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 二次根式的加减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6 二次根式的加减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2.3.6 二次根式的加减
在学习了二次根式的乘除运算后,我们接下来学习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二次根式的加减与整式的加减有相似之处,都需要先将同类项(或同类二次根式)合并。本节将重点学习同类二次根式的概念、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法则和步骤,以及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一、同类二次根式
(一)概念引入
我们知道,在整式加减中,只有同类项才能合并,例如\(3x + 2x = 5x\)。类似地,在二次根式的加减中,也需要将 “同类” 的二次根式合并。那么,什么样的二次根式算是 “同类” 的呢?
同类二次根式是指几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后,如果被开方数相同,那么这几个二次根式就叫做同类二次根式。例如:
\(\sqrt{2}\)、\(3\sqrt{2}\)、\(-5\sqrt{2}\)是同类二次根式,因为它们化简后被开方数都是\(2\);
\(\sqrt{8}\)(化简后为\(2\sqrt{2}\))、\(\sqrt{18}\)(化简后为\(3\sqrt{2}\))与\(\sqrt{2}\)也是同类二次根式,因为它们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
(二)判断方法
判断几个二次根式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需经过以下步骤:
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比较化简后各个二次根式的被开方数;
若被开方数相同,则为同类二次根式;否则不是。
(三)例题解析
例 1:判断下列各组二次根式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
(1)\(\sqrt{12}\)和\(\sqrt{27}\) ;(2)\(\sqrt{20}\)和\(\sqrt{5}\) ;(3)\(\sqrt{18}\)和\(\sqrt{24}\) 。
解:
(1)化简二次根式:\(\sqrt{12} = 2\sqrt{3}\),\(\sqrt{27} = 3\sqrt{3}\)。
化简后被开方数都是\(3\),因此\(\sqrt{12}\)和\(\sqrt{27}\)是同类二次根式。
(2)化简二次根式:\(\sqrt{20} = 2\sqrt{5}\),\(\sqrt{5}\)已是最简形式。
化简后被开方数都是\(5\),因此\(\sqrt{20}\)和\(\sqrt{5}\)是同类二次根式。
(3)化简二次根式:\(\sqrt{18} = 3\sqrt{2}\),\(\sqrt{24} = 2\sqrt{6}\)。
化简后被开方数分别是\(2\)和\(6\),不相同,因此\(\sqrt{18}\)和\(\sqrt{24}\)不是同类二次根式。
二、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则
(一)法则内容
二次根式相加减,先把各个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把同类二次根式分别合并。合并同类二次根式的方法与合并同类项类似,即把系数相加减,被开方数和根指数不变。
用字母表示为:\(a\sqrt{m} + b\sqrt{m} = (a + b)\sqrt{m}\)(\(m\geq0\)),\(a\sqrt{m} - b\sqrt{m} = (a - b)\sqrt{m}\)(\(m\geq0\))。
(二)运算步骤
二次根式加减运算的具体步骤可总结为:
化简:将每个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
识别:找出其中的同类二次根式;
合并:将同类二次根式的系数相加或相减,被开方数保持不变。
(三)例题解析
例 2:计算下列各式:
(1)\(\sqrt{18} + \sqrt{8}\) ;(2)\(\sqrt{27} - \sqrt{12} + \sqrt{48}\) ;(3)\(2\sqrt{12} - 3\sqrt{27} + \sqrt{48}\) 。
解:
(1)先化简二次根式:\(\sqrt{18} = 3\sqrt{2}\),\(\sqrt{8} = 2\sqrt{2}\)。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sqrt{18} + \sqrt{8} = 3\sqrt{2} + 2\sqrt{2} = (3 + 2)\sqrt{2} = 5\sqrt{2}\) 。
