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6 物质的多样性 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01 物质的多样性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物质的分类 5年3考 选择题 2024年1分 2021年1分 常见物质的分类考点02 分子的性质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分子的性质 5年5考 简答题 2025年1分 2024年2分 2023年2分 2022年2分 2021年2分 分子的特性考点03 微粒构成物质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 5年4考 选择题 2025年1分 2024年1分 2023年1分 2022年1分 判断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原子结构示意图考点01 物质的多样性1.(2024·河南卷)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答案】D【解析】A、合金合金金属材料,合成橡胶属于合成材料,故A分类错误;B、氧属于常量元素,锌属于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故B分类错误;C、空气是由氮气、氧气等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冰是固态的水,冰水共存物是由水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C分类错误;D、硝酸钾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磷酸二氢铵含有氮、磷、钾三种元素中的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分类正确;故选:D。2.(2021·河南·卷)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答案】B【解析】A、羊毛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灼烧有烧焦羽毛的气味,涤纶灼烧无此气味,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B、硫酸铵和氯化铵均属于铵态氮肥,均能与熟石灰反应生成氨气,均能产生刺激性气味,现象相同,无法区分,符合题意;C、黄铜是铜的合金,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故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划,铜片上留下痕迹,不符合题意;D、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燃着的木条燃烧的更旺,二氧化碳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现象不同,可以区分,不符合题意。故选B。考点02 分子的性质3.(2025·河南卷)古代经典诗词、书画精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唐代诗句“山城斜路杏花香”所描述的现象 。(2)元代著名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保存至今不变色的原因是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墨中的碳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解析】(1)分子运动:诗句中“杏花香”是花香分子通过运动扩散到空气中,被人嗅觉感知,分子具有“不断运动”的性质,即使物质处于静止状态,其分子仍会自发运动,导致气味传播;(2)碳的稳定性:古代水墨画使用的墨主要成分是碳(如炭黑),碳单质在常温下化学性质非常稳定,不易与氧气、水等物质发生反应,因此不易氧化或变质,这种稳定性使得用墨绘制的书画即使长期保存,颜色仍能保持不变。4.(2024·河南卷)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1)25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如图)。(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答案】(1)分子间有间隔,加压使分子间隔变小(2)具有臭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臭味【解析】(1)25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后,分子间的间隔变小。(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是因为具有臭味的分子在不断运动,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特殊臭味。5.(2023·河南卷)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之间有间隔【解析】(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构成花香的分子不断运动,运动到我们周围,闻到花香;(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因为分子间是有间隔的,压强增大分子间隔变小。6.(2022·河南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答案】(1)具有香味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2)分子间隔变大,导致水的体积变大【解析】(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是因为具有香味的分子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运动到空气中,接触到了人的嗅觉细胞而闻到香味。(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是因为分子间隔变大导致水的体积变大。7.(2021·河南卷)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避灾阴凉处干的更快 。(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 。【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 (2)分子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解析】(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比在阴凉处干的更快,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且太阳下温度高,温度越高,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加压能使分子间隔变小。考点02 微粒构成物质8.(2025·河南卷)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氧气 B.乙醇 C.金刚石 D.硫酸铜【答案】C【解析】A. 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并非直接由原子构成。A错误。B. 乙醇是有机化合物,是乙醇分子构成的。B错误。C. 金刚石是碳的单质,属于固态非金属,金刚石直接由碳原子构成。C正确。D. 硫酸铜是离子构成的,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D错误。故选C。9.(2024·河南卷)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H2O B.CuSO4 C.C60 D.CH4【答案】B【解析】A、水由水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 CuSO4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C、C60是C60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10.(2023·河南卷)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汞 B.水 C.氢气 D.硫酸铜【答案】D【解析】A、汞是一种金属单质,由汞原子直接构成,选项错误;B、水由水分子构成,选项错误;C、氢气由氢分子构成,选项错误;D、硫酸铜是一种盐,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选项正确,故选D。