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 有理数的概念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1 有理数的概念 课件(共24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4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2.1 有理数的概念
副标题:梳理数的分类 理解有理数本质
背景图:以数系分类树状图为背景,从 “数” 的根部延伸出 “有理数” 主干,再分支为整数、分数等子类别,每个类别标注典型数字示例,直观呈现数的分类逻辑
幻灯片 2:目录
数的扩充与有理数的引入
有理数的定义
有理数的分类标准
有理数分类的两种方式
有理数相关概念辨析
典型例题解析
易错点警示与注意事项
课堂练习巩固
课堂小结与作业布置
幻灯片 3:数的扩充与有理数的引入
数的发展历程:
小学阶段:我们学习了自然数(如 0、1、2、3…)和分数(如\(\frac{1}{2}\)、3.5),这些数能表示一些具体的量,但无法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引入负数后:数的范围扩充到了正数、0 和负数,其中正数包括正整数和正分数,负数包括负整数和负分数。
问题提出:
这些数(正整数、0、负整数、正分数、负分数)之间有什么共同特征?能否将它们归为同一类数?
像\( \)这样的数是否也属于这一类数?
幻灯片 4:有理数的定义
定义内容:
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解读:
整数包括正整数、0 和负整数(如 1、2、0、-1、-3)。
分数包括正分数和负分数(如\(\frac{1}{2}\)、3.5、-\(\frac{3}{4}\)、-0.75)。
有理数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即分数形式\(\frac{p}{q}\),其中\(p\)、\(q\)为整数且\(q 0\))。
实例验证:
整数可以表示为分数:5=\(\frac{5}{1}\),0=\(\frac{0}{1}\),-3=\(\frac{-3}{1}\)。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为分数:0.5=\(\frac{1}{2}\),3.2=\(\frac{16}{5}\),0.\(\dot{3}\)=\(\frac{1}{3}\)。
结论:整数和分数都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因此统称为有理数。
幻灯片 5:有理数的分类标准
分类核心原则:
按数的结构特征分类:根据数是否为整数或分数进行分类。
按数的正负性质分类:根据数是正数、0 还是负数进行分类。
分类注意事项:
分类要做到 “不重不漏”:每个数必须属于且仅属于一个类别。
0 的特殊性:0 是整数,但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分类时需单独列出。
分数的广义性: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它们都可以化为分数形式。
幻灯片 6:有理数分类的两种方式
方式一:按整数和分数分类:
有理数
├─ 整数
│ ├─ 正整数(如1、2、3…)
│ ├─ 0
│ └─ 负整数(如-1、-2、-3…)
└─ 分数
├─ 正分数(如\(\frac{1}{2}\)、3.5、0.333…)
└─ 负分数(如-\(\frac{3}{4}\)、-2.7、-0.\(\dot{6}\))
方式二:按正负性质分类:
有理数
├─ 正有理数
│ ├─ 正整数(如1、2、3…)
│ └─ 正分数(如\(\frac{1}{2}\)、3.5…)
├─ 0
└─ 负有理数
├─ 负整数(如-1、-2、-3…)
└─ 负分数(如-\(\frac{3}{4}\)、-2.7…)
分类对比:
两种分类方式的逻辑不同,但涵盖的数完全一致。
按整数和分数分类更能体现有理数的结构本质,按正负性质分类便于研究数的符号特征。
幻灯片 7:有理数相关概念辨析
整数与分数的区别:
整数:没有分母(或分母为 1)的有理数,如 - 5、0、7。
分数:分子和分母都是整数且分母不为 1 的有理数,如\(\frac{2}{3}\)、-0.6(可化为 -\(\frac{3}{5}\))。
注意: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属于分数,因为它们能化为分数形式。
有理数与非有理数的区别:
有理数: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frac{p}{q}\),\(q 0\))的数,如 5、\(\frac{1}{3}\)、-0.25。
非有理数(无理数):不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的数,如\( \)(圆周率,无限不循环小数)、\(\sqrt{2}\)(开方开不尽的数)。
实例辨析:
下列数中哪些是有理数?
