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水和溶液--5年中考化学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河南专用)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专题02 水和溶液--5年中考化学1年模拟真题分类汇编(河南专用)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水和溶液
考点01 水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水的净化和水资源 5年3考 填空题 2023年1分 2022年1分 2021年1分 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水资源现状与保护
电解水实验 5年2考 选择题 填空题 2025年2分 2024年1分 电解水实验
考点02 溶液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液的形成与组成 5年1考 选择题 2025年1分 溶液的形成;溶液的组成
溶解度曲线 5年4考 选择题 填空题 2024年2分 2023年3分 2022年2分 2021年1分 电解水实验现象的描述、生成物的检验、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等
溶液的配制 5年1考 选择题 2025年1分 溶液配制的计算、操作、误差分析
考点01 水
1.(2024·河南卷)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答案】A
【解析】A、电解水实验中,根据“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甲管中产生的气体较多,为氢气,则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负极,故A说法不正确;
B、乙管中的气体较少,为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B说法正确;
C、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化学方程式为:,则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故C说法正确;
D、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的,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故D说法正确;
故选:A。
2.(2023·河南卷)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答案】D
【解析】A、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淡水资源匮乏,说法错误;
B、工业污水处理后可以排放,防止污染水资源,说法错误;
C、冰是由水组成,冰和水的共存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说法错误;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向水样中滴加适量肥皂水,产生大量泡沫的水是软水,不产生或产生较少泡沫的水是硬水,说法正确;
答案:D。
3.(2022·河南卷)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答案】A
【解析】A、冰是固态的水,水与冰块混合物只由水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符合题意;
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使悬浮的杂质沉降)、过滤(除去水中难溶性杂质)、吸附(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蒸馏(除去所有杂质)等,不符合题意;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软水是不含或含较少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不符合题意;
D、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即,故生成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4:32=1:8,不符合题意。
故选A。
4.(2021·河南卷)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答案】D
【解析】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缺乏,故选项错误;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也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
C、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故选项错误;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故选项正确。
故选:D。
5.(2025·河南卷)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电解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管a中液面 (填“高于”或“低于”)管b中液面;关闭电源,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管b尖嘴口,打开活塞,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答案】 低于 木条燃烧更旺
【解析】①在电解水实验中,管a与电源负极相连,产生氢气;管b与电源正极相连,产生氧气。因为氢气的体积约是氧气体积的2倍,所以管a中气体体积大,液面低于管b中液面。
②管b中产生的是氧气,氧气具有助燃性。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管b尖嘴口,打开活塞,可观察到木条燃烧更旺的现象。故本问答案为:木条燃烧更旺。
考点02 溶液
6.(2025·河南卷)将厨房中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白醋 C.味精 D.白糖
【答案】A
【解析】A.溶液是溶质均匀分散到溶剂中形成的均一、稳定混合物,若物质不溶于水,则会形成悬浊液或乳浊液,而非溶液,豆油属于油脂,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后分层形成乳浊液,无法形成溶液,故A正确;
B.白醋含醋酸,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B错误;
C.味精(谷氨酸钠)是可溶性盐类,能完全溶解于水形成溶液,故C错误;
D.白糖(蔗糖)易溶于水,溶解后形成均一稳定的溶液,故D错误。
故选:A。
7.(2021·河南卷)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答案】B
【解析】A、因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在不断的变化,所以若不指明温度就不能比较不同物质的溶解度,此选项错误;
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t℃时,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根据可知,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此选项正确;
C、根据溶解度曲线可知,30℃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30g,故将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得到不饱和溶液,此选项错误;
D、KNO3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KNO3的溶解度减小,溶液仍然是饱和溶液,降温过程有晶体析出,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此选项错误。
故选B。
8.(2025·河南卷)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洒落 B.溶解时使用内壁附着有水的烧杯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 D.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装入试剂瓶
