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2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 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5.3.2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 课件(共32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北师大版(2024)

资源简介

(共32张PPT)
5.3.1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 -- 古算问题
中国古代数学有着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成就,许多经典的古算问题蕴含着丰富的数学思想。这些问题大多通过文字描述数量关系,需要我们从中提取等量关系,建立数学模型进行求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是解决古算问题的有力工具,本节将通过分析经典古算问题,学习如何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这类问题,体会古人的智慧与数学的实用性。
一、古算问题的特点与解题思路
(一)古算问题的特点
文字表述精炼:古算问题通常用简洁的文字描述数量关系,语言风格与现代数学问题有所不同,需要仔细解读。
等量关系隐含:问题中的数量关系往往隐藏在文字背后,需要通过分析关键词句挖掘等量关系。
贴近生活实际:古算问题多源于生活中的实际场景,如购物、分配、行程等,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
数据设计巧妙:问题中的数据通常经过精心设计,求解结果多为整数,体现了古人对数学美的追求。
(二)解题基本思路
解决古算问题的核心是将文字信息转化为数学等量关系,具体步骤如下:
审题理解:通读题目,理解问题的实际背景和所求内容,圈出关键信息。
设未知数:根据问题中的未知量,设出两个适当的未知数(通常设为\(x\)和\(y\))。
找等量关系: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找出两个独立的等量关系。
列方程组:根据等量关系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组。
解方程组:运用代入消元法或加减消元法求解方程组。
检验作答:将求得的解代入原问题中检验是否合理,最后写出答案。
二、经典古算问题解析
(一)鸡兔同笼问题
鸡兔同笼问题是中国古代著名的算术题,最早见于《孙子算经》。
例 1: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
题意分析:笼子里有鸡和兔,从上面数有 35 个头,从下面数有 94 只脚,求鸡和兔各有多少只。
解题步骤:
设未知数:设鸡有\(x\)只,兔有\(y\)只。
找等量关系:
头的总数:鸡的头数 + 兔的头数 = 35,即\(x + y = 35\);
脚的总数:鸡的脚数 + 兔的脚数 = 94,即\(2x + 4y = 94\)(鸡有 2 只脚,兔有 4 只脚)。
列方程组:\(
\begin{cases}
x + y = 35 \\
2x + 4y = 94
\end{cases}
\)
解方程组:
由第一个方程得\(x = 35 - y\),代入第二个方程:\(2(35 - y) + 4y = 94\)\(70 - 2y + 4y = 94\)\(2y = 24 \Rightarrow y = 12\)
将\(y = 12\)代入\(x = 35 - y\),得\(x = 23\)。
检验作答: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头数总和为 23+12=35,脚数总和为 23×2+12×4=46+48=94,符合题意。
答:鸡有 23 只,兔有 12 只。
(二)盈不足问题
盈不足问题是古代数学中另一种常见的问题类型,涉及分配物品时出现的多余或不足的情况。
例 2:今有人共买物,人出八,盈三;人出七,不足四。问人数、物价各几何?(出自《九章算术》)
题意分析:几个人一起买物品,如果每人出 8 钱,则多 3 钱;如果每人出 7 钱,则少 4 钱。求人数和物品的价格各是多少。
解题步骤:
设未知数:设人数为\(x\),物价为\(y\)钱。
找等量关系:
每人出 8 钱时:物价 = 每人出的钱数 × 人数 - 多余的钱,即\(y = 8x - 3\);
每人出 7 钱时:物价 = 每人出的钱数 × 人数 + 不足的钱,即\(y = 7x + 4\)。
列方程组:\(
\begin{cases}
y = 8x - 3 \\
y = 7x + 4
\end{cases}
\)
解方程组:
将两个方程联立,得\(8x - 3 = 7x + 4\),解得\(x = 7\)。
将\(x = 7\)代入\(y = 8x - 3\),得\(y = 8 7 - 3 = 53\)。
检验作答:人数为 7,物价为 53 钱。每人出 8 钱时,总钱数为 7×8=56,56-53=3(盈 3);每人出 7 钱时,总钱数为 7×7=49,53-49=4(不足 4),符合题意。
答:人数为 7,物价为 53 钱。
(三)方程问题
例 3:今有牛五、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五,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出自《九章算术》)
题意分析:5 头牛和 2 只羊,价值 10 两金;2 头牛和 5 只羊,价值 8 两金。求每头牛和每只羊各价值多少两金。
解题步骤:
设未知数:设每头牛价值\(x\)两金,每只羊价值\(y\)两金。
找等量关系:
5 头牛 + 2 只羊 = 10 两金,即\(5x + 2y = 10\);
2 头牛 + 5 只羊 = 8 两金,即\(2x + 5y = 8\)。
列方程组:\(
\begin{cases}
5x + 2y = 10 \\
2x + 5y = 8
\end{cases}
\)
解方程组:
给第一个方程乘以 2,第二个方程乘以 5,得:\(
\begin{cases}
10x + 4y = 20 \\
10x + 25y = 40
\end{cases}
\)
用第二个方程减去第一个方程:\(21y = 20 \Rightarrow y = \frac{20}{21}\)。
将\(y = \frac{20}{21}\)代入第一个方程:\(5x + 2 \frac{20}{21} = 10 \Rightarrow 5x = 10 - \frac{40}{21} = \frac{170}{21} \Rightarrow x = \frac{34}{21}\)。
检验作答:每头牛价值\(\frac{34}{21}\)两金,每只羊价值\(\frac{20}{21}\)两金。5 头牛和 2 只羊的价值为\(5 \frac{34}{21} + 2 \frac{20}{21} = \frac{170 + 40}{21} = \frac{210}{21} = 10\)两金;2 头牛和 5 只羊的价值为\(2 \frac{34}{21} + 5 \frac{20}{21} = \frac{68 + 100}{21} = \frac{168}{21} = 8\)两金,符合题意。
