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 近似数 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3 近似数 课件(共34张PPT)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2.3.3 近似数
在实际生活和数学计算中,我们常常无法或不需要得到精确的结果,这时就需要用到近似数。近似数是与精确数相近的数值,它既能满足实际问题的需求,又能简化计算过程。理解近似数的概念、精确度的表示方法以及取近似数的技巧,是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
近似数的定义与产生原因
定义:
近似数是指与精确数非常接近的数,通常通过测量、估算或四舍五入等方法得到。精确数是指能准确表示某一量的数,而近似数则是对精确数的近似描述。
例如:教室里有\(45\)名学生,这里的 “\(45\)” 是精确数;小明的身高约为\(1.75\)米,这里的 “\(1.75\)” 是近似数。
产生原因:
测量限制:许多实际测量结果无法得到精确值,如长度、重量、时间等的测量,受测量工具精度的影响,只能得到近似数。例如用直尺测量一本书的长度,结果可能是\(21.3\)厘米,这是一个近似数。
计算简化:在复杂计算中,为了降低难度,通常会将精确数取近似值后再计算。例如计算\(\pi 10^2\)时,取\(\pi 3.14\)进行计算。
实际需求:某些场景不需要精确值,只需知道大致范围即可。例如某城市人口约为\(800\)万,这里的 “\(800\)万” 是近似数。
精确度的表示方法
精确度是描述近似数与精确数接近程度的量,常用的表示方法有两种:
精确到哪一位:
指近似数精确到的最后一位数字所在的数位。例如:
\(3.14\)精确到百分位(即小数点后第二位),表示该数与精确数的差距小于\(0.005\)。
\(12300\)精确到个位,而\(1.23 10^4\)精确到百位(因为\(1.23 10^4 = 12300\),最后一位 “\(3\)” 在百位上)。
有效数字:
从一个数的左边第一个非零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是这个数的有效数字。例如:
\(0.025\)的有效数字是\(2\)、\(5\)(左边的两个零不是有效数字)。
\(3.1415\)的有效数字是\(3\)、\(1\)、\(4\)、\(1\)、\(5\)(共\(5\)个有效数字)。
\(1.20 10^3\)的有效数字是\(1\)、\(2\)、\(0\)(末尾的零是有效数字,因为它在小数点后且表示精确度)。
取近似数的常用方法
四舍五入法:
这是最常用的取近似数的方法。具体规则是:当要保留的数位后一位数字小于\(5\)时,直接舍去;当大于或等于\(5\)时,向前一位进\(1\)后再舍去。
示例:
将\(3.14159\)精确到百分位:看千分位数字是\(1\),小于\(5\),所以舍去,结果为\(3.14\)。
将\(2.789\)精确到十分位:看百分位数字是\(8\),大于\(5\),向十分位进\(1\),\(7 + 1 = 8\),结果为\(2.8\)。
将\(12345\)精确到千位:看百位数字是\(3\),小于\(5\),舍去,结果为\(12000\)(或表示为\(1.2 10^4\))。
进一法:
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在保留部分的末尾数字上加\(1\)。这种方法常用于需要保证 “至少” 的场景,如物品装箱、用料计算等。
示例:
有\(34\)个苹果,每箱装\(10\)个,需要多少个箱子?\(34 ·10 = 3.4\),用进一法取近似数,结果为\(4\)个箱子(因为\(3\)个箱子装不下\(34\)个苹果)。
制作一个长方体铁盒需要\(2.1\)平方米的铁皮,实际需要准备多少铁皮?用进一法取近似数,结果为\(3\)平方米(确保材料足够)。
去尾法:
去掉多余部分的数字后,保留部分不变。这种方法常用于需要保证 “不超过” 的场景,如用固定长度的材料制作物品等。
示例:
一根\(10\)米长的绳子,每\(3\)米做一根跳绳,能做多少根?\(10 ·3 3.33\),用去尾法取近似数,结果为\(3\)根(剩余的绳子不够做一根完整的跳绳)。
用\(50\)元买单价为\(8\)元的笔记本,最多能买多少本?\(50 ·8 = 6.25\),用去尾法取近似数,结果为\(6\)本。
近似数的实际应用场景
测量领域: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结果显示为\(36.5 \),这是精确到十分位的近似数。
用天平称取物体质量,结果为\(25.4\)克,精确到十分位。
经济生活:
某商品的价格标签为\(9.99\)元,这里的 “\(9.99\)” 是精确到分的近似数(实际定价可能经过四舍五入)。
