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2轴对称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5.1.2轴对称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八年级数学上册(沪科版版2024)

资源简介

(共29张PPT)
幻灯片 1:封面
标题:15.1.2 轴对称
副标题:探究图形对称的位置关系与变换
教师姓名:[教师姓名]
授课日期:[具体日期]
幻灯片 2:复习回顾与情境引入
复习回顾:上节课学习了轴对称图形,知道如果一个平面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完全重合,这个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那么两个图形之间是否也存在类似的对称关系呢?
情境引入:展示两幅关于直线对称的蝴蝶图案,提问:“这两只蝴蝶有什么位置关系?如果沿中间的直线折叠,它们会怎样?” 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将其中一只蝴蝶沿直线折叠能与另一只完全重合。引出本节课主题 —— 轴对称。
学习目标:
理解轴对称的定义,能识别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关系。
掌握轴对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性质解决问题。
学会作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
区分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理解二者的联系。
幻灯片 3:轴对称的定义
定义讲解:把一个图形沿着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就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图示说明:展示两个关于直线 l 对称的三角形△ABC 和△A'B'C',用动画演示△ABC 沿直线 l 折叠后与△A'B'C' 完全重合的过程。标注对称轴 l,以及对应点 A 与 A'、B 与 B'、C 与 C'。
关键点强调:轴对称描述的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必须有两个图形和一条对称轴;折叠后两个图形要完全重合,对应点、对应线段、对应角分别重合。
幻灯片 4:轴对称的性质
对应点连线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以图中△ABC 和△A'B'C' 为例,连接 A 与 A'、B 与 B'、C 与 C',动画展示这些线段都被对称轴 l 垂直平分,即对称轴是对应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图形全等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因为折叠后能完全重合,所以两个图形的形状和大小完全相同,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通过测量图中对应线段的长度和对应角的度数进行验证。
对称轴共用性质: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垂直平分线。反过来,如果两个图形各对对应点的连线被同一条直线垂直平分,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
幻灯片 5:作图形关于直线的对称图形
作图依据:根据轴对称的性质,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所以要作一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只需作出图形上关键点关于这条直线的对称点,再连接这些对称点即可。
作图步骤(以线段 AB 关于直线 l 对称的线段 A'B' 为例):
过点 A 作直线 l 的垂线,垂足为 O。
在垂线上截取 OA' = OA,点 A' 就是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用同样的方法作出点 B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B'。
连接 A'B',线段 A'B' 就是线段 AB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线段。
动画演示:通过动画分步展示作图过程,让学生直观感受每一步的操作方法。
拓展练习:让学生尝试作一个三角形关于某条直线的对称图形,巩固作图方法。
幻灯片 6: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对比
项目
轴对称
轴对称图形
研究对象
两个图形之间的位置关系
一个图形本身的性质
定义核心
沿对称轴折叠后两个图形重合
沿对称轴折叠后图形自身两部分重合
对称轴数量
只有一条
可能一条、多条或无数条
示例
两扇对称的窗户、成对的蝴蝶图案
等腰三角形、正方形、圆
联系总结:
轴对称图形可看作是特殊的轴对称情况(两个图形重合为一个图形)。
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组成的整体是一个轴对称图形。
二者都有对称轴,且对称轴都是直线;都满足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线段相等,对应角相等的性质。
幻灯片 7:轴对称性质的应用实例(一)—— 求距离
