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新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安徽省合肥市第五十中学新校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PDF版,无答案)

资源简介

九年级语文质量评估
一、语文积累与运用(35分)
1.默写(10分)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李白虽感世道艰难,却仍有(1)“
(《行路难(其一)》)的乐观豪迈气概:刘禹锡虽身处逆境,却用诗句(2)“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表达对世事变迁的豁达态度和对未来的乐观展望;韩愈虽
前途未卜,却用诗句(3)“
”(《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表达不辞
衰老、为国效力的忠君之心;范仲淹虽身处逆境,却依然持有(4)“
(《岳阳楼记》)的忧乐观:苏轼在面对人生的遗憾和别离时,仍然唱出了表达美好祝愿的
旷达之语(5)“
”(《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2.请运用积累的知识,完成(1)~(4)题。(12分)
诗歌是时代的心跳与灵魂的共振。漫步诗河,不同时代的家国情怀交相辉映。毛泽东在
《沁园春·雪》中挥洒“欲与天公试比高”的豪迈壮志;柯岩《周总理,你在哪里》的深情
呼唤,寄托了人民对伟人的无尽思念;艾青用《我爱这土地》的嘶哑歌u,道出对故土最深
沉的爱恋;余光中将绵长乡愁凝炼成《乡愁》中的邮票与船票;穆旦则在《我看》的春风流
云里,寻得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鸣。这五重诗音,从豪迈到哀思,从挚爱到乡愁,再到物我
两忘,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关于家国、生命与自然的恢h6ng乐章。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4分)
嘶哑()
歌h6u()
凝炼()
恢hong()
(2)下列内容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漫步诗河,不同时代的家国情怀交相辉映。”是承接复句。
B.
“艾青用《我爱这土地》的嘶哑歌喉,道出对故土最深沉的爱恋;余光中将绵长乡愁
凝练成《乡愁》中的邮票与船票。”是递进复句。
C.
“穆旦在《我看》的春风流云里,寻得生命与自然的和谐共鸣。”是复句。
D.
“他们共同谱写了一曲关于家国、生命与自然的恢hog乐章。”这句的主干是“他们
共同谱写乐章”
(3)下列关于《艾青诗选》的内容,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
A.
《光的赞歌》赞美了“光”这一物质,赞美了“光”带来的社会文明,以及“像光
样坚强”的社会正义。
B.《吹号者》塑造了一个吹号者和浸濡着血迹的铜号的形象,让我们在今天仍然能清晰
地感受到战争的残酷,听到那激励中华民族奋勇前进的号声。
C.艾青大部分的诗作都反映出作者“诗人必须讲真话”“诗只有通过形象思维的方式才
能产生持久的魅力”的主张,如早期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新时期的《雪落
在中国的土地上》。
D.
《艾青诗选》被称为“一场追求光明的朝圣之旅”,例如其中的主要篇目《向太阳》
《火把》,借歌颂太阳、索求火把,表达了驱逐黑暗、坚持斗争、争取胜利的美好
愿望。
(4)诗歌是时代的心跳与灵魂的共振。《艾青诗选》深刻地体现了这一点,诗人将对国家命
运的深沉关切与对光明未来的执着追求,融入了独特的意象之中。他用“
”象征着
民族危亡时笼罩大地的苦难与阴霾;又深情地讴歌“
”,将其作为驱散黑暗、带来
希望的光明使者;而那只为土地燃烧自己直至死亡的“鸟”,则淋漓尽致地展现了他对祖国
至死不渝的赤子之爱。(2分)
3.2025年9月3日,为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我国在天
安门广场举行了举世瞩目的“九三阅兵”。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历史的缅怀,更是对和平的捍
卫,也是对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精神的生动诠释。为此班级开展以“铭记历史,自强不息”为
主题的学习活动。(13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