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基础知识(10+15+6+9=40分)
1.(10分)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
秋雨过后,天气fàng qíng     ,liàng jīng jīng     的yǔ zhū     挂在fēng yè     上,yuàn qiáng     旁的guǒ shù     散发出阵阵xiāng tián     。不知什么时候,大自然偷偷用它神奇的yán liào     把大地打bàn     得非常xiān yàn     。
2.(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振动 (zhèn) 橙子 (chén)
B.汤渍(zì) 瑟瑟(sè)
C.召开 (zhāo) 介绍(shào)
D.茶几(jǐ) 假扮(jiǎ)
3.(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梦 穿带 B.邮漂 腊烛 C.跳舞 蜘蛛 D.排例 水泥
4.(3分)下面与“喊”字在字义上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吵 吼 叫 B.嗡 嘀 吱
C.叼 咬 嚼
5.(3分)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人的动作的一项是(  )
A.摇头晃脑 B.提心吊胆 C.张牙舞爪 D.手舞足蹈
6.(3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B.妈妈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C.“这个商场里好热闹,”妈妈说:“真是人山人海!”
7.(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有苹果、葡萄、黄瓜和柿子。(用修改符号修改)
(2)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照样子,写一写)
秋天的雨把     给了     ,    。
8.(9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知有儿童挑促织,    。——(宋 叶绍翁《夜书所见》)
(2)一个篱笆三个桩,    。
(3)    ,歌声振林樾。——(清 袁枚《所见》)
(4)    ,白云生处有人家。——(唐 杜牧《山行》)
(5)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杜牧望着似火的枫叶,在《山行》中写下“    ,    。”他眼中的秋天是红色的;苏轼看着橙黄橘绿、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写下“    ,最是橙黄橘绿时。”他眼中的秋天是彩色的。
(6)谚语有“理”。“一时强弱在于力,    。”强调了长期胜负要看谁站在有理的一方;“有理走遍天下,    。”告诉了我们讲道理的重要性。
二、口语交际。(4分)
9.(4分)口语交际。
三(1)班就“有趣的暑假生活”这个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请你完成以下对话。
豆豆:文文,暑假你经历了哪些新鲜的事情?
文文:暑假太多新鲜事了,比如    
明明: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件事情?你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文文:   
三、课内外阅读(10+12+4=26分)(一)课内阅读(10分)
10.(10分)课内阅读。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当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1)“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我猜“蹭”的意思是    
A.行动慢
B.摩擦
(2)根据选文内容,写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进入牛肚子)             (被牛喷出来)
(3)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红头能从牛肚子里出来的原因是     。
A.牛不喜欢吃蟋蟀,只喜欢吃青草。
B.牛总是会在吃东西时打喷嚏。
C.青头利用牛反刍的原理帮助了红头。
(4)读画“_______”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你觉得红头还会对青头说些什么?“谢谢你,    。”
(二)课外阅读(12分)
11.(12分)课外阅读。
一只差点儿变成狼和狐狸的鸭
这是一只很可爱的、不过偶尔有点儿调皮的小鸭。小鸭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他的学校离家不是很远,但要过一条马路。
一天早上,小鸭起晚了,吃完早餐就急匆匆出门了。小鸭走到马路边时,刚好红灯亮了,他赶快停住了脚步。小鸭看看周围没有警察,觉得此时不过马路也许会迟到,于是匆匆地向马路中间走去。来往的车辆猛按喇叭,小鸭也不理。快到路中间了,小鸭觉得头上有点儿痒,于是用手一摸,发现脑袋两边长出了一对毛茸茸的耳朵。再一看身子,他变成了一只狼。小鸭想:“粗暴的狼过马路是不管红灯、绿灯的。我可不是狼,我得遵守交通规则。”于是,小鸭退到马路边,发现自己变回了一只鸭子。
