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新疆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且末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1月期中化学试题(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7届高二期中考试
化学答题卡
姓名:
班级:
考号:
1、
答题前,考生务必将个人信息填写清楚。
234689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

01D23I4I5I67I89
3、
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答题卡清洁、完整,严禁折叠、不要弄破,严禁在答题卡上作任何标记,严禁使

23]4④6工89

用涂改液和修正带。

0①2 3]④6刀89
0 2346I89
单选题(60分)
1
ABCD]
6 AB]C]D]
11 AB]C]D]
16ABC网D
2
AIBI网DI
7 AB]CD]
12A四B@D
17 [A]B][C][D
3 A][B]C][D]
8B D
13 B D
18 ABCD
4
AIB DI
9 回D
14A四BC]D
19 ABC]D
5B D
10B@D
15NB D)20B D
二、
非选择题(40分)
21.(12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化学第1页共2页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22.(14分)
23.(14分)
请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化学第2页共2页
■■且末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期中试卷
高二化学
考试范围:选必修一第一章至第三章第二节水的电离;考试时间:75分钟;
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60分)
1.中国诗词常蕴含着一些自然科学知识,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莫道雪融便无迹,雪融成水水成冰”,“雪融成水”过程,“水成冰”则相反
B.“玉梅雪柳千家闹,火树银花十里开”,涉及化学能转化成光能和热能的过程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化学变化中的质量守恒定律
D.“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描述的煅烧石灰石是放热反应
2.在如图所示的装置中进行相关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装置图可用于精确测定酸碱反应的中和热
B.温度计的水银球应浸没在溶液中
C.可以用温度计进行搅拌
D.不可用碎泡沫塑料替代碎纸屑
3.下列有关燃烧热的物质转化正确的是
A. B.
C. D.
4.已知:的。其中相关的键能数据如右表所示,则x的值为
化学键 F—F N—F
键能/ 946 x 283
A.471 B.157 C.138 D.756
5.下列物质之间的能量变化与如图所示能量变化不相符的是
A.铝热反应
B.生石灰溶于水
C.和NH Cl固体的反应
D.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硝酸的反应
6.已知反应过程a、b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E 表示反应过程a的活化能
B.
C.加入催化剂的反应过程为a
D.反应过程b的有效碰撞次数小于a
7.已知:。若反应速率分别用表示,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B.
C. D.
8.对于反应,下列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 B.
C. D.
9.一定温度下,在容积不变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的标志是
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N2,同时生成2molNH3
B.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不随时间而改变
C.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
D.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
10.对于处于平衡状态的可逆反应:A(g)+2B(g)=2C(g) △H<0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增大A的浓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度减小,平衡正向移动
B.升高温度,逆反应速率增大,正反应速度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C.使用催化剂,平衡不移动,但可缩短达到平衡所需时间
D.扩大容器的容积,平衡逆向移动,A、B的浓度增大
11.已知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恒温恒容条件下加入适量,可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加快反应速率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
C.升高温度,增大,减小,平衡逆向移动
D.恒温条件下增大压强,平衡正向移动,该反应的平衡常数增大
12.下列现象或操作,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合成氨反应采用的高温
B.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加热碱性增强
C.二氧化氮平衡球放入热水中颜色变深
D.合成氨时,及时将氨液化,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
13.冰融化成水的过程中焓变和熵变均正确的是
A., B.,
C., D.,
14.反应,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在常温下能自发进行 B.在高温下能自发进行
C.在任何条件下都能自发进行 D.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自发进行
15.下列各组物质,按强电解质、弱电解质、非电解质的顺序排列的是
A.NaCl、BaSO4 、SO2 B.Cu、CH3COOH、酒精
C.氯化钠溶液、水、酒精 D.KNO3、NH3·H2O、CO2
16.下列物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A. B.
C. D.
17.用下列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略去)进行相应的实验,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A.探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的影响 B.探究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C.测定锌和一定浓度稀硫酸的反应速率 D.验证对分解的催化作用
A.A B.B C.C D.D
18.某温度下,CO(g)+H2O(g) CO2(g)+H2(g)的平衡常数K1=20,在同一温度下,反应CO2(g)+H2(g)CO(g)+H2O(g)的平衡常数K2为
A.2500 B.50 C.0.02 D.0.05
19.某温度时测得纯水的[H+]=2.4×10-7mol·L-1,则纯水的[OH-]为
A.1.0×10-7mol·L-1 B.2.4×10-7mol·L-1
C.mol·L-1 D.无法确定
20.常温下,0.1mol/LNaOH溶液的pH约为
A.10 B.11 C.12 D.13
二、填空题(共40分)
21.(1)(本题2分)在载人航天器中,可以利用与的反应,将航天员呼出的转化为等,然后通过电解得到,从而实现的再生。已知:


