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4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4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课件(共26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华东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6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14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副标题:掌握计算器操作,高效解决运算问题
教师姓名:[你的姓名]
授课班级:[具体班级]
幻灯片 2:学习目标
了解计算器的基本构造和常用按键的功能,熟悉计算器的操作界面。(基础)
掌握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加、减、乘、除、乘方运算的方法和步骤。(重点)
能运用计算器解决复杂的有理数混合运算问题,提高运算效率和准确性。(重点)
体会计算器在数学运算中的辅助作用,培养规范操作和合理使用工具的意识。(难点)
幻灯片 3:情境引入
实际问题:
情境 1:计算\(3.14159×2.71828 + 5.6789÷0.1234\),这样的复杂运算手动计算容易出错且耗时。
情境 2:计算\((-2.34)^5 + 123.45×(-6.78)\),涉及乘方和多步运算,手动计算步骤繁琐。
工具需求:在进行复杂的有理数运算时,计算器是便捷高效的工具,能帮助我们快速得到准确结果。
引入问题:计算器有哪些常用按键?如何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乘方运算?
幻灯片 4:知识点 1:计算器的基本构造与常用按键功能
基本构造:
显示屏:用于显示输入的数字、运算符号和计算结果。
按键区:包含数字键、运算符号键、功能键等。
常用按键及功能:
数字键:\(0\)、\(1\)、\(2\)、…、\(9\),用于输入数字。
小数点键:\(.\),用于输入小数。
运算符号键:\(+\)(加)、\(-\)(减)、\(×\)(乘)、\(÷\)(除),用于输入运算符号。
乘方键:\(x^y\)或\(^\),用于输入乘方运算(如\(2^3\))。
等号键:\(=\),用于得出计算结果。
清除键:\(AC\)(全部清除)或\(CE\)(清除当前输入),\(AC\)可清除所有输入和计算结果,\(CE\)仅清除当前输入的数字或符号。
正负号键:\(±\),用于输入负数(如输入\(-3\)时,先按\(3\)再按\(±\))。
注意事项:不同品牌和型号的计算器按键布局和功能可能略有差异,使用前可参考说明书。
幻灯片 5:知识点 2: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运算
加法运算:
操作步骤:输入第一个数→按\(+\)键→输入第二个数→按\(=\)键,显示屏显示结果。
实例:计算\(3.5 + (-2.8)\)。
操作:按\(3\)→\(.\)→\(5\)→\(+\)→\(2\)→\(.\)→\(8\)→\(±\)→\(=\),显示屏显示\(0.7\),即\(3.5 + (-2.8)=0.7\)。
减法运算:
操作步骤:输入被减数→按\(-\)键→输入减数→按\(=\)键,显示屏显示结果。
实例:计算\(5 - 7.2\)。
操作:按\(5\)→\(-\)→\(7\)→\(.\)→\(2\)→\(=\),显示屏显示\(-2.2\),即\(5 - 7.2=-2.2\)。
乘法运算:
操作步骤:输入第一个因数→按\(×\)键→输入第二个因数→按\(=\)键,显示屏显示结果。
实例:计算\((-4)×6.5\)。
操作:按\(4\)→\(±\)→\(×\)→\(6\)→\(.\)→\(5\)→\(=\),显示屏显示\(-26\),即\((-4)×6.5=-26\)。
除法运算:
操作步骤:输入被除数→按\(÷\)键→输入除数→按\(=\)键,显示屏显示结果(除数不能为 0)。
实例:计算\(12.6÷(-3.5)\)。
操作:按\(1\)→\(2\)→\(.\)→\(6\)→\(÷\)→\(3\)→\(.\)→\(5\)→\(±\)→\(=\),显示屏显示\(-3.6\),即\(12.6÷(-3.5)=-3.6\)。
幻灯片 6:知识点 3: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乘方运算
