解度均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温过程中,甲乙的溶解度均减小,均会析出晶体,均变为a1℃下的饱和溶液,a1℃时,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因此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故C正确;
故选:AC。
13.(2025·吉林通化·模拟预测)为研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小组查阅资料:某钢铁厂处理高盐废水(含氯化钠、硫酸钠及微量的其他盐)的流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当温度高于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时,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降温至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 。
(4)结合溶解度曲线解释,“蒸发结晶2”主要得到氯化钠的原因是 。
【答案】(1)40
(2)148.4
(3)/硫酸钠
(4)时,硫酸钠溶解度明显小于氯化钠,经“冷冻结晶”后的母液2中,硫酸钠含量低,氯化钠含量高(合理即可)
【解析】(1)根据溶解度曲线,温度高于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8.4g,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只能溶解48.4g硫酸钠固体,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00g+48.4g=148.4g;
(3)由溶解度曲线可知,低于40℃时,硫酸钠随温度降低,溶解度减小很快,氯化钠溶解度变化不明显,故降温至0℃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硫酸钠;
(4)0℃时,硫酸钠溶解度明显小于氯化钠,经“冷冻结晶”后的母液2中,硫酸钠含量低,氯化钠含量高,故“蒸发结晶2”主要得到氯化钠。
14.(2025·吉林长春·模拟预测)和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时,的溶解度为 g。
(2)A点的含义是 。
(3)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4)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样品,要除去氯化钾固体,具体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A.溶解、蒸发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
B.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
C.溶解、升高温度、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答案】(1)40
(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3)降低温度
(4)B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可知,℃时,的溶解度为40g;
(2)A点两曲线相交,故A点的含义是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3)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较小,故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降低温度;
(4)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变化不大,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增大较大,故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样品,要除去氯化钾固体,具体操作是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B正确。
故选B。
15.(2025·吉林长春·一模)如图1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假设实验过程中水不挥发)
(1)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2)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 。
(3)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图2中的 (填“a”或“b”)相似。
[扩展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图3)测定了溶液温度及pH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图4)。
(4)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
(5)a点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a、b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则b点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 。
【答案】(1)6:5
(2)109g
(3)a
(4)稀盐酸
(5)7
【解析】(1)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则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为120g,溶剂质量是100g,故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120g:100g=6:5;
(2)溶解度是指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则室温时,100g水中溶解的溶质质量为120g-11g=109g,即室温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109gNaOH达到饱和状态,所以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109g;
(3)氢氧化钠溶于水放热,温度升高,从实验可知,氢氧化钠在较高温度下能全部溶解在100g水中,恢复到室温(即降低温度时)有固体析出,说明氢氧化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图2中a曲线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b曲线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所以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图2中的a相似;
(4)由pH曲线可知,开始时溶液的pH大于7,呈碱性,随着另一溶液的加入,溶液的pH逐渐减小至7、然后小于7,说明是将稀盐酸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5)中和反应放热,a点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说明此时稀盐酸和氢氧化钠恰好完全反应,放出的热量最多,因为a、b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此时酸碱恰好完全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溶液呈中性,所以b点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7。
16.(2025·吉林松原·一模)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时,向50g水中加入65ga物质,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答案】(1)a<b<c
(2)
(3)110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a<b<c;
(2)由图可知,t2℃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t3℃时,a物质的溶解度是120g,即100g水最多溶解120ga,所以向50g水中加入65ga物质,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50g+60g=110g。