(2)化简二次根式:\(\sqrt{27} = 3\sqrt{3}\),\(\sqrt{12} = 2\sqrt{3}\),\(\sqrt{48} = 4\sqrt{3}\)。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sqrt{27} - \sqrt{12} + \sqrt{48} = 3\sqrt{3} - 2\sqrt{3} + 4\sqrt{3} = (3 - 2 + 4)\sqrt{3} = 5\sqrt{3}\) 。
(3)化简二次根式:\(2\sqrt{12} = 2 \times 2\sqrt{3} = 4\sqrt{3}\),\(3\sqrt{27} = 3 \times 3\sqrt{3} = 9\sqrt{3}\),\(\sqrt{48} = 4\sqrt{3}\)。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sqrt{12} - 3\sqrt{27} + \sqrt{48} = 4\sqrt{3} - 9\sqrt{3} + 4\sqrt{3} = (4 - 9 + 4)\sqrt{3} = -\sqrt{3}\) 。
例 3:计算:\(\sqrt{\frac{1}{2}} + \sqrt{18} - \sqrt{8}\) 。
解:
先化简二次根式:\(\sqrt{\frac{1}{2}} = \frac{\sqrt{2}}{2}\),\(\sqrt{18} = 3\sqrt{2}\),\(\sqrt{8} = 2\sqrt{2}\)。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sqrt{\frac{1}{2}} + \sqrt{18} - \sqrt{8} = \frac{\sqrt{2}}{2} + 3\sqrt{2} - 2\sqrt{2} = \frac{\sqrt{2}}{2} + (3 - 2)\sqrt{2} = \frac{\sqrt{2}}{2} + \sqrt{2} = \frac{3\sqrt{2}}{2}\) 。
三、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一)运算顺序
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与实数的混合运算顺序一致,遵循以下规则:
先算乘方和开方;
再算乘除;
最后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在混合运算中,还可以灵活运用运算律(如加法交换律、结合律,乘法分配律等)简化计算。
(二)例题解析
例 4:计算:\((\sqrt{12} + \sqrt{20}) + (\sqrt{27} - \sqrt{5})\) 。
解:
方法一:先去括号,再化简合并
原式\(= \sqrt{12} + \sqrt{20} + \sqrt{27} - \sqrt{5}\)
化简二次根式:\(\sqrt{12} = 2\sqrt{3}\),\(\sqrt{20} = 2\sqrt{5}\),\(\sqrt{27} = 3\sqrt{3}\) 。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2\sqrt{3} + 2\sqrt{5} + 3\sqrt{3} - \sqrt{5} = (2\sqrt{3} + 3\sqrt{3}) + (2\sqrt{5} - \sqrt{5}) = 5\sqrt{3} + \sqrt{5}\) 。
例 5:计算:\(\sqrt{3} \times (\sqrt{12} - \sqrt{3}) + \sqrt{24} \div \sqrt{2}\) 。
解:
按照运算顺序,先算乘除,再算加减
计算乘法:\(\sqrt{3} \times \sqrt{12} = \sqrt{3 \times 12} = \sqrt{36} = 6\),\(\sqrt{3} \times \sqrt{3} = 3\),因此\(\sqrt{3} \times (\sqrt{12} - \sqrt{3}) = 6 - 3 = 3\) 。
计算除法:\(\sqrt{24} \div \sqrt{2} = \sqrt{\frac{24}{2}} = \sqrt{12} = 2\sqrt{3}\) 。
合并结果:\(3 + 2\sqrt{3}\) 。
四、实际应用
例 6:一个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sqrt{27}\)cm 和\(\sqrt{48}\)cm,第三边长为\(\sqrt{12}\)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解:
三角形的周长等于三边长度之和,即周长\(C = \sqrt{27} + \sqrt{48} + \sqrt{12}\) 。
化简二次根式:\(\sqrt{27} = 3\sqrt{3}\),\(\sqrt{48} = 4\sqrt{3}\),\(\sqrt{12} = 2\sqrt{3}\) 。
