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六校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六校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六校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写对字,用对词,你可以吗?……识字写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夫。
1.(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lù) 嗜好(shì) 韵味(yùn) 鳞爪(línɡ)
B.垂蔓(wàn) 幽深(yōu) 眼睑(liǎn) 平衡(hénɡ)
C. 雏鸟(chú) 眼眸(mò) 上卿(qīnɡ) 削弱(xiāo)
D. 冠军(ɡuàn) 侵略(qīn) 岔道(chà) 勉强(qiǎnɡ)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同心协力 无价之宝 众心拱月 不计齐数
B.难以置信 无穷无尽 天南海北 千真万确
C.振天动地 承家立业 相依为命 举世闻名
D.金壁辉煌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完壁归赵
3.(3分)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计其数(计划)
B. 紧走搭石慢过桥(动作先后密切接连)
C. 举世闻名(全)
D.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4.(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铭记为今日之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饮水思源)
B.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学习上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终成绩不能陪你演戏。”(得过且过)
C.老乡激动地握着红军战士的手:“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左顾右盼)
D.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样损人利己的事,我们不能干。(直言不讳)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B.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帮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要学会感恩。
C.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很好,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
D.据说,他这个人为人圆滑,而且足智多谋,要小心提防。
6.(3分)下列词语中,“酬”的意思与“酬报”一词中的“酬”相同的是(  )
A.应酬 B.酬谢 C.酬和 D.壮志未酬
7.(3分)下列句子中“温暖”的意思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听了这件事,妈妈的心里温暖了许多。
B.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C.幸福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份好心情,是温暖的关爱。
D.春天像个闹钟,叫醒正在冬眠的动物,还带来温暖的太阳。
二、梳理与探究阅读能提高我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我们学习阅读策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梳理,请你根据你的阅读收获,完成下面问题!学习贵在温故知新,经常“回头看”很有好处。阅读下面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8.(3分)请你选出下面顿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水浒传》中的人物,如鲁智深、林冲、武松,都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
B.妈妈给桌子上的果盘里摆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如苹果、橘子、香蕉、梨等。
C.这三张照片分别是从这间小院的东面、西面、南面进行拍摄的。
D.我的笔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文化有关的内容、一类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
9.(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B.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C.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10.(3分)关于阅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回读。
B.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想,这样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边读边思,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熟能生巧,我们要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看得快,想得快。
11.(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B.《题临安邸》前两句写了西湖的秀丽、杭州的繁华,流露出诗人对美景的赞赏之情。
C.《少年中国说》(节选)运用一组排比句向我们阐述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间的关系,勉励中国少年为建设少年中国而努力。
D.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要读出情感的变化。
12.(3分)下列对这段话关键信息的提取,最准确的一项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高铁环境污染小。
B.高铁噪音低。
C.喷气客机环境污染大。
D.喷气客机破坏生态平衡。
三、填空题。
13.(3分)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惜时奋进】
李明沉浸于手机游戏不能自拔,我们可以用名将岳飞的话来激励他:    ,白了少年头,    。
(2)【家国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    ”是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殷殷希望;“我劝天公重抖擞,    ”是龚自珍希望能有杰出人才来挽救国家的愿望;“山外青山楼外楼,    ”是林升对统治者的声声谴责。
14.(3分)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悠然自得:   
(2)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病句)
   
(3)海力布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改为转述句)
   
四、阅读与鉴赏一般情况下,不论哪种文体,阅读都需要一定的速度,动口、动脑、动手、动心结合起来,在品读中感悟,在实践中运用……“阅读与鉴赏”开始啦!整本书阅读。
15.天星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正在开展“讲民间故事”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吧。
(1)要想把民间故事讲得生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多选)
A.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B.细致描绘人物形象
C.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情
D.可以改变故事情节。
(2)下列不属于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A.《白蛇传》
B.《孟姜女哭长城》
C.《叶公好龙》
D.《牛郎织女》
(3)读下面的故事,用一句话概述故事大意。
孟姜女走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庙去了。破庙挺大,但里面只有半人高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个年轻女子,怕得不得了,可是她也顾不上这些了,找了个旮旯就睡了。
   
(4)民间故事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小文同学做了一张阅读收获卡,请你根据你的阅读收获也做一张吧!(自选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除外。)
阅读收获卡 阅读收获卡
题目:孟姜女哭长城 题目:   
主要人物:孟姜女 主要人物:   
不可思议的情节:孟姜女得知丈夫范喜良被埋在了城墙里,悲痛欲绝,大哭了三天三夜,竟将长城哭倒了八百里。城墙里露出了丈夫的尸骨。 不可思议的情节:   
16.小古文鉴赏。
鲁有执①长竿入城门者,初②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③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执:握,持,拿。②初:开始时。③计:计谋,办法。
(1)“俄有老父至”的意思是(    )
A.来了一位俄国的老人。
B.不一会儿,他父亲来了。
C.不一会儿,来了一位老人。
(2)短文中,“遂依而截之”的“遂”应理解为(    )最合适。
A.于是,就
B.成
C.顺心
D.称意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徐渭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他的诗,被袁宏道尊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问题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水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问题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你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竹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上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着竹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文章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_______”上。
(2)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问题来考徐文长?
