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1.1有理数的乘方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1.1有理数的乘方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2.3.1.1 有理数的乘方
有理数的乘方是有理数乘法的一种特殊形式,它将多个相同因数的乘法运算简化表达,是初中数学中重要的基本运算之一。乘方的引入不仅丰富了有理数的运算体系,也为后续学习更复杂的数学知识(如科学记数法、开方运算等)奠定了基础。
乘方的定义与表示
定义解读:
求\(n\)个相同因数\(a\)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其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用符号表示为\(a^n\),读作 “\(a\)的\(n\)次方” 或 “\(a\)的\(n\)次幂”。
例如:\(2 2 2 2\)表示\(4\)个\(2\)相乘,可简写为\(2^4\),其中底数是\(2\),指数是\(4\),结果\(16\)是\(2\)的\(4\)次幂。
各部分名称:
在乘方表达式\(a^n\)中:
底数\(a\):表示相同的因数,可以是任意有理数(正数、负数或\(0\))。
指数\(n\):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通常为正整数(后续会学习零指数和负指数幂)。
幂:乘方运算的结果,即\(a^n\)的值。
特殊表示:
当指数为\(1\)时,通常省略不写,如\(a^1 = a\)(例如\(5^1 = 5\))。
指数为\(2\)时,读作 “平方”,如\(a^2\)读作 “\(a\)的平方” 或 “\(a\) squared”;指数为\(3\)时,读作 “立方”,如\(a^3\)读作 “\(a\)的立方” 或 “\(a\) cubed”。
乘方与乘法的关系
乘方是乘法的简便运算,二者本质上是一致的:
\(2^3 = 2 2 2\)(\(3\)个\(2\)相乘)
\((-3)^4 = (-3) (-3) (-3) (-3)\)(\(4\)个\(-3\)相乘)
\(0^5 = 0 0 0 0 0\)(\(5\)个\(0\)相乘)
通过这种转化关系,可将乘方运算转化为熟悉的乘法运算来计算结果。例如计算\((-2)^5\),可转化为\((-2) (-2) (-2) (-2) (-2)\),先算前两个因数的积\(4\),再依次乘以后面的因数,最终得到\(-32\)。
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
有理数乘方的结果符号由底数和指数共同决定,具体规律如下: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因为正数相乘的结果始终为正,与指数的奇偶性无关。例如:\(3^2 = 9\)(正数的平方为正),\(2^5 = 32\)(正数的五次方为正)。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偶次幂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多个负数相乘时,若负因数个数为奇数(指数为奇),积为负。例如\((-2)^3 = -8\)(\(3\)个负数相乘,结果为负)。
负数的偶次幂:若负因数个数为偶数(指数为偶),积为正。例如\((-3)^4 = 81\)(\(4\)个负数相乘,结果为正)。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
因为\(0\)乘以任何数都得\(0\),无论多少个\(0\)相乘,结果始终为\(0\)。例如\(0^7 = 0\),\(0^{100} = 0\)。
注意区分\(-a^n\)与\((-a)^n\):
\(-a^n\)表示\(a^n\)的相反数,底数是\(a\),指数是\(n\),即\(-a^n = -(a a a)\)(\(n\)个\(a\)相乘的相反数)。例如\(-2^3 = -(2 2 2) = -8\)。
\((-a)^n\)表示\(n\)个\(-a\)相乘,底数是\(-a\),指数是\(n\)。例如\((-2)^3 = (-2) (-2) (-2) = -8\)(此处结果虽与\(-2^3\)相同,但意义不同)。
当\(n\)为偶数时,二者结果不同:\(-3^4 = -81\),而\((-3)^4 = 81\)。
乘方运算的步骤与示例
基本运算步骤:
① 确定底数和指数,明确运算意义(几个相同因数相乘)。
② 根据底数的符号和指数的奇偶性,预判结果的符号。
③ 计算底数绝对值的乘方,再结合预判的符号得到最终结果。
具体示例:
例 1:计算\(5^3\)
解:底数为\(5\)(正数),指数为\(3\)(奇),结果为正。
原式\(=5 5 5 = 125\)
例 2:计算\((-4)^2\)
解:底数为\(-4\)(负数),指数为\(2\)(偶),结果为正。
原式\(=(-4) (-4) = 16\)
例 3:计算\(-(-2)^5\)
解:先算\((-2)^5\),底数为\(-2\),指数为\(5\)(奇),结果为\(-32\);再取其相反数,原式\(=-(-32) = 32\)