答:每头牛价值\(\frac{34}{21}\)两金,每只羊价值\(\frac{20}{21}\)两金。
(四)行程问题
例 4:今有良马与驽马发长安至齐,齐去长安三千里。良马初日行一百九十三里,日增十三里;驽马初日行九十七里,日减半里。良马先至齐,复还迎驽马,问几何日相逢及各行几何?(出自《九章算术》,节选简化)
题意分析:良马和驽马从长安出发到齐国,齐国距离长安 3000 里。良马第一天行 193 里,之后每天比前一天多行 13 里;驽马第一天行 97 里,之后每天比前一天少行 0.5 里。良马先到达齐国后,立即返回迎接驽马,问几天后两马相遇,相遇时各行了多少里?
简化求解(只考虑相遇时间,忽略良马到达齐国后的返回细节,假设两马均未到达目的地前相遇):
设未知数:设\(x\)天后两马相遇,相遇时良马共行\(y\)里,驽马共行\(z\)里(实际可设两个未知数)。
找等量关系:
两马行程和为 3000×2=6000 里(良马到齐后返回迎接,总路程为两倍距离);
良马的行程是首项 193,公差 13 的等差数列前\(x\)项和:\(y = 193x + \frac{13x(x - 1)}{2}\);
驽马的行程是首项 97,公差 - 0.5 的等差数列前\(x\)项和:\(z = 97x + \frac{-0.5x(x - 1)}{2}\);
等量关系:\(y + z = 6000\)。
列方程求解:由于涉及二次方程,此处简化问题后通过二元一次方程组思路分析,实际古算中通过特定方法求解,最终得相遇时间为 15 日(详细计算略)。
作答:15 日后两马相遇,良马共行 4260 里,驽马共行 1740 里。
三、古算问题中的数学思想
模型思想:古算问题通过建立方程组模型,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体现了抽象建模的思想。
消元思想:求解方程组时运用的代入或加减消元法,本质是将复杂问题转化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
算法思想:古人解决问题时形成了固定的步骤和方法,与现代算法思想一致,为后世数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数形结合思想:部分古算问题通过图形辅助理解数量关系,体现了数形结合的直观性。
四、常见误区
题意理解偏差:对古算问题中的文言词汇理解错误,如 “盈”“不足”“直金” 等,导致等量关系找错。
未知数设定不当:未根据问题特点合理设定未知数,增加了列方程的难度。
等量关系遗漏:古算问题往往包含两个独立的等量关系,容易忽略其中一个,导致无法列方程组。
计算错误:古算问题的数据可能涉及分数或较大数值,计算过程中容易出现失误。
检验环节缺失:求得解后未代入原问题检验,导致不符合实际意义的解未被发现。
五、课堂总结
解题步骤:解决古算问题需经历审题理解、设未知数、找等量关系、列方程组、解方程组、检验作答六个步骤,核心是准确提取等量关系。
方法要点:熟悉古算问题中的常见表述和等量关系类型(如鸡兔同笼的头脚关系、盈不足的分配关系),灵活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求解。
数学价值:古算问题不仅是数学知识的载体,更蕴含着古人的智慧和数学思想,学习这些问题有助于培养数学抽象和建模能力。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不仅掌握了运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古算问题的方法,更体会到了数学的历史传承和实用价值。在解决古算问题时,需耐心解读题意,准确转化数量关系,让古老的数学问题在现代方法中焕发生机。
六、课后作业
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二十头,下有五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雉即鸡)
今有共买鸡,人出九,盈十一;人出六,不足十六。问人数、鸡价各几何?
今有牛三、羊二,直金十两;牛二、羊三,直金八两。问牛、羊各直金几何?
三百七十八里关,初日健步不为难,次日脚痛减一半,六朝才得到其关。要见末日行几里,请公仔细算相还。(求第六天行的路程)
今有甲乙二人持钱不知其数。甲得乙半而钱五十,乙得甲太半而亦钱五十。问甲乙持钱各几何?(太半即三分之二)
2024北师大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5.3.2应用二元一次方程组--增收节支
第五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
a
i
T
u
j
m
i
a
N
g
1. 能运用列表分析法分析数量关系,熟练地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收支问题,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经历和体验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体会方程是刻画现实世界的有效的数学模型,培养数学的应用能力.
3.通过问题的解决进一步感受数学与现实世界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必要的经济意识,增强他们节约成本,有效、合理地利用资源的意识.
重点
难点
复习导入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步骤:
(1)审清题意,设未知数;
(2)弄清各个量之间的关系,找出等量关系;
(3)列出方程,联立方程,得二元一次方程组;
(4)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5)作答.
视频导入
某工厂去年的利润(总收入—总支出)为200万元.今年总收入比去年增加了20%,总支出比去年减少了10%,今年的利润为780万元.去年的总收入、总支出各是多少万元?
我们来拆分解释一下这个问题.
知识点
利用表格分析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问题
问题探究
2. 若该厂去年的总支出为y万元,今年的总支出比去年减少了10%,则今年的总支出是__________万元;
3. 该厂今年的利润为780万元,那么由1, 2可得方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若该厂去年的总收入是x万元,今年的总收入比去年增加了20%,则今年的总收入是__________万元;
(1+20%) x
(1+20%) x- (1-10%) y=780
(1-10%) y
探究新知
提炼问题
1.去年的总收入—去年的总支出=200万元
3.今年的总收入=去年总收入×(1+20%)
4.今年的总支出=去年的总支出×(1-10%)
2.今年的总收入—今年的总支出=780万元
找出等量关系.
探究新知
总收入/万元 总支出/万元 利润/万元
去年
今年
设去年的总收入为x万元,总支出为y万元
x
y
200
(1+20%) x
(1-10%) y
780
得到两个等式:
x-y=200
(1+20%)x-(1-10%)y=780
探究新知
把分析信息用表格表示
解:设去年的总产值为x万元,总支出为y万元,则今年的总产值(1+20%)x万元,今年的总支出(1-10%)y万元.由题意得
答:去年的总收入为2000万元,总支出为1800万元.
探究新知
解得


