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课件(共27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7张PPT)
3.3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图形的变换可以通过坐标的变化来描述。轴对称作为一种常见的图形变换,其与坐标变化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本节将重点探究图形关于坐标轴对称、关于原点对称以及关于象限角平分线对称时,对应点的坐标变化规律,通过坐标变化理解轴对称的本质,实现几何变换与代数运算的结合。
一、关于坐标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
坐标轴是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最基本的对称轴,图形关于 x 轴或 y 轴对称时,对应点的坐标会呈现出明确的变化规律。
(一)关于 x 轴对称
规律:点\(P(x, y)\)关于 x 轴对称的点\(P_1\)的坐标为\((x, -y)\)。
即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几何解释:关于 x 轴对称的两个点,它们在 x 轴上的投影相同(横坐标相同),到 x 轴的距离相等且分别在 x 轴两侧(纵坐标互为相反数)。例如:
点\((2, 3)\)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2, -3)\);
点\((-1, -4)\)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1, 4)\);
点\((5, 0)\)在 x 轴上,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仍是自身\((5, 0)\)。
(二)关于 y 轴对称
规律:点\(P(x, y)\)关于 y 轴对称的点\(P_2\)的坐标为\((-x, y)\)。
即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几何解释:关于 y 轴对称的两个点,它们在 y 轴上的投影相同(纵坐标相同),到 y 轴的距离相等且分别在 y 轴两侧(横坐标互为相反数)。例如:
点\((3, 5)\)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3, 5)\);
点\((-2, -6)\)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为\((2, -6)\);
点\((0, 4)\)在 y 轴上,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仍是自身\((0, 4)\)。
(三)例题解析
例 1:已知\(\triangle ABC\)的三个顶点坐标分别为\(A(1, 2)\)、\(B(3, 4)\)、\(C(5, 1)\),分别求出\(\triangle ABC\)关于 x 轴和 y 轴对称的\(\triangle A_1B_1C_1\)和\(\triangle A_2B_2C_2\)的顶点坐标。
解:
关于 x 轴对称(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
\(A_1(1, -2)\);
\(B_1(3, -4)\);
\(C_1(5, -1)\)。
关于 y 轴对称(纵坐标不变,横坐标取相反数):
\(A_2(-1, 2)\);
\(B_2(-3, 4)\);
\(C_2(-5, 1)\)。
例 2:已知点\(M(a + 2, b - 3)\)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M_1(4, -5)\),求\(a\)和\(b\)的值。
解:
根据关于 x 轴对称的坐标规律,横坐标不变,纵坐标互为相反数,可得:\(
\begin{cases}
a + 2 = 4 \\
-(b - 3) = -5
\end{cases}
\)
解得:\(a = 2\),\(b = 8\)。
二、关于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
原点是坐标系的中心,图形关于原点对称时,对应点的坐标变化规律如下:
(一)坐标变化规律
规律:点\(P(x, y)\)关于原点对称的点\(P_3\)的坐标为\((-x, -y)\)。
即横坐标和纵坐标都变为原来的相反数。
几何解释:关于原点对称的两个点,它们分别在原点的两侧,与原点的距离相等,且三点(原点和两个对称点)共线。例如:
点\((2, 3)\)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2, -3)\);
点\((-1, 4)\)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1, -4)\);
原点\((0, 0)\)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仍是自身。
(二)与轴对称的区别
关于原点对称是中心对称的一种特殊情况,与关于坐标轴对称的本质区别在于:
轴对称是 “翻转” 变换,对称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
中心对称是 “旋转” 变换,对称点连线经过对称中心(原点)且被中心平分。
(三)例题解析
例 3:已知四边形\(ABCD\)的顶点坐标为\(A(2, 1)\)、\(B(-1, 3)\)、\(C(-3, -2)\)、\(D(4, -4)\),求四边形\(ABCD\)关于原点对称的四边形\(A_3B_3C_3D_3\)的顶点坐标。
解:
根据关于原点对称的坐标规律,横、纵坐标均取相反数:
\(A_3(-2, -1)\);
\(B_3(1, -3)\);
\(C_3(3, 2)\);
\(D_3(-4, 4)\)。
例 4:若点\(P(m, n)\)关于原点对称的点在第一象限,判断点\(P\)所在的象限。
解:
点\(P(m, n)\)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为\((-m, -n)\),该点在第一象限,因此:\(