17.(2025·吉林白城·模拟预测)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0g物质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将物质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
(3)t3℃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降温到t2℃,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溶剂的质量:a>b>c
C.溶质的溶解度:a=b>c D.溶液质量:a【答案】(1)60
(2)升高温度
(3)ACD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则t1℃时,将20g物质c加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10g物质c,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10g+50g=60g。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则将物质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是升高温度。
(3)A、t3℃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降温到t2℃,其中a、b的溶解度均减小,饱和溶液仍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变为t2℃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于时t2℃,a、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降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为t3℃时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降温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a=b>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3℃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a>b>c,则t3℃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aC、t3℃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降温到t2℃,溶质的溶解度:a=b>c,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t3℃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降温到t2℃,其中a、b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固体析出,由于t3℃时溶解度a>b,t2℃时溶解度a=b,说明析出固体的质量a>b,则降温后所得溶液质量a故选:ACD。
18.(2025·吉林长春·一模)回答下列与溶液有关的问题。
(1)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硝酸钾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其中涉及的化学实验过程包括 (填操作名称)。
(2)已知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如图1所示。℃时,将氯化钾与硝酸钾各30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如图2),充分搅拌后,升温至℃。计算:
①℃时,甲溶液的质量为 g。
②℃时,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3)下列关于甲乙两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温度自℃降至t1℃,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甲>乙
C.℃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甲>乙
D.℃时,向乙中继续加入2g ,固体可以完全溶解
【答案】(1)溶解、蒸发结晶
(2)67 37.5%
(3)D
【解析】(1)“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以水淋汁是溶解过程,乃煎炼而成是蒸发结晶过程;故其中涉及的化学实验过程包括溶解、蒸发结晶;
(2)①℃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4g氯化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17g氯化钾,所以甲溶液的质量为:17g+50g=67g;
②℃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4g硝酸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所以乙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
(3)A、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20g氯化钾,所以甲溶液属于饱和溶液,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4g硝酸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所以乙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故A错误;
B、t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34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4g氯化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17g氯化钾,所以温度自t2℃降至t1℃,甲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30g-17g=13g;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2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32g硝酸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16g硝酸钾,所以温度自t2℃降至t1℃,乙烧杯中析出固体的质量:30g-16g=14g,故B错误;
C、℃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40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40g氯化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20g氯化钾,所以甲溶液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4g硝酸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所以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剂水的质量为50g,溶质的质量为30g,溶质质量分数为,故℃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甲<乙,故C错误;
D、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4g,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64g硝酸钾,即50g水中最多溶解32g硝酸钾,所以乙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剂水的质量为50g,溶质的质量为30g,向乙中继续加入2gKNO3,固体恰好可以完全溶解,故D正确;
故选D。
19.(2025·吉林松原·模拟预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3)从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提取氯化钠,下列最佳的方法是 (填写编号)。