   
(3)徐文长怎样解决了伯父给他出的两个难题?请用“_______”画出来。
(4)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请写一写。
   
(5)复述故事可以“添油加醋”,当徐文长顺利解决了伯父给他出的第一个难题时,伯父会怎么想呢?请你在尊重文章原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一写。
   
四、表达与交流这里是“妙笔生花”的舞台!这段时间,我们学习借助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结合事物或事件写出人物特点,请运用你所学方法大显身手吧。妙笔生花。
18.班级准备举办“心爱之物”展会,同学们都在积极地准备。为确保展会有序进行,雯雯负责制定展会公约,请你从以下角度,对公约进行补充,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角度:个人行为、参展物品、展会环境等
“心爱之物”展会公约
公约目标:维护展会秩序,保证展会有序进行,圆满结束。
具体内容:①入展会现场,不得大声喧闹,四处乱跑;
②   
③   
19.展会的最后设立了“心爱之物”投稿箱。请阅读下面的投稿规则,利用这次推荐你的“心爱之物”。
投稿题目:我的童年“玩伴”
投稿要求:①写作对象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也可以是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事物;②内容充实,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4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投稿时间:2024年11月1日——2024年11月10日。
2024-2025学年山东省滨州市沾化六校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答案 D B A C D B D D D A B
题号 12
答案 A
一、写对字,用对词,你可以吗?……识字写字是学习语文的基本功夫。
1.(3分)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白鹭(lù) 嗜好(shì) 韵味(yùn) 鳞爪(línɡ)
B.垂蔓(wàn) 幽深(yōu) 眼睑(liǎn) 平衡(hénɡ)
C. 雏鸟(chú) 眼眸(mò) 上卿(qīnɡ) 削弱(xiāo)
D. 冠军(ɡuàn) 侵略(qīn) 岔道(chà) 勉强(qiǎnɡ)
【解答】A.有误,“鳞爪”的“鳞”读音是“lín”。
B.有误,“蔓”读“màn”时,多用于合成词,如“蔓草”“蔓延”等;读“wàn”时,指细长能缠绕的茎,如“瓜蔓儿”,“垂蔓”指细长的茎蔓,所以应读“màn”。“眼睑”的“睑”读音是“jiǎn”。
C.有误,“眼眸”的“眸”读音是“móu”。“削”读“xuē”时,有减少、减弱的意思;读“xiāo”时,一般指用刀斜着去掉物体的表层。“削弱”指力量、势力减弱,所以“削”读“xuē”。
D.正确。
故选:D。
2.(3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同心协力 无价之宝 众心拱月 不计齐数
B.难以置信 无穷无尽 天南海北 千真万确
C.振天动地 承家立业 相依为命 举世闻名
D.金壁辉煌 亭台楼阁 诗情画意 完壁归赵
【解答】A.众心拱月——众星拱月,比喻许多人共同簇拥一个人。不计齐数——不计其数,没有办法计算它的数目。表示极多。
B.正确。
C.振天动地——震天动地,震动了天地。形容声势浩大或气势雄伟。承家立业——成家立业,成家:组成家庭,即结婚。立业:建立事业。指组成家庭,并在事业上有所成就。也指建立家业。
D.金壁辉煌——金碧辉煌,完形容建筑装饰华丽,光彩耀眼的样子。壁归赵——完璧归赵,完:完整无缺。璧:古代一种玉器。赵:指战国时的赵国。比喻把原物完好无损地归还原主。
故选:B。
3.(3分)下列对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计其数(计划)
B. 紧走搭石慢过桥(动作先后密切接连)
C. 举世闻名(全)
