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2 加减消元法 课件(共29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6.2 加减消元法 课件(共29张PPT)湘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3.6.2 加减消元法教学幻灯片分页内容
第 1 页:标题页
标题:3.6.2 加减消元法
副标题:初中七年级数学上册
授课教师:[教师姓名]
日期:[授课日期]
第 2 页:复习回顾
问题 1:代入消元法的核心思想是什么?(消元,将二元一次方程组转化为一元一次方程。)
问题 2:用代入法解方程组\(\begin{cases}x + y = 5 \\ x - y = 1\end{cases}\)的步骤是什么?(由①得\(x = 5 - y\),代入②得\(5 - y - y = 1\),解得\(y = 2\),回代得\(x = 3\)。)
问题 3:观察方程组\(\begin{cases}2x + y = 7 \\ x + y = 5\end{cases}\),两个方程中\(y\)的系数有什么关系?(相等,都为 1。)
引入:当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时,除了代入法,还可以通过相加或相减消去这个未知数,这就是本节课要学习的加减消元法。
第 3 页:情境引入
情境:食堂购买蔬菜,第一天买了 2 斤白菜和 1 斤萝卜共花 10 元,第二天买了 2 斤白菜和 3 斤萝卜共花 18 元,求每斤白菜和萝卜的价格。
列方程组:设白菜每斤\(x\)元,萝卜每斤\(y\)元,得\(\begin{cases}2x + y = 10 \\ 2x + 3y = 18 \end{cases}\) 。
分析:两个方程中\(x\)的系数相同,若用②-①,可消去\(x\),直接求出\(y\)的值。
计算:②-①得\(2y = 8\)→\(y = 4\),代入①得\(2x + 4 = 10\)→\(x = 3\)。这种通过加减消元的方法就是本节课的重点。
第 4 页: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理解加减消元法的概念和适用条件;掌握用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步骤;能根据方程组特点选择合适的消元方法。
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方程组中未知数系数的关系,培养分析问题的能力;在运用加减消元法的过程中,提升运算的准确性和灵活性。
情感目标:体会数学方法的多样性,感受 “消元” 思想在解题中的重要作用,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信心。
第 5 页:加减消元法的概念
定义内容:当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反或相等时,把这两个方程的两边分别相加或相减,就能消去这个未知数,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这种方法叫做加减消元法,简称加减法。
核心思想:消元(通过加减运算消除一个未知数,将二元转化为一元)。
适用条件:方程组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相等(相减消元)或互为相反数(相加消元)。
第 6 页:加减消元法的基本步骤
观察:观察方程组中两个方程的未知数系数,确定消去哪个未知数。
加减:若某未知数系数相等,将两个方程相减;若系数互为相反数,将两个方程相加,消去该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求解: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回代:将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中较简单的一个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检验:将两个未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组,检验是否同时成立(可选步骤)。
作答:写出方程组的解。
第 7 页:例题讲解 1—— 系数互为相反数
例 1:解方程组\(\begin{cases}x + y = 5 \\ x - y = 1 \end{cases}\) 。
解析:
步骤 1:观察。\(y\)的系数分别为 1 和 - 1,互为相反数,可相加消去\(y\)。
步骤 2:加减。①+②得:\((x + y) + (x - y) = 5 + 1\)→\(2x = 6\) 。
步骤 3:求解。\(x = 3\) 。
步骤 4:回代。将\(x = 3\)代入①得:\(3 + y = 5\)→\(y = 2\) 。
步骤 5:检验。代入②:\(3 - 2 = 1\),成立。
步骤 6:作答。方程组的解为\(\begin{cases}x = 3 \\ y = 2\end{cases}\) 。
方法总结:系数互为相反数时,选择加法消元,消除未知数更简便。
第 8 页:例题讲解 2—— 系数相等
例 2:解方程组\(\begin{cases}2x + y = 7 \\ x + y = 5 \end{cases}\) 。
解析:
步骤 1:观察。\(y\)的系数均为 1,相等,可相减消去\(y\)。
步骤 2:加减。①-②得:\((2x + y) - (x + y) = 7 - 5\)→\(x = 2\) 。
步骤 3:求解。\(x = 2\) 。
步骤 4:回代。将\(x = 2\)代入②得:\(2 + y = 5\)→\(y = 3\) 。
步骤 5:检验。代入①:\(2 2 + 3 = 7\),成立。
步骤 6:作答。方程组的解为\(\begin{cases}x = 2 \\ y = 3\end{cases}\) 。
技巧提示:相减时注意符号变化,避免计算错误(可加括号保护原式)。
第 9 页:例题讲解 3—— 需调整系数后加减
例 3:解方程组\(\begin{cases}3x + 2y = 13 \\ 3x - 2y = 5 \end{cases}\) 。
解析:
步骤 1:观察。\(y\)的系数分别为 2 和 - 2,互为相反数,适合加法消元。
步骤 2:加减。①+②得:\(6x = 18\)→\(x = 3\) 。
步骤 3:回代。将\(x = 3\)代入①得:\(9 + 2y = 13\)→\(2y = 4\)→\(y = 2\) 。
