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二上第五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二上第五单元 大单元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部编二上第五单元大单元教学设计
小故事中的大智慧
以 “聪明豆故事会” 为主线
——举行“小故事,大道理”故事分享会
人文主题:思维方法
语文要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学习表达
◎ 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
单 元 概 览
备课团队:
教材内容 分析 本单元以“思维方法”为主题,编排了《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三篇课文 。课文 故事情节有趣 ,形象鲜明 , 内容浅显 ,寓意深刻 , 围绕 “思维方法”启示人们该如何看问题 ,蕴含着 丰富的智慧 ,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和探究欲望 。《刻舟求剑》的故事也在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那个人最后得不到宝剑呢”。 口语交际安排 “商量 ”,也是鼓励学生对待问 题有想法 ,能用商量的语气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我爱阅读 ”中的故事通俗易懂 ,让学生懂得 要根据事情的变化 ,改变自己的看法或办法 。单元内容形成了有机的整体 , 旨在引导学生能联 系生活实际 ,发 表 自 己 的 观 点 , 在 交 流 讨 论 中 体 会 课 文 讲 述 的 道 理 , 获 得 初 步 的 思 考 问 题 的方法。 阅读要素“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一 ,“初步”二字体现了学生思维能力训练的起点。 “感受和体会课文语言表达的多样性”是本单元的语文要素之二 ,《坐井观天》《寒号鸟》是动物寓言 ,它采用角色对比的方式讲故事说道理;《我要的是葫芦》是人物寓言 ,采用前后对比的方式讲故事说道理 。语文园地 “字词句运用”中的仿说练习 ,指导学生学习如何把句子表达得更具体 ,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方式的多样 。 综合人文主题及语文要素 ,我们将本单元定位于 “思辨性阅读与表达”任务群 。 单元内容识字与写字阅读与鉴赏表达与交流梳理与探究整本书阅读 1.《 坐井观天 》 识字:要求认识 “沿、际、信” 等字。可以通过观察插图了解 “井沿” 的意思来认识 “沿”;通过查字典理解 “无边无际” 来认识 “际”;通过分析 “信” 的字形特点来认识 “信”。 写字:会写 “沿、际”等字这些字都是左右结构,且左窄右宽。写 “沿” 时,注意右上方与 “几” 不同;写 “际” 时,注意双耳旁是两笔完成,“耳朵” 要写得高而窄;写 “还” 时,要注意其笔顺规则,先写 “不”,再写 “辶”。朗读课文:要求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分角色朗读青蛙和小鸟的对话。通过朗读,体会青蛙的自信、傲慢,小鸟的劝告、诚恳。 理解内容:图文结合,了解青蛙和小鸟所处的不同位置,理解青蛙和小鸟对天的大小有不同看法的原因。知道青蛙因为长期坐在井里,视线被井口限制,所以认为天只有井口那么大;而小鸟在天空中飞翔,视野开阔,所以知道天无边无际。 体会寓意:初步理解 “坐井观天” 的含义,懂得看问题、认识事物,站得要高,看得要全面,不能像青蛙那样犯了错误还自以为是。 对话表演:可以通过分角色表演青蛙和小鸟的对话,进一步体会角色的特点和情感,增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拓展想象: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如果青蛙真的跳出井口,它会看到什么,会说些什么。让学生把自己的想象用语言表达出来,锻炼口语表达能力。 梳理内容:引导学生梳理青蛙和小鸟的三次对话,总结青蛙和小鸟对天的不同看法,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探究寓意:组织学生讨论 “坐井观天” 这个成语在生活中的应用,探究其现实意义,让学生明白不能像青蛙一样眼界狭窄,要勇于探索和接受新事物,善于听取他人的意见。 《坐井观天》是一则寓言故事,虽然它本身不是整本书,但可以以此为契机,引导学生阅读更多的寓言故事书,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让学生在阅读过程中,感受不同寓言故事的魅力,进一步理解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特点,积累更多的知识和道理。
2.《 寒号鸟 》识字:要求认识 “堵、缝” 等 15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号、当”。可以利用课文插图、联系生活体验理解字义,进行组块识字。如 “缝”,可组成 “石缝、缝隙、裂缝” 等词语加强巩固;“衔” 字可联系课文中喜鹊 “衔枯草” 的情境理解。 写字:会写 “面、阵” 等 8 个字,会写 “山脚、当作” 等. 阅读: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学生要分角色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知道为什么喜鹊能住在温暖的窝里,寒号鸟却冻死了。课文按照 “冬天快要到了”“冬天说到就到”“寒冬腊月” 三个时间点展开,通过对比喜鹊和寒号鸟对筑窝的不同态度、表现和结果来讲述故事。学生可以通过朗读,感受故事的节奏和情节变化。 