【答案】C
【解析】A. 氯化钠洒落,会使溶质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B. 烧杯内壁有水,会使溶剂增加,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C. 俯视量筒读数,导致实际量取的水量少于42g,溶剂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正确;
D. 氯化钠未完全溶解,未溶解部分不计入溶质,溶质质量减少,溶质质量分数偏小,故错误。
故选:C。
9.(2024·河南卷)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只写出计算式)。
【答案】 增大 ×100%
【解析】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
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0.(2023·河南卷)如图是硝酸钾、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30℃时,30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1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答案】(1)t 不饱和
(2)小于
【解析】(1)溶解度曲线的交点表示该温度下,固体物质溶解度相等,由硝酸钾、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t℃;3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约36g,该温度下,30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不饱和溶液;
(2)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的溶解度,且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该过程中溶剂质量不变,溶质质量不变,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小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1.(2022·河南卷)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20°C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1)减小
(2)
【解析】(1)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2)由图可知,2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约为为0.17g,该温度下,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1.(2025·平顶山二模)如果取家庭中的①食盐;②味精;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①④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③⑤
【答案】B
【详解】①食盐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②味精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③面粉不能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悬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④芝麻油不能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是乳浊液,不均一、不稳定,不属于溶液;
⑤蔗糖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⑥白酒能与水以任何比例混合,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
故选B。
2.(2025·三门峡二模)人生味道“酸甜苦辣咸”都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物质未形成溶液的是
A.食醋 B.糖水 C.辣椒油 D.食盐水
【答案】C
【详解】A、食醋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B、糖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C、辣椒、油都不能溶于水,不能形成均一、稳定的化合物,即不能和水形成溶液,符合题意;
D、食盐易溶于水,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能和水形成溶液,不符合题意;
故选:C。
3.(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因水而生,治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不浪费水始终是一种美德。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B.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C.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本质不同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
【答案】B
【详解】A、蒸馏可去除几乎所有杂质,得到纯水,净化程度最高,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B、水由氢、氧元素组成,属于化合物(H2O),而非单质(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说法错误,符合题意
C、水蒸发是状态改变,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水电解生成H2和O2,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本质不同,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D、水是常见溶剂,能溶解多种物质(如盐、糖),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4.(2025·平顶山二模)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0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
C.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量筒等
【答案】C
【详解】A、需氯化钠的质量为50g×6%=3g。不符合题意;
B、使用托盘天平称量药品应左物右码。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不符合题意;
C、仰视量筒读数,量取水的体积偏大,则会使所配溶液偏稀。符合题意;
D、固体配置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步骤为计算、称量(托盘天平、药匙)、量取(量筒、胶头滴管)、溶解(玻璃棒、烧杯),不需要漏斗。不符合题意;
故选C。
5.(2025·三门峡二模)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可验证水的组成
B.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C.实验①中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为蓝紫色
D.实验②、两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答案】A
【详解】A、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氢气和氧气分别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故说法正确;
B、氢气燃烧实验生成水,是由两种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是化合反应。电解水生成氢气和氧气,是由一种物质分解产出两种物质的反应是分解反应,故说法错误;
C、实验①中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为淡蓝色,故说法错误;