11.(2022·河南卷)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答案】A【解析】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B、水由水分子构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氨气由氨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1.(2025·平顶山一模)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塑料 B.氧化物:水、乙醇C.干燥剂:氧化钙、浓硫酸 D.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钙、锌【答案】C【解析】A、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纤维和合成橡胶;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分类错误;B、水是由两种元素组成且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乙醇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分类错误;C、生石灰能与水反应;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此两种物质均能做干燥剂,故分类正确;D、钙元素是人体内含量最高的金属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锌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分类错误故选C。2.(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有机物:甲烷、醋酸、碳酸 B.合成材料:橡胶、棉花、塑料C.溶液:食盐水、牛奶、气泡水 D.纯净物:干冰、氯酸钾、水【答案】D【解析】A、甲烷、醋酸属于有机物,但碳酸虽含碳却被归为无机酸,不符合题意;B、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等,但棉花是天然纤维,橡胶若为天然也非合成,不符合题意;C、食盐水是溶液,牛奶是乳浊液,不是溶液,气泡水是溶液,不符合题意;D、干冰(CO2)、氯酸钾(KClO3)、水(H2O)均为单一成分的纯净物,符合题意。故选D。3.(2025·洛阳二模)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清洁能源:石油、风能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氟、钙C.营养物质:水、蛋白质 D.复合肥料:硝酸钾、尿素【答案】C【解析】A、石油属于化石能源,石油燃烧会产生一氧化碳、二氧化氮等污染物,会污染环境,不属于清洁能源;风能的使用对环境无污染,属于清洁能源,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B、氟元素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钙元素是人体的常量元素,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C、水、糖类、蛋白质、油脂、无机盐和维生素是人体所需的六类营养物质,分类正确,符合题意;D、硝酸钾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钾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尿素中含有氮、磷、钾三种营养元素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分类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C。4.(2025·鹤壁一模)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钙、碘 B.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C.混合物:液氮、过氧化氢溶液、空气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答案】B【解析】A、铁、碘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故A分类错误;B、试管、坩埚、蒸发皿都可以直接加热,故B分类正确;C、过氧化氢溶液是由水和过氧化氢组成的属于混合物;液氧是氧气的液态形式,属于纯净物;空气中含有氮气和氧气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分类错误;D、同时含有氮、磷、钾中的两种或三种营养元素的化肥属于复合肥,尿素只含有其中的氮元素,属于氮肥;硝酸钾含有氮元素和钾元素,磷酸二氢铵含有磷元素和氮元素,属于复合肥,故D分类错误。故选B。5.(2025·三门峡二模)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纯碱属于碱 B.属于复合肥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答案】D【解析】A、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碳酸钠属于碱,故选项错误;B、中含有氮元素,属于氮肥,故选项错误;C、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D、冰水共存物中只有一种物质水,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6.(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盐类物质:小苏打、熟石灰C.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D.纯净物:纯净水、稀有气体【答案】C【解析】A、合金属于金属材料,合成橡胶是合成材料,但合金不属于合成材料,故A错误;B、小苏打(碳酸氢钠)是盐,熟石灰(氢氧化钙)属于碱,故B错误;C、硝酸钾含K、N,磷酸二氢铵含N、P,均为复合肥料,故C正确;D、纯净水是纯净物,但稀有气体是混合物,故D错误。故选:D。7.(2025·安阳二模)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嫦娥六号自备的降温装置能够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的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答案】A【解析】冰升华的过程中,固态变为气态,水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大,分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均不变。故选A。8.(2025·鹤壁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A.Hg、C60 B.Au、Si C.KCl、Cu(NO3)2 D.HCl、NH3【答案】B【解析】A、Hg由汞原子构成,C60由C60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B、Au由金原子构成,Si由硅原子构成,符合题意;C、KCl由钾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由硝酸根离子和铜离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HCl由氯化氢分子构成,NH3由氨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B。9.(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下列物质中,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氖气 D.氨气【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B、氧气由氧分子构成;C、氖气是稀有气体,由单个Ne原子直接构成;D、氨气由氨气分子构成;综上,A、B、D均由分子构成,C由原子构成。故选C。10.(2025·洛阳二模)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氮气 B.氯化钠 C.水 D.金刚石【答案】B【解析】A、氮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单质,是由氮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B、氯化钠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C、水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B。