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6 溶液--5年中考化学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江西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6 溶液--5年中考化学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江西专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溶液
考点01溶液(5年5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液的配置 5年2考 选择题 2025年2分 2021年1分 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溶液的配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5年5考 选择填充题 2025年2分 2024年2分 2023年2分 2022年2分 2021年2分
溶液的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5年1考 选择题 2021年3分两考
考点01溶液
1.(2025·江西卷)从盐卤水(含硫酸钠、氯化钠等)中提取的硫酸钠可用于制中药西瓜霜,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48.8g
B.t℃时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盐卤水中提取硫酸钠晶体
D.将t℃饱和硫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答案】 C 加溶剂(或升高温度等)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40 C时硫酸钠的溶解度为48.8g,不是氯化钠,A错误。
B、t C时氯化钠和硫酸钠溶解度相等,但溶液是否饱和、溶液质量未知,无法确定溶质质量是否相等,B错误。
C、温度低于40 C时,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且变化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通过降温结晶使硫酸钠结晶析出;C正确 。
D、t C时小于40 C;硫酸钠溶解度随温度变化:低于40 C时,升温可增大溶解度,使饱和溶液变不饱和;或加溶剂也能使饱和溶液变不饱和 。
故填:C;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2.(2025·江西卷)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 B.倾倒
C.读数 D.溶解
【答案】B
【来源】2025年江西省中考化学真题
【详解】A、用托盘天平称量氯化钠时,应遵循 “左物右码” 原则,且氯化钠不能直接放在托盘上,要放在纸上称量,图中物品与砝码位置放反了,错误;
B、倾倒液体时,瓶塞要倒放在桌面上,防止瓶塞沾上杂质污染试剂;标签要向着手心,防止残留液体流下腐蚀标签;瓶口要紧挨着量筒口,使液体顺利流入量筒,正确;
C、用量筒量取液体读数时,视线要与量筒内液体凹液面的最低处保持水平,错误;
D、溶解氯化钠应在烧杯中进行,不能用胶头滴管搅拌,应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氯化钠溶解,错误。
故选B。
3.(2024·江西卷)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是硝酸钾溶解和结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B.b点对应的溶液比a点对应的溶液所含溶质多32.3g
C.40℃时,烧杯中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若要使烧杯中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
【答案】 C 增加溶剂、升高温度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a、b两点均在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上,则a点对应的溶液为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b点对应的溶液为4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由于不明确a、b两点所对应的溶液质量,因此不能得出a、b两点所对应溶液中的溶质质量相差多少,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4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63.9g,图中在40℃时将20g硝酸钾加到50g水中能全部溶解,得到的溶液为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若要使烧杯中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故选:C;增加溶剂或升高温度。
4.(2023·江西卷)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B.时将氯化钠溶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溶液质量变大
D.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答案】 A 加入氯化钾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详解】A、由图可知,t℃ 时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故A说法正确;
B、10℃ 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31g,即将 31g 氯化钾溶于 100g 水中,形成饱和溶液,1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31g,所以10℃ 时将 31g 氯化钠溶于 100g 水中,形成不饱和溶液,故B说法错误;
C、由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 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 t℃ ,氯化钾的溶解度增大,变为不饱和溶液,溶液组成不变,故溶液质量不变,故C说法错误;
D、由图可知,氯化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所以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加入氯化钾、蒸发溶剂、降低温度的方法;
故选A,加入氯化钾或蒸发溶剂或降低温度。
5.(2022·江西卷)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a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
D.t2℃时,在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答案】 C 65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t1℃时,甲和乙的溶解度相等,该温度下,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但是溶液状态未知,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C、将a点的乙溶液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和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不变,如果采取增加溶质或恒温蒸发溶剂的方法,溶质质量分数增加,符合题意;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30g,该温度下,在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只能溶解15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50g+15g=65g。
故选C,填65。
6.(2021·江西卷)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C.t2℃时,在100g 水中加入50g 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 乙(选填“>”、“<”或“=”)
【答案】 C =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其他温度,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相等,说法错误;