例题 1:如图,点 A、B 在直线 l 的同侧,在直线 l 上找一点 P,使 PA + PB 的值最小。
分析:利用轴对称性质,作点 A 关于直线 l 的对称点 A',连接 A'B 交直线 l 于点 P,则点 P 即为所求。因为 PA = PA',所以 PA + PB = PA' + PB = A'B,根据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此时 PA + PB 的值最小。
作图演示:动画展示作对称点 A'、连接 A'B 确定点 P 的过程,解释原理。
幻灯片 8:轴对称性质的应用实例(二)—— 求角度
例题 2:如图,△ABC 与△A'B'C' 关于直线 l 对称,∠A = 50°,∠B' = 70°,求∠C 的度数。
分析:根据轴对称的性质,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所以对应角相等,即∠B = ∠B' = 70°。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C 的度数。
解答过程:∵△ABC 与△A'B'C' 关于直线 l 对称,∴△ABC≌△A'B'C',∴∠B = ∠B' = 70°。在△ABC 中,∠A + ∠B + ∠C = 180°,∴∠C = 180° - 50° - 70° = 60°。
幻灯片 9:课堂练习(一)—— 判断与作图
题目 1:判断下列各组图形是否关于给定的直线成轴对称,若成轴对称,画出对称轴。(给出几组图形,如两个全等的直角三角形、两个对称的字母 “E” 等)
题目 2:已知图形如图所示,作出它关于直线 m 的对称图形。
学生活动:学生独立完成练习,教师巡视指导,对典型错误进行纠正。展示优秀作业,供学生参考。
幻灯片 10:课堂练习(二)—— 性质应用
题目 1:如图,两个图形关于直线 l 对称,点 A 的对应点是点 A',已知 AA' = 8cm,求点 A 到直线 l 的距离。
题目 2:在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线段 AB 和 A'B' 相交于点 P,求证:点 P 在对称轴上。
思路引导:题目 1 利用对应点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可得点 A 到对称轴的距离是 AA' 的一半;题目 2 通过反证法或利用对称性质证明点 P 在对称轴上。
幻灯片 11:课堂总结
知识梳理:回顾轴对称的定义、性质,作对称图形的方法,以及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强调轴对称的核心是两个图形沿对称轴折叠后重合,性质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方法归纳:判断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方法是看能否找到一条直线,使两图形沿直线折叠后重合;作对称图形的关键是找关键点的对称点;利用性质可解决距离、角度、最值等问题。
学习感悟:轴对称在生活和艺术中有着广泛应用,体现了数学的对称美。通过学习,要学会用数学眼光观察对称现象,用数学知识解释对称原理。
幻灯片 12:作业布置
基础作业:教材课后习题 [具体页码和题号],巩固轴对称的定义、性质及作图方法。
提升作业:如图,在河岸 l 的同侧有 A、B 两个村庄,现要在河岸上建一个水泵站,向 A、B 两村供水,水泵站建在何处可使所用管道最短?画出水泵站的位置,并说明理由。
实践作业:收集生活中关于轴对称的实例(如建筑、商标、艺术品等),分析其对称轴的位置,下节课进行分享交流。
2025-2026学年沪科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授课教师: . 班 级: . 时 间: .
15.1.2轴对称
第15章 轴对称图形与等腰三角形
a
i
T
u
j
m
i
a
N
g
1.掌握轴对称的概念,知道轴对称是一种图形变换.
2.知道两个图形成轴对称和轴对称图形的联系和区别.
3.知道轴对称的性质,会根据轴对称的性质作图.
◎重点:轴对称的概念与性质.
◎难点: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性质.
同学们,我们在生活中都见过水中的倒影,
倒影与实际的物体之间存在着联系,数学中我们称之为轴对称现象,而水平面就是对称轴.
本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轴对称的有关知识.
轴对称
阅读教材“思考”之前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揭示概念:平面内 两 个图形在 一条 直线的两旁,如果沿这条直线 折叠 ,这两个图形能够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成 轴对称 ,这条直线叫作对称轴,折叠后重合的两点叫作 对应点 (也叫对称点).
两 
一条 
折叠 
轴对称 
对应点 
2.轴对称图形与两个图形成轴对称的区别和联系
轴对称图形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区别  一 个图形  两 个图形
联系 1.沿着某条直线对折后,直线两旁的部分都能够 互相重合 . 2.都有 对称轴 . 3.如果把一个轴对称图形沿对称轴分成两个图形,那么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 对称 ;如果把两个成轴对称的图形看成一个图形,那么这个图形就是 轴对称图形  一 
两 
互相重
合 
对称轴 
对称 
轴对称图
形 
学法指导:注意区分“轴对称图形”“轴对称”“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表达的不同,轴对称是一种图形变换.
