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4 实数 课件(共38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4 实数 课件(共38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2.3.4 实数
在学方根、立方根和用计算器开方后,我们对 “数” 的认识进一步扩展。从最初的自然数、整数,到分数、有理数,再到现在的无理数,数系的每一次扩展都伴随着新运算的需求。本节将系统梳理实数的概念、分类、性质及运算,建立完整的实数知识体系,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一、实数的定义与分类
(一)实数的定义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也就是说,实数包含了所有可以在数轴上表示的数,既包括有限小数、无限循环小数(有理数),也包括无限不循环小数(无理数)。例如:
有理数:\(0\)、\(3\)、\(-5\)、\(\frac{1}{2}\)、\(0.333 \)(循环小数);
无理数:\(\sqrt{2}\)、\(\pi\)、\(0.1010010001 \)(无限不循环小数)。
(二)实数的分类
实数可以按不同标准分类,常见的有两种方式:
1. 按定义分类
**\(
°\begin{cases}
°\begin{cases}
°\begin{cases}
° \\
0 \\
è °
\end{cases} \\
°\begin{cases}
° \\
è °
\end{cases}
\end{cases} \\
°\begin{cases}
° \sqrt{3} \pi \\
è ° -\sqrt{5} -2\pi
\end{cases}
\end{cases}
\)
2. 按性质分类
**\(
°\begin{cases}
°\begin{cases}
° \\
°
\end{cases} \\
0 \\
è °\begin{cases}
è ° \\
è °
\end{cases}
\end{cases}
\)
(三)分类注意事项
有理数和无理数的本质区别:有理数能化为分数形式(即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无理数不能。
\(0\)是实数中唯一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的数,且属于有理数。
无理数的常见形式:开方开不尽的数(如\(\sqrt{7}\))、特定结构的无限不循环小数(如\(0.1020030004 \))、含\(\pi\)的数(如\(3\pi\))。
二、实数的性质
(一)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关系。这一性质是实数的核心特征,它将抽象的数与直观的几何图形联系起来,为 “数形结合” 提供了基础。
正实数在数轴原点右侧,负实数在原点左侧,\(0\)对应原点。
实数的大小关系在数轴上表现为:右边的点表示的实数总比左边的点表示的实数大。例如,\(\sqrt{2} 1.414\)在数轴上位于\(1\)和\(2\)之间,且在\(1.4\)的右侧。
(二)实数的基本性质
有序性:任意两个实数都可以比较大小。对于实数\(a\)、\(b\),有且仅有\(a > b\)、\(a = b\)、\(a < b\)三种关系之一成立。
封闭性:实数对加、减、乘、除(除数不为\(0\))、乘方运算封闭,即运算结果仍为实数;非负实数可以进行开平方运算,任意实数可以进行开立方运算。
稠密性:任意两个不相等的实数之间存在无数个实数(既有有理数也有无理数)。例如,\(1\)和\(2\)之间有\(1.5\)(有理数)、\(\sqrt{2}\)(无理数)等。
相反数与绝对值:
实数\(a\)的相反数是\(-a\),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在数轴上关于原点对称,且和为\(0\)(如\(\sqrt{3}\)与\(-\sqrt{3}\)互为相反数,\(\sqrt{3} + (-\sqrt{3}) = 0\))。
实数\(a\)的绝对值\(|a|\)定义为:\(
|a| = \begin{cases}
a, & a > 0 \\
0, & a = 0 \\
-a, & a < 0
\end{cases}
\)
绝对值的几何意义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因此绝对值具有非负性(\(|a| \geq 0\))。
三、实数的运算
实数的运算与有理数的运算规则一致,包括四则运算、乘方、开方等,同时满足以下运算律:
(一)四则运算
加法: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符号,并用较大绝对值减去较小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一个数加\(0\)仍得原数。
减法:\(a - b = a + (-b)\)(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乘法:同号得正,异号得负,绝对值相乘;任何数乘\(0\)得\(0\);多个非零实数相乘,积的符号由负因数个数决定(奇负偶正)。
除法:\(a \div b = a \times \frac{1}{b}\)(\(b \neq 0\)),除法法则与乘法类似。
(二)乘方与开方
乘方:求\(n\)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记作\(a^n\)。正数的任何次幂为正,负数的奇次幂为负、偶次幂为正,\(0\)的正整数次幂为\(0\)。
