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任务一知识如汪洋,温故而知新
1.(5分)书法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请规范书写以下词语。
吩咐 懒惰 侵略 恩惠 隐蔽
2.(10分)欢欢在写前半学期学习感悟时,有些字词忘记怎么写了,请你帮他写一写。
美好的民间故事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猎人海力布没有听小白蛇的dīng zhǔ     ,舍己为人,变成了石头;牛郎在与他xiāng yī wéi mìng     的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结为了fū qī     。
经典的文章激发了我们的情感:圆明园中jīn bì huī huáng     的diàn táng     化为灰烬,令人惋惜;桂花做成的gāo bǐng     使全村都浸在花香里,勾起乡情;fù jīng qǐng zuì     的廉颇,知错就改,令人敬佩。
3.(8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①        大悟 ②        当然 ③        有味
④        似渴 ⑤        其数 ⑥安居        
(1)他正     地读着一本小说。
(2)听了老师的讲解,我     。
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5分)
4.(1分)《落花生》一文中重点描写的部分是(  )
A.种花生 B.收花生 C.尝花生 D.议花生
5.(1分)下列词语中,“酬”的意思与“酬报”一词中的“酬”相同的是(  )
A.应酬 B.酬谢 C.酬和 D.壮志未酬
6.(1分)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同“原”,本来)
B.直把杭州作汴州(在今河南开封)
C.九州生气恃风雷(恐惧,害怕)
D.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7.(1分)以下词句中的生气跟“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生气”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年是最有生气 B.小明很生气
C.生气勃勃
8.(1分)木木总觉得自己年纪还小,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所以他总是拖拖拉拉的,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如果让你劝诫他,你会选择(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三、解答题。
9.(5分)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中“百兽”指的是西方列强。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这句可以用成语“顶天立地”来概括。    
(3)《将相和》一文中的廉颇居高自傲,与蔺相如争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4)《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告诉我们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猎豹要慢。    
(5)《将相和》一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他们的顺序可以交换。    
10.(8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超市里卖的产品种类齐全□有服装□电器□水果等□各类物品琳琅满目。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3)把“喋喋不休”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四、任务二眼观手中书,厚植爱国情为了厚植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五(1)班开展了以“我爱祖国”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1.(4分)【对联我来拟】为营造氛围,请选出一副符合活动主题的对联。(填序号)
①战士青春洒热血
②处世无奇但善良
③英雄肝胆壮河山
④做人有道惟诚信
上联:   
下联:   
12.(10分)【古诗我来背】请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示儿》这首诗是     代诗人     的绝笔,全诗体现了一个     字,他在诗中叮嘱儿子     ,    。
(2)《题林安邸》中“    ,    ”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
(3)《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他首先阐明了中国少年肩负     的重任,在热情讴歌了正在崛起的     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五、任务三读遍天下书体会文中情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13.(6分)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写下横线上。
