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二上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 教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语文二上 第五单元第五单元复习课 教案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____年级课时备课
课题 伟大源于平凡 美好藏于细节 ——第七单元语文园地 课型 单元整理课 主备人 序号
教材分析
课标分析 维度 学段目标 任务群要求 学业质量标准
识字与写字 喜欢学习汉字,有主动识字、写字的愿望。 认识常用汉字,累计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左右,其中800个左右会写。 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基本的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学习独立识字。能借助汉语拼音认读汉字,学会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 1.认识42个生字,读准2个多音字;在识字中学词,认识常见的交通工具。 2.会写27个字;了解汉字“左短右长”“左长右短”的间架结构,在田字格中练习书写。 3.会写30个词语;积累带“言、语”的四字词语,能猜测词语的意思。 能借助汉语拼音独立认读生字,认识课文中出现的常用汉字。 能正确书写本学段要求会写的字,做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注意笔顺和间架结构。 能发现汉字的构字规律(如本单元“目”字旁、“扌”字旁),并尝试运用规律识记同类字。 能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正确辨析和使用形近字、同音字(如“喝”与“渴”)。 能主动积累课内外认识的汉字和词语。
阅读与鉴赏 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可初步尝试)。 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了解课文中词句的意思,在阅读中积累词语。 借助读物中的图画阅读。 阅读浅近的童话、寓言、故事,向往美好的情境,关心自然和生命,对感兴趣的人物和事件有自己的感受和想法,并乐于与他人交流。 诵读儿歌、儿童诗和浅近的古诗,展开想象,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 3.通过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 4.学习多音字据义定音法。 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特别是能分角色朗读,读出人物语气。 能借助图画、生活经验或上下文,理解课文中的关键词句(如“坐井观天”、“无边无际”、“得过且过”、“盯”)。 能说出故事的主要人物和基本情节。 能对故事中的人物(如青蛙、小鸟、寒号鸟、种葫芦的人)的行为有初步的判断(如“我觉得寒号鸟很懒”),并能简单说出自己的感受或想法。 能初步体会寓言故事中蕴含的简单道理(如“不能像青蛙一样目光短浅”、“要勤劳”、“事物是相互联系的”),并能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简单讨论。 能借助图画或关键词复述故事大意。
表达与交流 学说普通话,逐步养成讲普通话的习惯。 能认真听别人讲话,努力了解讲话的主要内容。 听故事、看音像作品,能复述大意和自己感兴趣的情节。 能较完整地讲述小故事,能简要讲述自己感兴趣的见闻。 与别人交谈,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积极参加讨论,敢于发表自己的意见。 对写话有兴趣,留心周围事物,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 和别人商量事情,要用合适的语气,并把自己的想法说清楚。 能用普通话进行口语交流,口齿清楚。 能听懂别人讲述的故事或见闻,并能进行简单的复述或回应。 能较完整、有条理地讲述课文故事或自己知道的类似故事。 能在角色扮演或分角色朗读中,根据人物特点说出相应的话语,表达人物情感。 能围绕话题(如“如果你是喜鹊,你会怎么劝寒号鸟?”)进行简单讨论,敢于说出自己的看法。 对写话有初步兴趣,能写一两句话表达自己的想法(如用“盯”字写一句话,或写一句对故事人物的评价)。 能在写话中尝试使用阅读中积累的词语。 在口语和书面表达中,态度自然大方,有礼貌。