D.九州生气恃风雷(依靠)
【解答】A.不正确。不计其数:没法计算数目,形容很多。其中“计”的意思是“计算”,而不是“计划”,该选项解释错误。
BCD.正确。
故选:A。
4.(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俗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我们吃水不忘挖井人,永远铭记为今日之幸福而牺牲的革命先烈。(饮水思源)
B.爸爸语重心长地对小明说:“学习上不能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最终成绩不能陪你演戏。”(得过且过)
C.老乡激动地握着红军战士的手:“我们盼星星盼月亮,总算把你们盼来了。”(左顾右盼)
D.咱们打开天窗说亮话吧,这样损人利己的事,我们不能干。(直言不讳)
【解答】A、加点的俗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意思相同。
B、加点的俗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意思相同。
C、加点字“盼星星盼月亮”的意思是形容对某人的殷切期盼,成语“左顾右盼”意思是向左右两边看,两者的意思不同。
D、加点的俗语与括号内的成语意思相同。
故选:C。
5.(3分)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秦始皇陵兵马俑举世闻名,吸引了众多中外游客。
B.我们不能把别人的帮助看作是理所当然的事,要学会感恩。
C.这个地方的社会风气很好,人人路不拾遗,家家夜不闭户。
D.据说,他这个人为人圆滑,而且足智多谋,要小心提防。
【解答】A.举世闻名:全世界都知道。形容非常著名。与语境相符。
B.理所当然:按道理应该这样。与语境相符。
C.路不拾遗:东西掉在路上没有人捡走据为己有。形容社会风气良好。与语境相符。
D.足智多谋:富有智慧,善于谋划。与语境不相符。
故选:D。
6.(3分)下列词语中,“酬”的意思与“酬报”一词中的“酬”相同的是(  )
A.应酬 B.酬谢 C.酬和 D.壮志未酬
【解答】在“酬报”中,“酬”的意思是用财物报答。
A.不相同,在“应酬”中,“酬”主要意思是交际往来,如“他今天有很多应酬”,和“酬报”中的“酬”意思不同。
B.相同,在“酬谢”中,“酬”是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的意思,和“酬报”中用财物报答的意思一致,例如“他拿出重金酬谢恩人”。
C.不相同,在“酬和”中,“酬”是用诗词应答的意思,比如“他们以诗酬和”,与“酬报”的含义不同。
D.不相同,在“壮志未酬”中,“酬”是实现的意思,如“他空有一腔抱负,却壮志未酬”,和“酬报”中的“酬”意思不一样。
故选:B。
7.(3分)下列句子中“温暖”的意思与其他句子不同的一项是(  )
A.听了这件事,妈妈的心里温暖了许多。
B.我们都有一个温暖的家。
C.幸福是积极的生活态度,是一份好心情,是温暖的关爱。
D.春天像个闹钟,叫醒正在冬眠的动物,还带来温暖的太阳。
【解答】温暖:有两个意思,一个是“暖和”。一个是“使感到温暖”。
A、B、C“温暖”意思是“使感到温暖”;
D.“温暖”意思是“暖和”。
故选:D。
二、梳理与探究阅读能提高我们的理解和表达能力,我们学习阅读策略、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这些都需要我们认真梳理,请你根据你的阅读收获,完成下面问题!学习贵在温故知新,经常“回头看”很有好处。阅读下面各题,选择正确答案。
8.(3分)请你选出下面顿号使用有误的一项(  )
A.《水浒传》中的人物,如鲁智深、林冲、武松,都有其鲜明的性格特点。
B.妈妈给桌子上的果盘里摆着各种各样的水果,如苹果、橘子、香蕉、梨等。
C.这三张照片分别是从这间小院的东面、西面、南面进行拍摄的。
D.我的笔记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与文化有关的内容、一类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
【解答】A、B、C正确。
D.错误,“一类是与文化有关的内容”和“一类是与教育有关的内容”是两个并列的句子,它们之间不是词语的并列关系,不能用顿号分隔,应将顿号改为逗号。