开方:开方是乘方的逆运算。正数有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0\)的平方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任意实数有且仅有一个立方根,正数的立方根为正,负数的立方根为负,\(0\)的立方根为\(0\)。
(三)运算律
加法交换律:\(a + b = b + a\);
加法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
乘法交换律:\(a \times b = b \times a\);
乘法结合律:\((a \times b) \times c = a \times (b \times c)\);
乘法分配律:\(a \times (b + c) = a \times b + a \times c\)。
(四)运算顺序
先算乘方、开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有括号的先算括号内的(先小括号,再中括号,最后大括号);
同级运算从左到右依次进行。
(五)实例演示
例 1:计算\(\sqrt{4} + \sqrt[3]{-8} - |1 - \sqrt{2}|\)。
解:
\(\sqrt{4} = 2\),\(\sqrt[3]{-8} = -2\);
因为\(\sqrt{2} \approx 1.414 > 1\),所以\(|1 - \sqrt{2}| = \sqrt{2} - 1\);
原式\(= 2 + (-2) - (\sqrt{2} - 1) = 0 - \sqrt{2} + 1 = 1 - \sqrt{2}\)。
例 2:计算\((\sqrt{3})^2 + \pi^0 - \sqrt{25}\)。
解:
\((\sqrt{3})^2 = 3\),\(\pi^0 = 1\)(任何非零数的\(0\)次幂为\(1\)),\(\sqrt{25} = 5\);
原式\(= 3 + 1 - 5 = -1\)。
四、实数的大小比较
比较实数大小的方法与有理数类似,常用以下技巧:
(一)数轴比较法
在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例如,比较\(-\sqrt{2}\)和\(-1.5\):
\(-\sqrt{2} \approx -1.414\),在数轴上位于\(-1.5\)右侧,因此\(-\sqrt{2} > -1.5\)。
(二)绝对值比较法
正数大于\(0\),负数小于\(0\),正数大于负数;
两个正数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大;
两个负数比较,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三)平方比较法(适用于正实数)
若\(a > 0\),\(b > 0\),则\(a > b \Leftrightarrow a^2 > b^2\)。例如,比较\(\sqrt{5}\)和\(2.2\):
\((\sqrt{5})^2 = 5\),\(2.2^2 = 4.84\),因为\(5 > 4.84\),所以\(\sqrt{5} > 2.2\)。
(四)估算法
对无理数进行估算,转化为近似小数后比较。例如,比较\(\sqrt{3} + 1\)和\(3\):
\(\sqrt{3} \approx 1.732\),则\(\sqrt{3} + 1 \approx 2.732 < 3\),因此\(\sqrt{3} + 1 < 3\)。
五、实际应用
(一)几何计算
例 3:一个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分别为\(\sqrt{2}\)cm 和\(\sqrt{3}\)cm,求斜边长度和三角形面积。
解:
斜边长度\(c = \sqrt{(\sqrt{2})^2 + (\sqrt{3})^2} = \sqrt{2 + 3} = \sqrt{5} \approx 2.236\)(cm);
面积\(S = \frac{1}{2} \times \sqrt{2} \times \sqrt{3} = \frac{1}{2}\sqrt{6} \approx 1.225\)(cm )。
答:斜边长度为\(\sqrt{5}\)cm,面积为\(\frac{1}{2}\sqrt{6}\)cm 。
(二)实际测量
例 4:用一根长为\(10\)m 的绳子围成一个正方形,求正方形的边长和对角线长度(精确到\(0.01\)m)。
解:
边长\(a = \frac{10}{4} = 2.5\)(m);
对角线长度\(d = \sqrt{a^2 + a^2} = \sqrt{2 \times 2.5^2} = 2.5\sqrt{2} \approx 3.535 \approx 3.54\)(m)。
答:正方形的边长为\(2.5\)m,对角线长度约为\(3.54\)m。
六、常见误区
对无理数概念理解错误:认为 “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如\(\sqrt{4} = 2\)是有理数),或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如\(0.333 \)是循环小数,属于有理数)。
实数运算符号错误:计算负数的平方根时忽略 “无意义”(如\(\sqrt{-4}\)不存在),或立方根符号错误(如\(\sqrt[3]{-8} = 2\),正确结果应为\(-2\))。
绝对值化简错误:对含无理数的绝对值化简时符号判断错误,如\(|2 - \sqrt{5}| = 2 - \sqrt{5}\)(正确结果应为\(\sqrt{5} - 2\),因\(\sqrt{5} \approx 2.236 > 2\))。