11.(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答案】A【解析】A、氯化钠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硫酸铜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符合题意;B、水由水分子构成,干冰是固体二氧化碳,由二氧化碳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由碳原子构成,氧化汞由氧化汞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D、氦气由氦原子构成,氨气由氨分子构成,不符合题意。故选A。12.(2025·三门峡二模)“洛阳造”氢能产品亮相国际展会。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种类与氢气相同的是A.氨气 B.金刚石 C.硫酸铜 D.水银【答案】A【分析】氢气属于气态非金属单质,是由氢分子构成的。【解析】A、氨气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由氨分子构成的,故选项正确;B、金刚石属于固态非金属单质,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C、硫酸铜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物,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D、水银(金属汞)属于金属单质,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错误。故选A。13.(2025·平顶山一模)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甲烷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水银【答案】A【解析】A、甲烷是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甲烷分子构成,故符合题意;B、氯化钠是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C、金刚石属于碳单质,由碳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D、水银属于金属单质,由汞原子构成,故不符合题意。故选A。14.(2025·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摸底)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汞 B.水、氧气 C.C60、氨气 D.氯化钠、硫酸铜【答案】D【解析】A、铁、汞都属于金属单质,铁是由铁原子直接构成,汞是由汞原子直接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B、水是由水分子构成,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C、C60是由C60分子构成,氨气是由氨分子构成,故选项不符合题意;D、氯化钠、硫酸铜都是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构成的化合物,氯化钠是由钠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硫酸铜是由铜离子和硫酸根离子构成,故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15.(2025·安阳二模)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单晶硅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基础材料,硅的元素符号为 ;金刚石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潜力巨大,构成金刚石的微观粒子是 。【答案】 Si 碳原子【解析】硅的元素符号为Si;金刚石是由碳原子直接构成的,故填:Si;碳原子。16.(2025·郑州九校联考)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1)“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李商隐《昨夜》)描述的现象。(2)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的钢瓶中。【答案】(1)分子在不断运动。(2)分子之间存在间隔,气体受压时间隔缩小。【解析】(1)诗句中描述花香扩散,说明分子在不停运动,使香气传播到远处;(2)石油气(气体状态)分子间隔较大,加压后分子间隔减小,体积缩小,因此可装入更小的钢瓶中。17.(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事实。(1)请任选一个作答:①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②水沸腾后顶起热水壶盖(2)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盐酸却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答案】(1)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而氯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不能生成沉淀【解析】(1)①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②水沸腾后顶起热水壶盖,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温度升高,分子间的间隔变大;(2)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盐酸却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是因为硫酸根离子与钡离子结合生成硫酸钡沉淀,而氯离子与钡离子结合不能生成沉淀。18.(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说法。(1)“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请解释诗人闻到“稻花香”的原因。(2)夏天鱼儿会跳出水面呼吸。【答案】(1)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夏季水温升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解析】(1)稻花散发香味是因其中含芳香物质的分子不断运动,扩散至空气中,被人的嗅觉感知,故填:分子在不断地运动;(2)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夏季水温升高,氧气的溶解度减小,水中溶解的氧气减少,故鱼儿会跳出水面呼吸。19.(2025·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摸底)为探究分子的性质,设计如图实验,a、b处均为浸泡了酚酞溶液的试纸。(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1)右侧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a、b处的现象说明了分子的什么性质?【答案】(1)浸泡了酚酞溶液的试纸变红,且b处试纸先变红,a处试纸后变红(2)说明了分子在不断运动,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解析】(1)该实验中,浓氨水具有挥发性,挥发出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当运动到酚酞溶液处时,氨气溶于水形成氨水,氨水显碱性,能使无色酚酞试液变红,且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故可观察到浸泡了酚酞溶液的试纸变红,且b处试纸先变红,a处试纸后变红;(2)该实验中,酚酞溶液和浓氨水没有直接接触,一段时间后,酚酞溶液变红,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b处试纸先变红,说明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专题06 物质的多样性 构成物质的微粒考点01 物质的多样性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物质的分类 5年3考 选择题 2024年1分 2021年1分 常见物质的分类考点02 分子的性质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分子的性质 5年5考 简答题 2025年1分 2024年2分 2023年2分 2022年2分 2021年2分 分子的特性考点03 微粒构成物质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 5年4考 选择题 2025年1分 2024年1分 2023年1分 2022年1分 判断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原子结构示意图考点01 物质的多样性1.