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2.1平行线的证明-平行线的判定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7.2.1平行线的证明-平行线的判定 课件(共28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7.2.1 平行线的证明 - 平行线的判定
在平面几何中,平行线是一类特殊的直线关系,其判定是几何证明的重要基础。平行线的判定不仅依赖于直观的观察,更需要通过严谨的逻辑推理来确认。本节将系统梳理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判定定理,结合实例展示如何运用这些知识证明两条直线平行,培养几何证明的逻辑思维能力。
一、平行线的定义与判定公理
(一)平行线的定义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这个定义揭示了平行线的本质属性 ——“不相交”,但直接利用定义判断两条直线是否平行较为困难(因为无法无限延伸直线验证是否相交),因此需要更具操作性的判定方法。
(二)平行线的判定公理(基本事实)
经过长期实践验证,以下命题被作为平行线判定的公理(基本事实),无需证明即可直接使用: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即:如果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截得的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如图 1 所示,直线\(a\)、\(b\)被直线\(c\)所截,若\(\angle1=\angle2\)(同位角相等),则\(a\parallel b\)。
这一公理是平行线判定的基础,其他判定定理都可由它推导得出。
二、平行线的判定定理
基于同位角相等判定公理,通过逻辑推理可进一步得出其他平行线判定定理。
(一)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 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即:若内错角相等,则两直线平行。
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 2,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ngle1=\angle2\)(内错角相等)。
求证:\(a\parallel b\)。
证明:
∵\(\angle1=\angle3\)(对顶角相等),
又∵\(\angle1=\angle2\)(已知),
∴\(\angle2=\angle3\)(等量代换)。
∵\(\angle2\)和\(\angle3\)是同位角(同位角定义),
∴\(a\parallel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实例解析:
例 1:如图 3,已知\(\angle1 = 110^\circ\),\(\angle2 = 110^\circ\),求证:\(AB\parallel CD\)。
证明:
∵\(\angle1 = 110^\circ\),\(\angle2 = 110^\circ\)(已知),
∴\(\angle1=\angle2\)(等量代换)。
∵\(\angle1\)和\(\angle2\)是内错角(内错角定义),
∴\(AB\parallel 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二)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定理 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即:若同旁内角互补(和为\(180^\circ\)),则两直线平行。
证明过程:
已知:如图 4,直线\(a\)、\(b\)被直线\(c\)所截,\(\angle1+\angle2 = 180^\circ\)(同旁内角互补)。
求证:\(a\parallel b\)。
证明:
∵\(\angle1+\angle3 = 180^\circ\)(平角定义),
又∵\(\angle1+\angle2 = 180^\circ\)(已知),
∴\(\angle2=\angle3\)(同角的补角相等)。
∵\(\angle2\)和\(\angle3\)是同位角(同位角定义),
∴\(a\parallel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实例解析:
例 2:如图 5,已知\(\angle A + \angle D=180^\circ\),求证:\(AB\parallel CD\)。
证明:
∵\(\angle A + \angle D=180^\circ\)(已知),
又∵\(\angle A\)和\(\angle D\)是直线\(AB\)、\(CD\)被直线\(AD\)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同旁内角定义),
∴\(AB\parallel 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的其他判定方法
除上述公理和定理外,结合其他几何知识还可得出以下判定方法: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平行公理的推论)。
即:若\(a\parallel c\),\(b\parallel c\),则\(a\parallel b\)。这一结论可通过反证法证明(见本节课后作业 3)。
在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即:若\(a\perp c\),\(b\perp c\),则\(a\parallel b\)。
证明:∵\(a\perp c\),\(b\perp c\)(已知),
∴\(\angle1 = 90^\circ\),\(\angle2 = 90^\circ\)(垂直定义),
∴\(\angle1=\angle2\)(等量代换),
∴\(a\parallel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三、平行线判定的一般步骤
运用上述公理和定理证明两条直线平行,通常遵循以下步骤:
明确目标:确定需要证明平行的两条直线(\(a\)和\(b\))以及截线(与\(a\)、\(b\)都相交的直线\(c\))。
识别角的关系:找出截线与两条直线形成的同位角、内错角或同旁内角,明确需要证明的角的关系(相等或互补)。
推导角的关系:利用已知条件、对顶角相等、邻补角互补等知识,推导出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或同旁内角互补。
