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对韵歌》教学设计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5课《对韵歌》教学设计

资源简介

一上第六单元第5课《对韵歌》教学设计
【教材解析】
本课是在传统蒙学读物《声律启蒙》和《笠翁对韵》的基础上改编而成的韵文,音韵和谐,朗朗上口。课文以自然景物为题材,借助对韵歌的形式,让学生在识字的同时初步感受汉语的音韵、节奏,产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对韵歌》共3句。第1、2句是单字对的形式,囊括自然现象“云、雨、雪、风”和动植物“花、树、鸟、虫”。第3句是双字对的形式,呈现山清水秀和柳绿桃红的美丽景色。整篇课文就是一幅美丽的画卷。
本课配有一幅插图,表现了课文描绘的美丽景象,有助于学生图文对照,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目标】
1.能通过联系生活识字、图片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对、歌”等9个生字和偏旁绞丝旁,会写“云、雨”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提”这个新笔画。
2.正确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初步感受韵文字数相同、类别相同、音韵和谐的特点。
3.能将日常生活融入韵文,在学习过程中感受生活的趣味。
【教学重点】
能通过联系生活识字、图片识字、字理识字等多种方法认识“对、歌”等9个生字,会写“云、雨”等5个生字,正确书写“提”这个新笔画。
【教学难点】
正确朗读、背诵课文,初步感受韵文字数相同、类别相同、音韵和谐的特点。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活动一 架构单元任务,单元整体感知
1.上一个单元,我们一起走进四季,感受到春天的芬芳,夏天的热烈,秋天的丰收和冬天的静谧,一年四季,如诗如画。今天开始,我们要走进汉字王国,揭开关于汉字的一些小秘密。出示:揭秘汉字
关于汉字,你想知道些什么?
2.为了揭秘汉字,这个单元安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对韵歌》《日月明》《小书包》《升国旗》(边说边指课文图片)。我们一起进入奇妙的汉字王国,揭开汉字的一些小秘密。
◎活动二 游戏激趣,导入新课
1.古代的大文豪都是对对子的高手。小朋友们会对对子吗?其实啊,在不知不觉中,你们已经学会对对子,已经具备成为小文豪的潜力了。我们来试试,我说天,你对——,我说上,你对——;日对——,古对——;天地分上下对——。
真是太厉害啦!像这样给字或是词配对,就是俗称的对对子。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对韵歌》,揭秘汉字中的对对子。板书课题,教读,学生跟读,指名读。
2.指导识字:对、韵
(1)出示“对”,谁认识这个字?你是怎么认识的?
指名学生交流,预设反馈:
——在书上学到的。(读书就可以认识很多生字朋友)
——又加寸就是对。(你用了加一加的方法,出示:加一加又+寸=对)
——妈妈教我认的。(跟妈妈学,跟同学学,跟老师学,你就是识字大王了)
你能给“对”找找好朋友,组个词吗?(对子、对方、对手、对错、对联、对不起)对都是成双的。
(2)出示“歌”,指名读,这个字的读音和字形有特点,你发现了吗?(左边是哥,整个字还读作歌)。像这样的字,我们叫它形声字。形声字的读音跟构成这个字的声旁部件的读音相同或相近。指名小老师带读。你能组词吗?唱歌、歌唱、儿歌、歌手、歌曲、歌声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由一个个对子组成的儿歌——对韵歌。齐读课题。
◎活动三 初读韵文,整体感知
1.范读:教师范读课文,学生一边认真听一边指,有能力的学生可以小声跟读。
2.自由读:请小朋友们把书翻到73页,借助拼音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地方还可以多读几遍。
3.同桌互读:同桌互相读课文,互相纠错。
4.指名三人读文,想想为什么叫三个人读?(三句话)你发现这篇课文的特点了吗?
指名学生交流,反馈预设:
——都是什么对什么。
——有一个字对一个字的,还有两个字对两个字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同步圈出“对”、单字、双字。
小结:你们真能干,一下子就发现对韵歌最大的特点,就是单字对单字,双字对双字。要是三个字就对(三个字),五个字就对(五个字)。这就是对韵歌的特点之一:字数相等。
5.指导朗读:因为是对韵歌,所以对的内容很重要,在读的时候,可以强调一下对对子的内容。再次范读(云、雨重读,对轻读)。你们会这样读吗?
学生再次练读。指名读,齐读。
◎活动四 品读课文1、2句,识字学词
出示第一、二句“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
1.指名读。
2.指导识字“雨、风、虫”
(1)出示三个字的字理图片。猜猜它们分别是什么字?为什么这么猜?
指名交流,反馈:
——“雨”的四个点好像雨点儿从云朵里飘落下来,都往一个方向。
——“虫”就像一条蛇。(好长的一条虫子啊!)
