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含答案解析)

资源简介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7分)看拼音写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间(gé)     爱(mù)     (quē)     少 边(jiāng)    
嵌    眸    拗   
2.(6分)先填空,再选一个词语,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它的意思。
    不足 众星         不舍 同归    
   
3.(12分)根据情境补充诗、句。(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看到有的同学不思进取,我想用岳飞的名言     来劝他。一到七夕节,人们就会想到诗句     ,    。少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故     。
二、阅读与探究。(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45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被寄予了一定的情感。在阅读中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会让你的阅读更有收获。班级要开展“小事物 大情感”阅读实践活动,请大家根据活动不同阶段答题。
4.(12分) 锁定小事物。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节选
(1)本段话是     (谁)对白鹭外形的描写。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对比下面一段话,你觉得两段中对鸟儿的描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三下《燕子》节选
相同点:   
不同点:   
(3)学习节选中作者的写作方法,试着仿写一种事物。
5.(16分) 小事物大情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搭石》节选
(1)结合课文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2)搭石的作用是什么?
(3)普普通通的石头却可以成为作者笔下描写的事物,它看似普通却不普通,假如你是作者,请将你思考、选择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
(4)从学过的文章中选择一篇,写写作者借哪种事物,抒发什么情感。
事物:   
情感:   
(5)请写出你课外积累的,通过描写事物抒发情感的诗句。(描写两种不同事物)。
①   
②   
6.(17分)探寻事物背后故事。
天鹅
我在沼泽地里见到了它——美丽的天鹅。
刚看见它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芦苇也无法使它的丰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我总算亲眼看见了。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
但它自己告诉我,它的确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天鹅的故事
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做客。
落座以后,我看墙上挂着一只猎枪,就好奇的问:“您老喜欢打猎?”
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那是30年前的事了。有一年初春,我背这枝猎枪,在贝尔湖畔的沼泽地打野鸭。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一些候鸟从南方飞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上冻了。有些刚飞来的候鸟只好飞走,再找暖和的地方。我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扫兴。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天鹅。”
“天鹅群刚好落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它们为什么没有飞走呢?我瞪着眼睛,想看个究竟。只见天鹅再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次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一次……”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只来,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的劳动号子:‘兄弟们那,加油!齐心干那,加油!’”
“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个很大的水面。就好像听了谁的命令似的,所有的天鹅都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说到这里,斯杰潘老人停住了,喝了口茶,然后深情地说:“多么可爱的小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上,悄悄地离开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1)快速阅读以上两则故事,你准备使用什么方法来提高速度?
(2)《天鹅》一文中,作者在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如何为我们描写天鹅的,请写出你阅读后学到的新的写作方法。
二段:   
三段:   
(3)《天鹅的故事》中写了关于天鹅的一件什么事情?
(4)斯杰潘老人回来后,将猎枪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的原因是什么?