数轴对应关系混淆:误认为 “数轴上的点都表示有理数”,忽略无理数也能在数轴上表示(如\(\sqrt{2}\)可通过几何方法在数轴上找到对应点)。
七、课堂总结
实数的定义与分类: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按定义可分为整数、分数、无理数,按性质可分为正实数、\(0\)、负实数。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这是数形结合的基础。
实数的性质:具有有序性、封闭性、稠密性,相反数和绝对值的定义与有理数一致。
实数的运算:遵循与有理数相同的运算规则和运算律,重点掌握含开方、绝对值的混合运算。
大小比较方法:包括数轴法、绝对值法、平方比较法和估算法,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方法。
实数是初中数学的重要数系,它的引入完善了我们对 “数” 的认知,也为后续学习函数、二次根式等知识提供了支撑。理解实数的概念和性质,熟练掌握运算技巧,是学好初中数学的关键之一。
八、课后作业
将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3\)、\(\sqrt{2}\)、\(0.6\)、\(\pi\)、\(0\)、\(-\frac{1}{3}\)、\(\sqrt{4}\)、\(0.1010010001 \)
有理数集合:\(\{\quad\}\);
无理数集合:\(\{\quad\}\);
正实数集合:\(\{\quad\}\)。
计算下列各式:
(1)\(\sqrt{9} + \sqrt[3]{-27} + |\sqrt{2} - 1|\);
(2)\((\sqrt{5})^2 - \sqrt{16} + \sqrt[3]{8} \times \pi^0\)。
比较下列各组数的大小:
(1)\(\sqrt{7}\)和\(2.6\);
(2)\(-\sqrt{3}\)和\(-1.7\)。
一个正方体的体积是\(10\)立方厘米,求它的棱长(精确到\(0.01\)厘米)。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2.3.4 实数
第二章 实数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了解实数的概念并能按要求将实数进行分类,会在实数范围内求一个数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发展运算能力.
2.通过利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实数的过程,将数和图形结合在一起,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发展应用意识.
3.通过运用实数的运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从中体会数学的使用价值.
重点
难点
旧识回顾
1.什么是有理数?有理数怎样分类?
2.什么是无理数?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吗?
有理数为整数(正整数、0、负整数)和分数的统称.有理数可分为正有理数、0、负有理数
无理数的定义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带根号的数不一定是无理数,如 ,要看a的取值
情境导入
请同学们观看视频了解A4纸的奥妙
(1)请把下列有理数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任何有理数都能写成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吗?
(2)请用计算器把 和 写成小数的形式,你有什么发现?像这样的数我们把它叫什么数?你还能说出一些这样的数吗?
知识点 1
实数的概念和分类
事实上,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反过来,任何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也都是有理数.
探究新知
无限不循环的小数 ---------- 叫做无理数.
你能举出一些无理数吗?
0.1010010001…〔两个1之间依次多1个0〕
-168.3232232223…〔两个3之间依次多1个2〕
探究新知
=1.41421356237309504880168…
=1.70997594667669698935310…
思考 我们将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仿照有理数的分类,据此你能给实数分类吗?
无理数:
无限不循环小数
有理数:
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
实 数
按定义分
分数
整数
女孩子
男孩子
妈妈
含开方开不尽的数
有规律但不循环的小数
含有π的数
探究新知
(相邻两个3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
有理数集合
无理数集合
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试一试
探究新知
无理数和有理数一样,也有正负之分.
如:

的,
-π是
的.


大于 0 的实数
包括所有的正有理数和正无理数.
【正数】
【负数】
小于 0 的实数
包括所有的负有理数和负无理数.