小结:雨和云这两个字,你们一下就猜出来了,因为他们是什么字?(象形字)字形和图画是差不多了,是古人照着样子画出来的。那剩下的一个只能是“风”了,关于“风”字的来历,还特别曲折呢。(播放视频,简“风”的字形演变)
指名读这三个字。
(2)重点指导:
雨:指名读,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整体认读音节)在生活中你见过什么雨?(根据雨量不同:毛毛雨、大雨、中雨、小雨、暴雨(暴雨和大暴雨会出现在夏天);根据季节特点:春雨、秋雨)
虫:指名读,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翘舌音、后鼻音)你可以组词吗?(虫子、小虫、飞虫、虫草)古人常把老虎叫作“大虫”,蛇称作“长虫”,虫在古代,就是一切动物的代表。现在呢,常常“以虫喻人”,爱看书的人叫“书虫”,爱偷懒的人叫“懒虫”,爱打瞌睡的人叫“瞌睡虫”。你们想做什么虫呀?
风:指名读,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后鼻音,韵母是eng)生活中我们经常能感觉到风,说说你感受过哪些风?组词:根据风力不同:微风、小风、大风、暴风、龙卷风、台风;根据季节不同,春风(东风)、秋风(凉风)、北风;不同方向吹来的风:东风、南风、西风、北风、西北风、东南风
(3)同桌互相指读三个生字朋友。
3.学习一二两句,体会单字对
(1)教师读第1、2句,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你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出示画面,引导学生说一说。
指名交流,反馈预设:
——我感觉云在飘,雨在下。
——在下雪,也在刮风。
——我听到了雨声,也听到了风声。
师:你们真会想象,读着这两句静态的文字,脑海里却想象出他们动态的情景,真能干。播放动态图片,学生欣赏。
(2)游戏归类,体会特点。
①“对对碰”游戏。
同桌互相玩游戏,一人说一个字,另一个人对对子。轮流玩。
指名同桌玩游戏。
②归类,送单字回家。
出示两座小房屋,代表单字的家,上面分别写着“自然现象”和“动植物”。指名学生说一说,连一连。
小结:“云、雨、雪、风”都是一个字,都是自然现象。“花、树、鸟、虫”都是一个字,都是动植物。我们刚刚就发现了,对对子,首先要字数相等。读到这里,聪明的小朋友一定发现了对对子的第二个秘诀,谁来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类别相同)自然现象对自然现象,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
(3)试着对对子
先来试试动物对子,师生互对,生生互对。(狗对猫、鸡对鸭、虎对狼……)
再来试试植物对子,师生互对,生生互对。(花对草,竹对树,桃对柳……)
还要试试动作的对子,师生互对,生生互对。(吃对喝,坐对立,哭对笑……)
(4)出示一二句。其实,把对子里的“对”字去掉,看看变成了什么?(词语:云雨、风雪、花树、虫鸟)结合课文看看,你还能发现了什么?
指名交流,反馈:
——云雨、花树是直接对成对子。
——风雪和虫鸟,换了前后位置编成了对子。
小结:这就是对子歌的第三大特点,你们真是太了不起了!
(5)出示对比:
云对雨,雪对风。花对树,鸟对虫。
云对雨,雪对风。树对花,虫对鸟。
自由读一读,指名读,你觉得哪句更好?为什么?(第一句更好,读起来更顺口)
小结:对韵歌的第三大特点:有节奏有韵律。(标红风和虫)它们的读音相近相似,所以读起来感觉很和谐。
4.对对子多有趣啊,正是因为有了云雨雪风,有了花树鸟虫,大自然才会变得神奇又美丽。我们再来读读这两句。自由读,指名读,男女生对读,齐读。
我还可以这样读(教师范读拍手版,读到单字时拍手),你会吗?学生试着边拍手边读。同桌互相拍手读。
◎活动五 仔细观察,指导写字
1.认识新笔画,学写“虫”字
(1)认识“提”:出示“虫”,这个字里有一个新笔画,找出来。(提)教师教读,学生跟读。
(2)指导写好“提”:教师范写,讲解“提”的书写要点:下笔从左下到右下,从重到轻,轻轻收笔要出尖。学生边听边书空。
(3)学写“虫”:“虫”有几画?说说“虫”的笔顺。
(4)仔细观察“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书写的时候有什么地方需要小朋友们注意的吗?
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边听边书空练写。
指导要点:“口”要写得扁一些,竖写在竖中线,长点和提画起笔保持水平。
2.指导书写“云、雨”
(1)出示田字格里的“云、雨”,它们分别有几画?笔顺是什么?