轴对称的性质
阅读教材本课时“思考”及其后面的内容,回答下列问题.
1.明晰概念:经过线段的 中点 并且 垂直 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作这条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 ,又叫作线段的 中垂线 .
中点 
垂直 
垂直平分线 
中垂
线 
2.如果两个图形关于某条直线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任何一对对应点所连线段的 垂直平分线 ;反过来,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中,对应点的连线被对称轴 垂直平分 .
垂直平分线 
垂直平分 
1.下列选项中的右边图形与左边图形成轴对称的是( C )
C
  2.下面是四位同学作△ABC关于直线MN的轴对称图形,其中正确的是( B )
A         B
B
C        D
轴对称图形的判定
1.下面两幅图中成轴对称的有 (1)(2) .
(1)(2) 
镜面对称
2.小明从镜子里看到镜子对面电子钟的像如图所示,则实际时间是( C )
A.21:10 B.10:21
C.10:51 D.12:01
C
画轴对称图形
3.已知直线l和△ABC,画△A'B'C',使得它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
解:画图略,关键画出三角形三个对应顶点的对称点.
【变式训练】如图,△ABC与△A'B'C'关于直线l对称,点A、B、C分别是点A'、B'、C'的对称点.连接A A',设A A'与直线l交于点O.
(1)直线l与线段AA'有怎样的位置关系?
(2)OA 与OA'的长度有何关系,
OB与OB',OC与OC'呢?
解:(1)直线l⊥AA'.
(2)OA=OA',OB=OB',OC=OC'.
4.如图,在正方形网格中有一个格点△ABC(即三角形的顶点都在格点上),作出△ABC关于直线l对称的△A1B1C1.(要求:A与A1,B与B1,C与C1相对应)
解:
【方法归纳交流】根据轴对称性质作图的关键是寻找已知图形上的特殊点,作出关于对称轴的对称点,将对称点进行连线即可.
1.如图,已知台球桌ABCD内有两球P、Q,现击打球Q去撞击AD边后反弹,再正面撞击球P.请画出球Q撞击AD边的位置.
解:要使球Q撞击AD边反弹,再撞击球P,必须使球Q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显然,作点P关于AD的对称点P',连接P'Q,P'Q与AD相交于点E,容易得到∠QED=∠AEP'=∠AEP,所以点E即为所求.
2.如图,已知格点△ABC.
(1)作△ABC关于直线MN的对称图形△A'B'C'(不写作法).
(2)若方格上最小的正方形的边长为1,求△A'B'C'的面积.
解:(1)图略.
(2)△A'B'C'的面积为4.
知识点1 两个图形成轴对称
1. 如图,关于虚线成轴对称的有( )
B
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返回
2. 如图所示的4组图形中,成轴对称的是( )
D
A. B. C. D.
返回
知识点2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3. [2025安庆校级月考]已知是线段 的垂直平分线,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A. 若交于点,则,且
B. 平分线段
C. 的垂直平分线是,且只有 这一条
D. 可以是射线,也可以是直线或线段
返回
4. 关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有以下说法:①一条线段的垂直平
分线的垂足,也是这条线段的中点;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
一条直线;③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这条线段的唯一对称
轴.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B
A. 1个 B. 2个 C. 3个 D. 0个
返回
知识点3 轴对称及轴对称图形的性质
5. 如图,将折叠,使边落在 边上,展开后得到
折痕,则是 的( )
C
A. 中线 B. 高线
C. 角平分线 D. 以上都不是
返回
6. [2024河北]如图,与 交于点
,和关于直线 对称,点
,的对称点分别是点, .下列不一定
正确的是( )
A
A. B.
C. D.
返回
(第7题)
7. 如图,正方形 的边长为8,则图中
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
C
A. 8 B. 16 C. 32 D. 64
返回
(第8题)
8. [2025淮北期末]如图,在 中,
,将沿直线翻折,点
落在点的位置,则 的度数是
( )
C
A. B. C. D.
必做作业:从教材习题中选取;
选做作业: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谢谢观看!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