B、t1℃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的质量为30g,此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为30g,溶剂的质量为100g,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不饱和溶液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不一定是3:10,说法错误;
C、t2℃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乙的质量为约35g,在100g 水中加入50g 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D、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没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故选C;填:=。
7.(2021·江西卷)向 100g 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镁溶液,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值为2.9
B.b 点对应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c 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d 点对应的溶液含有三种溶质
【答案】D
【详解】A、a点对应的值是恰好完全反应后生成的氢氧化镁的质量,设该质量为x

生成氢氧化镁的质量为2.9g,此选项表述正确;
B、b 点对应的溶液是氢氧化钠还未反应完,故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此选项表述正确;
C、c 点时继续滴加氯化镁,生成沉淀的质量不再增加,说明两者恰好完全反应,此选项表述正确;
D、d 点对应的溶液是氢氧化钠已完全反应,且滴加的氯化镁过量,故此时溶液中含有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溶质,此选项表述不正确。
故选D。
8.(2021·江西卷)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植物油 C.酒精 D.大理石
【答案】A
【详解】A、高锰酸钾能溶于水形成紫红色的溶液,符合题意;
B、植物油难溶于水,无法与水形成溶液,形成的是乳浊液,不符合题意;
C、酒精能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不符合题;
D、大理石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A。
9.(2021·江西卷)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答案】C
【详解】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操作步骤分别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称量固体用天平,量取水用量筒,溶解时需要玻璃杯、玻璃棒;不需要用到试管。
故选:C。
考点01溶液
1.(2025·南昌市·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克水中可得到75g溶液
B.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
【答案】 B 丙>乙>甲
【详解】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25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甲物质的质量是25g,故将25g甲物质加入50克水中,最多只能溶解甲物质12.5g,即可得到12.5g+50g=62.5g溶液,故A错误,不符合题意;
B、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故B正确,符合题意;
C、三种物质溶液是否饱和,以及质量都不确定,所以将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的质量不能确定,故C错误,不符合题意;
D、t2℃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甲>乙>丙,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溶解度大的需要的水少,溶解度小的需要的水多,所以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是:丙>乙>甲;
故选:B;填:丙>乙>甲。
2.(2025·新余市·一模)如图是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时,等质量的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氯化铵溶液中析出的溶质质量较大
C.时,等质量的氯化铵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时,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答案】 B 75g
【详解】A、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未指明温度,无法比较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大小,故A错误;
B、时,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等质量的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氯化铵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比氯化钠大,根据溶解度变化情况可知,氯化铵溶液中析出的溶质质量较大,故B正确;
C、时,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等质量的氯化铵饱和溶液和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但题目中没有说明溶液是否饱和,所以无法确定溶质质量是否相等,故C错误;
故选B;
D、时,氯化铵的溶解度为50g,即10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铵50g,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50g水中,最多能溶解25g,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25g=75g。
3.(2025·九江市·二模)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
B.P点表示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
C.时,将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均降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溶液小于溶液
D.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所含溶剂质量更大的是
【答案】 C Na2CO3饱和溶液
【详解】A、溶解度的单位是g,t1°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g,选项中没有单位,错误;
B、P点是碳酸钠和氯化铵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t2°C时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只说溶解度相等,未指明温度,表述不准确,错误;
C、t2°C时,将等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与NH4Cl饱和溶液均降温至t1°C,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都随温度降低而减小,所以降温后都有晶体析出,都还是饱和溶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t1°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Na2CO3溶液小于NH4Cl溶液,正确;
D、等质量的饱和溶液,溶解度小的物质,溶解的溶质少,那么溶剂就多。t1°C时,碳酸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铵的溶解度,所以t1°C时,等质量的Na2CO3饱和溶液与NH4Cl饱和溶液所含溶剂质量更大的是 Na2CO3饱和溶液 。
故选C,补充:Na2CO3饱和溶液。
4.(2025·抚州市·南城县·三模)“侯氏制碱法”大幅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NaHCO3、NaCl、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
