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基础知识综合
1.请读一读小南写的欢迎稿,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欢迎来到piào liang(  )的童话王国。我们的王国昨天还刮着kuáng fēng(  ),下着zhèn yǔ(  ),luò yè(  )铺满了小径;今天就突然fàng qíng(  )。真是nuǎn huo(  )极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会修车轴的蟋蟀姐姐、吟诵古诗的蜘蛛哥哥、投篮百发百中的桃子阿姨……接下来,请跟着我开启一场奇妙的旅行吧!
(1)请根据拼音写词语,补全欢迎稿。
(2)小南为加点字注了音,以下注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
A.铺满(pū) 小径(jìn)
B.车轴(zhóu) 蟋蟀(shuài)
C.吟诵(yíng) 蜘蛛(zhī)
D.百发百中(zhōng) 旅行(Iǔ)
(3)请给加点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轴——    (    ) 桃——    (    ) 场——    (    )
(4)小南想记录今天的场景,请帮她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争(    )恐(    ) ②(    )(    )知秋 ③天(    )云(    )
④(    )通(    )达 ⑤眼疾(    )(    ) ⑥糊(    )糊(    )
今天,同学们    地来参观童话王国。一位同学跑得太快,差点儿摔倒了,幸亏我    把他扶住了。
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比喻)
B.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比喻)
C.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拟人)
D.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比喻)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
A.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B.“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C.“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D.“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成语积累运用
4.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填序号。
①    头散发 ②    疾手快 ③    战百胜
④    飘香 ⑤七嘴八     ⑥一叶     秋
(1)老人刚要滑倒,一位     的年轻人就把他的胳膊抓住了。
(2)同学们围着老师     地发表意见,希望多开展些有趣的活动。
(3)他英勇善战,    ,号称“常胜将军”。
综合性学习
5.每个人的名字都寄予了长辈的期许,三年级(1)班正在举行“名字里的故事”分享会,请你一起来参与吧!
(1)小张同学在分享会上告诉大家,他的名字来源于爸爸希望他将来做一个聪明、虚心的人,则他的名字可能是(    )
A.张聪睿
B.张颖谦
C.张若谷
D.章明矜
(2)从下面的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猜一猜他(她)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李白 李清照 辛弃疾 温庭筠 毛泽东 朱德
   
填空题
6.积累与运用。
(1)“    ,泰山移”,团结一心力量大。
(2)正所谓“三个臭皮匠,    ”,我们多商量商量,总能想出办法的。
(3)仁慈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这就是《孟子》里所说的“    ,有礼者敬人”。
(4)诗中有景。从“    ,    。停车坐爱枫林晚,    ”。这首诗的题目是《    》,全诗描写了     (季节)的美丽景色。诗句“    ,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现代文阅读
7.阅读博览。
【文段一】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文段二】“老师早。”“小朋友早。”我们像一个个音符走进谱子里去。我多喜欢我那个棕色的书包。蜡笔上沾了些花生米皮子。小石子,半透明的,从河边捡来的。忽然摸到一块糖,早以为已经在我的嘴里甜过了呢。水泥台阶,干净得要我们想洗手去。“猫来了,猫来了。”“我的马儿好,不喝水,不吃草。”下课钟一敲,大家噪得那么野,像一簇花突然一齐开放了。第一次栖来这个园里的树上的鸟吓得不假思索地便鼓翅飞了,看看别人都不动,才又飞回来,歪着脑袋向下面端详。
(1)【文段一】中描写了小学生们     时和     时的情景。
(2)文段中有很多富有新鲜感的句子,请摘抄一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句子:   
体会:   
(3)【文段二】中的“不假思索”的“假”读音是     ,“假”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
①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②指借助,凭借,依靠;③假设,如果等意思。“不假思索”的“假”的意思选     。(填序号)
(4)想一想,下课了,你和同学们在学校里会做些什么呢?请写一写。
课外阅读
8.
