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九年级化学期中学情诊断试卷答题卡化学答题卡微信扫码查成绩姓名班级考号考场座号准考证号注意事项:1.答题前请将个人信息填写清楚;2.客观题答题修改时用橡皮擦干净;3.主观题必须使用黑色签[0][0][o][o][o][o][o][[o][0]字笔书写;4.请在对应答题区作答超出书写无效。[[[2]0日0807日880887[2]P8080[6][8]正确填涂■缺考标记口[9][9][9][9][9][9][9][9][9][9]客观题(供10题,共20分)1.[A][B][C][D]5.[A][B][C][D]9.[A][B][c][D]2.[A][B][c][D]6.[A][B][c][D]10.[A][B][c][D]3.[A][B][C][D]7.[A][B][C][D]4.[A][B][C][D]8.[A][B][c][D]填空题共1题,共17分)11.(3分)(1)(2)(3)12.(9分)(1)(2)(3)(4)13.(5分)(1)(2)(3)(4)(5)综合应用题(供1题,共19分)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案无效第1页共2页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案无效15.(8分)(1)(2)(3)①②③(4)计算题(供1题,共4分)16.(4分)请在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答案无效第2页共2页(……………………密………………封………………内………………不………………能………………答……………题……………………线………………………)初级中学期中学情诊断试卷九年级化学Ⅰ. 单项选择 (共10小题,每题2分,满分20分)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铁铸成锅 B. 瓷碗破碎 C. 汽油挥发 D. 葡萄酿酒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A. 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 B. 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 D. 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3.“天宫课堂 ”中,航天员在术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分含量基本相同、该“人造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物质是 ( )A. 氮气 B、氧气 C. 氨气 D. 二瓴化碳4.中秋佳节既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也是丹桂飘香的日子。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丹桂飘香主要是因为()A.分子在不断运动 B.分子之间有间隔 C.分子的体积很小 D.分子的质量很小5.2O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增强全民生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A. 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 B. 节日大量燃放烟花C. 城市道路喷洒水降尘,净化空气 D. 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6.氮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如图为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元素是金属元素B.氮元素的符号为NC.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D.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7.若用“”表示氢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意义的示意图是A. B. C. D.8.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理解相关化学知识。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微粒d是钾原子 B.微粒a属于阳离子C.上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 D.微粒c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9.关于液氮与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 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 ③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④它们为不同的物质 ⑤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但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A. ②③⑤ B. ①④ C. ③④⑤ D.①②⑤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是A. 量取液体 B. 倾倒液体C. 检查气密性 D. 加热液体Ⅱ.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7分)1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光化学烟雾对大气造成很多不良影响,不仅对动植物有影响,甚至对建筑材料也有影响,并且会降低能见度影响人们日常出行。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光化学烟雾的其他原级污染物还有一氧化碳和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污染物排放越多,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会越高,空气质量越差。(1)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 (选填“好”或“差”)。(2)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是 。(3)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的是 (选填字母)。a.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使用催化装置将NO转化为 N b.