操作步骤:输入底数→按乘方键\(x^y\)或\(^\)→输入指数→按\(=\)键,显示屏显示结果。
实例说明:
计算\(2^5\):按\(2\)→\(x^y\)→\(5\)→\(=\),显示屏显示\(32\),即\(2^5=32\)。
计算\((-3)^4\):按\(3\)→\(±\)→\(x^y\)→\(4\)→\(=\),显示屏显示\(81\),即\((-3)^4=81\)。
计算\(0.2^3\):按\(0\)→\(.\)→\(2\)→\(x^y\)→\(3\)→\(=\),显示屏显示\(0.008\),即\(0.2^3=0.008\)。
注意事项:输入负数的乘方时,需先按正负号键将底数设为负数,再进行乘方操作;指数为分数或小数时,同样按相应数字键输入。
幻灯片 7:知识点 4: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计算器会按照有理数混合运算的顺序自动进行计算,即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运算。
操作步骤:按照算式的书写顺序依次输入数字、运算符号和括号→按\(=\)键,显示屏显示结果。
实例说明:
计算\(3 + 4×5 - 12÷3\):按\(3\)→\(+\)→\(4\)→\(×\)→\(5\)→\(-\)→\(12\)→\(÷\)→\(3\)→\(=\),显示屏显示\(21\),即\(3 + 4×5 - 12÷3=21\)。
计算\((-2)^3 + 18÷(3 - 6)\):按\(2\)→\(±\)→\(x^y\)→\(3\)→\(+\)→\(18\)→\(÷\)→\((\)→\(3\)→\(-\)→\(6\)→\()\)→\(=\),显示屏显示\(-14\),即\((-2)^3 + 18÷(3 - 6)=-14\)。
计算\(2.5×(4.8 - 1.2) + 3^2\):按\(2\)→\(.\)→\(5\)→\(×\)→\((\)→\(4\)→\(.\)→\(8\)→\(-\)→\(1\)→\(.\)→\(2\)→\()\)→\(+\)→\(3\)→\(x^y\)→\(2\)→\(=\),显示屏显示\(12\),即\(2.5×(4.8 - 1.2) + 3^2=12\)。
幻灯片 8:易错点分析
错误 1:输入负数时忘记使用正负号键,导致符号错误。
例如:计算\(-5×2\)时,错误输入\(5×2\),得到结果\(10\),正确应输入\(5\)→\(±\)→\(×\)→\(2\)→\(=\),结果为\(-10\)。
错误 2:进行乘方运算时,底数和指数输入顺序错误。
例如:计算\(2^3\)时,错误按成\(3\)→\(x^y\)→\(2\)→\(=\),得到结果\(9\),正确应按\(2\)→\(x^y\)→\(3\)→\(=\),结果为\(32\)。
错误 3:混合运算中括号使用不当或遗漏括号,导致运算顺序错误。
例如:计算\(18÷(3 + 3)\)时,错误输入\(18÷3 + 3\)→\(=\),得到结果\(9\),正确应输入\(18\)→\(÷\)→\((\)→\(3\)→\(+\)→\(3\)→\()\)→\(=\),结果为\(3\)。
错误 4:未及时清除之前的计算结果,导致后续计算出错。
例如:上一次计算结果为\(5\),未按\(AC\)键直接输入\(+3\)→\(=\),得到结果\(8\),而实际想计算的是新的算式\(2 + 3\),应先按\(AC\)键清除再输入。
幻灯片 9:课堂练习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1)\(15.6 + (-8.3) + 2.7\)
(2)\((-4.5)×2.4 - 6.3\)
(3)\(25÷(-5) + 3^4\)
(4)\((-2.1)^3 + 10.5÷(2.5 - 1.8)\)
答案:(1)\(10\);(2)\(-17.1\);(3)\(76\);(4)\(-1.661\)。
用计算器计算,并将结果精确到百分位:
(1)\(3.14159×2.71828\)
(2)\(123.456÷7.89\)
答案:(1)\(8.5397\)(精确到百分位为\(8.54\));(2)\(15.647\)(精确到百分位为\(15.65\))。
幻灯片 10:拓展应用
情境问题:某公司今年第一季度的销售额分别为:一月份 125.6 万元,二月份比一月份增长\(-8.3\%\)(即下降\(8.3\%\)),三月份比二月份增长\(12.5\%\)。用计算器计算三月份的销售额是多少万元?(精确到 0.1 万元)
解答:
二月份销售额:\(125.6×(1 - 8.3\%) = 125.6×0.917\),用计算器计算得\(125.6×0.917≈115.1752\)(万元)。
三月份销售额:\(115.1752×(1 + 12.5\%) = 115.1752×1.125\),用计算器计算得\(≈129.5721\)(万元),精确到 0.1 万元为\(129.6\)万元。
情境问题:一个长方体的长为\(5.2\)cm,宽为\(3.8\)cm,高为\(2.5\)cm,用计算器计算该长方体的体积(体积 = 长 × 宽 × 高)和表面积(表面积 = 2×(长 × 宽 + 长 × 高 + 宽 × 高))。
解答:
体积:\(5.2×3.8×2.5\),用计算器计算得\(5.2×3.8 = 19.76\),\(19.76×2.5 = 49.4\)(\(cm^3\))。
表面积:\(2×(5.2×3.8 + 5.2×2.5 + 3.8×2.5)\),先算括号内:\(5.2×3.8 = 19.76\),\(5.2×2.5 = 13\),\(3.8×2.5 = 9.5\),总和为\(19.76 + 13 + 9.5 = 42.26\),表面积为\(2×42.26 = 84.52\)(\(cm^2\))。
幻灯片 11:课堂小结
核心知识点:
计算器基本构造:包括显示屏和按键区,常用按键有数字键、运算符号键、乘方键、等号键、清除键、正负号键等。
基本运算操作:加、减、乘、除运算按 “输入数字→运算符号→输入数字→等号” 的步骤进行;乘方运算按 “输入底数→乘方键→输入指数→等号” 操作。
混合运算操作:按算式顺序依次输入数字、运算符号和括号,计算器自动按运算顺序计算。
注意事项:输入负数用正负号键,乘方运算注意底数和指数顺序,混合运算正确使用括号,及时清除之前结果。
学习方法:熟悉计算器按键功能,通过实际操作练习掌握各类运算的输入方法;计算前先明确运算顺序,确保输入的算式准确;遇到复杂问题分步输入,避免操作失误;合理使用清除键,保证计算结果正确。
幻灯片 12:课后作业
教材第 [对应页码] 页练习第 1、2、3 题。
用计算器计算下列各题:
(1)\(23.5 - 18.7 + 6.3\)
(2)\((-7.2)×5.6÷(-0.8)\)
(3)\(4^3 + 120÷(-15)×2\)
(4)\((-1.2)^4 + 3.6×(2.8 - 5.3)\)
用计算器计算,并将结果精确到十分位:
(1)\(5.67×3.21 + 8.9÷0.7\)
(2)\(10.2^2 - 7.8×4.5\)
某商店购进一批商品,进价为每件\(45.5\)元,售价为每件\(68.8\)元,共购进\(120\)件。用计算器计算全部卖出后可获得的利润是多少元?(利润 =(售价 - 进价)× 数量)
2025-2026学年华东师大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14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第1章 有理数
a
i
T
u
j
m
i
a
N
g
已知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为 2.32 cm,高为 7.06 cm,求这个圆柱的体积.
π × 2.322 × 7.06.
你是怎样计算这个式子的?是否有更简便的办法?
我们知道,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高.因此,计算这个圆柱的体积就要做这样的计算:
探究新知
π × 2.322 × 7.06.
让我们来试一试!
遇到复杂的计算,我们可以利用电子计算器(简称计算器)来完成.
用计算器求 345 + 21.3 的值.
用计算器求 345 + 21.3 的值的按键顺序是:
345 + 21.3
键入:
屏幕显示:
例1

3
4
5
+
2
3
.
1
(小数)
用计算器求 345 + 21.3 的值.
用计算器求 345 + 21.3 的值的按键顺序是:
345 + 21.3
键入:
屏幕显示:
例1

3
4
5
+
2
3
.
1
或者
≈ 是 键的第二功能,启用第二功能,需要先按 键.
(≈)
键入:
屏幕显示:
105.3-243
1
0
5
-
2
3
4
3
.
用计算器求 31.2÷(-0.4)的值.
键入:
屏幕显示:
-78
所以
31.2÷(-0.4)=-78.
例2

1
0
2
4
3
.
÷
.
(1)输入 0.4 时,也可以省去小数点前的 0,按 即可.
4
.
(2)输入负数,如输入 -5 时,可以按 ,也可以按 .
5
-
5
(3)在紧接着 键前面的右括号键 可以不按.
8.2×(-4.3)÷2.5
键入:
屏幕显示:
8
.