请写出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 。
(2)(本题10分)反应A(g)+B(g)C(g)+D(g)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正反应是 反应(填“吸热”、“放热”)。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原因是 。
③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填“有影响”或“无影响”)。
④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E1的变化是:E1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22.(1)(本题2分)目前资源化利用成为减少碳排放的主要研究方向。
醇化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 。
(2)(本题12分)一定温度下,在1L的烧瓶中充入一定量N2O4气体。
①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浅变深,写出对应的化学方程式 。
②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向达到平衡的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N2O4气体,平衡 移动(填“正向”、“逆向”或“不”),N2O4的转化率 (填“增大”、“减小”或“不变”,下同),反应的平衡常数 。
③某小组为研究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设计如图实验。图方案还需补充的是 (用文字表达);实验现象及结论为 。
23.(1)(本题4分)在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1L的密闭容器中通入1molX气体和0.5molY气体,各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如图所示:
①在2min内X平均反应速率 。
②若在2min末时,放出18.16kJ热量,则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本题10分)常温下,溶液 ①0.1mol/L NH3 H2O ②0.1mol/L CH3COOH
①溶液①的pH 7(填“>”、“<”或“=”),其原因是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
②溶液②呈 性(填“酸”、“碱”或“中”)。升温可以 (填“促进”或“抑制”) CH3COOH的电离。
③溶液①中c(NH) 的大小为 (填字母)。
a.等于0.1mol/L b.小于0.1mol/L c.大于0.1mol/L。
试卷第4页,共5页
《2025-2026学年度高中化学期中考试卷》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D B A B C A C D C C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B D D A D B D
1.D
【详解】A.雪融成水是吸热过程(ΔH>0),固态变液态熵增(ΔS>0);水成冰是放热(ΔH<0),液态变固态熵减(ΔS<0),A正确;
B.烟花燃放时化学能转化为光能和热能,B正确;
C.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参与循环,总质量不变,体现质量守恒,C正确;
D.煅烧石灰石高温分解为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反应需高温,是吸热反应,而非放热反应,D错误;
故选D。
2.B
【详解】A.该装置缺少玻璃搅拌器,A错误;
B.温度计用于测量溶液温度,水银球应浸没在溶液中以准确读数,B正确;
C.温度计是测量工具,不能用于搅拌,否则易损坏仪器,应使用环形玻璃搅拌棒,C错误;
D.碎泡沫塑料和碎纸屑均具有保温作用,可用碎泡沫塑料替代碎纸屑增强保温效果,D错误;
故选B。
3.A
【分析】燃烧热是在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指定产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详解】A.CO的稳定氧化物为气态的CO2,符合燃烧热的定义,A正确;
B.氨气的燃烧热过程中产物应该为氮气和和液态水,B错误;
C.S的稳定氧化物为气态的SO2,C错误;
D.气态水不是最稳定状态,应生成液态水,D错误;
故选A。
4.B
【详解】化学反应中断裂化学键吸收能量,形成化学键放出能量,反应热等于反应物的总键能减去生成物的总键能,所以反应,,x=157,故B正确;
故选:B。
5.C
【分析】金属与酸的反应是放热反应,图示铁棒与稀硫酸反应放热。
【详解】A.铝热反应是放热反应,A项不符合题意;
B.生石灰溶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放热反应,B项不符合题意;
C.和NH Cl固体的反应是吸热反应,C项符合题意;
D.酸碱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D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选C。
6.A
【分析】反应过程a中E 表示正反应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活化能;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变反应历程,有效碰撞的次数增多,加快反应的速率。
