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课件(共23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3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副标题:探索有理数乘法奥秘,开启高效运算之旅
教师姓名:[你的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推导过程,掌握有理数乘法的基本运算规则。(重点)
能够熟练运用有理数乘法法则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提高运算准确性。(重点)
理解多个有理数相乘时积的符号确定方法,并能准确计算多个有理数的乘积。
通过对有理数乘法法则的探究,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方法。(难点)
幻灯片 3:知识回顾
有理数的分类: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和零。正有理数如 +3、\(\frac{2}{5}\);负有理数如 -2、-\(\frac{3}{4}\) 。
乘法的意义(回顾整数乘法):乘法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例如,3×4 表示 4 个 3 相加,即 3 + 3 + 3 + 3 = 12 。
思考:在有理数范围内,乘法的意义是否依然适用?引入负数后,乘法运算又会有怎样的变化?
幻灯片 4:有理数乘法法则的引入
情境引入:小明在一条东西向的道路上行走,规定向东为正方向。如果小明以每分钟 2 米的速度向东行走 3 分钟,那么他现在的位置相对于出发点是在东边还是西边,距离出发点多远?
分析:速度为每分钟 2 米(+2),行走时间为 3 分钟,根据路程 = 速度 × 时间,可得算式为 (+2)×3 。
计算:(+2)×3 = 2 + 2 + 2 = 6 ,结果为正,表示小明在出发点东边 6 米处。
改变情境:如果小明以每分钟 2 米的速度向西行走 3 分钟,那么他现在的位置相对于出发点是怎样的?
分析:速度为每分钟 -2 米(向西为负),时间为 3 分钟,算式为 (-2)×3 。
计算:(-2)×3 = (-2) + (-2) + (-2) = -6 ,结果为负,表示小明在出发点西边 6 米处。
对比思考:观察 (+2)×3 = 6 和 (-2)×3 = -6 这两个式子,因数 3 相同,另一个因数符号相反,积的符号也相反,且积的绝对值等于两个因数绝对值的乘积。由此初步猜测有理数乘法法则。
幻灯片 5: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法则:
同号得正:两个正数相乘,如 (+3)×(+4),因为都是正数(同号),所以结果为正,再把绝对值相乘,3×4 = 12 ,即 (+3)×(+4) = 12 ;两个负数相乘,如 (-3)×(-4) ,同样是同号,结果为正,|-3|×|-4| = 3×4 = 12 ,所以 (-3)×(-4) = 12 。
异号得负:一个正数和一个负数相乘,如 (+3)×(-4) ,异号得负,|+3|×|-4| = 3×4 = 12 ,所以 (+3)×(-4) = -12 ;反之 (-3)×(+4) = -12 。
并把绝对值相乘:在确定积的符号后,将两个因数的绝对值相乘作为积的绝对值。
任何数与 0 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积仍为 0 。例如 5×0 = 0 ,(-7)×0 = 0 。
幻灯片 6:例题讲解(两数相乘)
例题 1:计算 (-5)×(-6) 。
分析:两个因数都是负数,属于同号相乘。
解答: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同号得正,再把绝对值相乘。|-5|×|-6| = 5×6 = 30 ,所以 (-5)×(-6) = 30 。
例题 2:计算 (-4)×7 。
分析:一个因数是负数,一个因数是正数,属于异号相乘。
解答:异号得负,| -4|×|7| = 4×7 = 28 ,所以 (-4)×7 = -28 。
例题 3:计算 0×(-9) 。
分析:根据任何数与 0 相乘,积为 0 的法则。
解答:0×(-9) = 0 。
幻灯片 7:多个有理数相乘
思考:计算 (-2)×(-3)×(-4) 。
分析:可以先计算前两个数的乘积 (-2)×(-3) ,根据同号得正,|-2|×|-3| = 6 ,所以 (-2)×(-3) = 6 ;再计算 6×(-4) ,异号得负,|6|×|-4| = 24 ,结果为 -24 。
规律总结: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的个数是偶数时,积为正数;负因数的个数是奇数时,积为负数。例如 (-1)×(-2)×(-3)×(-4) ,有 4 个负因数(偶数个),积为正,| -1|×| -2|×| -3|×| -4| = 24 ,即 (-1)×(-2)×(-3)×(-4) = 24 ;而 (-1)×(-2)×3×(-4) ,有 3 个负因数(奇数个),积为负,| -1|×| -2|×|3|×| -4| = 24 ,所以 (-1)×(-2)×3×(-4) = -24 。
多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 0 的情况:几个数相乘,只要有一个因数为 0,积就为 0 。例如 0×(-5)×6×(-7) = 0 。
幻灯片 8:例题讲解(多个有理数相乘)
例题 4:计算 (-2)×3×(-5) 。
分析:式子中有两个负因数(偶数个)。
解答:先确定积的符号为正,再计算绝对值相乘,| -2|×|3|×| -5| = 2×3×5 = 30 ,所以 (-2)×3×(-5) = 30 。
例题 5:计算 (-1)×(-2)×(-3)×4 。
