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1有理数的除法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1有理数的除法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2.2.2.1 有理数的除法
有理数的除法是有理数运算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与有理数乘法紧密相关,是乘法的逆运算。理解并掌握有理数除法的规则和方法,对于解决各类数学问题,尤其是涉及数量分配、比例关系等实际问题,具有关键作用。接下来,我们将深入探究有理数除法的核心内容。
有理数除法的定义
已知两个有理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叫做有理数除法。设\(a\)、\(b\)是两个有理数,且\(b 0\),若存在有理数\(x\),使得\(x ·b = a\),那么\(x\)就叫做\(a\)除以\(b\)所得的商,记作\(a ·b\)。这里,\(a\)称为被除数,\(b\)称为除数。例如,已知\(3 (-2)= -6\),那么\(-6 ·3 = -2\),其中\(-6\)是被除数,\(3\)是除数,\(-2\)是商。从这个例子可以直观地看出,除法运算就是根据已知的积和一个因数,去寻找另一个因数的过程。
特别要注意的是,在有理数除法中,除数\(b\)不能为\(0\)。因为假设\(a ·0 = x\),根据除法的定义,\(x ·0 = a\),但任何数乘以\(0\)都等于\(0\),不可能等于非零的\(a\),所以除数为\(0\)时,除法运算没有意义。这就如同把\(5\)个苹果平均分给\(0\)个人,这种情况在现实中无法实现,在数学运算里也是不被允许的。
有理数除法法则
法则一: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符号表示:对于任意有理数\(a\)和不为\(0\)的有理数\(b\),\(a ·b = a \frac{1}{b}\)。这里\(\frac{1}{b}\)就是\(b\)的倒数,即\(b\)与\(\frac{1}{b}\)的乘积为\(1\)。例如,\(2\)的倒数是\(\frac{1}{2}\),\(-\frac{3}{4}\)的倒数是\(-\frac{4}{3}\)。
应用场景:当遇到不能整除的情况,特别是除数是分数时,运用这个法则能将除法转化为乘法,从而简化计算。比如计算\(4 ·\frac{2}{3}\),根据法则一,可转化为\(4 \frac{3}{2}\),然后按照乘法运算规则,\(4 \frac{3}{2}=\frac{4 3}{2}=6\)。再如计算\((-5) ·(-\frac{5}{6})\),转化为\((-5) (-\frac{6}{5})\),两个负数相乘得正,\(5 \frac{6}{5}=6\)。
法则二: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
符号表示:设\(a\)、\(b\)为有理数且\(b 0\),若\(a\)、\(b\)同号(即\(a>0,b>0\)或\(a<0,b<0\)),则\(a ·b=\frac{|a|}{|b|}\)(结果为正);若\(a\)、\(b\)异号(即\(a>0,b<0\)或\(a<0,b>0\)),则\(a ·b =-\frac{|a|}{|b|}\)(结果为负);\(0 ·b = 0\)(\(b 0\))。
应用场景:在能整除的情况下,使用这个法则更为简便。它分为商的符号法则和商的绝对值法则两部分。例如计算\((-42) ·(-6)\),因为被除数\(-42\)和除数\(-6\)同号,根据法则,先确定商的符号为正,再把绝对值相除,\(| - 42| ·| - 6| = 42 ·6 = 7\),所以\((-42) ·(-6)=7\)。又如计算\(36 ·(-9)\),被除数\(36\)是正数,除数\(-9\)是负数,异号得负,\(|36| ·| - 9| = 36 ·9 = 4\),则\(36 ·(-9)= - 4\)。而\(0 ·(-3.72)\),根据\(0\)除以任何一个不为\(0\)的数都得\(0\),结果就是\(0\)。
分数的符号法则与有理数除法的关联
分数的符号法则:分数的分子、分母与分数线前面的符号,改变其中任意两个的符号,分数的值不变。用公式表示为\(\frac{a}{b}=\frac{-a}{-b}=-\frac{-a}{b}=-\frac{a}{-b}\)。例如\(\frac{2}{3}=\frac{-2}{-3}=-\frac{-2}{3}=-\frac{2}{-3}\)。
利用分数的符号法则化简分数规律:在分子、分母及分数线前的符号中,如果 “\(-\)” 号的个数是奇数,则分数的值为负,如果 “\(-\)” 号的个数是偶数,分数的值为正。比如\(\frac{-3}{-5}\),“\(-\)” 号个数为\(2\)(偶数),所以\(\frac{-3}{-5}=\frac{3}{5}\);而\(\frac{-4}{7}\),“\(-\)” 号个数为\(1\)(奇数),所以\(\frac{-4}{7}\)就是负数。在有理数除法运算中,如果结果用分数表示,就可以运用这些符号法则来快速确定分数的正负以及进行化简。例如计算\((-12) ·(-18)\),结果为\(\frac{-12}{-18}\),根据分数符号法则,可化简为\(\frac{12}{18}\),再约分得到\(\frac{2}{3}\)。
有理数乘除法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除法可以化为乘法,所以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可以统一成乘法运算,其步骤如下:
