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2026学年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练习卷及答案(PDF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5-2026学年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期中练习卷及答案(PDF版)

资源简介

2025-2026学年苏教版新教材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
期中练习卷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填空题(每空 1.5分,共 30分)
1.能自行发光的物体叫做( ),比如太阳、点亮的灯泡;不能自行发光,只能
反射其他物体光的物体叫做( ),比如月亮、镜子。
2.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是沿( )传播的,我们能看到教室里的黑板,是因为光
在黑板表面发生了( )。
3.一束白光通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的
光,这种现象叫做光的( ),说明白光是由( )混合而成的。
4.潜望镜是利用光的( )原理制成的,它里面安装了( )块互相平行的平面
镜,能让我们看到被障碍物挡住的物体。
5.热传递的三种方式分别是( )、( )和( ),烧开水时,水壶底部的热量
传递到水中,主要依靠( )。
6.不同物体的传热本领不同,容易导热的物体叫做( ),比如金属;不容易导
热的物体叫做( ),比如木头、塑料,它们常被用作( )材料。
7.热辐射不需要依靠任何物质,能直接向周围传递热量,比如太阳的热量通过
( )传递到地球表面。
8.地球表面主要由( )和海洋组成,此外还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等不同
的地形。
9.火山喷发时,从火山口喷出的高温熔融物质叫做( ),它冷却后会形成
( );地震是由于地球( )的突然运动引起的,会使地面发生震动。
二、判断题(每题 2分,共 20分)
1.我们能看到书本,是因为书本自身会发光。(______)
2.光的传播速度非常快,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约为 30万千米 /秒。(______)
3.镜子能成像,是因为光在镜子表面发生了漫反射。(______)
4.冬天用热水袋取暖,主要是通过热传导的方式传递热量。(______)
5.金属勺子的导热速度比塑料勺子快,所以用金属勺子盛热汤更容易烫手。
(______)
6.热对流现象只存在于液体中,气体中不会发生热对流。(______)
7.彩虹的形成与光的折射和反射有关,通常在雨后阳光出现时才能看到。
(______)
8.地震发生时,我们应该立刻躲到桌子底下或墙角等安全区域,避免被掉落物砸
伤。(______)
9.火山喷发只会给人类带来灾难,没有任何益处。(______)
10.白色物体比黑色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强,所以夏天人们更喜欢穿白色衣服。
(______)
三、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分)
1.下列物体中,属于光源的是(______)
A.月亮 B.点亮的蜡烛 C.镜子 D.平静的湖面
2.下列现象中,能说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______)
A.教室里的黑板反光 B.雨后出现彩虹 C.小孔成像 D.镜子成像
3.下列做法中,利用了光的反射原理的是(______)
A.用放大镜观察蚂蚁 B. 用近视眼镜矫正视力 C.用后视镜观察汽车后方情况 D.
用三棱镜分解白光
4.冬天,人们用手摸金属门把手和木头门把手,会感觉金属门把手更凉,这是因
为(______)
A. 金属门把手的温度比木头门把手低 B. 金属的传热本领比木头强,能更快带走
手上的热量 C.木头门把手会产生热量 D.金属门把手是冷的,木头门把手是热的
5.下列哪种热传递方式与其他两种不同?(______)
A.用铁锅炒菜,锅把儿会变热 B.冬天,暖气片让整个房间变暖和 C.烧开水时,
水从底部向上翻滚
6.下列材料中,最适合用来制作保温杯外壳的是(______)
A.铁 B.铝 C.塑料 D.铜
7.关于火山和地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
A.火山喷发和地震都只发生在陆地上 B.火山喷发时一定会引发地震 C.地震是地
球内部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 D.火山喷发后的岩浆冷却后不会形成新的岩石
8.下列哪种颜色的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最强?(______)
A.白色 B.黑色 C.红色 D.蓝色
9.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的安装角度是(______)
A.互相垂直 B. 互相平行,与水平方向成 45°角 C. 互相平行,与水平方向成 30°
角 D.没有固定角度
10.下列关于热传递的说法,错误的是(______)
A. 热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传递到温度低的物体 B. 热传递停止时,两个物体的温
度相同 C.热传递过程中,物体的温度一定会升高 D.不同的热传递方式可能同时发生
四、简答题(每题 4分,共 8分)
1.请写出两种生活中利用光的反射原理的物品,并说明它们的用途。
2为什么冬天穿羽绒服能保暖?请结合热传递的知识解释。
五、材料分析题(共 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寒冷的冬天,人们会在窗户上贴一层透明的塑料膜。这样做后,室内