(5)阅读《天鹅的故事》后,你有了怎样的阅读感悟,谈一谈。
(6)写出一句你积累的古诗中与鸟、昆虫、动物有关的诗句。
三、表达与交流。(25分)
7.(25分) 事物往往与人的情感相连,借助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是常用的表达方法。在描写事物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写法使事物更生动、更形象。也可以加入与事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更好的表达情感。
请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来写,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
2024-2025学年河南省三门峡市灵宝市五年级(上)期中语文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7分)看拼音写词语;给加点字注音。
间(gé)  隔  爱(mù)  慕  (quē)  缺  少 边(jiāng)  疆 
嵌 qiàn  眸 móu  拗 niǔ 
【解答】故答案为:
隔 慕 缺 疆
qiàn móu niǔ
2.(6分)先填空,再选一个词语,用具体的情景表现它的意思。
 美中  不足 众星  捧月   恋恋  不舍 同归  于尽 
 恋恋不舍:我拉着妈妈的手,一步三回头,看着妈妈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里。 
【解答】把词语补充完整,再选择一个词语,用具体的情景来表现它的意思即可。
美中不足 众星捧月 恋恋不舍 同归于尽
故答案为:
美中 捧月 恋恋 于尽
恋恋不舍:我拉着妈妈的手,一步三回头,看着妈妈的身影消失在路的尽头,才恋恋不舍地回到家里。
3.(12分)根据情境补充诗、句。(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
看到有的同学不思进取,我想用岳飞的名言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来劝他。一到七夕节,人们就会想到诗句  七夕今宵看碧霄  , 牵牛织女渡河桥  。少年肩负着祖国的未来,故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
【解答】“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出自宋代岳飞的《满江红 写怀》,意思是不要空空将青春消磨,等年老时徒自悲切。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出自唐代林杰的《乞巧》,意思是七夕佳节,人们纷纷抬头仰望浩瀚天空,就好像能看见牛郎织女渡过银河在鹊桥上相会。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出自梁启超的《少年中国说》,意思是少年一代有智慧国家就智慧,少年富足国家就富足,少年强大国家就强大。
故答案为: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七夕今宵看碧霄 牵牛织女渡河桥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二、阅读与探究。(没有学过的字可以用拼音代替)(45分)生活中,许许多多的事物在作者的笔下,被寄予了一定的情感。在阅读中品味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会让你的阅读更有收获。班级要开展“小事物 大情感”阅读实践活动,请大家根据活动不同阶段答题。
4.(12分) 锁定小事物。
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节选
(1)本段话是  郭沫若  (谁)对白鹭外形的描写。你对他有哪些了解?
(2)对比下面一段话,你觉得两段中对鸟儿的描写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一身乌黑的羽毛,一对轻快有力的翅膀,加上剪刀似的尾巴,凑成了那样可爱的活泼的小燕子。 ——三下《燕子》节选
相同点: 都对鸟儿的外形进行了描写,从羽毛、身体结构等方面展现鸟儿的特点。 
不同点: 选段对白鹭的描写更具诗意和精致感,用“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样的表述,突出白鹭外形的恰到好处;而《燕子》节选对小燕子的描写更简洁明了,用“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直观的词语,体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学习节选中作者的写作方法,试着仿写一种事物。
【解答】(1)考查作家与作品,《白鹭》的作者是郭沫若,通过对白鹭的细节描写,如“雪白的蓑毛”“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以及“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的对比,生动地刻画了白鹭的美丽形象,表达了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之情。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著作有诗集《女神》《屈原》等。其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考查语段阅读,对比《白鹭》和《燕子》两段中对鸟儿的描写片段,发现相同点是:都对鸟儿的外形进行了描写,从羽毛、身体结构等方面展现鸟儿的特点。不同点是:选段对白鹭的描写更具诗意和精致感,用“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样的表述,突出白鹭外形的恰到好处;而《燕子》节选对小燕子的描写更简洁明了,用“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直观的词语,体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考查了仿写句子。用“那……那……那……那……”仿写出一种事物,做到语意连贯,内容设计合情合理,表述只要合理即可。
故答案为:
(1)郭沫若 郭沫若,中国历史学家、文学家、诗人、社会活动家。著作有诗集《女神》《屈原》等。其作品充满浪漫主义色彩;
(2)都对鸟儿的外形进行了描写,从羽毛、身体结构等方面展现鸟儿的特点;选段对白鹭的描写更具诗意和精致感,用“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这样的表述,突出白鹭外形的恰到好处;而《燕子》节选对小燕子的描写更简洁明了,用“乌黑的羽毛”“轻快有力的翅膀”“剪刀似的尾巴”等直观的词语,体现小燕子的活泼可爱。
(3)盛开的牡丹花,五彩缤纷,雍容华贵,色彩艳丽,增之一分则嫌艳,减之一分则嫌素,朱之一忽则嫌红,青之一忽则嫌绿。
5.(16分) 小事物大情感。
经常到山里的人,大概都见过这样的情景:如果有两个人面对面同时走到溪边,总会在第一块搭石前止步,招手示意,让对方先走;等对方过了河,两人再说上几句家常话,才相背而行。假如遇上老人来走搭石,年轻人总要俯下身子背老人过去,人们把这看成理所当然的事。
一排排搭石,任人走,任人踏,它们联结着故乡的小路,也联结着乡亲们美好的情感。
——《搭石》节选
(1)结合课文说一说,什么是“搭石”?
