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宁波市一模2026届高三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浙江省宁波市一模2026届高三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 地理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宁波市 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
地 理 试 卷
考生须知:
1.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90 分钟。
2.答题前,在答题卷指定区域填写班级、姓名、考场号、座位号及准考证号。
3.所有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只需上交答题卷。
选择题部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不选、多选、错选均不得分)
湖北省黄石市有 3000 年冶矿文化,近年来力图通过“文化+更新”策略实现城市转型。市辖区内有工业遗产 14 处,但面临着吸引力低、游客数量少、活力体验不足的困境。完成 1、2 题。
1.黄石市发展工业遗产旅游的突出优势是
A.矿产资源丰富 B.产业基础良好 C.文化底蕴深厚 D.相关政策支持
2.为帮助黄石市走出当前困境可采取的措施有
①大量拆除老旧建筑,建设现代化地标 ②吸引科技人才,恢复冶矿工业
③历史文化街区微改造,吸引商户入驻 ④保护工业遗迹,融入 AI+体验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
2023 年比亚迪与宁波市深化战略合作,签约共建“新能源智能装备产业园”,完善产业链。下图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奉化滨海新区生产基地。基地一期占地 300 亩,主攻纯电动客车生产,引入云轨、自动化港口叉车等项目;二期预留 600 亩地,规划港口专用车、新能源集卡等车型,目标市场覆盖长三角及东南亚港口城市。完成 3、4 题。
3.奉化滨海新区成为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生产基地的主要区位优势是
A.技术工人充足,人工成本低廉 B.新区政策优惠,土地租金较低
C.经济高度发达,消费市场广阔 D.高校密集分布,科研人才充足
4.比亚迪与宁波市深化战略合作,对宁波产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
①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集聚 ②提高电池原料的供应链地位
③加快港口物流业智能化升级 ④降低重工业为主的产业结构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④
沙特阿拉伯人口总数约 3218 万(2022 年),其中非沙特公民约占 41.6%,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下图为沙特阿拉伯人口分布图。完成 5、6 题。
5.影响沙特阿拉伯西部人口较密集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A.光照 B.矿产
C.水源 D.交通
6.非沙特公民主要来自印度、巴基斯坦等南亚国家的主要原因是
A.两地空间距离较近,文化趋同 B.南亚政治动荡,社会环境不稳
C.沙特就业机会多,工资水平高 D.南亚人口数量多,人口素质高
下图为某传统食品公司的产业布局变化示意图,完成 7、8 题。
7.该公司农产品加工厂
A.向东部城市集聚 B.均匀迁移至各个市场
C.转移至西北地区 D.向原料供应基地扩散
8.该公司产业布局变化有利于
A.临近原料产地,缩短运输距离 B.种植加工一体,保证产品品质
C.减少销售渠道,降低销售成本 D.接近消费市场,提高市场占比
为研究不同充填方式的复垦效果,研究团队在山东某煤矿附近利用引黄总干渠淤积泥沙对沉陷地进行充填复垦对比试验(如右图),结果表明试验 2 粮食产量显著高于试验 1。完成 9、10 题。
9.与粉煤灰就地充填沉陷地相比,用引黄总干渠淤积泥沙填充的优势有
A.提升表土有机质的含量
B.减轻地下水被污染风险
C.改善矿区大气环境质量
D.减轻当地地质灾害隐患
10.实验表明,双层黏土的土壤结构实现粮食增产的主要原因是
A.提升土壤保水保肥能力 B.提高土壤的温度
C.改善了土壤矿物质结构 D.增加有机质含量
2025 年华北雨季持续 59 天,较常年(30 天)明显偏长,雨季累计雨量较常年偏多 131% 。受此影响,华北洪涝灾害严重。下图为 1961~2018 年华北地区各边界多年平均、多雨年 代和少雨年代水汽收支示意图。完成 11~13 题。
11.1961~2018 年华北地区水汽输入和输出最多的边界分别是
A.西 北 B.西 东 C.南 北 D.南 东
12.导致 2025 年华北雨季明显偏长的主要原因是
A.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持续偏强 B.华北西部山区对水汽抬升强烈
