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一类区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云南省保山市隆阳区一类区部分校2025-2026学年高一上学期10月期中地理试卷(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高中一年级地理期中检测卷
考试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1.考试范围:第一单元至第三单元
2.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3.答题前,请务必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和考号。
第一部分 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 下列天体系统中,级别最高的是( )
A. 银河系
B. 太阳系
C. 地月系
D. 可观测宇宙
2. 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特殊的行星,其特殊性主要表现在( )
A. 是太阳系中体积最大的行星
B. 是八大行星中质量最小的行星
C. 是太阳系中唯一存在生命的行星
D. 既有自转运动,又有公转运动
3.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 )
A. 使地球温度升高,造成全球变暖
B. 使地球上的降水量周期性变化
C. 扰动地球磁场,产生磁暴现象
D. 直接导致地震和火山喷发
4.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结构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是地球表面最薄的圈层
B. 地幔是地球内部体积最小的圈层
C. 地核主要由铁和镍组成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
5. 如图是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圈层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圈层是地壳,平均厚度约17千米
B. ②圈层是地幔,软流层位于其上部
C. ③圈层是地核,温度较低,压力较小
D. ④圈层是生物圈,包括所有生物及其生存环境
6. 下列有关大气垂直分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对流层集中了大气质量的3/4和几乎全部的水汽
B. 平流层适合高空飞行,与人类关系最为密切
C. 高层大气中有电离层,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
D. 臭氧层主要分布在对流层,能吸收紫外线
7. 大气中能够吸收地面辐射,并对地面起到保温作用的主要气体是( )
A. 氧气和氮气
B. 二氧化碳和水汽
C. 臭氧和氧气
D. 氦气和氢气
8. 关于大气受热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B. 地面辐射是大气的主要直接热源
C. 大气逆辐射仅发生在夜晚
D. 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吸收具有选择性
9. 如图是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关于图中各层的特点,叙述错误的是( )
A. a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
B.b层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C.c层没有对流运动
D.d层大气密度极小,与星际空间接近
10. 下列有关热力环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近地面受热多的地方,空气下沉
B. 近地面受热少的地方,空气上升
C. 同一水平面上,空气从高压区流向低压区
D. 同一垂直方向上,高空与近地面气压状况相同
11. 下列有关风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风形成的直接原因是水平气压梯度力
B. 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C. 风速与水平气压梯度力成反比
D. 摩擦力只影响风速,不影响风向
12. 关于全球气压带和风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全球共有7个气压带,6个风带
B. 赤道低气压带控制的地区多晴朗天气
C. 副热带高气压带是由于热力原因形成的
D. 极地东风来自较低纬度,较为湿润
13. 下列有关水循环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水循环的主要动力是太阳辐射和重力
B. 水循环使水资源不断更新,取之不尽
C. 陆地内循环对陆地水体的更新也有重要意义
D. 人类活动影响最显著的是地表径流环节
14. 如图是水循环示意图,关于图中各环节,叙述正确的是( )
A. ①环节是蒸发,只发生在海洋上空
B. ②环节是降水,只发生在陆地上空
C. ③环节是地表径流,是人类影响最大的环节
D. ④环节是下渗,森林能增加这一环节
15. 下列关于海水温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水温度随深度增加而升高
B. 同一海区夏季水温高于冬季
C. 不同纬度的海区,水温相同
D. 暖流流经的海区水温一定高于寒流流经的海区
16. 下列关于海水盐度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海水盐度是指单位质量海水中所含盐类物质的质量
B. 世界海洋平均盐度约为35%
C. 赤道地区海水盐度最高
D. 海水盐度与蒸发量呈负相关,与降水量呈正相关
17. 下列有关海浪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海浪是海水的波动现象
B. 风浪是最常见的一种海浪
C. 海啸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浪
D. 海浪对海岸地貌的形成没有影响
18. 下列有关潮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潮汐是海水在风力作用下产生的周期性涨落现象
B. 一天中通常可以观察到一次涨潮和一次落潮
C. 农历每月的初一和十五前后潮汐现象最为明显
D. 潮汐对海上航行没有影响
19. 下列关于洋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洋流是海洋中海水沿一定方向的大规模流动
B. 洋流都是由风力作用形成的
C. 暖流的水温一定高于寒流的水温
D. 洋流对沿岸气候没有影响
20. 下列有关地理信息技术在防灾减灾中的应用,正确的是( )
A. 遥感技术(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查询和分析
B. 全球定位系统(GPS)主要用于地理数据的采集和管理
C. 地理信息系统(GIS)主要用于监测灾害的发生和发展
D.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可以为救灾工作提供定位和导航服务
二、多项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21. 下列有关太阳辐射对地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是地球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B. 太阳辐射是目前人类生产、生活的主要能源
C.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形成和变化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D. 太阳辐射是一种电磁波,能量主要集中在紫外光区
22. 下列有关地球内部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地壳是地球内部圈层中最薄的圈层
B. 地幔是地球内部圈层中体积最大的圈层
C. 地核的外核呈固态,内核呈液态
D. 岩石圈包括地壳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
