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11 燃烧与灭火考点:燃烧与灭火(5年5考)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燃烧与灭火 5年5考 选择题 2025年2分 2024年2分 2023年2分 2022年2分(云南) 2021年2分 1.燃烧条件的探究。 2.燃烧与灭火。1.(2025·云南·中考真题)电石灯是古老的照明工具,原理是利用电石()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点燃气体用于照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石灯利用电石作可燃物 B.点燃是为了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通过移动螺母最终使火焰熄灭 D.导管1可长期使用,无需清洁保养【答案】C【详解】A、电石灯是利用电石(CaC2)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乙炔C2H2),是乙炔作可燃物,而非电石,该选项错误;B、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能改变,点燃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而不是提高着火点,该选项错误;C、通过移动螺母可控制水与电石的接触,当二者不接触时,反应停止,不再产生可燃性气体,最终火焰熄灭,该选项正确;D、反应过程中可能会产生杂质附着在导管 1 内壁,影响气体导出,所以需要定期清洁保养,该选项错误。故选C。2.(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答案】D【详解】A选项为禁止烟火;B选项为禁止带火种;C选项禁止燃放烟花爆竹;D选项为禁止吸烟;故答案选择D3.(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目的 检验产生的气体探究水的组成 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爆炸 实验室制取CO2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实验A.A B.B C.C D.D【答案】C【详解】A、电解水实验中,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与电源正极相连的尖嘴管口,观察到木条复燃,证明正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氧气;将点燃的木条放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尖嘴管口,观察到气体燃烧,火焰呈淡蓝色,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观察到有水珠产生,证明负极收集到的气体是氢气,氧气由氧元素组成,氢气由氢元素组成,由此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B、面粉具有可燃性,点燃蜡烛,用塑料盖盖住罐子,快速鼓入大量空气,使面粉充满罐子,会听到“砰”的一声响,伴随一团火光,塑料盖被掀起,说明面粉发生了爆炸,故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C、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时,长颈漏斗下端要伸入液面以下,防止生成的气体从长颈漏斗中逸出,由于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所以收集二氧化碳应采用向上排空气法,故该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符合题意;D、将小木棍横放在火焰处,约1s后取出,外焰处炭化最明显,焰心处炭化最不明显,说明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可以比较火焰各层温度,故该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4·云南·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入到乙中,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由液面降低后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由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答案】与空气接触 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详解】甲中液面降低后,白磷与空气接触后燃烧,说明燃烧需要与空气接触;乙中白磷与空气接触不燃烧,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说明燃烧需要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故填:与空气接触;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5.(2023·云南·中考真题)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答案】D【详解】A、因为天然气是可燃物,所以会燃烧,故选项A说法正确;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故选项B说法正确;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故选项C说法正确;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清除了可燃物,故选项D说法错误;故选:D。6.(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答案】D【详解】A、森林起火时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能够防止火势的蔓延,最终实现灭火,选项正确;B、油锅起火时,利用隔绝氧气的原理,用锅盖盖灭,选项正确;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时,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后二氧化碳挥发,不会污毁图书等,选项正确;D、汽油的密度比水小,且不溶于水,汽油着火用水浇,会导致汽油浮在水的上面继续燃烧,造成火势蔓延,选项错误,故选D。7.(2021·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A【详解】A、酒精不能装得太满,以不超过灯壶容积的2/3为宜,若酒精量太多易受热膨胀,易使酒精溢出,发生实验安全事故,符合题意;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不能使用浇水的方法灭火,尤其是大量酒精着火时,不符合题意;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灯帽使得酒精灯与空气隔绝,当灯帽内氧气完全耗尽后,酒精灯因为缺氧而熄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不符合题意;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物品燃烧三要素:氧气、可燃物、着火点,酒精灯具备氧气、可燃物两大要素,燃着的木条则可以使酒精达到着火点,不符合题意。故选A。8.(2025·云南楚雄·三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的失火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姿势迅速逃离C.