(2)搭石的作用是什么?
(3)普普通通的石头却可以成为作者笔下描写的事物,它看似普通却不普通,假如你是作者,请将你思考、选择的过程用文字表达出来?
(4)从学过的文章中选择一篇,写写作者借哪种事物,抒发什么情感。
事物: 我选择《落花生》一文中的落花生。 
情感: 作者借落花生抒发了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要做有用之人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朴实无华、踏实做事品质的赞美。 
(5)请写出你课外积累的,通过描写事物抒发情感的诗句。(描写两种不同事物)。
①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解答】(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搭石”这一概念需要紧密结合文本内容来理解。在文中,它明确指的是山里小溪中摆放的一排排石头。这些石头并非自然随意分布,而是人们为了解决过河难题,精心挑选并有序排列的。它们构成了跨越溪流的简易通道,体现了乡村生活中人们的智慧与互助精神。从文本描述可知,搭石的存在不仅仅是为了实用,更承载着乡村特有的文化与情感内涵,是乡村生活场景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2)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搭石的作用具有双重性,既包含实际功能,又蕴含情感价值。实际功能层面:搭石作为过河的通道,为行人提供了安全、便捷的跨越溪流的方式。在山里,溪流可能成为人们出行的障碍,而搭石的出现解决了这一问题,使得人们能够顺利通行,保障了日常生活的正常进行。
情感价值层面:搭石成为了联结故乡小路和乡亲们美好情感的纽带。文中描述的人们在搭石前的相互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河等场景,都体现了搭石所承载的淳朴民风和深厚情感。它见证了乡亲们之间的互助与关爱,成为了乡村生活中温暖人心的元素。
(3)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若以作者视角阐述思考与选择过程,可围绕以下要点展开:①观察与发现:在乡村生活中,我注意到搭石这一普通事物。它们看似平凡无奇,却每天默默承受着行人的踩踏,为人们的出行提供便利。这种默默奉献的精神引起了我的关注。
②情感共鸣:随着对搭石观察的深入,我逐渐发现它们背后所蕴含的情感价值。乡亲们在搭石前的相互礼让、年轻人对老人的关爱,都通过搭石这一载体得以体现。搭石成为了乡村情感的见证者,让我感受到了人与人之间的温暖与和谐。
③选择与表达:基于上述观察与情感共鸣,我决定将搭石作为描写对象。我认为,虽然搭石普通,但它们所承载的情感与精神却不普通。通过描绘搭石,我可以展现乡村生活的美好与淳朴,传递出人与人之间的真挚情感。因此,我选择了搭石作为笔下的主角,希望通过文字让更多人感受到这份普通中的不普通。
(4)本题考查体会思想感情。在《落花生》这篇文章中,作者围绕落花生展开叙述。通过对比,父亲点明了花生的可贵之处在于它虽然外表不美观,却具有实用价值,它把果实埋在地下,不炫耀自己,默默地为人们提供营养。作者由花生的这一特点,联想到做人。借落花生告诉人们,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体现了作者不追求表面上的光鲜亮丽,不贪图虚名,更看重内在的实用价值和对他人、对社会的贡献,对落花生所代表的这种朴实无华、默默奉献、踏实做事品质的高度赞美。
