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9.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9.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副标题:巧用运算律简化计算,提升乘法运算效率
教师姓名:[你的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理解有理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的含义,掌握其符号表示形式。(重点)
能熟练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有理数的乘法运算,提高计算的准确性和速度。(重点)
体会乘法运算律在多个有理数相乘及混合运算中的优化作用,培养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难点)
进一步感受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和简化思想,增强对有理数运算的整体认知。
幻灯片 3:知识回顾
有理数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与 0 相乘得 0。
多个有理数相乘: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奇数时积为负;有一个因数为 0 则积为 0。
小学乘法运算律回顾:
交换律:\(a×b = b×a\)。
结合律:\((a×b)×c = a×(b×c)\)。
分配律:\(a×(b + c) = a×b + a×c\)。
思考:小学学过的乘法运算律在有理数范围内是否仍然适用?
幻灯片 4:知识点 1:乘法交换律
内容:两个有理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
符号表示:\(a×b = b×a\)(\(a\)、\(b\)为任意有理数)。
实例验证:
(1)\((+3)×(-5) = -15\),\((-5)×(+3) = -15\),所以\((+3)×(-5) = (-5)×(+3)\)。
(2)\((-4)×(-6) = 24\),\((-6)×(-4) = 24\),所以\((-4)×(-6) = (-6)×(-4)\)。
作用:交换因数位置,可将互为倒数的数、能凑整的数或便于计算的数放在一起相乘。
例题 1:利用交换律计算:\((-8)×(-5)×(-0.25)\)。
解答:\((-8)×(-5)×(-0.25) = (-8)×(-0.25)×(-5) = 2×(-5) = -10\)。
幻灯片 5:知识点 2:乘法结合律
内容:三个有理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符号表示:\((a×b)×c = a×(b×c)\)(\(a\)、\(b\)、\(c\)为任意有理数)。
实例验证:
(1)\([(+2)×(-3)]×(-4) = (-6)×(-4) = 24\),\((+2)×[(-3)×(-4)] = 2×12 = 24\),所以\([(+2)×(-3)]×(-4) = (+2)×[(-3)×(-4)]\)。
(2)\([(-0.5)×(-2)]×3 = 1×3 = 3\),\((-0.5)×[(-2)×3] = (-0.5)×(-6) = 3\),所以\([(-0.5)×(-2)]×3 = (-0.5)×[(-2)×3]\)。
作用:改变乘法运算顺序,将能凑整(如积为 1 或 10 等)的数优先结合相乘,简化计算。
例题 2:利用结合律计算:\((-\frac{1}{2})×(-4)×(-6)\)。
解答:\((-\frac{1}{2})×(-4)×(-6) = [(-\frac{1}{2})×(-4)]×(-6) = 2×(-6) = -12\)。
幻灯片 6:知识点 3:乘法分配律
内容:一个有理数与两个有理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符号表示:\(a×(b + c) = a×b + a×c\)(\(a\)、\(b\)、\(c\)为任意有理数)。
实例验证:
(1)\((-2)×(3 + 5) = (-2)×8 = -16\),\((-2)×3 + (-2)×5 = -6 + (-10) = -16\),所以\((-2)×(3 + 5) = (-2)×3 + (-2)×5\)。
(2)\(5×(-4 + 2) = 5×(-2) = -10\),\(5×(-4) + 5×2 = -20 + 10 = -10\),所以\(5×(-4 + 2) = 5×(-4) + 5×2\)。
作用:将较复杂的乘法与加法混合运算转化为简单的乘法和加法运算,尤其适用于含括号的式子。
例题 3:利用分配律计算:\((-12)×(\frac{1}{3} - \frac{1}{4})\)。
解答:\((-12)×\frac{1}{3} + (-12)×(-\frac{1}{4}) = -4 + 3 = -1\)。
幻灯片 7:运算律的综合应用技巧
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简化策略:
先观察是否有互为倒数的数(如\(2\)和\(\frac{1}{2}\)),利用交换律和结合律优先相乘得 1。
寻找能凑整的数(如\(25\)和\(4\)、\(125\)和\(8\)),结合后简化计算。
若有多个负因数,先确定积的符号,再计算绝对值的乘积。
含括号的混合运算技巧:
直接应用分配律展开括号,避免复杂的括号内加法运算。
分配律可逆用:\(a×b + a×c = a×(b + c)\),适用于提取相同因数的情况。
例题 4:计算:\((-25)×(-4)×(-8)×0.1\)。
解答:\([(-25)×(-4)]×[(-8)×0.1] = 100×(-0.8) = -80\)。