将所有除数转化为其倒数,所有除法转化为乘法:例如计算\(2 ·3 \frac{4}{5} ·(-\frac{1}{2})\),先把除法转化为乘法,变为\(2 \frac{1}{3} \frac{4}{5} (-2)\)。
确定积的符号:根据多个有理数相乘的符号法则,“偶正奇负,见\(0\)为\(0\)”。在\(2 \frac{1}{3} \frac{4}{5} (-2)\)中,有\(1\)个负数,所以积的符号为负。
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运算,并求出最后结果:对于\(2 \frac{1}{3} \frac{4}{5} (-2)\),可以先计算\(2 (-2)= - 4\),再计算\(\frac{1}{3} \frac{4}{5}=\frac{4}{15}\),最后\(-4 \frac{4}{15}=-\frac{16}{15}\)。在这个过程中,如果式子中有可以凑整或便于约分的数,可利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进行简便运算。例如计算\((-8) \frac{5}{6} ·\frac{1}{3} (-\frac{1}{4})\),转化为乘法后为\((-8) \frac{5}{6} 3 (-\frac{1}{4})\),运用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8) (-\frac{1}{4})] (\frac{5}{6} 3)=2 \frac{5}{2}=5\)。
有理数除法运算的注意事项
除数不能为\(0\): 这是有理数除法运算的首要原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违背。在进行复杂的运算时,一定要先检查除数是否为\(0\),若除数为\(0\),则整个运算无意义,无需继续计算。例如\(5 ·0\),直接判定该运算错误,不能得出结果。
正确运用除法法则:根据题目中数字的特点和运算形式,选择合适的除法法则。如果能整除且数字较为简单,优先考虑法则二确定商的符号和绝对值;如果不能整除或除数是分数,用法则一将除法转化为乘法进行计算。例如计算\(15 ·(-3)\),用法则二,同号得正,绝对值相除得\(5\),结果为\(-5\);而计算\(6 ·\frac{3}{4}\),用法则一转化为\(6 \frac{4}{3}=8\)。
注意符号的处理:无论是在确定商的符号,还是在乘除混合运算中确定积的符号,都要严格按照 “同号得正,异号得负” 的规则。在运算过程中,可将数字的符号单独标记出来,分别进行运算,避免因符号混乱导致错误。例如计算\((-3) ·(-2) (-4)\),先算\((-3) ·(-2)=\frac{3}{2}\),再算\(\frac{3}{2} (-4)\),一个正数乘以一个负数,结果为负,\(\frac{3}{2} 4 = 6\),所以最终结果为\(-6\)。
结果的化简:运算完成后,如果结果是分数形式,要将其化为最简分数。例如计算\((-10) ·15\),结果为\(-\frac{10}{15}\),约分后得到\(-\frac{2}{3}\)。若结果是假分数,可根据实际情况化为带分数,如\(\frac{7}{3}=2\frac{1}{3}\)。
典型例题解析
例 1:计算\((-24) ·6\)
解题思路:本题两个数能整除,且被除数\(-24\)与除数\(6\)异号,适用有理数除法法则二。
解答过程:根据法则二,两数相除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 24| ·|6| = 24 ·6 = 4\),所以\((-24) ·6 = - 4\)。
例 2:计算\(\frac{3}{4} ·(-\frac{9}{8})\)
解题思路:除数是分数,不能直接整除,采用有理数除法法则一,将除法转化为乘法。
解答过程:根据法则一,\(\frac{3}{4} ·(-\frac{9}{8})=\frac{3}{4} (-\frac{8}{9})\)。先确定积的符号,一个正数乘以一个负数得负,再计算\(\frac{3 8}{4 9}=\frac{24}{36}\),约分后为\(\frac{2}{3}\),所以结果为\(-\frac{2}{3}\)。
例 3:计算\((-18) ·(-3) (-\frac{1}{2})\)
解题思路:这是乘除混合运算,先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再确定积的符号,最后计算结果。
解答过程:将除法转化为乘法,原式变为\((-18) (-\frac{1}{3}) (-\frac{1}{2})\)。式子中有\(2\)个负数,根据 “偶正奇负”,积的符号为正。然后计算\(18 \frac{1}{3} \frac{1}{2}=6 \frac{1}{2}=3\),所以最终结果为\(-3\)。
例 4:计算\(0 ·(-\frac{5}{7}) (-1)\)
解题思路:因为\(0\)除以任何不为\(0\)的数都得\(0\),所以先计算\(0 ·(-\frac{5}{7})\)。
解答过程:\(0 ·(-\frac{5}{7}) = 0\),再乘以\(-1\),\(0 (-1)=0\),所以最终结果为\(0\)。
有理数除法作为有理数运算的重要环节,与乘法、加法、减法共同构成了完整的有理数运算体系。通过理解除法的定义,熟练运用除法法则,遵循运算注意事项,多进行相关练习,就能准确、高效地解决有理数除法及与之相关的各类数学问题,为后续更深入的数学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2.1有理数的除法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a
i
T
u
j
m
i
a
N
g
能表述出有理数除法法则.