B.将20℃的NaCl饱和溶液升高5℃,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40℃时,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NaH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40℃时,将15gNaCl溶于50g水中,可获得NaCl (填“不饱和”或“饱和”)溶液
【答案】 C 不饱和
【详解】A、没有指明具体温度,不能比较氯化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大小,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将20℃的NaCl饱和溶液升高5℃,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C、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40℃时的溶解度氯化钠比碳酸氢钠大,但40℃时,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碳酸氢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D、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30g,则40℃时50g水中最多能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大于15g,因此时,将溶于水中,可获得不饱和溶液。
故填:C;不饱和。
5.(2025·萍乡市·三模)如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C.20℃时,将硝酸钾加入水中溶解得到溶液
D.将P点时的氯化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有
【答案】 B 加入溶剂
【详解】A、比较不同物质溶解度大小,需要在一定的温度下比较,没有指明具体温度,所以无法比较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其中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当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该温度下50g水中最多溶解硝酸钾达到饱和,则所得溶液质量为,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P点在氯化钠溶解度曲线的上方,则P点对应溶液表示60℃时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则将P点时的氯化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方法是加入溶剂。
故选:B;加入溶剂。
6.(2025·赣州市·三模)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图2中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为称量、量取、溶解
C.将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时,向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答案】 B 136(合理数据即可)
【详解】A、溶解度比较,应指明温度,否则无法比较,不符合题意;
B、由图可知,图2中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是:称量(称量所需的氯化钠)、量取(量取所需的水)、溶解,符合题意;
C、将5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降温后,硝酸钾的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还是饱和溶液,温度减小,溶解度减小,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不符合题意;
D、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该温度下,向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只能溶解36g,所得溶液的质量为:36g+100g=136g。
故选B,填:136。
7.(2025·抚州市·金溪县·三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A=C
B.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B
C.℃时,将C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溶液
D.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
【答案】 C 降温结晶
【详解】A、由图可知,t1℃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C>B>A,故A错误;
B、由图可知,物质A、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增大,故将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到t1℃,A、B溶液中均有溶质析出,溶质质量分数减小,C溶液中溶液成分不变,则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C,故B错误;
C、由图可知,t2℃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物质C,则此温度下,将30gC物质加入50g水中,固体全部溶解,此时溶液的质量为30g+50g=80g,故C正确;
D、由图可知,物质A和物质B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且物质A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物质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故填:C;降温结晶。
8.(2025·九江市·柴桑区·三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某同学按图2,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是硝酸钾
B.I→Ⅱ溶液状态变化可表示为c→d点
C.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得到 g溶液
【答案】 C 90
【详解】A、由图二可知:t2℃时100g水中加入60g硝酸钾完全溶解,故硝酸钾在t2℃时的溶解度要大于60g,故硝酸钾为甲固体,故选项错误;
B、根据图示可知,c、d均在甲(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方。均是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而Ⅱ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故选项错误;
C、根据图示可知,t1℃甲、乙的溶解度曲线相交,溶解度相等,故选项正确;
D、t2℃时,甲的溶解度为80g,故50g水最多溶解40g甲,故将50g甲固体加入到50g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50g+40g=90g。
故填:C,90。
9.(2025·九江市·瑞昌市·三模)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在8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足量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中(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甲溶液的试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乙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最好采用 (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方法提纯甲
【答案】 B 降温结晶
【来源】2025年江西省九江市瑞昌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详解】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温度降低,甲物质的溶解度减小,此时固体甲析出,故装甲溶液的试管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质的质量分数减小,故错误;