故选:D。
9.(3分)下列句子中,没有运用对比手法的一项是(  )
A.用功学习的人把阅读当成乐趣,懒于进取的人却把阅读当成烦事。
B.对人类来说,地球是庞然大物,而对宇宙来说,地球只是一粒沙,是微乎其微的。
C.苏州园林与北京的园林不同,极少使用彩绘。
D.农民们都说:“看见这样鲜绿的苗,就嗅出白面包的香味来了。”
【解答】A、B、C都运用了对比的手法。
D.这个句子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从视觉联系到了嗅觉。
故D项写法与其他选项不同。
故选:D。
10.(3分)关于阅读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
A.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尽量一个字一个字地读,不要回读。
B.阅读时,遇到不懂的词语,可以联系上下文猜想,这样也可以提高阅读的速度。
C.读得快还要想得快,要做到边读边思,抓住关键词句,才能及时捕捉有用的信息。
D.熟能生巧,我们要不断练习,努力做到看得快,想得快。
【解答】A.有误,为了提高阅读速度,我们要集中注意力,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读,尽量不要回读。
B、C、D正确。
故选:A。
11.(3分)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我们借助资料了解写作背景,可以更深入地理解课文蕴含的情感。
B.《题临安邸》前两句写了西湖的秀丽、杭州的繁华,流露出诗人对美景的赞赏之情。
C.《少年中国说》(节选)运用一组排比句向我们阐述了少年中国与中国少年间的关系,勉励中国少年为建设少年中国而努力。
D.朗读《圆明园的毁灭》时要读出情感的变化。
【解答】ACD.正确。
B.有误,《题临安邸》前两句“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表面写西湖秀丽、杭州繁华,实则是对南宋统治者偏安一隅、沉迷享乐的批判,并非单纯流露出对美景的赞赏之情。
故选:B。
12.(3分)下列对这段话关键信息的提取,最准确的一项是(  )
电气化高速铁路基本上消除了粉尘、煤烟和其他废气污染。噪音比高速公路约低5~10分贝。而喷气客机要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硫等污染物质,它们在大气中造成大面积酸雨,严重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
A.高铁环境污染小。
B.高铁噪音低。
C.喷气客机环境污染大。
D.喷气客机破坏生态平衡。
【解答】阅读语段可知,这段话对把“电气化高速铁路”和“喷气客机”进行比较,说明了电气化高速铁路环境污染小。
故选:A。
三、填空题。
13.(3分)把下面的内容补充完整。
(1)【惜时奋进】
李明沉浸于手机游戏不能自拔,我们可以用名将岳飞的话来激励他: 莫等闲  ,白了少年头, 空悲切  。
(2)【家国情怀】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是陆游至死不忘收复失地、渴望统一祖国的殷殷希望;“我劝天公重抖擞, 不拘一格降人材  ”是龚自珍希望能有杰出人才来挽救国家的愿望;“山外青山楼外楼, 西湖歌舞几时休  ”是林升对统治者的声声谴责。
【解答】(1)出自岳飞的《满江红 写怀》。书写时注意“莫”“等”“悲”的正确写法。
(2)分别出自宋朝诗人陆游的古诗作品《示儿》;龚自珍的《己亥杂诗 其二百二十》;宋代诗人林升的《题临安邸》。书写时注意“祭”“翁”“降”“湖”“舞”的正确写法。
故答案为:
(1)莫等闲 空悲切;
(2)家祭无忘告乃翁 不拘一格降人材 西湖歌舞几时休。
14.(3分)按要求写句子。
(1)照样子,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境表现出来。
例:左右为难:大家说秦王不过是想把和氏璧骗到罢了,不能上他的当;可要是不答应又怕他派兵来进攻。
悠然自得: 夏天的夜晚,爷爷躺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旁边放着冒着热气的茶。爷爷一边听戏,一边摇着蒲扇,喝着热茶,真是快乐无比! 