分析:式子中有 3 个负因数(奇数个)。
解答:积的符号为负,| -1|×| -2|×| -3|×|4| = 1×2×3×4 = 24 ,所以 (-1)×(-2)×(-3)×4 = -24 。
例题 6:计算 0×(-1)×2×(-3) 。
分析:式子中有一个因数为 0 。
解答:根据法则,积为 0 ,即 0×(-1)×2×(-3) = 0 。
幻灯片 9:易错点分析
符号错误:在计算时,没有正确判断积的符号。例如计算 (-3)×(-4) 时,错误地认为同号得负,得出结果为 -12 。正确做法是同号得正,结果应为 12 。
忽略 0 的情况:多个数相乘时,没有注意到其中有一个因数为 0 。比如计算 5×(-2)×0×3 时,直接计算 5×(-2)×3 = -30 ,忽略了只要有一个因数为 0 积就为 0 ,正确结果应该是 0 。
计算顺序错误:对于多个有理数相乘,没有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或者没有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例如计算 (-2)×(-3)×(-4) 时,错误地先计算 (-3)×(-4) = 12 ,再计算 (-2)×12 = -24 ,虽然结果正确,但计算过程不符合规则,应该先确定积的符号为负(3 个负因数,奇数个),再计算绝对值相乘 | -2|×| -3|×| -4| = 24 ,得出结果为 -24 。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计算:
(1)(-8)×(-7)
(2)6×(-9)
(3)(-4)×0×5
(4)(-2)×(-3)×(-5)×4
已知 |a| = 3 ,|b| = 2 ,且 ab < 0 ,求 a + b 的值。
提示:由 |a| = 3 可得 a = ±3 ,由 |b| = 2 可得 b = ±2 ,又因为 ab < 0 ,即 a、b 异号,分情况讨论。
答案:当 a = 3 ,b = -2 时,a + b = 3 + (-2) = 1 ;当 a = -3 ,b = 2 时,a + b = -3 + 2 = -1 。
幻灯片 11:课堂小结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积为 0 。
多个有理数相乘:几个不是 0 的数相乘,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负因数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只要有一个因数为 0,积就为 0 。
注意事项:计算时要准确判断积的符号,注意 0 在乘法运算中的特殊性,严格按照运算顺序进行计算。
数学思想:通过从具体情境到抽象法则的推导,体会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在分类讨论多个有理数相乘积的符号时,运用了分类讨论思想。
幻灯片 12:课后作业
教材第 [对应页码] 页练习第 1、2、3 题。
计算:
(1)(-10)×\(\frac{1}{5}\)×(-2)
(2)(-\(\frac{3}{4}\))×(-\(\frac{4}{5}\))×(-\(\frac{5}{6}\))
(3)(-1)×(-2)×(-3)×…×(-2025) (提示:判断负因数个数的奇偶性)
思考:有理数乘法与有理数加法在运算步骤和符号确定上有哪些不同之处?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9.1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第1章 有理数
a
i
T
u
j
m
i
a
N
g
你能说一说小学学习的乘法的定义吗?
乘法就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乙水库
甲水库的水位每天升高 3 cm ,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乙水库的水位每天下降 3 cm ,
4 天后,甲、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多少?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甲水库
甲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
乙水库水位的总变化量是:
如果用正号表示水位的上升、用负号表示水位的下降,那么,4 天后,
3﹢3﹢3﹢3 = 3×4 = 12 (cm)
(﹣3 )﹢(﹣3 )﹢(﹣3 )﹢(﹣3 ) = (﹣3 )×4 =﹣12 (cm)
探究新知
一只小虫沿一条东西向的路线(规定向东为正),以 3 m/min 的速度向东爬行 2 min,那么它现在位于原来位置的哪个方向?相距多少米?
3×2=6
你能用数轴表示这一事实吗?动手画一画.
0
3
6
6
即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东边 6m 处.
如果小虫向西以 3 m/min 的速度爬行 2 min,那么结果有何变化?
(﹣3 )×2=﹣6
你能再用数轴表示这一事实吗?
6
﹣6
﹣3
0
3
6
这时小虫位于原来位置的西边 6 m 处.写成算式是:
3 ×2= 6
一个因数变为原数的相反数
积也变成原来积的相反数
(﹣3 )×2=﹣6
两数相乘,若把一个乘数换成它的相反数,则所得的积是原来的积的相反数.
(﹣3 )×(﹣2 ) =
0
0
6
﹣6
3×(﹣2 ) =
(﹣3 )×0 =
0×(﹣2 ) =
积的绝对值与乘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3 )×2=﹣6
试一试
两数相乘时,如果有一个乘数是 0,那么所得的积也是 0 .