B、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少,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里,温度降低,乙物质的溶解度增大,乙固体又继续溶解,故装乙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故正确;
C、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40℃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甲=乙,说法错误。
故选B。
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故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最好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10.(2025·景德镇市·三模)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30
B.从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判断,该物质可能是氯化钠
C.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
D.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答案】 B A>B>C
【详解】A.由图可知, t2℃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30g(溶解度单位不能少 ),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氯化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由图可知,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可能是氯化钠,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由图可知,A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大,B受温度影响较小,A中混有少量B,应采用降温结晶提纯,故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B;
D.由图可知,t3℃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A>B>C,故填写:A>B>C。
11.(2025·九江市·永修县·三模)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
B.时,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的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的质量减小
D.时,60g甲溶液中含10g甲,要达到饱和状态,至少还需加入 g甲
【答案】 C 5
【详解】A、据图可知,a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最小,故说法错误;
B、a2℃时,乙、丙溶液的状态不能确定,所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能确定,故说法错误;
C、据图可知,乙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的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质会结晶析出,溶液的质量减小,故说法正确;
故选C;
D、60g甲溶液中含10g甲,水的质量=60g-10g=50g。a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30.0g,50g水最多溶解甲的质量为,所以至少还需加入甲的质量为15g-10g=5g,达到饱和状态。
12.(2025·上饶市·弋阳县·三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l℃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时,把等质量的甲和乙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 (填“>” “=”或“<”)乙
【答案】 C >
【详解】A、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2℃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说法错误;
B、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没有明确温度,无法比较固体物质溶解度的大小,说法错误;
C、由溶解度曲线可知:tl℃时,甲、乙固体物质溶解度都是30g,该温度下,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说法正确;
D、由溶解度曲线:t2℃时,固体甲物质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即相同质量的甲饱和溶液溶质甲质量大于相同质量的乙饱和溶液溶质乙质量,tl℃时,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把等质量的甲和乙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乙;
故选:C;>。
13.(2025·赣州市·一模)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增加溶质可将M点对应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D.将时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硝酸钾 氯化钠(选填“”“”或“”)
【答案】 B =
【来源】2025年江西省赣州市中考一模化学试题
【详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无法比较两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故选项说法错误;
B、M点对应的硝酸钾的不饱和溶液,增加溶质可将M点对应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故选项说法正确;
C、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2g,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18.1g的氯化钠,所得溶液的质量为18.1g+50g=68.1g,故选项说法错误;
D、将t℃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50℃(溶剂量不变),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没有晶体析出,溶质的质量不变,溶剂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乙。
故填:B,=。
14.(2025·九江市·一模)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c中杯底残留固体较b中少
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常用的方法是
【答案】 C 蒸发结晶
【来源】2025年江西省九江市中考模拟预测化学试题
【详解】A、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约为36g,则该温度下,2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为,a溶液中只增加了5g氯化钠,则形成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升高温度,氯化钠的溶解度增大,则a、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10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不到40g,则该温度下溶解的溶质质量小于,则c烧杯中仍含有固体,但残留固体较b中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D、由图可知,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减小,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获得氯化钠晶体。
15.(2025·抚州市·临川区·一模)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X Y(填“>”“<”或“=”)
【答案】 C >