(2)听了报告,受到了深刻的教育。(修改病句)
 听了报告,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海力布说:“我可以发誓,我说的话千真万确。”(改为转述句)
 海力布说,他可以发誓,他说的话千真万确。 
【解答】(1)考查了句子仿写。完成时要注意分析所给例句,根据题目要求进行合理的想象后写话。悠然自得:形容安闲舒适,自得其乐的样子。如:夏天的夜晚,爷爷躺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旁边放着冒着热气的茶。爷爷一边听戏,一边摇着蒲扇,喝着热茶,真是快乐无比!
(2)考查了修改病句。缺少主语,加上“我”。
(3)考查了改为转述句。把“我”改为“他”,冒号改为逗号,去掉引号。
故答案为:
(1)夏天的夜晚,爷爷躺在葡萄架下的躺椅上,旁边放着冒着热气的茶。爷爷一边听戏,一边摇着蒲扇,喝着热茶,真是快乐无比!
(2)听了报告,我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3)海力布说,他可以发誓,他说的话千真万确。
四、阅读与鉴赏一般情况下,不论哪种文体,阅读都需要一定的速度,动口、动脑、动手、动心结合起来,在品读中感悟,在实践中运用……“阅读与鉴赏”开始啦!整本书阅读。
15.天星小学五年级的同学正在开展“讲民间故事”活动。请你也来参加吧。
(1)要想把民间故事讲得生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BC  (多选)
A.适当添加人物对话
B.细致描绘人物形象
C.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情
D.可以改变故事情节。
(2)下列不属于民间故事的一项是  C 
A.《白蛇传》
B.《孟姜女哭长城》
C.《叶公好龙》
D.《牛郎织女》
(3)读下面的故事,用一句话概述故事大意。
孟姜女走到了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荒野野外,天也黑了,人也乏了,就奔破庙去了。破庙挺大,但里面只有半人高的荒草和龇牙咧嘴的神像。她孤零零的一个年轻女子,怕得不得了,可是她也顾不上这些了,找了个旮旯就睡了。
 孟姜女独自夜宿破庙。 
(4)民间故事有很多不可思议的地方,小文同学做了一张阅读收获卡,请你根据你的阅读收获也做一张吧!(自选民间故事,《猎人海力布》《牛郎织女》除外。)
阅读收获卡 阅读收获卡
题目:孟姜女哭长城 题目: 《田螺姑娘》 
主要人物:孟姜女 主要人物: 谢端、田螺姑娘 
不可思议的情节:孟姜女得知丈夫范喜良被埋在了城墙里,悲痛欲绝,大哭了三天三夜,竟将长城哭倒了八百里。城墙里露出了丈夫的尸骨。 不可思议的情节: 谢端在田间捡到一个田螺,带回家后,田螺里的田螺姑娘会在他外出劳作时变成人形,悄悄为他做饭、收拾家务,在被谢端发现真实身份后才说明自己是天帝派来帮助他的。 
【解答】(1)考查文体知识。要把民间故事讲得生动,需从多个方面入手,但要遵循一定原则:①适当添加人物对话,人物对话能直接展现人物的性格、想法和情绪,让故事中的人物更鲜活,增强故事的现场感和感染力,使听众更容易代入故事情境。故正确。②细致描绘人物形象,通过对人物的外貌、穿着、神态等进行细致描绘,能让听众在脑海中清晰地勾勒出人物的模样,使人物更加立体,故事也更具画面感。故正确。③配上相应的动作表情,讲述者在讲述过程中配上与故事内容相应的动作和表情,能从视觉等方面辅助表达,进一步吸引听众的注意力,让故事的呈现更加生动有趣。故正确。④可以改变故事情节,民间故事往往有其固定的情节和文化内涵,这些情节是经过长期传承形成的,改变故事情节会破坏民间故事本身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也违背了民间故事传承的意义。故错误。综上所述,①②③的说法正确。故选:A。
(2)考查文体知识。民间故事是民间文学中的重要题材之一。从广义上讲,民间故事就是劳动人民创作并传播的、具有虚构内容的散文形式的口头文学作品,是所有民间散文作品的统称,有的地方又叫“瞎话”“古话”“古经”等等。民间故事是从远古时代起就在人们口头流传的一种以奇异的语言和象征的形式讲述人与人之间的种种关系,题材广泛而又充满幻想的叙事体故事。民间故事从生活本身出发,但也并不局限于实际情况以及人们认为真实的和合理范围之内。它们往往包含着自然的、异想天开的成分。寓言故事是含有讽喻或明显教训意义的故事,是文学体裁的一种。它的结构简短,多用借喻手法,使富有教训意义的主题或深刻的道理在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寓言的故事情节设置的好坏关系到寓言的未来。通过分析可知,ABD三项均为民间故事;C项为寓言故事。故选:C。