某公司年利润约为\(5.6\)千万元,精确到千万元,有效数字是\(5\)、\(6\)。
科学研究:
光速约为\(3 10^8\)米 / 秒,这是精确到亿位的近似数,有效数字是\(3\)。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周期约为\(365.24\)天,精确到百分位,有效数字是\(3\)、\(6\)、\(5\)、\(2\)、\(4\)。
工程技术:
某建筑物的高度设计为\(150.5\)米,精确到十分位,确保施工误差在允许范围内。
一根钢筋的直径要求为\(10 ±0.02\)毫米,即直径的近似数范围在\(9.98\)毫米到\(10.02\)毫米之间。
近似数的运算与注意事项
近似数的运算规则:
加减法:结果的精确度以已知数中精确度最低的数为准(即小数点后位数最少的数)。例如:\(3.14 + 2.5 = 5.64\),因\(2.5\)精确到十分位,结果应取\(5.6\)。
乘除法:结果的有效数字个数以已知数中有效数字最少的数为准。例如:\(2.5 3.1416 7.854\),因\(2.5\)有\(2\)个有效数字,结果应取\(7.9\)(保留\(2\)个有效数字)。
混合运算:先按上述规则分步运算,最后对结果取近似值,避免中间步骤过早取近似值导致误差积累。
注意事项:
区分精确数与近似数:在实际问题中,需明确哪些是精确数,哪些是近似数,避免对精确数进行不必要的近似处理。例如 “\(5\)名学生” 是精确数,不能表示为 “约\(5\)名学生”。
正确表示精确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近似数,其精确度由\(a\)的最后一位数字所在的数位决定。例如\(1.20 10^5\)精确到千位(\(1.20 10^5 = 120000\),最后一位 “\(0\)” 在千位),有效数字是\(1\)、\(2\)、\(0\)。
避免过度近似:取近似数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合适的精确度,并非越精确越好。例如表示城市人口时,精确到万位即可,无需精确到个位。
零的意义:近似数末尾的零不能随意去掉,它表示精确度。例如\(3.0\)精确到十分位,而\(3\)精确到个位,二者精确度不同。
典型例题解析
例 1:指出下列近似数的精确度和有效数字:
(1)\(2.40\) (2)\(1.8 10^3\) (3)\(0.0035\)
解:
(1)\(2.40\)精确到百分位,有效数字是\(2\)、\(4\)、\(0\);
(2)\(1.8 10^3 = 1800\),精确到百位,有效数字是\(1\)、\(8\);
(3)\(0.0035\)精确到万分位,有效数字是\(3\)、\(5\)。
例 2: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3049\)精确到千分位; (2)\(2.876\)精确到十分位; (3)\(56789\)精确到千位。
解:
(1)千分位后一位是\(4\),小于\(5\),舍去,结果为\(0.030\);
(2)十分位后一位是\(7\),大于\(5\),进\(1\),\(8 + 1 = 9\),结果为\(2.9\);
(3)千位后一位是\(7\),大于\(5\),进\(1\),\(6 + 1 = 7\),结果为\(5.7 10^4\)(或\(57000\))。
例 3:某工厂生产的一批零件,直径要求为\(10\)毫米,实际测量时,一个零件的直径为\(10.02\)毫米,另一个为\(9.97\)毫米,这两个零件是否合格?(误差允许范围为 ±\(0.05\)毫米)
解:合格范围是\(10 - 0.05 = 9.95\)毫米到\(10 + 0.05 = 10.05\)毫米之间。\(10.02\)毫米和\(9.97\)毫米均在该范围内,因此两个零件都合格。
例 4:计算\(1.2 3.64 + 2.5\)(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解:先算乘法\(1.2 3.64 = 4.368\),再算加法\(4.368 + 2.5 = 6.868\),保留一位小数得\(6.9\)。
近似数是数学与现实世界连接的重要纽带,它在测量、计算、统计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掌握近似数的精确度表示方法、取近似值的技巧以及运算规则,能帮助我们更准确地描述和解决实际问题。在运用近似数时,需根据具体场景选择合适的精确度和取法,既要保证结果的合理性,又要避免不必要的误差,让数学知识更好地服务于实际生活。
2024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3 近似数
第二章 有理数的运算
a
i
T
u
j
m
i
a
N
g
了解近似数的现实存在及意义.