得出平行结论:根据相应的判定公理或定理,得出两条直线平行的结论,并注明依据。
四、实例解析:综合运用判定方法
例 3:如图 6,已知\(\angle1=\angle2\),\(\angle3+\angle4 = 180^\circ\),求证:\(a\parallel c\)。
解题步骤:
分析需证明平行的直线是\(a\)和\(c\),需找到连接它们的中间关系(可通过证明\(a\parallel b\)且\(b\parallel c\),再利用平行公理的推论)。
证明\(a\parallel b\):
∵\(\angle1=\angle2\)(已知),
且\(\angle1\)和\(\angle2\)是直线\(a\)、\(b\)被直线\(d\)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内错角定义),
∴\(a\parallel b\)(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证明\(b\parallel c\):
∵\(\angle3+\angle4 = 180^\circ\)(已知),
且\(\angle3\)和\(\angle4\)是直线\(b\)、\(c\)被直线\(e\)所截形成的同旁内角(同旁内角定义),
∴\(b\parallel 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证明\(a\parallel c\):
∵\(a\parallel b\),\(b\parallel c\)(已证),
∴\(a\parallel 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
例 4:如图 7,已知\(AB\perp BC\),\(BC\perp CD\),且\(\angle1=\angle2\),求证:\(BE\parallel CF\)。
证明:
∵\(AB\perp BC\),\(BC\perp CD\)(已知),
∴\(\angle ABC=\angle BCD = 90^\circ\)(垂直定义),即\(\angle1+\angle3=\angle2+\angle4 = 90^\circ\)。
∵\(\angle1=\angle2\)(已知),
∴\(\angle3=\angle4\)(等角的余角相等)。
∵\(\angle3\)和\(\angle4\)是直线\(BE\)、\(CF\)被直线\(BC\)所截形成的内错角(内错角定义),
∴\(BE\parallel C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五、常见误区
角的类型识别错误:混淆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的位置特征,导致误用判定方法。例如,将内错角当作同位角来套用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忽略截线:未明确截线,无法准确判断角与直线的对应关系。例如,证明\(AB\parallel CD\)时,错误地使用了与其他直线形成的角的关系。
依据错误:推理过程中使用的依据与角的关系不匹配。例如,内错角相等时却标注依据为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逻辑跳跃:未完整推导角的关系就直接得出平行结论。例如,已知\(\angle1=\angle2\),未说明\(\angle1\)和\(\angle2\)是同位角就直接写 “\(a\parallel b\)”。
六、课堂总结
核心判定方法:
公理: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 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定理 2: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推论:平行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同一平面内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直线平行。
证明步骤:明确目标直线与截线→识别角的类型→推导角的关系→依据判定方法得出平行结论。
关键能力:准确识别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熟练运用角的关系推导平行,规范书写证明过程。
平行线的判定是几何证明的入门基础,其核心是通过角的数量关系(相等或互补)推导出直线的位置关系(平行)。掌握这些判定方法,能为后续学习三角形、四边形等几何知识奠定坚实的逻辑基础。
七、课后作业
如图 8,直线\(AB\)、\(CD\)被直线\(EF\)所截,\(\angle1 = 70^\circ\),\(\angle2 = 110^\circ\),求证:\(AB\parallel CD\)(提示:利用同旁内角互补)。
已知:如图 9,\(\angle AEF=\angle EFD\),求证:\(AB\parallel CD\)(提示:利用内错角相等)。
证明 “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互相平行”(提示:用反证法,假设两直线不平行则相交,推出与平行公理矛盾)。
如图 10,在同一平面内,\(AD\perp AC\),\(BC\perp AC\),且\(\angle ADE=\angle BCF\),求证:\(DE\parallel CF\)。
分析下列证明过程的错误,并改正:
命题:如图 11,已知\(\angle1=\angle2\),求证:\(AB\parallel CD\)。
错误证明:∵\(\angle1=\angle2\),∴\(AB\parallel CD\)(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7.2.1平行线的证明-平行线的判定
第七章 命题与证明
a
i
T
u
j
m
i
a
N
g
1. 通过阅读课本学生熟练掌握平行线的判定定理,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和理解能力;
2.通过经历探索平行线的判定方法的过程,发展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逐步掌握规范的推理论证格式.
3.通过画图、讨论、推理等活动,使学生对平行线的判定有深入理解,培养学生的化归思想和分类讨论思想.
重点
难点
旧识回顾
什么叫平行线?
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一、放
二、靠
三、推
四、画
我们已经学习过用三角尺和直尺画平行线的方法.
知识点 1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b
A
2
1
a
B
(1)画图过程中,什么角始终保持相等?