这时,马路中间的车都走光了,可是绿灯还没有亮。小鸭想:“现在过马路不会有危险。”他急忙向马路中间走去,走了没几步,小鸭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狐狸。
读到这里,我预测小鸭     (①会 ②不会) 退回马路边,因为    
小鸭赶快退回马路边,他不想当爱钻空子的狐狸。正在这时,一辆救护车快速驶过路中间。小鸭说:“好危险。”
小鸭抬头一看,绿灯亮了。他不慌不忙地过了马路。一位熊太太经过小鸭身边,说:“真是一只遵守交通规则的可爱的小鸭。”
小鸭快乐地笑着,走着,他为自己没有变成狼和狐狸感到高兴。
(1)读短文,把自己的预测结果和预测依据写在文中的方框里。
(2)加点的“钻空子”在文中指    
A.小鸭在车流中钻来钻去。
B.狐狸喜欢钻空的山洞。
C.利用绿灯还没亮,但马路上没车的机会过马路。
(3)根据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4)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与下面名言表达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A.有志者事竟成。
B.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C.人心齐,泰山移。
D.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三)快乐读书吧(4分)
12.(4分)请把作者、书名和故事中的人物连起来。
安徒生 《稻草人》 拇指姑娘
叶圣陶 《安徒生童话》 灰姑娘
卡洛 科洛迪 《格林童话》 匹诺曹
格林兄弟 《木偶奇遇记》 老妇人
四、习作乐园(30分)
13.(30分)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题目一:_______的他/她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填上能概括“他/她”特点的词语,如“幽默”“爱看书”“乐于助人”等。②“他/她”可以是老师、同学、家人等熟悉的人;③语句通顺,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他/她”的特点,注意不要出现真实人名。
题目二:蹦蹦历险记
秋天来了,森林里来了一只小鹿叫蹦蹦,她聪明、活泼又顽皮,她天天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
要求:先把题目及开头抄写下来,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把故事续写下去,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2024-2025学年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三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2 3 4 5 6
答案 B C A B C
一、基础知识(10+15+6+9=40分)
1.(10分)根据情境,看拼音写词语。
秋雨过后,天气fàng qíng  放晴  ,liàng jīng jīng  亮晶晶  的yǔ zhū  雨珠  挂在fēng yè  枫叶  上,yuàn qiáng  院墙  旁的guǒ shù  果树  散发出阵阵xiāng tián  香甜  。不知什么时候,大自然偷偷用它神奇的yán liào  颜料  把大地打bàn  扮  得非常xiān yàn  鲜艳  。
【解答】故答案为:
放晴 亮晶晶 雨珠 枫叶 院墙 果树 香甜 颜料 扮 鲜艳
2.(3分)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振动 (zhèn) 橙子 (chén)
B.汤渍(zì) 瑟瑟(sè)
C.召开 (zhāo) 介绍(shào)
D.茶几(jǐ) 假扮(jiǎ)
【解答】A.有误,“橙子”的“橙”读音应为“chéng”。
B.正确。
C.有误,召:读“zhào”时,指召集人们开会。读“shào”时,周代诸侯国名。在今陕西凤翔一带。故“召开”的“召”应读作“zhào”。
D.有误,“几”读“jī”时,有小桌子的意思;读“jǐ”时,常表示询问数量等意思。故“茶几”的“几”在这里应读“jī”。
故选:B。
3.(3分)下列词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作梦 穿带 B.邮漂 腊烛 C.跳舞 蜘蛛 D.排例 水泥
【解答】A.有误,“作梦”应写作“做梦”;“穿带”应写作“穿戴”;
B.有误,“邮漂”应写作“邮票”;“腊烛”应写作“蜡烛”;
C.正确;
D.有误,“排例”应写作“排列”。
故选:C。
4.(3分)下面与“喊”字在字义上属于同一类的一项是(  )
A.吵 吼 叫 B.嗡 嘀 吱
C.叼 咬 嚼
【解答】“喊”表示大声叫的字。
A.相同,“吵、吼、叫”表示大声叫的字。
B.不同,“嗡、嘀、吱”表示声音。
C.不同,“叼、咬、嚼”表示吃的方式。
故选:A。
5.(3分) 下列四字词语中,不是描写人的动作的一项是(  )
A.摇头晃脑 B.提心吊胆 C.张牙舞爪 D.手舞足蹈
【解答】A、C、D都是形容人物的动作的。
B.不是形容人物的动作的。提心吊胆:形容十分担心害怕。是形容人的心理活动的。
故选:B。
6.(3分) 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小蜘蛛,你吃饱了吗?”老屋问。
B.妈妈笑眯眯地说:“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
C.“这个商场里好热闹,”妈妈说:“真是人山人海!”