(3)考查实践作业。针对写人叙事类的文章,我们可以采用六要素串联法来概括文章内容,即抓住“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经过、结果”六个要素,串成一句话即可。
(4)考查实践作业。要完成这张阅读收获卡,需先选取合适的民间故事,再提炼主要人物与不可思议情节。
故答案为:
(1)A;
(2)C;
(3)孟姜女独自夜宿破庙。
(4)《田螺姑娘》
谢端、田螺姑娘
谢端在田间捡到一个田螺,带回家后,田螺里的田螺姑娘会在他外出劳作时变成人形,悄悄为他做饭、收拾家务,在被谢端发现真实身份后才说明自己是天帝派来帮助他的。
16.小古文鉴赏。
鲁有执①长竿入城门者,初②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③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执:握,持,拿。②初:开始时。③计:计谋,办法。
(1)“俄有老父至”的意思是( C  )
A.来了一位俄国的老人。
B.不一会儿,他父亲来了。
C.不一会儿,来了一位老人。
(2)短文中,“遂依而截之”的“遂”应理解为( A  )最合适。
A.于是,就
B.成
C.顺心
D.称意
(3)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做事不能死板地循规蹈矩,更不能好为人师  。
【解答】(1)考查句子翻译。“俄”的意思是“不久,不一会儿”;“老父”指“老人”(在古文中,“父”可用来对老年男子的尊称);“至”是“到,到来”的意思。故“俄有老父至”的意思是“不一会儿,来了一位老人”。故选:C。
(2)考查字词解释。“遂依而截之”的意思是“于是(鲁人)依照(老人的办法)把长竿截断了”。“遂”在这里表示承接关系,可理解为“于是,就”。故选:A。
(3)考查情感主旨。故事里,鲁人拿着长竿进城门,竖着、横着都进不去,却想不到灵活变通,比如把长竿斜着拿进去。而老人出的主意是把长竿截断,这是一种看似解决问题,实则破坏了长竿的做法,也体现出老人并非真的有智慧,只是想当然。所以这个故事告诉我们,遇到问题时要懂得灵活变通,多角度思考,同时也要警惕那些看似有经验,实则给出错误建议的人,不能盲目听从别人的意见,要自己动脑筋分析。示例:遇到问题要懂得灵活变通,多角度思考,不能盲目听从他人意见,要结合实际情况找到恰当的解决办法。
故答案为:
(1)C;
(2)A;
(3)做事不能死板地循规蹈矩,更不能好为人师。
17.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练习。
 聪明的徐文长 
徐渭字文长,浙江绍兴人,明代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诗文、戏剧、书画等方面都独树一帜,他的诗,被袁宏道尊为明代第一;他的戏剧,受到汤显祖的极力推崇;至于绘画,他更是我国艺术史上成就最为突出的人物之一。
徐文长从小就善于动脑筋思考,他聪明、机智,也充满了情趣。
徐文长的伯父很喜欢他,时常想些问题逗他玩,考他的思考能力。有一次,伯父领着徐文长来到一座贴着水面、桥身既窄又软的竹桥边,把两个水桶装满了水,对徐文长说:“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
少年徐文长想了一下,就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水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伯父还想用一个更难的问题把徐文长难倒。他说:“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你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竹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上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
伯父想,这下徐文长就没有办法了。
但徐文长摸了摸后脑勺,马上就想出了取礼物的方法。只见他拿着竹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伯父不禁拍手称赞:“真是聪明的徐文长啊!”