【详解】A.反应过程a中E 表示普通分子变为活化分子吸收的能量,即反应的活化能,A正确;
B.,,B错误;
C.催化剂降低反应的活化能,改加快反应的速率,加入催化剂的反应过程为b,C错误;
D.反应过程b使用了催化剂,有效碰撞次数多于a,D错误;
故答案为:A。
7.C
【分析】根据方程式中各物质的速率之比等于其计量系数之比判断。
【详解】A.,变形后得到:,A错误;
B.,变形后得到:,B错误;
C.,变形后得到:,C正确;
D.,变形后得到:,D错误;
故选C。
8.D
【详解】A.根据反应式,v(A)=0.015 mol/(L·s),换算为v(D)=2×0.015 mol/(L·s)=0.03 mol/(L·s),A不符合题意;
B.B为固体,其浓度不变,无法表示反应速率,B不符合题意;
C.v(C)=0.3 mol/(L·s),换算为v(D)=4×0.3 mol/(L·s)=1.2 mol/(L·s),C不符合题意;
D.v(D)=2.0 mol/(L·s),为最大速率,D符合题意;
故选D。
9.C
【详解】A.单位时间内消耗1mol N2,同时生成2molNH3,反应进行的方向相同,不管反应是否达到平衡,都存在这样的定量关系,A不符合题意;
B.容器的体积固定,混合气的总质量一定,则不管反应是否存到平衡,容器内混合气体的密度始终不随时间而改变,B不符合题意;
C.容器的体积一定,达平衡前,随着反应的进行,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不断发生改变,则压强不断发生改变,当容器内压强不随时间而改变时,反应达平衡状态,C符合题意;
D.N2、H2、NH3的分子数之比为1:3:2,可能是反应进行过程中的某个阶段,不一定是平衡状态,D不符合题意;
故选C。
10.C
【详解】A.增大A的浓度,正反应速率立即增大,但逆反应速率不会立即减小(因C的浓度未变),平衡正向移动,A错误;
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但逆反应速率增幅更大(因逆反应吸热),导致平衡逆向移动,B错误;
C.催化剂同等加快正、逆反应速率,平衡不移动,但缩短达到平衡的时间,C正确;
D.扩大容积(减小压强),平衡逆向移动(因反应物气体体积更大),但容器体积增大导致A、B的浓度减小,D错误;
故选C。
11.B
【详解】A.增加氧气的浓度,不能改变活化分子百分数,能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加反应速率,A错误;
B.使用高效催化剂,可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加快反应速率,B正确;
C.升高温度,增大,也增大,C错误;
D.该反应的正反应是气体分子数减小的反应,因此增大压强,平衡向正向进行,但平衡常数K不变,平衡常数K只与温度有关,D错误;
故选B 。
12.A
【详解】A.合成氨反应是放热反应,根据勒夏特列原理,温度越低,NH3的产率越高,采取,主要考虑催化剂的活性和反应速率问题,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A错误;
B.碳酸钠溶液中会发生水解使溶液显碱性,水解反应吸热,加热可促进水解碱性增强,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B正确;
C.二氧化氮会发生可逆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二氧化氮浓度增大,颜色变深,可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C正确;
D.将氨气液化从平衡混合气中分离,减小氨气的浓度,平衡正向移动,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D正确;
故选A。
13.C
【详解】冰融化成水吸热,,液态时的熵大于固态时的熵,冰融化为水的过程是熵增大的,,C项符合题意;
答案选C;
14.B
【详解】当时,反应能自发进行,该反应的ΔH>0,ΔS>0,则在高温下反应能自发进行,故选B。
15.D
【详解】A.为强电解质,也为强电解质,A不符合题意;
B.为单质,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B不符合题意;
C.溶液为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C不符合题意;
D.为强电解质,为弱电解质,为非电解质,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
16.D
【详解】A.磷酸为弱电解质,分步电离,以第一步电离为主:,A错误;
B.硫酸为强电解质,完全电离:,B错误;
C.亚硫酸为弱电解质,故亚硫酸氢根不可拆:,C错误;
D.醋酸为弱电解质,部分电离产生氢离子和醋酸根,电离方程式正确,D正确;
故选D。
17.A
【详解】A.两个圆底烧瓶中的反应相同,但是温度不同,平衡后两个烧瓶中气体颜色不同,可以验证温度对平衡的影响,故A正确;
B.过氧化氢具有强氧化性,可以将亚硫酸氢根离子氧化成硫酸根离子,其自身被还原成 H2O,此反应无明显现象,且存在溶液总体积、浓度两个变量,无法比较浓度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故B错误;
C.生成的氢气直接从长颈漏斗溢出,无法准确测量生成氢气的体积,不能测定化学反应速率,故C错误;
D.该实验既有温度的影响又有氯化铁的影响,影响因素不唯一,故D错误;
故选A。
18.D
【详解】互为可逆反应,化学平衡常数互为倒数,所以的平衡常数。
故答案选D。
19.B
【详解】由水的电离平衡可知,纯水中电离出的和相等,A、C、D错误;