【解答】AB.正确。
C.有误,“妈妈说”为提示语在中间,后面应为逗号。
故选:C。
7.(6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有苹果、葡萄、黄瓜和柿子。(用修改符号修改)
(2)秋天的雨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照样子,写一写)
秋天的雨把  橙色  给了  橘子  , 圆圆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晃啊晃啊,晃出了丰收的喜悦  。
【解答】(1)句子中“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表明后面列举的应是水果类,而“黄瓜”属于蔬菜,并非水果,存在分类错误,需要使用修改符号将“黄瓜”删除,使句子表达符合逻辑。修改后的句子为: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有苹果、葡萄和柿子。
(2)例句运用了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把黄色给了银杏树”赋予秋天的雨人的动作,是拟人;“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将叶子比作小扇子,是比喻。仿写时需按照“秋天的雨把(某种颜色)给了(某种事物),(该事物的相关特征)像(合适的喻体),(体现该事物特征的动态描述)”的结构进行。
故答案为:
(1)果园里的果子成熟了,有苹果、葡萄和柿子。
(2)橙色 橘子 圆圆的橘子像一个个小灯笼,晃啊晃啊,晃出了丰收的喜悦。
8.(9分)根据所学内容填空。
(1)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宋 叶绍翁《夜书所见》)
(2)一个篱笆三个桩, 一个好汉三个帮  。
(3) 意欲捕鸣蝉  ,歌声振林樾。——(清 袁枚《所见》)
(4) 远上寒山石径斜  ,白云生处有人家。——(唐 杜牧《山行》)
(5)秋天是多彩的季节。杜牧望着似火的枫叶,在《山行》中写下“ 停车坐爱枫林晚  , 霜叶红于二月花  。”他眼中的秋天是红色的;苏轼看着橙黄橘绿、硕果累累的丰收景象,写下“ 一年好景君须记  ,最是橙黄橘绿时。”他眼中的秋天是彩色的。
(6)谚语有“理”。“一时强弱在于力, 万古胜负在于理  。”强调了长期胜负要看谁站在有理的一方;“有理走遍天下, 无理寸步难行  。”告诉了我们讲道理的重要性。
【解答】(1)出自《夜书所见》,原句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2)俗语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3)出自《所见》,原句是“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4)出自《山行》,原句是“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5)《山行》中写秋天红色的句子是“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苏轼笔下丰收秋景是“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6)俗语依次是“一时强弱在于力,万古胜负在于理”;“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故答案为:
(1)夜深篱落一灯明;
(2)一个好汉三个帮;
(3)意欲捕鸣蝉;
(4)远上寒山石径斜;
(5)停车坐爱枫林晚 霜叶红于二月花 一年好景君须记;
(6)万古胜负在于理 无理寸步难行。
二、口语交际。(4分)
9.(4分)口语交际。
三(1)班就“有趣的暑假生活”这个话题展开激烈的讨论。请你完成以下对话。
豆豆:文文,暑假你经历了哪些新鲜的事情?
文文:暑假太多新鲜事了,比如  我第一次跟着爷爷去菜园里,认识了好多种蔬菜,还亲手摘了个大番茄呢。 
明明:你感受最深的是哪件事情?你又是怎样度过的呢?