D、实验②电解水实验中,a管连接负极,负极产生氢气,b管连接正极,正极产生氧气,且体积比为2:1,故说法错误;
故选A。
6.(2025·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摸底)水和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消毒的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B.水既可以做溶剂,也可以做反应物
C.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答案】A
【详解】A、碘酒是碘溶解在酒精中形成的溶液,不是碘的水溶液,该选项说法错误;
B、水是常见溶剂,能溶解许多物质;同时水也能参与很多化学反应,如与氧化钙反应生成氢氧化钙等,该选项说法正确;
C、地球上水资源丰富,但大部分是海水,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该选项说法正确;
D、活性炭具有疏松多孔的结构,有吸附性,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A。
7.(2025·郑州九校联考)“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生存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该物品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答案】A
【详解】A、生命吸管不能起到蒸馏的作用,符合题意;
B、生命吸管中的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异味,不符合题意;
C、生命吸管中的超滤膜和PP棉均可起到过滤的作用,除去难溶性杂质,不符合题意;
D、生命吸管中的抗菌球可以起到消毒的作用,可除去细菌和病毒等,不符合题意。
故选:A。
8.(2025·洛阳二模)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大
B.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C.使用天平的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可以用手拿取砝码
D.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⑤①③
【答案】C
【详解】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读数比实际值偏大,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小,溶剂质量偏小,溶质质量不变,则溶液浓度偏大,该选项说法正确;
B、在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就是搅拌,加速溶质(NaCl)在溶剂(水)中的溶解速率,该选项说法正确;
C、使用天平称量时,不能用手拿取砝码。因为手上有汗液等,会腐蚀砝码,影响砝码的精度,应该用镊子夹取砝码,该选项说法错误;
D、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步骤是计算、称量(先称取溶质NaCl ,对应操作④②)、溶解(先加固体,对应操作⑤①③),所以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⑤①③,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C。
9.(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实验室用食盐配制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水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B.所需食盐的质量为,所需水为
C.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小
【答案】D
【详解】A. 托盘天平使用遵循“左物右码”,食盐应放在左盘称量,故A正确;
B. 计算正确:50g×2%=1g食盐,水为49g(即49mL),故B正确;
C. 配制步骤确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故C正确;
D. 俯视量水读数偏大实际偏小,溶质质量不变,溶液浓度偏高,选项描述“偏小”错误,故D错误。
故选:D。
10.(2025·平顶山一模)如图是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称量氯化钠
B.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②③①⑤④⑥
C.选择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D.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可导致质量分数偏大
【答案】D
【详解】A、配制50g质量分数10%氯化钠溶液时,需要氯化钠的质量为50g×10%=5g,该选项说法正确;
B、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时,步骤为:计算、称量、量取、溶解,则顺序为②③①⑤④⑥,该选项说法正确;
C、结合前面分析,可知需要水的质量为50g-5g=45g,则需要选取50mL的量筒,该选项说法正确;
D、若量取水时仰视读数,会使实际量取的水的体积偏大,则导致溶质质量分数偏小,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D。
11.(2025·安阳二模)人类对水的认识历经了不懈的探索。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根据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 组成的;通过水通电生成的两种物质也能证明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答案】 氢元素、氧元素/ H、O
【详解】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生成水,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氢气是由氢元素组成,化学反应中元素的种类不变,水是由氢元素、氧元素(或 H、O)组成的;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12.(2025·三门峡二模)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时,配制等质量二者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 氯化钠(填“>”“<”或“=”)。
【答案】 37.3g >
【详解】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37.3g;
时,溶解度关系为硝酸钾<氯化钠,则配制等质量二者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氯化钠。
13.(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质量分数为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硝酸钾 g,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仅列出计算式即可)。
【答案】 2.64
【详解】由溶解度曲线图可知,2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g,则20℃时,将质量分数为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设需加硝酸钾的质量为x,则,解得,故需要加硝酸钾2.64g;则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14.(2025·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摸底)如图是硝酸钾、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50℃,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若中混有少量NaCl,要提纯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20℃时,已知NaCl溶解度为36g,向的饱和溶液中加64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答案】 < 降温结晶 18%