长颈鹿放哨
①森林里生活着兔子、羚羊、长颈鹿等一些动物,它们和睦相处,关系融洽。这天,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一只老虎,一下子打破了森林的平静。听着这骇人的虎啸,动物们惴(zhuì)惴不安,它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②兔子提议说:“咱们选一个机敏的动物放哨,老虎来了,它一报警,大家便藏起来。”
③“选猴子!”袋鼠说。
④大象连连摇头,说:“它不行,毛手毛脚的,又贪玩,容易误事。”
⑤“那选长颈鹿吧!”羚羊说,“它个子高,看得远。”
⑥“对,长颈鹿个子高,一有情况马上就能知道。”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⑦长颈鹿听了,心里很激动,它很愿意为大家服务。长颈鹿尽职尽责,夜里,大家进入了梦乡,它依然瞪着圆圆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远方。
⑧半夜,老虎来了。_____________
读到这里,我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长颈鹿想大声把大家叫醒,可怎么也喊不出声来。于是,它来回奔跑,使劲地踢树,左踢右撞,好不容易才把大家叫醒。好险!大家刚藏好,老虎便过来了。
⑩原来,长颈鹿没有声带,喊不出声来,只好踢树,以便弄出大一点的动静。
长颈鹿非常后悔,第二天,它便辞职不干了,让大家重新推举一位称职的放哨动物。
看来,光有热情和好心还远远不够,得有真本领才行。
(1)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并把你预测的内容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填空。
商议——(    ) 同意——(    ) 本事——(    )
(3)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袋鼠推举猴子,因为它机敏;
B.大象不同意推举猴子,因为猴子毛手毛脚又贪玩;
C.羚羊推举长颈鹿,因为它个子高;
D.长颈鹿愿意为大家放哨,因为它没有声带。
(4)用“_______”划出两句长颈鹿尽职尽责为大家放哨的句子。
(5)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9.请仔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猪变变变
①山林里有一只小猪,名叫胖胖,他的梦想是学会七十二变。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魔法师,他教给胖胖一套变身术。胖胖可高兴了,他念动咒语,叫声“变”,变成了一只小麻雀。“小麻雀”飞呀飞呀,别提有多欢快了。他飞到林间,碰到一只小喜鹊,上前打招呼说:“嘿!我是小猪胖胖,能变成你们鸟类,我很高兴。”小喜鹊听了说:“其实飞行很辛苦,每天都累得翅膀发酸。有时,我真希望自己能多长出两条腿,在地上跑呢。”胖胖一听,有些茫然了,没想到鸟儿还有希望走路的。
②胖胖继续向前飞去。突然,他看到一个猎人正拿枪对准自己。胖胖吓坏了,急忙叫声“变”,变成了一只小猴子,抓住林间的树枝,飞快地逃走了。胖胖为自己能变成猴子感到很是得意。但不久后,他遇到了一只腿上绑了绷带的小猴子。“你这是怎么弄伤的?”胖胖问。那只小猴子说:“我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把腿摔断了。我的腿都摔断两次了。”“哦,原来是这样。”胖胖喃喃地说。看来,每天跳来跳去也是有危险的。
③他来到河边,看到水里的鱼儿,又叫声“变”,变成一条小鱼,跳进河里。胖胖在水里游啊游,真是自在极了。他看到前面有一条蚯蚓,便高兴地扑上去,可没想到那是鱼饵。胖胖被钓出了水面,被一只小花猫按在地上。□哈哈,这么大的胖头鱼,我还是头回钓到呢!□小花猫笑着说□胖胖想说:“我是小猪胖胖!我是你的好朋友啊!”可是他怎么也说不出话,因为鱼是不会说话的。“我要把这条大鱼带回家,让妈妈做个清蒸胖头鱼。啊,一想到这里,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胖胖听说小花猫要清蒸他,他更着急了,真想大哭一场。可是,他没有眼泪,因为鱼是不会哭的。
④胖胖很着急,他想变回小猪……
(1)看题目预测,与故事内容不同的一项是    
A.小猪有魔法
B.小猪变成了小猴子
C.小猪变成了小麻雀
D.小猪变来变去,最后可能还想变回小猪
(2)关注提示语的位置,在画横线句子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小猪胖胖经历了哪几次变身?按顺序填思维导图。
(4)小猪胖胖最后为什么想变回自己呢?