积的正负号与乘数的正负号有什么关系?
3 ×2= 6
综合以上各种情况,有如下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
(﹣3 )×(﹣2 ) =
0
0
6
﹣6
3×(﹣2 ) =
(﹣3 )×0 =
0×(﹣2 ) =
(﹣3 )×2=﹣6
3 ×2= 6
例如:
(﹣5)×(﹣3),
(﹣5)×(﹣3)=﹢( ),
5×3=15,
所以
(﹣5)×(﹣3)=15.
同号两数相乘
得正
把绝对值相乘
再如:
(﹣6)×4,
(﹣6)×4=﹣( ),
6×4=24,
所以
(﹣6)×4=﹣24.
异号两数相乘
得负
把绝对值相乘
计算:
(1)(﹣5)×(﹣6);
(2) .
(1)(﹣5)×(﹣6)=30;
(2) .
1.先确定积的正负号;
2.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例1

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步骤:
1.确定下列各乘积的正负号:
(1)5×(﹣3); (2)(﹣3)×3;
(3)(﹣2)×(﹣7); (4)
巩固练习




【教材P41 练习 第1题】
(1)3×(﹣4 ) (2)2×(﹣6 )
(3)(﹣6 ) × 2 (4)6×(﹣2 )
(5)(﹣6 )×0 (6)0×(﹣6 )
(7)(﹣4 )×0.25 (8)(﹣0.5 ) × (﹣8 )
(9) (10)
=﹣12
=﹣12
=﹣12
=﹣12
=0
=0
=﹣1
=4
=1

【教材P42 练习 第2题】
2.计算:
(1)3×(﹣1 ) (2)(﹣5 )×(﹣1 )
(3) (4)0×(﹣1 )
(5)(﹣6 )×1 (6)2×1
(7)0×1 (8)1×(﹣1 )
=﹣3
=5

=0
=﹣6
=2
=0
=﹣1
【教材P42 练习 第3题】
3.计算:
4.做完第 3 题,你能发现什么规律?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什么?一个数与 1 相乘呢?
【教材P42 练习 第4题】
一个数与﹣1相乘,积是它的相反数;一个数与 1 相乘,积是它本身.
2.[2024吉林中考]若的运算结果为正数,则 内的数字可以
为( )
D
A.2 B.1 C.0 D.
返回
3.计算 ,正确的结果是( )
D
A.6 B.5 C. D.
返回
4.计算 的结果为( )
D
A. B. C. D.1
返回
5.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D
A.一个数与0相乘仍得0
B.一个数与1相乘,仍是原数
C.一个数与 相乘得原数的相反数
D.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乘,积小于0
返回
6.表示数,,的点在数轴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___0, ___0.
(填“ ”或“ ”)
返回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
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步骤: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先确定积的符号,再把绝对值相乘.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