步骤 4:检验。代入②:\(9 - 4 = 5\),成立。
步骤 5:作答。方程组的解为\(\begin{cases}x = 3 \\ y = 3\end{cases}\) 。
拓展思考:若消去\(x\),可将①-②得\(4y = 8\)→\(y = 2\),结果相同,说明可选择任意未知数消元。
第 10 页:例题讲解 4—— 需先化系数相等或相反
例 4:解方程组\(\begin{cases}2x + 3y = 11 \\ 3x - 2y = 4 \end{cases}\) 。
解析:
步骤 1:观察。\(x\)和\(y\)的系数均不相等也不相反,需先化系数。若消去\(x\),找 2 和 3 的最小公倍数 6。
步骤 2:化系数。①×3 得:\(6x + 9y = 33\) ③ ;②×2 得:\(6x - 4y = 8\) ④ 。
步骤 3:加减。③-④得:\(13y = 25\)→\(y = \frac{25}{13}\) 。
步骤 4:回代。将\(y = \frac{25}{13}\)代入②得:\(3x - 2 \frac{25}{13}=4\)→\(3x = 4 + \frac{50}{13}=\frac{102}{13}\)→\(x = \frac{34}{13}\) 。
步骤 5:检验。代入①:\(2 \frac{34}{13}+3 \frac{25}{13}=\frac{68 + 75}{13}=11\),成立。
步骤 6:作答。方程组的解为\(\begin{cases}x = \frac{34}{13} \\ y = \frac{25}{13}\end{cases}\) 。
方法总结:系数不满足直接加减时,先乘公倍数化系数相等或相反,再消元。
第 11 页:例题讲解 5—— 先化简再消元
例 5:解方程组\(\begin{cases}\frac{x}{2}+\frac{y}{3}=2 \\ 3x - 2y = 6 \end{cases}\) 。
解析:
步骤 1:化简。①去分母(乘 6)得:\(3x + 2y = 12\) ③ 。
步骤 2:观察。③和②中\(y\)的系数为 2 和 - 2,互为相反数。
步骤 3:加减。③+②得:\(6x = 18\)→\(x = 3\) 。
步骤 4:回代。将\(x = 3\)代入②得:\(9 - 2y = 6\)→\(y = \frac{3}{2}\) 。
步骤 5:检验。代入①:\(\frac{3}{2}+\frac{1}{2}=2\),成立。
步骤 6:作答。方程组的解为\(\begin{cases}x = 3 \\ y = \frac{3}{2}\end{cases}\) 。
注意事项:方程组含分母时,需先去分母化简,再选择消元方法。
第 12 页:代入法与加减法的选择技巧
方程组特点
优先方法
示例
某未知数系数为 1 或 - 1
代入法
\(\begin{cases}x + 2y = 5 \\ y = x + 1\end{cases}\)
某未知数系数相等或相反
加减法
\(\begin{cases}2x + 3y = 7 \\ 2x - 3y = 1\end{cases}\)
系数均不为 1 且不满足直接加减
先化系数再用加减法
\(\begin{cases}3x + 4y = 10 \\ 5x - 6y = 3\end{cases}\)
含括号或分母
先化简再选择方法
\(\begin{cases}2(x + 1) = y + 3 \\ 3y = 2x + 5\end{cases}\)
第 13 页:课堂练习 1
练习 1: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1)\(\begin{cases}x + y = 10 \\ x - y = 2\end{cases}\);
(2)\(\begin{cases}3x + 2y = 14 \\ 3x - y = 7\end{cases}\) 。
练习 2:解方程组\(\begin{cases}2x + 5y = 13 \\ 3x - 5y = 7\end{cases}\) 。
第 14 页:课堂练习 2
练习 3:解方程组\(\begin{cases}4x + 3y = 5 \\ 2x - y = -5\end{cases}\)(提示:先化\(x\)系数相等)。
练习 4:某车间有工人 54 人,每人每天生产甲种零件 15 个或乙种零件 24 个,已知 3 个甲种零件和 2 个乙种零件配套,如何分配工人使零件刚好配套?(列方程组并用加减法求解)。
第 15 页:易错点提醒
系数相反时误用减法消元,或系数相等时误用加法消元,导致无法消元。
化系数时漏乘常数项,如将\(2x + y = 3\)乘 2 错误得\(4x + y = 6\)(正确应为\(4x + 2y = 6\))。
方程相减时符号错误,如①-②时未变号,导致计算结果错误。
回代时选择复杂方程,增加计算难度和出错概率。
结果未写成方程组解的形式,如仅写\(x = 2\),\(y = 3\),未写成\(\begin{cases}x = 2 \\ y = 3\end{cases}\) 。
第 16 页: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加减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核心是通过加减运算消除一个未知数。
掌握了加减法的适用条件:某未知数系数相等(相减)或互为相反数(相加)。
学会了 “化系数→加减消元→求解→回代” 的完整步骤,以及含分母、括号的方程组需先化简的处理方法。
明确了代入法与加减法的选择依据,能根据方程组特点灵活选用合适方法。
第 17 页: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第 [X] 页练习二十七第 1、2、3 题。
提高作业:用加减法解下列方程组:
(1)\(\begin{cases}3x + 4y = 16 \\ 5x - 6y = 33\end{cases}\);
(2)\(\begin{cases}\frac{x}{3}+\frac{y}{4}=2 \\ 3x - 4y = -7\end{cases}\) 。
拓展作业:对比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的优缺点,举例说明何时选择哪种方法更高效。
2025-2026学年湘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3.6.2 加减消元法
第3章 一次方程(组)
a
i
T
u
j
m
i
a
N
g
复习导入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1) 用代数消元法求解.
解:将方程①移项、两边都除以3,得
y=(1-7x)