【详解】50℃,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降温至10℃,降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均是饱和溶液,10℃时,溶解度:氯化钠大于硝酸钾,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硝酸钾<氯化钠;
硝酸钾、氯化钠的溶解度均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硝酸钾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故硝酸钾中混有少量氯化钠,提纯硝酸钾物质,可以采取的方法是:降温结晶;
20℃时,已知NaCl溶解度为36g,则该温度下,136g氯化钠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为:,向136gNaCl的饱和溶液中加64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5.(2025·郑州九校联考)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反应一段时间后,和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气体4mL,则另外一支试管中气体的体积约为 mL;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答案】 8
【详解】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生成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故反应一段时间后,和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气体4mL,则另外一支试管中气体的体积约为8mL;
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16.(2025·平顶山一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度,溶液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写出计算式)。
【答案】 减小
【详解】根据溶解度曲线,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常温下,在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氧化钙,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出大量的热,导致溶液温度升高,溶解度减小,有溶质析出。反应结束后,温度降低,溶解度增大,可以重新溶解少量析出的氢氧化钙,但最终温度恢复常温,溶解度不变,而反应消耗了水,溶剂质量减小,所能溶解的氢氧化钙变少,溶液质量减小;
根据溶解度曲线,30℃时,氢氧化钙的溶解度为0.15g,则100g水中最多溶解0.15g氢氧化钙,饱和氢氧化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计算式为:。
17.(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 (填范围)℃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2)t3℃时,将30g氯化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3)将t3℃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硝酸钾 (选填“>”“=”或“<”)氯化钾。
【答案】(1)0~t2
(2)70g
(3)=
【详解】(1)由图可知,0~t2℃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2)由图可知,t3℃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40g氯化钾,则该温度下,将30g氯化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0g,所得溶液的质量是:20g+50g=70g;
(3)将t3℃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降温后,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均是饱和溶液,t2℃时,硝酸钾、氯化钾的溶解度相等,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硝酸钾=氯化钠。
18.(2025·三门峡二模)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有一处错误,请改正。
(2)写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填序号)
(3)该小组同学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6%,原因可能是什么?(任写一条)
【答案】(1)操作④中瓶塞应倒放
(2)④②①⑤③
(3)量取水时俯视读数(或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溅出。合理即可)
【详解】(1)操作④中瓶塞应倒放,防止污染;
(2)配制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首先计算配制溶液所需氯化钠和水的质量,再称量所需的氯化钠和量取水,最后进行溶解,故用如正确配制该溶液的操作顺序为④②①⑤③;
(3)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溶质质量偏大或水的质量偏小,都会使溶质质量分数偏大,故造成结果偏大的原因可能是量取水时俯视读数,读数偏大,实际水的质量偏小;或将量取的水倒入烧杯时有少量溅出,使水的质量偏小等等。
19.(2025·鹤壁一模)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20 g NaCl加到50 g水中,可得到该温度下NaCl的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将5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Cl KCl(选填“>”“=”或“<”);40℃时,将70 g 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KCl溶液,需要加水 g。
【答案】 饱和 = 130
【详解】由图可知,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小于40g,即该温度下,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氯化钠的质量小于40g,则该温度下,将20g氯化钠加入到50g水中,会有部分溶质未溶解,则可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饱和溶液;
将5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降温后,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均减小,均有溶质析出,均是饱和溶液,t℃时,氯化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相等,则该温度下,氯化钾和氯化钠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则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Cl=KCl;
40℃时,氯化钾的溶解度为40g,则该温度下,氯化钾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设需要加水的质量为x,根据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可得:,x=130g。
20.(2025·洛阳二模)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指的是Na2CO3,“盐”指的是NaCl,如图为二者的溶解度曲线。
当温度小于 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夏天晒“盐”,需要经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过程;冬天捞“碱”后湖水中的 一定是饱和的。
【答案】 30℃ 蒸发结晶 Na2CO3