C.赤道太平洋海温分布西冷东暖 D.夏季风较弱输送水汽能力强盛
13.为对华北洪涝灾害进行及时的预报预警,可运用
A.地理信息系统监测降水动态 B.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捕捉堤坝微小变化
C.遥感精确获取洪峰到达时间 D.全球定位系统分析评估上游河流水情
下图为南水北调豫东水资源配置工程线路图。该工程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取水,采用地下管道向豫东地区供水,受益人口超过 400 万人。完成题 14、15 题。
14.与从黄河取水相比,从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取水的主要优势是
A.取水水量大 B.输水距离短 C.供水质量优 D.用水价格低
15.该工程的实施对豫东地区的影响有
A.增加地区生态用水量 B.加剧地区洪涝风险
C.解决水资源紧缺状况 D.提高地下水利用率
在秦岭某自然保护区存在植被“阴阳脸”的神奇现象(图 1),即以山脊线为界,山地一侧为针叶林,另一侧为草地。该现象的成因与局部自然条件差异有关。图 2 为秦岭某地地质剖面图。完成 16、17 题。
断层
16.“阴脸”一侧为森林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A.降水丰富 B.蒸发较弱 C.光照充足 D.风力较大
17.关于秦岭山脉从太古代开始的地质作用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A.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断裂抬升—固结成岩
B.变质作用—岩浆侵入—断裂抬升—外力侵蚀
C.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外力侵蚀—断裂抬升
D.岩浆侵入—变质作用—固结成岩—外力侵蚀
沿海平原受海陆风影响显著。随着城市化的发展,城市热岛效应正逐步影响着小尺度的大气环流。图 1、图 2 分别为天津市某日 5 时和 17 时的等温线垂直分布图。完成 18、19 题
18.城市热岛效应,使天津东部沿海
A.5 时陆风减弱 B.5 时海风减弱
C.17 时陆风减弱 D.17 时海风减弱
19.该地逆温出现在
A.5 时市中心上空约 700-900 米 B.17 时北郊上空约 500-700 米
C.5 时张贵庄上空约 300-500 米 D.17 时塘沽上空约 100-300 米
“人均绿地暴露水平”是衡量城市生态环境质量、居民接触绿地机会的核心指标,本质是“居民个体在一定时间内(如每日、每周)接触到的绿地面积、频率、质量的综合量化结果”。
下图为 2005~2025 年我国华东、西北地区与全国的绿地暴露水平时间序列图。完成 20、21 题。
20.属人均绿地暴露水平较高地区,及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A.西北 经济水平 B.西北 人口分布 C.华东 绿地资源 D.华东 基础设施
21.未来提升华东地区人均绿地暴露水平的措施,可行的是
A.城市功能分区明显,实现居民集中分布
B.积极完善高铁网络,提升交通便捷程度
C.减少城市人口流入,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D.加强城市环境建设,提升城市绿地质量
2025 年 9 月初,世界最大冰山南极冰山(编号 A23a)漂移至南乔治亚岛以北 70 公里处,6~8 月面积减少了 36%(约 1000 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香港面积),预计 2025 年 11月底前彻底解体。下图为 A23a 的移动路径和消融情况。完成 22、23 题。
22.2024 年以来 A23a 移动的主要动力是
A.低纬信风控制的赤道暖流 B.中纬西风驱动的西风漂流
C.极地东风形成的南极环流 D.极地东风引发的离岸洋流
23.2025 年 6~8 月 A23a 面积快速减小导致附近海域
A.海面显著上升,岛岸侵蚀明显 B.海水密度降低,垂直交流增强
C.海水盐度降低,生物生存受扰 D.海面温度降低,珊瑚礁体死亡
2025 年的秋分日为 9 月 23 日(农历八月初二),浙江省某中学(31°11′N)在该周举行“校园地理实践周”活动,观察、测算、绘图等项目均纳入实践评价中。完成 24、25 题。
24.该校某组学生采用杆影法测量正午太阳高度,并计算得出当地纬度。下图为在校园实践区域测量后留下的标记(M、N 为同一天中上午或下午的杆影标记点)示意图。下列实践步骤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①确定杆影端点 M
②确定杆影端点 N
③确定正午杆影的长度OP
④确定圆弧位置
⑤确定正午杆影的方位 OL
A.①④②⑤③ B.②④①⑤③
C.①④②③⑤ D.②④①③⑤
25.根据 9 月 23 日观察和测算,四个实践小组分别绘制了相关实践成果,正确的是
