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期中摸底检测卷数 学(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x的方程(m﹣2) +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是( )A.﹣2 B.±2 C.3 D.±32.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为( )A.x1=1,x2=3 B.x1=1,x2=﹣3C.x1=﹣1,x2=3 D.x1=﹣1,x2=﹣33.对称轴为y轴的二次函数是( )A.y=(x+1)2 B.y=2(x-1)2 C.y=2x2+1 D.y=-(x-1)24.如图,正方形的顶点A、B与正方形的顶点G,H同在一段抛物线上,且抛物线的顶点落在与y轴的交点上,两正方形的边与同时落在x轴上.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A. B. C. D.5.方程x2-4x-5=0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 D.无法判定6.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7.某县是我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全国各地前去旅游的人逐年增多,据统计,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该县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24年增长至46万人次.设这两年“五一”假期该县接待旅游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 )A.15(1+2x)=46 B.15(1+x)2=46C.46(1-x)2=15 D.15(1+x)+15(1+x)2=468.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对称轴为直线,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9.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个队参赛,则x满足的关系式为( )A.x(x+1)=28 B.C. D.x(x-1)=2810.如图,已知直线与轴交于点A,点与点A关于轴对称.是直线上的动点,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连接,则线段的最小值为( ).A.3 B. C. D.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一个大圆的面积是两个小圆的面积之和.如果大圆的半径为,两个小圆的半径分别为和,则 .12.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在《算术》中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欧几里得的《原本》中记载了形如的方程的图解法是:如图,画,便,,,再在斜边AB上截取,则该方程的一个正实数根等于图中线段 的长.13.你知道吗,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我国古代数学家还研究过其几何解法呢!以方程即为例加以说明.数学家赵爽(公元世纪)在其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记载的方法是:构造图(如下面左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其中它又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据此易得那么在下面右边三个构图(矩形的顶点均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格点上)中,能够说明方程的正确构图是 .(只填序号).14.已知 ,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则 的值是 .15.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x+n﹣2=0的两根,则n的值为 .16. 如图,和关于点中心对称,,点是上一动点,点是上一动点(点不与端点重合),且.连接,则的最小值为 .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题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2).18.我校校区正在修建,如图,按图纸规划,需要在一个长30m、宽20m的长方形ABCD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通道(AB=20m),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植草皮.要使草地总面积为468m2,那么通道的宽应设计为多少m?19.用一张长为40cm,宽为25cm的长方形硬纸片,裁去一部分后折成纸盒。(1)如图1裁去角上四个小正方形之后,折成如图2的无盖纸盒。若纸盒底面积为450cm2,则纸盒的高是多少?(2)如图3,在纸片左边的两个角裁去两个正方形,纸片右边的两个角裁去两个长方形之后,将剩下的纸片(空白部分)折成一个有盖的纸盒。