合并同类二次根式:\(C = 3\sqrt{3} + 4\sqrt{3} + 2\sqrt{3} = (3 + 4 + 2)\sqrt{3} = 9\sqrt{3}\)(cm) 。
答:这个三角形的周长为\(9\sqrt{3}\)cm。
例 7:一个长方形的长为\(2\sqrt{18}\)m,宽为\(3\sqrt{8}\)m,求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和面积。
解:
周长\(C = 2 \times (é + ) = 2 \times (2\sqrt{18} + 3\sqrt{8})\) 。
化简二次根式:\(\sqrt{18} = 3\sqrt{2}\),\(\sqrt{8} = 2\sqrt{2}\),则长\(= 2 \times 3\sqrt{2} = 6\sqrt{2}\)m,宽\(= 3 \times 2\sqrt{2} = 6\sqrt{2}\)m 。
计算周长:\(C = 2 \times (6\sqrt{2} + 6\sqrt{2}) = 2 \times 12\sqrt{2} = 24\sqrt{2}\)(m) 。
面积\(S = é \times = 2\sqrt{18} \times 3\sqrt{8}\) 。
计算面积:\(S = 2 \times 3 \times \sqrt{18 \times 8} = 6 \times \sqrt{144} = 6 \times 12 = 72\)(m ) 。
答:这个长方形的周长为\(24\sqrt{2}\)m,面积为 72m 。
五、常见误区
未化简直接合并:在进行二次根式加减时,没有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直接对系数进行加减。例如,错误计算\(\sqrt{8} + \sqrt{18} = \sqrt{26}\),而正确做法是先化简为\(2\sqrt{2} + 3\sqrt{2} = 5\sqrt{2}\)。
混淆同类与不同类二次根式:将非同类二次根式强行合并。例如,错误计算\(\sqrt{2} + \sqrt{3} = \sqrt{5}\),而\(\sqrt{2}\)和\(\sqrt{3}\)不是同类二次根式,不能合并。
运算顺序错误:在混合运算中,违反 “先乘除后加减” 的顺序。例如,计算\(\sqrt{2} + \sqrt{8} \div \sqrt{2}\)时,错误地先算\(\sqrt{2} + \sqrt{8} = 3\sqrt{2}\),再除以\(\sqrt{2}\)得 3,而正确结果应为\(\sqrt{2} + (\sqrt{8} \div \sqrt{2}) = \sqrt{2} + 2\)。
系数计算错误:合并同类二次根式时,系数的加减出现错误。例如,计算\(3\sqrt{5} - 5\sqrt{5}\)时,错误地得到\(-2\),而正确结果应为\(-2\sqrt{5}\)(注意保留被开方数)。
六、课堂总结
同类二次根式:化简后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是合并的前提。
加减法则:先化简,再识别同类二次根式,最后合并系数(被开方数不变)。
混合运算顺序:先乘方开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内的,同级运算从左到右。
实际应用:运用二次根式加减解决几何周长、长度求和等问题,需先化简再计算。
二次根式的加减运算核心在于 “化简” 和 “合并同类”,与整式加减的思想一脉相承。通过本节学习,我们应熟练掌握化简技巧和合并方法,避免常见误区,为后续更复杂的根式运算打下基础。
七、课后作业
计算下列各式:
(1)\(\sqrt{20} + \sqrt{45} - \sqrt{5}\) ;(2)\(\sqrt{12} - \sqrt{3} + \sqrt{27}\) ;(3)\(2\sqrt{18} - 3\sqrt{8} + \sqrt{32}\) 。
计算下列混合运算:
(1)\((\sqrt{27} + \sqrt{12}) \div \sqrt{3}\) ;(2)\(\sqrt{3} \times (\sqrt{6} - \sqrt{3}) + \sqrt{24}\) 。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sqrt{75}\)cm,底边长为\(\sqrt{12}\)cm,求这个三角形的周长。
判断下列各组二次根式是否为同类二次根式:
(1)\(\sqrt{28}\)和\(\sqrt{63}\) ;(2)\(\sqrt{12}\)和\(\sqrt{20}\) ;(3)\(\sqrt{\frac{1}{2}}\)和\(\sqrt{8}\) 。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6 二次根式的加减
第二章 实数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熟练掌握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的算理,可以对二次根式进行准确的计算,提高运算能力.