(1)给文章加上一个标题,写在文前“_______”上。
(2)伯父想了两个什么问题来考徐文长?
 提着两个装满水的桶通过又窄又软的桥;拿到吊在长竹竿顶端的礼物。 
(3)徐文长怎样解决了伯父给他出的两个难题?请用“_______”画出来。
(4)徐文长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请写一写。
 徐文长善于动脑筋思考,面对难题能灵活应变,这种聪明机智、积极思考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复述故事可以“添油加醋”,当徐文长顺利解决了伯父给他出的第一个难题时,伯父会怎么想呢?请你在尊重文章原意的基础上,发挥想象写一写。
 伯父心想:这孩子可真聪明,我本以为这竹桥又窄又软,提着满桶水很难过去,没想到他能想到利用水的浮力,轻松解决问题,看来不能小看他,得再想个更难的问题考考他。 
【解答】(1)考查给文章加标题。
标题是标明文章、作品等内容的简短语句,它可以使读者了解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主旨。比如可以直接点明文章核心人物徐文长,且突出他聪明的特点。答案不唯一。
(2)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
结合“我想考考你,你能提着这两桶水过桥,我就送你一件礼物”“‘既然你过了桥,礼物我当然要给你,但你必须要按我的要求去取礼物。’说着,他就把那件礼物吊到一根长竹竿顶上,并且告诉徐文长:‘你既不能站上凳子之类的高地方去取,也不能把竹竿横下来。’”可知,伯父想了这两个问题来考徐文长:提着两个装满水的桶通过又窄又软的桥;拿到吊在长竹竿顶端的礼物。
(3)考查找关键词句。
我们可以从以下句子找到答案:①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水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②他拿着竹竿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4)考查形象分析。
同学们在做此类题目时,要仔细阅读原文,深刻理解原文内容。通过阅读原文我们知道,徐文长在面对伯父出的难题时,没有退缩,而是积极思考,灵活运用身边的条件,比如利用水的浮力、井的高度来解决问题,这种善于思考、灵活应变的品质,对我们在生活和学习中遇到困难时,积极寻找解决办法有很好的借鉴意义。
(5)考查扩展写话。
结合文章中伯父想考徐文长的意图,以及徐文长顺利解决第一个难题的表现,想象伯父的心理活动。伯父原本觉得难题能难住徐文长,结果徐文长轻松解决,所以会既惊讶于他的聪明,又想着继续考验他,这样的想象符合文章中伯父对徐文长的态度以及故事发展逻辑。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同学们言之有理即可。
故答案为:
(1)聪明的徐文长;
(2)提着两个装满水的桶通过又窄又软的桥;拿到吊在长竹竿顶端的礼物。
(3)脱下鞋,用两根绳子把水桶系住,然后再把装满了水的木桶放到水里,就这样他提着两根绳子走过了竹桥。
他拿着竹竿走到一口井边,然后把竹竿向井里放,当竹竿顶快到井口时,他就顺利地拿到了那件礼物。
(4)徐文长善于动脑筋思考,面对难题能灵活应变,这种聪明机智、积极思考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