(5)本题考查古诗文默写。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出自清代郑燮的《竹石》,诗人借竹子表达了自己刚正不阿、正直不屈、铁骨铮铮的骨气,以及在恶劣环境中坚守理想、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
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这句诗通过描写墨梅的颜色和清气,抒发了诗人不慕虚荣、只愿留下高尚气节的精神追求。
故答案为:
(1)结合课文内容,“搭石”指的是在山里的小溪中,人们为了方便过河而摆放的一排排石头。这些石头被人们精心挑选并排列,以便行人能够安全、顺利地跨越溪流。
(2)搭石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作为过河的通道,让人们能够安全、方便地跨越溪流;二是联结着故乡的小路和乡亲们美好的情感,成为乡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关爱。
(3)假如我是作者,在思考和选择描写对象时,我会这样表达:在乡村的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看似普通却充满温情的事物。搭石,就是这样一种存在。它们静静地躺在溪流中,任人踩踏,却从不抱怨。我之所以选择搭石作为描写对象,是因为它们不仅承载着实用的功能,更蕴含着深厚的情感。每当看到人们相互礼让、年轻人背老人过河的场景,我都会被这份淳朴和善良所打动。搭石,就像一条无形的纽带,将乡亲们的心紧紧相连。因此,我决定用文字记录下这些普通却不普通的石头,以及它们背后所承载的美好情感。
(4)我选择《落花生》一文中的落花生。
作者借落花生抒发了不图虚名、默默奉献,要做有用之人的情感,同时也表达了对朴实无华、踏实做事品质的赞美。
(5)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②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6.(17分)探寻事物背后故事。
天鹅
我在沼泽地里见到了它——美丽的天鹅。
刚看见它时,我惊呆了,甚至怕我的呼吸会惊动它。我凝视着它,惊叹它的美丽——洁白、轻盈。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
它悠悠然浮在水面上,身子一动不动,好像在倾听,又好像在思索……也许任何一种飞禽都无法具有这种个性,它的美是独特的——高傲、纯洁、娴静、深沉。发黑的沼泽地并不能破坏这种美,枯败的芦苇也无法使它的丰采略有逊色。不知是它那白云一样的翅膀照亮了这片水,还是黑色的水更衬托出那圣洁的白色。世界上还有如此纯白的东西,我总算亲眼看见了。可是我忽然又不相信,不相信天鹅会同沼泽地连在一起。我猜想它也许是农场畜牧队一只走散的鹅。
但它自己告诉我,它的确是一只天鹅,地地道道的天鹅——它抬起了那细长的脖子,眺望着深远的秋天的田野。它似乎完全没有留意脚下的黑色。
天鹅的故事
访俄期间,我在莫斯科认识了来自贝加尔湖的俄罗斯老人斯杰潘,他请我到他家去做客。
落座以后,我看墙上挂着一只猎枪,就好奇的问:“您老喜欢打猎?”
老人点了点头,说:“是的,那是30年前的事了。有一年初春,我背这枝猎枪,在贝尔湖畔的沼泽地打野鸭。那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早,一些候鸟从南方飞来。可是,谁也没有想到,突然寒潮降临,北风呼啸,湖面上冻了。有些刚飞来的候鸟只好飞走,再找暖和的地方。我在湖边转悠了好半天,一无所获,感到十分扫兴。这时从远处传来一阵清脆的啼叫声:‘克噜——克哩!’我抬头一看,原来是一大群天鹅。”
“天鹅群刚好落在离我不远的地方。它们为什么没有飞走呢?我瞪着眼睛,想看个究竟。只见天鹅再冰上互相呼唤着。好像在讨论:冰封湖面,没有吃的,怎么办?”