梳理与探究 观察大自然,用口头或图文等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与见闻。 结合语文学习,观察生活中汉字的使用,有兴趣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 对周围事物有好奇心,能就感兴趣的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并尝试通过阅读、询问等途径寻找答案。 学习组织有趣味的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积累关于读书学习的名句。 能对学过的汉字进行简单的分类(如本单元能将“睁、眨、瞪”归为“目”字旁的一类,“提、拔、拍”归为“扌”字旁的一类)。 能发现并说出汉字构形的简单规律(如“扌”字旁的字大多与手的动作有关)。 能从课文中提取关键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整理(如梳理《寒号鸟》中天气变化和寒号鸟行为的对应关系)。 能就课文内容提出简单的问题(如“小鸟真的见过天有多大吗?”),并能通过再读课文或与同学讨论寻找答案。 能在教师引导下,参与简单的语文探究活动(如“找找身边还有哪些‘目’字旁的字”),并乐于分享自己的发现。 能初步尝试用画图、列表等方式辅助理解和表达。
学情分析 已知经验 困难障碍 突破措施
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基础和朗读能力,对生动的寓言故事有阅读兴趣 解寓言深层寓意、准确辨析形近字(如“喝”“渴”)及完整有序表达观点时仍存在困难 可通过角色扮演、对比辨析、思维导图梳理等方式突破难点,强化理解与表达
课时目标 1.让学生在阅读中主动识字,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2.让学生在朗读和想象中感悟语言,感悟故事中的人和事,培养学生读故事的兴趣,使他们乐读故事,会读故事。 3.通过情境说话、角色体验等方法,让学生感悟事理,培养学生看问题、想问题的能力。 评价任务
课时驱动任务 “平凡中的光芒”人物分享会 “争当寓言小博士:闯关挑战,讲道理、会识字、能表达!” 这个驱动任务通过创设“闯关挑战”的游戏化情境,将本单元的核心学习目标(理解寓言道理、掌握生字新词、练习口语表达)融入其中。“寓言小博士”的称号能激发二年级学生的兴趣和荣誉感,促使他们主动参与复习活动,完成一系列综合性任务。 第一关:生字小能手(识字与写字) 任务内容:完成“生字归类大挑战”和“火眼金睛辨一辨”。 “归类大挑战”:将本单元的生字卡片(如“抬、沿、际、观”等)按偏旁部首(如“扌”、“阝”、“见”)或结构进行分类贴到“智慧树”上。 “火眼金睛”:快速找出并改正“喝”与“渴”、“盯”与“钉”等形近字组成的句子中的错误。 综合性体现:整合了识字、辨字、归类梳理能力,动手操作与知识应用结合。 第二关:故事大王秀(阅读与鉴赏 + 表达与交流) 任务内容:选择本单元最喜欢的一个故事(《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完成“故事三步秀”。 讲一讲:用自己的话,完整、有条理地复述故事的主要情节。 演一演:和同桌分角色朗读或简单表演故事中的一个对话片段,读出人物语气。 说一说:回答“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并联系生活说说“你有没有遇到过类似的情况?” 综合性体现:融合了复述、朗读、理解寓意、口语表达和联系生活实际的能力,是听说读的综合实践。 第三关:道理智多星(梳理与探究 + 表达与交流) 任务内容:完成“寓言道理连连看”和“我会劝一劝”。 “连连看”:将三篇课文的题目与对应的寓意(如“坐井观天”——不能目光短浅;“寒号鸟”——要勤劳,不拖延;“我要的是葫芦”——事物是相互联系的)用线连起来,并简单说说为什么这样连。 “我会劝一劝”:选择故事中的一个人物(如寒号鸟、种葫芦的人),作为“智多星”对他进行劝说,要求有礼貌、有道理。 综合性体现:整合了信息梳理、道理探究、逻辑思维和有理有据的口语交际能力。 通过这三个层层递进、形式多样的综合性任务,学生能在“寓言小博士”的挑战中,全面、生动地回顾和巩固本单元的学习成果。