3.14(是,有限小数→分数)、\( \)(否,无限不循环小数)、0.\(\dot{7}\)(是,无限循环小数→分数)、\(\sqrt{3}\)(否,无理数)。
幻灯片 8:典型例题解析
例 1:有理数的分类:
问题: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5,-2,0,\(\frac{1}{3}\),-3.14,+1.2,-0.\(\dot{5}\),100
解析:
整数集合:{5,-2,0,100…}
分数集合:{\(\frac{1}{3}\),-3.14,+1.2,-0.\(\dot{5}\)…}
正有理数集合:{5,\(\frac{1}{3}\),+1.2,100…}
负有理数集合:{-2,-3.14,-0.\(\dot{5}\)…}
例 2:判断数的类型:
问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整数就是正整数和负整数 B. 分数包括正分数、负分数和 0
C.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 0 D. 有理数包括正有理数、0 和负有理数
解析:A 选项忽略了 0;B 选项 0 是整数不是分数;C 选项 0 属于整数,分类重复;D 选项正确,故选 D。
例 3:有理数的特征分析:
问题:是否存在既是整数又是分数的数?为什么?
解析:不存在。因为整数和分数是有理数的两个不同类别,整数没有分数部分,分数有分数部分(分母不为 1),二者互斥。
幻灯片 9:易错点警示与注意事项
易错点 1:对 0 的分类错误:
错误示例:将 0 归为正整数或负整数,或认为 0 是分数(错误,0 是整数,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警示:0 是整数集合中的特殊元素,单独存在,不属于分数或正负整数。
易错点 2:混淆分数与小数的关系:
错误示例:认为 3.5 是小数不是分数(错误,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属于分数)。
警示:分数包括所有能化为\(\frac{p}{q}\)(\(p\)、\(q\)为整数,\(q 0\))的数,小数是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易错点 3:有理数分类重复或遗漏:
错误示例:分类时将 “正整数” 和 “整数” 并列(重复,正整数属于整数),或遗漏 0(整数集合必须包含 0)。
警示:分类需遵循 “从属关系清晰” 原则,确保每个类别界限明确,涵盖所有有理数。
注意事项:
无理数(如\( \)、\(\sqrt{2}\))不属于有理数,它们是另一类数。
百分数(如 20%)属于分数,因为 20%=\(\frac{1}{5}\);带分数(如 1\(\frac{1}{2}\))属于分数,可化为\(\frac{3}{2}\)。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巩固
基础题: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括号内:
7,-3,0,\(-\frac{1}{2}\),3.6,-0.8,101,-1.\(\dot{3}\)
整数集合:{____…}
分数集合:{____…}
正有理数集合:{____…}
负有理数集合:{____…}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所有小数都是分数 B. 所有分数都是有理数
C. 所有有理数都是整数 D. 0 不是有理数
提升题:
3. 下列数中,哪些是有理数?哪些不是?为什么?
0.75,\( \),\(\frac{22}{7}\),-5,\(\sqrt{5}\),0.\(\dot{9}\)
写出 3 个既是整数又是负数的数:;写出 3 个既是分数又是正数的数:。
综合题:
5. 若一个数不是正数,则它一定是负数吗?为什么?请举例说明。
幻灯片 11:课堂小结
知识总结:
有理数定义: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正分数、负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分类方式:
按结构:有理数 = 整数 + 分数。
按正负:有理数 = 正有理数 + 0 + 负有理数(正有理数 = 正整数 + 正分数;负有理数 = 负整数 + 负分数)。
关键特征:有理数都能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frac{p}{q}\),\(q 0\)),无理数不能。
方法提炼:
记忆口诀:“有理数,分两类,整数分数来相会;整数包含正零负,分数正负有地位;正负零,三兄弟,正理负理零独立”。
分类技巧:判断一个数是否为有理数,看它能否化为整数或分数形式;分类时先明确标准,再逐一归类,避免重复或遗漏。
幻灯片 12:作业布置
必做题:
课本第 [X] 页练习题第 1、2、3 题。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
-5,\(\frac{3}{4}\),0,8.6,-0.7,100,-1\(\frac{1}{2}\),-3
整数集合:{…} 分数集合:{…}
正有理数集合:{…} 负有理数集合:{…}
选做题:
课本第 [X] 页习题 1.2 第 1、2 题。
探究:是否存在最大的有理数?是否存在最小的有理数?为什么?