(2)选段是从     和     这两个方面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
(3)读了第一段,我们知道了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三是     。
14.(9分)课外阅读。
《美丽的晚霞》片段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用“ ”画出“我”在梦幻里看到的东西。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温和——   
②奇幻——   
③好像——   
④结实——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这句话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②“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这句话是反问句。    
六、活动三我手写我心积累在笔端
15.(30分)表达与交流。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他们身上总有些闪光点令我们印象深刻。请以“他/她身上的闪光点”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②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突出特点。③400字左右。
2024-2025学年海南省琼中县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5小题)
题号 4 5 6 7 8
答案 D B C B A
一、任务一知识如汪洋,温故而知新
1.(5分)书法是我国文化的瑰宝,传承下去是我们的责任,请规范书写以下词语。
吩咐 懒惰 侵略 恩惠 隐蔽
【解答】故答案为:
2.(10分)欢欢在写前半学期学习感悟时,有些字词忘记怎么写了,请你帮他写一写。
美好的民间故事滋润着我们的心田:猎人海力布没有听小白蛇的dīng zhǔ  叮嘱  ,舍己为人,变成了石头;牛郎在与他xiāng yī wéi mìng  相依为命  的老牛的帮助下,与织女结为了fū qī  夫妻  。
经典的文章激发了我们的情感:圆明园中jīn bì huī huáng  金碧辉煌  的diàn táng  殿堂  化为灰烬,令人惋惜;桂花做成的gāo bǐng  糕饼  使全村都浸在花香里,勾起乡情;fù jīng qǐng zuì  负荆请罪  的廉颇,知错就改,令人敬佩。
【解答】故答案为:
叮嘱 相依为命 夫妻
金碧辉煌 殿堂 糕饼 负荆请罪
3.(8分)把下列词语补充完整,并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① 恍   然  大悟 ② 理    所  当然 ③ 津   津  有味
④ 如   饥  似渴 ⑤ 不   计  其数 ⑥安居  乐   业 
(1)他正  ③  地读着一本小说。
(2)听了老师的讲解,我  ①  。
【解答】①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了某个道理或某种情况,突然变得清晰明了。
②理所当然:指按照事物的发展规律或按照情理应当如此,认为事情本来就是这样,没有什么可奇怪的。
③津津有味:形容对某事物非常感兴趣,有滋有味地品味或欣赏,通常用于描述阅读、品尝等活动的乐趣。
④如饥似渴:形容非常渴望或急切地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实现某种愿望,就像饥饿的人急需食物,口渴的人急需水一样。
⑤不计其数:指数量极多,无法一一计算,通常用于形容数量庞大的事物或情况。
⑥安居乐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形容人们生活稳定,工作满意,没有后顾之忧的幸福生活状态。
(1)结合语境可知,指的是读书时兴趣浓厚、全神贯注,对小说内容充满兴趣和享受的状态。故选“津津有味”。故选③。
(2)结合语境可知,指的是在听完老师的讲解后,突然之间明白了某个问题或疑惑,原有的困惑得到了解答,产生了一种领悟和明白的感觉。故选“恍然大悟”。故选①。
故答案为:
①恍 然 ②理 所 ③津 津;
④如 饥 ⑤不 计 ⑥乐 业;
(1)③;
(2)①。
四、选择题。(每小题1分,5分)
4.(1分)《落花生》一文中重点描写的部分是(  )
A.种花生 B.收花生 C.尝花生 D.议花生
【解答】《落花生》围绕“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来写,真实地记录了作者小时候的一次家庭活动和所受到的教育。散文描述了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情景,重点写了议花生,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借物喻人,揭示了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表达了作者不为名利,只求有益于社会的人生理想和价值观。
故选:D。
5.(1分)下列词语中,“酬”的意思与“酬报”一词中的“酬”相同的是(  )
A.应酬 B.酬谢 C.酬和 D.壮志未酬
【解答】在“酬报”中,“酬”的意思是用财物报答。
A.不相同,在“应酬”中,“酬”主要意思是交际往来,如“他今天有很多应酬”,和“酬报”中的“酬”意思不同。
B.相同,在“酬谢”中,“酬”是用金钱、礼物等表示谢意的意思,和“酬报”中用财物报答的意思一致,例如“他拿出重金酬谢恩人”。
C.不相同,在“酬和”中,“酬”是用诗词应答的意思,比如“他们以诗酬和”,与“酬报”的含义不同。
D.不相同,在“壮志未酬”中,“酬”是实现的意思,如“他空有一腔抱负,却壮志未酬”,和“酬报”中的“酬”意思不一样。
故选:B。
