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山东省东营市河口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东营市河口区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50分)
1.阳彩臂金龟(如图所示)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身体分为头部、胸部和腹部,有足和鞘翅。
根据以上信息判断,它属于()
A.扁形动物B.环节动物C.节肢动物D.爬行动物
2.诗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诗词里蕴含着不少生物学现象。下列描述错误的是(
A.“江上往来人,但爱鲈鱼美”,鲈鱼靠尾鳍的摆动提供前进的动力
B.“神龟虽寿,犹有竞时。腾蛇乘雾,终为土灰”,龟和蛇有防止水分散失的甲或鳞片
C.“地迥鹰犬疾,草深狐兔肥”,兔和鹰的体温不随环境温度的变化而改变
D.“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蝉属于动物界的最大类群一一节肢动物
3.我们的家乡东营市具有丰富的水产资源。为了保护鱼类资源(带鱼、大黄鱼、银鲳等),每年的4月到
7月是东营市的禁渔期。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带鱼属于脊椎动物,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在肺
B.禁渔制度的实施有利于保护东营沿海海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C.大黄鱼身体分头部、躯干部和尾部三部分,体外受精,卵生
D.适度捕捞对海洋生态系统影响很小,因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
4.下列关于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既能生活在水中,又能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属于两栖动物
B.爬行动物的生殖和发育脱离了水的限制,生殖方式为卵生
C.环节动物的运动仅靠刚毛完成,身体呈圆筒形
D.节肢动物体表有坚韧的角质层,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5.下列四种动物的相关描述对应正确的是()
A
B
C
0
动物
蝗虫

青蛙
蝙蝠
气体交换的部位
气门

肺和皮肤

所属类群
节肢动物
软体动物
爬行动物
鸟类
A.A
B.B
C.C
D.D
6.明代《二如亭群芳谱》记载:“凡接梅花于杏树者,用剪枝法,三月取梅嫩枝长二寸许,削去半边皮,
插入杏木裂口内。以麻缠紧,泥封之。”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三月环境适宜,在此时操作梅枝成活率较高
B.削半边皮的梅枝、杏木裂口均需露出形成层
C.要确保接口处分裂产生的新细胞愈合在一起
D.接口愈合后,梅枝上既可开梅花又可开杏花
7.英国《每日邮报》曾报道,一只绿鹭把面包片放到水面上,当鱼来取食面包时,绿鹭就捕鱼吃。下列
1
关于绿鹭这种“钓鱼”行为的叙述,错误的是()
A.这种行为是在遗传因素的基础上形成的B.这种行为可以使动物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C.这种行为的出现离不开环境因素的作用D.这种行为出现后,是能够遗传给后代个体的
8.下列几组植物的繁殖,属于无性繁殖的是()
①葫芦藓通过孢子萌发产生新个体②玉米种子种下去长出玉米植株③无心插柳柳成荫
④秋海棠的叶子发出芽和根,进而长出新的秋海棠植株⑤马铃薯块茎上的芽眼里会发出芽来
⑥小麦靠风力传播花粉进行繁殖
A.①③⑤⑥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③④⑤⑥
9.至今已经记录的动物有150多万种,下列关于无脊椎动物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节肢动物有外骨骼,因其附肢分节而得名
B.血吸虫与猪肉绦虫、涡虫同属于两侧对称
C.沙蚕是一种节肢动物,靠疣足辅助运动
D.蜘蛛不属于昆虫,具有四对足,没有触角
10.蝙蝠依靠回声定位捕食夜蛾。当二者距离较近时夜蛾作不规则飞行,距
蝙蝠
夜我
离较远时夜蛾直线飞行,以便尽快逃离,这种逃生行为生来就有。下列对
动物行为的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感受器
A.动物的行为从获得途径上划分为先天性行为和学习行为
声音脉冲
B.夜蛾的逃生行为是由遗传物质决定的
C.夜晚一只狗狂吠,其他狗跟着狂吠不止,狗的叫声起了信息交流的作用
D.动物的先天性行为可以使它们更好地适应复杂环境的变化
11.铁皮石斛是我国名贵的中草药之一,在无菌条件下将铁皮石斛植株的组织放在含有全面营养成分的培
养基上培养,培育出许多与原来的铁皮石斛基本相同的新个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属组织培养技术,能使后代获得比亲本更优良的性状
B.与转基因鼠的培育是一样的,能大幅度改良后代的性状
C.与克隆技术相比,二者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完全不同
D.优点是后代能保持亲本的优良性状,且繁殖速度快
12.军体拳进校园,既丰富了学生的课余生活,又磨炼了学生的意志。下列关于此项运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扎马步一躯体下蹲过程中,膝关节起到支点的作用
B.出拳一做伸肘动作时,肱二头肌舒张,肱三头肌收缩
C.学会打军体拳这一行为,从获得途径来看属于学习行为
D.打好一套军体拳仅依靠运动系统就可以完成
13.下面诗文或谚语与所蕴含的生物学知识不对应的是()
A.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孩子会打洞:生物的遗传现象
B.狼狈为奸:生物间的合作关系
C.鹬蚌相争,渔翁得利:生物间的捕食关系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