若折成纸盒的表面积为912cm2,则裁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当m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2)当m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并求出方程的根.21.若一元二次方程(,,是常数,且)的两根分别是,,根据求根公式可以推出,.(1)运用: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则 .(2)类比探究:小芳同学发现.请你试证明:.(3)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求的值.22.如图①是我市某葡萄基地种植棚,它一定意义上带动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其截面为图②所示的轴对称图形,点A、B在以O顶点的抛物线上,,,,点G在直线上,点E在直线上,,当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③所示的平面坐标系时,抛物线过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O点到地面的距离为5米,记,当m最大时,求棚的跨度长;(3)在(2)的条件下,E点的纵坐标,,为了使棚更加牢固安全,需要把直线,向下平移到与抛物线相切的位置处焊接,求向下平移的距离.23.如图,绕点旋转后能与重合.(1),,求的长;(2)延长交于点,,求的度数.24. 如图,在和中,,,.连接,点是的中点,连接.(1)如图1,当点在上时,求证:是等边三角形;(2)将图1中的△ADD绕点A顺时针旋转.①当旋转角为60°时,如图2所示,(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②当EF最长时,EF与AD的交点记作M.若AE=3,则EM= ▲ .25.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点为抛物线顶点,已知,连接,抛物线对称轴与交于点.(1)求的值及顶点的坐标;(2)点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是直线上的动点,是否存在以为边,且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人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册期中摸底检测卷数 学(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关于x的方程(m﹣2) +x=0是一元二次方程,则m的值是( )A.﹣2 B.±2 C.3 D.±3【答案】D【解析】【解答】解:∵关于x的方程(m﹣2) +x=0是一元二次方程,∴ ,解得m=±3.故答案为:D.【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到,然后解方程和不等式即可得到满足条件的M的值。2.如图,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为( )A.x1=1,x2=3 B.x1=1,x2=﹣3C.x1=﹣1,x2=3 D.x1=﹣1,x2=﹣3【答案】C【解析】【解答】解: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坐标为(﹣1,0)、(3,0),则x的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解为x=﹣1或3.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二次函数图象与x轴交点的横坐标即为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解进行解答即可.3.对称轴为y轴的二次函数是( )A.y=(x+1)2 B.y=2(x-1)2 C.y=2x2+1 D.y=-(x-1)2【答案】C【解析】【解答】解:A、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则本项不符合题意;B、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则本项不符合题意;C、∴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y轴,则本项符合题意;D、该抛物线的对称轴为,则本项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C.【分析】将二次函数改写为一般式,则其抛物线的对称轴为:据此逐项判断即可.4.如图,正方形的顶点A、B与正方形的顶点G,H同在一段抛物线上,且抛物线的顶点落在与y轴的交点上,两正方形的边与同时落在x轴上.若正方形的边长为4,则正方形的边长为( ).A. B. C. D.【答案】C【解析】【解答】解:正方形的边长为4,抛物线的顶点为,,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将代入得,,,设,,,,整理得,解得,(不合题意,舍去),,故答案为:C【分析】根据题意可得抛物线的顶点为,,设抛物线的表达式为,根据待定系数法将点B坐标代入表达式可得,设,则,,根据题意建立方程,解方程即可求出答案.5.方程x2-4x-5=0的根的情况为( )A.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 B.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C.没有实数根 D.无法判定【答案】A【解析】【解答】解:∵在方程x2-4x-5=0中,△=(-4)2-4×1×(-5)=36>0,∴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故答案为:A.