(5)伯父心想:这孩子可真聪明,我本以为这竹桥又窄又软,提着满桶水很难过去,没想到他能想到利用水的浮力,轻松解决问题,看来不能小看他,得再想个更难的问题考考他。
四、表达与交流这里是“妙笔生花”的舞台!这段时间,我们学习借助事物表达自己的情感、结合事物或事件写出人物特点,请运用你所学方法大显身手吧。妙笔生花。
18.班级准备举办“心爱之物”展会,同学们都在积极地准备。为确保展会有序进行,雯雯负责制定展会公约,请你从以下角度,对公约进行补充,在横线上填写相关内容。
角度:个人行为、参展物品、展会环境等
“心爱之物”展会公约
公约目标:维护展会秩序,保证展会有序进行,圆满结束。
具体内容:①入展会现场,不得大声喧闹,四处乱跑;
② 观赏他人参展物品时,需经过物品所有者同意,不随意触摸、评论。 
③ 若要对参展物品进行拍摄记录,应事先征得物品所有者的许可。 
【解答】从个人行为、参展物品、展会环境等角度来补充公约,是为了全方位保障“心爱之物”展会有序、顺利开展。
“对待参展物品,要轻拿轻放,爱护有加,不可随意损坏或擅自拿走”,参展物品是同学们的心爱之物,具有特殊意义与价值。轻拿轻放、爱护且不随意损坏或拿走,能保护物品所有者的权益,让大家放心展示自己的宝贝,也体现对他人的尊重。
“保持展会环境整洁,不随意丢弃垃圾,离场时将个人物品及垃圾带走”,良好的展会环境能提升参展体验。不随意丢垃圾,离场带走个人物品和垃圾,有助于维持场地干净整洁,方便后续活动开展,也展现同学们的文明素养。
故答案为:
②观赏他人参展物品时,需经过物品所有者同意,不随意触摸、评论。
③若要对参展物品进行拍摄记录,应事先征得物品所有者的许可。
19.展会的最后设立了“心爱之物”投稿箱。请阅读下面的投稿规则,利用这次推荐你的“心爱之物”。
投稿题目:我的童年“玩伴”
投稿要求:①写作对象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动物、植物,也可以是学习用品、生活用品等事物;②内容充实,要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③不少于400字,不得抄袭,不要套作。
投稿时间:2024年11月1日——2024年11月10日。
【解答】范文:
我的童年“玩伴”
在我的童年时光里,有一个毛茸茸的身影始终陪伴着我,它就是我家的猫咪咪咪。咪咪刚来我家的时候,还是一只小奶猫,巴掌大小,浑身雪白,像一团蓬松的棉花。那水汪汪的大眼睛,犹如两颗黑宝石,滴溜溜地转着,对周围的一切都充满了好奇。
记得有一次,我在院子里玩耍,咪咪像个小跟屁虫似的紧紧跟在我身后。我随手捡起一根小树枝,在空中挥舞,咪咪一下子就来了兴致,上蹿下跳地想要抓住树枝,那敏捷的身姿,活像一个小小的运动健将。它时而高高跃起,时而快速奔跑,嘴里还发出“喵喵”的叫声,仿佛在说:“看我多厉害,一定能抓住它!”玩累了,咪咪就会乖巧地趴在我的脚边,眯着眼睛,享受着阳光的温暖。
还有一个寒冷的冬夜,我因为考试没考好,心情格外低落,独自坐在房间里默默流泪。咪咪似乎察觉到了我的不开心,轻轻跳上床,缓缓走到我身边,用它那柔软的脑袋蹭了蹭我的手,然后静静地趴在我的腿上,发出轻柔的呼噜声。那一刻,我感受到了无尽的温暖和安慰,仿佛所有的烦恼都被咪咪驱散了。随着时间的流逝,咪咪慢慢长大了,可我们之间的感情却丝毫未减。
每天放学回家,咪咪总是第一个冲到门口迎接我,在我脚边不停地打转,嘴里发出亲昵的叫声,让我一天的疲惫瞬间消散。
如今,咪咪已经不在了,但它却永远活在我的记忆里。它是我童年最亲密的“玩伴”,是它给我的童年带来了无尽的欢乐和温暖,那些与咪咪相伴的美好时光,将永远是我心中最珍贵的宝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