例题 5:计算:\(99×(-5) + 5\)。
解答:逆用分配律:\(99×(-5) + 1×5 = (-99 + 1)×5 = (-98)×5 = -490\)。
幻灯片 8:例题解析
例题 6:计算:\((-\frac{1}{6} + \frac{3}{4} - \frac{1}{12})×(-24)\)。
分析:直接应用分配律,将\(-24\)分别与括号内各数相乘。
解答:\((-\frac{1}{6})×(-24) + \frac{3}{4}×(-24) + (-\frac{1}{12})×(-24) = 4 - 18 + 2 = -12\)。
例题 7:计算:\(101×(-13) - 13\)。
分析:提取相同因数\(-13\),逆用分配律简化。
解答:\(101×(-13) + (-13)×1 = (-13)×(101 + 1) = (-13)×102 = -1326\)。
幻灯片 9:易错点分析
错误 1:应用分配律时漏乘或符号错误。
例如:计算\((-3)×(2 - 5)\)时,错误得\((-3)×2 - 5 = -6 - 5 = -11\),正确应为\((-3)×2 + (-3)×(-5) = -6 + 15 = 9\)。
错误 2:交换因数位置时忘记连同符号一起移动。
例如:计算\((-2)×3×(-4)\)时,错误交换为\(-2×(-3)×4\),正确应为\((-2)×(-4)×3\)(符号随因数移动)。
错误 3:结合律应用时括号内符号处理错误。
例如:计算\((-2)×[(-3) + (-4)]\)时,错误结合为\((-2)×(-3) + (-4) = 6 - 4 = 2\),正确应为\((-2)×(-7) = 14\)(或按分配律计算)。
错误 4:忽略 0 在运算律中的特殊性,盲目应用。
例如:计算\(0×(2 - 3 + 5)×(-4)\)时,仍展开计算,实际因含 0 直接得 0。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
利用运算律计算下列各题:
(1)\((-5)×8×(-0.2)\) (2)\((-\frac{1}{3})×(-6)×(-9)\)
(3)\(18×(-\frac{2}{3}) + 18×\frac{5}{6}\) (4)\((-100)×(0.7 - \frac{3}{10} - 4)\)
答案:(1)\(8\);(2)\(-18\);(3)\(3\);(4)\(360\)。
计算:\(2024×(-99) - 2024\)。
答案:\(2024×(-99 - 1) = 2024×(-100) = -202400\)。
幻灯片 11:拓展应用
情境问题:某商店一周内每天的利润如下(盈利为正,亏损为负,单位:元):
\(-200\),\(+300\),\(-150\),\(+250\),\(-50\),\(+100\),\(-300\)
(1)利用乘法分配律计算该商店这周的总利润。
(2)若每盈利 1 元需缴纳 5% 的税费,亏损不缴税,求这周需缴纳的税费总额。
解答:
(1)总利润:\(-200 + 300 - 150 + 250 - 50 + 100 - 300 = (300 + 250 + 100) + (-200 - 150 - 50 - 300) = 650 - 700 = -50\)(元)(亏损 50 元)。
(2)盈利总额:\(300 + 250 + 100 = 650\)(元),税费:\(650×5\% = 32.5\)(元)。
幻灯片 12: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点:
乘法交换律:\(a×b = b×a\),交换因数位置积不变。
乘法结合律:\((a×b)×c = a×(b×c)\),改变顺序积不变。
乘法分配律:\(a×(b + c) = a×b + a×c\),展开括号简化计算。
应用技巧:凑整结合、逆用分配律、符号优先判断。
学习方法:计算前先观察算式中数的特点(符号、是否凑整、有无相同因数),选择合适的运算律简化步骤;应用分配律时务必确保每个项都参与运算,避免漏乘或符号错误。
幻灯片 13:课后作业
教材第 [对应页码] 页练习第 1、2、3 题。
利用运算律计算:
(1)\((-4)×(-3)×(-0.25)×\frac{1}{3}\) (2)\((-24)×(\frac{1}{8} - \frac{1}{3} + \frac{1}{4})\)
(3)\(999×(-15) + 15\) (4)\((-3.6)×(-\frac{4}{9}) + (-3.6)×\frac{1}{6}\)
思考:乘法分配律与加法结合律在混合运算中如何配合使用?举例说明。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9.2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第1章 有理数
a
i
T
u
j
m
i
a
N
g
有理数的乘法法则:
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 0 相乘,都得 0 .
先确定积的正负号,
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进行有理数的乘法运算的步骤:
小学里我们学习了哪些乘法的运算律?
乘法的交换律:
乘法的结合律:
乘法的分配律:
a×b=b×a
(a×b)×c=a×(b×c)
(a+b)×c=ac+bc
在小学里我们知道,数的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例如:
3×5 = 5×3
(3 ×5) × 2 = 3 × (5×2)
引进了负数以后,这些运算律是否还成立呢?也就是说,上面两个等式中,将 3、5、2 换成任意的有理数,是否仍然成立?
知识点 1
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
(1)任意选择两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
×