【分析】先计算根的判别式△=b2-4ac,当△>0时,方程由有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无实数根,据此判断即可.6.下列图形中,是轴对称图形但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的是( )A. B.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A.是轴对称图形不是中心对称图形,符合题意,B.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C.是中心对称图形不是轴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D. 是轴对称图形也是中心对称图形,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轴对称图形:将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后能够重合的图形为轴对称图形;中心对称图形:将图形沿某一点旋转180°后能够与原图形重合的图形为中线对称图形.7.某县是我国生态环境第一县,全国各地前去旅游的人逐年增多,据统计,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该县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24年增长至46万人次.设这两年“五一”假期该县接待旅游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则可列方程( )A.15(1+2x)=46 B.15(1+x)2=46C.46(1-x)2=15 D.15(1+x)+15(1+x)2=46【答案】B【解析】【解答】解:设这两年“五一”假期该县接待旅游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故答案为:B.【分析】设这两年“五一”假期该县接待旅游人次的年平均增长率为x,根据"2022年“五一”假期期间,该县接待游客15万人次,2024年增长至46万人次",据此列出方程即可.8.如图所示,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对称轴为直线,则下列结论:①;②;③;④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其中正确的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答案】A【解析】【解答】解:∵抛物线开口向下,∴,∵抛物线的对称轴为直线,∴,∵抛物线与轴的交点在轴上方,∴,∴,所以①正确;∵,∴,∵,∴,所以②正确;∵,,∴,把代入得,∴,所以③正确;∵,对称轴为直线,∴,∴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一个根,所以④正确;综上正确的有4个,故答案为:A【分析】根据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对称轴、与y轴交点的位置可得a、b、c的取值范围,由此可判断①;根据结合c的取值范围可对②进行判断;由OA=OC可得A的坐标,代入解析式可判断③;由点A坐标结合对称轴可得点B坐标,据此可判断④.9.要组织一次排球邀请赛,参赛的每两个队之间比赛一场,根据场地和时间等条件,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个队参赛,则x满足的关系式为( )A.x(x+1)=28 B.C. D.x(x-1)=28【答案】D【解析】【解答】解: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个队参赛,根据题意得:x(x-1)=4×7,即x(x-1)=28.故答案为:D.【分析】设比赛组织者应邀请x个队参赛,则每个队参加(x-1)场比赛,共参赛x(x-1)场,根据“赛程计划安排7天,每天安排4场比赛”列出方程即可.10.如图,已知直线与轴交于点A,点与点A关于轴对称.是直线上的动点,将绕点顺时针旋转得.连接,则线段的最小值为( ).A.3 B. C. D.【答案】A【解析】【解答】解:如图,设直线与y轴的交点为E,再取的中点D,连接,过B作于H点.对于,令,则,∴.令,则,∴.∴,.∵,∴,∵的中点为D,∴,∴,∴为等边三角形,∴,∴.由旋转的性质可知,,∴,即,∴,∴.∵A为定点,为定值,∴当M在直线上运动时,点N也在定直线上运动,∴当点N与点H重合时,最短.∵点与点A关于轴对称,∴,∴.∵,∴,即的最小值为3.故答案为:A.【分析】先求出,,再求出,最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锐角三角函数计算求解即可。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11.已知一个大圆的面积是两个小圆的面积之和.如果大圆的半径为,两个小圆的半径分别为和,则 .【答案】【解析】【解答】解:∵ 一个大圆的面积是两个小圆的面积之和.如果大圆的半径为,两个小圆的半径分别为和,∴πr2=22π+32π,解得(负值舍去).故答案为:.【分析】根据“大圆的面积是两个小圆的面积之和”列出方程求解.12.古希腊数学家丢番图在《算术》中提到了一元二次方程的问题,欧几里得的《原本》中记载了形如的方程的图解法是:如图,画,便,,,再在斜边AB上截取,则该方程的一个正实数根等于图中线段 的长.【答案】AD【解析】【解答】解:,,,,,∵方程(,),∴,,,的长就是方程的正根.