\begin{cases}
-m > 0 \Rightarrow m < 0 \\
-n > 0 \Rightarrow n < 0
\end{cases}
\)
即点\(P(m, n)\)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均为负数,因此点\(P\)在第三象限。
三、关于象限角平分线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
象限角平分线(第一、三象限角平分线\(y = x\)和第二、四象限角平分线\(y = -x\))也是常见的对称轴,对应点的坐标变化具有特殊规律。
(一)关于直线\(y = x\)对称
规律:点\(P(x, y)\)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P_4\)的坐标为\((y, x)\)。
即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位置。
几何解释:直线\(y = x\)是第一、三象限的角平分线,关于该直线对称的两个点,其横、纵坐标恰好交换。例如:
点\((3, 5)\)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为\((5, 3)\);
点\((-2, 4)\)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为\((4, -2)\);
点\((2, 2)\)在直线\(y = x\)上,对称点仍是自身。
(二)关于直线\(y = -x\)对称
规律:点\(P(x, y)\)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P_5\)的坐标为\((-y, -x)\)。
即横坐标变为原纵坐标的相反数,纵坐标变为原横坐标的相反数。
几何解释:直线\(y = -x\)是第二、四象限的角平分线,关于该直线对称的两个点,横、纵坐标不仅交换,还分别取相反数。例如:
点\((2, 3)\)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为\((-3, -2)\);
点\((-1, -4)\)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为\((4, 1)\);
点\((2, -2)\)在直线\(y = -x\)上,对称点仍是自身。
(三)例题解析
例 5:求点\(A(1, 2)\)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A_4\),以及点\(B(-3, 4)\)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B_5\)的坐标。
解:
点\(A(1, 2)\)关于直线\(y = x\)对称,横、纵坐标互换,因此\(A_4(2, 1)\)。
点\(B(-3, 4)\)关于直线\(y = -x\)对称,横坐标为原纵坐标的相反数\(-4\),纵坐标为原横坐标的相反数\(3\),因此\(B_5(-4, 3)\)。
四、利用坐标变化绘制轴对称图形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绘制一个图形的轴对称图形时,可按照以下步骤进行:
确定原图形各顶点的坐标;
根据对称轴的类型,按照对应的坐标变化规律求出各顶点的对称点坐标;
在坐标系中描出所有对称点的位置;
依次连接各对称点,得到原图形的轴对称图形。
(一)例题解析
例 6:已知\(\triangle ABC\)的顶点坐标为\(A(2, 3)\)、\(B(4, 1)\)、\(C(1, 2)\),在坐标系中画出\(\triangle ABC\)关于 x 轴对称的\(\triangle A_1B_1C_1\)。
解:
步骤 1:确定原顶点坐标:\(A(2, 3)\)、\(B(4, 1)\)、\(C(1, 2)\);
步骤 2:求关于 x 轴对称的顶点坐标(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取相反数):
\(A_1(2, -3)\);
\(B_1(4, -1)\);
\(C_1(1, -2)\);
步骤 3:在坐标系中描出\(A_1\)、\(B_1\)、\(C_1\);
步骤 4:连接\(A_1B_1\)、\(B_1C_1\)、\(C_1A_1\),得到\(\triangle A_1B_1C_1\)。
五、坐标变化在轴对称中的应用
(一)判断图形的对称性
通过分析图形顶点坐标的特征,可以判断图形是否关于坐标轴对称或关于原点对称:
若图形所有顶点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仍在图形上(即对于任意顶点\((x, y)\),\((x, -y)\)也是顶点),则图形关于 x 轴对称;
同理可判断图形是否关于 y 轴或原点对称。
例 7:已知四边形顶点坐标为\(A(1, 2)\)、\(B(2, 1)\)、\(C(1, -2)\)、\(D(2, -1)\),判断该四边形是否关于 x 轴对称。
解:
检查各顶点关于 x 轴对称的点是否在四边形中:
\(A(1, 2)\)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1, -2)\),即点\(C\);
\(B(2, 1)\)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2, -1)\),即点\(D\);
\(C(1, -2)\)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1, 2)\),即点\(A\);
\(D(2, -1)\)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为\((2, 1)\),即点\(B\)。
因此,该四边形关于 x 轴对称。
(二)解决实际问题
例 8:在某公园地图上,景点\(A\)的坐标为\((3, 4)\),景点\(B\)在景点\(A\)关于 y 轴对称的位置,景点\(C\)在景点\(A\)关于 x 轴对称的位置。求景点\(B\)和\(C\)的坐标,并计算\(B\)、\(C\)两点之间的距离。
解:
景点\(B\)是\(A(3, 4)\)关于 y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3, 4)\);
