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课件(共39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9张PPT)
2.2.2.2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是对有理数四则运算的综合应用,它融合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的运算规则,需要在遵循运算顺序的基础上,灵活运用运算律简化计算。掌握混合运算的方法,是解决复杂数学问题和实际应用场景的关键能力。
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核心规则是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运算”,具体可细化为以下步骤:
括号优先:若算式中含有括号(小括号\(()\)、中括号\([]\)、大括号\(\{\}\)),需按照从内到外的顺序依次计算,即先算小括号内的运算,再算中括号内的运算,最后算大括号内的运算。例如计算\(2 [3 + (-4) ·2]\),先算小括号内的除法\((-4) ·2=-2\),再算小括号内的加法\(3 + (-2)=1\),最后算括号外的乘法\(2 1=2\)。
乘除同级运算:在没有括号的情况下,乘法和除法属于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进行。例如计算\(12 ·(-3) (-2)\),先算左边的除法\(12 ·(-3)=-4\),再算乘法\(-4 (-2)=8\);若颠倒顺序先算乘法\((-3) (-2)=6\),再算除法\(12 ·6=2\),则会得到错误结果。
加减同级运算:在完成所有乘除运算后,剩余的加法和减法属于同级运算,同样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例如计算\(8 - 15 ·3 + 2 (-4)\),先完成乘除运算\(15 ·3=5\)、\(2 (-4)=-8\),得到\(8 - 5 + (-8)\),再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8 - 5=3\),\(3 + (-8)=-5\)。
混合运算的简化技巧
分步转化减法:根据减法法则,先将所有减法运算转化为加法运算,即将算式中的 “\(-b\)” 转化为 “\(+(-b)\)”,使算式统一为代数和的形式,便于后续分组计算。例如计算\(5 - 3 (-2) ·(-1)\),先转化为\(5 + (-3) (-2) ·(-1)\),再进行乘除运算。
乘除统一为乘法:利用除法法则,将所有除法运算转化为乘法运算(除以一个数等于乘它的倒数),使算式成为只含乘法和加法的形式,再运用乘法运算律简化。例如计算\(2 ·(-\frac{1}{3}) (-\frac{3}{4})\),转化为\(2 (-3) (-\frac{3}{4})\),运用乘法结合律先算\((-3) (-\frac{3}{4})=\frac{9}{4}\),再算\(2 \frac{9}{4}=\frac{9}{2}\)。
合理分组结合:在转化后的算式中,利用加法交换律和结合律、乘法交换律和结合律,将便于计算的数优先结合。
加法中优先结合互为相反数、同号数或能凑整的数,例如\(7 + (-3) + 3 + (-7) + 5=(7 - 7)+(-3 + 3)+5=0 + 0 + 5=5\)。
乘法中优先结合互为倒数、能约分或凑整的数,例如\((-8) \frac{1}{2} (-\frac{1}{4}) 2=[(-8) (-\frac{1}{4})] (\frac{1}{2} 2)=2 1=2\)。
逆向运用分配律:当算式中存在公共因数时,提取公共因数简化计算。例如计算\(6 (-\frac{1}{2}) + 6 (-\frac{1}{3})=6 [(-\frac{1}{2}) + (-\frac{1}{3})]=6 (-\frac{5}{6})=-5\)。
含括号的混合运算处理
单层括号运算:直接按括号优先原则计算括号内的运算,再处理括号外的部分。例如计算\((-5 + 3) (-2) - 12 ·(-4)\),先算括号内\(-5 + 3=-2\),再算乘除\(-2 (-2)=4\)、\(12 ·(-4)=-3\),最后算减法\(4 - (-3)=7\)。
多层括号运算:从最内层括号开始逐层计算,每去一层括号后及时整理符号和运算顺序。例如计算\(10 - \{8 - [2 + (-5) 1] ·3\}\):
最内层括号:\(2 + (-5) 1=2 - 5=-3\)
中层括号:\(8 - (-3) ·3=8 - (-1)=9\)
外层括号:\(10 - 9=1\)
去括号技巧:括号前是 “\(+\)” 号时,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符号不变;括号前是 “\(-\)” 号时,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符号全变;括号前是乘数时,需用分配律将乘数与括号内每一项相乘。例如:
\(5 + (3 - 2 4)=5 + 3 - 8=0\)(括号前是 “\(+\)”,符号不变)
\(5 - (3 - 2 4)=5 - 3 + 8=10\)(括号前是 “\(-\)”,符号全变)