故答案为:AD【分析】先根据勾股定理表示出AB,进而即可表示AD,再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结合题意对比即可求解。13.你知道吗,对于一元二次方程,我国古代数学家还研究过其几何解法呢!以方程即为例加以说明.数学家赵爽(公元世纪)在其所著的《勾股圆方图注》中记载的方法是:构造图(如下面左图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其中它又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据此易得那么在下面右边三个构图(矩形的顶点均落在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网格格点上)中,能够说明方程的正确构图是 .(只填序号).【答案】②【解析】【解答】解:即,构造如图②中大正方形的面积是,其中它又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据此易得.故答案为:②.【分析】构造大正方形的面积是(x+x-4)2,其中它又等于四个矩形的面积加上中间小正方形的面积,即4×12+42,据此可得x的值.14.已知 , 是一元二次方程 的两个实数根,则 的值是 .【答案】9【解析】【解答】解: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 ,∴ =故答案为:9.【分析】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对代数式因式分解后代入计算。15.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2,且a,b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8x+n﹣2=0的两根,则n的值为 .【答案】18【解析】【解答】当2为底边长时,则a=b,a+b=8,∴a=b=4.∵4,4,2能围成三角形,∴n-2=4×4,解得:n=18;当2为腰长时,a、b中有一个为2,则另一个为6,∵6,2,2不能围成三角形,∴此种情况不存在.故答案为18.【分析】当2为底边长时,则a=b,a+b=8,然后求出a、b的值,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当2为腰长时,a、b中有一个为2,则另一个为6,同理判断是否能组成三角形.16. 如图,和关于点中心对称,,点是上一动点,点是上一动点(点不与端点重合),且.连接,则的最小值为 .【答案】18【解析】【解答】解:∵和关于点中心对称∴OB=OD∵∠AOD=60°,∠ADO=90°∴∠OAD=30°∴OA=2OD=BD=18∵AP=OQ∴PQ=OP+OQ=OP+AP=OA=18过点D作DK∥PQ,且DK=PQ=18,连接QK,BK,则四边形DPQK为平行四边形,∠BDK=∠AOD=60°∴QK=DP∴DP+BQ=QK+BQ≥BK当B,Q,K三点共线时,此时DP+BQ的值最小,最小值为BK的长∵∠BDK=60°,DK=BD=18∴△BDK为等边三角形∴BK=BD=18,即DP+BQ的最小值为18故答案为:18【分析】根据中心对称图形性质可得OB=OD,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得∠OAD=30°,根据含30°角的直角三角形性质可得OA=2OD=BD=18,再根据边之间的关系可得PQ=OP+OQ=OP+AP=OA=18,过点D作DK∥PQ,且DK=PQ=18,连接QK,BK,则四边形DPQK为平行四边形,∠BDK=∠AOD=60°,可得QK=DP,则DP+BQ=QK+BQ≥BK,当B,Q,K三点共线时,此时DP+BQ的值最小,最小值为BK的长,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BDK为等边三角形,则BK=BD=18,即DP+BQ的最小值为18,即可求出答案.三、解答题(17、18、19题每题6分,20、21题每题8分,22、23每题9分,24、25每题10分,共计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17.解下列一元二次方程.(1);(2).【答案】(1)解:原方程化为解得,(2)解:原方程化为,可得,,,∴∴方程有两个不等的实数根,由求根公式可得,,解得,【解析】【分析】(1)先将方程变为一般式,再利用因式分解可得,求解即可;(2)先将方程变为一般式,利用根的判别式的值大于0,代入求根公式即可求解.18.我校校区正在修建,如图,按图纸规划,需要在一个长30m、宽20m的长方形ABCD空地上修建三条同样宽的通道(AB=20m),使其中两条与AB平行,另一条与AD平行,其余部分种植草皮.要使草地总面积为468m2,那么通道的宽应设计为多少m?【答案】解:设通道的宽应设计为 ,根据题意得: ,整理,得: ,解得: (不合题意,舍去).答:通道的宽应设计为 .【解析】【分析】设通道的宽应设计为xm,则六块草地可合成长(30-2x)m、宽(20-x)m的长方形,再根据草地总面积为468m2,即可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较小值即可得出结论.19.用一张长为40cm,宽为25cm的长方形硬纸片,裁去一部分后折成纸盒。(1)如图1裁去角上四个小正方形之后,折成如图2的无盖纸盒。若纸盒底面积为450cm2,则纸盒的高是多少?(2)如图3,在纸片左边的两个角裁去两个正方形,纸片右边的两个角裁去两个长方形之后,将剩下的纸片(空白部分)折成一个有盖的纸盒。若折成纸盒的表面积为912cm2,则裁去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答案】(1)解:设纸盒的高为x(cm),由题意,得:(40-2x)(25-2x)=450,化简、整理,得:2x2-65x+275=0,解这个方程,得:x1=5,x2=27.5(不合题意,舍去),答:纸盒的高为5cm.