文文: 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次用爷爷的老式水井打水。我先把水桶用绳子系好,然后用力把水桶往井里放,等水桶“咚”的一声碰到水,再慢慢往上拉,费了好大劲,终于打上来满满一桶水,看着清澈的水,可太有成就感啦。 
【解答】作答时要注意突出事情的“新鲜”,调理要清晰。第一空:我第一次跟着爷爷去菜园里,认识了好多种蔬菜,还亲手摘了个大番茄呢。第二空: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次用爷爷的老式水井打水。我先把水桶用绳子系好,然后用力把水桶往井里放,等水桶“咚”的一声碰到水,再慢慢往上拉,费了好大劲,终于打上来满满一桶水,看着清澈的水,可太有成就感啦。
故答案为:
我第一次跟着爷爷去菜园里,认识了好多种蔬菜,还亲手摘了个大番茄呢。
我感受最深的是第一次用爷爷的老式水井打水。我先把水桶用绳子系好,然后用力把水桶往井里放,等水桶“咚”的一声碰到水,再慢慢往上拉,费了好大劲,终于打上来满满一桶水,看着清澈的水,可太有成就感啦。
三、课内外阅读(10+12+4=26分)(一)课内阅读(10分)
10.(10分)课内阅读。
红头在牛肚子里随着草一起移动,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这一下,红头又看见了光亮。可是,它已经一动也不能动了。
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
“阿嚏!”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
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青头笑眯眯地说:“不要哭,就当你在牛肚子里作了一次旅行吧!”
(《在牛肚子里旅行》节选)
(1)“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我猜“蹭”的意思是  B 
A.行动慢
B.摩擦
(2)根据选文内容,写出红头的旅行路线。
(进入牛肚子)  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牛嘴里  (被牛喷出来)
(3)结合课文内容,你认为红头能从牛肚子里出来的原因是  C  。
A.牛不喜欢吃蟋蟀,只喜欢吃青草。
B.牛总是会在吃东西时打喷嚏。
C.青头利用牛反刍的原理帮助了红头。
(4)读画“_______”的句子,联系上下文,你觉得红头还会对青头说些什么?“谢谢你, 青头,要不是你,我就出不来了  。”
【解答】(1)考查词语解释。
“蹭来蹭去”描述的是青头在牛鼻孔里的动作,“摩擦”能准确体现这个动作的含义,而“行动慢”与动作本身无关,故选B。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选文中明确提到红头“从第一个胃到了第二个胃,又从第二个胃回到了牛嘴里”,据此可梳理出路线。
(3)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牛反刍是指牛把吞进去的草重新送回嘴里咀嚼。阅读文章,结合“这时,青头爬到牛鼻子上,用它的身体在牛鼻孔里蹭来蹭去”“牛打了一个喷嚏,红头随着一团草一下子给喷了出来”可知,青头利用这一原理,通过让牛打喷嚏使红头被喷出,故选C。
(4)考查扩展写话。
阅读文章,结合“红头看见自己的朋友,高兴得流下了眼泪:‘谢谢你……’”可知,红头在青头的帮助下死里逃生,对青头的感激之情可以从“帮助自己脱离危险”“成为自己的依靠”等角度补充,答案不唯一。
故答案为:
(1)B;
(2)第一个胃 第二个胃 牛嘴里;
(3)C;
(4)青头,要不是你,我就出不来了。
(二)课外阅读(12分)
11.(12分)课外阅读。