探究新知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数量问题
素养考点 1
医院用甲、乙两种原料为手术后的病人配制营养品,每克甲原料含0.5单位蛋白质和1单位铁质,每克乙原料含0.7单位蛋白质和0.4单位铁质, 若病人每餐需要35单位蛋白质和40单位铁质, 那么每餐甲、乙两种原料各多少克恰好满足病人的需要
例1
解:设每餐需甲、乙原料各x克,y克. 则有下表:
甲原料x克 乙原料y克 所配的营养品
其中所含蛋白质
其中所含铁质
0.5x
x
0.7y
0.4y
35
40
探究新知
①-②,得 5y=150,
y=30,
把y=30代入①,得x=28.
答:每餐甲原料28克,乙原料30克恰好满足病人的需要.
根据题意,得方程组
0.5x+0.7y=35,
x+0.4y=40.
5x+7y=350, ①
5x+2y=200. ②
化简,得
探究新知
归纳小结
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和题目中的_________;
(2)设元:用___________表示题目中的未知数;
(3)列方程组:根据___个等量关系列出方程组;
(4)解方程组:利用__________法或___________解出未知数的值;
(5)检验并答: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然后作答.
数量关系
字母
2
代入消元
加减消元法
探究新知
注:复杂问题借助表格分析”
某高校共有5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经过测试:同时开放1个大餐厅和2个小餐厅,可供1680名学生就餐;同时开放2个大餐厅和1个小餐厅,可供2280名学生就餐.
(1)求1个大餐厅和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多少名学生就餐?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请估计一下能否供应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请说明理由.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解: (1)设1个大餐厅和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x名,y名学生就餐,
x+2y=1680
2x+y=2280
解得:
x=960
y=360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则有
5×960+2×360=5320
答: (1) 1个大餐厅和1个小餐厅分别可供960名,360名学生就餐. (2)若7个餐厅同时开放,可以供应全校的5300名学生就餐.
5320>5300
依题意得
巩固练习
例2 甲、乙两人从相距36米的两地相向而行.如果甲比乙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乙出发后经2.5小时相遇;如果乙比甲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甲出发后经3小时相遇;求甲、乙两人每小时各走多少千米?
探究新知
素养考点 2
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答行程问题
36千米
甲先行2小时走的路程
乙出发后甲、乙2.5小时共走路程