限制大排量汽油车的使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12.(1)填空:乌伦古湖的主要成分是水,它由_______构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_______,两个镁离子表示为_______。(2). 既能做保护气又能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_______,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N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该气体是_______。(3). 在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正确读数为45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35mL,则该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_______10mL(填“>”、“=”或“<”),用30mL的试管给液体加热,所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_______mL。(4). 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_______,用排水法收集一瓶氧气做硫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留少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13.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1)A~F共有 种元素。(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 (填字母)。(3)表示阳离子的有 (填字母)。(4)属于第三周期的是 (填字母)。(5)表示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 (填字母)。Ⅲ.综合应用题(共2题,每空1分,满分19分)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1)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②_______。(2)实验室用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若想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将A装置中的长颈漏斗换为_______。(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若使用装置B,还需对装置进行的改动是_______,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_______(填序号)。(4)用收集好的一瓶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能证明该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 _______,集气瓶底部留水的作用是_______。(5)实验室用块状锌粒和无色液体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填序号);已知氢气的密度小于空气,若用用排空气法收集气体,则需要选择收集装置 。(填序号)15.学习和理解“物质的组成与结构”,有助于形成基于元素和分子、原子认识物质及其变化的视角, 建立认识物质的宏观和微观之间的联系。化学兴趣小组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了“制作并认识模型在探 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中作用”的项目化学习。任务一:认识模型在探索物质组成与结构中的作用(1)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认识物质的微观构成。下列模型可以用来表示“氧分子”的是 ( )(填字母)。A. B. C.任务二:探究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的特征( 2 )将CO (气态)压入地下或注入海底深处,以液态的形式封存。加压“封存”过程中, 从微观视角分析,二氧化碳分子的间隔 (选填“变大”或“变小”)任务三:“捕集”二氧化碳根据二氧化碳的性质,可以用某些溶液吸收、捕集二氧化碳、为比较捕集效果,小组同学用三 个相同的软塑料瓶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100mL40%氢氧化钠溶液二氧化碳Cu-CuI复合催化剂100mL饱和石灰水二氧化碳XmL水二氧化碳○碳原子●氧原了0氡原子)(甲乙丙)图1 图2①要完成图1所示实验中控制变量,X的数值为 ( )②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图1乙中现象为软塑料瓶变瘪且澄清石灰水( );③实验得出氢氧化钠溶液捕集二氧化碳效果最好,得出该结论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 )任务四:二氧化碳再利用(4)我国某研究团队研制的Cu-CuI复合催化剂,实现了二氧化碳高效制备乙烯(C2H ),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 :下列有关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A有利于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B.反应前后原子总数增加C.反应前后分子种类改变(5)我国政府提出争取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我们可以做到( )(写一条即可)。Ⅳ.计算题(共1题,满分4分)已知某原子的原子序数为52,相对原子质量为128.求(1)该原子的电子数 (2)该原子的中子数九年级化学第11页,共20页 九年级化学第12页,共20页初级中学期中学情诊断试卷7若用○”表示氢原子,下列方框中,符合2H意义的示意图是九年级化学口1.单项选择(共10小题,每题2分,满分20分)□8.建立“宏观-微观-符号”之间的联系,有利于理解相关化学知识。如图是四种微粒的结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口A.铁铸成锅B.瓷碗破碎C.汽油挥发D.葡萄酿酒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口2.下列关于实验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的A.