一只差点儿变成狼和狐狸的鸭
这是一只很可爱的、不过偶尔有点儿调皮的小鸭。小鸭每天背着书包上学,他的学校离家不是很远,但要过一条马路。
一天早上,小鸭起晚了,吃完早餐就急匆匆出门了。小鸭走到马路边时,刚好红灯亮了,他赶快停住了脚步。小鸭看看周围没有警察,觉得此时不过马路也许会迟到,于是匆匆地向马路中间走去。来往的车辆猛按喇叭,小鸭也不理。快到路中间了,小鸭觉得头上有点儿痒,于是用手一摸,发现脑袋两边长出了一对毛茸茸的耳朵。再一看身子,他变成了一只狼。小鸭想:“粗暴的狼过马路是不管红灯、绿灯的。我可不是狼,我得遵守交通规则。”于是,小鸭退到马路边,发现自己变回了一只鸭子。
这时,马路中间的车都走光了,可是绿灯还没有亮。小鸭想:“现在过马路不会有危险。”他急忙向马路中间走去,走了没几步,小鸭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狐狸。
读到这里,我预测小鸭  ②  (①会 ②不会) 退回马路边,因为  小鸭也不想当爱钻空子的狐狸。 
小鸭赶快退回马路边,他不想当爱钻空子的狐狸。正在这时,一辆救护车快速驶过路中间。小鸭说:“好危险。”
小鸭抬头一看,绿灯亮了。他不慌不忙地过了马路。一位熊太太经过小鸭身边,说:“真是一只遵守交通规则的可爱的小鸭。”
小鸭快乐地笑着,走着,他为自己没有变成狼和狐狸感到高兴。
(1)读短文,把自己的预测结果和预测依据写在文中的方框里。
(2)加点的“钻空子”在文中指  C 
A.小鸭在车流中钻来钻去。
B.狐狸喜欢钻空的山洞。
C.利用绿灯还没亮,但马路上没车的机会过马路。
(3)根据短文内容,补全下面的思维导图。
(4)短文告诉我们的道理与下面名言表达的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  B 
A.有志者事竟成。
B.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
C.人心齐,泰山移。
D.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解答】(1)考查了预测能力。
前文小鸭变成狼后,因为知道狼不遵守交通规则,所以退回马路边变回了鸭子;按照这个逻辑,小鸭也不想当爱钻空子的狐狸,所以会退回。故选:②。
(2)考查了对词语的理解。
在文中找“钻空子”的语境,结合“小鸭走到马路边时,刚好红灯亮了,他赶快停住了脚步。小鸭看看周围没有警察,觉得此时不过马路也许会迟到,于是匆匆地向马路中间走去”可知,小鸭是在绿灯没亮但马路没车时想过马路,这就是“钻空子”的行为。故选:C。
(3)考查了补充思维导图的能力。
结合“小鸭走到马路边时,刚好红灯亮了”“小鸭看看周围没有警察,觉得此时不过马路也许会迟到,于是匆匆地向马路中间走去。来往的车辆猛按喇叭,小鸭也不理。快到路中间了,小鸭觉得头上有点儿痒,于是用手一摸,发现脑袋两边长出了一对毛茸茸的耳朵。再一看身子,他变成了一只狼”可知,第一个空填“红灯亮了,来往的车辆猛按喇叭”,结合“马路中间的车都走光了,可是绿灯还没有亮”“他急忙向马路中间走去,走了没几步,小鸭突然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狐狸”可知,第二个空填“狐狸”。
(4)考查了对名句的理解与应用。
A.不符合,“有志者事竟成”讲的是志向;B.符合,“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讲的是规矩的重要性,短文主要告诉我们要遵守交通规则的道理,所以符合;C.不符合,“人心齐,泰山移”讲的是团结;D.不符合,“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讲的是道理要辩论。故选:B。
故答案为:
(1)②小鸭也不想当爱钻空子的狐狸;
(2)C;
(3)红灯亮了,来往的车辆猛按喇叭 狐狸;