a.冷却热饱和溶液 b.蒸发溶剂 c.过滤
(4)t3℃时,将50g硝酸钾物质放入50g水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答案】(1)等于
(2)氯化钠/NaCl
(3)b
(4)44.4%
【解析】(1)此时两线为交点,故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氯化钠。
(3)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故从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提取氯化钠应该选择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选b。
(4)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3℃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故50g水中最多溶解40g硝酸钾,故将 50g 硝酸钾放入 50g 水中,充分溶解并恢复到原温度,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90g,此时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0.(2025·吉林长春·二模)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具有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和木糖醇二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 。
(2)60℃时,蔗糖和木糖醇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3)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木糖醇溶液,若向溶液中加入25g木糖醇(木糖醇全部溶解),则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答案】(1)增大
(2)木糖醇
(3)20%
【解析】(1)从图可知,蔗糖和木糖醇二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60℃时,木糖醇溶解度较大。,溶解度越大,则对应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越大。所以60℃时,蔗糖和木糖醇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木糖醇。
(3)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21.(2025·吉林·二模)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5 51.1 56.7
MgSO4 33.7 44.5 54.8 55.8 50.4
(1)图中曲线甲表示 (填“KCl”或“MgSO4”)的溶解度曲线。
(2)40℃时,将50.0gKCl固体加入到5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将t2℃时等质量的KCl的饱和溶液和MgSO4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KCl质量为m1g;析出MgSO4质量为m2g,比较m1和m2的大小关系为 。
(4)将t3℃时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各100.0g分别蒸发10.0g水,恢复到t3℃,均有晶体析出。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液B。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
①A、B均为饱和溶液
②溶剂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
④溶液质量A<B
【答案】(1)KCl
(2)
(3)m1=m2
(4)③
【解析】(1)由表格数据可知,KCl 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不断增大;MgSO4 的溶解度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增大,之后减小。曲线甲溶解度随温度升高持续增大,所以曲线甲表示 KCl 的溶解度曲线。
(2)40℃时,KCl 的溶解度是40.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40.0g KCl,那么50.0g水中最多溶解20.0g KCl,将50.0g KCl固体加入到50.0g水中,只能溶解20.0g,此时溶质质量为20.0g,溶剂质量为50.0g,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3)t2℃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KCl的饱和溶液和MgSO4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和溶质质量都相等;t1℃时甲、乙的溶解度也相等,等质量的KCl的饱和溶液和MgSO4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溶解度都减小,都得到饱和溶液,溶剂质量都不变,所能溶解的溶质质量相同,可知析出晶体质量m1=m2。
(4)①蒸发溶剂后恢复到原温度,有晶体析出,说明溶液仍为饱和溶液,A、B 均为饱和溶液,①说法正确;
②t3℃时,KCl 溶解度大于MgSO4 ,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中,MgSO4 溶液含溶剂多。各蒸发10.0g水后,仍是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仍是 A(KCl 溶液)<B(MgSO4 溶液),②说法正确;
③根据,t3℃时 KCl 溶解度较大,其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较大,即溶质质量分数 A>B,③说法错误;
④都是饱和溶液,蒸发等质量的水,KCl 溶解度大,析出晶体多,所以溶液质量 A<B,④说法正确。
故填③。
22.(2025·吉林白山·一模)根据如图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时,与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在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海水里含有大量,海水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其原因是 。
【答案】(1)KNO3 44.4%
(2)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
【解析】(1)由图可知,时,的溶解度较大;
此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80g,则此温度下,硝酸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2)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小,蒸发溶剂能快速达到饱和并结晶,故海水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
23.(2025·吉林通化·模拟预测)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g。
(3)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
C.溶质质量:a=b
D.溶剂质量:a<b
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答案】(1)25
(2)62.5
(3)降温结晶/冷却热饱和溶液
(4)ABDE
【解析】(1)由图可知,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
(2)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25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25g硝酸钾,则该温度下,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12.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2.5g+50g=62.5g;
