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上)漳州双语高级中学10月月考高三历史试卷8.清嘉庆十年(1805年)《大荒公禁栽烟约》记载了江西新城县烟草种植业情况:“佣工者竞一、单选题16道(每小题3分,共48分)趋烟地,而弃禾田。况农家妇女…今皆唯烟是务,妇不知织,布从何出?”由此可知,当时1.下表呈现了良渚文化(约公元前3300一前2300年)中,不同等级墓葬随葬农具的统计数江西新城地区(幕葬等级石犁比例据。据此可知,良渚文化时期(A.长途贩运迅速发展?B.高产作物推广种植C.小农经济受到冲击?D.商业市镇空前繁荣石镰比例骨相比例A.氏族之间联系紧密B.居民开始定居生活9.某论文引用了20世纪初南通大生纱厂女工朱乔姑的口述:“我离厂五里多路,家里没有钟,高等级82%76%15%C.阶层分化日益明显D.精耕细作农业发展就靠鸡子啼,有时啼早了,来到厂外一个人也没有,只好在门口等,迟到一点就要停工。一次普通23%67%89%迟到,工头就要停我工。”据此推断,该论文的主题最可能是()A.工业文明对传统社会的冲击B.近代商业经营方式的变化2.商朝时畿内和畿外的关联较弱,国王对畿外地区的控制有限;西周时期,周王借助诸侯加C.工厂制度对女性地位的影响D.中国工人阶级的政治觉醒强对畿外的统治。同时,各诸侯也会赐采立邑,以处子孙。因此,王畿之外的格局与王畿地区10.下图是1928年五三漫画社的漫画家孙之俊所画漫画。该漫画的创作背景最可能是(的社会结构颇为相似。这样的做法()A.北洋军阀割据混战民不聊生B.日本加紧策划华北自治运动A.构建了完备的基层管理体系B.有利于提升国家治理能力C.日本帝国主义阻挠继续北伐D.汪精卫、蒋介石反革命政变C.促进了华夏认同意识的萌发D.强化了对边疆的直接管理11.1944年,美国驻华外交官向美国政府报告,延安“经济情况有3.下图是关于春秋时期国君的非正常死亡率与贵族势力强度的增长关系情况。该图所述现象显著进步,人民以独立自发之传统,耕种其田地。鼓励私人投资,产生的主要原因是(提高生活水准,减低赋税。比之国民党地区,高下至明,无待赘言”。A.地方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05023050楚这表明(B.奴隶制政治日趋没落A.国民党消极抗日引发美国的不满B.共产党敌后根据地建设成效明显C.商品经济发展弱化宗族认同C.美国认同中国共产党的经济政策D.国民党统治区陷入严重经济危机D.秦国权威日渐地增强12.东风汽车公司的前身是1969年依据“三线建设”而起的十堰二汽。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风以十堰基地为依托,实行“三级跳”战略:第一跳,跳到襄樊,发展轻型车和发动机的生4.据右图可知,北魏前期和后期官员籍贯数量的变化推动了(产;第二跳,跳到武汉,发展轿车生产;第三跳,跳到“珠三角”与“长三角”地区,发展零部件等生产。这表明(80A.政权政治中心的转移A.改革开放推动市场意识加强B.市场经济改革推动产业结构调整B.南北经济格局的变化C.国防建设决定东风发展战略D.“走出去”的战略逐步得到实施2422C.华夏认同观念的形成13.在远古时代,最初的人类文明并不是出现在雨量充沛的地方,“而是出现在一些降雨量小D.北方民族交融的趋势漠南益代地区营平幽冀河北地区河西甘凉地区河南、河东汾并地区河流两岸森林较少的地方”“这些河流的存在,能够弥补降雨的不足,但这也意味着人们面临5.据学者考证,目前出土的唐代长沙窑瓷器上口前期回后期着发展水利灌溉系统及其相应的社会政治组织的艰苦任务”。说明在早期人类文明产生中()的100余首诗文中,至少有10首以上的作者是北魏中枢机构部分长官精贯数量分市A.生产生活协作的必要性B.具有了广泛的心理认同唐代著名作家,其余诗文的作者,包括窑主、贩卖商及消费瓷器的商人,也“不排除有民间的C.人们被动地去适应环境D.政治协调起到关键作用市民文人参与创作的成分。”该研究成果可以佐证唐代(14.中世纪后期,西欧很多银行家和投机家会在遗嘱中做出说明:死后要对那些曾受他们欺骗A.制瓷工艺较为精湛B.传统审美旨趣丰富C.文学创作风格多样D.商品经济繁荣发展的穷人进行赔偿并将一部分产业捐赠给教会。他们认为虽然财产是“非法”的,但内心的信仰6.宋太祖时期,出现了官、职、差遣分离的现象,至太宗时正式形成体系。“官”仅标志官是虔诚而不会动摇的。这表明(位和俸禄的高低;“职”仅作为文官的加官(即荣誉衔);官员基于朝廷需要、个人才能担任A.宗教教规束缚商业进步B.传统财富观念悄然转变实际职务,称为“差遣”。该体系的形成反映出此时(C.经济发展导致道德败坏D.宗教改革推动思想解放A.“三冗”问题的突出B.程序性分权的推行C.中央集权得到强化D.边疆危机趋于紧迫15.学者哈罗德·拉斯韦尔指出,一战时期英国的宣传体系经历了错综复杂的长期变化,这是7.明末清初,王夫之认识到传统伦理需要在政治、社会等不同领域细化拆分形成独立的形态,因为生性多疑的各党派政客害怕对手把钱花在为自己谋利益,因此至战争将要结束时才成立了实现“中国式的‘政'(行政)‘教’(伦常教义)分离”。他从传统儒家忠孝伦理中构建出“家宜传政策委员会。这表明英国政党制度(国殊等”“环相而治”“虚君共和”的君臣伦理形态。王夫之的这一思想(A.阻碍了战时总动员体制的建立B.分权制衡传统制约政府集权化A.动摇了传统儒学的主体地位B.意欲探讨和解决现实问题C.不适应世界大战下的政治运作D.能有效避免执政党的信息操控C.显露出新旧思想冲突的特征D.改变了读书人的价值取向16.20世纪50年代,英国在镇压肯尼亚“茅茅运动”时,每屠杀一名起义者,得花一万英镑第1页共2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