能准确地按要求的精确度取一个数的近似数.
(1)七(4)班有 42 名同学;
(2)每个三角形都有 3 个内角;
(3)我国的领土面积约为 960 万多平方千米;
这里的 42,3,960 万与实际数量准确一致吗?960 万平方千米中“960万”是一个准确的数吗?
今天我们就来研究近似数.
新知探索
对于参加同一个会议的人数,有两则报道. 一则报道说:“会议秘书处宣布,参加今天会议的有 505 人.”另一则报道说:“约有五百人参加了今天的会议.”
505
约有五百
准确数
近似数
实 验
1. 统计班级的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
2. 量一量《数学课本》的宽度.
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叫作准确数.
近似数:与实际数据接近但还有差别的数叫作近似数.
说一说
(1)下面的数据,哪些是准确的?哪些是近似的?
(2)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数据是准确的,哪些数据是近似的?
2020年我国人口总数约为14.43亿
某词典共有
1 234页
小明身高约为1.65 m
下列各数中,是准确数的有________,是近似数的有_________(均填序号).
①绿化队今年植树约 20 000 棵;
②数学课本定价 9.65 元;
③王大伯家里养了 8 只鸡;
④今天的气温最高约为 24 ℃;
⑤买门票估计需要 1 000元.
巩固训练
与实际接近→近似数
与实际完全符合→准确数
与实际完全符合→准确数
与实际接近→近似数
与实际接近→近似数
②③
①④⑤
下面是两种不同的测量方法,测量同一片树叶的长度,所用的直尺的最小单位是不同的,分别是厘米和毫米.
猜想:哪个测量结果会更精确一些?说说你的理由.
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精确度表示.
按四舍五入法对圆周率 π 取近似数时,有
π ≈ 3(精确到个位),
π ≈ 3.1(精确到 0.1,或叫作精确到十分位),
π ≈ 3.14(精确到 0.01,或叫作精确到百分位),
π ≈ 3.142(精确到 ,或叫作精确到 ),
π ≈ 3.141 6(精确到 ,或叫作精确到 ),
·······
我们知道圆周率 π ≈ 3.141592653…
0.001
千分位
0.0001
万分位
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36 4(精确到 0.001);
(2)14.046(精确到个位);
(3)14.046(精确到 0.1);
(4)21.3589(精确到百分位).
≈ 0.036
≈ 14
≈ 14.0
≈ 21.36
取近似数时,先根据精确度确定精确到哪一位,然后根据这个数位下一个数位上的数字进行四舍五入.
归 纳
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
精确度表示.
精确度有两种表述方法:
①用数位表示,如精确到个位或百分位等;
②用小数表示,如精确到 0.001 或 0.1 等.
例 6 按括号内的要求,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例 题
【教材P56】
(1)0.0158(精确到 0.001);
(2)304.35(精确到个位);
(3)1.804(精确到 0.1);
(4)1.804(精确到百分位).
解:(1)0.0158 ≈ 0.016;
(3)1.804 ≈ 1.8;
(2)304.35 ≈ 304;
(4)1.804 ≈ 1.80.
这里的 1.8 和 1.80 的精确度相同吗?表示近似数时,能简单地把 1.80 后面的 0 去掉吗?
练 习
【教材P56】
1.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00 000,7 400 000,56 000 000,567 000 000.
解:100 000 = 1×105,
7 400 000 = 7.4×106,
56 000 000 = 5.6×107,
567 000 000 = 5.67×108.
2.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分别是什么数?
1×107,4×103,8.5×106,7.04×105,3.96×107.
解:1×107 = 10 000 000,
4×103 = 4 000,
8.5×106 = 8 500 000,
7.04×105 = 704 000,
3.96×107 = 39 600 000.
3. 我国的陆地面积约为 9 600 000 km2,用科学记数法
表示这个数.
解:9 600 000 = 9.6×106
4. 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03 56(精确到万分位);
(2)61.235(精确到个位);
(3)1.893 5(精确到 0.001);
(4)0.057 1(精确到 0.1).