2.通过灵活运用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解决问题,发展学生探究能力.
3.通过增强学生的符号、应用意识,培养学生合作交流、合情推理及表达能力.
重点
难点
旧识回顾
1.二次根式的定义是什么?
2.最简二次根式的定义是什么?
一般地,形如 (a≥0)的式子叫做二次根式
一般地,被开方数不含分母,也不含能开得尽方的因数或因式,这样的二次根式,叫做最简二次根式
情境导入
如图,学校要砌一个正方形花坛,已知外边的正方形边长为2cm,里面的正方形的边长为 cm,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为多少?
两个正方形的周长和为:
(2)x2+2x2+4y= ;
1.(1)3x2+2x2= ;
2.类比合并同类项的方法,想想如何计算:
解:
答:不能,因为它们都是最简二次根式,被开方数不相同,所以不能合并.
5x2
3x2+4y
知识点 3
二次根式的加减计算
3. 能不能再进行计算 为什么
解:(1)原式=
计算:
(2)原式=
(3)原式=
(4)原式=
例1
(1)
(2)
(3)
(4)
(5)
(6)
探究新知
=13-9=4
=6-5=1
素养考点 1
二次根式的加减乘除计算
解:(5)原式=
(6)原式=
(5)
(6)
=2+3=5
=6-1=5
探究新知
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 B.
C. D.
B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知识点
计算:
解:
(1)原式
(2)原式
(3)原式
例2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二次根式的四则运算
完成下列计算.
解:
(1)原式=
(2)原式=
(3)原式=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二次根式的加减法法则
一般地,二次根式加减时,可以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
1.加减法的运算步骤:“一化简二判断三合并”.
2.合并的前提条件:只有被开方数相同的最简二次根式才能进行合并.
探究新知
小结
提示
化为最简
二次根式
用分配
律合并
整式
加减
二次根
式性质
分配律
整式加
减法则
依据:二次根式的性质、分配律和整式加减法则.
基本思想:把二次根式加减问题转化为整式加减问题.
探究新知
1. =(  )
A. B.4 C. D.
连接中考
2. 一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为 和 ,则这个长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
B
1.化简 的结果是(  )
A.9 B.3 C. D.
A. B.
C. D.
B
2.下面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
D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3. 计算: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4) =______
5
(5) =______
(6) =______
-1
(1) =______
(3) =______
(2) =______
4. 计算:
解:
课堂检测
基础巩固题
(1)
(2)
5.计算:
课堂检测
(1)
(2)
解:
(1)
(2)
基础巩固题
知识点1 二次根式的性质
1.计算:
(1)____×____ ____;
16
(2) 。
25
9
4
3
12
64
5
8
返回
2.下列式子正确的是( )
C
A.
B.
C.
D.
返回
3.化简:
(1) ;
解:原式 。
(2) ;
解:原式 。
(3) 。
解:原式 。
返回
知识点2 最简二次根式
4.[2025咸阳月考]下列是最简二次根式的是( )
C
A. B. C. D.
返回
5. 若是最简二次根式,则 的值可以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5
(答案不唯一)
返回
6.把下列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
(1) ;
解:原式 。
(2) ;
解:原式 。
(3) ;
解:原式 。
(4) ;
解:原式 。
(5) ;
解:原式 。
(6) 。
解:原式 。
返回
知识点3 二次根式的加减
7.计算:
(1)(______) _____;
3
2
(2)____-____(________) ____。
3
2
3
返回
8.下列二次根式中,能与 加减合并的二次根式是( )
B
A. B. C. D.
返回
二次根式的运算
乘法法则
加减法则
乘法公式
除法法则
(a+b)(a-b)=a2-b2
(a+b)2=a2+2ab+b2
(a-b)2=a2-2ab+b2
(x+a)(x+b)=x2+(a+b)x+ab
加减法的运算步骤:“一化简二判断三合并”.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