【详解】A、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而硝酸铵固体溶于水时吸热,故X的饱和溶液在升温时析出溶质,而Y的饱和溶液在降温时析出溶质,则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而Y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降低,故Y的溶解度曲线为a,X的溶解度曲线为b,故A错误;
B、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时放热,这时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故升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故B错误;
C、结合A选项,X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升高,故X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变成不饱和溶液,故C正确;
D、Y的溶解度曲线为a,X的溶解线为b,故t3℃时X的溶解度小于Y的溶解度,即此温度下X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小于Y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则此温度下X饱和溶液的溶剂质量分数大于Y饱和溶液的溶剂质量分数,则当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其溶剂质量X>Y。
故填:C;>。
16.(2025·新余市·二模)盐田法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富含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为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SO4的溶解度小于KCl的溶解度
B.将20℃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90℃时,MgCl2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90℃时,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可得到 g溶液
【答案】 B 85
【来源】2025年江西省新余市新余市中考二模化学试题
【详解】A、不知道温度范围,不能比较两种物质溶解度大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氯化钾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将20℃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溶液变为不饱和,溶质和溶剂的质量都没有变,所以溶质质量分数不变,该选项说法正确;
C、90℃时MgCl2的溶解度为70g,则其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D、90℃时MgCl2的溶解度为70g,90℃时,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只能溶解35g,故可得到35g+50g=85g溶液。
17.(2025·九江市·瑞昌市·三模)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及性质探究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氢氧化钠固体 B.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
C.称量氢氧化钠 D.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A.A B.B C.C D.D
【答案】D
【详解】A、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不能用手直接接触,应使用药匙取用,A错误。
B、测定溶液pH时,不能将pH试纸直接浸入溶液中,会污染试剂,应使用玻璃棒蘸取溶液滴在pH试纸上,B错误。
C、氢氧化钠具有腐蚀性,称量时应放在玻璃器皿(如小烧杯 )中,不能放在纸片上,C错误。
D、溶解氢氧化钠固体在烧杯中进行,并用玻璃棒搅拌,操作正确,D正确。
综上,答案选D。
18.化学知识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下列事实解释合理的是( )
A.固体不易被压缩——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B.夏天鱼儿浮出水面——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C.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浓硫酸有脱水性
D.铝制品耐腐蚀——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答案】A
【来源】2025年江西省景德镇市中考三模化学试题
【详解】A、固体不易被压缩,是因为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故A正确;
B、夏天鱼儿浮出水面是因为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减小,故B错误;
C、浓硫酸能干燥某些气体是因为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故C错误;
D、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常温下,铝与空气中氧气反应生成了致密的氧化铝保护膜,阻止了铝进一步氧化,故D错误。
故选A。
19.(2025·九江市·永修县·二模)烧杯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涉及烧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稀释 D.测pH
A.A B.B C.C D.D
【答案】A
【详解】A、溶解固体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可加速溶解,操作正确;
B、过滤时,漏斗下端应紧靠烧杯内壁,并用玻璃棒引流,操作错误;
C、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浓硫酸沿器壁缓慢注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切不可将水倒入浓硫酸中,操作错误;
D、用pH试纸测定溶液的pH时,先在白瓷板或玻璃片上放一小片pH试纸,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将试纸显示的颜色与标准比色卡比较,读出pH值,不能将pH试纸伸入待测液中,以免污染待测液,操作错误。
故选A。
20.(2025·新余市·二模)坐标曲线在多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形象直观地反应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和关系。下列坐标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体积不变)中点燃足量红磷
C.③表示向加的试管和未加的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溶液
D.④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粉
【答案】D
【详解】A、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有晶体析出,室温下一定量的水中能溶解一定量的硝酸钾,溶质质量不会为0,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B、红磷燃烧放出大量的热,温度升高,压强增大;随着反应的进行氧气被消耗,温度逐渐恢复至室温,压强逐渐减小,最终压强一定比反应前小,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C、向加CuSO4的试管和未加CuSO4的试管分别加入等浓度的H2O2溶液,硫酸铜溶液在反应中作催化剂,催化剂只能影响反应速率,不影响产生氧气的质量,有催化剂的反应速率快,至完全反应所需时间短,随着过氧化氢溶液的不断加入,氧气的质量在不断增加,但等质量的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生成氧气的质量应相等,故选项图像不正确;
D、向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粉,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FeSO4=ZnSO4+Fe,每65份质量的锌能置换出56份质量的铁,固体的质量逐渐增加,至恰好完全反应,继续加入锌粉,此过程中固体增加质量比反应过程中多,故选项图像正确。
故选D。
21.(2025·赣州市·章贡区·三模)已知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由t℃降温到20℃时,析出固体的质量氯化镁>氯化钠