(5)根据文本信息,预测故事的结局。
书面表达
10.习作乐园。
夜幕降临,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课桌、椅子、粉笔、黑板……大家都议论起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①大胆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语句要通顺、连贯。②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③自拟题目,不少于300字。
2025-2026学年内蒙古通辽市科左中旗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小题)
题号 2 3
答案 B D
基础知识综合
1.请读一读小南写的欢迎稿,并根据要求完成练习。
欢迎来到piào liang(  )的童话王国。我们的王国昨天还刮着kuáng fēng(  ),下着zhèn yǔ(  ),luò yè(  )铺满了小径;今天就突然fàng qíng(  )。真是nuǎn huo(  )极了。在这里,你可以看到会修车轴的蟋蟀姐姐、吟诵古诗的蜘蛛哥哥、投篮百发百中的桃子阿姨……接下来,请跟着我开启一场奇妙的旅行吧!
(1)请根据拼音写词语,补全欢迎稿。
(2)小南为加点字注了音,以下注音完全正确的是哪一项?( B  )
A.铺满(pū) 小径(jìn)
B.车轴(zhóu) 蟋蟀(shuài)
C.吟诵(yíng) 蜘蛛(zhī)
D.百发百中(zhōng) 旅行(Iǔ)
(3)请给加点的字换偏旁,组成新字,再组词。
轴—— 油  ( 加油  ) 桃—— 跳  ( 跳动  ) 场—— 杨  ( 杨树  )
(4)小南想记录今天的场景,请帮她补全词语,再选词填空(填序号)。
①争( 先  )恐( 后  ) ②( 一  )( 叶  )知秋 ③天( 高  )云( 淡  )
④( 四  )通( 八  )达 ⑤眼疾( 手  )( 快  ) ⑥糊( 里  )糊( 涂  )
今天,同学们 ①  地来参观童话王国。一位同学跑得太快,差点儿摔倒了,幸亏我 ⑤  把他扶住了。
【解答】(1)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
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漂、狂、雨、落、晴、暖”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
(2)本题考查字音识记。
A.有误,小径(jìn)——(jìng)。
B.正确。
C.有误,吟诵(yíng)——(yín);
D.有误,中:读作“zhōng”方位词。跟四周的距离相等;中心。读作“zhòng”正对上,恰好合上。故百发百中(zhōng)——(zhòng),旅行(lǔ)——(lǚ)。
故选B。
(3)本题考查造字法和组词能力。
“轴”换偏旁后还可以变为:抽:抽奖、抽绳;笛:笛子、竹笛;庙:寺庙、破庙。
“桃”换偏旁后还可以变为:挑:挑水、挑起;眺:眺望、远眺;逃:逃跑、逃离;
“场”换偏旁后还可以变为:场:广场、场地;汤:汤圆、喝汤;疡:溃疡、肿疡。
(4)本题考查词语的补全和选词填空。
①争先恐后:指争着向前,唯恐落后。主要形容动作;也可形容人或物。
②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临。比喻发现一点预兆就知道事物将来的发展趋向。
③天高云淡:天气晴朗,天空云少而高、轻薄而淡。指秋天的天空。
④四通八达:四面八方都有路可通。形容交通便利,也比喻事理融会贯通。
⑤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警敏捷。
⑥糊里糊涂:认识模糊,不明事理。也形容思想处于模糊不清的状态。
结合语境可知,第一处形容大家积极地、抢着来参观童话王国,应选“争先恐后”,故选①;第二处指“我”看到同学快摔倒时,能迅速做出反应,伸手扶住他,应选“眼疾手快”,故选⑤。
故答案为:
(1)漂亮 狂风 阵雨 落叶 放晴 暖和;
(2)B;
(3)油 加油 跳 跳动 杨 杨树;
(4)①先 后 ②一 叶 ③高 淡 ④四 八 ⑤手 快 ⑥里 涂 ①⑤。
选择题
2.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判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美丽的彩虹就像一座七彩桥,高挂在雨后的天空。(比喻)
B.蝴蝶停在花朵上,好像在听同学们读课文。(比喻)
C.树枝在林中互相碰触着,绿叶在狂风里簌簌地响,雷云拍着大手。(拟人)
D.秋天的雨,是一把钥匙。(比喻)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阅读句子,从“听同学们读课文”可知,本句是把蝴蝶当作人来写,赋予其人的行为“听”,运用了拟人的手法,而不是比喻。
故选:B。
3.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是哪一项?(  )
A.蚂蚁队长说:“照样要受处罚。”
B.“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C.“救命啊!救命啊!”红头拼命地叫起来。
D.“哎呀!”狐狸说道:“原来是这样!你这是给我设了一个圈套啊!”