7 ×(﹣5 ) = (﹣5 )× 7 =
(﹣8 )× (﹣4 ) = (﹣4 )×(﹣8 ) =
﹣35
32
32
﹣35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乘数的位置,积不变.
ab = ba
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交换律.
你发现了什么?
(2)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 、○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 )
( )
×
×

×
×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
[(﹣2)× 4 ]× (﹣3) = (﹣2)×[ 4 × (﹣3) ] =
[(﹣4)× (﹣6)] × (﹣2) = (﹣4)×[ (﹣6) × (﹣2)] =
﹣48
﹣48
24
24
( ab ) c = a ( bc )
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结合律.
你发现了什么?
根据乘法交换律和乘法结合律,三个或三个以上的有理数相乘,可以任意交换乘数的位置,也可以先把其中的几个数相乘.
思考:计算 (﹣2 )×5×(﹣3 ) 有哪些不同的算法?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2 )×5×(﹣3 )
= (﹣10 )×(﹣3 )
= 30
(﹣2 )×5×(﹣3 )
= (﹣2 )×(﹣3 )×5
= 6×5
= 30
(﹣2 )×5×(﹣3 )
= (﹣2 )×[5×(﹣3 )]
= (﹣2 )×(﹣15 )
= 30
计算:
例2

凑整
2
﹣2
2
积的正负号与乘数的正负号有什么关系?
积的绝对值与乘数的绝对值有什么关系?
你能根据 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吗?
知识点 2
积的正负号与乘数的关系














一般地,我们有:
几个不等于 0 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负乘数的个数决定,
当负乘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当负乘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1.先确定积的正负号;
2.然后把绝对值相乘.
计算几个不等于 0 的数相乘的步骤:
0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乘数为 0,积就为 0.
试一试
直接写出下列各式的结果:

30
计算:
例3

想一想:三个数相乘,如果积为负,其中可能有几个乘数为负数?四个数相乘,如果积为正,其中可能有几个乘数为负数?
1, 3
0, 2, 4


引进了负数以后,分配律是否还成立呢?
知识点 3
分配律
小学里我们还学过乘法对加法的分配律,例如
任意选择三个有理数(至少有一个是负数),分别填入下列□ 、○和◇内,并比较两个运算结果:
5×[(-3)+(-2)]=
5×(-3)+5×(-2)=
(-7)×(10+3)=
(-7)×10+(-7)×3=
4×[25+(-2)]=
4×25+4×(-2)=
1.
2.
3.
-25
-25
-91
-91
92
92
你能发现什么?
×(

)和
×

×
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
a(b+c)=ab+ac
有理数的运算仍满足分配律.
计算:
例4

变形以运用分配律简化计算
计算:
例5

(1)
你还有其他的解法吗?
(2)
反向运用分配律
变形
(2)
变形
反向运用分配律
(1)(﹣4 )×(﹣7 )×(﹣25 )
(2)
(3)
巩固练习
【教材P45 练习 第1题】
1.计算:
=﹣( 4×25 )×7
=﹣700
(1)
(2)
(3)(﹣3 )×(﹣7 )﹣3×(﹣6 )
(4)1﹣(﹣1 )×(﹣1 )﹣(﹣1 )×0×(﹣1 )
【教材P45 练习 第2题】
2.计算:
【教材P47 练习 第1题】
3.计算:
(1)
(2)
(3)(﹣1002 )×17
【教材P48 练习 第2题】
4.计算:
知识点1 乘法交换律与乘法结合律
1.把下列等式所用的运算律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
(3) .(____________)
乘法交换律
乘法交换律
乘法结合律
返回
2.计算: ________.
[解析] 点拨: .
返回
3.(8分)[教材P45练习T1变式]计算:
(1) ;
解:原式 .
(2) .
解:原式 .
返回
知识点2 多个有理数相乘
4.计算下列式子,结果为正数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5.已知三个有理数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则这三个数( )
D
A.都是正数 B.都是负数 C.一正两负 D.一负两正
返回
6.[2025开封月考]已知,,,, ,
则 ___.
0
返回
运算律
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
交换律:
结合律:
分配律:
利用有理数乘法的运算律简便计算
几个有理数相乘,有一个乘数为0,积就为0
几个不等于 0 的数相乘
负乘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
负乘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ab=ba
a(b+c)=ab+ac
(ab)c=a(bc)
积的正负号与乘数的关系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