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答案】D【详解】A、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因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的失火,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火灾发生后,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可以防止吸入有毒气体和烟尘;降低姿势迅速逃离,是因为燃烧产生的有毒气体和烟尘受热会上升,降低姿势能减少吸入有毒气体和烟尘,从而保障自身安全,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C、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剧烈、更充分,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使温度降低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能改变,说法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9.(2025·云南昭通·二模)下列图标中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 【答案】C【详解】A、图中所示标志是易燃物质标志,故选项错误;B、图中所示标志是当心爆炸标志,故选项错误;C、图中所示标志是节水标志,故选项正确;D、图中所示标志是禁止放易燃物标志,故选项错误。故选C。10.(2025·云南昆明·三模)《辍耕录》中记载:“杭入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已知:硫磺着火点为,松木着火点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松木和硫磺均为可燃物 B.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提高了松木的着火点C.涂抹硫磺后松木更易点燃 D.用沙子盖灭着火的松木,其原理是隔绝氧气【答案】B【详解】A、松木和硫磺都能燃烧,所以均为可燃物,该说法正确;B、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随外界条件改变而改变。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增大了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其更易燃烧,但不是提高了着火点,该说法错误;C、硫磺着火点为190℃,比松木着火点430℃低很多,先点燃硫磺,利用硫磺燃烧放出的热量能更容易达到松木的着火点,使松木更易点燃,该说法正确;D、用沙子盖灭着火的松木,沙子隔绝了松木与氧气的接触,使燃烧因缺少氧气而停止,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该说法正确。故选B。11.(2025·云南昭通·模拟预测)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调小灶具进气口 燃气是可燃物B 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用液氮进行冷冻治疗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 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食醋与水垢发生复分解反应A.A B.B C.C D.D【答案】D【详解】A、调小灶具进气口是为了调节燃气与空气的比例,使燃烧更充分,与“燃气是可燃物”无直接关联(可燃物是燃烧的基本条件,但调进气口属于控制氧气量)。选项错误;B、锅盖盖灭油锅火是通过隔绝氧气灭火,而非“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不可改变)。选项错误;C、液氮冷冻治疗利用液氮汽化吸热的物理性质,与“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无关。选项错误;D、食醋中的醋酸与水垢(碳酸钙等)反应生成可溶物质,属于酸与盐的复分解反应。选项正确。故选D。12.(2025·云南昭通·模拟预测)高铁车厢内禁止吸烟,应张贴的图标是A. B.C. D.【答案】B【详解】A、该图标是禁止烟火的标志,故错误;B、该图标是禁止吸烟标志,故正确;C、该图标是可回收标志,故错误;D、该图标是易燃固体标志,故错误。故选B。13.(2025·云南德宏·一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B.“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为预防感冒经常服用抗生素D.档案材料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答案】C【详解】A、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不符合题意;B、“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从而使其燃烧,不符合题意;C、滥用抗生素不仅可能导致药物副作用,还可能促进抗药性细菌的产生,故不能经常服用抗生素,符合题意;D、档案材料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不会因留下痕迹而损坏档案,不符合题意。故选C。14.(2025·云南曲靖·二模)化学知识能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过后可以适当补充无机盐饮料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C.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D.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佝偻病【答案】D【详解】A、剧烈运动后大量出汗会流失无机盐(如钠、钾),则应适当补充无机盐饮料,该选项说法正确;B、油锅着火时,盖上锅盖能隔绝氧气,从而灭火,该选项说法正确;C、纯碱(碳酸钠)溶液呈碱性,能与油脂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可溶物质,从而去除油污,该选项说法正确;D、加碘食盐用于预防甲状腺肿大(碘缺乏症),佝偻病由钙或维生素D缺乏引起,与碘无关,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D。15.(2025·云南昆明·二模)在山区,松针、木柴、煤都是常用的燃料。做饭时,人们通常先点燃松针,再用燃烧的松针引燃木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燃烧的松针引燃木柴,主要是为了提高木柴的着火点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用炉灰盖灭燃烧的煤,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D.木柴燃烧时,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答案】A【详解】A、着火点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一般不会因外界条件改变而升高或降低。用松针引燃木柴的本质是:松针燃烧时释放热量,使木柴的温度达到其着火点,从而引发燃烧,该说法错误;B、煤主要成分是碳,由多种有机物和无机物组成,是混合物;煤是古代植物经漫长地质作用形成的化石燃料,使用之后短期内无法重新生成,属于不可再生能源,该说法正确;C、炉灰覆盖在燃煤表面,会阻断空气(氧气)与煤的接触,使燃烧因缺乏助燃物而停止,属于隔绝氧气(或空气)的灭火原理,该说法正确;D、架空木柴可使木柴之间的空隙增大,空气(含氧气)更易流通,从而增大燃料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该说法正确。