6.(1分)下列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死去元知万事空(同“原”,本来)
B.直把杭州作汴州(在今河南开封)
C.九州生气恃风雷(恐惧,害怕)
D.万马齐喑究可哀(沉默)
【解答】ABD.正确。
C.有误,“九州生气恃风雷”出自清代诗人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诗句的意思是:只有狂雷炸响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发出勃勃生机。恃:依靠。
故选:C。
7.(1分)以下词句中的生气跟“九州生气恃风雷”中的“生气”意思不同的一项是(  )
A.青年是最有生气 B.小明很生气
C.生气勃勃
【解答】“九州生气恃风雷”这句诗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这里的“生气”是指朝气蓬勃的局面或活力。意思是中国要有蓬勃的生机需要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变革。
A.相同,“青年是最有生气”中的“生气”意思是活力、朝气。
B.不同,“小明很生气”中的“生气”意思是因不合心意而不愉快,这与诗中表示活力、生机的“生气”意思不同。
C.相同,“生气勃勃”中的“生气”也是指活力、生命力。
故选:B。
8.(1分)木木总觉得自己年纪还小,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所以他总是拖拖拉拉的,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如果让你劝诫他,你会选择(  )
A.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
B.人惰而侈则贫,力而俭则富。
C.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D.见善则迁,有过则改。
【解答】A选项的意思是精力充沛的年岁不会再重新来过,就像一天之中只能有一个早晨。
B选项的意思是人懒惰奢侈就会贫穷,勤奋节俭就会富有。
C选项的意思是境遇虽然困苦,但节操应当更加坚定,决不能抛弃自己的凌云壮志。
D选项的意思是见到好的要学习改进,有了错误要及时改正。
根据题干“木木总觉得自己年纪还小,有很多时间可以支配,所以他总是拖拖拉拉的,做什么事情都不着急”可知,木木做事拖拉,浪费时间,所以应该劝诫他珍惜时间。
故选:A。
三、解答题。
9.(5分)判断题。(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中“百兽”指的是西方列强。  × 
(2)“天戴其苍,地履其黄。”这句可以用成语“顶天立地”来概括。  √ 
(3)《将相和》一文中的廉颇居高自傲,与蔺相如争功,是个心胸狭窄的人。  × 
(4)《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告诉我们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猎豹要慢。  × 
(5)《将相和》一文讲了“完璧归赵”“渑池会面”和“负荆请罪”三个故事,他们的顺序可以交换。  × 
【解答】(1)有误,在“乳虎啸谷,百兽震惶”中,“百兽”并不是指西方列强。这里的“乳虎”象征着少年中国,“百兽”象征着那些惧怕少年中国崛起的势力,但不是特指西方列强。
(2)正确。
(3)有误,在《将相和》一文中,廉颇虽然一开始因为蔺相如职位比自己高而与蔺相如争功,但后来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主动负荆请罪,这说明他是一个知错能改的人,并不是心胸狭窄的人。
(4)有误,《什么比猎豹的速度更快》中提到游隼俯冲时的速度比猎豹快。
(5)有误,《将相和》一文讲的“完璧归赵”“渑池会面”“负荆请罪”这三个故事是有先后顺序的,不能交换。因为“完璧归赵”之后才有“渑池会面”,这两件事的发生才导致了廉颇对蔺相如的不满,进而才有“负荆请罪”。
故答案为:
(1)×;
(2)√;
(3)×;
(4)×;
(5)×。
10.(8分)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给下面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超市里卖的产品种类齐全□有服装□电器□水果等□各类物品琳琅满目。
(2)圆明园的毁灭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改为反问句)
 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3)把“喋喋不休”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出来。
 早上我要出门上学,妈妈跟在我身后,不停地说着:“书包带系好没?课本都装了吧?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上课认真听讲,别开小差。中午吃饭多吃点,别挑食……”从家门口到小区门口,妈妈的话就没停过。 
【解答】(1)考查了标点符号。“超市里卖的产品种类齐全”一句话没说完,后面用逗号;“服装、电器、水果”是并列关系,中间用顿号;“水果等”后面用逗号。
(2)考查了改为反问句。句子中加上“难道不、吗”,句号改为问号。
(3)考查了扩展写话。考查扩展写话。“喋喋不休”指说话唠唠叨叨,没完没了。例:早上我要出门上学,妈妈跟在我身后,不停地说着:“书包带系好没?课本都装了吧?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上课认真听讲,别开小差。中午吃饭多吃点,别挑食……”从家门口到小区门口,妈妈的话就没停过。
故答案为:
(1)超市里卖的产品种类齐全,有服装、电器、水果等,各类物品琳琅满目。
(2)圆明园的毁灭难道不是中国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吗?