景点\(C\)是\(A(3, 4)\)关于 x 轴对称的点,坐标为\((3, -4)\);
计算\(B(-3, 4)\)和\(C(3, -4)\)之间的距离:\(
BC = \sqrt{(3 - (-3))^2 + (-4 - 4)^2} = \sqrt{6^2 + (-8)^2} = \sqrt{36 + 64} = \sqrt{100} = 10
\)
答:景点\(B\)的坐标为\((-3, 4)\),景点\(C\)的坐标为\((3, -4)\),\(B\)、\(C\)两点之间的距离为 10。
六、常见误区
对称规律记忆混淆:将关于 x 轴和 y 轴对称的坐标变化规律记反,例如误将关于 x 轴对称的点记为\((-x, y)\),而正确应为\((x, -y)\)。
忽略特殊点的对称性:认为坐标轴上的点关于坐标轴对称后会变化,实际上 x 轴上的点关于 x 轴对称仍是自身,y 轴上的点关于 y 轴对称仍是自身。
象限角平分线对称规律错误:混淆关于\(y = x\)和\(y = -x\)对称的坐标变化,例如将点\((x, y)\)关于\(y = -x\)对称的点误记为\((-x, -y)\),而正确应为\((-y, -x)\)。
绘制图形时漏点或错连:根据对称点坐标绘制图形时,遗漏部分顶点的对称点或连接顺序错误,导致图形失真。
距离计算错误:计算对称点之间的距离时,忘记使用勾股定理,直接用坐标差相加,例如误将\((2, 3)\)与\((2, -3)\)的距离算为\(3 + 3 = 6\)(正确结果应为 6,此处巧合正确,但逻辑错误),而对于非坐标轴对称的点则会出错。
七、课堂总结
关于坐标轴对称:
x 轴:\((x, y) \rightarrow (x, -y)\)(横坐标不变,纵坐标相反);
y 轴:\((x, y) \rightarrow (-x, y)\)(纵坐标不变,横坐标相反)。
关于原点对称:\((x, y) \rightarrow (-x, -y)\)(横、纵坐标均相反)。
关于象限角平分线对称:
\(y = x\):\((x, y) \rightarrow (y, x)\)(横、纵坐标互换);
\(y = -x\):\((x, y) \rightarrow (-y, -x)\)(横纵互换且取反)。
应用方法:通过坐标变化规律求对称点,绘制轴对称图形,判断图形对称性,解决距离计算等实际问题。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的关系是数形结合思想的典型体现,通过本节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坐标变化的规律,更理解了如何用代数方法研究几何变换。这一技能在后续学习函数图像的对称性、几何证明等内容中具有重要作用。
八、课后作业
已知点\(A(-2, 5)\),分别求出它关于 x 轴、y 轴和原点对称的点的坐标。
已知\(\triangle DEF\)的顶点坐标为\(D(1, 2)\)、\(E(3, 5)\)、\(F(5, 3)\),画出\(\triangle DEF\)关于 y 轴对称的\(\triangle D'E'F'\),并写出各顶点坐标。
点\(M(a, b)\)关于直线\(y = x\)对称的点在第二象限,求\(a\)和\(b\)的取值范围。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3, -4)\),求:
(1)点\(P\)关于 x 轴对称的点与关于 y 轴对称的点之间的距离;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3.3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第三章 位置与坐标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在同一直角坐标系中,感受图形上点的坐标变化与图形的轴对称变换之间的关系,发展应用意识.
2.通过经历图形坐标变化与图形轴对称之间关系的探索过程,发展形象思维能力和数形结合意识.
3.通过探究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掌握图形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重点
难点
旧识回顾
1.什么叫轴对称图形?
2.如何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确定点P的位置?
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后,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轴对称图形
从原点起沿着水平方向测量相应的距离为P的横坐标x;从原点起沿着垂直方向测量相应的距离为P的纵坐标y;将点P的横坐标x和纵坐标y组合起来,得到点P的坐标
△ABC与△A1B1C1关于x轴对称.
(1)△ABC与△A1B1C1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1. △ABC与△A1B1C1在如图所示的直角坐标系中,仔细观察,完成下列各题:
探究
知识点 1
轴对称与坐标变化
对应点的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对应点的横坐标相同
(2)请在下表中填入点A与A1、点B与B1、点C与C1
的坐标,并思考:这些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C1:
B1:
A1:
C:
B:
A:
(3)如果点P(m,n)在△ABC内,那么它在△A1B1C1内的对应点P1的坐标是 .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
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探究新知
(m,-n)
2.如右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第一、二象限内各有一面小旗.
(1)两面小旗之间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关于y轴成轴对称.
(2,6)
(-2,6)
探究新知
对应点的纵坐标相等
对应点的横坐标互为相反数
(2)请在下表中填入点A与A1、点B与B1、点C与C1、点D与D1的坐标,并思考:这些对应点的坐标之间有什么关系?