解:(1)0.003 56 ≈ 0.003 6;
(2)61.235 ≈ 61;
(3)1.893 5 ≈ 1.894;
(4)0.057 1 ≈ 0.1.
习题2.3
1. 计算:
(1)(-3)3; (2)(-5)4; (3)(-1.7)2;
(4)(- )3; (5)-(-2)3; (6)(-2)2×(-3)2.
-27
625
2.89
8
36
【教材P56】
2. 用计算器计算:
(1)(-12)8; (2)1034;
(3)7.123; (4)(-45.7)3.
解:(1)(-12)8 = 429 981 696;
(2)1034 = 112 550 881;
(3)7.123 = 360.944 128;
(4)(-45.7)3 = -95 443.993.
3. 计算:
(1)(-1)100×5 +(-2)4÷4;
(2)(-3)3 - 3×(- )4;
= 9
(3) ;
(4)(-10)3 +[(-4)2-(1-32)×2];
= -968
(5) ;
(6)4 + (-2)3×5-(-0.28)÷4.
= -35.93
4. 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下列各数:
(1)235 000 000; (2)188 520 000;
(3)701 000 000 000;(4)36 000 000.
解:(1)235 000 000 = 2.35×108;
(2)188 520 000 = 1.8852×108;
(3)701 000 000 000 = 7.01×1011;
(4)36 000 000 = 3.6×107.
【教材P57】
5. 下列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的数,原来各是什么数?
3×107,1.3×103,8.05×106,2.004×105.
解:其原数分别是 30 000 000,1 300,8 050 000,200 400.
6. 用四舍五入法对下列各数取近似数:
(1)0.004 57(精确到 0.000 1);
(2)566.123 5(精确到个位);
(3)3.896 3(精确到 0.01);
(4)0.057 1(精确到千分位);
≈ 0.004 6
≈ 566
≈ 3.90
≈ 0.057
7. 什么数的平方等于 9?什么数的立方等于 -27?
综合运用
解:3 或 -3 的平方等于 9,-3的立方等于 -27.
8. 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都是 a,高是 h,它的体积和表面积怎样计算?当 a = 2 cm,h = 5 cm 时,它的体积和表面积各是多少?
解:其体积为 a2h,其表面积为 2a2+4ah.
当 a = 2 cm,h = 5 cm时,体积为 22×5 = 20 (cm3),
表面积为 2×22 +4×2×5 = 48 (cm2).
9. 一天有 8.64×104 s,一年按 365 天计算,一年有多少秒(用科学记数法表示)?
解:由题意有 8.64×104×365 = 3.1536×107(s)
答:一年有 3.1536×107 s.
10. 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约是 1.1×105 km/h,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约是 340 m/s,比较两个速度的大小.
解:地球公转的速度为
(m/s).
因为 30555.6 > 340,所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速度大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拓广探索
11.(1)计算 0.12,12,102,1002. 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平方数的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
解:0.12 = 0.01,12 = 1,102 = 100,1002 = 10 000.
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平方数小数点相应地向左(或右)移动两位.
11.(2)计算 0.13,13,103,1003. 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立方数的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
0.13 = 0.001,13 = 1,103 = 1 000,1003 = 1 000 000.
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立方数小数点相应地向左(或右)移动三位.
11.(3)计算 0.14,14,104,1004. 观察这些结果,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四次方数的小数点有什么移动规律?
0.14 = 0.0 001,14 = 1,104 = 10 000,1004 = 100 000 000.
底数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时,立方数小数点相应地向左(或右)移动三位.
12. 计算 (-2)2,22,(-2)3,23. 联系这类具体的数的乘方,
你认为当 a < 0 时下列各式是否成立?
(1)a2 > 0; (2)a2 = (-a)2;
(3)a2 = -a2;(4)a3 = -a3.
解:(-2)2 = 4;22 = 4;(-2)3 = -8;23 = 8.
当 a < 0 时,(1)a2 > 0 成立,(2)a2 = (-a)2成立,
(3)a2 = -a2 不成立,(4)a3 = -a3 不成立.
准确数:与实际完全符合的数叫作准确数.
近似数:与实际数据接近但还有差别的数叫作近似数.
精确度:近似数与准确数的接近程度,可以用
精确度表示.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