(3)由图可知,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4)A、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有溶质析出,然后降温至t2℃,降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故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溶液a和溶液b均是饱和溶液,符合题意;
B、t3℃时,溶解度:硝酸钾大于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大于氯化钾,等质量的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硝酸钾大于氯化钾,溶剂质量:硝酸钾小于氯化钾,分别蒸发10g水,蒸发溶剂的质量相等,则剩余溶剂质量:硝酸钾小于氯化钾,然后降温至t2℃,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溶剂质量越大,溶解的溶质质量越大,则氯化钾溶解的多,则溶液质量:a<b,符合题意;
C、由B的分析可知,降温至t2℃时,溶质质量:a<b,不符合题意;
D、由B的分析可知,溶剂质量:a<b,符合题意;
E、由以上分析可知,降温后,a、b均是饱和溶液,t2℃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符合题意。
故选ABDE。
24.(2025·吉林长春·模拟预测)下表是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20℃时溶解度为 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的取值范围是 ;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用 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结合所给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A.60℃时形成的是的不饱和溶液
B.60℃时加入的质量为41.6g
C.时间0至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时间时,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
E.时间至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逐渐变小
【答案】(1)31.6
(2)36.0(3)ABCE
【解析】(1)从表格中可直接查得20℃时的溶解度为31.6g。
(2)对比NaCl与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数据,20℃时NaCl溶解度36.0g大于KNO3溶解度31.6g,30℃时NaCl溶解度36.3g小于KNO3溶解度45.8g,所以在20℃~30℃之间二者有相同溶解度,x的取值范围是36.0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较小,所以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硝酸钾,降温时硝酸钾溶解度大幅减小会结晶析出,而氯化钠基本不析出。
(3)A、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降低而减小,降温到一定程度才开始析出固体,说明60℃时形成的是KNO3的不饱和溶液,A 正确;
B、溶剂质量为100g,20℃时KNO3溶解度为31.6g,最终析出10g固体,那么60℃时加入KNO3的质量为,B 正确;
C、时间0至t1 过程中,没有固体析出,溶质质量不变,溶剂质量也不变,因此溶质质量分数不变,C 正确;
D、时间t1 时开始析出固体,此时溶液为饱和溶液,但析出固体的质量还没有达到最大值,可知温度高于20℃,D 错误;
E、时间t1 至t2过程中,温度逐渐降低,硝酸钾的溶解度逐渐变小,E 正确。
故选ABCE。
25.(2025·吉林长春·二模)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及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曲线上面所给的数据指的是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属于 (填“易溶”或“可溶”)物质。
(2)40℃时,在50g水中加入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
B.20℃时,配制等质量的NaCl和的饱和溶液,NaCl需要水的质量多
C.将20℃NaCl和的恰好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D.将40℃NaCl和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答案】(1)易溶
(2)74.2
(3)C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10g,属于易溶物质;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40℃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8.4g,则40℃时,在50g水中加入,最多能溶解24.2g,则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24.2g+50g=74.2g;
(3)A、没有指明具体温度,不能比较硫酸钠、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比硫酸钠大,则20℃时,配制等质量的NaCl和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多,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将20℃恰好饱和的NaCl和溶液升温到40℃,氯化钠、硫酸钠的溶解度均增大,没有固体析出,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将40℃NaCl和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氯化钠、硫酸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固体析出,由于没指明两种饱和溶液的具体质量,所以不能比较析出晶体质量的多少,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6.(2025·吉林·模拟预测)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3)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
【答案】(1)B
(2)相等 1:2
(3)玻璃棒
【解析】(1)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不一定是溶液,如水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但它是纯净物,不是溶液,故错误;
B、溶液是由一种物质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故正确;
C、溶液不一定是无色的,溶剂不一定是水,如硫酸铜溶液显蓝色、碘酒的溶剂是酒精,故错误;
故选:B;
(2)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则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50g甲物质,达到饱和状态,则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50g:100g=1:2;
(3)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其操作步骤是计算、量取、混匀,量筒和胶头滴管用于量取氯化钠溶液和水,烧杯、玻璃棒用于进行混匀操作,故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玻璃棒。
27.(2025·吉林长春·一模)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其中“盐”是指NaCl,“碱”是 Na CO 。NaCl和Na CO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约为 g。
(2)A点表示的含义是 。
(3)20℃时,将3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
A.Na CO 的溶解度大于 NaCl的溶解度
B.30℃时Na CO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一定变为Na CO 的饱和溶液