教学环节 学习过程 (强化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的过程) 评价任务及标准
环节1
一、 情境导入,明确任务 (3分钟) 创设情境:教师面带笑容,举起“寓言小博士”徽章(或PPT展示):“同学们,第五单元我们学习了三个有趣的寓言故事,大家都是小小故事家!今天,我们要举行一场特别的‘寓言小博士’闯关挑战赛!谁能顺利通过三道关卡,就能获得‘寓言小博士’的称号和勋章!” 揭示任务:PPT展示驱动任务——“争当寓言小博士:闯关挑战,讲道理、会识字、能表达!”。教师清晰地读出任务,并简要解释:“我们要用智慧和表达,一起闯关吧!” 激发兴趣:教师:“准备好了吗?小博士们,第一关,开始! 评价维度星级圈出关键词句☆联系当时环境☆分析做法原因☆概括人物品质 ☆
教师巡视、按标准指导学生学习。 评价标准 学生根据标准,完整呈现学习过程。 评价标准 评价维度星级选取一位英雄人物,按照圈-联-析-综的方法赏析人物☆呈现分析过程☆语言条理,口齿清楚☆
学生谈收获 评价标准星级说出人物品质的理解☆明确赏析人物的方法☆
环节2 表达平凡中的光芒 二、 闯关挑战,综合复习 (30分钟) 第一关:生字小能手 (10分钟) 任务发布:教师出示任务单第一关:“第一关:生字小能手!任务一:生字归类大挑战;任务二:火眼金睛辨一辨。” 任务一:生字归类大挑战 教师出示本单元重点生字卡片(如:观、沿、际、抬、喝、渴、堵、劝、趁、将、纷、枯、谢、怪、盯、治、棵、信),背面贴有磁铁。 教师提问:“这些生字宝宝,哪些是好朋友,可以分到一组呢?你能按它们的‘家’(偏旁)来分类吗?” 邀请2-3名学生上台,将生字卡片按“目”字旁(盯、眼*)、“扌”字旁(抬、打*)、“口”字旁(喝、叫*)、“氵”字旁(渴、河*)、“木”字旁(棵、树*)、“讠”字旁(信、说*)等粘贴到黑板上的“智慧树”(提前画好)的不同树枝上。(注:部分字如“眼、打、叫、河、树、说”可作为拓展或提示,重点在本单元生字) 全班齐读分类后的生字,教师小结:“真棒!我们发现了汉字的秘密,‘目’字旁的字和眼睛有关,‘扌’字旁的字和手的动作有关。” 任务二:火眼金睛辨一辨 教师PPT出示2-3个包含“喝”与“渴”、“盯”与“钉”的句子(如:“小明口( )了,想( )水。” “他( )着墙上的画,发现上面有个( )子。”)。 学生独立在任务单上填写正确字。 教师指名回答,并追问:“为什么这里用‘喝’(口字旁,用口喝)?为什么这里用‘渴’(三点水,缺水所以渴)?”引导学生从字形和字义联系上辨析。 小结:“恭喜大家通过第一关!你们是识字小能手!每人获得一枚‘小博士勋章’!”(发放贴纸) 第二关:故事大王秀 (12分钟) 任务发布:教师:“太棒了!第二关来啦:故事大王秀!任务:故事三步秀——讲一讲、演一演、说一说。” 任务:故事三步秀 讲一讲(复述故事): 教师PPT快速播放三篇课文的插图(《坐井观天》井和小鸟、《寒号鸟》窝和喜鹊、《我要的是葫芦》葫芦藤和虫子)。 教师:“请选一个你最喜欢的故事,像讲故事一样,把它的主要情节告诉大家。记住:谁?在哪里?发生了什么?结果怎样?” 给学生1分钟同桌互讲准备。然后指名2-3位学生选择不同故事进行完整复述。教师适时提示和鼓励。 演一演(分角色朗读): 教师选取《寒号鸟》中喜鹊劝说寒号鸟的经典对话片段(PPT出示)。 提问:“如果你是喜鹊,你会怎么劝?如果你是寒号鸟,你会怎么回答?”引导学生体会语气(喜鹊:热心、着急;寒号鸟:懒惰、满不在乎)。 邀请一对同桌上台,分角色朗读。教师点评:“你们读出了喜鹊的着急和寒号鸟的懒惰,真像!掌声送给他俩!” 说一说(理解道理): 教师:“读完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这个故事想告诉我们什么?” 引导学生结合故事内容回答(如《坐井观天》:不能像青蛙一样只看到井口大的天,要多出去看看;《寒号鸟》:不能懒惰,要勤劳做事;《我要的是葫芦》:叶子生虫会影响葫芦,事物是互相联系的)。 小结:“你们讲得真生动,演得真有趣,道理也说得真清楚!故事大王非你们莫属!每人再得一枚‘小博士勋章’!”(发放贴纸) 第三关:道理智多星 (8分钟) 任务发布:教师:“最后一关,最考验智慧!第三关:道理智多星!任务一:寓言道理连连看;任务二:我会劝一劝。” 任务一:寓言道理连连看 教师PPT或板书出示三篇课文题目和几条寓意(打乱顺序): 题目:《坐井观天》 《寒号鸟》 《我要的是葫芦》 寓意:A. 