拓展题:
请设计一个数的分类表,将学过的数(自然数、整数、分数、正数、负数、有理数等)按从属关系表示出来,并举例说明。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a
i
T
u
j
m
i
a
N
g
1.2.1 有理数的概念
第一章 有理数
1.知道什么叫有理数.
2.会判断一个数是正有理数还是负有理数,是正整数还是负整数.
思 考
在小学阶段和上一节中,我们认识了很多数. 回想一下,到目前为止,我们认识了哪些数?
整 数
分 数
正整数:1,2,3,…;
0
负整数:-1,-2,-3,…;
整数
分数
正分数: , , ,0.1,5.32,0.,…;
负分数: , , ,-0.5,-150.5,…;
正整数:1,2,3,…;
思 考
负整数:-1,-2,-3,…;
怎么把正整数写成正分数形式?负整数写成负分数形式?
0 能写成分数形式吗?
整数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思 考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能写成分数形式吗?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可以写成分数形式.
小数
有限小数
无限循环小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能写成分数形式,是有理数
不能写成分数形式,不是有理数
0.1,-1.23等
0.…等
π等
有理数
知识点
可以写成分数形式的数称为有理数.
可以写成正分数形式的数为正有理数
1,2,3,1.5,2.5,3.5, , ,…;
-1,-2,-3,-1.5,-2.5,-3.5, , ,…;
可以写成负分数形式的数为负有理数
0
有理数
正有理数
0
负有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例 1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并分别指出其中的正整数、负整数:
【教材P7】
13,4.3, ,8.5%,-30,-12%, ,-7.5,20,-60,1.2
解:正有理数:
13,4.3,8.5%, ,20,1.2
其中正整数有:13,20
负有理数: ,-30,-12%,-7.5,-60
其中负整数有:-30,-60
“6 非”
非负数 → 正数和 0
非正数 → 负数和 0
非负整数 → 正整数和 0
非正整数 → 负整数和 0
非负有理数 → 正有理数和 0
非正有理数 → 负有理数和 0
练 习
1. 所有正有理数组成正有理数集合,所有负有理数组成负
有理数集合. 把下面的有理数填入它们属于的集合内:
【教材P8】
15, ,-5,7,0.5,-80,12,-4.2,2.3,
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15,7,0.5,12,2.3,
,-5,-80,-4.2,
数的集合 把满足一定条件的所有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类数的集合. 如所有正有理数组成正有理数集合.
在对有理数进行分类时,必须按同一个标准进行,不能混淆. 分类时注意:(1)不能重复;(2)不能遗漏. 此外,要特别注意 0 的归属.
集合的常见形式: { …}.
2. 指出下列各数中的正有理数、负有理数、整数:
-15,+6,-2,-0.4,1, ,0,3 ,0.63, .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整数
3. 在 -12, ,19%,50,-3.12,-11,-5%,6.3,2022 中,
正有理数的个数为______,其中正整数的个数为______;
负有理数的个数为______,其中负整数的个数为______.
5
2
4
2
1. 把下列各有理数填在相应的集合内:
3,- ,0,1 ,0.45,120,-77,-2.56,-123 ,0.3 .
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整数集合:{ …}.
3,1 ,0.45,120 ,0.3
- ,-77,-2.56,-123
3,0,120,-77
【选自教材P16 习题 1.2 第1题】
1. [2025重庆万州区期中]下列7个数:, ,
,0, , (每两个1之间依次多一
个4), ,其中有理数有( )
C
A. 3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返回
2. 下列关于有理数的描述:
①有限小数和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
是非负有理数;
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由此可知0不是有理数;
④一个有理数如果不是整数,那么它一定是分数.
其中正确的个数是( )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返回
3. 请写出一个既是整数,又是负数的有理数:
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不唯一)
返回
4.母题教材P8练习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5,,,,,,0,,, ,
, .
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 .
【解】正有理数集合:,,,,,, ;
负有理数集合:,,,, ;
负整数集合:, ;
非负整数集合:,0, .
返回
有理数
正有理数
0
负有理数
正整数
负整数
正分数
负分数
课后作业
1.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