的温度会比之前高一些,而且窗户玻璃上凝结的水珠也会减少。
材料二:2025年 5月,某地区发生了一次轻微地震,当地居民在地震发生时,有
的迅速躲到桌子底下,有的跑到室外空旷地带,还有的试图乘坐电梯逃生。
1.结合热传递的知识,说说材料一中贴塑料膜能让室内温度升高的原因。(3分)
2.材料二中,居民的哪些做法是正确的?哪些做法是错误的?请分别说明理由。
(3分)
3.除了贴塑料膜,生活中还有哪些利用热传递知识保暖的做法?请举一个例子并
解释。(3分)
六、综合应用题(共 13分)
小明想探究 “不同颜色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他准备了黑色、白色、红色的相
同材质、相同大小的纸盒,每个纸盒内都放入一支相同的温度计,实验步骤如下:
①将三个纸盒同时放在阳光下,保证它们与太阳的距离和角度相同;
②每隔 5分钟记录一次每个纸盒内温度计的示数,连续记录 3次;
③比较三个纸盒内温度计的示数变化。
1.实验中,小明控制 “纸盒材质、大小相同”“与太阳距离和角度相同”,目的是什
么?(4分)
2.请预测实验结果:哪个纸盒内的温度计示数上升最快?哪个上升最慢?为什
么?(4分)
3.如果将实验地点从阳光下移到阴凉处,重复上述实验,还能得出相同的结论
吗?为什么?(5分)
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每空 1.5分,共 30分)
1.光源;非光源
2.直线;反射(或漫反射)
3.色散;七种色光
4.反射;两
5.热传导;热对流;热辐射,热对流
6.热的良导体;热的不良导体;隔热
7.热辐射
8.陆地
9.岩浆;岩石;内部(或地壳)
二、判断题(每题 2分,共 20分)
1. ×(书本不能自行发光,我们能看到书本是因为它反射了其他物体的光)
2. √
3. ×(镜子成像利用的是光的镜面反射,漫反射会使光线向各个方向散射,无法成
像)
4. √(热水袋通过直接接触将热量传递给人体,属于热传导)
5. √(金属是热的良导体,导热快,所以盛热汤时更容易烫手)
6. ×(气体中也会发生热对流,比如冬天暖气片周围的热空气上升,冷空气下降)
7. √(彩虹是阳光通过空气中的小水珠发生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8. √
9. ×(火山喷发会带来肥沃的火山灰,有利于农作物生长,还能形成矿产资源)
10. ×(黑色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强,白色物体反射热辐射的能力强,所以夏天
穿白色衣服更凉快)
三、选择题(每题 2分,共 20分)
1. B(点亮的蜡烛能自行发光,属于光源;其他选项均为非光源)
2. C(小孔成像是光沿直线传播的典型现象;A、D是光的反射,B是光的色散)
3. C(后视镜利用光的反射观察后方情况;A是光的折射,B 是光的折射矫正视
力,D是光的色散)
4. B(金属是热的良导体,能快速将手上的热量导走,所以感觉更凉,实际两者
温度相同)
5. A(A是热传导,B、C是热对流)
6. C(塑料是热的不良导体,隔热效果好,适合做保温杯外壳;金属是热的良导
体,不适合)
7. C(A错误,海洋中也会发生火山和地震;B错误,火山喷发不一定引发地震;
D错误,岩浆冷却后会形成岩石)
8. B(黑色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最强,白色最弱)
9. B(潜望镜中两块平面镜互相平行,且与水平方向成 45°角,能改变光的传播方
向)
10. C(热传递过程中,物体温度可能升高、降低或不变,比如冰熔化时吸收热量
但温度不变)
四、简答题(每线 1分,共 8分)
1.①汽车后视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让司机看到汽车后方的路况,保证行车安
全;②穿衣镜:利用光的反射原理,让我们看到自己的全身形象,方便整理衣物(合
理即可)。
2.羽绒服的填充物(如羽绒)蓬松多孔,能储存大量空气(1分);空气是热的不
良导体,不容易导热(1分);它能阻止人体的热量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传递到空气中
(1分),同时也能阻止外界的冷空气进入(1分),所以冬天穿羽绒服能保暖。
五、材料分析题(共 9分)
1.塑料膜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少室内热量通过热传导传递到室外(1 分);同
时,塑料膜能阻止室内温暖的空气与室外寒冷的空气直接对流(1分),减少热对流造
成的热量损失(1分),所以室内温度会升高(共 3分)。
2.正确做法:躲到桌子底下、跑到室外空旷地带(1分);理由:桌子能阻挡掉落
物,保护身体;室外空旷地带没有建筑物、树木等,能避免被砸伤(1 分)。错误做
法:试图乘坐电梯逃生(1分);理由:地震可能导致电梯断电、停运或损坏,被困在
电梯内会更危险(共 3分)。
3.示例:冬天穿厚毛衣保暖(1 分);理由:厚毛衣的纤维之间能储存空气(1
分),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能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从而起到保暖作用(1 分)(合
理即可,如戴手套、穿保暖鞋等)。
六、综合应用题(共 13分)
1.目的是控制单一变量(2 分);只有保证除 “物体颜色” 外的其他条件都相同,
才能确定温度计示数的变化是由物体颜色不同导致的,避免其他因素干扰实验结果,
让实验结论更准确(2分)(共 4分)。
2.黑色纸盒内的温度计示数上升最快(1分),白色纸盒上升最慢(1分);因为黑
色物体吸收热辐射的能力最强,能吸收更多的太阳热量,所以温度上升快(1分);白
色物体反射热辐射的能力最强,吸收的太阳热量最少,所以温度上升慢(1分)(共 4
分)。
3.不能得出相同的结论(2分);因为在阴凉处,太阳热辐射很弱,三个纸盒吸收
的热量都很少,温度计示数变化不明显(2分),无法通过示数差异比较不同颜色物体
吸收热辐射的能力(1分)(共 5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