“突然,一只个儿特别大的老天鹅腾空而起,可是并没有飞走,而是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的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冰面上。经过这次沉重的一击,镜子般的地面被震得颤动起来。接着是第二次,第一次……”
“这时,别的天鹅似乎被这一举动惊住了。它们呆呆地站在那里,瞧着这位‘破冰勇士’。只听得‘嚓——嚓——’冰层裂开了一条小缝,接着又裂开了一条……冰面终于塌陷了,出现了一个小的冰窟窿。这位顽强的‘破冰勇士’沿着冰窟窿的边缘继续扑打着,水面在慢慢地扩大。有几只天鹅来帮忙了,很快整群天鹅大约百十只来,都投入了破冰工作。它们干得那样齐心,那样欢快!水面在迅速扩大着。湖面上不时传来‘克噜——克哩——克哩’的叫声,就像那激动的劳动号子:‘兄弟们那,加油!齐心干那,加油!’”
“小小的冰窟窿终于变成了个很大的水面。就好像听了谁的命令似的,所有的天鹅都同时结束了工作,它们昂着头,挺着胸,在水里游动着,捕食鱼虾,不时发出阵阵胜利的欢呼声:‘克噜——克哩——克哩!’”
说到这里,斯杰潘老人停住了,喝了口茶,然后深情地说:“多么可爱的小鸟儿啊!我当时离它们才三四十米,双手端着上了子弹的猎枪,可是,我却把枪挂到肩上,悄悄地离开湖岸。从此以后,这支猎枪就一直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
(1)快速阅读以上两则故事,你准备使用什么方法来提高速度?
(2)《天鹅》一文中,作者在第二段和第三段是如何为我们描写天鹅的,请写出你阅读后学到的新的写作方法。
二段: 可以通过细致的外貌描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段: 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 
(3)《天鹅的故事》中写了关于天鹅的一件什么事情?
(4)斯杰潘老人回来后,将猎枪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的原因是什么?
(5)阅读《天鹅的故事》后,你有了怎样的阅读感悟,谈一谈。
(6)写出一句你积累的古诗中与鸟、昆虫、动物有关的诗句。
【解答】(1)考查阅读策略与方法。为了快速阅读以上两则故事并提高速度,可以采用略读法快速浏览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段落首句,抓住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同时运用扫读法寻找特定的词汇或细节,辅助理解。在阅读过程中,保持集中注意力,减少外界干扰,利用手指或笔尖辅助阅读,帮助眼睛快速移动。
(2)考查写作手法。第二段作者运用了细致入微的描写手法,从天鹅的羽毛、颜色、质感等方面进行描写,使读者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天鹅的美丽。作者写到“白瓷一般的光滑的羽毛,没有一丝杂质,就好像一团浓墨泼上去,也会整个儿滚落下来,沾不上一星半点。”这种描写不仅突出了天鹅羽毛的洁白和光滑,还通过比喻手法增强了画面感。第三段中作者不仅描写了天鹅静态的美丽,还通过动态描写展现了天鹅的优雅和独特气质。
(3)考查内容概括。《天鹅的故事》中写了一件关于天鹅在贝加尔湖畔破冰觅食的事情。故事讲述了斯杰潘老人30年前在湖边打猎时,看到一群天鹅因湖面结冰而无法觅食。一只老天鹅率先用身体撞击冰面,试图破冰,其他天鹅随后加入,齐心协力最终打破了冰面,得以捕食鱼虾。斯杰潘被天鹅的团结和勇气所感动,放下了猎枪,从此再也没有打猎。
(4)考查内容理解。斯杰潘老人回来后,将猎枪挂在墙上再也没有动过,是因为他被天鹅们在冰面上齐心协力破冰觅食的团结和勇气深深感动了。他意识到这些生灵的坚韧和不屈,以及它们之间相互帮助的精神,这让他对生命和自然充满了敬畏之情。因此,他决定放下猎枪,不再打猎,以表达对生命的尊重和对自然的保护。