(2)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是怎样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交流,反馈。
(3)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边听边书空练写。
“云”字的指导要点:上横短,下横长写在横中线,稍上斜;撇折从下横的中心点起笔,折画向上提出尖尖;最后一笔长点,与撇折呈三角形状。
“雨”字的指导要点:上横稍短,框形上宽下窄,竖画正直居中在竖中线,不能太长,左右差不多宽。四点分布均匀。
3.学生练习书写,教师随机巡查。展示学生书写作品,评价修改。
第二课时
◎活动一 识字游戏,激趣导入
1.识字小游戏。
2.出示对韵歌,指名读,齐读。
3.我们学习了《对韵歌》,关于对韵歌,你了解到了哪些知识?(对子要字数相等,可以是单字对,也可以是多字对;类别相同,动物对动物,植物对植物,动作对动作,用品对用品;读起来有节奏很和谐。)
◎活动二 品读课文第3句,识字学词
(一)多种形式识字
1.出示课文插图,学生看图,想一想图片上对应的是文中的哪一句?出示“山清对水秀,柳绿对桃红。”
2.学生自由读,同桌互相读,指名读。
3.指导学习生字“清”“绿”“桃”“红”。
(1)这句话里藏着四个生字(标红),读一读,你发现了吗?这四个字的结构是一样的。(都是左右结构的字)
(2)自由拼读,想一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几个字?同桌互相交流。
重点指导:
清:指名拼读,读音要提醒大家注意什么?(后鼻音)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青+三点水=清)青加上偏旁三点水,读音不变,这样的造字法我们刚刚学习过(出示“歌”),叫作形声字。组词:清水、清泉、清洁、清洗,跟水有关。
桃:指名拼读,桃字的偏旁是什么?(木字旁)说明桃跟树木有关。(出示桃树、桃花)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桃”?桃树上会开——桃花,桃花谢了,结出的果子叫——桃子,桃子有很多品种,如:毛桃、黄桃、蟠桃、水蜜桃、油桃
绿、红:指名拼读。它们都是表示什么?(颜色)它们还有共同的偏旁,叫绞丝旁。教师教读,学生认读绞丝旁。补充:绿色和红色都能通过染料染在丝织品上显现出来,所以绞丝旁大多和丝线、纺织、颜色有关。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红色和绿色的东西?联系生活组词:绿豆、绿树、绿叶、绿草;红旗、红心、红包、红花等。
(3)同桌互相指认生字。
(4)生字朋友又回到了课文中,谁再来读读这一句?指名读。
(二)学习第3句,体会双字对
1.学习“山清对水秀”
(1)出示山水图片,你觉得风景怎么样?看着这张图片,来对个单字对。指名对对子。
——山对水
——清对秀
——山对石
——水对鱼
(2)有山有水,景色优美。还可以用两个字来对对子。谁来挑战?
——山清对水秀
——青山对绿水
(3)出示:山清对水秀。指名读,这个对子讲的就是这样的景色。美美地再来读一读。
(4)其实,这个双字对也可以变成词语。谁来变一变?(课件隐去“对”)指名读:山清水秀
是啊,形容有山有水,景色优美的地方,就是“山清水秀”。你去过哪些山清水秀的地方?
2.学习“柳绿对桃红”
(1)柳和桃的图片,你看到了些什么?(绿绿的柳树,红红的桃花)柳树是绿的,桃花是红的,多么美丽迷人啊!看着这幅图片,来对个对子。指名对对子。
——柳对桃
——红对绿
——柳绿对桃红
(2)这个双字对也藏着一个词语。谁来变一变?(课件隐去“对”)指名读:柳绿桃红
3.出示:山清对水秀,柳绿对花红。这组双字对描述的风景可真美丽啊!我们再来读一读。
4.这两个对子能不能换个顺序?为什么?
小结:不能换,红与上文的“风”“虫”读音有点相近,读起来感觉很顺口,有节奏很和谐。
◎活动三 熟读成诵,自编韵文
(一)识字小游戏:拔萝卜
(二)多种形式诵读韵文
1.师生对读。(一组语速缓慢,一组语速稍快,激发学生兴趣)
2.跟着音乐拍手读。同桌互相拍手读。
3.填空式背诵。背诵韵文。
(三)创编韵文
1.再读这首《对韵歌》,谁能总结一下对韵歌的特点?
——用很多“对”字把事物串起来。
——有单字对,也有双字对,还可以是多字对。
——事物对事物,颜色对颜色,类别相同的才能对。
——还可以编得有节奏,读起来感觉很顺口。
2.小朋友们今天的收获真大啊。我们再来欣赏一下《笠翁对韵》里的对韵歌吧。教师教读,学生跟读。
天对地,雨对风。
大陆对长空。
山花对海树,赤日对苍穹。
雷隐隐,雾蒙蒙。
日下对天中。
风高秋月白,雨霁晚霞红。
3.知道对韵歌的规律,我们试着也来编一编吧。
(1)古诗中的对子:出示《画》,找找对子。
(2)自主创编:将收集到的对子连在一起,创编对韵歌。还可以用朗读的形式互相展示。
◎活动四 指导书写,迁移运用
(一)指导书写“山、水”
1.出示田字格里的“山、水”,它们分别有几画?笔顺是什么?
2.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占位是怎样的?有什么要提醒大家注意的?指名交流,反馈。
3.教师范写,讲解书写要点,学生边听边书空练写。
“山”字的指导要点:中间的竖最长在竖中线,竖折的竖从横中线起笔,写得最短;第三竖要出头。三竖间等距。
“水”字的指导要点:竖钩在竖中线写端正,横撇与右捺对称,写舒展。
4.学生练习书写,教师随机巡查。展示学生书写作品,评价修改。
(二)迁移运用
1.完成学习单。
2.今天,我们学习了《对韵歌》,认识了9个字,会写5个字,知道了对韵歌的特点,还自己创编对韵歌。课后,大家可以把自己上课没有创作完成的《对韵歌》完成,然后读给家人听,读给同学听。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