例 4:计算\(0.1^4\)
解:底数为\(0.1\)(正数),指数为\(4\)(偶),结果为正。
原式\(=0.1 0.1 0.1 0.1 = 0.0001\)
例 5:计算\((-\frac{2}{3})^3\)
解:底数为\(-\frac{2}{3}\)(负数),指数为\(3\)(奇),结果为负。
原式\(=(-\frac{2}{3}) (-\frac{2}{3}) (-\frac{2}{3}) = -\frac{8}{27}\)
乘方的实际应用场景
面积与体积计算:
正方形面积公式\(S = a^2\)(边长为\(a\))和正方体体积公式\(V = a^3\)(棱长为\(a\))是乘方的典型应用。例如:边长为\(5\)米的正方形面积为\(5^2 = 25\)平方米;棱长为\(-2\)分米(此处负号表示方向)的正方体体积为\((-2)^3 = -8\)立方分米(体积的正负可表示方向或增减)。
细胞分裂问题:
某种细胞每小时分裂一次(一个细胞分裂为\(2\)个),经过\(n\)小时后,细胞总数为\(2^n\)个。例如:经过\(3\)小时,细胞总数为\(2^3 = 8\)个;经过\(5\)小时,总数为\(2^5 = 32\)个。
指数增长与衰减:
人口增长、细菌繁殖等指数增长问题,或放射性物质衰变等衰减问题,常涉及乘方运算。例如:某细菌初始数量为\(100\)个,每小时数量变为原来的\(2\)倍,\(4\)小时后数量为\(100 2^4 = 1600\)个。
易错点警示与规避
底数与指数混淆:
常见错误:将\(2^3\)误理解为\(2 3 = 6\)(正确应为\(2 2 2 = 8\))。
规避方法:牢记乘方的定义 —— 指数表示相同因数的个数,而非底数与指数相乘。
符号处理错误:
常见错误:\((-2)^4 = -16\)(正确应为\(16\),忽略负数偶次幂为正);\(-3^2 = 9\)(正确应为\(-9\),混淆\(-3^2\)与\((-3)^2\))。
规避方法:计算前先明确底数是否带负号,再根据 “奇负偶正” 规律判断符号,最后计算绝对值的乘方。
0 的乘方误区:
常见错误:认为\(0^0 = 1\)(实际上\(0^0\)无意义);忽略\(0\)的正整数次幂为\(0\),如\(0^5 = 5\)(正确应为\(0\))。
规避方法:牢记 “\(0\)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0\)”,且\(0\)不能作为底数的指数为\(0\)的情况。
分数乘方未加括号:
常见错误:\(\frac{2^3}{5} = (\frac{2}{5})^3\)(错误,前者是\(\frac{8}{5}\),后者是\(\frac{8}{125}\))。
规避方法:分数的乘方需给分数整体加括号,如\((\frac{2}{5})^3\)表示\(3\)个\(\frac{2}{5}\)相乘,而\(\frac{2^3}{5}\)仅分子乘方。
典型例题解析
例 1:计算\((-1)^{2024}\)
解:底数为\(-1\),指数\(2024\)是偶数,根据 “负数偶次幂为正”,原式\(=1\)。
例 2:计算\(-2^4 + (-3)^3\)
解:先算乘方:\(-2^4 = -16\),\((-3)^3 = -27\);再算加法:\(-16 + (-27) = -43\)。
例 3:计算\((-\frac{1}{2})^3 (-4)^2\)
解:分步计算乘方:\((-\frac{1}{2})^3 = -\frac{1}{8}\),\((-4)^2 = 16\);再算乘法:\(-\frac{1}{8} 16 = -2\)。
例 4:若\(a^2 = 16\),求\(a\)的值。
解:因为\(4^2 = 16\),\((-4)^2 = 16\),所以\(a = 4\)或\(a = -4\)(注意平方等于正数的数有两个,互为相反数)。
有理数的乘方是对乘法运算的高度概括,其核心在于理解 “相同因数相乘” 的本质和符号规律。通过明确底数、指数的含义,掌握 “奇负偶正” 的符号判断方法,并结合实际问题理解乘方的意义,能有效提升运算的准确性和应用能力。在后续学习中,乘方将成为科学记数法、一元二次方程等知识的重要基础,因此务必扎实掌握。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1.1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a
i
T
u
j
m
i
a
N
g
知道有理数乘方的意义,能说出乘方运算、幂、底数、指数等概念.
能正确进行有理数乘方运算.
边长为 2 cm 的正方形的面积是
2×2 = 4(cm2)
棱长为 2 cm 的正方体的体积是
2×2×2 = 8(cm3)
这两个算式有什么特点?
2×2,2×2×2 都是相同乘数的乘法.
为了简便,我们将它们分别记作 22,23.
22 读作“2 的平方”(或“2 的 2 次方”)
23 读作“2 的立方”(或“2 的 3 次方”)
记作_______,
记作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
的 4 次方
的 5 次方
如果是几个负整数、负分数相乘呢?
同样地,
(-2)×(-2)×(-2)×(-2) 记作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
(-2)4
-2 的 4 次方
记作_______,
读作______________.