不能只看眼前,要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 B. 不能目光短浅,要开阔眼界。 C. 不能懒惰拖延,要勤劳做事。 学生独立在任务单上连线匹配。 全班核对答案,教师指名学生说说为什么这样连(如:“《坐井观天》里的青蛙只看到井口大的天,所以是B”)。 任务二:我会劝一劝 教师:“如果你是故事里的智者,你想对谁说什么?” 出示情境:“寒号鸟,冬天快到了,你的窝还没修好,你会冻死的!” 或 “种葫芦的人,叶子上有蚜虫,不治的话,葫芦会枯死的!” 教师示范(语气和蔼、有道理):“寒号鸟,你好!我是你的朋友。天气越来越冷了,你看喜鹊都在忙着做窝了。如果你现在不赶紧修好你的窝,等到大雪纷飞,你会很冷很冷的,可能会生病。快行动起来吧,我们一起修窝,好吗?” 邀请1-2名学生选择情境进行劝说。教师引导使用礼貌用语(“你好”、“请”、“好吗”),并讲清道理和后果。 小结:“你们真是充满智慧的小博士!不仅懂道理,还会用道理帮助别人!这是最后一枚‘小博士勋章’!”(发放贴纸) 评价任务:赏析人物我能行 评价标准星级圈出描写人物关键语句☆说说运用的描写方法☆联系生活分析人物的品质☆概括锦旗题词☆
学生根据标准,完整呈现学习过程。 评价维度星级按照圈-联-析-综的方法赏析人物☆呈现分析过程☆语言条理,口齿清楚☆
环节3 三、 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7分钟) 总结回顾:教师指着黑板上的“智慧树”和学生胸前的勋章:“今天我们通过‘生字小能手’、‘故事大王秀’、‘道理智多星’三关挑战,复习了第五单元的生字、故事和道理。大家都能‘会识字、能表达、讲道理’,真了不起!” 评价激励:表扬积极参与、表现优秀的学生。宣布:“所有同学都成功获得了‘寓言小博士’的称号!让我们为自己鼓掌!” 拓展延伸: 教师:“寓言故事里藏着很多智慧。课后,你可以把今天复习的三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也当一次‘小博士’!” (可选)推荐:“老师还知道很多有趣的寓言故事,比如《龟兔赛跑》《狐狸和乌鸦》,你可以去图书角找一找,读一读,看看又能明白什么新道理?” 布置作业(可选): 必做:把《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这三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选做:用“盯”字写一句话;或者画一幅你喜欢的寓言故事的画。
课堂小结 同学们,人物的美好品质既体现于危难时刻的伟大抉择,也蕴藏在平凡日常的朴素坚守中。这节课不仅是对单元语文要素“从人物的语言、动作等描写中感受人物品质”的梳理和深化,更是在训练我们一种宝贵的生活能力——用细致的观察和真诚的体悟,去发现并传递身边平凡人身上不平凡的美好品质。希望大家带着这堂课收获方法,走出教室,去擦亮眼睛,用心感受,用情讲述,让更多平凡中的光芒被发现、被看见、被传递。
板书设计 争当寓言小博士 ——第五单元复习闯关 第一关:生字小能手 第二关:故事大王秀 第三关:道理智多星 (归类、辨析) (讲、演、说) (连、劝)
作业设计 【基础性作业】(巩固赏析方法) 在田字格本上工整地书写本单元要求会写的生字(如:观、沿、际、信、抬、治、棵、谢、盯、怪等)各3遍。要求:姿势正确,笔顺规范,结构匀称。 【发展性作业】(强化场景迁移) 选择《坐井观天》《寒号鸟》《我要的是葫芦》中的一个故事,讲给家人听。要求:把故事的主要情节讲清楚,可以加上动作或不同的语气。请家人在作业本上写下一句评价(如:“讲得真有趣!”“声音很响亮!”)。 【综合性作业】(深化思维迁移) 想一想,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遇到过像故事里那样的人或事?(比如:有没有人像“坐井观天”的青蛙一样,只看到自己的一小块地方?有没有人像“寒号鸟”一样,总说“明天做”?) 用几句话写一写(或请爸爸妈妈帮忙记录):你遇到了什么事?你觉得可以用哪个故事的道理来提醒他/她?你会怎么劝说?(例如:“我的同桌小明总说作业明天再写,我觉得他像寒号鸟。我会对他说:‘小明,今天的事情今天做,不然明天会更忙的,我们一起写吧!’”
课后反思 本次复习课通过“争当寓言小博士”闯关活动有效激发了学生兴趣,多数学生能复述故事并理解寓意,但在引导学生联系生活进行有条理的劝说表达上还需加强指导和示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