【详解】从溶解度曲线可以看出,当温度小于30℃时,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Na2CO3溶解度曲线的上方,即此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 CO3的溶解度;
NaCl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夏天温度高,水分蒸发,NaCl结晶析出,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
冬天捞 “碱”,是因为Na2C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冬天温度降低,Na2CO3溶解度减小,大量结晶析出,说明Na2CO3不能继续溶解,此时湖水中的Na2CO3一定是饱和的。
21.(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人们对水的组成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1)在普利斯特里的研究中,“易燃空气”()与空气混合后点火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在拉瓦锡的实验中,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高温下枪管内壁有黑色固体生成,同时得到了“易燃空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2)用下图装置对水的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实验测得,结合气体密度,可得出,请列式表示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
【答案】(1)
(2)
【详解】(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水,化学方程式为;
水蒸气与铁在高温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2)电解水实验中,与电源正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氧气,与电源负极相连的一端产生氢气,产生氢气与氧气的体积比约为2:1,则甲、乙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分别是氢气、氧气,即,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种类及质量不变,则水中氢元素的质量等于氢气中氢元素的质量,水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氧气中氧元素的质量,则水中氢元素、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8,根据化合物中原子的个数比等于元素质量与相对原子质量的商之比,则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题02 水和溶液
考点01 水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水的净化和水资源 5年3考 填空题 2023年1分 2022年1分 2021年1分 水的净化;硬水和软水;水资源现状与保护
电解水实验 5年2考 选择题 填空题 2025年2分 2024年1分 电解水实验
考点02 溶液
命题点 频次 题型 年份及分值 考查内容
溶液的形成与组成 5年1考 选择题 2025年1分 溶液的形成;溶液的组成
溶解度曲线 5年4考 选择题 填空题 2024年2分 2023年3分 2022年2分 2021年1分 电解水实验现象的描述、生成物的检验、实验结论、实验注意事项等
溶液的配制 5年1考 选择题 2025年1分 溶液配制的计算、操作、误差分析
考点01 水
1.(2024·河南卷)电解水的简易实验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甲管中的电极连接的是电源正极
B.乙管中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C.该实验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1:8
D.该实验可证明水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2.(2023·河南卷)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都离不开水。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工业污水未处理可以排放
C.冰和水的共存物属于混合物 D.用肥皂水鉴别硬水和软水
3.(2022·河南卷)人类的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离不开水。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水与冰块混合得到混合物
B.净水常用方法有沉淀、过滤、吸附、蒸馏等
C.硬水是指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
D.水电解时所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质量比为1:8
4.(2021·河南卷)2021年世界水日的主题是“珍惜水、爱护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地球上的淡水资源十分丰富 B.部分结冰的蒸馏水属于混合物
C.水是由氢分子和氧原子构成的 D.硬水中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
5.(2025·河南卷)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电解一段时间后,可以观察到管a中液面 (填“高于”或“低于”)管b中液面;关闭电源,将燃着的木条放在管b尖嘴口,打开活塞,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 。
考点02 溶液
6.(2025·河南卷)将厨房中适量的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豆油 B.白醋 C.味精 D.白糖
7.(2021·河南卷)如图是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Cl的溶解度
B.t℃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30℃时,30gNaCl加入到100g水中可得到饱和溶液
D.将40℃时一定质量的KNO3的饱和溶液降温到20℃,该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保持不变
8.(2025·河南卷)配制50g1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做法中会导致所配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大的是
A.氯化钠放入烧杯时有洒落 B.溶解时使用内壁附着有水的烧杯
C.量取水时俯视量筒读数 D.氯化钠未完全溶解就装入试剂瓶
9.(2024·河南卷)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20℃时,硝酸钾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只写出计算式)。
10.(2023·河南卷)如图是硝酸钾、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1)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 ℃;30℃时,30g氯化钠固体加入到10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该温度下氯化钠的 (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2)10℃时,分别将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钠的饱和溶液升温到30℃,硝酸钾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氯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11.(2022·河南卷)氢氧化钙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1)由图可知,氢氧化钙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 (填“增大”或“减小”)。
(2)20°C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写出计算式即可)。