(2)解:设裁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由题意,得:40×25-2x2-2×20x=912,化简、整理,得:x2+20x-44=0,解这个方程,得:x1=2,x2=-22(不合题意,舍去),答:裁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2cm.【解析】【分析】(1)设纸盒的高为xcm,则纸盒的底面是长为(40-2x)cm,宽为(25-2x)cm的长方形,根据纸盒底面积为450cm2,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符合题意的值即可得出结论;(2)设裁去的正方形的边长为xcm,根据折成纸盒的表面积为912cm2(即长方形硬纸板的面积-阴影部分的面积),可列出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解之取其符合题意的值,即可得出结论.20.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1)当m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一次方程;(2)当m为何值时,它是一元二次方程,并求出方程的根.【答案】(1)解:由题意,得且或,则当时,原方程为;当时,原方程为.即或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解:由题意,得,所以,而,则.方程变为,即,解得【解析】【分析】(1)利用一元一次方程的定义得到关于m的方程解题即可;(2)利用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得到关于m的方程,求出m的值,然后代入接一元二次方程即可.(1)解:由题意,得且或,则当时,原方程为;当时,原方程为.即或时,方程是一元一次方程;(2)解:由题意,得,所以,而,则.方程变为,即,解得.21.若一元二次方程(,,是常数,且)的两根分别是,,根据求根公式可以推出,.(1)运用:若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则 .(2)类比探究:小芳同学发现.请你试证明:.(3)若,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且,求的值.【答案】(1)(2)证明:由题意可得,,∴;(3)解:∵,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整理得,解得,∴.【解析】【解答】(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故答案为:;【分析(1)直接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 ”可求出的值;(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可得然后整体代入后先计算乘方,再通分计算异分母分式的减法运算后即可得出结论;(3)先利用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可求出,,根据(2)的方法将第二个等式的左边变形后整体代入可得关于字母m的方程,利用因式分解法解该方程求出m的值;进而利用根的判别式列出不等式求出字母m的取值范围,即可判断出符合题意得m的值.(1)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两根分别是,,则,故答案为:;(2)证明:由题意可得,,∴;(3)解:∵,是关于的方程的两个实数根,∴,,,∴,,整理得,解得,∴.22.如图①是我市某葡萄基地种植棚,它一定意义上带动了我市的经济发展,其截面为图②所示的轴对称图形,点A、B在以O顶点的抛物线上,,,,点G在直线上,点E在直线上,,当以O为原点建立如图③所示的平面坐标系时,抛物线过点.(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O点到地面的距离为5米,记,当m最大时,求棚的跨度长;(3)在(2)的条件下,E点的纵坐标,,为了使棚更加牢固安全,需要把直线,向下平移到与抛物线相切的位置处焊接,求向下平移的距离.【答案】(1)解:设抛物线解析式为∵抛物线过点,∴,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2)解:设米,则A点横坐标为,∴当时,,∴,∴,∴,∴当时,m取得最大值14,则当m取得最大值时,棚的跨度为8米;(3)解:设直线解析式为,∵点E纵坐标为,∴,∵,∴,∴,则直线为,设直线向下平移n米与抛物线相切,∴,根据题意知只有一组解,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得,∴直线向下平移距离是米.【解析】【分析】(1)先设抛物线解析式为,再利用待定系数法求解即可;(2)设米,则A点横坐标为,由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可得,则,即是关于的二次函数且二次项系数为负,由二次函数的性质可得当时,取得最大值14;(3)设直线解析式为,由于点E在垂直于x轴的直线AD上,则,此时可利用待定系数法求得直线EF的解析式为,设直线向下平移n米与抛物线相切,则可联立直线与抛物线的解析式得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因为直线与抛物线相切即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可利用一元一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等于0进行计算即可求出平移的距离n.