【解答】A、B、C正确。
D.有误,“狐狸说道”为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应为逗号。
故选:D。
成语积累运用
4.将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成语填空,填序号。
① 披  头散发 ② 眼  疾手快 ③ 百  战百胜
④ 金桂  飘香 ⑤七嘴八  舌  ⑥一叶  知  秋
(1)老人刚要滑倒,一位  ②  的年轻人就把他的胳膊抓住了。
(2)同学们围着老师  ⑤  地发表意见,希望多开展些有趣的活动。
(3)他英勇善战, ③  ,号称“常胜将军”。
【解答】①披头散发:头发长而散乱,形容仪容不整。
②眼疾手快:形容做事机灵、机警、敏捷、反应很快。
③百战百胜:每战必胜,形容所向无敌。
④金桂飘香:一般指秋季里桂花盛开,花香馥郁,香飘四散。
⑤七嘴八舌:形容人多口杂。
⑥一叶知秋:看见一片落叶,就知道秋天将要来了。比喻从事物的某些细微迹象就预料到事物的发展趋向和变化。
(1)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眼疾手快”。
(2)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七嘴八舌”。
(3)根据词义,结合语境,可知,选“百战百胜”。
故答案为:
①披 ②眼 ③百;
④金桂 ⑤舌 ⑥知;
(1)②;
(2)⑤;
(3)③。
综合性学习
5.每个人的名字都寄予了长辈的期许,三年级(1)班正在举行“名字里的故事”分享会,请你一起来参与吧!
(1)小张同学在分享会上告诉大家,他的名字来源于爸爸希望他将来做一个聪明、虚心的人,则他的名字可能是( B  )
A.张聪睿
B.张颖谦
C.张若谷
D.章明矜
(2)从下面的历史人物中任选一位,猜一猜他(她)的名字有什么含义?
李白 李清照 辛弃疾 温庭筠 毛泽东 朱德
 毛泽东:“泽”有润泽、恩泽之意,“东”可能有东方之意,寓意可能是希望他能给东方带来恩泽或福泽。 
【解答】(1)本题考查实践作业。
A.“张聪睿”主要体现聪明睿智,重点在聪明,没有体现虚心。
B.“张颖谦”,“颖”有聪明的意思,“谦”有谦虚、虚心之意,符合题干中爸爸希望他将来做一个聪明、虚心的人的期许。
C.“张若谷”,“若谷”有虚怀若谷之意,但没有明确体现聪明。
D.“章明矜”,“矜”有庄重、拘谨之意,没有体现聪明和虚心。
故选:B。
(2)本题考查学习交流。
作答时先了解所选历史人物的生平、成就、所处时代背景等,然后仔细分析名字中每个字的含义,结合古代文化中对这些字的常见寓意进行思考。
如:李清照:清指清澈高洁,照意为光明照耀,喻指她如清泉映月般的才情与品格。
辛弃疾:弃疾即摆脱疾病,父母希望他身体健康,同时“疾”也暗含扫除世间疾苦的壮志。
故答案为:
(1)B;
(2)毛泽东:“泽”有润泽、恩泽之意,“东”可能有东方之意,寓意可能是希望他能给东方带来恩泽或福泽。
填空题
6.积累与运用。
(1)“ 人心齐  ,泰山移”,团结一心力量大。
(2)正所谓“三个臭皮匠, 顶个诸葛亮  ”,我们多商量商量,总能想出办法的。
(3)仁慈的人爱别人,有礼的人尊敬别人。这就是《孟子》里所说的“ 仁者爱人  ,有礼者敬人”。
(4)诗中有景。从“ 远上寒山石径斜  , 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这首诗的题目是《 山行  》,全诗描写了  秋季  (季节)的美丽景色。诗句“ 湖光秋月两相和  , 潭面无风镜未磨  。”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
【解答】(1)“人心齐,泰山移”意思是团结一心力量大。
(2)“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是一句民间俗语,意思是三个才能平庸的人,如果同心协力集思广益,也能够提出比诸葛亮还周到的计策,强调人多智慧多。
(3)“仁者爱人,有礼者敬人”,是说有仁德的人关爱他人,懂得礼的人尊敬他人,教导我们如何对待别人。
(4)唐代杜牧所写的《山行》全文: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译文:深秋时节,沿着远处的石子铺成的倾斜小路上山,在那生出白云的地方居然还有几户人家。停下马车是因为喜爱深秋枫林的晚景,经过深秋寒霜的枫叶,比二月的春花还要红。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出自唐代刘禹锡的《望洞庭》,意思是洞庭湖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湖面风平浪静,犹如未磨的铜镜。