会运用法则进行有理数除法运算.
你能很快地说出下列各数的倒数吗?
a 5 7 0 1
a的倒数
1
(1) 乘积是 1 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 0 没有倒数.
8×9 =_____,
72÷9 =_____,
(-4)×3 =_____,
(-12)÷3 =_____,
2×(-3) =_____,
(-6)÷2 =_____,
(-4)×(-3) =_____,
12÷(-4) =_____,
0×(-6) =_____,
0÷(-6) =_____.
72
8
-12
-4
-6
-3
12
-3
0
0
观察右侧算式,思考两个有理数相除时:
除法能否转化为乘法?商的符号如何确定?
商的绝对值如何确定?
怎样计算 8÷(-4)?
根据除法是乘法的逆运算,计算 8÷(-4),就是 要求一个数,使它与 -4 相乘得 8.
因为 (-2)×(-4)= 8,
所以 8÷(-4)= -2 .
另一方面,我们有 8×(- )= -2 .
于是有 8÷(-4)= 8×(- ) .
8÷(-4)= 8×(- ) .
一个数除以 -4,等于乘 -4 的倒数 - .
换其他数的除法进行类似讨论,是否仍有除以 a(a ≠ 0)可以转化为乘 ?
12÷(-6)
12×(- )
= -2
= -2
有理数除法法则1:
除以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表达式为:
a ÷ b = a × (b ≠ 0)
除号变乘号
除数变倒数作因数
72÷9 =______=____,
(-12)÷(- ) =_____________=____,
(- )÷2 =________=____,
12÷(- ) =________=_____,
0÷(-6) =________=____.
8
(-12)×(-4)
48
-16
0
同号两数相除,转变成同号两数相乘,结果得正
异号两数相除,转变成异号两数相乘,结果得负
零除以任何非零数得零
观察思考
观察上面的算式,看看商的符号及其绝对值与除数、被除数有什么关系?
法则2:两数相除,同号得____,异号得____,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____.


0
(1)如果 a<0,b>0,那么 ab____0, ____0.
(2)如果 a>0,b<0,那么 ab____0, ____0.
(3)如果 a<0,b<0,那么 ab____0, ____0.
(4)如果 a=0,b≠0,那么 ab____0, ____0.
<
<
<
<
>
>
=
=
0÷(- )
0÷(-3)
计算:
= 0×(- ) = 0
= 0×(- ) = 0
0可以作除数吗?为什么?
例 题
【教材P44】
例 4 计算:
(1)(-36)÷9; (2) .
解:(1) (-36)÷9 = -(36÷9) = -4;
(2) .
解题策略
有理数除法的两个法则的灵活选用:如果被除数和除数都是整数(或小数),且能整除,一般选用法则 2 计算,其他情况一般选用法则 1.
例 5 化简:
(1) ; (2) .
解:(1) =(-2)÷3 = -(2÷3)= ;
(2) =(-45)÷(-12) = 45÷12 = .
带有分数线的数可以理解为分子除以分母.
一般地,根据有理数的除法,形如 (p,q 是整数,q ≠ 0)的数都是有理数;有理数又都可以写成上述形式(整数可以看成分母为 1 的分数).
这样,有理数就是形如 (p,q 是整数,q ≠ 0)的数.
(1) ;(2) ;(3) .
化简:
巩固练习
解:(1) = (-3)÷5 = -(3÷5) = ;
(2) = 4÷(-12) = -(4÷12) = ;
(3) = -[(-8)÷2.4] = 8÷2.4 = .
(a,b 是有理数,b ≠ 0)
【教材P45】
1. 计算:
(1)(-18)÷6; (2)(-63)÷(-7);
(3)1÷(-9); (4)0÷(-8);
(5)(-6.5)÷0.13; (6) .
= -3
= 9
= 0
= -50
= 3
2. 化简:
(1) ;(2) ;(3) ;(4) .
解:(1) =(-72)÷9 = -(72÷9)= -8;
(2) =(-30)÷(-45) = 30÷45 = ;
(3) = 0÷(-75) = 0;
(4) = 27÷(-6) = -(27÷6) = .
1. 下列计算不正确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2. 母题教材P45练习 下列化简:; ;
;; .其中正确的有( )
C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返回
3. 在算式中,“ ”内填入下列运算
符号,使得算式的值最大的是( )
D
A. B. - C. × D.
【点拨】,, ,
,因为,所以在“ ”中填
入运算符号“ ”使运算结果最大.故选D.
返回
4. 两个不为0的有理数相除,如果交换它们的位置,商不变,
那么( )
D
A. 两数相等 B. 两数互为相反数
C. 两数互为倒数 D. 两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5.已知,,且,则 ____.
【点拨】因为,,且 ,
所以,或,.所以 .
返回
有理数除法法则:
除法 法则1
除法 法则2
除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等于乘这个数的倒数.
即:a÷b = a· (b ≠ 0)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且商的绝对值等于被除数的绝对值除以除数的绝对值的商.
0 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 0 的数,都得 0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