2
3
4
×
.
2
÷
.
5
用计算器求 62.2+4×7.8 的值.
这是加法和乘法的混合运算.对于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就会按要求算出结果.因此,本题的按键顺序是:
显示结果为 93.4,所以
62.2+4×7.8 = 93.4.
例3

6
2
2
+
4
8
.
7
.
×
按键顺序为:
9
.
2
2
4
×
.
2
÷
4
7
÷
结果为:2
用计算器求 2.73 的值.
显示结果为 19.683,所以
2.73 = 19.683.
例4

用计算器求 2.73 的值,可以使用乘方的专用键 .按键顺序是:
.
2
7
3
使用专用键 时,可以先输入底数,再按此键,最后输入指数;也可以先按 ,再输入底数,然后按 ,之后再输入指数,最后按 求解.
底数→
→指数
→底数→
→指数

1.按例 4 的方法,用计算器求 6.35 的值.
2.用计算器求本节开头所提问题中圆柱的体积.(精确到 1 cm3)
结果为:9924.36543
按键顺序为:
1.
.
6
3
5
1.按例 4 的方法,用计算器求 6.35 的值.
2.用计算器求本节开头所提问题中圆柱的体积.(精确到 1 cm3)
≈ 119(cm3)
答:这个圆柱的体积为 119 立方厘米.
π × 2.322 × 7.06
2.
1.用计算器计算:
(1)27 + 308; (2)0.75 + 32.04;
(3)3.65 - 72.7; (4)- 97.9 + 34.8;
(5)- 43 - ( - 28 ); (6)0.147×63;
(7) 36×125; (8)84 ÷ ( - 24 );
(9)76÷ ( - 0.19 ); (10)( - 0.125 )×( - 18 );
(11)83 + 139 - 328 + 512; (12)- 3.14 + 5.76 - 7.19;
(13)2.5×76 ÷ ( - 0.19 ); (14) - 125 × 0.42÷( - 7 ).
巩固练习
【教材P70 练习 第1题】
= 335
= 32.79
= - 69.05
= - 63.1
= - 15
= 9.261
= 4500
= - 3.5
= - 400
= 2.25
= 406
= - 4.57
= - 1000
= 7.5
2.用计算器计算:
(1)23×15 + 4; (2)50÷2 - 20×3;
(3)25×3×2 + ( - 127 ); (4)0.84÷4 + 0.79×2;
(5)- 24×2 + 15÷0.75; (6)1.83;
(7)- 0.124; (8)9.32;
(9)56; (10)( - 3 )7.
= 349
= - 35
= 23
= 1.79
= - 28
= 5.832
= - 0.00020736
= 86.49
= 15625
= - 2187
【教材P70 练习 第2题】
3.用计算器计算:
(1)2.6×3 - ( - 3 )4;
(2)4.52×3 - ( - 24)÷8;
(3)4 + 22×7 - ( - 3 )×6.
= - 73.2
= 63.75
= 50
【教材P70 练习 第3题】
知识点1 计算器的使用方法
1.计算器上 键的功能是( )
D
A.开启计算器 B.计算乘方
C.清除刚刚输入的内容 D.显示计算结果
返回
2.计算器上 键的功能是( )
B
A.执行第一功能 B.执行第二功能
C.切换为小数格式 D.计算乘方
返回
知识点2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3.用计算器计算 的按键顺序是( )
D
A. B.
C. D.
返回
4.在计算器上按键 ,显示的结果是_____.
返回
5.(8分)用计算器计算(写出按键顺序)
(1) ;
解:按键顺序为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 .
则 .
(2) .
解:按键顺序为
,计算器显示的结果为
.则 .
返回
6.在计算器上按照如图所示的程序进行操作.
下表中的与 分别是输入的6个数及相应的计算结果:
0 1 2 3
1 4 7 10
当在计算器上输入的的值为时,计算器显示的 的值为( )
D
A. B. C.26 D.
返回
1.怎样使用计算器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
对于加、减、乘、除和乘方的混合运算,只要按算式的书写顺序输入,计算器会按要求算出结果.
2.怎样使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
使用计算器求一个数的正整数次幂,可以使用乘方的专用键来进行计算.
3.使用计算器进行运算,一定要注意按键的顺序.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