故选B。
20.D
【详解】NaOH是强碱,属于强电解质,故0.1 mol/L NaOH溶液中c(OH-)=0.1 mol/L,故常温下,c(H+)===10-13 mol/L,溶液的pH=-lgc(H+)=-lg10-13=13;
故答案为:D。
21.CH4(g)+2O2(g)= CO2(g)+2H2O(l) =-890.3 kJ/mol
【详解】根据盖斯定律:①+②×2得到:CO2(g)+2H2O(l)=CH4(g)+2O2(g)=-252.9kJ/mol+2×571.6 kJ/mol=+890.3 kJ/mol;所以甲烷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碳和液态水的热化学方程式:CH4(g)+2O2(g)= CO2(g)+2H2O(l) =-890.3 kJ/mol。
22.(1)放热
(2) 减小 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无影响
(4)减小
【详解】(1)根据图像,反应物的总能量高于生成物的总能量,该反应为放热反应。
(2)因为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其他条件不变时,升高温度,平衡逆向移动,A的转化率减小。故答案为:减小,该反应正反应为放热反应,升高温度使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
(3)催化剂只加快反应速率,不影响反应,不影响反应热。
(4)催化剂可以降低正反应的活化能,E1减小。
23.
【详解】醇化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为。
24.(1)
(2) 正向 减小 不变
(3) 向A中加入热水,B中加入等体积冷水 A中气体颜色比B中深,升温的平衡正向移动
【详解】(1)在1L的烧瓶中充入一定量N2O4气体,体系中气体颜色由浅变深,是因为发生了反应,生成的NO2为红棕色气体,故答案为:;
(2)保持温度和容积不变,向达到平衡的容器中再充入一定量N2O4气体,反应物浓度增大,平衡正向移动,但N2O4的转化率减小,平衡常数只与温度有关,温度不变,平衡常数不变,故答案为:正向;减小;不变;
(3)该实验研究的是温度对化学平衡移动的影响,则甲和乙中温度应不同,还需补充的是:向A中加入热水,B中加入等体积冷水;观察到A中气体颜色比B中深,说明升温,的平衡正向移动,故答案为:向A中加入热水,B中加入等体积冷水;A中气体颜色比B中深,升温的平衡正向移动。
25.(1) 可逆反应 2X+Y Z
(2)
(3)
【详解】(1)根据图象可知,X、Y为反应物,Z为生成物,反应未进行到底,存在反应限度,因此该反应是可逆反应,达到平衡时,X、Y、Z转化的物质的量分别为0.4mol、0.2mol、0.2mol,因此反应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1:1,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X+Y Z;
(2)根据图示,2min内X转化的物质的量为1.0mol-0.6mol=0.4mol,容器体积为1L,则平均反应速率v(X)=;
(3)2min末,X转化的物质的量为0.4mol,放出18.16kJ的热量,则消耗2molX降会放出5×18.16kJ=90.8kJ的热量,因此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为 。
26.(1) >; NH3 H2O NH4++OH-;
(2) 酸; 促进;
(3)b。
【详解】(1)0.1mol/L NH3 H2O 中存在电离平衡:NH3 H2O NH4++OH-,则pH>7故答案为:>;NH3 H2O NH4++OH-;
(2)0.1mol/L CH3COOH中存在电离平衡: + ,故溶液显酸性,升高温度,醋酸的电离平衡正向移动,则升温可以促进 CH3COOH的电离,故答案为:酸;促进;
(3)0.1mol/L NH3 H2O 中存在电离平衡:NH3 H2O NH4++OH-,电离是可逆的过程,故c(NH) 小于0.1mol/L ,故答案为:b。
答案第2页,共8页2025-2026学年度高二化学期中考试卷试卷答题卡
(
条 码 粘 贴 处
(正面朝上贴在此虚线框内)
)
姓名:_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
准考证号
(
注意事项
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
2

请将准考证条码粘贴在右侧的[条码粘贴处]的方框内
3

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
4

请按题号顺序在各题的答题区内作答,超出范围的答案无效,在草纸、试卷上作答无效。
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刮纸刀。
6、填涂样例 正确 [■] 错误 [--][√] [×]
) (
缺考标记
考生禁止填涂缺考标记
!只能由监考老师负责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填涂。
)
选择题(请用2B铅笔填涂)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16 17 18 19 20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A] [B] [C] [D]
非选择题(请在各试题的答题区内作答)
21题(12分)、(1) (2) ① ② ③ ④
22题(14分)、(1) ① ② ③
23题(14分)、(1) ① ② ① ② ③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