C.40℃时, 将 NaCl和 Na CO 的两份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10℃, 析出的 NaCl 的质量小于 Na CO 的质量
D.夏天晒“盐”需要经过降温结晶的过程使NaCl 结晶析出
E.冬天捞“碱”的原因之一是Na CO 的溶解度在冬天变小而结晶析出
【答案】(1)10
(2)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3)饱和
(4)ABCD
【解析】(1)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约为10g;
(2)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点表示的含义是30℃时,氯化钠和碳酸钠的溶解度相等;
(3)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小于40g,则20℃时,将3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氯化钠不能完全溶解,得到的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4)A、没有指明具体温度,不能比较碳酸钠、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B、30℃时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不一定变为的饱和溶液,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40℃时, 将NaCl和的两份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10℃,氯化钠、碳酸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固体析出,由于没有指明两种饱和溶液的具体质量,所以不能比较析出固体的质量大小,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D、夏天晒“盐”的原因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快,氯化钠是蒸发结晶而不是降温结晶,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E、冬天捞“碱”的原因之一是的溶解度在冬天温度降低的时候变小而结晶析出,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ABCD。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10 溶液
考点01 溶解度(选择题)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解度 5年2考 选择题 2024年1分 2021年1分 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考点02 溶解度(填空题)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解度 5年5考 填空题 2025年5分 2024年3分 2023年7分 2022年6分 2021年3分 溶解度的概念、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蒸发结晶、降温结晶、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考点01 溶解度(选择题)
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侯德榜先生发明了侯氏制碱法,部分操作及原理如下:
步骤 操作 原理
1 30℃时,将NH3、CO2依次通入饱和NaCl溶液
2 过滤,加热NaHCO3固体
根据图表相关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NaCl的溶解度大于NH4Cl的溶解度
B.30℃时,NaCl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36.3%
C.NaHCO3析出的原因:生成的质量大于其能溶于水的质量
D.在步骤2中,过滤后所得到的滤液中不含NaHCO3
2.(2021·吉林·中考真题)结合KNO3和NH4C1的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t1℃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升高温度可将接近饱和的KNO3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将t2℃的饱和NH4Cl溶液降温到t1℃,溶液质量减小
考点02 溶解度(填空题)
1.(2025·吉林·中考真题)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根据所给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和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20 40 60
溶解度/g 27.6 34.0 40.0 45.5
13.3 31.6 63.9 110
(1)“扫取以水淋汁”:在时,100g水最多能溶解 g。
(2)“乃煎炼而成”:此操作对应的结晶方法是 。可在下图坐标纸中绘制溶解度曲线 。
(3)和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4)当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温度约为 。
(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近期,天津大学焦魁教授的团队与合作者研发出超薄碳纳米纤维薄膜及泡沫镍,这项研究的应用使氢燃料电池性能提高近两倍。回答下列小题。
2.(2024·吉林·中考真题)根据如图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当温度为 ℃时,NaCl与的溶解度相同,在此温度下,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
(2)海水里含有大量NaCl,海水晒“盐”需要经过 结晶过程。
3.(2023·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小宁和小雨在家里配制蔗糖溶液,用于自制冰棍。结合蔗糖的溶解度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10 20 40 60
溶解度/g 191 204 238 287
(1)20℃时,蔗糖的溶解度为 g。
(2)20℃时,为了得到最甜的蔗糖溶液,二人决定配制80g蔗糖饱和溶液,则需要取用蔗糖的质量为 g(计算结果取整数)。
(3)配制过程中,能够加快蔗糖溶解的方法有 (答出一点即可)。
(4)取少量配好的饱和溶液品尝后,小宁认为溶液过甜,小雨仍坚持做最甜的冰棍。于是,二人倒出70g溶液,按如图方案(部分流程省略)分别制作冰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
A.b和d杯内,溶液的甜度:b=d
B.b和e杯内,溶液的甜度:b>e
C.冷却至10℃时,模具c内没有晶体析出
D.冷却至10℃时,模具f、g内均有晶体析出
4.(2023·吉林·中考真题)绘制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温馨提示:用黑色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绘制曲线)。
氯化钠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1)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在答题卡中图1的坐标纸上绘制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 ;
(2)图2为绘制的硝酸钾溶解度曲线,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 g;
(3)请根据硝酸钾和氧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或表中的数据,分析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的物质是 。
5.(2022·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根据NaC1和KNO3的溶解度表和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20 4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6