木炭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二氧化碳B.硫粉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明@y 》@》C.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D.红磷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白色烟雾A.微粒d是钾原子B.微粒a属于阳离子3.“天宫课堂”中,航天员在术球光学实验中打入的“人造空气”与我们身边的空气成C.上图中共涉及四种元素D.微粒c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分含量基本相同、该“人造空气”中能供给呼吸的物质是(9.关于液氮与氮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氮气B、氧气C.氨气D.二瓴化碳①它们的物理性质不相同②它们的化学性质相同③它们由不同种分子构成4.中秋佳节既是家人团圆的日子,也是丹桂飘香的日子。请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丹桂飘香主④它们为不同的物质⑤构成它们的分子相同,但分子之间的间隔不同要是因为0A.②③⑤B.①④C.③④⑤D.①②⑤A.分子在不断运动B.分子之间有间隔C.分子的体积很小D.分子的质量很小10.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5.2O23年8月15日是首个全国生态日,主题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要增强全民生A.量取液体B.倾倒液体50态环境保护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下列做法中不符合该主题的是40A.出行尽量乘坐公共交通工具B.节日大量燃放烟花C.城市道路喷洒水降尘,净化空气D.参加义务植树,增加绿地面积6氮肥可以促进农作物生长。如图为氮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0C.检查气密性D.加热液体A.氮元素是金属元素B氮元素的符号为NC.氮元素的原子序数是8氮川.填空题(共3小题,每空1分,满分17分)D.氮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4.01g14.0111.认真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有关问题。九年级化学第1页,共6页九年级化学第2页,共6页光化学烟雾对大气造成很多不良影响,不仅对动植物有影响,甚至对建筑材料也有影响,并且会降低能见度影响人们日常出行。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主要是一氧化氮。一氧化氮是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在汽车引擎的高温下反应而生成。事实上,这个一氧化氮的生成过程,与闪电时产生一氧化氮的过程相同。光化学烟雾的其他原级污染物还有(1)A~F共有种元素。一氧化碳和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污染物排放越多,空气质量指数级别会越高(2)表示原子的粒子有(填字母)。空气质量越差。(3)表示阳离子的有(填字母)。(1)空气质量指数级别越高,空气质量越(选填“好”或“差”。(4)属于第三周期的是(填字母)。(2)上述材料中涉及的光化学烟雾的原级污染物是(5)表示达到相对稳定结构的是(填字母)。(3)下列做法有利于减少光化学烟雾的形成的是」(选填字母)。.综合应用题(共2题,每空1分,满分19分)a.汽车尾气排放系统使用催化装置将NO转化为N214.下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的常见装置。b.限制大排量汽油车的使用,推广使用新能源汽车12.(1)填空:乌伦古湖的主要成分是水,它由构成,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两个镁离子表示为一。(2).既能做保护气又能充探空气球的气体是,汽车尾气中的一氧化氮NO)可通过催化转化器转化为空气中含量最高的气体,该气体是一。(1)标出图中仪器的名称①,②(3).在使用量筒量取液体时,将量筒放平,视线与量筒内凹液面最低处保持水平,(2)实验室用装置A作为发生装置制取氧气,若想得到平稳的氧气流,可将A装置中正确读数为45mL,倒出一部分液体后,仰视读数为35mL,则该同学倒出液体的体积的长颈漏斗换为010mL(填>”、“=”或<),用30mL的试管给液体加热,所装液体体积不能超过(3)实验室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时,发生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若使用装置B,mL还需对装置进行的改动是,若要收集较纯净的氧气应选用的收集装置为(4).高锰酸钾加热制氧气时,试管口略向下倾斜的目的是,用排水法收集一瓶序号)。氧气做硫燃烧实验时集气瓶底留少量水的作用是。(4)用收集好的一瓶氧气做铁丝燃烧实验,能证明该反应是化学变化的实验现象是13.下面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集气瓶底部留水的作用是(5)实验室用块状锌粒和无色液体稀硫酸在常温下反应可制取氢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九年级化学第3页,共6页九年级化学第4页,共6页初级中学期中学情诊断试卷九年级化学答案选择题:D、C、B、A、A、B、C、D、D、C填空题.差;一氧化氮、一氧化碳和汽油挥发所产生的碳氢化合物;a、b(1)水分子;铝(Al);2Mg2+;(2)氦气(He);氮气(N2);(3)<;10(4)防止冷凝水回流使集气瓶底部炸裂;吸收生成的二氧化硫,防止污染空气(1)5;(2)B、D、F ;(3)C ;(4)C、D、E ;(5)C、E、F(1)锥形瓶、酒精灯 ;(2)分液漏斗 ;(3)高锰酸钾→锰酸钾+二氧化锰+氧气 、试管口赛一团棉花 、E ;(4)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防止高温熔融物溅落使集气瓶底部炸裂 ;(5)A 、C 。(1)A (2)变小 (3)① 100 ②变浑浊 ③ 瓶子变的最瘪二氧化碳+水→乙烯+氧气 、C、D(1)已知原子序数=核外电子数,∴核外电子数=52(2)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128-52=7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九年级化学期中学情诊断试卷答题卡化学答题卡_98870.pdf 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3).docx 九年级化学期中测试(3).pdf 初级中学期中学情诊断试卷答案.doc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