(1)解:设抛物线解析式为∵抛物线过点,∴,解得,抛物线解析式为;(2)解:设米,则A点横坐标为,∴当时,,∴,∴,∴,∴当时,m取得最大值14,则当m取得最大值时,棚的跨度为8米;(3)解:设直线解析式为,∵点E纵坐标为,∴,∵,∴,∴,则直线为,设直线向下平移n米与抛物线相切,∴,根据题意知只有一组解,则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解得,∴直线向下平移距离是米23.如图,绕点旋转后能与重合.(1),,求的长;(2)延长交于点,,求的度数.【答案】(1)解:∵△ABC绕点A旋转后能与△ADE重合,∴△ABC≌△ADE,∴,∴;(2)解:∵△ABC≌△ADE,∴,,∵,,∴.【解析】【分析】(1)由题意易得△ABC≌△ADE,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进而根据代入计算即可;(2)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角相等得,,再根据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得,,从而可推出.(1)解:由旋转的性质可得,∴;(2)解:由旋转的性质可得,,∵,,∴.24. 如图,在和中,,,.连接,点是的中点,连接.(1)如图1,当点在上时,求证:是等边三角形;(2)将图1中的△ADD绕点A顺时针旋转.①当旋转角为60°时,如图2所示,(1)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说明理由;②当EF最长时,EF与AD的交点记作M.若AE=3,则EM= ▲ .【答案】(1)证明:∵在中,,∵在中,∴点F是BD的中点,∴在中,在Rt△BED中,,,,,,∴CEF是等边三角形;(2)解:①(1)中的结论还成立,理由如下:如图,延长DE交AB于点D’,分别延长AD,BC相交于点B',由旋转角为可得∴,又∵,AE=AE,∴,∴DE=D'E,∴DF=BF,∴EF是的中位线,∴,∴,同理可得∴BC=B'C,∴DF=BF,∴FC是的中位线,∴,∴,∴是等边三角形;②3【解析】【解答】解:(2)②如图,点E在以点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CEF为等边三角形∴EF=CE∴当EF最大时,即CE取得最大值∴当点A,C,E三点共线时,CE取得最大值,此时EF最大即△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240°时,EF最大延长DE交AB于点D',分别延长AD,BC相交于点B'由①可得FC是△BDB'的中位线,EF是△DBD'的中位线∴CF∥DB',EF∥BD'∴∠MAE=∠FCE=60°,∠MEA=∠BAC=60°∴△MAE是等边三角形∴EM=AE=3故答案为:3【分析】(1)根据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性质可得可得,,则,,,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及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2)①延长DE交AB于点D’,分别延长AD,BC相交于点B',根据旋转性质可得,再根据全等三角形判定定理可得,则DE=D'E,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则,同理可得,则BC=B'C,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则,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即可求出答案.②点E在以点A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上,根据等边三角形性质可得EF=CE,当EF最大时,即CE取得最大值,当点A,C,E三点共线时,CE取得最大值,此时EF最大,即△ADE绕点A顺时针旋转240°时,EF最大,延长DE交AB于点D',分别延长AD,BC相交于点B',根据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可得CF∥DB',EF∥BD',则∠MAE=∠FCE=60°,∠MEA=∠BAC=60°,再根据等边三角形判定定理及性质即可求出答案.25.如图,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与轴交于点,点为抛物线顶点,已知,连接,抛物线对称轴与交于点.(1)求的值及顶点的坐标;(2)点是抛物线上的动点,点是直线上的动点,是否存在以为边,且以点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答案】(1)解:将A(,0)代入得:解得:∴∴∴D(1,)(2)解:存在.当时,解得:(舍去),∴B(3,0)设直线BC解析式为将B(3,0)、C(0,)代入得:解得:∴直线BC解析式为当时,∴E(1,),设P(,)、Q(,),分类讨论:①当点P在点Q下方时解得:,②当点P在点Q上方时解得:(舍去),综上所述,点P的横坐标为2或或.【解析】【分析】(1)把A点的坐标代入抛物线中即可求出b值;再把b值代入抛物线中化为顶点式即可知道顶点坐标;(2)先求出B、C两点的坐标,再求出BC所在直线的表达式,进而求出E点的坐标,可得DE=2,最后设P(a,a2-2a-3)、Q(a,a-3),通过当当点P在点Q下方时,当点P在点Q上方时分开讨论求解即可。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摸底检测卷(原卷版).doc 人教版2025—2026学年九年级数学上册期中摸底检测卷(解析版).do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