\(-2 (3 - 4)=-2 3 + (-2) (-4)=-6 + 8=2\)(分配律去括号)
实际应用问题解析
行程问题:一辆汽车沿直线行驶,先以每小时\(60\)千米的速度向东行驶\(2\)小时,接着以每小时\(50\)千米的速度向西行驶\(3\)小时,最后以每小时\(70\)千米的速度向东行驶\(1\)小时。求汽车最终相对起点的位置。
解:规定向东为正,各段行程的位移为:
第一段:\(60 2=120\)千米
第二段:\(-50 3=-150\)千米
第三段:\(70 1=70\)千米
总位移:\(120 + (-150) + 70=(120 + 70)-150=190 - 150=40\)千米,即汽车最终在起点东边\(40\)千米处。
财务收支问题:某商店一周的收支情况如下(收入为正):周一收入\(500\)元,周二支出\(200\)元,周三收入\(300\)元,周四支出\(150\)元,周五收入\(400\)元,周六支出\(350\)元,周日休息无收支。求该商店这一周的净利润。
解:净利润为各天收支总和:\(500 + (-200) + 300 + (-150) + 400 + (-350)\)\(=(500 + 300 + 400)+(-200 - 150 - 350)\)\(=1200 - 700=500\)元
易错点警示与规避
运算顺序错误:
常见错误:未遵循 “先乘除后加减”,例如\(10 - 6 ·2=4 ·2=2\)(正确应为\(10 - 3=7\));同级运算未从左到右,例如\(8 ·(-2) (-4)=8 ·8=1\)(正确应为\(-4 (-4)=16\))。
规避方法:在算式中用横线或箭头标注运算顺序,优先标记乘除运算,完成后再标记加减运算,严格按顺序分步计算。
符号处理失误:
常见错误:去括号时符号未全变,例如\(5 - (3 - 2)=5 - 3 - 2=0\)(正确应为\(5 - 3 + 2=4\));乘除运算符号判断错误,例如\((-3) (-4) ·(-2)=12 ·(-2)=-6\)却误算为\(12 ·2=6\)。
规避方法:去括号前明确括号前符号,负号去括号时逐项变号;乘除运算中先单独统计负因数个数,奇负偶正确定符号后再算绝对值。
漏项或多算:
常见错误:运用分配律时漏乘某项,例如\(2 (3 + 4 - 5)=6 + 8=14\)(漏乘\(-5\),正确应为\(6 + 8 - 10=4\))。
规避方法:分配律运算时,将括号内每一项与乘数的乘积依次列出,并用加号连接,确保不遗漏任何一项。
分数与小数混淆:
常见错误:分数与小数混合运算时未统一形式,例如\(0.5 + \frac{1}{3} ·2\)直接计算导致错误。
规避方法:根据数字特点统一为分数或小数,例如\(0.5=\frac{1}{2}\),则\(\frac{1}{2} + \frac{1}{3} \frac{1}{2}=\frac{1}{2} + \frac{1}{6}=\frac{2}{3}\)。
典型例题解析
例 1:计算\(18 - 3 (-2) ·(-\frac{1}{3})\)
解:按顺序先算乘除:
原式\(=18 - [3 (-2) ·(-\frac{1}{3})]\)\(=18 - [(-6) (-3)]\)\(=18 - 18=0\)
例 2:计算\((-2)^2 5 - (-2)^3 ·4\)
解: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原式\(=4 5 - (-8) ·4\)\(=20 - (-2)=20 + 2=22\)
例 3:计算\(24 (\frac{1}{6} - \frac{1}{4} + \frac{1}{3}) - 15 ·(-3)\)
解:运用分配律简化括号内运算:
原式\(=24 \frac{1}{6} - 24 \frac{1}{4} + 24 \frac{1}{3} - (-5)\)\(=4 - 6 + 8 + 5=11\)
例 4:计算\(10 - [(-5) (-3) - (1 - 4 2)]\)
解:逐层计算括号内运算:
原式\(=10 - [15 - (1 - 8)]\)\(=10 - [15 - (-7)]\)\(=10 - (15 + 7)=10 - 22=-12\)
有理数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核心是 “明确顺序、灵活转化、准确符号”。在运算过程中,需时刻牢记运算顺序规则,将复杂运算分步拆解,通过转化统一运算形式,利用运算律简化计算,并严格把控符号细节。通过大量练习培养对运算的直觉判断,能有效提高运算速度和准确性,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奠定坚实基础。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2.2.2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a
i
T
u
j
m
i
a
N
g
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
熟练地进行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
会使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下列算式中含有哪几种运算?先算什么?后算什么?