KNO3 13.3 31.6 63.9
(1)20℃时,KNO3的溶解度为 g。
(2)KNO3和NaCl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的是 。
(3)按照下图进行实验,各步操作均已充分溶解,忽略实验过程中溶剂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烧杯a和b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B.烧杯a和d内,溶剂质量:a>d
C.烧杯c和f内,上层清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c=f
D.烧杯c和f内,剩余固体质量:c>f
E.烧杯b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0.9%
6.(2022·吉林·中考真题)请根据如图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KNO3的溶解度比NaCl的 。
(2)将不饱和的NaCl溶液变饱和的方法是 。
(3)蒸发结晶和降温结晶是获得晶体的两种常用方法。当NaCl中混有少量KNO3时,提纯NaCl的方法是 。
7.(2021·吉林长春·中考真题)根据NaCl和KNO3的溶解度数据表,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60 70
溶解度/g NaCl 35.5 35.8 36.0 36.3 36.6 37.0 37.3 37.8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10 138
(1)10℃时,NaCl的溶解度是 g;
(2)30℃时,溶解度较大的是 (选填“NaCl”或“KNO3”);
(3)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10℃时,能够配置出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9%的KNO3溶液
B.20℃时,20gNaCl固体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得到NaCl的不饱和溶液
C.20℃到30℃之间,能配置出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的NaCl饱和溶液和KNO3饱和溶液
D.将KNO3溶液经过某种操作后,析出KNO3晶体,过滤后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原溶液相比,可能变大、变小或不变
钾饱和溶液,说
一、选择题
1.(2025·吉林长春·二模)碳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先增大后减小
B.b点表示t2℃时,碳酸钠与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C.将t3℃时的碳酸钠饱和溶液继续加热,可观察到溶液中有晶体析出
D.t2℃时,碳酸钠与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碳酸钠析出的晶体多
2.(2025·吉林长春·一模)某种“果蔬洗盐”的主要成分及其质量分数是氯化钠50%、碳酸钠10%、碳酸氢钠15%。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和碳酸氢钠的溶解度
B.该“果蔬洗盐"不能与食醋一起使用
C.30℃时,碳酸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等于40%
D.20℃时,将50g“果蔬洗盐”放入100g水中,形成的溶液是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二、填空与简答
3.(2025·吉林长春·二模)溶液的应用非常广泛。
(1)如图是一瓶硝酸钾溶液,写出关于该溶液的三点信息 。
(2)为探究硝酸钾的溶解度,进行如图1所示的实验,实验过程中温度不变。通过多次实验,绘制出了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2所示。
①图1实验中所得溶液饱和的是b和c,则该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②若要使c中固体溶解,可采用的方法之一是 ;
③由图2可知,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B.获得硝酸钾晶体常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C.℃时硝酸钾溶液降温至℃,一定有晶体析出
4.(2025·吉林松原·模拟预测)如图为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氯化钾的溶解度是 。
(2)时,将硝酸钾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保持温度不变,把的氯化钾饱和溶液蒸发掉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填字母)。
A.溶质的质量不变 B.氯化钾的溶解度不变 C.溶剂水的质量不变
5.(2025·吉林四平·模拟预测)如图所示,A、B、C为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根据图示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时,A、B、C三种物质中溶解度最小的是 。
(2)℃时,将物质投入水中,充分溶解,温度不变,所得溶液为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时,将A、B、C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4)从混有少量B的A物质中提取较纯净的A,可通过 的方法实现。
6.(2025·吉林长春·模拟预测)《本草纲目》记载:“火药乃焰硝、硫黄、杉木炭所合……”,焰硝经处理可得到含少量NaCl的KNO3溶液,将其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最终得到较纯净的 KNO3固体。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10℃时, NaCl的溶解度约为 g;
(2)20℃时, 100gKNO3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 g;(计算结果保留0.1)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搅拌能增大 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
B.“蒸发浓缩”是为了获得较高温度下 KNO3的饱和溶液
C.“过滤”所得滤液中的溶质只含有 NaCl
(4)冷却结晶,过滤后得到的KNO3晶体还含有少量NaCl,为获得更纯净的晶体,还应洗涤、干燥,最佳洗涤剂为 。 (填“饱和KNO3溶液”或“饱和 NaCl溶液”)
7.(2025·吉林长春·三模)神奇的“风暴瓶”能报天气知冷暖,作“风暴瓶”用到以下物质:樟脑、酒精、KNO3、NH4Cl、水等。
(1)图1“风暴瓶”内的固体为樟脑晶体,樟脑在乙醇和水中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当气温下降,风暴瓶内固体 (填“增多”“减少”、“不变”)。
(2)图2为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
①KNO3和NH4Cl这两个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②点P的含义是 。
③t1℃时,将20gKNO3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 g。
④从饱和KNO3溶液中析出KNO3晶体,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8.(2025·吉林辽源·三模)根据图中、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
(1)40℃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 。
(2)时,将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4)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填标号)。
A.与氯化钠相比,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
B.除去硝酸钾中混有的氯化钠,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C.20℃时,向质量分数为25%的氯化钠溶液中加入氯化钠,可得到40%的氯化钠溶液