将③式代入方程②,得
2x-3(1-7x)=8
解得
x=1
把x用1代入③式,得
y=-2
因此,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探索新知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观 察
(2)上述方程组中未知数y的系数有什么特点?
这对解方程组有什么启发
发现:方程①中y的系数和方程②中y的系数互为相反数.
启发:若把方程①②的左右两边分别相加,就可消去y,
从而得到关于x的一元一次方程.
已知二元一次方程组


①+②,得
9x=9 ,
两边都除以9,得
x=1 .
把x用1代入方程①,得
7×1+3y=1 ,
y=-2 .
解得
因此,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若f=g,u=v,则f±u=g±v.
该如何选择合适的方法?
只有当方程组的某一方程中某一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是1时,用代入消元法较简单,其他的用加减消元法较简单.
代入消元法
加减消元法
例3
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①-②,得
两边都除以8,得
把y用-1代入方程①,得
解得
因此,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8y=-8 ,
2x+3×(-1)=-1 ,
x=1 .
y=-1 ,
用代入消元法试试,哪种简便?
如果二元一次方程组中两个未知数的系数既不相等也不互为相反数,例如
如何消去某个未知数,使其转化为一个一元一次方程?


发现:方程①中x的系数的3倍等于方程②中x的系数.
启发:先把方程①的左右两边都乘3,再将得到的方程与方程②左右两边对应相减,便得到关于y的一元一次方程.
思 考


①×3,得
6x+9y=-33 .