故答案为:
(1)人心齐;
(2)顶个诸葛亮;
(3)仁者爱人;
(4)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 霜叶红于二月花 山行 秋季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现代文阅读
7.阅读博览。
【文段一】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
【文段二】“老师早。”“小朋友早。”我们像一个个音符走进谱子里去。我多喜欢我那个棕色的书包。蜡笔上沾了些花生米皮子。小石子,半透明的,从河边捡来的。忽然摸到一块糖,早以为已经在我的嘴里甜过了呢。水泥台阶,干净得要我们想洗手去。“猫来了,猫来了。”“我的马儿好,不喝水,不吃草。”下课钟一敲,大家噪得那么野,像一簇花突然一齐开放了。第一次栖来这个园里的树上的鸟吓得不假思索地便鼓翅飞了,看看别人都不动,才又飞回来,歪着脑袋向下面端详。
(1)【文段一】中描写了小学生们  上课  时和  下课  时的情景。
(2)文段中有很多富有新鲜感的句子,请摘抄一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句子: 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体会: 这句话通过描写山林里的猴子被吸引过来听小学生上课的情景,表现了课堂的生动有趣和孩子们的学习氛围。猴子的好奇心也反衬出课堂的吸引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3)【文段二】中的“不假思索”的“假”读音是  jiǎ  ,“假”字在字典里的意思有:
①不真实的,不是本来的;②指借助,凭借,依靠;③假设,如果等意思。“不假思索”的“假”的意思选  ②  。(填序号)
(4)想一想,下课了,你和同学们在学校里会做些什么呢?请写一写。
【解答】(1)本题考查文段内容的理解。
文段一中描写了小学生们上课时和下课时的情景。上课时:文段中提到“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这里描绘了小学生们在教室里上课的场景,以及山林里的猴子被吸引过来好奇地听的情景。下课时:文段中提到“下课了,大家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连松鼠也赶来看热闹。”这里描绘了小学生们下课后在大青树下进行各种活动的场景,充满了欢乐和生机。
(2)本题考查富有新鲜感的句子及其体会。
句子:“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体会:这句话通过描写山林里的猴子被吸引过来听小学生上课的情景,表现了课堂的生动有趣和孩子们的学习氛围。猴子的好奇心也反衬出课堂的吸引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3)本题考查字音和字义。
“不假思索”的“假”读音是:文段中提到“不假思索地便鼓翅飞了”,这里的“假”读作:jiǎ。“不假思索”的“假”的意思选:文段中的“不假思索”是指小鸟不经过思考就飞走了。这里的“假”意思是“借助,凭借,依靠”,即不借助任何思考就做出了反应。
(4)本题考查情景描写。
结合文段内容,可以想象下课后同学们在学校的活动。例如,文段一中提到小学生们在大青树下跳孔雀舞、摔跤、做游戏,招引来许多小鸟和松鼠。文段二中提到“下课钟一敲,大家噪得那么野,像一簇花突然一齐开放了。”这些描写都展现了下课后同学们的活跃和欢乐。可以结合这些内容,描写自己和同学们在下课后的活动,如玩游戏、聊天、分享零食等。
故答案为:
(1)上课,下课;
(2)句子:最有趣的是,跑来了两只猴子。这些山林里的朋友,是那样好奇地听着。
体会:这句话通过描写山林里的猴子被吸引过来听小学生上课的情景,表现了课堂的生动有趣和孩子们的学习氛围。猴子的好奇心也反衬出课堂的吸引力,让读者感受到一种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处。
(3)jiǎ ②;
(4)下课了,我会和同学们在操场上踢足球、打篮球,或者在教室里聊天、分享零食。有时候我们会一起做游戏,比如跳绳、捉迷藏。校园里充满了欢声笑语,大家都非常开心和放松。
课外阅读
8.