非选择题部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一:2025 年 7 月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正式开工。工程主要采取截弯取直、隧洞引水的开发方式,从起点派镇到终点西让村,建设 5 座梯级电站,装机容量 6000万至 7000万千瓦,是三峡工程的 3 倍。工程建设后西藏将成为国家“西电东送”的重要基地。
材料二:下图为雅鲁藏布江及周边地区略图和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示意图。
(1)图中 400mm 年等降水量向雅鲁藏布江 (上游/下游)凸出。从大气环流和地形角度分析其原因。(5 分)
(2)说明雅鲁藏布江下游水电工程选址派镇至西让村的区位优势。(4 分)
(3)从生态保护和防灾减灾角度,分析与传统水库梯级开发相比,采用隧洞引水梯级开发的优势。(6 分)
27.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 分)
材料一:缅甸位于中南半岛西部,热带季雨林广布。近年来,为满足国际市场需求,该国将北部、东部山区的大量原始森林开垦为橡胶种植园。橡胶树为多年生热带经济林木,单层纯林,覆盖率 70%-80%,根系较浅,林下植被稀疏。
材料二:图 1 为缅甸略图;图 2 为缅甸山区正在开垦的橡胶园;图 3 为缅甸某山区三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地表径流量和冲刷量对比数据。
(1)从植被特征角度,简析橡胶林比热带季雨林碳汇量小的原因。(4 分)
(2)分析从季雨林转变为橡胶种植园的过程中,该地水土流失加剧的原因。(6 分)
(3)为减缓橡胶种植园水土流失,简述可采取的农业技术措施。(5 分)

28.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材料一:图 1 为我国甘肃省简图,受青藏高原隆升影响,甲地多处发育断裂构造,地热资源丰富,地下热水多在断裂交汇部位出露形成温泉,图 2 为甲地地热资源成因模式图。乙市 2024 年人口为 14.09 万人,该地城镇化水平为 66.45%,高于周边地区。
材料二:乙市 2023 年三次产业比值为 10.6∶73.8∶15.6。下表为 2023 年该市第二产业内部产业增长速度及其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
(1)乙市传统粮食作物是 ,从气候角度,推测该农作物的生长习性。(4 分)
(2)从地下水运动角度,描述甲地温泉的形成过程。(5 分)
(3)从产业结构的角度,简析乙市城镇化水平较高的原因。(5 分)
(4)结合上表,从资源禀赋角度,说明乙市进行产业转型的基本思路。(6 分)
宁波市 2025 学年第一学期高考与选考模拟考试
地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25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50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答案 C C B B C A D B B A D A B
题号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答案 C A B B A A B D B C B C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 3 小题,共 50 分)
26.(15 分)
(1)上游(1 分) 西南季风带来充足的水汽(1 分),河谷地区地势较低(1 分),水汽沿河谷进入上游(1 分),受地形抬升,多地形雨(1 分)。
(2)水量大,落差大,水能丰富(2 分);两地距离较近,工程量少(2 分)。
(3)淹没土地面积较小,对地表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弱(2 分);对天然河道干扰小,对水生生物环境影响较小(2 分);减少库区容量,降低地质灾害风险(2 分)。
27.(15 分)
(1)橡胶林种类单一(1 分),分层结构简单(1 分),覆盖率低(1 分),光合作用量少(1 分),碳汇量小。
(2)植被覆盖率降低,雨水对地表冲刷加剧(2 分);下渗减小,地表径流冲刷增强(2分);橡胶林根系浅,固土能力减弱(2 分)。
(3)修筑水平梯田(2 分);推广橡胶、茶的间作(2 分);枯枝落叶覆盖等其他合理措施(1 分)。
28.(20 分)
(1)小麦(1 分) 特点:降水量较少,农作物耐旱(1 分);光照充足,农作物喜光(1 分);气温低,农作物耐寒(1 分)。
(2)大气降水、地表径流等下渗(1 分),沿岩层断层或裂隙向下,形成深层地下水(1分),吸收岩层热量形成地下热水(1 分),沿断裂向上运动(1 分),出露地表形成温泉(1 分)。
(3)第二、三产业所占比重大,城镇人口占比高(2 分);石化等产业链长,吸纳劳动力多(2 分);用地规模大(1 分)。
(4)利用已有煤炭、石油资源,进行产业深度开发(2 分);当地风光资源丰富,向新能源等相关产业转型开发(2 分);当地水资源缺乏,对矿冶、农产品加工等高耗水产业限制开发(2 分)。
地理试题 第 2 页 共 10 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