探究新知
正数集合
负数集合
探究新知
1.你能把下列各数分别填入相应的集合内吗
议一议
(相邻两个3之间的7的个数逐次加1)
实数的
第一种分类
实数的
第二种分类
2. 0属于正数吗 属于负数吗
3. 实数还可以怎样分类
实数
有理数
无理数
实数
正实数
负实数
0
探究新知
议一议
负实数
正实数
数实
正有理数
负有理数
按性质分
0
正无理数
负无理数
探究新知
0
正实数
负实数
无理数:
有理数:
负实数:
正实数:
例1 将下列各数分别填入下列相应的括号内: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实数的分类
把下列各数填入相应的集合内:
(1)有理数集合:
(2)无理数集合:
(3)整数集合:
(4)负数集合:
(5)分数集合:
(6)实数集合: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提示1:在实数范围内 ,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和有理数范围内 的相反数、倒数、绝对值的意义完全相同.
1.5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倒数是( ).
-1.5
1.5
知识点 2
实数范围内的相关概念
探究新知
相反

(1) a 是一个实数 ,它的相反数为-a.
( a﹤0)
(3) ︳ a ︳ =
              
( a=0)
( a﹥0)
a
0
- a
探究新知
小结
(2) 如果 a ≠ 0 ,那么它的倒数为 .
提示2:有理数的运算法则及运算律对实数仍然适用.
例如:
探究新知
例 分别求下列各数的相反数、倒数和绝对值.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实数相关概念的应用
相反数
倒数
绝对值
-2
7
-2
(1)正实数的绝对值是 ,0的绝对值是
,负实数的绝对值是  .
它本身
0
它的相反数
7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2) 的相反数是 ,绝对值是 .
(3)绝对值等于 的数是 , 的平方是 .
-
±
如图,直径为1个单位长度的圆从原点沿数轴向右滚动一周,圆上一点从原点到达A点,则点A的坐标为多少?
-4
-2
0
1
2
3
4
-1
-3
无理数 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A
问题1 无理数能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吗?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实数与数轴的关系
-2
-1
0
1
2
-
问题2(1)你能在数轴上表示出 吗?
探究新知
0
1
2
3
-1
1
2
0
1
2
-1
-2
A
一个实数a
(2)你能在数轴上作出 的对应点吗?
探究新知
(3)如果将所有有理数都标到数轴上,那么数轴能填满吗?
-2
-1
0
1
2
B
A
C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实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数轴上的点有些
表示有理数,有
些表示无理数.
探究新知
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过来,数轴上的每一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即实数和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解:因为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 ,
所以点B到点A的距离为1+ ,则点C到点A的距离为1+ ,
设点C表示的实数为x,则点A到点C的距离为-1-x,
所以-1-x=1+ ,
所以x=-2- .
例 如图所示,数轴上A,B两点表示的数分别为-1和 ,
点B关于点A的对称点为C,求点C所表示的实数.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求数轴上的点表示的实数值
A
B
-1
0
如图,A,B,C,D是数轴上的四个点,其中最适合表示无理数π的点是(  )
A.点A B.点B C.点C D.点D
D
C
D
A
B
4
3
2
1
0
-1
-2
连接中考
1.判断对错
(1)实数不是有理数就是无理数. ( )
(2)无理数都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 )
(4)无理数都是无限小数. ( )
(3)带根号的数都是无理数. ( )
(5)无理数一定都带根号. ( )
×
×
基础巩固题
课堂检测
1.[2024福建中考]下列实数中,无理数是( )
D
A. B.0 C. D.
返回
2.[2024威海中考]下列各数中,最小的数是( )
A
A. B. C. D.
返回
3.下列各组数中互为相反数的是( )
C
A.3和 B.和
C.和3 D.和
返回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4的算术平方根是 B.3的平方根是
C.27的立方根是 D.的平方根是
返回
5.某学校会议室的面积为 ,它的地面恰由100块相同的正方形地砖
铺成,每块地砖的边长是( )
B
A. B. C. D.
返回
6. [2025西安鄠邑区期中] 秦兵马俑的发现被誉为“世界第
八大奇迹”,兵马俑的眼睛到下巴的距离与头顶到下巴的距离之比约为
,下列估算正确的是( )
C
A. B.
C. D.
返回
7.如图,在中, ,,边 在数轴上,
点表示的数为0,点表示的数为1,以为圆心, 的长为半径画弧
交数轴负半轴于点,则点 表示的数是( )
D
A. B. C. D.
返回
8.若的整数部分是,小数部分是,则 的值为( )
B
A. B. C. D.8
返回
实数
实数范围内的相关的概念
实数的概念
实数的分类
实数的数轴表示
实数的大小比较
相反数
绝对值
倒数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实数
按定义分
按性质分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