D1:
C1:
B1:
A1:
D:
C:
B:
A:
(3)如果点P(m,n)在△ABC内,那么它在△A1B1C1内的对应点P1的坐标是 .
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探究新知
(-m,n)
3.通过以上学习,你知道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吗?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之间的关系呢?
关于x轴对称的点,
横坐标相同;
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横坐标相同,纵坐标互为相反数;
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点的坐标,横坐标互为相反数,纵坐标相同.
关于y轴对称的点,
纵坐标相同.
探究新知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1
根据坐标轴变化的规律确定点的坐标
例 若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则m+n的值是(  )
A.-5 B.-3 C.3 D.1
解析:因为点A(1+m,1-n)与点B(-3,2)关于y轴对称,所以1+m=3,1-n=2,解得m=2,n=-1.所以m+n=2-1=1.
D
1.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 5 ,7)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2.已知点A(a,2)与点A1(8,b)关于y轴对称,则a= ,b= .
(5,-7)
巩固练习
-8
1
刚刚我们学习了两个关于坐标轴对称的图形的坐标关系
那坐标变化会不会引起图形变化?会引起怎样的变化呢?
拓展思考
变式训练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依次连接下列各点:(0,0), (5,4) ,(3,0), (5,1) ,(5,-1), (3,0), (4,-2) ,(0,0),你得到了一个怎样的图案?
x
–1
y
5
4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坐标变化与图形变化
3
2
1
1
2
3
4
5
5
坐标变化为:
(x,y)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x,y)
将各坐标的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 ,则图形怎么变化?
1
2
3
4
5
-1
-2
-3
0
–1
–2
–3
–4
–5
1
2
3
4
-4
-5
5
y
x
纵坐标保持不变,横坐标都乘以-1,两个图形关于y轴对称
探究新知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将各坐标的纵坐标都乘以-1,横坐标保持不变,则图形怎么变化?
(x,y)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x,-y)
1
2
3
4
5
6
7
8
0
–1
–2
–3
–4
–5
1
2
3
4
5
y
x
横坐标保持不变,纵坐标都乘以-1,
两个图形关于x轴对称
探究新知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5
将各坐标的纵坐标与横坐标都乘以-1,图形会变成什么样?
y
x
2
3
4
5
1
0
–1
–2
–3
–4
1
2
3
4
5
–1
–2
–3
–4
–5
坐标变
化为:
与原图形关于原点中心对称
探究新知
(x,y)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x,-y)
(0,0)
(-5,-4)
(-3,0)
(-5,-1)
(-5,1)
(-3,0)
(-4,2)
(0,0)
1.关于y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
(x , y)
(-x , y)
2.关于x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
3.关于原点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上点的坐标特征:
探究新知
(x , y)
( x , -y)
(x , y)
(-x , -y)
横坐标变为相反数,纵坐标不变.
横坐标不变,纵坐标变为相反数.
横坐标、纵坐标都变为相反数.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4,6) 关于x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A.(-4,-6) B.(4,-6)
C.(-6,-4) D.(6,-4)
A
巩固练习
2.点(8,3)与点(8,-3)的关系是( )
A.关于原点对称 B.关于 x轴对称
C.关于 y轴对称 D.不能构成对称关系
B
1. 点A(4,﹣2)关于x轴的对称点的坐标为(  )
A.( 4,2 ) B.(﹣4,2)
C.(﹣4,﹣2) D.(﹣2,4)
2. 点(﹣1,2)关于原点的对称点坐标是(  )
A.(﹣1,﹣2) B.(1,﹣2)
C.(1,2) D.(2,﹣1)
A
B
连接中考
知识点1 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
1.若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则点 的坐标为( )
B
A. B. C. D.
返回
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关于 轴的对称点在( )
A
A.第一象限 B.第二象限 C.第三象限 D.第四象限
返回
3.[2025西安曲江一中月考]已知点和点关于 轴对称,
则 的值为____。
返回
知识点2 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变化
4. [2024通辽中考] 剪纸是我国民
间艺术之一,如图放置的剪纸作品,它的对称轴与
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坐标轴重合。则点 关于
轴对称的点的坐标为( )
C
A. B. C. D.
返回
5.[2025西安期末]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与点
关于 轴对称,则( )
C
A., B.,
C., D.,
返回
6.若点与点关于轴对称,则 的值为
____。
返回
知识点3 坐标系中的轴对称作图
7.把各点的横坐标都乘 ,纵坐标不变,符合上述要求的图是
( )
B
A. B. C. D.
返回
点的坐标变化
图形的
变化
关于y轴对称
关于原点对称
关于x轴对称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