乘法运算(二级运算)
加减运算(一级运算)
( 3.5 × 3-1 ) + 9
因为有理数的除法可以转化为_____,所以可以
利用与乘法有关的运算律简化运算.
乘除混合运算往往先将除法转化为_____,然后
确定积的______,最后求出结果.
乘法
乘法
符号
例 题
【教材P45】
例 6 计算:
(1) ;
解:原式 =
(2) .
解:原式 =
= 1.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及时巩固
计算:(1) ; (2) ;
解:(1)原式 = ;
(2)原式 = =
(3) ; (4) .
(3)原式 = = = 5;
(4)原式 = =
= (-7)×(-3) = 21.
知识点睛
进行有理数的乘除混合运算要把握两个关键点:
(1)运算顺序:在没有统一成乘法运算之前,必须遵循从左到右的顺序,统一成乘法运算后才可以运用乘法运算律改变运算顺序.
(2)约分:通常把小数化为分数,带分数化为假分数,计算时便于约分.
例 题
【教材P46】
例 7 计算:
(1)-8+4÷(-2) ; (2)(-7)×(-5)-90÷(-15).
解:(1) -8+4÷(-2)
= -8+(-2)
= -10;
(2)(-7)×(-5)-90÷(-15)
= 35-(-6)
= 35 + 6
= 41.
归 纳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并能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及时巩固
计算:
(1)-66×4-(-2.5)÷(-0.1);
(2) ;
解:(1)原式 = -264-25 = -289;
(2)原式 =
= 1;
(3) ;
(3)原式 =
= -10-80
= -90;
(4) .
(4)原式 =
例 8 某公司去年 1 月~3 月平均每月亏损 1.5 万元,4 月~6 月平均每月盈利 32 万元,7 月~10 月平均每月盈利 21.7 万元,11 月~12 月平均每月亏损 2.3 万元.
这个公司去年总的盈亏情况如何?
解:记盈利额为正数,亏损额为负数.
(-1.5)×3 + 32×3 + 21.7×4 + (-2.3)×2
= -4.5 + 96 + 86.8 – 4.6
= 173.7
答:这个公司去年全年盈利 173.7 万元.
计算器的使用:
不同品牌计算器的操作方法可能有所不同,但在进行加、减、乘、除四种运算时按键方法通常是一样的.
(1)按 键开启计算器;
ON
(2)按照算式的书写顺序准确输入数据;
(3)按 键执行运算,计算器显示结果;
=
(4)每一次进行新的运算之前按 键清零.
AC
及时巩固
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
(1)-12.3×(-0.13);
解:(1)按键顺序如下:
显示结果为 1.599.
(-)
1
=
2
.
×
(-)
0
.
1
3
3
(2)1.3÷(-3.26)+(-8.12)×(-3.26).
(2)按键顺序如下:
(-)
1
2
.
÷
(-)
8
.
3
3
6
+
=
1
×
.
2
(-)
3
.
2
6
显示结果为 26.072 426 99,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三位为 26.072.
练 习
【教材P47】
1. 计算:
(1) ; (2) ;
(3) ; (4) .
2. 计算:
(1)6-(-12)÷(-3); (2)3×(-4)+(-28)÷7 ;
(3)(-48)÷8-(-25)×(-6);
(4) .
2
-16
-156
1. 计算:
(1)(-8)×(-7); (2)12×(-5);
(3)2.9×(-0.4); (4)(-30.5)×0.2;
(5)100×(-0.001); (6)(-4.8)×(-1.25).
