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青海省西宁市大通县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地理试卷(图片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青海省大通县教学研究室2026届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1.C由题干可知,该“移动城堡”位于贵州某村寨,该地降水较多,屋顶坡度较大;众人可整栋扛起,说明重量不
大,且可与地基断开,结合贵州地区多山地,木材充足,故房屋最可能是木质结构。
2.D由题干可知,这种依靠人力扛起整栋房子的搬迁历史在当地已有上百年历史,且房屋多为木质结构,依
靠精湛的传统建筑技艺(主要是榫卯结构),把木头拼成既结实又耐用的屋子,使房屋在移动中基本完好
无损。
3.A春节期间,村寨中返乡人口众多,便于大家齐力搬迁。
4.C由材料和表格可推知,南京市城镇化率高,大量土地被用于城镇建设开发,农业用地规模小,导致第一产
业占比低:南京市位于长江下游沿岸,农业发展基础好:旱涝相对频发,但不是造成南京市多年第一产业占比
低的主要原因。
5.C由表格可知,多年来南京市第二产业占比逐渐降低,第三产业占比升高,说明多年来南京市一直优化产业
结构,重点发展第三产业,降低第二产业占比,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第二产业占比降低,城市能源消耗不一定
减少;能源结构改善与地区能源输入和能源资源有关,与第二产业占比减小关系小;第二产业占比减小,说明
第二产业发展减缓,工业区面积可能扩展减缓,但不会改变城市功能分区。
6.A由表格可知,南京市持续推动第三产业发展,第二产业转型升级过程中,可以引导部分制造业与旅游业
融合发展,设立工业观光、科普文化区,推动第二产业多元化、融合化发展;南京市人口多,粮食与蔬菜瓜果需
求大,为保障城市人口粮食、蔬菜等供应,农业形成了“粮食稳基础、经济作物强效益”的格局,不宜向单一粮
食作物转型;长江南京段航运、生态功能优先,渔业规模受严格限制;南京市能源资源不丰富,且能源化工污
染大,不利于产业转型升级。
7.B近年来我国交通等基础设施逐渐完善,并且伴随着我国大数据、云计算等网络信息技术的进步,直接促进
了我国智慧交通产业的发展。
8.B智慧交通可以利用城市实时交通数据,为交通管理、出行等提供决策,提高了城市交通的管理、出行效率,
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9.B据图分析可知,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大致呈由南向北递增的趋势,主要是因为南部地区受夏季风影响
大,年降水量较北部地区多,阴雨天气多,云层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增强,日照时间缩短,导致到达地面的
太阳辐射少,年太阳辐射总量小,即年降水量与山东省年太阳辐射总量分布大致呈负相关。
10.D据图中数据计算可知,泰安和威海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值为0~300M·2,济宁和淄博年太阳辐
射总量差值为150~450M)·m2,滨州和聊城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值为300~450M)·m2,东营和枣
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值为450~750M·m一2。因此,东营和枣庄年太阳辐射总量差异最大。
11.C由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斯科契扬溶洞位于雷卡河流域,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水量较丰富,有利于形成
大规模的喀斯特地貌;由图可知,斯科契扬溶洞位于喀斯特高原上,该地石灰岩沉积厚度大,受流水长时间
溶蚀影响,有利于发育出大规模地下溶洞地貌;该地位于喀斯特高原,地中海沿岸,地壳主要发生抬升。
【高三第一学期期中考试·地理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26-L-185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