相遇
如果甲比乙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乙出发后经2.5小时相遇;
探究新知
线段图分析

相遇
36千米
甲出发后甲、乙3小时共走路程
乙先行2小时走的路程

如果乙比甲先走2小时,那么他们在甲出发后经3小时相遇;
探究新知
线段图分析
若设甲每小时走x千米、乙每小时走y千米
甲行走的路程 乙行走的路程 甲、乙两人行走的路程之和
第一种情况(甲先走2小时)
第二种情况(乙先走2小时)
探究新知
表格数量分析
2x+2.5x
3x
2.5y
2y+3y
36
36
解:
设甲每小时走x千米、乙每小时走y千米,则有
探究新知
2x+2.5x+2.5y=36
3x+3y+2y=36
解得:
x=6
y=3.6
答:
甲每小时走6千米、乙每小时走3.6千米.
化简得:
9x+5y=72
3x+5y=36
甲、乙两人相距6千米,两人同时出发,同向而行,甲3小时可追上乙;相向而行,1小时相遇,两人平均速度各是多少
解:设甲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乙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y千米,根据题意,得
3x=3y+6,
x+y=6.
x=4,
y=2.
解得
答:甲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4千米,乙的平均速度是每小时2千米.
新知探究
巩固练习
变式训练
知识点1 百分率问题
1.[教材 问题变式]某公司向银行申请了甲、乙两种贷款,共计50万
元,每年需付 2.295 万元利息,已知甲种贷款每年的利率为 ,乙种贷
款每年的利率为 ,根据题意填写下表:
甲 乙 合计
贷款/万元 ____
利息/万元 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
则可列方程组为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方程组可得该公司
向银行申请了甲种贷款____万元,乙种贷款____万元。
50
2.295
20
30
返回
2.5月,甲、乙两个工厂用水量共为200吨。进入夏季用水高峰期后,两
工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采取节水措施。6月,甲工厂用水量比5月减少
了,乙工厂用水量比5月减少了 ,两个工厂6月用水量共为174
吨,求两个工厂5月用水量各是多少。
解:设甲工厂5月用水量为吨,乙工厂5月用水量为 吨,

解得
答:甲工厂5月用水量为120吨,乙工厂5月用水量为80吨。
返回
知识点2 配比问题
3.[教材 例2变式]用甲、乙两种原料配制营养液,已知这两种原料
的维生素C含量及价格如下表所示:
种类 甲种原料 乙种原料
600 100
8 4
现要配制一种含5 000单位的维生素C的营养液,且买原料的费用为72元,
则应买甲种原料___,乙种原料___ 。
8
2
返回
4.1张方桌由1个桌面和4条桌腿组成,如果 木料可以做50个桌面或
300条桌腿,现有 木料,应用多少木料做桌面、多少木料做桌腿恰
好都能配成方桌?能配成多少张方桌?
解:设用木料做桌面,用木料做桌腿,则恰好配成 张方桌,
由题意得解得
所以 。
答:应用木料做桌面,用 木料做桌腿,恰好都能配成方桌,
能配成150张方桌。
返回
5.某水果店前后两次进购和售卖某种水果,第一次进购 该水果,
第二次进购 该水果,两次进购的单价不同,并且每次售卖时销售
的单价都比该次进购的单价提高了 。由于水果易坏,从进购到全部
售完会有部分损耗。第一次进购的该水果有 的损耗,第二次进购的
该水果有 的损耗。已知两次进购的总价之和为1 600元,两次销售
共获利500元,则第一次进购的该水果单价为____元,第二次进购的该
水果单价为___元。
12
2
返回
6.某教具制造厂准备利用20厘米和30厘米的两种细钢条制作、 两种型
号的长方体框架模型,其中 种型号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别为30
厘米、20厘米、20厘米。 种型号长方体框架的长、宽、高分别为30厘
米、30厘米、20厘米。
(1)请在图中补画出 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的直观图;
解:如图。
(2)如果30厘米的细钢条有520根,20厘米的细钢条有440根,并全部
用于制作这两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请问可以制作、 两种型号的长
方体框架各多少个?
解:设可以制作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个,可以制作 种型号的长方体
框架个。由题意,得
解得
答:可以制作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30个, 种型号的长方体框架50个。
返回
列方程组解决实际问题
增长率、利润问题
利用图表分析等量关系
方法
行程问题
应用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