鉴赏:体会故事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如喜鹊的勤劳和寒号鸟的懒惰形成鲜明对比,通过寒号鸟和喜鹊的对话,感受两者不同的性格和想法。可以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怎样的故事,锻炼其语言表达能力和概括能力。 引导学生想象如果寒号鸟没有冻死,明天太阳出来的时候它会怎么做,然后让学生进行交流,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还可以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身边有没有像寒号鸟这样得过且过的人,或者谁是自己身边的 “喜鹊” 和 “寒号鸟”,促进学生对故事寓意的理解和运用,提升其表达与交流的能力。 引导学生梳理课文的结构,按照时间顺序找出描写冬天不同阶段的句子,以及寒号鸟和喜鹊在每个阶段的不同表现,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故事内容和情节发展。 探究寒号鸟被冻死的原因,通过讨论、分析,让学生明白美好的生活要靠劳动来创造,得过且过是没有好结果的这一道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探究精神。 《寒号鸟》这篇课文是一篇独立的寓言故事,若要拓展整本书阅读,可以推荐学生阅读一些其他的寓言故事集,如《伊索寓言》《中国古代寓言故事》等,让学生进一步感受寓言这种文学体裁的魅力,拓宽阅读视野。 在阅读过程中,引导学生对比不同寓言故事的特点、寓意,提高学生的阅读鉴赏能力和思维水平。 3.《 我要的是葫芦 》 葫(hú):念 “hú”,和 “葫芦” 有关,比如 “院子里有葫芦”。 芦(lú):念 “lú”,常和 “葫” 一起说 “葫芦”。 谢左边 “讠”,中间 “身”,右边 “寸”,写整齐。棵左边 “木”,右边 “果”,“木” 窄 “果” 宽。1. 故事大意。有人种葫芦,叶子长蚜虫他不管,邻居让他治虫,他说 “我要葫芦”,最后葫芦都掉了。 2. 关键句子。种葫芦的人:“小葫芦快长!”(开心盼着长) 邻居:“快治蚜虫!”(着急让治虫) 1. 学说话 仿说:“有雨怕什么!”→“有雨不可怕。” 看图说:指着 “绿叶子葫芦” 和 “落葫芦” 的图,说 “之前葫芦绿,后来掉了,因为有蚜虫”。 2. 生活说 问:你家植物长虫了怎么办? 答:赶紧治虫,不然植物会坏。 1. 理关系 蚜虫吃叶子→叶子坏了→葫芦掉了 2. 懂道理 不能只想要葫芦,不管叶子,因为叶子好,葫芦才能好。 读《简单植物小知识》,里面讲 “叶子帮果实长大”,每天读 1 页,知道更多植物的事。 《语文园地》认识两组交通工具的名称,第一组常见的陆地交通工具,第二组常见水上交通工具,引导学生认识事物中学字。 字词句运用引导学生根据词语的意思读准好音字,引导学生仿写句子。 书写提示重点指导学生写好左短右长和左长右短的字。我爱阅读《刻舟求剑》鼓励学生借助拼音,自己尝试读准字音。鼓励学生根据上下文猜测字意。 了解故事大意,体会寓意,指导生活。要根据事情的变化,改变自己的看法或办法。能用合适的语气和别人商量事情,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练习面对不同情况。 读故事,体会故事的寓意,可以表达自己对于故事的理解。学生积累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 能仿照例句,把句子写具体。了解左短右长,左长右短的字书写特点。 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学生从读书到思考,再到交流,相互启发。 《刻舟求剑》通过楚人渡江时剑落水却在船舷刻记号寻找的故事,告诉我们要根据变化灵活处理问题,不能墨守成规。与《守株待兔》《揠苗助长》的对比阅读。
纵向知识体系 册序单元阅读训练要素一下第七单元根据信息做简要推断,训练逻辑思维,利用多种形式读好长课文。二上第五单元初步体会课文讲述的道理,感受和体会语言表达的多样性,学习表达。二下第五单元根据课文内容,谈谈简单看法。三下第二单元读寓言故事,明白其中的道理。四上第二单元阅读时能尝试从不同角度去思考,提出自己的问题。四下第二单元阅读时能提出不懂得问题,并试着解决。五下第六单元了解人物的思维过程。
单元大概念层级结构图及学科问题系统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精准识读、规范书写 认识约 44 个生字,读准多音字 “哪、号、当”;会写 28 个字,书写规范端正 看拼音写词、识字卡片、听写、书写姿势与笔顺评分
阅读与鉴赏 理解文意、体会寓意 分角色朗读,读出不同语气;联系上下文理解关键词;体会寓意 朗读评分、复述录音、寓意问答
表达与交流 清楚表达、乐于交流 能用商量语气交流,说清想法;讲故事,能续编或改写 口语交际评价、故事脚本评分
梳理与探究 分析归纳、拓展迁移 提取信息,分析关系,形成结论;联系生活反思 因果图评分、生活案例分享评价
单元驱动总任务(评价量规)及任务群 单元驱动总任务(评价量规)及任务群
单元实施规划 任务课型课时子任务学习内容课时 任务1:发布任务,发现秘密 精读引领课子任务1:创设情境,发布任务。提前准备好“狐假虎威”“画蛇添足”“守株待兔”等学生较为熟悉的故事图片,学生根据展示的图片猜测故事题目。 2精读引领课 子任务2:谈话,发布核心任务。 不仅要自己阅读故事,增长智慧,还要做故事的分享者和传播者,当最佳故事分享者。 2 任务2:角色评价,辨析想法略读实践课子任务3:情景演绎“小剧场”演一演方式理解文课文。“研读文本-表演-评价-再次表演”,让学生理解故事内容和所蕴含的道理。 2略读实践课子任务4:发布“寒号鸟的朋友圈”将天气暖和寒冬腊月时候寒号鸟的心理想法表达出来,设计“喜鹊”与它在朋友圈产生的互动,借此体现懒惰的品格。 2任务3:讲述故事,分享智慧阅读指导课子任务5:故事会热身从本单元课文中选择一个故事讲述,说出明白的道理。 2单元整理课子任务6:故事分享会阅读自己喜欢的故事,讲故事的道理讲出来,发表自己的感受。 2任务4:悟道 理,表达感受表达指导课子任务7:悟道理,会表达,总结每个孩子讨论自己悟出来的道理,最后进行总结。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