9.(2025·吉林四平·二模)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如表。
温度/℃ 0 10 20 30 40
溶解度/g KCl 27.6 31.0 34.0 37.0 40.0
KNO3 13.3 20.9 31.6 45.8 63.9
(1)请在图中补充另一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并标明两条曲线对应物质的名称 。
(2)KNO3中混有少量KCl,可用 方法除去。请结合图解解释其原因 。
(3)现有40℃时的KNO3饱和溶液m1g和KCl的饱和溶液m2g。不考虑水的蒸发,下列关系一定成立的是________。
A.如果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则m1=m2
B.分别降温到10℃,析出KNO3的质量大于析出KCl的质量
C.在20℃~30℃区间内,KNO3和KCl的溶解度相等
10.(2025·吉林松原·二模)1926年,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以从海水中提取出来的食盐为主要原料制取纯碱,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和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和溶解度表如图所示。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35.7 35.8 36.0 36.3 36.6 37
7 12.5 21.5 39.7 49.0 47.3
(1)和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的是 。
(2)时,水中加入,经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之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将时的饱和溶液和饱和溶液均升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4)的取值范围在 之间。
11.(2025·吉林长春·二模)神奇的“风暴瓶”曾用于预报天气。制作“风暴瓶”溶液时用到和。二者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时,的溶解度为 g。
(2)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 。
(3)下列三种说法中正确的一项是______。
A.时,将固体放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溶液
B.时,和溶液中所含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C.时,将等质量的和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析出晶体的质量:
12.(2025·吉林四平·二模)在日常生活和化学实验活动中经常用到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医用酒精中的溶质是 (填化学式)。
(2)在农业生产中,常用氯化钠溶液选种。现用氯化钠配制1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配制过程中除了药匙、托盘天平、烧杯、细口瓶、胶头滴管、量筒外还需要的仪器是 。
(3)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甲、乙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为 ℃。
②将 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 ,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字母)。
A.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
B.所得溶液中溶剂质量较小的是乙
C.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13.(2025·吉林通化·模拟预测)为研究溶解度曲线的应用,学习小组查阅资料:某钢铁厂处理高盐废水(含氯化钠、硫酸钠及微量的其他盐)的流程、相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请和小组同学一起研究。
(1)当温度高于 ℃时,硫酸钠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
(2)时,将50g硫酸钠固体加入100g水中,充分搅拌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降温至的“冷冻结晶”过程,析出的两种物质中较多的是 。
(4)结合溶解度曲线解释,“蒸发结晶2”主要得到氯化钠的原因是 。
14.(2025·吉林长春·模拟预测)和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时,的溶解度为 g。
(2)A点的含义是 。
(3)在不改变溶液质量的情况下,要使一定量接近饱和的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
(4)含有少量氯化钾的硝酸钾样品,要除去氯化钾固体,具体操作是_______(填字母)。
A.溶解、蒸发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
B.溶解、加热浓缩、降温结晶、过滤、冷水洗涤、干燥
C.溶解、升高温度、过滤、热水洗涤、干燥
15.(2025·吉林长春·一模)如图1所示,室温下将120gNaOH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搅拌后固体全部溶解,恢复至室温后,析出11g固体。(假设实验过程中水不挥发)
(1)乙中溶液的溶质质量与溶剂质量的最简整数比为 。
(2)室温时NaOH的溶解度是 。
(3)上述实验说明NaOH的溶解度曲线与图2中的 (填“a”或“b”)相似。
[扩展实验]在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的反应中,小明和老师用数字化设备(图3)测定了溶液温度及pH值随时间变化的关系曲线图(图4)。
(4)根据曲线图,可知该实验是 (填“氢氧化钠溶液”或“稀盐酸”)滴加到另外一种试剂。
(5)a点为温度曲线上的最高点,a、b两点对应的时间相同,则b点对应的纵坐标数值为 。
16.(2025·吉林松原·一模)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回答问题。
(1)℃,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 。
(2) ℃时,a和c的溶解度相等。
(3)℃时,向50g水中加入65ga物质,充分溶解,形成溶液的质量为 g。
17.(2025·吉林白城·模拟预测)如图为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据如图回答下列问题。
(1)t1℃时,将20g物质c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是 g。
(2)将物质c的不饱和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在不改变溶质质量分数的情况下可采取的方法是 。
(3)t3℃时,等质量的a、b、c饱和溶液降温到t2℃,对所得溶液的分析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
A.溶质的质量分数:a=b>c B.溶剂的质量:a>b>c
C.溶质的溶解度:a=b>c D.溶液质量:a18.(2025·吉林长春·一模)回答下列与溶液有关的问题。
(1)宋代《开宝本草》中记载了硝酸钾的制取过程:“所在山泽,冬月地上有霜,扫取以水淋汁后,乃煎炼而成”其中涉及的化学实验过程包括 (填操作名称)。
(2)已知氯化钾和硝酸钾的溶解度如图1所示。℃时,将氯化钾与硝酸钾各30g,分别加入盛有50g水的甲乙两烧杯中(如图2),充分搅拌后,升温至℃。计算:
①℃时,甲溶液的质量为 g。
②℃时,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
(3)下列关于甲乙两溶液的判断正确的是 (填字母序号)。
A.℃时甲乙均为饱和溶液
B.温度自℃降至t1℃,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甲>乙
C.℃时,溶质质量分数的比较:甲>乙
D.℃时,向乙中继续加入2g ,固体可以完全溶解
19.(2025·吉林松原·模拟预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t2℃时,硝酸钾的溶解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2)这两种物质中,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的是 。