B.20℃时,将20g氯化钠、氯化镁分别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C.氯化镁和氯化钠均属于易溶物质
D.为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镁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答案】 C 继续加入氯化镁固体/恒温蒸发适量水/降低温度(合理即可)
【详解】A、等质量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由降温到时,由于没有强调是否饱和,所以两者析出固体的质量关系无法确定,故说法错误;
B、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6g,氯化镁的溶解度为53.5g,则:时分别将20g氯化镁、氯化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分别为70g和68g,两者的质量不相等,故说法错误;
C、20℃时,氯化镁、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大于10g,所以氯化镁和氯化钠均属于易溶物质,故说法正确;
故选C;
D、由图可知,氯化镁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镁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继续加入氯化镁固体(或恒温蒸发适量水或降低温度)。
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6 溶液
考点01溶液(5年5考)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液的配置 5年2考 选择题 2025年2分 2021年1分 溶液的形成、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溶液的配置、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
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 5年5考 选择填充题 2025年2分 2024年2分 2023年2分 2022年2分 2021年2分
溶液的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的相关计算 5年1考 选择题 2021年3分两考
考点01溶液
1.(2025·江西卷)从盐卤水(含硫酸钠、氯化钠等)中提取的硫酸钠可用于制中药西瓜霜,硫酸钠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4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48.8g
B.t℃时氯化钠溶液和硫酸钠溶液的溶质质量相等
C.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从盐卤水中提取硫酸钠晶体
D.将t℃饱和硫酸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2.(2025·江西卷)在“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制”实验中,操作正确的是
A.称量 B.倾倒
C.读数 D.溶解
3.(2024·江西卷)下图是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是硝酸钾溶解和结晶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硝酸钾的溶解度是31.6g
B.b点对应的溶液比a点对应的溶液所含溶质多32.3g
C.40℃时,烧杯中硝酸钾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不饱和溶液
D.若要使烧杯中固体继续溶解可采取的方法是
4.(2023·江西卷)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
B.时将氯化钠溶于水中,形成饱和溶液
C.时氯化钾的饱和溶液升温至,溶液质量变大
D.将接近饱和的氯化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一种方法是
5.(2022·江西卷)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100g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相等
C.将a点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一定改变
D.t2℃时,在50g水中加入20g甲物质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6.(2021·江西卷)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和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t1℃时甲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3∶10
C.t2℃时,在100g 水中加入50g 乙物质能得到该物质的饱和溶液
D.将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甲 乙(选填“>”、“<”或“=”)
7.(2021·江西卷)向 100g 质量分数为 4%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氯化镁溶液,相关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a点的值为2.9
B.b 点对应的溶液能使无色酚酞溶液变红
C.c 点时两者恰好完全反应
D.d 点对应的溶液含有三种溶质
8.(2021·江西卷)下列物质加入足量的水中能形成紫红色溶液的是
A.高锰酸钾 B.植物油 C.酒精 D.大理石
9.(2021·江西卷)用氯化钠固体配制50g 质量分数为6%的溶液,不需要用到的仪器是
A. B. C. D.
考点01溶液
1.(2025·南昌市·一模)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t1℃时,将25g甲物质加入50克水中可得到75g溶液
B.P点表示t1℃时,甲、丙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将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液从t2℃降至t1℃,析出晶体最多的是甲物质
D.t2℃时,等质量的甲、乙、丙三种物质配成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由大到小的关系是 。
2.(2025·新余市·一模)如图是氯化铵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氯化铵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时,等质量的氯化铵和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氯化铵溶液中析出的溶质质量较大
C.时,等质量的氯化铵溶液和氯化钠溶液中,溶质质量一定相等
D.时,将50g氯化铵固体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得到溶液的质量为
3.(2025·九江市·二模)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先生创立了“侯氏制碱法”,促进了世界制碱技术的发展。碳酸钠和氯化铵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碳酸钠的溶解度为20
B.P点表示碳酸钠和氯化铵的溶解度相等
C.时,将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均降温至,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溶液小于溶液
D.时,等质量的饱和溶液与饱和溶液所含溶剂质量更大的是
4.(2025·抚州市·南城县·三模)“侯氏制碱法”大幅提高了NaCl的利用率。NaHCO3、NaCl、NH4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NH4Cl的溶解度一定小于NaCl的溶解度
B.将20℃的NaCl饱和溶液升高5℃,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C.40℃时,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可能小于NaHCO3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D.40℃时,将15gNaCl溶于50g水中,可获得NaCl (填“不饱和”或“饱和”)溶液
5.(2025·萍乡市·三模)如图为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硝酸钾,提纯氯化钠采用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C.20℃时,将硝酸钾加入水中溶解得到溶液