(2024·河南卷)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氧、锌C.混合物:空气、冰水共存物 D.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2.(2021·河南·卷)下列根据某些性质区分一些常见物质的方法错误的是A.羊毛和涤纶:灼烧闻气味 B.硫酸铵和氯化铵:加熟石灰研磨C.铜片和黄铜片:相互刻画 D.氧气和二氧化碳:伸入燃着的木条考点02 分子的性质3.(2025·河南卷)古代经典诗词、书画精品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1)从分子的角度解释唐代诗句“山城斜路杏花香”所描述的现象 。(2)元代著名水墨画《富春山居图》保存至今不变色的原因是 。4.(2024·河南卷)液化石油气是常用燃料。从分子及其运动的角度解释下列现象。(1)25m3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0.024m3的钢瓶中(如图)。(2)液化石油气中添加有特殊臭味的乙硫醇,一旦液化石油气泄漏,周围较大范围都能闻到特殊臭味,可及时采取安全措施。5.(2023·河南卷)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生产中的现象。(1)当我们走进鲜花盛开的花园时,会闻到花的香味。(2)6000L的氧气在加压的情况下可装入容积为40L的钢瓶中。6.(2022·河南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活中的现象。(1)墙内开花墙外可以闻到花香。(2)一壶水烧开后,壶盖会被顶开。7.(2021·河南卷)请从分子的角度解释下列生产、生活中的现象。(1)湿衣服在太阳下晾晒避灾阴凉处干的更快 。(2)加压时,3000L的氧气可装入溶剂为20L的钢瓶中 。考点02 微粒构成物质8.(2025·河南卷)从微观视角认识物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物质由原子构成的是A.氧气 B.乙醇 C.金刚石 D.硫酸铜9.(2024·河南卷)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H2O B.CuSO4 C.C60 D.CH410.(2023·河南卷)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由离子构成的物质是A.汞 B.水 C.氢气 D.硫酸铜11.(2022·河南卷)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1.(2025·平顶山一模)分类、归纳等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归纳中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塑料 B.氧化物:水、乙醇C.干燥剂:氧化钙、浓硫酸 D.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钙、锌2.(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分类、归纳是化学学习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合理的是A.有机物:甲烷、醋酸、碳酸 B.合成材料:橡胶、棉花、塑料C.溶液:食盐水、牛奶、气泡水 D.纯净物:干冰、氯酸钾、水3.(2025·洛阳二模)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清洁能源:石油、风能 B.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氟、钙C.营养物质:水、蛋白质 D.复合肥料:硝酸钾、尿素4.(2025·鹤壁一模)分类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人体必需微量元素:铁、钙、碘 B.可直接加热的仪器:试管、坩埚、蒸发皿C.混合物:液氮、过氧化氢溶液、空气 D.复合肥料:尿素、硝酸钾、磷酸二氢铵5.(2025·三门峡二模)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纯碱属于碱 B.属于复合肥C.合金属于合成材料 D.冰水共存物属于纯净物6.(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分类法是化学学习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胶 B.盐类物质:小苏打、熟石灰C.复合肥料:硝酸钾、磷酸二氢铵 D.纯净物:纯净水、稀有气体7.(2025·安阳二模)当环境温度过高时,嫦娥六号自备的降温装置能够通过冰的升华达到降温的目的。冰升华的过程中,水分子的A.间隔增大 B.质量增大 C.种类改变 D.数目改变8.(2025·鹤壁一模)下列各组物质中,都是由原子构成的一组是A.Hg、C60 B.Au、Si C.KCl、Cu(NO3)2 D.HCl、NH39.(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下列物质中,构成物质的微粒种类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A.二氧化碳 B.氧气 C.氖气 D.氨气10.(2025·洛阳二模)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氮气 B.氯化钠 C.水 D.金刚石11.(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下列都由离子构成的一组物质是A.氯化钠、硫酸铜 B.水、干冰 C.金刚石、氧化汞 D.氦气、氨气12.(2025·三门峡二模)“洛阳造”氢能产品亮相国际展会。下列物质的构成微粒种类与氢气相同的是A.氨气 B.金刚石 C.硫酸铜 D.水银13.(2025·平顶山一模)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下列物质由分子构成的是A.甲烷 B.氯化钠 C.金刚石 D.水银14.(2025·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摸底)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铁、汞 B.水、氧气 C.C60、氨气 D.氯化钠、硫酸铜15.(2025·安阳二模)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单晶硅为信息技术提供了基础材料,硅的元素符号为 ;金刚石在量子信息科学领域潜力巨大,构成金刚石的微观粒子是 。16.(2025·郑州九校联考)从化学的角度分析并解释下列现象。(1)“昨夜西池凉露满,桂花吹断月中香”(李商隐《昨夜》)描述的现象。(2)石油气加压后可装入容积为的钢瓶中。17.(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下列事实。(1)请任选一个作答:①热水能使压瘪的乒乓球复原②水沸腾后顶起热水壶盖(2)稀硫酸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而稀盐酸却不能与氯化钡溶液反应。18.(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用化学知识解释下列说法。(1)“一畦春韭绿,十里稻花香。”请解释诗人闻到“稻花香”的原因。(2)夏天鱼儿会跳出水面呼吸。19.(2025·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摸底)为探究分子的性质,设计如图实验,a、b处均为浸泡了酚酞溶液的试纸。(已知氨气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1)右侧试管中可观察到的现象是什么?(2)a、b处的现象说明了分子的什么性质?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专题06 物质的多样性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卷版).docx 专题06 物质的多样性 构成物质的微粒(解析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