- 的 5 次方
乘方的概念
类型 概念 示例
乘方

底数 指数 求 n 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
a · a · … · a = an
n 个
乘方的结果叫作幂
在 an 中,a 叫作底数
在 an 中,n 叫作指数
an
底数

指数
an 看作一种运算,读作“a 的 n 次方”;
an 看作乘方的结果,也可读作“a 的 n 次幂”.
读法:
特别提醒
(1)an 表示 n 个 a 相乘,其中 a 表示相同的乘数,n 表示相同乘数的个数.
(2)一个数可以看作这个数本身的 1 次方. 例如,5 就是 51. 指数 1 通常省略不写. 指数是 2 时可读作平方,指数是 3 时可读作立方.
思 考
-24 和 (-2)4 的意义一样吗?结果一样吗?
-24 的意义是 24 的相反数,
(-2)4 的意义是 -2 的四次方,
-24 和 (-2)4 的意义不一样.
-24 = -(2×2×2×2) = -16,
(-2)4 = (-2)×(-2)×(-2)×(-2) = 16,
-24 和 (-2)4 的结果不一样.
例 题
【教材P51】
例 1 计算:
(1)(-4)3; (2)(-2)4; (3) .
解:(1)(-4)3 = (-4)×(-4)×(-4) = -64;
(2)(-2)4 = (-2)×(-2)×(-2)×(-2) = 16;
(3) .
探 究
请再举一些计算乘方的例子,结合例 1,你发现负数的幂的正负与指数有什么关系?
(-3)4
(-5)3
(-1)5
(-1)6
= 81
= -125
= -1
= 1
幂的奇/偶
结果
偶数
正数
奇数
负数
奇数
负数
偶数
正数
有理数的乘方运算的符号规律:
归 纳
符号
规律
负数
正数
0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
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0 的任何正整数次幂都是 0
巩固训练
1. 把乘法形式写成幂的形式.
(1)(-3)×(-3)×(-3)×(-3) = ______.
(2)-5×5×5 = ______.
(-3)4
-53
(2) =
2. 把幂的形式写成乘法形式.
(1) =
拓 展
(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奇次幂仍然互为相反数.
若 a + b = 0,则 a2n+1 + b2n+1 = 0(n 为自然数).
(2)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次幂相等.
若 a + b = 0,则 a2n = b2n (n 为正整数).
an,-an 与 (-a)n 的异同点与联系:
幂 an -an (-a)n
相同点 不 同 点 意义不同
底数不同
联 系 n为奇数 n为偶数 n为正整数 指数都是 n
n 个 a 相乘的积
n 个 a 相乘的积的相反数
n 个 -a 相乘的积
a
a
-a
-an = (-a)n,它们分别与 an 互为相反数(a ≠ 0)
an = (-a)n,它们分别与 -an 互为相反数(a ≠ 0)
当 a = 0 时,an = -an = (-a)n = 0
例 题
【教材P52】
例 2 用计算器计算 (-8)5 和 (-3)6.
解:用带符号键 的计算器,有
(-)
(
(-)
8
)
5
=
显示结果为
-32768
(
(-)
3
)
6
=
显示结果为
729
因此,(-8)5 = -32768,(-3)6 = 729.
练 习
1.
(1)(-7)8 中,底数、指数各是什么?
(2)(-10)8 中,-10 叫作什么数?8 叫作什么数?
(-10)8 是正数还是负数?
解:(1)底数是 -7,指数是 8.
(2) -10 叫作底数, 8 叫作指数,(-10)8 是正数.
【教材P52】
2. 计算:
(1)(-1)10;(2)(-1)7;(3)83;(4)(-5)3;
(5)0.13;(6)(- )4;(7)(-10)4;(8)(-10)5.
1
-1
512
-125
0.001
10000
-100000
1. 母题教材P52练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的底数是 B. 表示5个2相加
C. 的底数是 D. 与 的意义相同
【解析】的底数是2;表示5个2相乘; 的底数是
;与 的意义不相同.
返回
2. 与下面科学计算器的按键顺序:
对应的计算任务是
( )
B
A. B.
C. D.
返回
3. 当是正整数时, 的值是( )
B
A. 2 B. C. 0 D. 2或
返回
4. 下列各组数中,运算结果相等的是( )
A
A. 与 B. 与
C. 与 D. 与
【解析】因为, ,所以
;因为,,所以 ;因为
,,所以 ;因为
,,所以 .故选A.
返回
5. 如图,某种细胞每过 便由1个分
裂成2个.经过 ,这种细胞能由1个分裂成( )
D
A. 12个 B. 个
C. 个 D. 个
类型 概念 示例
乘方

底数 指数 求 n 个相同乘数的积的运算,叫作乘方
a · a · … · a = an
n 个
乘方的结果叫作幂
在 an 中,a 叫作底数
在 an 中,n 叫作指数
an
底数

指数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