D.将P点时的氯化钠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常采取的方法有
6.(2025·赣州市·三模)图1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图2是配制氯化钠溶液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图2中配制溶液的操作顺序为称量、量取、溶解
C.将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D.时,向盛有40g氯化钠的烧杯中加入100g水,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7.(2025·抚州市·金溪县·三模)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三种物质溶解度大小关系为B>A=C
B.等质量的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从℃降温到℃,其中溶质质量分数没有发生改变的是B
C.℃时,将C物质加入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饱和溶液
D.当A物质中含有少量的B物质,提纯A物质的方法是
8.(2025·九江市·柴桑区·三模)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某同学按图2,步骤进行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乙物质是硝酸钾
B.I→Ⅱ溶液状态变化可表示为c→d点
C.t1℃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D.t2℃时,将50 g甲加入50 g水中,得到 g溶液
9.(2025·九江市·瑞昌市·三模)甲、乙两种固体纯净物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所示,先在两支试管中分别装入在8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试管底部均有足量未溶解的固体),再放进盛有冰水的烧杯中(如图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装甲溶液的试管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B.装乙溶液的试管中剩余的固体减少
C.时,甲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于乙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最好采用 (选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方法提纯甲
10.(2025·景德镇市·三模)利用溶解度曲线,可以获得许多有关物质溶解度的信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时,C物质的溶解度为30
B.从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判断,该物质可能是氯化钠
C.A物质中混有少量的B物质可以采用蒸发结晶来提纯
D.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11.(2025·九江市·永修县·三模)溶液与人们的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时,丙物质的溶解度最小
B.时,乙、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的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溶液的质量减小
D.时,60g甲溶液中含10g甲,要达到饱和状态,至少还需加入 g甲
12.(2025·上饶市·弋阳县·三模)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为50g
B.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C.tl℃时,甲和乙各30g分别加入100g水中,均形成饱和溶液
D.t2℃时,把等质量的甲和乙饱和溶液分别降至t1℃,析出晶体质量甲 (填“>” “=”或“<”)乙
13.(2025·赣州市·一模)硝酸钾、氯化钠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硝酸钾的溶解度大于氯化钠的溶解度
B.增加溶质可将M点对应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C.时,将20g氯化钠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0g
D.将时硝酸钾、氯化钠饱和溶液分别升温至(溶剂量不变),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关系为硝酸钾 氯化钠(选填“”“”或“”)
14.(2025·九江市·一模)根据图示实验和溶解度曲线,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a中溶液为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B.b、c中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C.c中杯底残留固体较b中少
D.从氯化钠溶液中获得氯化钠晶体常用的方法是
15.(2025·抚州市·临川区·一模)两个烧杯中分别盛装X、Y的饱和溶液,两支试管中分别装有NaOH和NH4NO3固体,向两支试管中分别滴加适量水,现象如图一所示,结合图二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Y的溶解度曲线为b曲线
B.降温可使X的饱和溶液变浑浊
C.X的饱和溶液从t2℃降低到t1℃,变为不饱和溶液
D.t3℃时,X、Y的饱和溶液质量相等,则溶剂质量大小关系为X Y(填“>”“<”或“=”)
16.(2025·新余市·二模)盐田法晒盐后得到的卤水中富含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为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gSO4的溶解度小于KCl的溶解度
B.将20℃时的KCl饱和溶液升温,溶质质量分数不变
C.90℃时,MgCl2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70%
D.90℃时,将40gMgCl2加入50g水中,可得到 g溶液
17.(2025·九江市·瑞昌市·三模)规范操作是科学实验成功的关键。下列有关氢氧化钠溶液配制及性质探究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
A.取氢氧化钠固体 B.测定氢氧化钠溶液的pH
C.称量氢氧化钠 D.溶解氢氧化钠固体
A.A B.B C.C D.D
18.化学知识可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许多现象,下列事实解释合理的是( )
A.固体不易被压缩——固体分子间的间隔较小
B.夏天鱼儿浮出水面——温度升高,氧气在水中的溶解度增大
C.浓硫酸干燥某些气体——浓硫酸有脱水性
D.铝制品耐腐蚀——铝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9.(2025·九江市·永修县·二模)烧杯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下列涉及烧杯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
A.溶解 B.过滤 C.稀释 D.测pH
A.A B.B C.C D.D
20.(2025·新余市·二模)坐标曲线在多个学科中都有广泛的应用,它能形象直观地反应物理量之间的规律和关系。下列坐标图像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关系的是( )
A.①表示将一定量的60℃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至室温
B.②表示在盛有空气的密闭容器(体积不变)中点燃足量红磷
C.③表示向加的试管和未加的试管分别加入等质量等浓度的溶液
D.④表示向一定量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加入锌粉
21.(2025·赣州市·章贡区·三模)已知氯化钠和氯化镁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等质量的氯化钠和氯化镁溶液,由t℃降温到20℃时,析出固体的质量氯化镁>氯化钠
B.20℃时,将20g氯化钠、氯化镁分别加入50g水中,所得溶液质量相等
C.氯化镁和氯化钠均属于易溶物质
D.为使接近饱和的氯化镁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可采取的措施是
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