长颈鹿放哨
①森林里生活着兔子、羚羊、长颈鹿等一些动物,它们和睦相处,关系融洽。这天,不知道从哪儿来了一只老虎,一下子打破了森林的平静。听着这骇人的虎啸,动物们惴(zhuì)惴不安,它们聚在一起,商量对策。
②兔子提议说:“咱们选一个机敏的动物放哨,老虎来了,它一报警,大家便藏起来。”
③“选猴子!”袋鼠说。
④大象连连摇头,说:“它不行,毛手毛脚的,又贪玩,容易误事。”
⑤“那选长颈鹿吧!”羚羊说,“它个子高,看得远。”
⑥“对,长颈鹿个子高,一有情况马上就能知道。”大家纷纷表示赞同。
⑦长颈鹿听了,心里很激动,它很愿意为大家服务。长颈鹿尽职尽责,夜里,大家进入了梦乡,它依然瞪着圆圆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远方。
⑧半夜,老虎来了。_____________
读到这里,我预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⑨长颈鹿想大声把大家叫醒,可怎么也喊不出声来。于是,它来回奔跑,使劲地踢树,左踢右撞,好不容易才把大家叫醒。好险!大家刚藏好,老虎便过来了。
⑩原来,长颈鹿没有声带,喊不出声来,只好踢树,以便弄出大一点的动静。
长颈鹿非常后悔,第二天,它便辞职不干了,让大家重新推举一位称职的放哨动物。
看来,光有热情和好心还远远不够,得有真本领才行。
(1)读故事,一边读一边预测,并把你预测的内容写在文中的横线上。
(2)从文中找出与下列词语意思相近的词语填空。
商议——( 商量  ) 同意——( 赞同  ) 本事——( 本领  )
(3)读短文,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袋鼠推举猴子,因为它机敏;
B.大象不同意推举猴子,因为猴子毛手毛脚又贪玩;
C.羚羊推举长颈鹿,因为它个子高;
D.长颈鹿愿意为大家放哨,因为它没有声带。
(4)用“_______”划出两句长颈鹿尽职尽责为大家放哨的句子。
(5)读完了这个故事,你明白了什么道理?
 我明白了光有热情和好心还远远不够,得有真本领才行的道理 
【解答】(1)本题考查课文内容的预测。
在分析预测时,首先需要理解当前已知的情节发展,即长颈鹿负责放哨,而它非常尽职尽责。根据前文叙述,长颈鹿为了保护大家,必然会想尽办法发出警告。因此可以预测在老虎来了时,长颈鹿会尽力唤醒大家,哪怕它本身可能有其他困难之处需要克服。预测的内容应与故事的逻辑发展相匹配,同时需考虑已知的角色特性及设定。
因此我的预测:长颈鹿会尝试叫醒大家,并想办法发出警告。
(2)本题考查近义词。
商议:为了对某些问题取得一致意见而进行讨论。近义词是“商量”。
同意:对某种主张表示相同的意见;赞成;准许。近义词是“赞同”。
本事:指个人的技能、能力或本领。近义词是“本领”
(3)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D.第⑦段“长颈鹿听了,心里很激动,它很愿意为大家服务。”可知文中并没有表达长颈鹿愿意放哨因为没有声带的意思,相反,长颈鹿是出于愿意为大家服务的热情。因此,此项理解不正确。
故选D。
(4)本题考查短文内容的理解。
根据题目要求,需要从文中找出两句描写长颈鹿尽职尽责的句子。
第⑦段“夜里,大家进入了梦乡,它依然瞪着圆圆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远方。”表现了长颈鹿在夜晚仍保持警惕。第⑨段“于是,它来回奔跑,使劲地踢树,左踢右撞,好不容易才把大家叫醒。”体现长颈鹿积极通过各种方法报警通知大家。通过这两句,可以看出长颈鹿在履行自己的职责时是专注和负责的。
(5)本题考查短文主旨情感。
从故事情节来看,长颈鹿虽然有热情,并且能利用自己身高的优势观察远处,但因为没有声带,无法用声音警告大家,从而险些造成危险。这个故事通过长颈鹿放哨的经历,用拟人的手法告诉我们,仅有热情和善意是不足够的,真正要解决问题,还需要实际的能力。这启示我们在生活和工作中,除了要有做好事情的愿望,还必须具备相应的本领和技能,从而有效完成任务和解决问题。