(4)B。
(三)快乐读书吧(4分)
12.(4分)请把作者、书名和故事中的人物连起来。
安徒生 《稻草人》 拇指姑娘
叶圣陶 《安徒生童话》 灰姑娘
卡洛 科洛迪 《格林童话》 匹诺曹
格林兄弟 《木偶奇遇记》 老妇人
【解答】安徒生:其代表作是《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是该童话集中的经典故事;叶圣陶:《稻草人》是他的童话作品,故事中包含“老妇人”这一角色;卡洛 科洛迪:创作了《木偶奇遇记》,主角是“匹诺曹”;格林兄弟:编纂的《格林童话》收录了《灰姑娘》这一经典故事。
故答案为:
安徒生——《安徒生童话》——拇指姑娘;
叶圣陶——《稻草人》——老妇人;
卡洛 科洛迪——《木偶奇遇记》——匹诺曹;
格林兄弟——《格林童话》——灰姑娘。
四、习作乐园(30分)
13.(30分)从下面题目中,任选一题,完成习作。
题目一:_______的他/她
要求:①把题目补充完整,在横线填上能概括“他/她”特点的词语,如“幽默”“爱看书”“乐于助人”等。②“他/她”可以是老师、同学、家人等熟悉的人;③语句通顺,要通过具体事例表现出“他/她”的特点,注意不要出现真实人名。
题目二:蹦蹦历险记
秋天来了,森林里来了一只小鹿叫蹦蹦,她聪明、活泼又顽皮,她天天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
要求:先把题目及开头抄写下来,再充分发挥你的想象,把故事续写下去,看谁编的故事最有趣。
【解答】范文一:
勤学善思的她
我要推荐的人是我的好同桌,也是好邻居,几乎是成天形影不离。
每到下课时,我们都在玩耍,她却总是在那儿看书。每当她看起书来,她都会忘了一起,忘了时间,忘了身边的同学和老师……这一切就犹如空气一样,她都会忽略不见。有一次中午站队放学,还是老师把她拉起,她才不情愿地把书放下起身站队回家。中午一到家就拿起书看,她妈妈喊她十几遍她也听不见,只好进房间大喊,她才回过神来。一吃完,擦完嘴就又进房间看起了书,她妈妈叫她睡觉,她都说:“我还要看会书。”拿她可真没办法,因为她已经完全对书的内容“走火入魔”了。
书就像她的“解药”。只要看了看书,她的心情就会好很多了。她捧起书来,喜怒哀乐常常溢于言表。书里有欢笑之语,她就捂着口开心地笑起来;书里有难过之言,她也会低头难过起来,甚至有时会掉下眼泪。心情好的时候,她能给你说出一大堆书里的东西;要是不高兴,她说上三两句掉头就走,又钻进她的书里啃起来,活像“小书虫”。
这就是我们班的勤学善思的好同桌。
范文二:
蹦蹦历险记
秋天来了,森林里来了一只小鹿叫蹦蹦,她聪明、活泼又顽皮,她天天在森林里自由自在地玩耍,有一天,森林里突然弥漫起了一层神秘的雾气。这雾气阴森森的,所到之处,花草枯萎,动物们也变得萎靡不振。
蹦蹦决定去探寻这雾气的源头。她沿着雾气弥漫的方向跑去,途中遇到了一只被困在陷阱里的小猴子。蹦蹦用自己灵活的鹿角,巧妙地解开了陷阱的机关,救出了小猴子。小猴子为了报答她,决定和她一起去寻找雾气的源头。
他们继续前行,来到了一个黑暗的洞穴前。洞穴里不断涌出那神秘的雾气,还隐隐传来奇怪的声音。蹦蹦和小猴子小心翼翼地走进洞穴,发现里面有一个邪恶的巫师。巫师正念着咒语,操控着雾气去破坏森林。
蹦蹦没有被巫师的气势吓倒,她观察到巫师的魔法阵有一个弱点。于是,她让小猴子吸引巫师的注意力,自己则趁机跑到魔法阵旁,用鹿角破坏了魔法阵的关键部分。巫师的魔法瞬间失效,雾气也开始消散。
巫师恼羞成怒,向蹦蹦扑来。蹦蹦灵活地躲开,和小猴子一起与巫师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最终,他们凭借着智慧和勇气,打败了巫师。
森林里的雾气渐渐散去,花草重新焕发生机,动物们也恢复了活力。蹦蹦和小猴子成为了森林的英雄,他们的冒险故事在森林里流传开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