(5)考查情感主旨。故事中,天鹅们面对冰封的湖面,没有选择单独行动,而是齐心协力,共同破冰。这种团结协作的精神,使它们最终成功地打破了冰面,获得了食物。这表现了无论面对多大的困难,只要大家团结一心,就没有克服不了的障碍。在我们的生活中,无论是学习还是工作,都需要团队合作,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取得成功。同时,那只老天鹅率先用身体撞击冰面,这种勇敢的行为激励了其他天鹅加入。它的勇气和毅力不仅为自己,也为整个群体开辟了生存的道路。这表明面对困难时,勇气和毅力是推动我们前进的重要力量。只有敢于面对困难,坚持不懈,才能最终取得胜利。
(6)考查积累运用。鸟: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杜甫《绝句》);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鸟鸣涧》)
故答案为:
(1)可以采用略读法快速浏览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段落首句,抓住主要情节和关键信息;同时运用扫读法寻找特定的词汇或细节,辅助理解。
(2)可以通过细致的外貌描写,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在写作中,可以通过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
(3)《天鹅的故事》中写了一件关于天鹅在贝加尔湖畔破冰觅食的事情。故事讲述了斯杰潘老人30年前在湖边打猎时,看到一群天鹅因湖面结冰而无法觅食。一只老天鹅率先用身体撞击冰面,试图破冰,其他天鹅随后加入,齐心协力最终打破了冰面,得以捕食鱼虾。斯杰潘被天鹅的团结和勇气所感动,放下了猎枪,从此再也没有打猎。
(4)他被天鹅们在冰面上齐心协力破冰觅食的团结和勇气深深感动了。
(5)阅读《天鹅的故事》后,我深刻感受到团结协作、勇气毅力、尊重生命和敬畏自然的重要性。天鹅们齐心破冰的场景让我明白,面对困难,团结一心、坚持不懈是成功的关键。斯杰潘老人放下猎枪的行为,更让我懂得了尊重生命、保护自然的珍贵。这个故事启示我们,在生活中要勇于面对挑战,珍惜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努力成为他人的榜样,传递正能量。
(6)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三、表达与交流。(25分)
7.(25分) 事物往往与人的情感相连,借助具体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是常用的表达方法。在描写事物时,可以运用不同的写法使事物更生动、更形象。也可以加入与事物之间发生的事情,更好的表达情感。
请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一种事物来写,借事物抒发自己的情感。题目自拟!
【解答】范文:
我的心爱之物
我有许多玩具,比如乐高拼装积木、变形金刚、仿真冲锋枪、智力拼图、遥控飞机等等,其中我最喜欢的玩具是乐高积木。
乐高是一种可以自由拼接组装的塑料积木,它通常用一个盒子作为外包装,里面装的零件从几十块到几百块不等,每块都是一边有圆圆的凸粒、另一边有嵌入凸粒的孔。这些零件颜色不同,大小不一,拼出来的东西也各式各样,变化无穷。
记得我第一次玩乐高时,心情非常高兴。我照着说明书把零件一块块拼起来,组装成功之后,就是一个形状逼真的挖掘机。后来,我把“挖掘机”拆了,但说明书早已被妈妈扔掉,于是我就照自己的想象力去拼。呵呵,我居然拼出了一辆汽车。然后我又把汽车拆掉,继续拼新的模型……经过了这次有趣的尝试以后,我就爱上了乐高。
现在,我已经拼成了很多乐高模型,有汽车、船只、手枪、飞机……其中最酷的是一艘航空母舰。它由大约一千块零件组成,结构十分复杂。因为拼装难度大,被列为发烧级乐高,我在爸爸妈妈的协助下,断断续续用了一个月才拼成它。拼成后的航母模型长约一米,宽约二十厘米,高约三十厘米。甲板上“停泊”着一些战斗机,船身还隐藏着一些机关,有可以升降的工作台,有发射炮弹的舷窗,还有装着救生艇的后备舱。家里没有柜子能容下这个体形庞大的家伙,我只好让它呆在书房的空床上,和爸爸玩战斗游戏的时候,它是我的军事装备之一。
这就是乐高,我最心爱的玩具,请你和我一起玩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