故答案为:
(1)长颈鹿可能会发现老虎的来临并试图通知大家。
(2)商量 赞同 本领;
(3)D;
(4)长颈鹿尽职尽责,夜里,大家进入了梦乡,它依然瞪着圆圆的眼睛,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远方。
于是,它来回奔跑,使劲地踢树,左踢右撞,好不容易才把大家叫醒。
(5)我明白了光有热情和好心还远远不够,得有真本领才行的道理。
9.请仔细阅读短文,完成练习。
小猪变变变
①山林里有一只小猪,名叫胖胖,他的梦想是学会七十二变。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魔法师,他教给胖胖一套变身术。胖胖可高兴了,他念动咒语,叫声“变”,变成了一只小麻雀。“小麻雀”飞呀飞呀,别提有多欢快了。他飞到林间,碰到一只小喜鹊,上前打招呼说:“嘿!我是小猪胖胖,能变成你们鸟类,我很高兴。”小喜鹊听了说:“其实飞行很辛苦,每天都累得翅膀发酸。有时,我真希望自己能多长出两条腿,在地上跑呢。”胖胖一听,有些茫然了,没想到鸟儿还有希望走路的。
②胖胖继续向前飞去。突然,他看到一个猎人正拿枪对准自己。胖胖吓坏了,急忙叫声“变”,变成了一只小猴子,抓住林间的树枝,飞快地逃走了。胖胖为自己能变成猴子感到很是得意。但不久后,他遇到了一只腿上绑了绷带的小猴子。“你这是怎么弄伤的?”胖胖问。那只小猴子说:“我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把腿摔断了。我的腿都摔断两次了。”“哦,原来是这样。”胖胖喃喃地说。看来,每天跳来跳去也是有危险的。
③他来到河边,看到水里的鱼儿,又叫声“变”,变成一条小鱼,跳进河里。胖胖在水里游啊游,真是自在极了。他看到前面有一条蚯蚓,便高兴地扑上去,可没想到那是鱼饵。胖胖被钓出了水面,被一只小花猫按在地上。□哈哈,这么大的胖头鱼,我还是头回钓到呢!□小花猫笑着说□胖胖想说:“我是小猪胖胖!我是你的好朋友啊!”可是他怎么也说不出话,因为鱼是不会说话的。“我要把这条大鱼带回家,让妈妈做个清蒸胖头鱼。啊,一想到这里,我的口水都流出来了……”胖胖听说小花猫要清蒸他,他更着急了,真想大哭一场。可是,他没有眼泪,因为鱼是不会哭的。
④胖胖很着急,他想变回小猪……
(1)看题目预测,与故事内容不同的一项是  A 
A.小猪有魔法
B.小猪变成了小猴子
C.小猪变成了小麻雀
D.小猪变来变去,最后可能还想变回小猪
(2)关注提示语的位置,在画横线句子的方框里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
(3)小猪胖胖经历了哪几次变身?按顺序填思维导图。
(4)小猪胖胖最后为什么想变回自己呢?
(5)根据文本信息,预测故事的结局。
【解答】(1)本题考查预测。
A.从第①自然段根据原文“一天,从远方来了一位魔法师,他教给胖胖一套变身术”可知,小猪本身没有魔法,是魔法师教给他的变身术让他能变化,并非小猪自己有魔法,该项与故事内容不同。
B.从第②自然段“胖胖吓坏了,急忙叫声‘变’,变成了一只小猴子”可知,小猪变成了小猴子,该选项与故事内容相符。
C.从第①自然段“他念动咒语,叫声‘变’,变成了一只小麻雀”可知,小猪变成了小麻雀,该选项与故事内容相符。
D.从第④自然段“胖胖很着急,他想变回小猪”可知,小猪变来变去最后想变回小猪,该选项与故事内容相符。
故选A。
(2)本题考查标点符号。
第一个方框填(“),因为这是小花猫说的话的开始,要用前引号把所说的话引起来。
第二哥方框填(”),小花猫说的话结束了,所以要用后引号表示话语的结束。
第三个方框填(。),因为整个句子表达结束,用句号。
(3)本题考查提取信息的能力。
从文章第①自然段“他念动咒语,叫声‘变’,变成了一只小麻雀”可知,小猪胖胖第一次变身成了小麻雀。所以第一个空应填“小麻雀”。
文章第②自然段“胖胖吓坏了,急忙叫声‘变’,变成了一只小猴子,抓住林间的树枝,飞快地逃走了”,这里明确表明小猪胖胖第二次变身成了小猴子。因此第二个空填“小猴子”。