23. 下列有关大气组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干洁空气的主要成分是氮气和氧气
B. 二氧化碳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
C. 臭氧能吸收太阳紫外线,保护地球生命
D. 水汽和固体杂质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
24. 下列有关海陆风形成原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白天,陆地升温快,形成低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B. 白天,海洋升温慢,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
C. 夜晚,陆地降温快,形成高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D. 夜晚,海洋降温慢,形成低压,风从陆地吹向海洋
25. 下列有关水循环地理意义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水循环使地球上的水体不断更新,维持全球水的动态平衡
B. 水循环是地球上最活跃的能量交换和物质转移过程之一
C. 水循环不断塑造着地表形态
D. 水循环使地表各圈层之间、海陆之间实现物质迁移和能量交换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5分)
26. 太阳系八大行星中,距离太阳最近的是__________星,体积最大的是__________星。
27. 地球内部两个最重要的不连续面是__________界面和__________界面。
28. 大气的垂直分层从下到上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高层大气。
29. 形成风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高空风受__________和地转偏向力的影响,风向与等压线平行。
30. 水循环的主要环节包括蒸发、__________、降水、__________、下渗和__________。
四、综合题(共4小题,共35分)
31. (8分)读太阳系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表示地球的是__________(填字母),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形成了适宜的__________条件。
(2)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原因包括外部条件和自身条件。外部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自身条件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太阳大气层从内到外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
32. (9分)读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②表示__________,③表示__________。
(2)对流层大气的直接热源是__________(填序号)。
(3)白天,多云天气的气温比晴朗天气的气温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4)夜晚,多云天气的气温比晴朗天气的气温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
(5)深秋至次年早春季节,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原因是__________。
33. (9分)读北半球气压带和风带分布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气压带名称① ② ③ ④ 。
(2)写出图中风带名称A B C 。
(3)气压带和风带具有一定的移动规律。就北半球来说,大致是夏季_______(北或南)移, 冬季 (北或南)移。
(4)由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北半球夏季被切断的气压带是(填序号) ,南亚夏季风的成因是 ,热带草原气候的成因是 。
34. (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25年8月,某地理考察队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进行了实地考察。他们发现该地区河网密布,湖泊众多,是我国著名的"水乡"。
材料二:长江三角洲地区近年来经济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加快,但也面临着一系列环境问题,如水资源短缺、水污染等。
(1)从水循环的角度,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河网密布的原因。(3分)
(2)简述城市化对长江三角洲地区水循环各环节的影响。(3分)
(3)针对长江三角洲地区面临的水资源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3分)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
1-5: D C C D A
6-10: C B B C C
11-15: A A B C B
16-20: A D C A D
二、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全部选对得2分,选对但不全得1分,有选错得0分)
21. ABC
22. ABD
23. ABCD
24. AC
25. ABCD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共50分)
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5分)
26. 水星,木星
27. 莫霍,古登堡
28. 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或高空对流层)
29. 水平气压梯度力,水平气压梯度力
30. 水汽输送,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四、综合题(共35分)
31. (8分)
(1)C(1分),温度(1分)
(2)安全的宇宙环境(0.5分),稳定的太阳光照(0.5分),适宜的温度(0.5分),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0.5分),液态水(0.5分)
(3)光球层(0.5分),色球层(0.5分),日冕层(0.5分)
32. (9分)
(1)太阳辐射(1分),地面辐射(1分),大气逆辐射(1分)
(2)②(1分)
(3)低(1分),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反射作用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少(1分)
(4)高(1分),云层能增强大气逆辐射,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强(1分)
(5)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气温低,易出现霜冻(1分)
33. (1)赤道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极地高气压带 (2)东北信风,盛行西风,极地东风 (3)北,南 (4)②;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受赤道低压和信风带的交替控制
34. (9分)
(1)①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降水丰富(1分);②地势低平,排水不畅(1分);③河网密布,水系发达(1分)。
(2)①城市化使地面硬化,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1分);②城市化使植被减少,蒸发(蒸腾)减少(1分);③城市化使降水有所增加(热岛效应)(1分)。
(3)①加强水资源管理,节约用水(1分);②防治水污染,保护水资源(1分);③修建水利工程,调节水资源时空分布(1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