56
-60
-1.16
-6.1
-0.1
6
【教材P47,习题2.2】
(1) ; (2) ;
2. 计算:
(3) ; (4) .
3. 写出下列各数的倒数:
(1)-15 ; (2) ; (3)-0.25;
(4)0.17 ; (5) ; (6) .
(1) ; (2)(-10)×(-8.24)×(-0.1);
4. 计算:
(3) ; (4) .
【教材P48】
-4.97
(1)(-2)×3×(-4); (2)(-6)×(-5)×(-7);
5. 计算:
(3)(-6)×(-0.25)× ; (4)(-17)×(-49)×0×13.
24
-210
0
(1)16÷(-3); (2)(-91)÷ 13;
6. 计算:
(3)(-56)÷(-14); (4) ÷(-1);
(5)(-16)÷(-48); (6)(-0.25)÷ .
-7
4
1×(-5)=_______; 1÷(-5)=______;
7. 填空题.
1+(-5)=_______; 1-(-5)=______;
(-1)×(-5)=_______; (-1)÷(-5)=______;
(-1)+(-5)=_______; (-1)-(-5)=______.
-5
-4
6
5
-6
4
(1) ;(2) ;(3) ;(4) .
8. 化简:
(1)0.1÷(-0.001)÷(-1);
9. 计算:
(2) ;
(3)(-7)×(-56)×0÷(-13);
(4)(-9)×(-11)÷3÷(-3).
100
0
-11
综合运用
(1)23×(-5)-(-3)÷ ;
10. 计算:
(2)(-7)×(-3)×(-0.5)+ (-12)×(-2.6);
(3) ;
(4) .
13
20.7
11. 用计算器计算(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1)(-36)×128÷(-74);
(2)(-6.23)÷(-0.25)×94;
(3)(-4.325)×(-0.012)-2.31÷(-5.315);
(4)180.65-(-32)×47.8÷(-15.5).
≈ 62.27
= 2342.48
≈ 0.49
≈ 81.97
【教材P49】
12. 记盈利额为正数,用正数或负数填空:
(1)小商店平均每天盈利 250 元,一个月(按 30 天计算)的利润是________元;
(2)小商店一星期的利润是 1400 元,平均每天的利润是_______元;
(3)小商店一星期共亏损 840 元,平均每天的利润是_______元.
7500
200
-120
13. 一架直升机从高度为 450 m 的位置开始,先以 4 m/s 的速度竖直上升 60 s,后以 5 m/s 的速度竖直下降 120 s,这时直升机所在高度是多少?
解:450 + 4×60 - 5×120
= 450 + 240 - 600
= 90
答:这时直升机所在的高度是 90 m.
14. 计算 2×1,2× ,2×(-1),2×( ).
联系这类具体的数的乘法,你认为一个非零有理数一定小于它的 2 倍吗?为什么?
一个非零有理数不一定小于它的 2 倍. 理由:当这个非零有理数是负数时,它就大于它的 2 倍.
如:2×(-1) = -2,-1>-2;2×( )= -1, >-1.
2×1= 2,2× = 1,
2×(-1) = -2,2×( )= -1.
15. 利用分配律可以得到
-2×6 + 3×6 = (-2 + 3)×6,
-2×(-5)+ 3×(-5)= (-2+3)×(-5),
如果用 a 表示任意一个数,那么利用分配律可以
得到 -2a + 3a 等于什么?
解:-2a + 3a =(-2 + 3)·a = a.
16. 计算(-4)÷2,4÷(-2),(-4)÷(-2).
联系这类具体的数的除法,你认为下列式子是否成立(a,b是有理数,且b≠0)?从中可以总结出什么规律?
(1) ;(2) .
解:(-4)÷2 = -2,4÷(-2) = -2 ,(-4)÷(-2) = 2.
(1) (a,b是有理数,且b≠0)成立;
(2) (a,b是有理数,且b≠0)成立 .
规律:分数的分子与分母中只有一个含有负号时,分数的结果中有负号;分子与分母中都有负号时,可以将负号约去.
有理数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有理数的加减乘除混合运算的顺序:
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
同级运算按从左到右的顺序依次计算,并能合理运用运算律,简化运算.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