依据文章第③自然段“他来到河边,看到水里的鱼儿,又叫声‘变’,变成一条小鱼,跳进河里”,能够得出小猪胖胖第三次变身成了小鱼。所以第三个空填“小鱼”。
(4)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从第①自然段“小喜鹊听了说:‘其实飞行很辛苦,每天都累得翅膀发酸。有时,我真希望自己能多长出两条腿,在地上跑呢。’胖胖一听,有些茫然了,没想到鸟儿还有希望走路的”可知,胖胖了解到小麻雀飞行的辛苦。
从第②自然段“那只小猴子说:‘我从树上跳下来的时候把腿摔断了。我的腿都摔断两次了。’‘哦,原来是这样。’胖胖喃喃地说。看来,每天跳来跳去也是有危险的”可知,胖胖知道了小猴子跳来跳去存在危险。
从第③自然段“胖胖被钓出了水面,被一只小花猫按在地上。‘哈哈,这么大的胖头鱼,我还是头回钓到呢!’小花猫笑着说”“胖胖想说:‘我是小猪胖胖!我是你的好朋友啊!’可是他怎么也说不出话,因为鱼是不会说话的”“胖胖听说小花猫要清蒸他,他更着急了,真想大哭一场。可是,他没有眼泪,因为鱼是不会哭的”可知,胖胖变成小鱼后遭遇危险且无法说话、哭泣。这些经历让胖胖觉得还是做自己好,所以想变回自己。
示例:小猪胖胖想变回自己,是因为变成小麻雀时,发现飞行辛苦,还会遇到猎人的危险;变成小猴子,得知猴子每天跳来跳去会摔断腿有危险;变成小鱼,不仅无法说话,还被小花猫当成鱼要带回家清蒸,变成其他动物都有诸多不好的经历和危险。
(5)本题考查对短文内容的理解。
梳理前文情节:回顾胖胖变身小麻雀、小猴子、小鱼后遇到的状况,都是看似美好却有隐患。把握故事主旨:故事可能意在表明事物都有两面性,小猪胖胖应该意识到做自己最好。合理推测结局:基于前文情节和主旨推测胖胖的后续行动及故事走向。
示例:他想喊一声“变”,可是却没有丝毫变化,因为他发不出声音。这时,猫妈妈把他放到蒸屉上,小猪胖胖感觉自己的身子在不断变热,他急着满头大汗,身体不断挣扎着。忽然,魔法消失了,他又变回了小猪胖胖。
故答案为:
(1)A
(2)“哈哈,这么大的胖头鱼,我还是头回钓到呢!”小花猫笑着说。
(3)小麻雀 小猴子 小鱼
(4)小猪胖胖最后想变回自己,是因为他变成小麻雀时,发现飞行很辛苦;变成小猴子时,知道了猴子跳来跳去有摔断腿的危险;变成小鱼时,不仅被钓出水面差点被小花猫清蒸,还无法说话和哭泣,体验到了其他动物生活也有诸多不如意和危险。
(5)他想喊一声“变”,可是却没有丝毫变化,因为他发不出声音。这时,猫妈妈把他放到蒸屉上,小猪胖胖感觉自己的身子在不断变热,他急着满头大汗,身体不断挣扎着。忽然,魔法消失了,他又变回了小猪胖胖。
书面表达
10.习作乐园。
夜幕降临,教室里开始热闹起来,课桌、椅子、粉笔、黑板……大家都议论起来。请同学们想象一下它们之间会发生什么事,编一个童话故事。
要求:①大胆展开想象,把故事写完整,语句要通顺、连贯。②书写工整,标点正确,尝试运用平时积累的好词佳句。③自拟题目,不少于300字。
【解答】范文:
教室里的故事
夜幕降临,教室里空无一人。忽然,从教室的角落里传来一阵轻微的说话声,原来是那些平时从不开口的小精灵们!
黑板,粉笔,橡皮,尺子,桌子它们正在争谁的功劳大。黑板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老师就写不成字。”粉笔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老师也写不成字。”橡皮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错字就没法改。”尺子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就画不了直 线。”桌子说:“我的功劳最大,如果没有我,铅笔就写不成字。”它们都说自己的功劳最大,到底谁的功劳最大呢?
忽然,站在门口的扫帚开口说话了:“你们组成了我们的学习队伍,在这个良好的队伍中,少了哪一个都不行,你们都有功劳,分不清哪个功劳大,哪个功劳小,你们要互相帮助才能组成美好的学习环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