1.(2025·平顶山二模)如果取家庭中的①食盐;②味精;③面粉;④芝麻油;⑤蔗糖;⑥白酒,分别加入适量水充分搅拌,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①④⑥ B.①②⑤⑥ C.②③⑥ D.①②③⑤
2.(2025·三门峡二模)人生味道“酸甜苦辣咸”都蕴含着化学知识。下列物质未形成溶液的是
A.食醋 B.糖水 C.辣椒油 D.食盐水
3.(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因水而生,治水而兴”,水是生命之源,不浪费水始终是一种美德。下列关于水的说法错误的是
A.水的净化程度最高的方法是蒸馏 B.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单质
C.水蒸发和水通电分解本质不同 D.水是一种常用的溶剂,可以溶解很多物质
4.(2025·平顶山二模)实验室用氯化钠配制50g质量分数为6%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所需氯化钠的质量为30g B.氯化钠放在托盘天平的右盘称量
C.仰视量筒读数会使所配溶液偏稀 D.所需玻璃仪器有烧杯、漏斗、玻璃棒、量筒等
5.(2025·三门峡二模)如图是教材中两个实验,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两个实验均可验证水的组成
B.两个实验中发生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C.实验①中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火焰颜色为蓝紫色
D.实验②、两管中生成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6.(2025·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摸底)水和溶液对于生命活动、工农业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用于消毒的碘酒是碘的水溶液
B.水既可以做溶剂,也可以做反应物
C.地球上可供人类直接利用的淡水资源储量很少
D.用活性炭可除去水中的色素和异味
7.(2025·郑州九校联考)“生命吸管”可以解决野外生存极限环境中的饮水问题。该物品没有用到的净水方法是
A.蒸馏 B.吸附 C.过滤 D.消毒
8.(2025·洛阳二模)实验室配制50g质量分数为15%的NaCl溶液,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量筒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导致溶液的浓度偏大
B.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加速溶解
C.使用天平的过程中,为了操作方便,可以用手拿取砝码
D.图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④②⑤①③
9.(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实验室用食盐配制质量分数为的食盐水溶液。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食盐放在托盘天平的左盘称量
B.所需食盐的质量为,所需水为
C.配制该溶液的实验步骤是:计算、称量、量取、溶解
D.量取水时俯视读数会使溶液浓度偏小
10.(2025·平顶山一模)如图是实验室配制质量分数氯化钠溶液的操作示意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需称量氯化钠
B.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是②③①⑤④⑥
C.选择量筒量取水的体积
D.量取水时若仰视读数,可导致质量分数偏大
11.(2025·安阳二模)人类对水的认识历经了不懈的探索。在密闭容器中将氢气和氧气的混合气体点燃,根据容器内生成的小水珠可知,水是由 组成的;通过水通电生成的两种物质也能证明水的组成,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为 。
12.(2025·三门峡二模)如图是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时,氯化钠的溶解度为 。时,配制等质量二者的饱和溶液所需水的质量:硝酸钾 氯化钠(填“>”“<”或“=”)。
13.(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硝酸钾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质量分数为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需加硝酸钾 g,此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 (仅列出计算式即可)。
14.(2025·郑州市外国语中学摸底)如图是硝酸钾、氯化钠固体的溶解度曲线。
如图,50℃,的饱和溶液降温到10℃,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填“>”“<”或“=”);若中混有少量NaCl,要提纯物质,可采用的方法是 (填“降温结晶”或“蒸发结晶”);20℃时,已知NaCl溶解度为36g,向的饱和溶液中加64g水,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
15.(2025·郑州九校联考)下图是电解水的实验装置图。反应一段时间后,和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产生气体4mL,则另外一支试管中气体的体积约为 mL;请写出电解水的化学方程式 。
16.(2025·平顶山一模)氢氧化钙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向饱和氢氧化钙溶液中加入少量的生石灰,再恢复至原温度,溶液质量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30℃时,氢氧化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为 (只写出计算式)。
17.(2025·南阳重点初中二模)硝酸钾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图可知, (填范围)℃时,氯化钾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2)t3℃时,将30g氯化钾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3)将t3℃时等质量的硝酸钾、氯化钾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硝酸钾 (选填“>”“=”或“<”)氯化钾。
18.(2025·三门峡二模)某兴趣小组同学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为的氯化钠溶液,操作流程如图所示。
(1)图中操作有一处错误,请改正。
(2)写出配制溶液的正确操作顺序。(填序号)
(3)该小组同学所配溶液的质量分数大于6%,原因可能是什么?(任写一条)
19.(2025·鹤壁一模)NaCl和KCl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将20 g NaCl加到50 g水中,可得到该温度下NaCl的 溶液(选填“饱和”或“不饱和”);将50℃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NaCl KCl(选填“>”“=”或“<”);40℃时,将70 g 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10%的KCl溶液,需要加水 g。
20.(2025·洛阳二模)生活在盐湖附近的人们习惯“冬天捞碱,夏天晒盐”,其中“碱”指的是Na2CO3,“盐”指的是NaCl,如图为二者的溶解度曲线。
当温度小于 时,NaCl的溶解度大于Na2CO3的溶解度;夏天晒“盐”,需要经过 (填“蒸发结晶”或“降温结晶”)的过程;冬天捞“碱”后湖水中的 一定是饱和的。
21.(2025·郑州市外国语学校三模)人们对水的组成的认识经历了相当长的时间。
(1)在普利斯特里的研究中,“易燃空气”()与空气混合后点火所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为 。在拉瓦锡的实验中,水蒸气通过一根烧红的铁制枪管,高温下枪管内壁有黑色固体生成,同时得到了“易燃空气”,该反应的方程式为 。
(2)用下图装置对水的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研究,实验测得,结合气体密度,可得出,请列式表示水分子中氢、氧原子个数比: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