③-②,得
(6x+9y)-(6x-5y)=-33-9 ,
去括号,得
6x+9y-=-33-9 ,
合并同类项,得
14y=-42 ,
两边都除以14,得
y=-3 .
把y用-3代入方程①,得
2x+3×(-3) =-11,
解得
x=-1 .
因此, 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对于二元一次方程组,把一个方程进行适当变形后,再加上(或减去)另一个方程,消去其中一个未知数,得到只含另一个未知数的一元一次方程,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再把这个值代入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任意一个方程,就可以求出被消去的未知数的值,从而得到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这种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叫作加减消元法.
变形 加减 求解 回代 写出解
用自己的语言总结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路.
消去一个未知数(简称消元),得到一个一元一次方程,然后解这个一元一次方程,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接着再去求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议一议
我国元代数学家朱世杰 (13-14世纪)在《四元玉鉴》中就用到了消元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
一元一次方程
求出一个未知数的值
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消元
课堂练习
1.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1) ①+②,得
10y=40 ,
解得
y=4 .
把y用4代入①式,得
2x+7×4=22,
解得
x=-3.
因此, 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课本P124 练习 第1题】
1.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2) ②-①,得
5x=-15 ,
解得
x=-3 .
把x用-3代入①式,得
-2×(-3)+5y=11,
解得
y=1.
因此, 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课本P124 练习 第1题】


(3) ①×2-②,得
9y=63,
解得
y=7 .
把y用7代入①式,得
3x+2×7=8,
解得
x=-2.
因此, 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本P124 练习 第1题】


(4) ①+②×2,得
13x=27,
解得
x=.
把x用代入①式,得
3× -4y=7,
解得
y=- .
因此, 是原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1.用加减消元法解下列二元一次方程组:
【课本P124 练习 第1题】


2. 解方程组:

代入法
加减法
解:由①得
将③代入②,得
代入③,得
解:①×4-② ,得
代入①,得
3.已知关于x,y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为 求a,b的值.
解:根据题意,得


②×3-①,得
7b=14 ,
解得
b=2 .
把b用2代入①式,得
3a+2×2=13 ,
解得
a=3 .
所以,a=3,b=2 .
【课本P124 练习 第2题】
4. 已知方程组 的解满足方程 x + y = 8,求 m 的值.
解:①+②,得 5x + 5y = 2m + 2.
又∵x + y = 8,
∴5×8 = 2m + 2.
解得 m = 19.
故 m 的值为 19.
1. 在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时,若可直接消去未知数,则和 满足的条件是
( )
C
A. B.
C. D.
返回
2. 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 下列解法正确的
是( )
C
A. 消去 B. 消去
C. 消去 D. 消去
3. 已知, 都是有理数,观察表中的运算,
则 ___.
运算的结果 5 9
3
返回
4.若与互为相反数,则 ____.
返回
5.下面是数学课上小颖同学解方程组 的过程,
老师在旁边标注了步骤,请认真阅读并完成相应的任务.
解:由,得 ,③(第一步)
由,得 ,④(第二步)
,得,第三步
解得 .(第四步)
把代入①,得 .(第五步)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第六步)
(1)小颖用______消元法解方程组;(填“代入”或“加减”)
(2)小颖的解答从第____步出现了错误;
加减

(3)请直接写出该方程组的解.
【点拨】
由,得 ,③
由,得 ,④
,得,解得 .
把代入①,得.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返回
6.[2025杭州西湖区期末]解下列方程组:
(1)
【解】原方程组整理,得
,得,解得 ,
把代入①,得,解得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2)
方程组变形,得
由,得 ,
把代入②,得,解得 ,
所以原方程组的解为
返回
7. 已知关于,的二元一次方程组 下列结论
中正确的是( )
C
①当这个方程组的解,的值互为相反数时, ;②当
时,方程组的解也是方程 的解;③无论
取什么数,的值等于3始终不变;④若用表示 ,则
.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加减消元法
条件:
步骤:
方程组中同一个未知数的系数的绝对值相等或成整数倍
变形 加减 求解 回代 写出解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