(3)早上我要出门上学,妈妈跟在我身后,不停地说着:“书包带系好没?课本都装了吧?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和同学好好相处。上课认真听讲,别开小差。中午吃饭多吃点,别挑食……”从家门口到小区门口,妈妈的话就没停过。
四、任务二眼观手中书,厚植爱国情为了厚植同学们的爱国情怀,五(1)班开展了以“我爱祖国”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各题。(14分)
11.(4分)【对联我来拟】为营造氛围,请选出一副符合活动主题的对联。(填序号)
①战士青春洒热血
②处世无奇但善良
③英雄肝胆壮河山
④做人有道惟诚信
上联: ① 
下联: ③ 
【解答】上联是“战士青春洒热血”,“战士”对应“英雄”(都是人物),“青春”对应“肝胆”(都是名词),“洒热血”对应“壮河山”(都是动宾结构)。而且①和③都围绕英雄、战士的奉献与气概,内容契合。另外②和④是关于为人处世的,和①的主题不符,所以下联选③是正确的。故答案为:
①③
12.(10分)【古诗我来背】请根据平时的积累填空。
(1)《示儿》这首诗是  宋  代诗人  陆游  的绝笔,全诗体现了一个  悲  字,他在诗中叮嘱儿子  王师北定中原日  , 家祭无忘告乃翁  。
(2)《题林安邸》中“ 暖风熏得游人醉  , 直把杭州作汴州  ”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
(3)《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  梁启超  他首先阐明了中国少年肩负  兴国  的重任,在热情讴歌了正在崛起的  少年中国  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
【解答】(1)《示儿》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绝笔。全诗情感深沉,主要体现了一个“悲”字,表达了诗人临终前对国家的深深忧虑和未竟之愿。“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这句话的意思是,当朝廷的军队收复中原失地的那一天到来之时,你们举行家祭,千万别忘把这好消息告诉你们的父亲!这充分展示了陆游对国家统一的渴望和对子孙的殷切期望。
(2)《题林安邸》中“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意思是:重重叠叠的青山,鳞次栉比的楼台,杭州西湖的美景和歌舞何时才会停止啊?这两句诗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南宋统治者贪图享乐、不思收复失地的愤激之情。
(3)《少年中国说》的作者是梁启超。在这篇文章中,梁启超首先阐明了中国少年肩负的创建富强国家的重任。他通过对比老年中国和少年中国的不同特点,热情讴歌了正在崛起的少年中国,并认为少年中国具有强烈的进取精神,是国家和民族的未来和希望。
故答案为:
(1)宋 陆游 悲 王师北定中原日 家祭无忘告乃翁;
(2)暖风熏得游人醉 直把杭州作汴州;
(3)梁启超 兴国 少年中国。
五、任务三读遍天下书体会文中情阅读短文,回答问题。(15分)
13.(6分)课内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片段
①圆明园中,有金碧辉煌的殿堂,也有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有象征着热闹街市的“买卖街”,也有象征着田园风光的山乡村野。园中许多景物都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如,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杭州西湖的平湖秋月、雷峰夕照;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漫步园内,有如漫游在天南海北,饱览着中外风景名胜;流连其间,仿佛置身在幻想的境界里。
②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所以,它又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1)找出文中的过渡句,写下横线上。
(2)选段是从  建筑  和  文物  这两个方面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的。
(3)读了第一段,我们知道了圆明园的景观大致包括这几类,一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二是根据  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三是  西洋景观  。
【解答】(1)本题考查找关键句。
文中的过渡句是第②段“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文章第①自然段着重描述了圆明园的建筑风貌,详细列举了园内各式各样、风格各异的建筑,如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仿照各地名胜以及根据古代诗人诗情画意建造的诸多景物,以及既有民族建筑又有西洋景观等,让读者对圆明园宏伟壮观的建筑有了清晰而丰富的认识。
文章第②自然段则将重点描述了圆明园所收藏的珍贵历史文物,提到了从上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到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等内容。
这个过渡句就像一座桥梁,十分自然地将对圆明园建筑方面的介绍连接到对其收藏文物方面的介绍,使文章的叙述从一个层面顺畅地过渡到另一个层面,在结构上起到了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使文章层次更加清晰,逻辑连贯。
(2)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文章第①自然段首先列举了不同风格的建筑,如“金碧辉煌的殿堂”“玲珑剔透的亭台楼阁”,还有具有不同象征意义的“买卖街”“山乡村野”等。接着说明园中许多景物是仿照各地名胜建造的,像海宁的安澜园、苏州的狮子林等,以及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等,并且提到园内既有民族建筑,又有西洋景观。所以第①自然段主要写的是丰富多样的建筑。