故选A。16.(2025·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为侯景叛移梁朝文》中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为A.隔绝氧气 B.清除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答案】B【详解】“抽薪止沸,翦草除根” 中,“抽薪” 意思是把锅底的柴火抽掉,柴火是可燃物,抽掉柴火就是清除了可燃物,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故选:B。17.(2025·云南西双版纳·三模)2025年西双版纳州森林草原防火高险期为3月1日至4月30日,高火险期内,森林草原防火区禁止一切违规野外用火。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答案】D【详解】A、该图标表示易燃固体,不符合题意;B、该图标表示腐蚀品,不符合题意;C、该图标表示禁止吸烟,不符合题意;D、该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符合题意。故选:D。1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11 燃烧与灭火考点:燃烧与灭火(5年5考)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燃烧与灭火 5年5考 选择题 2025年2分 2024年2分 2023年2分 2022年2分(云南) 2021年2分 1.燃烧条件的探究。 2.燃烧与灭火。1.(2025·云南·中考真题)电石灯是古老的照明工具,原理是利用电石()与水反应生成可燃性气体,点燃气体用于照明。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电石灯利用电石作可燃物 B.点燃是为了提高可燃物的着火点C.可通过移动螺母最终使火焰熄灭 D.导管1可长期使用,无需清洁保养2.(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图标中,表示“禁止吸烟”的是A. B. C. D.3.(2024·云南·中考真题)下列实验不能达到相应实验目的的是选项 A B C D实验目的 检验产生的气体探究水的组成 验证面粉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爆炸 实验室制取CO2 比较火焰各层温度实验A.A B.B C.C D.D4.(2024·云南·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某同学为探究燃烧的条件设计了如图实验。已知白磷的着火点是40℃。向装置甲中通入空气,甲中的热水压入到乙中,甲、乙中的白磷均燃烧。由液面降低后甲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由热水进入后乙中白磷燃烧的事实,说明燃烧需要 。5.(2023·云南·中考真题)使用天然气做饭,点火后,发现炉火火焰呈现黄色,锅底出现黑色,这时就需要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用完毕,关闭开关,火焰熄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天然气会燃烧,因为它是可燃物B.点火是为了使温度达到天然气的着火点C.调大进风口的目的是提供足够的空气,使燃烧更充分D.关闭开关火焰熄灭,原因是温度降到了着火点以下6.(2022·云南·中考真题)下列灭火方法不正确的是A.森林起火一一砍伐树木形成隔离带 B.油锅起火一一用锅盖盖灭C.图书馆内图书起火一一用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 D.汽油着火一一用水浇灭7.(2021·云南昆明·中考真题)加热是最常见的反应条件,这一基本实验操作常要使用酒精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为了使酒精灯燃烧更旺,将灯内酒精添满,以增加可燃物B.酒精灯里的酒精洒到桌面上燃烧起来,可用湿抹布盖灭C.用完酒精灯后用灯帽盖灭,其灭火原理是隔绝氧气D.用燃着的木条点燃酒精灯,燃着的木条的作用是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8.(2025·云南楚雄·三模)下列有关燃烧和灭火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扑灭图书、档案、精密仪器等的失火B.火灾发生后应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降低姿势迅速逃离C.工厂锅炉用煤加工成粉末状,可使煤燃烧更剧烈、更充分D.水能灭火,主要是因为水蒸发吸热,降低了可燃物的着火点9.(2025·云南昭通·二模)下列图标中表示我国“国家节水标志”的是A. B. C. D. 10.(2025·云南昆明·三模)《辍耕录》中记载:“杭入削松木为小片,其薄为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已知:硫磺着火点为,松木着火点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松木和硫磺均为可燃物 B.将松木削薄为纸片状提高了松木的着火点C.涂抹硫磺后松木更易点燃 D.用沙子盖灭着火的松木,其原理是隔绝氧气11.(2025·云南昭通·模拟预测)下列劳动项目与化学知识对应正确的是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A 调小灶具进气口 燃气是可燃物B 炒菜时油锅起火,用锅盖盖灭 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 用液氮进行冷冻治疗 氮气的化学性质不活泼D 用食醋去除水壶中的水垢 食醋与水垢发生复分解反应A.A B.B C.C D.D12.(2025·云南昭通·模拟预测)高铁车厢内禁止吸烟,应张贴的图标是A. B.C. D.13.(2025·云南德宏·一模)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点燃氢气前,一定要检验纯度B.“钻木取火”的原理是通过摩擦生热,使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C.为预防感冒经常服用抗生素D.档案材料着火,可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14.(2025·云南曲靖·二模)化学知识能为美好生活增色添彩。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剧烈运动过后可以适当补充无机盐饮料B.炒菜时油锅着火可以用锅盖盖灭C.纯碱溶液可以清洗油污D.食用加碘食盐可以预防佝偻病15.(2025·云南昆明·二模)在山区,松针、木柴、煤都是常用的燃料。做饭时,人们通常先点燃松针,再用燃烧的松针引燃木柴。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用燃烧的松针引燃木柴,主要是为了提高木柴的着火点B.煤是复杂的混合物,属于不可再生能源C.用炉灰盖灭燃烧的煤,主要原理是隔绝氧气D.木柴燃烧时,将木柴架空,可以增大木柴与氧气的接触面积16.(2025·河北石家庄·模拟预测)《为侯景叛移梁朝文》中记载“抽薪止沸,翦草除根”,蕴含着灭火的原理为A.隔绝氧气 B.清除可燃物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D.降低温度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17.(2025·云南西双版纳·三模)2025年西双版纳州森林草原防火高险期为3月1日至4月30日,高火险期内,森林草原防火区禁止一切违规野外用火。下列图标表示“禁止烟火”的是A. B. C. D.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11 燃烧与灭火(原卷版).docx 专题11 燃烧与灭火(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