(3)从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提取氯化钠,下列最佳的方法是 (填写编号)。
a.冷却热饱和溶液 b.蒸发溶剂 c.过滤
(4)t3℃时,将50g硝酸钾物质放入50g水里,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结果精确到0.1%)。
20.(2025·吉林长春·二模)木糖醇是一种理想的蔗糖替代品,具有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优点。木糖醇和蔗糖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蔗糖和木糖醇二者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 。
(2)60℃时,蔗糖和木糖醇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较大的是 。
(3)现有200g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木糖醇溶液,若向溶液中加入25g木糖醇(木糖醇全部溶解),则此时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1.(2025·吉林·二模)海洋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海水中含有KCl和MgSO4等物质,它们在不同温度时的溶解度如表所示,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KCl 34.0 40.0 45.5 51.1 56.7
MgSO4 33.7 44.5 54.8 55.8 50.4
(1)图中曲线甲表示 (填“KCl”或“MgSO4”)的溶解度曲线。
(2)40℃时,将50.0gKCl固体加入到5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整数比)。
(3)将t2℃时等质量的KCl的饱和溶液和MgSO4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析出KCl质量为m1g;析出MgSO4质量为m2g,比较m1和m2的大小关系为 。
(4)将t3℃时KCl和MgSO4的饱和溶液各100.0g分别蒸发10.0g水,恢复到t3℃,均有晶体析出。过滤得到滤液A和滤液B。下列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填序号)。
①A、B均为饱和溶液
②溶剂质量A<B
③溶质质量分数A<B
④溶液质量A<B
22.(2025·吉林白山·一模)根据如图中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时,与的溶解度较大的是 ,在此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是 ;
(2)海水里含有大量,海水晒“盐”需要经过蒸发结晶,其原因是 。
23.(2025·吉林通化·模拟预测)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t1℃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 g。
(2)t1℃时,将50g硝酸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溶液的质量为 g。
(3)t2℃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氯化钾,提纯硝酸钾的方法是 。
(4)将t3℃时硝酸钾和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各100g,分别蒸发10g水,然后降温至t2℃,过滤,得到溶液a和溶液b。对于溶液a和溶液b,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都是饱和溶液
B.溶液质量:a<b
C.溶质质量:a=b
D.溶剂质量:a<b
E.溶质的质量分数:a=b
24.(2025·吉林长春·模拟预测)下表是与NaCl在水中的溶解度。60℃时,向100g水中加入一定量形成溶液,再降温至20℃,析出固体质量的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 0 10 20 30 40 50
溶解度/g NaCl 35.7 35.8 36.0 36.3 36.6 37.0
13.3 20.9 31.6 45.8 63.9 85.5
(1)20℃时溶解度为 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和NaCl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xg,则x的取值范围是 ;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用 的方法提纯硝酸钾。
(3)结合所给数据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有______(填序号)。
A.60℃时形成的是的不饱和溶液
B.60℃时加入的质量为41.6g
C.时间0至过程中,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时间时,溶液为20℃时的饱和溶液
E.时间至过程中,硝酸钾的溶解度逐渐变小
25.(2025·吉林长春·二模)结合物质的溶解性及NaCl和的溶解度曲线,曲线上面所给的数据指的是在对应温度下该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1)NaCl属于 (填“易溶”或“可溶”)物质。
(2)40℃时,在50g水中加入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
A.的溶解度小于NaCl的溶解度
B.20℃时,配制等质量的NaCl和的饱和溶液,NaCl需要水的质量多
C.将20℃NaCl和的恰好饱和溶液升温到40℃,溶质质量分数均不变
D.将40℃NaCl和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析出晶体的质量多
26.(2025·吉林·模拟预测)溶液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
(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填序号)。
A.凡是均一的、稳定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
C.溶液一定是无色的,且溶剂一定是水
(2)如图为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①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 (填“相等”或“不相等”)。
②t2℃时,甲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3)用50g溶质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3%的氯化钠溶液,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量筒、胶头滴管和 。
27.(2025·吉林长春·一模)生活在盐碱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夏天晒盐、冬天捞碱”,其中“盐”是指NaCl,“碱”是 Na CO 。NaCl和Na CO 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10℃时,碳酸钠的溶解度约为 g。
(2)A点表示的含义是 。
(3)20℃时,将3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的是氯化钠的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4)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______。
A.Na CO 的溶解度大于 NaCl的溶解度
B.30℃时Na CO 的不饱和溶液降温至20℃, 一定变为Na CO 的饱和溶液
C.40℃时, 将 NaCl和 Na CO 的两份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 10℃, 析出的 NaCl 的质量小于 Na CO 的质量
D.夏天晒“盐”需要经过降温结晶的过程使NaCl 结晶析出
E.冬天捞“碱”的原因之一是Na CO 的溶解度在冬天变小而结晶析出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