(2)直线a,b位置关系如何?
探究新知
(3)将其最初和最终的两种特殊位置抽象成几何图形:
1
2
l2
l1
A
B
(4) 由上面的操作过程,你能发现判定两直线平行的方法吗?
探究新知
判定方法1: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位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1=∠2
∴l1∥l2
1
2
l2
l1
A
B
探究新知
(已知),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例 下图中,如果∠1=∠7,能得出AB∥CD吗?写出你的推理过程.
解:∵∠1=∠7
∠1=∠3
∴ ∠7=∠3
∴ AB∥CD
B
1
A
C
D
F
3
7
E
( ),
已知
( ),
对顶角相等
( ).
等量代换
( ).
同位角相等
两直线平行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利用同位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
如图所示,∠1=∠2=35°,则AB与CD的关系是 ,
理由是 .
AB∥C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定理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这个定理可以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你能运用所学知识来证实它是一个真命题吗
探究新知
知识点 2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已知: 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内错角,且∠1=∠2.
求证: a∥b.
证明:∵ ∠1=∠2 ,
∠1=∠3 ,
∴∠2=∠3 ,
∴ a∥b .
(已知)
(对顶角相等)
(等量代换)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新知
判定方法2: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2(已知)
∴a∥b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探究新知
2
b
a
1
3
例 完成下面证明:如图所示,CB平分∠ACD,∠1=∠3. 求证AB∥CD.
证明:∵CB平分∠ACD,∴∠1=∠2( ).
∵∠1=∠3,∴∠2=∠ .
∴AB∥CD( ).
角平分线的定义
3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利用内错角相等判定两直线平行
已知∠3=45 °,∠1与∠2互余,试说明AB//CD ?
解:∵∠1=∠2(对顶角相等),
∠1与∠2互余,
∴ ∠1+∠2=90°(已知).
∴∠1=∠2=45°.
∵ ∠3=45°(已知),
∴∠ 2=∠3.
∴ AB∥CD(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
2
3
A
B
C
D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c
a
1
b
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条件是: ,
结论是: .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2
探究新知
知识点 3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
已知: 如图,∠1和∠2是直线a,b被直线c截出的同旁内角,且∠1与∠2互补.
求证: a∥b.
证明: ∵ ∠1与∠2互补
∴∠1+∠2=1800
又∵∠3+∠1=1800
∴∠2=∠3
∴ a∥b
(已知),
(两角互补的定义).
(平角的定义),
(同角的补角相等).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探究新知
判定方法3: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 ,如果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
简单说成: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几何语言:
2
b
a
1
3
∵∠1+∠2=180°(已知),
∴a∥b(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探究新知
例 如图:直线AB、CD都和AE相交,且∠1+∠A=180 .求证:AB//CD.
证明:∵∠1+∠A=180
C
B
A
D
2
1
E
3
∴∠2+∠A=180

( ),
( ).
( ).
已知
对顶角相等
等量代换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1=∠2 ( ),
AB∥CD
探究新知
利用同旁内角互补判定两直线平行
素养考点
① ∵ ∠2 = ∠ 6(已知),
∴ ___∥___( ).
② ∵ ∠3 = ∠5(已知),
∴ ___∥___( ).
③∵ ∠4 +___=180o(已知),
∴ ___∥___( ).
AB
CD
AB
CD
∠5
AB
CD
A
C
1
4
2
3
5
8
6
7
B
D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F
E
根据条件完成填空.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知识点 平行线的判定
1.下列图形中,由能得到 的是( )
B
A. B. C. D.
返回
2.[教材习题 变式]如图,木工师傅用图中的角尺画平行线的依
据是( )
B
(第2题)
A.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B.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D.如果两条直线都和第三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
也互相平行
返回
3.如图,点在的延长线上,下列条件中不能判断 的是
( )
A
(第3题)
A. B.
C. D.
返回
(第4题)
4. [2025咸阳期末]如图,将一款教
室护眼灯用两根电线,吊在天花板上,
是护眼灯,已知 ,为保证护眼灯与天花
板平行,下面添加的条件中,正确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第5题)
5.如图,一条街道有两个拐角和 ,测得
,则 ,就可以知道
,其依据的定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
平行
返回
6. 如图,在四边形中,是 延长线上一点,请
添加一个条件,使 ,那么可以添加的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写出一个即可)。
(答案不唯一)
(第6题)
返回
同位角相等
内错角相等
同旁内角互补
两直线平行
平行线的判定示意图
判定
数量关系
位置关系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