文章第②自然段具体说明文物的年代跨度“上自先秦时代的青铜礼器,下至唐、宋、元、明、清历代的名人书画和各种奇珍异宝”,从这些内容可以清晰看出圆明园所收藏文物的珍贵性以及其在文物收藏方面的重要地位,所以第②自然段主要写的是圆明园的文物。
(3)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通过文章第①自然段中“还有很多景物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如蓬莱瑶台,武陵春色。”可知,圆明园的景观第二类是根据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通过文章第①自然段中“园中不仅有民族建筑,还有西洋景观。”可知,圆明园的景观第三类是西洋景观。
故答案为:
(1)圆明园不但建筑宏伟,还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2)建筑 文物;
(3)古代诗人的诗情画意建造的 西洋景观。
14.(9分)课外阅读。
《美丽的晚霞》片段
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
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我从幻境中看到了一个又一个好看的故事,一幅又一幅如画的美景。
当我回到现实中来时,晚霞已经消失。
(1)用“ ”画出“我”在梦幻里看到的东西。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①温和—— 柔和 
②奇幻—— 神奇 
③好像—— 仿佛 
④结实—— 坚实 
(3)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打“√”,错的打“×”。
①“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这句话中的“仿佛”一词改为“好像”句意不变。  √ 
②“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这句话是反问句。  √ 
【解答】(1)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找关键词句。从第②段“我出神地望着,眼睛朦胧起来了”可知,“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是“我”在梦幻里看到的东西。
(2)考查近义词。①温和:指(气候)不冷不热;(性情、态度、言语等)不严厉,不粗暴,使人感到亲切。第①段“红红的太阳落山了,它收起余晖,只剩下一个柔和、鲜艳的火球,颜色金黄透亮,就是再高的画家也难以描绘。”中的“柔和”指太阳光温和而不强烈,故“温和”在文中的近义词是“柔和”。②奇幻:指奇异而虚幻。第②段“太阳身影消失了,只剩下一片神奇的、美丽的云,令人想到仙境,想到梦幻的世界。”中的“神奇”指神妙奇特。故“奇幻”在文中的近义词是“神奇”。③好像:指有些像,仿佛。第②段“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中的“仿佛”指天空好像出现了龙。故“好像”在文中的近义词是“仿佛”。④结实:指身体结实、强壮。第②段“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中的“坚实”指身体结实、强壮。故“结实”在文中的近义词是“坚实”。
(3)考查改写句子、字词理解与赏析。①正确。“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这句话中“仿佛”和“好像”都表示一种推测或想象,用于描述飞龙进入原始森林的情景,两者在句中可以互换使用,句意保持不变。故说法正确。②有误。第②段“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这句话采用了反问的形式,即用一个否定的疑问句来表达肯定的意思,实际上是在说“这就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因此,这句话是反问句。故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1)天空仿佛出现了一条龙,金色的龙。它上游下窜,吞云吐雾,喷出鲜艳美丽的水花,随着云彩的移动,飞龙仿佛进入一片原始森林,看不见了。森林里一棵枝繁叶茂的大树上,飞起一只洁白如玉、顶冠赤色的仙鹤。鹤背上,坐着一个头顶光亮、胡子洁白的老头儿,拄着打拐杖,这不是动画片《哪吒闹海》里的哪吒的师傅——太乙真人吗?那么哪吒呢?他在哪里?哦,看到了!这不,一个坚实强健、系着红兜兜的小男孩,正张开双手,向他师傅飘去。
(2)柔和 梦幻 仿佛 坚实;
(3)①√;②√。
六、活动三我手写我心积累在笔端
15.(30分)表达与交流。
我们身边有许多熟悉的人,如爸爸、妈妈、老师、同学等,他们身上总有些闪光点令我们印象深刻。请以“他/她身上的闪光点”为题写一篇习作。
要求:①抓住人物最突出的特点。②通过具体的事例来突出特点。③400字左右。
【解答】范文:
她身上的闪光点
她头发乌黑,一双弯似柳叶的眉毛下长着一双水汪汪的大眼睛,总是神采奕奕。每当笑起来时,眼睛便似水中弯月,笑声像银铃那样清脆。她是谁呢?她就是我的小伙伴——妙妙。
妙妙虽然在成绩上未能名列前茅,可是她从不灰心丧气,对待学习总是一丝不苟,从不半途而废,而且还会督促我一起学习。
记得有一次周末放假,老师布置了很多作业,我觉得苦恼极了,好不容易盼来的假期,感觉又要在写作业中度过了。妙妙听到我的抱怨后,主动邀请我一起完成作业,于是我高兴地答应了。
开始我们写得很认真,可是到了后面,题目越来越难,完全没有思路,我就想放弃了,想去看喜欢的动画片,于是说:“妙妙,反正不是考试,何必这么认真呢,不如我们抄答案吧,抄完了我们就可以去玩了。”妙妙听了,说:“不行,这样做是对我们学习的不负责任,不会的题目我们可以去问,但是绝对不可以抄答案,如果一直抱着这样的心态学习,以后遇到更困难的事该怎么办呢?”我听后低下了头。妙妙拍了拍我的肩膀,说:“你哪道题不会?我们可以一起讨论,好歹‘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呢’!”我扑哧一笑说:“咱们只有两个人。”妙妙摸了摸头说:“两个人也可以,要相信自己!”于是我又重新振作起来,一直到晚上我们才写完作业,但是丝毫不觉得累,可能是因为我们彼此的鼓励与陪伴让学习的时光也变得很美好吧。
这就是我的伙伴,听了她的故事,你肯定也想和她做好朋友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